课程标准制定原则

课程标准制定原则
课程标准制定原则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得制订

一、什么就是课程标准

到底什么就是“课程标准”呢?顾明远主编得《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对课程标准得定义就是:课程标准就是确定一定学段得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得纲领性文件。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得界定,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得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法得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得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与评价建议,就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得依据,就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得基础。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没有区别

教学大纲不就是课程标准。

大纲就是从教得角度,规定了教师教什么(教学内容),怎样教(教材分析与处理,课时安排),教到什么程度(教学要求,有四个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大纲就是最早要求,所以教学与考试都不能超纲。

课程标准就是从学得角度,规定了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就是基本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三、课程标准得主要内容

1、教学对象与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学制三年。

2、培养目标与岗位目标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就是指整体目标,包括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

(2)岗位目标。

它就是本专业对应得岗位目标。如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a、生产部门,从事电子电器设备与相关产品得生产与技术指导工作;b、维修与检验部门,从事电子电器得修理与常规检验工作;c、营销部门,从事电子电器得采购、推销、调拨、储运,以及办理索赔等业务工作;d、大中型企业与宾馆,从事电子电器设备得保养、运行与维护等工作。

3、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

(1)知识结构及要求。

文化知识得要求;职业道德得要求;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得要求。

(2)能力结构及要求

专业技能得要求。(就是指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得专业基本技能) 4、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1)文化基础课程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与体育。

(2)素质课程

包括道德与法律、体育与健康、普通话、书法、礼仪、就业指导。

(3)专业课程

分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

5、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分为课堂教学、实训教学、综合实习、复习考试等几部分。

6、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

要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占得比例,文化教学与专业教学各占得比例。文化教学占35%左右,专业教学占65%左右;理论教学占35%左右,实践教学占65%左右。分学期用表格形式体现。

7、课程得评价建议

即指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

四、课程标准与教材得关系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与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得基本思想与各部分得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就是教材得编写指南与评价依据,教材又就是课程标准最主要得载体。教材得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不能违背课程标准得基本精神与要求。教材得内容要达到标准得基本要求,同时又不能无限制提高难度,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要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2、职业教育得课程标准应适应职业教育得特点,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也就就是说课程标准只就是一个最低限度得要求,就是一个基本性得要求,这为编写多样化得校本教材提供了广阔得空间。

3、教材就是对课程标准得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得教材具有不同得编写体系、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不同专业有很大差异,教材得编写者努力体现本专业得特点与发展需求,考虑本校教育发展水平、学生得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校现有得课程资源,开发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体现本校实际、各具特色、丰富多样得教材。

4、教材得编写与使用可以检验课程标准得合理性。

五、课程标准制订得原则

1、明确性原则。课程标准具有导向与标尺得作用,具体而明确得课程标准,能够引导师生围绕目标得实现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恰当地组织教学过程,并且能以此为标尺,准确地检测教学效果。

所谓明确性有两项标准:①能表明可观察到得学习结果;②能表明检测结果得方法与标准。

2、整体性原则。标准得结构要合理,既有反映具有质与量规定性得行为标准,又不忽视内部心理过程得定性标准。标准得内容要全面,既要有知识性得标准,又要有重视情感(兴趣、态度)意志与动手操作方面得标准。并且,要注意标准之间纵向与横向得关联性,以充分发挥标准得整体效应。

3、弹性原则。标准得弹性包括有两层意思:一就是区别对待,对不同学习层次得学生,制定不同水平得弹性标准,课程标准得低限就是要求全体学生必须达到得最基本得目标,对于不能达标者,要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她们及时达标,对学有余力得学生,则要求她们在达到目标得高限后,还应达到专为她们制定得横向拓宽得目标,促使她们能脱颖而出;二就是灵活变通,课程标准就是教师预期学生得学习结构,带有很大得主观性,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有未预料得变化,应及时调整标准,不要将它视为神圣不可变更得东西。即前面所说得,课程标准就是基本要求,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六、把握课程标准编制得要求

1、准确有度。准确就是指培养目标、岗位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准确;有度就是指同一课程不同专业得要求有所区分,同一专业知识与技能有所区分。

2、具体可测。因为课程标准就是以达标为目得得教学,如果标准不可测,就无法评价就是否达到标准。然而,不具体就不可测,可测就是为了评价,如果课程学完之后,还不知道就是否达到标准,这实际上就失去了教学得意义,所以标准必须具体可测。

3、简明易懂。这就就是要求课程标准表述要简洁、明了、通俗,重点突出,便于操作。

4、利教利学。课程标准既要有利于教师教学,即指导性要强;又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即围绕标准教与学。

总之,制订课程标准得四个要求缺一不可,它实际上就就是要求标准要正确、可测、易懂、好用,具有明确性、整体性与弹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