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范文——达州市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评价

开题报告范文——达州市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评价
开题报告范文——达州市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评价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注:1. 选题类型:基础型、应用基础型、应用型、调研型;

2. 课题来源: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横向合作项目、校级项目、自选项目;

攀枝花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攀枝花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摘要:为了查明攀枝花烟区土壤养分特征,对该烟区750份耕层土壤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攀枝花市绝大部分植烟土壤酸碱度适合烤烟种植,有机质总体较缺乏,土壤供氮水平较高,大部分植烟土壤碳氮比偏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总体适中,但变异系数大,有44.26%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偏低,32.13%的土壤速效磷缺乏,56.27%土壤速效钾缺乏?仁和区植烟土壤以及低海拔烟区土壤相对较贫瘠? 关键词:攀枝花市;烟区;土壤养分 Analysis on Soil Nutrients of Panzhihua Tobacco-growing Areas Abstract: 750 topsoil samples in Panzhihua tobacco-growing areas were analyzed to find out the soil nutrients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area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most all the soil pH was fit for flue-cured tobacco growing in Panzhihua City. The organic matter in soil was deficient as a whole. The nitrogen supplying capacity of soil was high, but the C/N ratios of most soils were low.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N, available P and K was moderate as a whole, but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were very big. About 44.26% of the soils were deficient in available N, 32.13% of the soils were deficient in available P, and 56.27% were deficient in available K. The content of soil nutrients in Renhe and low altitude area was relatively low. Key words: Panzhihua; tobacco-growing areas; soil nutrients 攀枝花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位?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攀枝花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烤烟生产的生态条件,是全国优质烤烟的最适宜区之一,已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列为全国4个优质烤烟重点发展新区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攀枝花烟区的烟叶生产水平,从而提高烟叶质量,彰显烟叶特色,促进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从2009年开始,对该烟区土壤开展了大量取样和测试分析,并参照前人研究的养分丰缺标准[1-5]进行客观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2009~2010年攀枝花市烟草公司开展了烟区土壤养分调查工作,兼顾不同生态条件及肥力水平的地块,采用GPS定位技术,在烤烟施底肥之前共采集耕层土壤样品750份,按取样年份统计,2009年211份,2010年539份;按不同烟区统计,仁和区123份,盐边县284份,米易县343份;按取样点海拔高度统计,海拔1 600 m以下(含1 600 m)221份,1 600~2 000 m 442份,2 000 m以上(含2 000 m)87份?每个土样平均代表面积13.33 hm2?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已经对农、林、牧、渔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差异的评定。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根据评价的预定用途不同,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土地的农业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的城市适宜性评价,通过评价阐明区域土地适宜于农、果、林、水产养殖等各业生产以及适宜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从而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的基础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用途而对区域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实用性,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原理,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的生产力经营水平和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以土地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作为鉴定指标,通过考察和综合分析土地对各种用途的适宜程度、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等,从而对土地的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定级。 二、评价的工作程序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多个学科,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一般而言,土地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室内准备及资料收集、适宜性评价、成果整理三个阶段,具体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如下: (1)明确的评价目的 (2)组织技术力量及准备评价用品 (3)评价对象的选择 (4)资料的收集 (5)评价因素的选择 (6)评价因子极限指标的确定与指标分级 (7)评价因子图的制作 (8)评价单元的划分 (9)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10)土地适宜类的确定 (11)土地适宜等的确定 (12)土地限制型的确定 (13)评价结果的核对 (14)面积量算、平差与统计

有机肥对植烟土壤肥力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有机肥对植烟土壤肥力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邵阳市烟草公司邵阳县分公司邹凯 烟叶质量受土壤、品种、栽培技术、气象和烘烤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土壤条件是优质烟系统工程的基础,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首要环境因素。土壤状况不但会影响养分的溶解度和有效性,而且还会影响烟株根系的生长,从而影响烟叶品质的形成以及养分的吸收和积累。在栽培上,合理施肥则是决定烟叶产量、产值的第一因子,其贡献率分别达39%和47%,对烟叶香吃味的贡献仅次于品种,达到25%。因此,在一定的环境和品种条件下,施肥措施是调控烟叶产量和质量的核心技术。 1 土壤培肥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库;土壤肥力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要使农业生态系统的产量和地力协调发展,必须以生态学原理去管理农业生态系统;而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关键所在必须协调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基础能量和储备能量的关系。重视土壤库中再循环能量的后备基础库的发育,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协同环境,培肥土壤是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生产最常用的方法,藉以补偿由于农产品的重复收获对土壤库亏损造成的影响。

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培肥土壤,能减轻旱、涝等造成的危害,有机肥肥效长,既可以增产又可以达到养地的目的。随着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多,土壤退化及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世界产烟大国,如津巴布韦、巴西、美国纷纷采用休耕、深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施用(生物)有机肥等方法来防治土壤退化,保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提高烟叶品质。 2 烤烟有机肥概况 有机肥种类很多,有畜禽粪、厩肥、堆肥、沤肥、饼肥、沼气池肥、泥炭及腐植酸类肥料等。各种有机肥的成分、性质、肥效各不相同,但也有一定的共性。有机肥中氮素大多以有机态氮为主,无机态氮含量较少。这些有机态氮除了作为营养物质外,还具有非营养物质的作用。下面就烟草生产中常用的几种有机肥特点作以简单阐述。 2.1 厩肥 家畜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主要是秸秆)堆制而成的肥料统称厩肥。厩肥的成分依家畜种类、饲料优劣、垫圈材料和用量以及其他条件而不同,厩肥平均含有机质25%,N 0.5%左右,P2O5 0.25%,K2O 0.6%。腐熟厩肥由于其质量差异较大,当季利用率也不一样。其中氮的利用率低的在10%以下,高的在30%以上。由于土壤对厩肥中磷的固定较少,所以磷的利用率可达30~40%,超过化学磷肥。厩肥中的钾

土地适宜性分析

1、项目名称 土地适宜性分析 2、项目目的和要求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应用模型的建模方法;要求学生借助GIS 软件,独立完成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 3、项目基本情况 时间:2015年7月10日至7月12日 地点:寝室 组织情况:个人完成 个人的工作概况:应用前期空间分析成果,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完成实验区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注意领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构建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4、项目原理 适宜性分析是指土地针对某种特定开发活动的分析,建立适宜性分析模型,首先确定具体的开发活动,其次选择其影响因子,然后评判某一地域的各个因子对这种开发活动的适应程度,以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依据。 据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分为最适宜、次适宜、临界适宜、不适宜。按四级分类法表示,即最适宜性、次适宜性、临界适宜性、不适宜性四级。 1)单因子权重的确定 通过选择最显著、最稳定的评价因子,对研究区农业用地的土地适宜性的相应的各评价因子进行了单因子权重的划分,如下表所示。 表1 农业用地土地适宜性各因素评价准则

2)综合因子权重的确定 通过研究区的坡度、土壤、距水系的距离三个单因子的相应的权重确定后,为了得到研究区农业用地的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分类图,需要得到三种用地的各因子进行整体综合的权重划分,对应相应的适宜级别与对应不同的分类等级,,如下表所示。 表2 农业用地综合因子评价准则 5、项目过程 整个土地适宜性评价过程分为两大部分: 一、分别建立土地坡度,土壤质地,距水源距离三大影响因子的权重栅格图。 1) 由高程点建立不规则三角网,然后TIN 转栅格,根据栅格图得到坡度图,对其进行重分类,按照不同范围的坡度进行单因子权重赋值,坡度越平缓,植被生长越良好,权重越高,最后再根据行政区划范围,对坡度栅格分类图进行裁剪。 TIN 图层TIN 栅格图 坡度栅格图 重分类栅格图

云南省昭通市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状况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4499374.html, 云南省昭通市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状况评价 作者:思昱石剑罗以贵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6期 摘要[目的] 为研究昭通市各烟区的土壤养分情况。[方法] 在2011~2013年,对昭通市昭阳区、巧家县、彝良县、镇雄县、永善县、大关县、威信县、鲁甸县8个县区土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昭通市绝大部分植烟土壤的pH适宜烤烟生长。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土壤供氮能力强,水解氮含量总体满足烤烟生长。全磷和全钾含量较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低水平。33.46%的植烟土壤氯离子含量低于30 mg/kg。[结论]昭通市大部分植烟土壤能满足优质烟叶原料的生产,但宜适当增施磷钾肥。同时,对于少部分氯离子含量低于30 mg/kg 的少氯土壤,应适当增加氯元素肥料的施用。 关键词昭通市;土壤养分;评价 中图分类号S1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6-116-04 Evaluation on Main Nutrient Status of Planting Fluecured Tobacco Soil in Zhaotong, Yunnan SI Yu1, SHI Jian2 , LUO Yigui1* et al (1.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01; 2. Hongta Tobacco (Group) Co. Ltd. of Zhaotong Cigarette Factory,Zhaotong, Yunnan 657000)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soil nutrient contents in fluecured tobacco growing area of Zhaotong City. [Method]Tobacco growing soil samples in Zhaoyang District,Qiaoojia County, Yiliang County, Zhenxiong County, Yongshan County, Daguan County,Weixin County, Ludian County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in 2011-2013. [Result] Almost all soil pH was available to the growth of fluecured tobacco in Zhaotong. The organic matter in soil was very abundant, nitrogen content was high, and the capacity of soil nitrogen supply was outstanding. And the amount of available nitrogen met the demand with fluecured tobacco growth. The levels of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and total potassium content were lower than the level of the whole. The level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were at a low level. 33.46% chloride ion content in tobacco planting soil was less than 30 mg/kg.[Conclusion]Most tobaccoplanting soil in Zhaotong City could meet the demand of the production of sound tobacco, but it was suitable for the proper application of P and K fertilizer. As for part soil with a few chlorine which was inferior to 30mg/kg,the application amount of chlorine fertilizer should be increased. Key words Zhaotong City;Nutrient status of the soil;Evaluation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编制方案 中研智业集团 东西部规划设计院

目录 一、背景意义 (1) 二、发展历程 (2) 三、概念内涵 (3) 四、总体要求 (5) 五、评价内容 (8) 六、技术路线 (10) 七、评价报告 (13) 八、项目实施 (15)

一、背景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合理开发国土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关乎我国国土生态安全、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国土空间辽阔,不同区域的地形地势、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禀赋存在着明显差异。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高强度的开发和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已经超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国土空间适宜性开发评价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意见和要求的具体体现。 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明确了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开发的理念,提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据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确定不同的开发内容。 2016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厅字[2016]51号),明确要求开展陆海全覆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和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以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划定“三区三线”奠定基础。 2017年3月24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了《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17]33号),明确要求市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系统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科学合理编制空间规划,作为生态空间

我国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美国植烟土壤肥力比较

我国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美国植烟土壤肥力比较 李志宏张维理 目前,我国植烟土壤养分普查工作已进入尾声,全国主要产区已基本完成主要植烟地区的土壤采样和测定工作。根据已经到位的土壤养分普查数据,对我国主要产烟区土壤pH、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及有效锌和有效硼等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涉及的土壤养分数据来自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福建、广东和黑龙江9个主产区。这些采样点能覆盖全国30%的植烟面积。以下分析结果主要针对这些地区。 1 我国植烟土壤养分特征 土壤pH是影响烤烟生产的一个重要土壤因素。我国主要植烟土壤中,有2.4%的土壤处于极酸性状况,土壤pH值小于4.5。有18.6%的土壤pH值介于4.5~5.5之间,属于酸性土壤,还有36.4%的土壤pH值大于7.0(表1)。普遍认为,烤烟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为5.5~7.0。根据本次土壤普查结果,我国有45.7%的土壤pH值不适宜烤烟正常生长。这些土壤需要在今后生产中采取适当的改土措施,诸如施用石灰或白云石粉进行改土。 表1 我国植烟土壤pH值分布范围 pH值范围样本数平均值占总数比例,% <4.5 324 4.05 2.4 4.5~ 5.5 2508 5.09 18.6 5.5~ 6.5 3557 6.02 26.3 6.5~ 7.0 2193 6.98 16.2 >7.0 4910 7.89 36.4 根据本次土壤养分普查结果,我国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其中,有机质含量低于1.5%的土壤仅占全部土壤的17.1%。介于1.5~2.5%之间的土壤占30.5%,二者合计不足样本总数的50%(表2)。说明我国超过一半的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偏高。并且,这些土壤大多分布在我国南方,烤烟生长后期土壤温度和湿度都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研究表明,南方烟区土壤有机质适宜含量为1.5%,当高于此值时,在烟株生长后期由于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会出现土壤氮素供应过量,烟叶贪青晚熟,不容易正常落黄,甚至黑暴的现象。因此在这些烟区必须注意严格控制烤烟供氮,施用有机肥时也必须要注意使用充分腐熟后的优质有机肥。 表2 我国植烟土壤有机质分布范围 有机质范围样本数平均值(g/kg)占总数比例,% <1.5 2338 11.8 17.1

土地适宜性评价(操作步骤)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操作步骤) 按照张媛媛老师的要求,土地适宜性评价至少包括坡度和洪水淹没分析两个生态限制要素。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再分析一下道路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引导作用。 一、设置分析环境 在cad里把规划范围写成一个块“规划范围.dwg”。导入gis中,双击,选择“polygon”。右键,数据——导出数据,生成“规划范围”shp。 地理处理——环境设置——处理范围,选择“规划范围”shp。 Arctoolbox右键,环境设置,处理范围,选择“规划范围”。 二、由等高线生成DEM(数字高程模型) 1.将cad文件导入gis中。双击cad文件名,有5个文件,选择polyline。

点确定。 2.选择高程大于0的polyline,即为等高线,生成shp. 打开属性表。点按属性选择,elevation>0. 点图层名,右键,数据——导出数据,图层名“denggaoxian”。 生成的新文件加载到视图中。

3.生成TIN。3D Analyst 工具——TIN管理——创建TIN。注意:height field选“elevation” TIN生成了! 4.转栅格。3D Analyst 工具——转换——由TIN转出——TIN转栅格。注意:设置栅格大小(cellsize)(栅格大精度小,栅格小精度大)。

三、坡度因素评价 1.生成坡度。3D Analyst 工具——栅格表面——坡度。 输入栅格选dem。

输出栅格slope。 2.对生成的坡度进行适宜性评分。 点slope右键,打开属性表。点“符号系统”,选“已分类”,类别改为“3”。点“分类”。“中 断值”:第一个填“10”,第二个填“25”,第三个不改。点确定。再点确定。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报告 在本实验中,我选择的作物是甘蔗。 一、经过调查,以下是甘蔗生长条件、习性的基本介绍: 1、生长习性: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无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时数在1195小时以上。 2、种植条件以及产区: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北纬33°至南纬30°之间,其中以南北纬25°之间,面积比较集中。如以温度线为世界蔗区的分布是年平均气温17~18℃的等温线以上。甘蔗的垂直分布在赤道附近可达1500米。在中国云南的滇西南蔗区,海拔已达1500米~1600米。中国地处北半球,甘蔗分布南从海南岛,北至北纬33°的陕西汉中地区,地跨纬度15°;东至台湾东部,西至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跨越经度达30°,其分布范围广,为其它国家所少见。中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台湾、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海南等南方12个省、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蔗糖产区迅速向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转移,至1999年广西、云南两省的蔗糖产量已占全国的70.6%(不包括台湾省)。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在中国大陆的中原地区也有分散性大棚种植(如河南,山东,河北等地)。 3、种植地区: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4、分蘖生长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甘蔗幼苗一般在长出5~6片真叶时,基部节位上的腋芽才能发育成分蘖。分蘖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品种:小茎种的分蘖能力较强,分蘖较多,中茎种次之,大茎种的分蘖能力最弱。 温度:分蘖要求的最低温度为20℃,30℃是分蘖的最适温度,超过30℃,分蘖受抑制。 水分:试验结果表明:有灌溉条件的蔗田比无灌溉条件的蔗田,每株分蘖增加1.04个。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即土壤手捏成团,落地散开时,最适合分蘖的发生。 光照:光照强烈,分蘖多,分蘖的成茎率高。光照影响甘蔗分蘖的主要原因在于:光照可改变植株体内的激素平衡,特别是影响植株体内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前者对分蘖有抑制作用,后者对分蘖有促进作用,因而制约着分蘖的发生。在强光条件下,由茎顶端的生长点产生,并通过韧皮部向下传导的生长素受光氧化而被破坏,生成不具吲哚乙醛,或有吲哚环活性的非生长活性的物质,生长素浓度下降,基部蔗芽受抑制的作用减弱,

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案例分析

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案例分析 广东省土地潜力评价 华北—辽南土地适宜性评价

广东省位于祖国大陆南部,陆域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与广西接壤,南临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09′~25°31′和东经109°45′~117°20′。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各业用地的竞争愈演愈烈。为缓解这一矛盾,就要求把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建立在科学依据之上。对土地资源进行潜力评价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①确定潜力评价的基础单位土壤分类系统为土类-亚类-土属-土种,本次评价采用土种作为基础评价单元,因为土种是土体构型和肥力特征以及利用方式的综合反映。 ②建立评价系统本系统是在参考了国外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和我国当前流行的评价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而建立的,是反映土地农业利用质量的系统。在评价中按土地对于农林牧业生产的潜力高低情况,将土地划分成6个潜力级,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表示,各等级含义如下。 准备材料: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广东省地形图、土壤系列图

6个潜力级 ?Ⅰ等地:农业无限制或少限制,最适宜于农业利用(质量中上的水稻土和菜地),同时又适宜于林业与牧业利用。 ?Ⅱ等地:农业利用有一定限制,一般适宜于农业利用(质量中下的水稻土和质量好的旱地),也适宜于林业和牧业利用。?Ⅲ等地:农业利用受到较大的限制,临界适宜或勉强适宜于农业利用(质量极差的水稻土和其余的旱地),但这类土地适宜于林业和牧业利用。 ?Ⅳ等地:农业利用已受到很大限制,但林业和牧业利用无限制或少限制,一般情况下宜于林业或牧业利用。 ?Ⅴ等地:农业和牧业利用受到很大限制,但林业利用无限制或少限制,一般情况下宜为林业用地。 ?Ⅵ等地:由于特殊的性质暂时不适宜于农、林、牧利用的土地,这里主要指盐碱土和初育土(其中的耕地除外)。

广西植烟土壤类型及特征分析

广西植烟土壤类型及特征分析 土壤是决定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基本条件。虽然烟草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除盐碱土外,在各种农业土壤上均可生长,但是土壤类型不同,所生产的烟叶品质和产量却各不相同。烟草是广西区广大农村地区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国家局北烟南移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在广西区内有大面积种植的趋势,广西烟区植烟的土壤主要是赤红壤、红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和潴育、淹育性水稻土。本文针对广西的多种植烟土壤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对烟草产质的影响,并针对不同土壤提出简单的施肥及改良建议。 一、广西主要植烟土壤类型 1.水稻土 水稻土是广西区最大的一类耕作土壤,遍布全区各地,共有164.72万公顷,占耕作土壤的64.21%。水稻土起源于各种母质和土壤,在人们长期种植水稻条件下,母质受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经过水耕熟化和氧化还原过程,形成水稻土。广西区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江河冲积阶地、平原和三角洲及盆地、山间谷地、滨海滩地等。主要分为淹育、潴育、潜育和咸酸4种水稻土。 植烟水稻土是在水稻田上种植烟草,实行水旱轮作、早烟晚稻。种植烤烟的水稻土主要有潴育、淹育性水稻土的沙质黄泥田、沙泥田、(潴育)棕泥田、(潴育)杂沙田、(潴育)紫(沙)泥田等土种。这些土壤多含有半风化的沙页岩、花岗岩、紫色岩的碎屑、石砾,上沙下粘,耕性良好,通透性强,土壤热容量和比热小,吸热散热快。养分含量以潴育沙泥田为例:耕层有机质含量3.07%、全氮0.164%。全磷(P205)0.024%、全钾(K2O)1.20%,速效钾66.9mg/kg,速效磷17.1mg/kg,CeC:4.66cmol/kg,pH:4.7,Ca2+:2.29cmol/kg,Mg2+:0.35cmol/kg,Cl-:54.8ppm。 2.赤红壤 赤红壤这是广西区南亚热带地区的代表性土壤,大致分布在海拔350米以下的平原、低丘、台地,全区有485.11万公顷,其中旱地26.72万公顷,占全区旱地面积的29.30%,占该类土壤面积的5.51%。其土地多为林、荒草地,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大。成土母质有花岗岩、砂页岩风化物及第四纪红土,土层多在1米以上,土体呈红色,酸度高,PH值4.0~5.5,盐基饱和度多在40%以下,有机质含量1.5%~2.0%,全氮(N)0.050%~0.100%,全磷(P205)多在0.25%左右,钾素含量因母质和耕作水平不同而差异很大。 3.红壤 红壤是中亚热带地带性土壤,有显著的脱硅富铝化成土特征,广西全区有564.24万公顷,除钦州、北海、防城三市外,其他市均有分布。红壤中有耕地20.95万公顷,占全区旱地面积的22.98%,占红壤土类面积的3.71%。成土母质有花岗岩、砂页岩风化物及第四纪红土。一般土层比较深厚,呈红色,酸性至强酸性反映,PH值4.0~6.0,有机质含量随植被情况而异,但积累比赤红壤和砖红壤都高。红壤地区水、热条件优越,植烟的红壤土要红泥土、杂沙泥土和红壤土,土壤养分含量协调,钾素含量较高,有利于烟草生长和烟叶质量的提高。 4.黄棕壤

土壤养分状况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土壤养分状况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烟草在线专稿土壤是影响烟叶品质的重要生态条件之一,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选择适宜种烟具有良好结构和肥力状况的土壤是提高烟叶品质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土壤养分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微量元素以及土壤PH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旨在探明影响烟叶品质的主要土壤障碍因素,为生产优质烤烟提供理论基础。 1.土壤有机质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有机质不仅含有各种营养元素,而且还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对土壤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调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可耕性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对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提高香气质、香气量,减少杂气和刺激性[1-8]。种植烤烟适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北方烟区为10-20g/kg[8-10],南方烟区为15-30g/kg[8,11]。我国对主要植烟土壤养分普查结果表明,黄淮烟区、中南和西南烟区、两湖和东北烟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3.4、27.0、33.0g/kg[10]。因此,在黄淮烟区应适当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或采用秸杆还田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但不增加土壤有机氮的含量;在一些有机质偏高的烟区,当季少施或不施有机肥,或将有机肥施用在烟草的前茬作物上,既能够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还能保证在烤烟生长过程中能很好地控制土壤氮素的矿化[10]。 2.土壤氮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土壤中的氮素是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影响最大的因素。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异很大,我国农田耕层平均全氮含量为1.05g/kg。碱解氮作为土壤有效氮指标常被采用,与土壤全氮呈正相关[12]。适宜种植优质烤烟地区土壤全氮0.076-0.168%,速效性氮45-135g/kg[8,12]。在土壤含氮量较高的植烟区常常因为土壤供氮能力过强,导致烟株生长旺盛,叶片较厚,主脉变粗,含氮化合物增多,品质变劣。因此,在这类土壤上种植烤烟要注意控制氮素的施用量。 3.土壤磷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磷是烤烟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虽然烤烟对磷的需求量不大,且磷素在整个生育期的吸收较均匀,但磷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4,7,9]。磷素不足时烟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烟叶香吃味下降;磷素过多时,烟株生长浓绿,烤后叶片过厚变脆,油分差、僵硬。也有研究表明,土壤中磷素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没有显著的相关性[7]。适宜种植烤烟的土壤全磷含量为0.60-1.83g/kg,速效磷含量为10-35g/kg[4,8,10]。目前,我国28.7%植烟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低于10g/kg,处于非常却磷的状态,另有33.2%的土壤速效磷在10-20g/kg之间供磷丰富的土壤仅占38.1%[10]。在制定烟草专用肥配方时,还需要根据各地土壤供磷能力的实际情况和土壤速效磷的变异状况,有针对性调整肥料配方中磷的含量。 4.土壤钾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ARCGIS土地适宜性分析报告分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生综合训练报告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综合训练项目三:土地适宜性分析 教学单位测绘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测绘14-5 学生姓名康仲林 学号 1410070308 成绩

目录 1、项目名称 (1) 2、项目目的和要求 (1) 3、项目基本情况 (1) 4、项目原理 (1) 5、项目过程 (2) 6、项目总结 (5)

1、项目名称 土地适宜性分析 2、项目目的和要求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应用模型的建模方法;要求学生借助GIS软件,独立完成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 3、项目基本情况 完成时间:2016年6月17日星期五 个人工作情况:在实践期间对所给数据进行了土地适宜性分析操作,认真了解了ARCMAP 软件的应用,熟悉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全过程。 方法和过程:应用前期空间分析成果,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完成实验区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领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构建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4、项目原理 土地适宜性分析过程是先把矢量转成栅格,用空间分析模块,再将栅格用计算机计算。添加已有的用于土地分析、评价的数据,如坡度、水系、土壤等;将各个数据空间化,转为栅格模式,以此作为适宜性评价单元,可以满足农业用地在微观层面上布局的精度要求;建立指标体系,计算权重;应用SpatialAnalyst进行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模块 (Spatial Analyst)为用户提供各种工具,执行空间分析操作,解决空间问题,主要有:邻域分析、重分类、地图代数等;进行适宜度计算,主要采用 SpatialAnalystraster calculator工具;最后以土地适宜性评价图为基础,提出建议,上交评定结果 5、项目过程(1)建立TIN网加载高程点gcd.shp数据 通过ArcToolbox工具:3D Analyst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TIN,如下图所示。

土地适宜性评价标准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已经对农、林、牧、渔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差异的评定。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根据评价的预定用途不同,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土地的农业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的城市适宜性评价,通过评价阐明区域土地适宜于农、果、林、水产养殖等各业生产以及适宜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从而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的基础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用途而对区域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实用性,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原理,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的生产力经营水平和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以土地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作为鉴定指标,通过考察和综合分析土地对各种用途的适宜程度、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等,从而对土地的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定级。 二、评价的工作程序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多个学科,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一般而言,土地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室内准备及资料收集、适宜性评价、成果整理三个阶段,具体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如下: (1)明确的评价目的 (2)组织技术力量及准备评价用品 (3)评价对象的选择 (4)资料的收集 (5)评价因素的选择 (6)评价因子极限指标的确定与指标分级 (7)评价因子图的制作 (8)评价单元的划分 (9)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10)土地适宜类的确定 (11)土地适宜等的确定 (12)土地限制型的确定 (13)评价结果的核对 (14)面积量算、平差与统计 (15)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制作 (16)评价成果的分析与评述

土地适宜性评价

报告里摘出来的作为范本,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提出一些意见 7.2 耕地质量评价 项目区位于**省**市**县**乡,属于“**大型水田灌区”的++区范围。建设规模为1655.34公顷,现状耕地面积1218.66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1096.7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均为水田,种植作物为水稻。 因水田面积逐步发展,稻田养殖面积逐年扩大,进十多年大气候的干旱,致使灌溉水源紧张,甚至因水而减产绝收;田间灌、排工程的多年运行,工程寿命已超限,年久失修,工程效益降低,调水、排水均“卡脖子”;农业生产形成的改变,管理维修不及时;后期发展的水田田间工程随意布设,形成不了盐渍土灌水压盐的条田格局,产量低等因素。项目区的基本农田已趋于逐步向低产田退化的现象,耕地质量逐步降低。 1、土地用途的确定 根据本次规划的初步目标,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方向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遵循项目区的种植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原则,项目区建成后主要仍以稻养蟹、稻养泥鳅的立体农业模式。因此,本次适宜性评价按照水稻对项目区进行耕地质量评价。 2、评价单元的确定 项目区水田的灌溉水源均为河道径流及上游水库的调水,系地表水资源,主要依靠+++灌站、+++灌站、++灌溉站抽水进行灌溉。经灌溉水源工程的机泵设备更新、改造,灌溉水源保证程度提高;灌溉斗渠与排水斗沟形成条田格局及田间灌、排工程的配套维修,渍涝灾害得以抑制。排水标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旱涝灾害对土地适宜性影

响减小;交通设施的配套状况等因素对土地适宜性的影响减弱。因此,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类型等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对项目区内土壤实地采样分析,按照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原则,我们将项目区按照土壤取样点的地理位臵选定为6个适宜性评价样点。 3、参评因子及其影响权重的确定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整理后的土地用途,参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05~2003)、《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等资料,确定选择耕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盐渍化程度、障碍层次、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土壤酸碱度(pH)、灌溉水源、剖面构型等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的因子。其评价标准和权重见下表72:

土地适宜性评价

7。2 耕地质量评价 项目区位于**省**市**县陈家乡,属于“**大型水田灌区”的++区范围.建设规模为1655.34公顷,现状耕地面积1218。66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1096.7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均为水田,种植作物为水稻。 因水田面积逐步发展,稻田养殖面积逐年扩大,进十多年大气候的干旱,致使灌溉水源紧张,甚至因水而减产绝收;田间灌、排工程的多年运行,工程寿命已超限,年久失修,工程效益降低,调水、排水均“卡脖子”;农业生产形成的改变,管理维修不及时;后期发展的水田田间工程随意布设,形成不了盐渍土灌水压盐的条田格局,产量低等因素。项目区的基本农田已趋于逐步向低产田退化的现象,耕地质量逐步降低。 1、土地用途的确定 根据本次规划的初步目标,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方向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遵循项目区的种植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原则,项目区建成后主要仍以稻养蟹、稻养泥鳅的立体农业模式。因此,本次适宜性评价按照水稻对项目区进行耕地质量评价。 2、评价单元的确定 项目区水田的灌溉水源均为河道径流及上游水库的调水,系地表水资源,主要依靠+++灌站、+++灌站、++灌溉站抽水进行灌溉。经灌溉水源工程的机泵设备更新、改造,灌溉水源保证程度提高;灌溉斗渠与排水斗沟形成条田格局及田间灌、排工程的配套维修,渍涝灾害得以抑制。排水标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旱涝灾害对土地适宜性影响减小;交通设施的配套状况等因素对土地适宜性的影响减弱。因此,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类型等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对项目区内土壤实地采样分析,按照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原则,我们将项目区按照土壤取样点的地理位置选定为6个适宜性评价样点。 3、参评因子及其影响权重的确定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整理后的土地用途,参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05~2003)、《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等资料,确定选择耕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盐渍化程度、障碍层次、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土壤酸碱度(pH)、灌溉水源、剖面构型等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的因子.其评价标准和权重见下表72: ?表72 土地适宜性评价标准及权重表(水稻)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土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载体。城市用地评价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及用地的经济性评价三个方面。其中,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进行城市用地评价必须用 综合的思想和方法。 1城市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三个方法 1.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用地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功能的充分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 文、气候和地形等方面的内容。 1.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1.2.1布局结构包括城市各功能部分的组合与构成是否合理,对城市生态环 境是否有影响;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今后发展的要求;现有环境污染源对用地布局结构会有什么影响;城市内外交通布局结构是否协调;城市用地结构和 各项用地指标比例是否体现城市性质的要求等。 1.2.2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煤气等管 网、厂站及公共绿地的分布和容量是否合理,对城市环境有无影响,是否有利于城市防灾;商业服务、文化教育、邮电、医疗卫生设施分布、配套是否合理,质 量是否合格等。 1.2.3社会经济构成包括人口结构及分布、各项城市设施的分布及容量,应 与居民需求之间互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相应的就业结构,都将影响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和各种用地的数量结构。 此外,在选择城市用地时还要考虑有较好的工程准备条件(如平整土地、防洪、改良土壤、降低地下水位、制止侵蚀、防止滑坡和冲沟的形成等)和外部环境条件(如与周围城镇的经济联系、资源的开发利用、交通运输条件、供电和供 水条件等)。

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报告

适宜性分析评价 适宜性分析是城市规划中经常用到的。其应用范围基本分为5 大类: 一是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 二是农业用地的评价, 三是自然保护区或旅游区用地的评价, 四是区域规划和景观规划, 五是项目选址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其中,最常用到的是城市建设用的适宜性评价。适宜性评价即根据各项土地利用的要求, 分析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确定区域开发的制约因素, 从而寻 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合理的规划方案。合理确定可适宜发展的用地不仅是以后各项专题规划的基础,而且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进行适宜性分析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子有很多,生态方面的,经济发展方面的等等都有,不过通常情况下,适宜性分析主要考虑的是生态方面的限制性因素,如与水源,生态敏感地的距离,坡度高程等因素,所以通常意义上的适宜性评价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是生态适宜性评价。 不同尺度下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其侧重是不同的,如果是大尺度的评价,可以进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如果具体到城市内部,可以进行居住用地工业用的适宜性评价。具体选用什么指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适宜性评价有两种。一种是在规划前期对区域的适宜性评价,为确定城市布局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是规划的重要依据。另一种是对规划方案或是现有的情况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这个方案或是现状是不是适宜的。显然,第一种意义更大一些。这两种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也是不同的,各有侧重。但目前的很多论文中,经常讲这两者混淆,一般情况下,总规或一些规划的前期分析多用第一种方法,规划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多用第二种方法。 在方法上,适宜性分析采用的理论方法是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多因子权重叠加,此外,对上面提到的第二种情况,多使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其核心是计算单个指标的隶属度。在技术实现上,适宜性分析采用GIS技术。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并能对分析结果给予直观显示,为具有空间属性特征的用地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适宜性评价的过程可以这样理解:找到与适宜性相关的因子(经验及参考别人的,或专家来定,即德尔菲法),进行分级,将其对适宜性的影响用分级的方式区别出,再对因子赋以权重(经验或层次分析法),对每一个因子进行评价计算,最后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结果。 其基本表达形式可以用式(1) 表示:S = f ( x1 , x2 , x3 , ?, xi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