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高考题汇总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高考题汇总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高考题汇总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高

考题汇总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高考题汇总

1、(2017全国卷I ,28)(3)H 2S 与

CO 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H 2S(g)+CO 2(g)COS(g) +H 2O(g)。在

610 K 时,将 mol CO 2与 mol H 2S 充入 L

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

分数为。

①H 2S 的平衡转化率1α=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 =________。

②在620 K 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

物质的量分数为,H 2S 的转化率

2α_____1α,该反应的?H _____0。(填

“>”“<”或“=”)

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

体,能使H 2S 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

(填标号)

A .H 2S

B .CO 2

C .COS

D .N 2

2、(2017全国卷II ,27)丁烯是一种

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 4H 10)脱氢制1-丁烯(C 4H 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 4H 10(g)= C 4H 8(g)+H 2(g)

ΔH 1

图(a )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标号)。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增大压强

D .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

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 )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 (氢气)/n (丁烷)的关

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c )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

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

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

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

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2017全国卷III ,28)砷(As )是第四周期ⅤA 族元素,可以形成As 2S 3、As 2O 5、H 3AsO 3、H 3AsO 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 2S 3)制成浆状,通入O 2氧化,生成H 3AsO 4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98 K 时,将20 mL 3x mol·L 1 Na 3AsO 3、20 mL 3x mol·L 1 I 2和20 mL NaOH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3

3AsO -

(aq)+I 2(aq)+2OH(aq)

3

4AsO -

(a

q)+2I(aq)+ H 2O(l)。溶液中c (34AsO -

)与

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的pH 不再变化

(I)=2v (33AsO -

)

c. c (34AsO -)/c (33AsO -

)不再变化

d. c (I)=y mol·L 1

②t m 时,v 正_____ 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t m时v逆_____ t n时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_____________。

④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

4、(2017北京理综26)TiCl

4

是由

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

2

)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

TiCl

4

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资料:TiCl

4

及所含杂质氯化物的性质

化合

SiCl4TiCl4AlCl3FeCl3MgCl2

沸点/℃58136181

(升

华)

3161412

熔点

/℃

6925193304714

TiCl4

中的

溶解

互溶——微溶难溶

(1)氯化过程:TiO

2与Cl

2

难以直

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

2

可使反应得以进行。

② 氯化过程中CO和CO

2

可以相

互转化,根据如图判断:CO

2

生成CO反应的ΔH_____0

(填“>”“<”或

“=”),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

5、(2017天津理综6)常压下羰基化法

精炼镍的原理为:

Ni(s)+4CO(g)Ni(CO)

4

(g)。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105。已知:Ni(CO)

4

的沸点为℃,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

气态Ni(CO)

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

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

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

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第二阶段,Ni(CO)

4

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

[Ni(CO)

4

]=4v生成(CO)

6、(2017天津理综10)H

2

S和SO

2

会对

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

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

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

Ⅰ.H

2

S的除去

方法1:生物脱H

2

S的原理为:

H

2

S+Fe

2

(SO

4

)

3

S↓+2FeSO

4

+H

2

SO

4

4FeSO

4

+O

2

+2H

2

SO

4

2F

e

2

(SO

4

)

3

+2H

2

O

(1)硫杆菌存在时,FeSO

4

被氧化

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

用是______________。

(2)由图3和图4判断使用硫杆菌

的最佳条件为

______________。若反应温度

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

Ⅱ.SO

2

的除去

方法1(双减法):用NaOH吸收

SO

2

,并用CaO使NaOH再生

NaOH溶

液2SO

CaO

???→

←???

Na

2

SO

3

(4)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在

水中存在如下转化:CaO(s)+H

2

O (l)

Ca(OH)

2

(s)Ca2+(aq)+2OH(aq)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

②NaOH 再生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7海南化学11)已知反应CO

(g )+H 2O (g )CO 2(g )+H 2

(g )△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K 减小 B .减小压强,n (CO 2)增加 C .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 )增大 D .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 (H 2)不变 8、(2017海南化学14)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碱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2)已知:①2NaOH(s )+CO 2(g )

═Na 2CO 3(s )+H 2O (g )△H 1=﹣mol ﹣1

②NaOH(s )+CO 2(g )═NaHCO 3(s )

△H 1=﹣mol ﹣1

反应2NaHCO 3(s )═Na 2CO 3(s )+H 2O

(g )+CO 2(g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

9、(2017江苏化学10)H 2O 2分解速率受

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 70 ℃时不同

条件下H 2O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 2O 2浓

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 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

越小,H 2O 2分解速率越快

C. 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 2O 2分解速率越快

D. 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 2+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10、(2017江苏化学15) 温度为T 1

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 L 的恒容密闭容

器中仅发生反应: 2NO 2(g)

2NO(g)+O 2 (g) (正反应吸热)。实验测得: v 正= v (NO 2 )消耗= k 正c 2(NO 2 ),v 逆= v (NO)消耗= 2v (O 2 )消耗= k 逆c 2

(NO)·c (O 2 ),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受

温度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 4∶5 B. 达平衡时,容器Ⅱ中 c(O 2 )/ c(NO 2 ) 比容器Ⅰ中的大 C. 达平衡时,容器Ⅲ中 NO 的体积分数小于50% D. 当温度改变为 T 2时,若 k 正=k 逆,则 T 2> T 1 11、(2017浙江化学12)已知:X(g)+2Y(g)3Z(g) ΔH =-a

kJ·molˉ1

(a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mol X 和 mol Y 充分反应生成Z 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 mol B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 、Y 、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 kJ D .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12、(2017浙江化学21)对水样中溶质M 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相同温度下,M 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ˉ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

水样 0

5 10 15 20 25 Ⅰ(pH=2) Ⅱ(pH=4)

Ⅲ(pH=4)

Ⅳ(pH=4,含Ca 2+)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在0~20 min 内,Ⅰ中M 的分解速率为 mol·Lˉ1·minˉ1

B .水样酸性越强,M 的分解速率越快

C .在0~20 min 内,Ⅲ中M 的分解百分率比Ⅱ大

D .由于Ca 2+存在,Ⅳ中M 的分解速率比Ⅰ快

13、(2017浙江化学30)

(2) 在常压、Ru/TiO 2催化下,CO 2和

H 2混和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 mol)进行反应,测得CO 2转化率、CH 4和CO 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 2中生成CH 4或CO 的百分比)。 反应Ⅰ CO 2(g)+4H 2(g)CH 4(g)+2H 2O(g) ΔH 4

反应Ⅱ CO 2(g)+H 2(g)CO(g)+H 2O(g) ΔH 5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________

A .△H 4小于零

B .温度可影响产物的选择性

C .CO 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

D .其他条件不变,将CO 2和H 2的初始体积比改变为1∶3,可提高CO 2平衡转化率

②350℃时,反应Ⅰ在t 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体积为

V L 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用a 、V 表示)

③350℃下CH 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画出400℃下0~t 1时刻CH 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答案:

1、(3)① ×10-3 ②> > ③B

2、(1)123 小于 AD

(2)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 (氢气)/n (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原料气中过量氢气使反应①逆向移动,所以丁烯产率下降。

(3)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 3、

(2)2As 2S 3+5O 2+6H 2O=4H 3AsO 4+6S 增加反应物O 2的浓度,提高As 2O 3的转化速率 (4)①a、c ②大于 ③小于 t m 时生成物浓度较低

④131

2

4y (mol L )(x-y )

--? 4、(1)②> 随温度升高,CO 含量增大,说明生成C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5、B

6、(1)降低反应活化能(或作催化剂)

(2)30 ℃、pH= 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 (4)2OH -+SO 2

23SO -+H 2O 23

SO -与Ca 2+生成CaSO 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

动,有NaOH 生成 7、AD

8、c (H 2O ) c (CO 2) 9、D

10、CD

11、D

12、D

13、(2)CD 625V2/a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