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

案例名称 从小从实做起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创意单位 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 推荐单位 茨河镇中心学校

活动范围 校内 起始时间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几代人的呵护和宠爱中,很少参与家务劳动,体验不到劳动的辛苦,也就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不懂得关心体贴他人。在学校,他们劳动观念淡薄;做事丢三落四;自私刁蛮。这些现象折射出小学生不良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因此,重视和抓好未成年人良好行为规范教育,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三大主题四大任务之一,并以"珍惜劳动成果,争当文明少年"为突破口,开展系列活动,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宣传引导,树立良好行为习惯。

二、开展活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三、家校合作,促进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开展各项活动以来,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爱护公物、礼貌待人、互尊互爱等良好习惯蔚然成风,并深受各级领导、兄弟学校和家长的肯定和支持。我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日趋完善,我校校风、校貌正在蒸蒸日上。我们深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中,一定会取得更满意的成就。

县(市)区文明办或主管部门审核意

(盖章)

年 月 日

从小从实做起 培养良好习惯

陶湾中心小学 丁艳丽

创意单位:陶湾中心小学

背景材料: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几代人的呵护和宠爱中,很少参与家务劳动,体验不到劳动的辛苦,也就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不懂得关心体贴他人。在学校,他们劳动观念淡薄;做事丢三落四;自私刁蛮。这些现象折射出小学生不良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因此,重视和抓好未成年人良好行为规范教育,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三大主题四大任务之一,并以"珍惜劳动成果,争当文明少年"为突破口,开展系列活动,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宣传引导,树立良好行为习惯。

1、规章制约。各中队利用晨会课、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人人知其内容,还要自觉遵守,在内化上下功夫,做到"三个一样":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与校外一个样,校内与家里一个样。达到"四好"标准:在中队做个好队员,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2、环境熏陶。我们学校充分让"墙壁说话"。如绘制雷锋画像;刷写《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定期出黑板报、宣传栏等,营造浓厚的良好习惯氛围,让学生懂得做个文明少年应从哪里努力,并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3、示范导行。我校将各中队干部组成班子,由值日老师带队,不定时地检查学生在学校"爱护一草一物"、"讲究卫生"、"遵守纪律"等情况,并把表现突出的学生、班级在每周一的晨会中公布,以此引导学生从本质上认识良好行为给他人、给集体带来的良好影响和积极意义,并自觉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二、开展活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一)、坚持近、小、实,继续抓好小学生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坚持每周的升降国旗制度,规范升旗仪式。

2、采用约束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线的系列教育活动。

3、坚持开展“创文明环境、做文明学生”活动,向粗鲁告别、向野蛮告别、向坏事告别。

4、围绕六个方面,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1)、“国旗下讲话”教育活动系列化

利用每周一、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举行标准的、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严格按照出旗、升旗、奏唱国歌和国旗下的讲话等程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要求从内容、时间到主讲人,都要做到统筹、具体的安排,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教育;进行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教育;进行学礼仪常规、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教育。

(2)、优良传统美德教育系统化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中小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各班要开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等传统美德系列教育。

(3)、重大节日教育系列化

以中队为主线,开展节日活动。如三月五日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这是引导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好契机,因此,我校以中队为阵地,号召大家做一件好事,并走上街头、社区、村庄等公共场所进行卫生大清扫;"五一"劳动节,各中队开展"我有一双巧巧手"的主题队会,让学生在品尝劳动成果带来快乐的同时,体会劳动的艰辛,受到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4)、丰富多彩的晨会、班队会教育系列化

晨会一日一次,班队会间周一次,紧紧围绕德育主题展开,学期初做好“四定”即:定计划、定专题、定中心、定主题,中队会间周一次,大队会每月一次,大队部组织专人每周进行检查并做好记载,使活动落到实处。

(5)、文体活动教育系列化

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建立“课外文体”活动,要定时、定点、定内容、定人员,使活动达到“四化”即入场军事化、指挥音乐化、队列图案化、做操韵律化。

(6)、校园环境系列化 ——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其教育功能,力争使每一面墙壁、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每一棵树木„„一切教育学生的设施都会说话。

——精心设计、布置标语牌等。

——力争做到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校园无闲人,人人育人;校园无闲地,处处育人。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事尽其效。

(二)、强化训练,坚持考核

每天由值周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的检查组对养成教育情况进行检查,当场评分、当天公布。值周领导每周向师生讲评小结,提出改正的要求和措施,并向每月优胜的班级颁发“文明班级流动红旗”,每月评选一次“文明学生”,并给予表彰。

三、家校合作,促进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的一些教育活动是与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分不开的。我校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学校,用于沟通学校和家庭教育。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家长教育委员会等渠道,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做到爱孩子但不溺孩子,尊重孩子但不娇惯孩子,让孩子在家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对家务劳动、自理劳动、力所能及的劳动,必须做一做,亲自实践,体验其中的艰辛与快乐。同时,针对各年段的学生分别构建评价体系,让自评、家长评、老师评与"雏鹰奖章"中的"劳动章"、"孝敬章""文明礼貌章"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落实。

四、效果

活动开展以来,抓礼仪教育,创文明校风,诚实守信、与人为善、文质彬彬、和谐有序已经成为校园主旋律。随着活动的开展,整个校园打架骂人的少了,横冲直撞的少了,见了师长会诚恳问好,同学有困难会争相帮助„„同学之间有了矛盾,也逐渐学会“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来以理服人,不再脸红脖子粗,也更不会拳脚相向。家长反映孩子们回家变得更加懂事了,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使得家庭温馨而和睦。家长还放映,孩子越来越孝顺了,能够体会父母的辛苦,家长的心也放宽了,不自觉间也注意起自己的一言一行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