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构-连续组合桥
连续刚构桥设计总结

连续刚构桥设计总结《连续刚构桥设计总结》做连续刚构桥设计这么久了,现在想想,真像是一场漫长又充满惊喜与挑战的旅程。
整体感受就是,连续刚构桥设计既复杂又有趣。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拼图,每一块都得严丝合缝才能保证整个桥的稳固与有效运行。
在具体收获方面,结构计算是重中之重。
最开始的时候,我总是在计算荷载取值上犯迷糊。
就好比盖房子一样,不知道房子里要放多少东西,这个重量(荷载)取不准,后续的设计全都白搭。
后来我才明白,要严格按照规范来取值,而且不同地区的情况还不一样,像沿海地区要考虑台风荷载,地震频发地区得重视地震荷载。
对于梁体的应力计算也是相当复杂,应力过大就像身体承受过重的压力会崩溃一样,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重要发现可不能不提梁高的确定。
这个梁高啊,不仅仅影响美观,更关键的是影响整个桥的力学性能。
刚开始我没有太重视,就是按照常规简单取值。
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发现,梁高稍微变动一点,梁体的弯矩、剪力等内力就有很大的变化。
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小小的参数变动引发那么多连锁反应。
所以说啊,梁高的确定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美观、经济性和力学性能之间做好平衡。
反思起来呢,我觉得我过于依赖现成的经验和软件。
有时候看到别人类似的设计就想直接套用。
后来才知道这是很危险的做法。
每个桥的建设环境、要求都不同,就像每个人的体型、需求不同,不能直接穿别人的衣服。
要深刻理解基本原理,而不是被别人的成果牵着走。
也不能完全迷信软件,软件计算结果也需要自己去判断合理性。
总结启示就是,连续刚构桥设计没有捷径可走。
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结构部件的设计都需要反复权衡、试验。
就像一个厨师做菜,不能只看菜谱,得根据食材的具体情况、食客的口味喜好等调整烹饪方式。
在连续刚构桥设计中要重视每一个环节,坚持学习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设计出安全、美观、经济的桥。
还有个点刚刚才想起来,关于桥梁的耐久性设计的。
如果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周全,那后期维修的成本简直不可估量。
连续刚构桥设计方法

连续刚构桥设计⽅法连续刚构桥设计概述⼀、连续刚构桥的特点作为梁桥的⼀种,连续梁桥有着结构刚度⼤、变形⼩;动⼒性能好;⽆伸缩缝、⾏车平顺的优点。
⽽连续刚构桥是由T型刚构桥演变⽽来的,其结构特点是梁体连续、梁墩固结。
这样既保持了连续梁⽆伸缩缝、⾏车平顺的优点,⼜保持了T型刚构不设⽀座、不需转换体系的优点。
且有很⼤的顺桥向抗弯刚度和横向抗扭刚度,能满⾜⼤跨度桥梁的受⼒要求。
⼆、连续刚构桥的适⽤范围连续刚构桥上部主梁的受⼒与连续梁桥基本相似;下部桥墩由于结构的整体性,温度和收缩徐变造成的内⼒⼗分显著。
因此其桥墩应该有⼀定的柔度。
使⽤⾼强度、轻质混凝⼟是⼤跨度梁桥的发展⽅向之⼀。
⽬前世界上已建成的连续刚构桥最⼤单跨为挪威斯托尔马桥(Stolma),主跨301⽶,国内最⼤单跨为虎门⼤桥辅航道桥,主跨270⽶。
三、设计时需收集的基础资料设计时应围绕桥位选择、桥墩位置、跨径、⽴⾯布置、结构体系、施⼯⽅法等因素,对桥梁建设的⾃然条件和功能要求有充分的了解。
1、⾃然条件包括(1)地形地貌、控制物等;(2)⼯程地质条件;(3)⽔⽂条件;(4)⽓象条件;(5)地震。
2、功能要求包括(1)桥梁本⾝使⽤功能,如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城市桥梁、轨道交通、⼈⾏桥等;(2)桥下功能要求,如通车、通航等。
四、桥型⽅案的选择设计时应根据桥梁建设条件,结合技术可⾏性、施⼯难度、⼯程风险与进度、经济合理性、景观协调性等因素,进⾏桥型⽐选,确定桥梁的跨径布置。
五、上部结构构造尺⼨连续刚构桥设计时,可根据⼯程实践统计,初步拟定构造尺⼨,再进⾏具体计算复核。
1、边、中跨跨径⽐⼀般在0.52~0.58之间。
当边、中跨⽐较⼩时,边跨现浇段较短,可减少边跨现浇段⽀架,对施⼯有利,但应保证各种⼯况下边墩处⽀座不出现负反⼒。
2、梁的截⾯形式连续刚构桥多采⽤箱形截⾯,其具有良好的抗弯和抗扭性能。
根据桥梁宽度,可采⽤单箱单室、单箱多室等截⾯形式。
3、梁⾼桥梁跨度在60⽶以内时,可考虑采⽤等截⾯⾼度,构造简单,施⼯快捷。
连续刚构桥梁毕业设计设计书

第一章绪论1。
1设计特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的一般步骤:参照已有的设计拟定结构几何尺寸和材料类型,模拟实际的施工步骤,计算恒载及活载内力;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温度、沉降等荷载,计算其产生的内力,并与恒、活载内力进行正常使用与承载能力组合。
这是设计过程中的第一次组合(BSAS完成),两种组合的结果分别作为按正常使用和按承载能力估算钢束的计算内力。
估算出各截面的钢束后,按照一定要求将钢束布置好,重新模拟施工过程并考虑预应力的作用,计算恒载内力。
由于钢束对截面几何特性的影响,温度、沉降等内力也需重新计算,但其与钢束估算时计算得到的结果差别非常小。
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出来后,需进行承载能力组合和正常使用组合,以进行截面强度验算、应力验算和变形验算,这是设计过程中的第二次组合。
如各项验算均满足要求且认为合理,则设计通过。
如有些截面的有些验算通不过,则需调整钢束甚至修改截面尺寸后重新计算,直到各项验算均通过为止。
如上所述,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两次组合。
第一次组合是为了估算钢束。
此时钢束还未确定,也就无法考虑预加力的作用.由于预加力对徐变有很大影响,故估算钢束时一般也不考虑收缩徐变的影响.况且,此时用的几何特性都是毛截面几何特性,所以第一次组合的内力不是桥梁的实际受力状态,仅供估束参考。
根据估束结果确定钢束数量和几何形状后,考虑预加力和收缩徐变的影响重新计算的内力是当前配束下的受力.如各项验算均通过,那么可作为最终结果。
如个别截面不满足,但两次组合结果相差不大,可适当调整钢束后重新计算;如两次组合结果相差很大,则应将第二次组合内力作为估束依据重新估束,再重复进行验算,直到各项验算全部通过且两次组合结果相差不大为止.总之,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次迭代逐次逼近的过程.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可能一次就能通过,但对我们初次设计,可能需“迭代”多次,甚至需要修改截面尺寸.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采用悬臂施工法需在施工中进行体系转换,经过一系列的施工阶段而逐步形成最终的连续刚构体系。
连续刚构桥设计方法

连续刚构桥设计方法一、连续刚构桥的特点作为梁桥的一种,连续梁桥有着结构刚度大、变形小;动力性能好;无伸缩缝、行车平顺的优点。
而连续刚构桥是由t型刚构桥演变而来的,其结构特点是梁体连续、梁墩固结。
这样既保持了连续梁无伸缩缝、行车平顺的优点,又保持了t型刚构不设支座、不需转换体系的优点。
且有很大的顺桥向抗弯刚度和横向抗扭刚度,能满足大跨度桥梁的受力要求。
二、连续刚构桥的适用范围连续刚构桥上部主梁的受力与连续梁桥基本相似;下部桥墩由于结构的整体性,温度和收缩徐变造成的内力十分显著。
因此其桥墩应该有一定的柔度。
使用高强度、轻质混凝土是大跨度梁桥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连续刚构桥最大单跨为挪威斯托尔马桥(stolma),主跨301米,国内最大单跨为虎门大桥辅航道桥,主跨270米。
三、设计时需收集的基础资料设计时应围绕桥位选择、桥墩位置、跨径、立面布置、结构体系、施工方法等因素,对桥梁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功能要求有充分的了解。
1、自然条件包括(1)地形地貌、控制物等;(2)工程地质条件;(3)水文条件;(4)气象条件;(5)地震。
2、功能要求包括(1)桥梁本身使用功能,如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城市桥梁、轨道交通、人行桥等;(2)桥下功能要求,如通车、通航等。
四、桥型方案的选择设计时应根据桥梁建设条件,结合技术可行性、施工难度、工程风险与进度、经济合理性、景观协调性等因素,进行桥型比选,确定桥梁的跨径布置。
五、上部结构构造尺寸连续刚构桥设计时,可根据工程实践统计,初步拟定构造尺寸,再进行具体计算复核。
1、边、中跨跨径比一般在0.52~0.58之间。
当边、中跨比较小时,边跨现浇段较短,可减少边跨现浇段支架,对施工有利,但应保证各种工况下边墩处支座不出现负反力。
2、梁的截面形式连续刚构桥多采用箱形截面,其具有良好的抗弯和抗扭性能。
根据桥梁宽度,可采用单箱单室、单箱多室等截面形式。
3、梁高桥梁跨度在60米以内时,可考虑采用等截面高度,构造简单,施工快捷。
李子沟特大桥刚构—连续组合梁合龙施工技术

( ) 留 下 的 1 挂 篮 移 至 合 龙 段 作 为 施 工 吊架 。 2将 个 ( ) 测两 梁端 的商程 ( 3观 以翼 缘 板 底 相 同 位 置 的 高 程 为 准 ) 两 梁 端 高 程 相 对 高 差 达 到 要 求 的 精 度 后 即 可 ,
进 行 下 步 施 工 , 则 需 采 取 加 载 或 减 载 措 施 调 整 高 程 否
图 1 主桥 布 置立 面 c 位 : m) 单 o
管 亦单 端连 接并 预 留另一端 活接 头 。 2 3 顶 粱 施 工 及 锁 定 . 通 过 设 顶 撵 、 定 减 小 阻 力 措 施 、 强 施 工 监 测 等 制 加 手 段 , 碱 小 ( 消 除 ) 墩 身 和 粱 体 混 凝 土 收 缩 和 徐 来 或 因 变 产 生 的 次 应 力 对 墩 顶 造 成 的位 移 。 ( ) 粱 装 置 设 计 事 先 在 台 龙 段 相 邻 的 2个 梁 1顶
维普资讯
桥 梁
李 子 沟特 大 桥 刚构 一连 续 组 合 梁 合龙 施 工 技 术
刘 治 德 刘春 华
( 铁 十 八 局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公 司 河 北 唐 山 中 0 3 31 6 0()
摘
要
主 辩 5 一联 刚 构 连 续妇 夸 粱 夸龙 采 用 啊 粱 施 工 . 好 地 改 善 梁 部 受 力 情 ' 技 术新 颖 跨 较 兄. 铁路桥 刚构 组奇粱 合 龙 施 S t -
图 2 全桥 台 龙 施 工顺 序 流 程
2 2 合 龙 段 施 工 前 期 工 作 . ( ) 龙 段 两 端 的 挂 掉 挂 篮 的 梁 段 上 用 道 碴 压 重 替 代 已 拆 在
挂 篮 的 荷 载 。 拆 除 挂 篮 前 要 测 量 梁 端 的 高 程 , 为 道 作 碴 压 重 的 依 据 , 证 道 碴 压 重合 龙 端 保 持 拆 前 高 程 。 保
圣泉1号双线特大桥刚构-连续组合梁设计

圣泉1号双线特大桥刚构-连续组合梁设计王聪;鄢勇【摘要】小半径曲线梁由于弯扭耦合效应,结构受力比直梁更为复杂;贵广线圣泉1号双线特大桥主桥采用(40 +6 ×80 +40)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梁,位于R=600 m的曲线和-24.0‰纵坡上,为目前国内曲线半径最小、联数最多、跨度最大的双线铁路桥,设计难度较大.为了准确模拟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文章通过“Midas Civil 2011”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详细计算分析,最终得到该桥的受力响应,从而验证了结构设计的正确性.文章从孔跨确定、构造尺寸、参数选用、计算结果等方面对该桥的设计进行介绍,以供类似结构参考.【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年(卷),期】2016(007)001【总页数】7页(P78-83,90)【关键词】刚构-连续组合梁;小半径;曲线梁【作者】王聪;鄢勇【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610031;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2贵广客运专线,线路自贵阳北站起,经黔南州、黔东南州、广西柳州(北部,非市区)、桂林、贺州、广东肇庆、佛山终至广州南站。
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是连接“一带一路”,实现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中孟缅印经济走廊“互联互通”的高速通道,大大缩短了西南与珠三角地区间的时空距离。
圣泉1号特大桥位于贵阳市西北的黔灵公园附近,受地形、车站站位及桥下公路隧道、高压电塔等构建物控制,线路以R=600 m的曲线、-24.0‰纵坡通过。
该桥孔跨布置为:(24+6×32)m+(40+6×80+40)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梁,大桥全长798.845 m,其中主桥全长561.5 m,全桥布置如图1所示。
经方案比选,最终采用主桥中部10~12号墩墩梁固结,其余4个主墩墩顶设纵向活动支座的设计方案。
不同设计参数下刚构-连续组合曲线梁桥地震响应敏感性分析

( 西 南交通 大学 土木 工程 学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3 1 )
摘
要: 结合 大跨 、 高墩 、 长联 曲线铁路 梁桥 的工程 实例 , 利用大型通 用有限元软件 A N S Y S , 采用反应谱的分析方 法, 给 出了
该桥在 不同的曲线半径、 桥墩墩 高、 墩 梁约束方 式下的 自振频率和振 型 , 分别按 纵桥 向和横桥 向的激励方式 , 分析 了中跨跨 中位移 , 墩 顶位 移及墩底 弯矩 随设计参数变化的规律 。结果表 明: 自振 频率受桥墩墩 高和墩 梁连接方 式的影响较 大, 受曲
Ab s t r a c t : Ac c o r d i n g t o a l o n g—s p a n,h i g h—p i e r a n d mu l t i —s p a n c u r v e b i r d g e ,i t i s c a l c u l a t e d t h e n a t u r a l v i - b r a t i o n f r e q u e n c i e s a n d v i b r a t i o n mo d e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c u r v e r a d i u s e s ,t h e h e i g h t o f p i e r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p i e r —b e a m c o n s t r a i n t wa y s w 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b y t h e f i n i t e e l e me n t s o f t w a r e o f AN S Y S . Us i n g t h e me t h o d o f r e s p o n s e s p e c — t r u m ,t h e r u ] e s v a r y i n g a l o n g d e s i g n p a r a me t e r s w e r e o b t a i n e d f r o m t h e i n t e r n a l f o r c e o f p i e r b o t t o m ,t h e d i s - p l a c e me n t o f p i e r t o p a n d g i r d e r i n t h e mi d d l e s p a n b y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a n d t r a n s v e r s a l i n c e n t i v e w a y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p i e r h e i g h t a n d p i e r— — b e a m c o n s t r a i n t wa y s h a v e a b i g i n l f u e n c e o n t h e n a t u r a l v i b r a t i o n
预应力张拉顺序对连续-刚构组合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

l —9. 9 —8 8 —8. 3 2 2 .3 0 l —8 7 3 . 0 —8 2 —7. 2 .7 5 1 —9. 4 3l 一8 8 —8 0 .4 .5 1 5 —8. 7 —8 4 —7. 7 8 .3 6
1 —8. 8 —8 1 —7. 2 6 5 .5 4 l —3. 2 —3 5 —3 2 7 7 .3 .2 1 —3. 7 —3 2 —2 91 8 3 .0 . 1 —8. —7 8 —7. 8 9 31 .9 1 2 —8 8l 一8. 7 —7 6 0 . 3 .2 2 1 —9. 6 —8. 1 —7 8 0 6 .3
5 7
—7. 7 —7. 0 —6 4 4 1 .6
—8. 7 —7. 7 —6 98 0 6 . —8. 3 一B. l 一7. 4 O 29 —9. 5 —8. 9 —8 o 2 7 .o —9. 6 —9. 8 —8 3 6 1 .5 —9. 7 —8. 2 —7 8 0 6 .4 —8. 4 —8. 0 7 3 —7 5 .6
第3 8卷第 3期 2 1 年 9月 02
湖
南
交
通
科
技
V0 . . 138 No 3 S p. 01 e 2 2
HUN AN OMMU C I C E E AND T CHNOL C NI AT ON S I NC E OGY
文章编 号 : 0 884 2 1 )309 -4 10 —4 X(02 0 -020
箱梁结构 , 截面形式为单 箱单 室。箱 梁顶宽 1 I, 4T I
箱 梁底 宽 7 5m。主墩 处 梁 高 4 5m, 、 跨合 龙 . . 边 中 处 梁 高 2m, 底 曲线 按 二次 抛 物 线 变 化 。箱 梁 共 梁 分 8个悬 臂 段完成 单 T浇 筑 ,# 0 块用 托架 支模 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