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程结课论文

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对应经济

政策

学院__经济与贸易学院______

专业__会展经济与管理_____

年级班别__ 13(1)班________

学号___3213010359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梁雪卿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温宇冬______

2015 年 6 月24日

一.新常态的提出

自从习大大上台后,很多习式热词被大家熟知,其中的一个就是新常态。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中央领导人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究竟“新常态”是什么呢?习近平2014年11月9日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们,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

新常态的本质是提质增效。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增加国民经济效益。新常态主要特点: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国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国民经济推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

1.经济增长减速换挡,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2014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下行走势,三季度GDP增速为7.3%,远低于2008年—2012年年均增长9.3%的水平。但是放在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经济减速幅度明显小于其他新兴经济体。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美国的一半,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约为日本的两倍。2015年中国GDP预期达66.8万亿。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正在从增长奇迹向常规发展回归,支撑高增长的内外部条件都在发生改变,潜在增长率也趋于下降,经济增速换挡已是大势所趋。

表2:2014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GDP总量排名国家/地区名称GDP总量(亿美元) 地区

1 美国169125.4 美洲

2 中国99255.4 亚洲

3 日本61625.1 亚洲

4 德国34620 欧洲

5 巴西26853.1 美洲

6 英国26517.3 欧洲

7 法国26216.2 欧洲

8 印度23147.2 亚洲

9 俄罗斯23081.9 欧洲

10 意大利19829.4 欧洲

摩根大通、花旗银行,以及中金公司、申银万国等市场机构近期发布报告,普遍将2015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目标预期值下调至7%左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最近的一份工作报告中也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降低至7.1%。但从各方预期来看,还是7%左右比较合理。民生银行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则认为,从未来5年、也就是2020年为时间节点来看,GDP年均增速控制在6.6%左右是经济增速调整的合理区间。

2.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处于持续上升态势。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6125亿元,增长7.9%,高于同期GDP增速0.5个百分点。2014年整年来看,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第三产业正在稳步发展,抛离第一和第二产业,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

在收入与分配方面,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名义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和企业利润增速,这说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从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城乡居民收入比指标看,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居民城乡收入比为2.59,比上年同期降低0.05个百分点,比2010年底降低0.11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上年缩小0.06。这说明城乡收入比正在回落,城乡差距正在逐步走向缩小。

3,新增长点涌现。

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紧跟“稳增长”是2015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而这些新增长点包括扩大基础设施互联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促进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生产小型化、

智能化、专业化特点的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将得到更有力的扶持;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促进养老、健康产业;在市场走向质量型、差异化竞争的过程中,产品将更加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安全性;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环保、新能源行业发展将有更大空间。

在新兴产业方面,中国网络购物、快递、科技服务、体育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持续保持50%左右高增长率,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同比增长49.7%.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4400亿元,增长56.2%。国家邮政局发布信息显示,截至10月20日,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累计业务量已突破100亿件“节点”,预计全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将超过120亿件,可超过美国预计110亿件的规模,成为全球最大。

4.风险仍存,防风险成持久战。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去杠杆”。

2014年和2015年两年的偿债压力较大,以目前的存量余额计,两年到期需偿还金额分别达到6.6万亿元和5.2万亿元,尽管2013年土地出让金已超过4万亿元,但只占到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的1/5,远不够支付利息。而且我国过去多年累积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至2015年底将形成35 321.8l亿元的还本付息额,届时,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将接近3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未来要高度关注风险发生发展趋势,按照严控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则,有序加以化解。

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政策

李克强总理在2014 达沃斯论坛上对中国经济走势给出权威解读,“在经济运行的新常态下,我们保持定力、深处着力,更加关注结构调整等长期问题,不随单项指标的短期小幅波动而起舞。”

在新常态的经济态势下,经济增速减缓,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变化,新增长点涌现,但我国宏观经济还面临诸多困难、风险和下行压力,“去杠杆”之路遥远。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加大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贾康所长认为,新常态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必须立足于服务全局,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与提高质量,并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把短期的、年度的调控与中长期实现全面改革目标衔接起来。

目前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做“一松一紧”的搭配,总体适合新常态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作为一个宏观金融调控的政策体系,主要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三部分构成,由各种一般性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流通市场上货币的总量。

在新常态经济条件下,我认为我国应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纵观现在的国际形势,由于美国结束了量化宽松政策是的全球性的货币汇率变动,美元汇率可能伴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而走强;因而我国的外汇流入将出现缩减甚至负增长,从而切断了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资金可能流出我

国一方美国在收紧货币政策,另两方( 日本和欧洲) 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日本、欧洲地区,均为稳定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积极推出一系列宽松措施,日本安倍经济学的三个政策(量化宽松政策、财政刺激和经济改革)和欧洲中央银行的“价”和“量”双管齐下的货币宽松组合拳,与美国的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国际贸易形势不定,国际大宗商品、能源交易价格持续走低等。

在这种国际形势下,还有我国国内新常态经济的发展下,我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走向应为:

(1)、要适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利息。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使得货币乘数增大,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能力增大,货币供应量增大,利率降低,投资及社会支出增加。

在通胀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继续激活并用好“降息降准”这最基本的常规货币政策手段,适当做好并将“降准降息”操作行为作为宏观调控的正常手段,稳定金融环境。

实施“定向降准”,建立引导金融机构提高“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比例的正向激励机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通过开展定向操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成为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新动向,2014年,人民银行也尝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4月25日起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下调2个和0.5个百分点。

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8月29日,下调鲁甸地震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2)、保持定力,在维持总量稳定的基础上盘活存量

严格控制对传统“两高一剩”、“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运用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盘活存量贷款,支持再贷款促进信贷结构优化。

加大对新兴产业、创新行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和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创新驱动行业等重点领域。

2014 年4 月和6 月,央行两次实施定向降准,分别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 个和0.5 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税收、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国债等。(1)税收。

要加快推进税制改革。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面完成“营改增”,要通过结构性减税“还税于民”,清费立税,调整税制结构,稳定税负、定向减税和调整支出结构,向科技创新和民生领域倾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释放居民消费能力。要适度加强出口退税和消费税改革工作,促进出口稳定增长和消费回升,助力下半年经济增长,保证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完成。实施消费税改革,降低一些必需消费品的高税率,适度鼓励必需品消费。

(2)国债。

继续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范围,保障基建投资财政资金来源。要实施这项政策:

一是推行权责发生制的地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即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向社会公开政府家底。

二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倒逼地方政府珍惜自己的信誉,自觉规范举债行为。同时也能将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硬化,债务责任追溯机制和债务项目监督机制一并建立。

目前我国国债负担率为20%左右,远低于国际上60%的警戒线,国债发行的空间充裕。可以尝试发行永续国债等新型债务融资工具,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重大民生服务等长期投融资项目,也可以增加居民融资渠道。

(3)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盘活财政资金”已成为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核心问题。就长期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简政放权,通过统筹预算,压缩政府规模,减少财政收支规模,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支出“虚胖”的问题。在短期内,需要清理、归并,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实施央行国库基金统一账户管理。

要加快建立跨年预算平衡机制,在不增加当年赤字的情况下,将一部分下年的预算资金在本年度使用。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主要内容为: 一是预算编制要考虑跨年度平衡。财政收支预算因政策需要可编列赤字,但应在政策推出后分年弥补。

二是规范超收的使用和短收的弥补。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超收收入当年原则上不安排支出,用于削减财政赤字、化解政府性债务,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纳入以后年度预算统筹安排使用;如果出现短收,则按程序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削减支出或扩大赤字加以解决。

三是弱化对收入预算的考核,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促进依法征管。

四是加强对支出政策和支出预算的审查,硬化支出预算约束。

四.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11 月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速度;二是经济结构;三是驱动力。所谓新常态,就是指我们在这三个方面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驱动力从原来的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这种与以往不同的新常态经济下,我们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做“一松一紧”的搭配,在维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框架不变的同时,成功地贯彻宏观调控的“相机抉择”原则,以所谓“微刺激”有效推进了“稳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