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

--------------有余数的除法

设计人:张淑芹学校:实验学校使用人: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够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通过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归纳、整理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一)、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

例题之间有哪些练习?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

解了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示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有余数的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笔算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方法,并会解决简单问题。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班级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的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再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大家对展示的作品给于适当的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知识结构网络:

含义: 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表内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口算、竖式计算。

解决问题。

注意:计算时余数﹤除数。

解决问题时余数与除数的单位。

3、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以向同伴介绍的?”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师:看来大家把这单元的知识能够系统的掌握了,下面请大家用你所学的知识来帮帮裁判员,同时也解决一些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吗?大家在解决问题时可要注意你的方法,同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啊!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内组织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及倾听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复习表内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2、计算复习。(用竖式计算)

56÷7 50÷6 83÷9 78÷8

(1)指4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2)集体订正。指名讲算理。

师: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是怎样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生:我是用表内乘法来想商是多少的。

生:余数要比除数小。

生:写竖式时注意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特别是商的位置。

余数要比除数小。

3、解决问题的复习。

(1)我班有51人,平均分成8个组,每组几人?还剩几人?

(2)我班有51人,每组8人,平均分成几个组?还剩几人?

学生独立完成后,学生汇报。

师:同桌交流以上两题有什么异同?

生:相同点:都是用的除法计算,都有余数。

不同点: 第一小题的商和余数的单位一样,

第二小题的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一)、判断对错。

1、28÷5=5……3 ()

2、如果△÷6=○……□,那么□最大应是5。()

3、森林医生。

(二)、想一想,填一填。

1、卡片上最大能填几?

2、64÷7= …… 51÷6= ……

3、5除48,商是,余数是。

4、按要求把算式写在□内。余数是2 余数是3

8÷3 15÷4 11÷2

(三)、计算题,要细心啊!

1、请你接着算。

2、用竖式计算。

88÷9= 30÷7= 26÷3=

(四)、解决问题,你真棒!

1、

2、

3、至少需要几张实验桌子?

(五)游戏题:“猜猜看”

按红、黄、绿、蓝排列的一串气球,第30个你知道是什么颜色吗?【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

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最后一个练习,给学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整节课前后呼应,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四、小结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

答案:

(一)1、∨ 2、∨ 3、×××

(二)1、5 6 7

2、9......1 8 (3)

3、9 (3)

4、略

(三)略

(四)1、22÷3=7(枝)……1(枝)

2、18÷3=8(瓶)

18÷2=9(个)

25÷4=6(个)……1(元)

3、47÷6=7(张)……5(人)

(五)30÷4=7(组)……2(个)

答“第30个是黄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