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气藏描述技术在盐家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油田开发中后期断块天然气藏地质分析宋超

油田开发中后期断块天然气藏地质分析宋超

油田开发中后期断块天然气藏地质分析宋超发布时间:2021-05-31T13:03:46.4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作者:宋超[导读] 摘要:中国的陆上油气田经过多年的开发,目前正在开采的东部和西部大部分油气田已经全面进入油气开发的中后期,由此所带来的“双高”的问题十分明显,双高就是指动用程度高、采出程度高,据有关数据分析,从动用程度指标来分析,当前许多油气田地质储量已经达到90.0%以上,可采储量动用程度更是接近95%的水平。

大港油田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天津 300280摘要:中国的陆上油气田经过多年的开发,目前正在开采的东部和西部大部分油气田已经全面进入油气开发的中后期,由此所带来的“双高”的问题十分明显,双高就是指动用程度高、采出程度高,据有关数据分析,从动用程度指标来分析,当前许多油气田地质储量已经达到90.0%以上,可采储量动用程度更是接近95%的水平。

本文通过对投产年代较久的油气田的油气藏勘探开发与研究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系列适合此类油气藏开发和挖潜的方法,在现场应用中综合采用多种技术进行处理,包括排水采气技术、大型压裂技术、天然气地震识别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来对油藏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发浅层和深层气藏的理论,对同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油田天然气;油气藏;勘探前言:石油作为世界主要的战略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建设及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我国的石油开采已经进入后半阶段。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很多国家都面临着枯竭的问题,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相较于西方国家,存在着一定差距。

石油开采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这也影响了我国在石油开发中后期的石油增产措施。

为了改变这一问题经过有关专家不懈的努力,研制出新型技术来提升石油的产量。

1、油田开发中后期的特点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的综合含水率不断上升,高渗透油层过早地见水或者被水淹,低渗透油层的产能也比较低。

CQMPD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应用与思考

CQMPD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应用与思考

CQMPD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应用与思考韩烈祥【摘要】介绍了CQMPD精细控压钻井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给出了其在川渝气田的应用实例.CQMPD精细控压钻井系统在川渝高石梯—磨溪、川西北剑阁和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等地区的成功应用有效解决了安全密度窗口窄,频繁发生井漏、溢流甚至喷漏同存等钻井井控难题,对于潜伏类碳酸盐气藏的高效、安全开发起到重要作用,该技术成熟度高.但是,随着勘探开发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近年来,在精细控压钻井工艺、产品和应用领域上又取得了新的拓展,有效提高了超深复杂井的固井质量.该研究对于降低复杂盐下气藏开发的钻井成本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4页(P559-562)【关键词】MPD精细控压;井控;钻井;固井;超深复杂井【作者】韩烈祥【作者单位】中石油集团川庆钻探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欠平衡与气体钻井试验分基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42精细控压钻井是在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钻完井过程中精确控制环空压力,实现井筒压力平稳。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不仅可用于解决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同一裸眼井段多压力系统的安全钻进难题,还能延长水平井钻深能力,提高复杂超深气井的固井质量。

该技术自2003年提出至今,已应用于多个油气田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钻井,有效解决了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涌、井塌、井漏、卡钻问题[1]。

1 精细控压钻井技术CQMPD精细控压钻井系统是中国石油集团川庆公司自主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闭环精细控压钻井系统[1],已在川渝、塔里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等油气田广泛使用,有效解决了深层油气田复杂地层剖面钻井难题。

CQMPD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已发展形成了全过程精细控压钻完井技术,形成了从钻前、钻进、起下钻、电测、下套管固井(下完井管柱)等所有工况的精细控压配套技术,有效降低了安全起下钻风险,保证了井身质量。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范文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范文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其开采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作为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其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对提高开采效率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并对储层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地区的天然气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川中须家河组地质特征及低渗砂岩特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地层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等组成,其中低渗砂岩是主要的天然气储集层。

低渗砂岩具有孔隙度低、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对气藏的渗流特性及开采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三、渗流机理研究1. 渗流物理模型针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建立合适的渗流物理模型是研究渗流机理的基础。

通过综合考虑岩石物理性质、流体性质及渗流过程,建立能够反映实际地质条件的物理模型。

2. 渗流数学模型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建立渗流数学模型。

运用达西定律、泊肃叶定律等基本原理,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

同时,考虑低渗砂岩的特殊性质,如启动压力梯度、非线性渗流等影响因素,建立更为准确的数学模型。

3.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的渗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包括岩石物性测试、流体性质测定、渗流实验等,以获取低渗砂岩的渗透性、孔隙结构、流体流动规律等关键参数。

四、储层评价研究1. 储层物性评价储层物性评价是储层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的岩石物性、孔隙结构、渗透性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储集能力。

2. 储层含气性评价储层含气性评价是评估储层天然气富集程度和开采潜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气藏的地质条件、流体性质及储层物性等参数,评价储层的含气性和开采效益。

3. 开发效果预测在储层评价的基础上,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效果进行预测。

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二、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BP公司工作的Arkoma 盆地伍德福德页岩气藏,页岩厚度大于50米、TOC大于2%、Ro1.3—1.8%、钙质含量大于20%,由于富含钙质脆性矿物,通过压裂取得了很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由此认识到除硅质含量越高,页岩脆性越大,有利于后期的压裂改造形成裂缝外,只要富含脆性矿物的优质烃源岩均是有利的勘探开发目标。
二、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美国48 个州广泛分布了含巨量天然气的高有机质页岩。德克萨斯州初步开采的Barnett 页岩提供了本土48 个州天然气生产总量的6%。分析估计到2011 年底多数的储量增长(50%到60%)将来自非常规的页岩气。 四个新的页岩气(Haynesville,Fayetteville,Marcellus 和Woodford)可采气体总量可能超过15万亿。 对比研究,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海相地层中发育的优质烃源岩是国内页岩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专家初步估计页岩气资源量大约30万亿方。
(4) 同步压裂技术(simo-fracturing)
3 )页岩气水平井压裂配套技术
5.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
二、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5)页岩水平井压裂监测技术
监测的目的: ①掌握人工裂缝的实际几何学特征(高度、长度和方位); ②实时监测压裂过程,对压裂方案进行优化; ③优化新井钻井井位。
2)丛式钻井 可采用底部滑动井架钻丛式井组。每井组3~8口单支水平井,水平井段间距300-400m左右。 4.页岩气水平井钻井 二、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二、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
井身结构 —主要是三级结构 由于后期加砂压裂,因此对套管及套管头承压能力要求较高,固井质量要好,水泥返高到地面;水平段是套管固井完井。
(2) 易钻桥塞(FastDrill Plug)

中国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娄钰;潘继平;王陆新;王思滢【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快速发展.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保持高位增长,页岩气获得跨越式发展,煤层气勘探取得积极进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历史性突破;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形成了“三大四中”“常非并举”的开发格局.但随着资源品质趋于劣质化,天然气高效勘探开发面临着较大挑战,需要进一步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财税等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和装备创新力度,加强天然气资源地质调查与评价.【期刊名称】《国际石油经济》【年(卷),期】2018(026)006【总页数】7页(P21-27)【关键词】天然气;资源潜力;勘探;开发;非常规【作者】娄钰;潘继平;王陆新;王思滢【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新世纪以来,我国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取得显著成绩,获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天然气储量持续高位增长,为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随着清洁低碳能源转型进程加快,业界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天然气资源潜力与分布我国天然气资源类型多,分布广,发展潜力大;同时资源品质整体较差,劣质化趋势加剧,勘探开发对象趋于复杂,增储上产难度加大,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1.1 沉积盆地与油气地质特征中国大陆处于西伯利亚、印度、太平洋三大板块之间,具有独特的区域地质背景,且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发育了众多各类型沉积盆地,分布广泛[1]。

总体上,我国沉积盆地油气地质条件较好,但普遍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演化,导致天然气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埋藏较深,勘探难度大,资源开发复杂。

中国富气盆地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和海域。

其中,中西部地区主要为中古生界克拉通、前陆盆地,普遍具有多期次构造演化、海陆相叠合特征,主要包括四川、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等含气盆地。

我国陆上重点气区高效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

我国陆上重点气区高效勘探开发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
原因 , 大规模开发利用要 比石 油晚 3 年左 右。目前储量 0 和产量都进入快速增长期 。 计未来 3 年将是 我国天然 预 0
气工业大发展 的时期 。
资源 ,从而 开辟了我 国深层油气勘探新领域 。中国石 油 集团 自2 0 0 2年起 依据 新理 论部 署 了一批 深探 井 ,在
体、 含气饱和度的新方法 , 有效降低 了识别参数的多解性 首次研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4 项弹性参数组合气藏识 别技术 ,推动 了叠前气藏识别定量技术 向工业应用发展。 “ 动方程 弹性参数反演技术 ”成果论文 ,2 0 波 0 7年 被 国际权威学术刊物 G O HYS C 评为地球物理新 E P IS
集团公司列为一级专有技术 。
该项技术成果 2 0 年获美 国 W0l i O5 rd O l 全球 “ 最
佳勘 探技 术” 提名奖 , 在参选的 3 0 O 多项技术中进入前四 名, 大大提升 了我 国在地球 物理勘探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 —
发 明了弹性 参数反演的快速算法 , 识别岩性 、 流
个新型低损害改造液体 系 ( 成本 只相 当于国外的 1 6 。 /) 创新的气藏高效改造与保护技术系列 ,在生产实践 中取
得大幅度增产的效果。
这些年 来由于 我国陆上油气储量增长缓慢 ,油 田稳 产 、上产遇到不少 困难 ,在继续深化构造油气藏勘探的
对我 国高效 天然气资源总量与分布进行 了评价 。
பைடு நூலகம்— —
通过数千个样 品分析 、多组水一岩 反应实验与
岩石抗 压物 理模拟和数值模拟 ,首次提 出并 经实践证 实 了深 层优 质储 层形 成的5 种机理 , 明确提 出 了深 层有优 质
我 国天然气资源丰富 , 待发现潜 力很大 , 由于种种 但

测井解释发现油气层_谭廷栋

测井解释发现油气层_谭廷栋

参 考 文 献1 陈墨香,王集炀等.中国地热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2 上官志冠,都吉夔,藏伟等.郯庐断裂及胶辽断块区现代地热流体地球化学.中国科学(D 辑),1998;28(1)3 上官志冠等.长白山天池火山深部流体成份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地质科学,1996;31(1):54~644 戴金星,宋岩,戴春森等.中国东部无机成因气及其气藏形成条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8~615 蒋凤良主编.华北地震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151~169(收稿日期 2000-05-22 编辑 黄君权)*谭廷栋,作者简介见本刊1997年第17卷第1期。

地址:(100083)北京市学院路910信箱。

电话:(010)62097105。

测井解释发现油气层谭廷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谭廷栋.测井解释发现油气层.天然气工业,2000;20(6):47~50摘 要 测井解释方法是发现油气层的有效手段。

使用单一的电测井解释方法评价油气层,存在多解性。

电测井与核测井、声测井或井壁取心组合解释,可以从电测井解释的油气层中识别出油层和气层。

在我国油气勘探史上,就曾有过探井录井无气显示,而测井解释发现了气层的若干案例。

文章通过探讨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论述了测井解释发现油气层的颇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和经验,为勘探家在新区、新层系和新领域发现油气层提供了依据,提高了我国天然气勘探的效益。

主题词 天然气勘探 测井技术 伽马测井 井壁取心 应用在钻探井过程中,录井无油气显示而测井解释发现了气层。

此外,测井复查老井漏掉的气层,也发现了新气藏。

中原油田文23井文23井位于中原油田文留构造北部,1977年11月完钻,井深3050m 。

钻井过程中录井无油气显示,在非目的层段测井解释发现了气层,储层岩性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砂岩。

文23井完井测井时,作了感应测井、声波测井、215m 及410m 梯度电极系测井、自然电位测井、自然伽马测井、中子伽马测井、微电极测井、井径测井及井壁取心。

油气成藏模拟实验在白于山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油气成藏模拟实验在白于山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油气成藏模拟实验在白于山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李亮;万晓龙;李志伟;张永强;张振红
【期刊名称】《天然气地球科学》
【年(卷),期】2006(17)2
【摘要】靖安油田白于山油藏开发初期试油投产效果好,但目前在油藏西北部和东部钻遇了一些高含水井,试油仅为油花。

为什么同处于分流河道主体带上,含油性差别竟如此之大?通过油气成藏模拟实验,再现了该区油气运移聚集过程,揭示了该区油气富集规律,认为白于山西部由于地层西倾和构造低而含油性较差;东部虽然是有利的油气富集区,但裂缝发育和工艺改造强度偏大可能是该区高含水的原因。

【总页数】4页(P219-222)
【关键词】靖安油田;白于山油藏;油气成藏;模拟实验
【作者】李亮;万晓龙;李志伟;张永强;张振红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2
【相关文献】
1.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带油环凝析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J], 胡春锋;郑可;胡小鹏
2.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和油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J], 马安来;金之钧;张大江;张水昌
3.微生物驱油在白于山长4+5油藏的应用 [J], 邹俊;代鹏波;严少权
4.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挖潜技术在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J], 刘国旗;周瑜;赵磊;赵爱武
5.物理模拟实验在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和马海气田成藏过程为例 [J], 张洪;庞雄奇;姜振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点分析 。根据弹性波理论 ,岩性 分界面舵 反射系数均很 1 亮 小 ,只有遇到特殊岩体 ( 如火成岩 、煤层等 )、 储层 中含 油气 时 , 岩 性界面的反射系数才会 有明显增加 。在济阳坳陷 ,第三系一般为河流
强反射为气成亮点 ,做出全区主要砂体的振幅量化 图及单砂体振幅量 化图。振幅最强处 为最佳井位设计位置 ,振幅强 的地方也是含气饱和 度高的地方 。 ( ) 3 多属性提取 与判识 。储 层中若含有天然气 ,必 定会 引起储 层的物性变化 ,从而造成反射波的动力学和运 动学特征改变 。实践证 明 ,当储 层含气 后 ,其 瞬时振 幅将增大 ,瞬时频 率和瞬时相 位值降 低 ,主振幅增 大 ,相应主频也 向低端移动 。因而常用于浅层天然气藏 勘探地 震特 征参数主要包 括以下五种 :瞬时振 幅、瞬时频率 、瞬时相
位 、主振幅、主频率 ( )砂体 弧长 技术 。亮 点反射 的主 要特 征是振 幅和 频率 的变 4 化 ,一般为单一的强振幅或低频特 点 ,为了更好利用这两种属性 ,利 用弧 长这 一新 的属性 对 砂体 进 行描 述 ,A cK ・ * ,其 中A 振 r= A F - 为 幅 , 为频率。其度量值 表现为高值 ,则有可能是气层的反映。 F ( 5)弹性 能/ 塑性能。弹性能, 塑性能是对 流体 的物理性质进行分 析 ,一股 隋况下 ,干层或水层 ( 等弹性介质 ) 地震反射上频率域为带 状分布 的频 谱特 征 , 气层 ( 塑性介质 ) 地震反射上频率域为高斯分 布 光 滑宽频频 谱特 征 。根据 二者频谱特 征的不 同,应 用弹性能, 能 塑性 分解方 法在频 率域将 二者分解 , 得到塑性能 、塑性能 比率等反映气层 分布 的属性 。具体步 骤是地震信号 通过短 时窗付式变换到频率域 ,再 利 用统计学 同态频率分解 ,在频率域 的基础上得到 弹性能/ 能参 塑性
通过亮点描述 的砂 体是否含气 ,需 要通过含气检测 其含气性 对 进行落实 。在保 幅处理 的剖面上 应用连井 对比 、多属 性 ( 幅 、频 振 率 )分析 、弧长 、弹性 能/ 塑性 能以及频率吸收 等多种技术 ,通过已 知气藏 和预测气藏 的对比 , 一步检测 目 的含气性 ,以减少钻探的 进 标
石 油 地 质
辟量 煞 1年 l ~ 2 第蝴 oo
精 细 气藏 描 述 技 术 在 盐 家地 区天 然 气 勘 探 开 发 中 的 应 用
段 海 风
(中国 石 化 股 份 胜 利 油 田分 公 司 地 质科 学 研 究 院 )
摘 要 精 细 气藏描述技 术 是通过对地 质、录 井、试油等 方面资料综 合研 究 ,同时借鉴邻 井地 层资料对 比,在亮点分析基 础
南断裂控制 ,整个研究 区面积约1 0m 5k 。 盐家 油气 田于1 6 :开 始勘探 ,区内二维地 震测网 已达; 0 98 年 6 m× 0 60 0 m,到2 0 年 三维地 震覆 盖全 区 。18 年钻 探 的盐s 02 94 井在 9 32 0. - 9 8 m ,钻 遇 明化 镇组 4 米厚 的气 层 ,4 m油咀 试 气 获得 日产 0. 处 o . 8 m
2 气藏地震描述与含气性检 测
射特 征、振幅及频率的变化特点基础上 ,通过 预测 目 与已知气井进 标 行对 比 , 进行含气性判别 。 ( ) 幅 量化 。振 幅量化 就是 通过 对 已知 气井 亮 点的标定 分 2 振 析 ,经振幅提取 。将相对振幅值 大于某一特 定数值 , 反射特征 明显的
上。利用反射波 多参数分析 、三 维地震描 述、弧长 、弹性 能/ 塑性能 以及频 率吸收等技 术进行 气藏 的识 别和含气性检测 ,较 以往 气藏
描述技 术有 了一定的改进和提 高,在 盐家地 区取得 了较好 的应 用效果 。 关键词 亮点分析 气藏描述 合 气性检 测 孤长 弹性能/ 塑性 能
风险性。
( 1)连井对 比。连井对 比是在 总结已知气井在地 震剖面上的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 0 业气 流 ,从此拉 开 了盐家 油气 田找 气的 局面 。 截至 目 8 0 m 的工 前 ,共有8 井钻遇气层获工业气流 ,在该 区上报天然 气探 明含气 面 1 1 积3 3 n,上报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31 ×1 。 .1 3a . 8 0 盐家地 区具有双向气源 ,天然气资源量非常丰富 , 区的天然气 该 主要 由生油 凹陷沿陈南断层和次生断层运移到馆陶和 明化镇 组地 层聚 集成藏 ,主要 发育断块一 岩性气藏和岩性 气藏 。天然气 储集砂体 为上 第三系明下段河流 一泛滥平原沉积的河道充填砂体 、河道边缘砂体 和 决 E 扇砂体 ,该区发育两期河道 ,均 呈南北 向展布 ,砂 体厚度在5 l ~ 1m。砂体埋藏浅 ,压实程度低 ,物性好 ,呈透镜状 、条带状夹于厚 2 层泛滥平原亚相 泥质岩 系中,构成了有 利的储盖组合类 型。
1 地 质 概 况
段用 “ 时窗”法对 三维地 震体进 行透视 ,曲流河 砂体 的整体形态就会
呈现 出来 。
22 合 气性 检 测 .
盐家地区处于陈家庄凸起东段 ,南临永安镇油 田,北边 以三合村 斜坡带与垦利、垦西油田相接 ,西部紧靠陈家庄西 凸起 ,东部 为青坨 子 凸起 ,基岩由太古界, 古生 界和 中生界地层组成 ,凸起带顶部 则由 、 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地层层层超 覆形成一 大型披覆构造 ,凸起 南部受 陈
气藏 描 述技 术是 利用 反射 波 多参数 提取 与 判识 、三维 地震 描 述 、能量吸收 等技术进行气藏 的识 别和含气性 检测 。盐家地 区天然 气埋 深浅 ,储集 砂体 主要是上 第三 系明化镇组 河流相 砂体 ,三 维资 料品质较好 ,为三维气藏预测描 述提供了有利条件 。
21 气 藏地 震 描 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