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制与路径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制与路径人民币国际化是指将人民币作为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中的主要储备货币和结算工具。
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发展趋势,也是中国逐步提升自身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战略目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机制并提出可行的路径。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机制人民币国际化的机制主要包括货币发行、外汇市场、金融市场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等关键要素。
首先,货币发行机制需要合理控制货币供给量,保持稳定的货币价值和信誉,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广泛使用提供坚实基础。
其次,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需要提高市场流动性和参与者的多样性,为海外机构和个人提供更多便利。
同时,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机制,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引入更多外资和外国金融机构,培育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定价和结算功能。
最后,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需要逐步放宽对外投资和资本流动的限制,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因此需要以下路径来推进:1. 逐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首先,可以从推广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开始,鼓励海外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贸易,提供便利的服务和优惠的费率。
其次,可以鼓励国际机构和境外金融市场使用人民币作为储备和结算货币,提供相应的便利和激励措施。
2. 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推动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和规范运作,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透明度。
加强监管能力,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市场参与者对人民币的信心和认可度。
同时,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提高市场流动性和国际投资者的参与度。
3. 加强人民币的国际交易规则和标准:与国际社会合作,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制定和改革。
推动人民币与其他国际货币的交易和清算机制的互联互通,提高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4. 加强国内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增强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关于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一些思考

中 图 分 类 号 :F 2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2 5 (0 2 0 .0 30 8 20 6 42 6 2 1 ) 20 0 .4
关 于 人 民 币 汇 率 和 人 民 币 国 际 化 问 题 . 近 几 年 讨 论 的很 多 。这 种 讨 论 不 仅 反 映 在 金 融 领 域 , 而 且 在 宏 观 经 济 理 论 研 究 和 全 球 经 济 均 衡 分 析 中 也 已 成
题
体 系 内在矛 盾 的突 显 ,都 使 得人 民币 问题 的讨 论再
收稿 日期 :2 1 —— 021 5
作 者 简 介 :王 广谦 , 中 央财 经 大 学 校 长 ,教授 ,博 士 生 导 师 。
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对策

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但是,这个进程也充满了风险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风险。
在国际市场,外汇交易的规模巨大,汇率波动也较为剧烈。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仍然不够稳固,外界对人民币的波动风险较为敏感。
因此,一旦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或者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就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严重的影响。
针对这个风险,中国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推动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直接交易。
同时,加强监管,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降低市场波动风险,提高人民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政策风险政策风险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风险点。
由于人民币汇率的管理和控制主要由国家政策决定,政策的变化或干预可能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造成较大的影响。
例如,中国政府突然决定放松汇率管制,则可能导致人民币短期内大幅贬值,引发市场恐慌。
对此,中国应该加强政策协调和透明度,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和沟通,促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同时,为了降低政策风险,中国政府应该加强政策稳定性,确保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三、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风险点。
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和波动可能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可能导致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激起“资本逃离”风险。
为了应对这个风险,中国应该适度控制金融市场的风险,加强监管,加强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同时,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沟通,增加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降低金融风险,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更为稳定的基础。
四、文化风险文化风险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较为隐含的风险。
人民币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展,需要与西方经济和金融文化相融合,同时也需要尊重和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文章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及发展进程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货币;市场化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09年7月2日,中国中央银行发布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实施细则》,选择5个城市的365家企业作为试点,开展直接使用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
近年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迅速攀升,人民币结算的范围从部分边境贸易扩大至港澳台、东盟的双边贸易,打破了东亚地区由美元、欧元、日元构成的国际货币传统格局,推动了人民币结算国际化进程和区域范围。
中国央行从2008年到2009年的短短几个月之间,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等国家建立了总计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安排。
2013年6月22日,央行和英格兰银行签署了规模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元英镑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为双边经贸往来提供了支持,维护了金融市场稳定,央行通过互换将得到的双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中,使得双边贸易中本国出口企业可以直接收到本币计价的货款,从而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成本,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通过连续签署多个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朝着国际化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如果人民币想成为一种真正的全球货币,仅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是远远不够的,发行海外债券是一条重要路径。
2008年末香港人民币存款仅仅为561亿元,但截止到2013年6月,香港人民币存款达到5536亿元。
2009年中国财政部首次在香港发行了人民币主权债60亿元。
2013年在港发行人民币主权债的规模达到200亿元,债券期限也比以前丰富。
仅在2013年上半年共有38家机构在香港发行3427亿元的人民币债券。
二、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1、国内金融市场总体不成熟。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并不足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总的来说,我国的银行运行水平仍然达不到国际水准,金融产品单一,金融工具不足,债券市场发展落后,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小,外汇市场全年交易量不足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的四分之一,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还不能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建议

1. 货币政策透明度:增强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和透明度,确保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国际社会提供清晰的政策预期。
2. 外汇市场监管: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打击外汇违规行为,维护健康稳定的外汇市场环境。
3. 完善跨境支付系统:加大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和拓展力度,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效率和安全性。
4.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积极促进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人民币投资渠道和金融工具。
5.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国内金融市场与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吸引更多外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
6. 贸易投资便利化:优化人民币清算行布局,加强国际货币合作,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
7. 政策宣传和培训: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和实务宣传,提高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8. 完善法律框架:完善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9. 推动国际结算:鼓励和引导企业在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结算,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场景。
10.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人民币跨境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和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交易货币,人民币国际化逐步被全球所认可。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也随之出现。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利1.提升国际地位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经济上的提升,更是政治上的表现。
它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体现,同时也能帮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大的话语权。
2.降低国际交易成本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外国企业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支付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这样能够降低外企在汇率转换上的安排成本。
3.促进中国金融业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能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随着人民币渐渐成为国际上的流通货币,境外人民币的投资和贷款等金融业务不断增加,促进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进步。
4.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汇率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同时减小可能发生的国际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弊1.外汇储备压力人民币国际化将会使中国领导层的外汇储备增加,占用更多的外汇,使财政压力增大。
2.金融风险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货币流通范围变广,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国际金融风险的影响,进而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外汇管制闪失风险人民币国际化也会使得外汇管制失去正常的控制与应渡。
如果失控或不妥当管理,将可能损失中国当地的经济利益。
4.经济结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存在着若干的经济结构风险。
例如可能会导致出现外交政治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极大损失。
三、如何平衡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全面增强国内市场的活力,加快人民币的国际流通化,引导国际市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保证流动性和外汇储备在可控范围内。
在培育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的同时,加强对各种金融风险的控制,通过优化金融机构布局、增加风险管理水平等方式,规避潜在的风险点,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
加大对外汇市场开放的力度,开放新的外汇市场,增加外汇市场的资源供应、增加外部金融资本流入到中国等措施。
四、结论总之,人民币国际化的优点和缺点都同时存在。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选择

小额 贸易 结算 的开 展 。第二 ,人 民币
在香港地区的流通和使用。由于 当时
香港 银行 系统 的人 民 币存 款 准备 金率
跨 境 贸易结算 ,占到 了全部 的 9 % 0
以上 。( ) 动 境 外 个 人人 民 币业 三 推 务 发 展 。2 0 09年 7月 3 1日, 中 国银 行 正式 在 菲律 宾推 出 了人 民币现 钞业 务 ,使 人 民币 境外 回流 机制 得 到进一 步完 善 。以上 三个 进展 当 中 ,双 边本 币互换 协议 和 跨境 ( 口 )贸易 人 民 出
08 9 0 年 月美 国次 贷危 机演变成
厶 全 球金 融 危机 之 后 ,人 民 币 国际 化 问 题 开始 受 到 重 视 。从 20 年 1 08 2 月 到 20 年 3 这 四个 月 时 间 内 , 09 月 中 国先 后 与 韩 国、香 港 、马来 西 亚 、
白俄 罗 斯 、印度 尼西 亚和 阿根 廷签 署
国先 后与 周边 的越南 、老挝 等八 国签
订 了双边 本 币结 算 协议 ,推 动 了边境
一
了月均 6 0 8 亿元的水平。其中仅北京 地 ,全年的人 民币结算金额就已经
突 破 了 10 亿 元 。另 外 ,从 境 外 结 00 算 地 区 占 比来 看 ,与香 港 、新 加坡 、 澳 门 、印 尼等 周边 地 区开展 的人 民 币
第 一,中国实体 经 济的竞争力
还 有待 提 升 。( )国际定 价权 较 弱 。 一 贸 易 结 算 中 的 币 种 选 择 ,一 般 倾 向 于定价 能 力更 强 的交易 参 与者 。20 08 年 第 二 季 度 , 中 国人 民 银 行 对 12 11 家外 贸企业 进行 的调查 表 明 : 中国 出 口企 业 在 产 品 定 价权 方 面 处 于 弱 势 。 完全没 有定 价 权 、定价 能力 较弱 的企 业 占到近 六成 ; 剩下 的企 业 又有相 而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强大,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指的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融资、储备货币等方面的使用增加。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对于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经济的实力。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总量比瑞士、印度、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总量总和还要大。
这使得人民币拥有了更多的使用场景。
其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
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在金融市场方面,例如QFII和RQFII机制的开放。
这种进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性。
当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时,其他国家可能会有所顾虑。
此外,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度也需要提高。
中国需要建立更加透明和有效的监管制度,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
第三,中国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币合作。
中国已经与卢森堡、英国、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瑞士、德国和阿联酋等国签署了人民币合作协议。
这种合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除此之外,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路径还需要融入国家战略。
中国政府应该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打造更强大的人民币国际化品牌。
中国可以通过谅解备忘录、货币互换协议等方式来发展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
此外,中国政府还应该打造一些金融中心,例如深圳、上海、天津、北京和广州。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
尽管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进步,但还需要继续努力,解决一些问题,推动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币合作,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5期总第215期
ForeignEconomicRelations&Trade【金融市场】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析
柳康静(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从人民币国际化所具备的条件以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可知目前人民币虽然已
具备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但我国市场发育程度、金融体系状况远未达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尚不具备全面开放资本项目的条件。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保持宏观经济和币值稳定,完善利率汇率机制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危机;资本项目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5-0047-02
近期美元出现大幅无序波动,以及美元大量投放所诱发的未来大幅贬值预期,令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考虑进行储备资产多元化,在外汇储备中加入其他更具有保值、升值潜力的币种。同时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方向可能是多极化,美元、欧元与亚元可能将共同充当全球储备货币的角色。国际储备货币多极化与世界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吻合,我国作为贸易大国,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同时,我国政府正采取通过开展本币贸易结算,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使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一、人民币国际化需具备的条件从IMF对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看,某一货币的国际化应具备以下条件:1.经济具备一定规模和开放程度;2.具有有力的国际清偿手段;3.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并可有效调控;4.市场经济体系较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可充分发挥作用;5.具有合理的汇率和汇率体制。美国学者特里芬认为,货币自由兑换的三项标准是多边性、稳定性和自由性。一国货币国际化过程包含实现自由化过程,实现货币自由兑换是货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因此,货币自由兑换标准也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依据。一般理论认为一国货币国际化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国际地位高一国的政治保持长期稳定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中国经济规模已跻身全球前三甲,按照汇率及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我国已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二)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价值保持长期稳定一国货币只有保持长期的币值稳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的信誉,国内物价和汇率的相对稳定,可以使货币持有者对其未来的走势进行准确的预期。人民币的币值稳定是我国长期坚持追求的目标。同时,根据2009年3月IMF《世界经济展望》提供的以2000年为基准测算的1991—2008年世界各国的平均通胀率指数看,我国通胀水平的稳定程度与主要发达国家大致相当。(三)较完备的离岸金融市场
中国离岸金融试点已从深圳扩展到了上海和天津,在积累了内地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经验的基础上,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香港金融市场严重打击,央行决定扩大香港金融市场人民币业务,允许在内地有较多业务的香港企业或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短期内,可以有力支撑香港金融市场,中长期看,将有助于巩固和加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四)充足的货币国际流通量
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人民币境外流通问题变得日益重要,其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必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目前,虽然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量增加,但流通规模还远远不够。据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周边国家人民币的总量大体在150亿~200亿元,仅占我国人民币现金流通总量的1%,人民币国际流通量偏小。目前国际主要的储备货币是美元和欧元,但人民币在少数情况下已开始进入国际储备行列,如马来西亚、韩国的中央银行已经将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货币之一,在中国与日本、韩国签订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也允许人民币与对方国家货币互换。二、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首先,从货币国际化所需的基本条件来看,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大幅提升,宏观层面上具备了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但是中国市场发育程度、金融体系状况等远未达到美、日当初货币国际化水平,还存在着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问题。国际收支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农业基础、就业、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我国金融体系仍比较脆弱,还存在制度环境的制约。其次,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可兑换。资本项目(下转第69页)
74魏肖萌:港口物流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初探ForeignEconomicRelations&Trade综上所述,在仅考虑投入情况时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成员i应当分得的利益Φ2i(U)为:Φ2i(U)=Φ1i(U)+△Φ2i(U)2.考虑企业承担的风险假设A2是港口物流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成员间合作的风险B6、市场不确定性风险B7、信息不对称风险B8、技术风险B9和联盟解散的风险B10。设dk为各项风险指标的权重,Σ10k=6dk=1(k=6…10)。各联盟成员承担的各种风险可表示为Bik,那么成员i承担的风险Ri=dkBik,各成员承担的总风险R=∑Ri=1,成员i实际承担的风险Ri与系统平摊风险1/n的差值△Ri=Ri-1/n,显然∑△Ri=0。由此可知,在仅考虑风险因素的情况下,港口物流供应链各成员的利益补偿值应为:△Φ3i(U)=Φ1i(U)*α2*△Ri。显然,由△Ri的正负情况可看出成员i在港口物流供应链中实际承担的风险与平均水平相比是高还是低:当△Ri>0时,在利益分配中应该给予正的利益补偿;当△Ri<0时,在利益分配中要给予成员i负的利益补偿。综上所述,在仅考虑风险因素时,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成员i应分得的利益Φ3i(U)应该为:Φ3i(U)=Φ1i(U)+△Φ3i(U)3.考虑其他相关因素除需要考虑企业投入的资源及承担的风险因素外,还有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特点,各个参与者的努力程度以及各节点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等因素有待深入思考。4.模型整合
运用AHP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为λ,λ=λ1,λ2,则港口物流供应链成员i应该分配的利益Φ4i(U)为:Φ4i(U)=λ1Φ2i(U)+λ2Φ3i(U)
四、结论本文以第四代港口为研究基础,借鉴早期企业联盟中有关利益分配的研究成果———Shapely模型,并针对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具体实际对模型进行改进,重点考虑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资源投入及风险承担,体现了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参考文献][1]李肇坤.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服务若干关键
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2]张年,谢辉.港口供应链中船公司与货主协作关
系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8(5):142-143.[3]王振锋,王旭,邓蕾.基于Shapley值修正的服务
供应链系统利益分配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26):235-237.[4]刘文杰.医院药品供应链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D].北京交通大学,2010.[5]刘阳阳,张婕姝,汤霞.第四代港口的供应链构
建与运作模式[J].集装箱化,2010(9):4-6.
Abstract:Inworldeconomicintegrationtendencytoday,theportlogisticsplays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Rationaldistribu-tionofthebenefitinportlogisticssupplychainbecomesthekeyoftheefficientoperation.Basedontheconceptandcharacterofportlogisticssupplychain,thispaperexploresthecharacteristicsofbenefitdistributioninsupplychain,andthenexplorestheinfluenceofvariousfactorsinsupplychaindistributionofbenefit;combiningofalltheabove,weestablishsomedistributionprinciples.ThispaperintroducestheShapleymodelasthefoundationtosolutethebenefitsallocation,andthroughconsideringrespectiveoninputfactorandriskfactor,theShapleymodelwasimprovedtobemoreapplicabletosolutetheproblemofbenefitdistributioninportlogisticssupplychain.Keywords:portlogistics;theforthgenerationport;benefitdistribution;shapleymodel(责任编辑:陈鸿鹏)
(上接第47页)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一种货币如果不能自由兑换,其在国际范围内的接受程度必然十分有限,也将抬高货币风险。目前中国金融体系还比较脆弱,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定价机制尚未最终形成,国内金融市场深度、广度和国际标准化程度不高,限制了短期内开放资本项目的可能性。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建议(一)保持宏观经济和币值稳定保持货币内在价值的稳定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保持人民币内外币值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对进一步扩大本币贸易结算和货币互换,也是人民币从周边化到区域化,进而国际化的重要支撑。(二)完善利率汇率机制我国未来在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同时,还必须注重确保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的实现,即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合理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水平,有利于纠正结构性失衡,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目的在于从根本上保障人民币资产的价值稳定,推动人民币资产成
为可靠、安全的国际资产,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从中国的经济实力还是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来看,目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我国要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建设和发挥离岸金融市场的优势,继续扩大人民币国际流通量;另一方面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逐步完善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开放资本项目。
[参考文献][1]苏亮瑜.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
变化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南方金融,2009(1).[2]景建国.有关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议
[J].国际金融,2009(2).[3]丁志杰.2009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J].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