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解析

合集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与前景展望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币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战略目标,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和前景展望。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与意义人民币国际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

然而,真正让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货币的契机是2009年底发行的人民币海外离岸市场上的债券。

这一举措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自此之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中的使用逐渐得到扩大。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外汇储备,这有助于中国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助于中国提高自身的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升级。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趋势截至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已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外媒报道,截至2020年底,人民币已在境外发行8.9万亿元左右的债券,占全球离岸债券市场的3分之1。

人民币的结算和清算业务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目前跨境贸易使用人民币的比例已经超过30%。

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

首先,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家,中国正在逐渐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

其次,中国政府不断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人民币的离岸发行和投资,同时也积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合作。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使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与挑战然而,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

首先,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和声誉还需要加强。

其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此外,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也需要不断加强。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展望虽然面临挑战,但我们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依然充满信心。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前景展望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愈发显得重要。

本文将从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

一、现状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至今已有多年,目前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为例,截至2020年底,人民币已成为全球支付货币的第6大货币(比例为2.17%)。

同时,人民币也被众多国家加入外汇储备,与其他主要货币地位持平。

人民币信用证业务、离岸人民币市场等多个领域也已经发展起来。

在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结算也在逐渐被采用。

在一些国际主要机构和市场中,人民币已拥有一定流通量。

银行间市场亦开始推动议价交易等发展。

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和投资也逐渐扩大。

总体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定进展。

二、前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不可限量。

未来,人民币可望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首先是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各方的交流贸易,加深人民币开放程度及其全球交易量。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贸易结算中人民币使用率仍然偏低,进一步爬升将增强国际支付及贸易核算能力,拓宽交易渠道,提高市场效率。

其次是推动人民币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储备货币之一。

这将有助于巩固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和贸易货币的地位。

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发展,使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所拥有的一些优势,同时也能够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加积极的支撑作用。

最后是推动人民币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发展。

人民币的国际化能够加速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化和国际化,加强金融体系的市场稳定性。

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资投资门槛上限的不断放宽,外资可以更便利地投资于中国市场,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人、企业对国际金融市场逐渐实现统一化。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将加速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

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长期积累和努力,加强相关金融产品创新,扩大人民币市场对外开放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号召力。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与前景展望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幻不定,人民币国际化在未来的发展与前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国际认可度的提高要想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必须首先得到国际认可度的提高。

国际认可度涉及到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与主要国家之间开展交易的便利程度等多个方面。

在这方面的进展上,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在投资和金融领域,人民币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受到重视的投资和储备货币。

截至2019年底,人民币已经被纳入到了全球外汇储备的超过2%中。

人民币境外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也为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贸易和结算领域,人民币也在逐步实现国际化。

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规模和范围均得到扩大,中国政府也不断推出有利于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措施,为加强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入手。

但在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在贸易结算领域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出现了跨境资本流动、外债偿还等方面的一定难度。

二、需要应对的挑战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需要克服的难题仍然不少。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来自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

首先,从货币政策调控的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冲需要。

这方面包括应对金融市场波动、跨境资本流动、国际经济周期等诸多因素,其中尤其注重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和控制。

其次,从银行体系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进一步拓宽银行体系的国际业务。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限制,导致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上面临着种种困难。

为此,中国银行应加大国际市场业务的扩张力度,引进国际金融人才和先进技术,推动银行体系从国内向海外创新的转型。

三、前景与展望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上,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依然广阔。

首先,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不断提高,随着全球贸易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会进一步扩大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占比。

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

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

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在全球化的今天,货币作为经济的支柱,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作为一种新兴货币,人民币已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其国际化程度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和国际地位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进入国际市场,其次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采用人民币结算,最后是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目前,人民币已经进入了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的主要支付货币之一。

人民币创设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系统和人民币国际支付系统,同时加入了SDR货币篮子,也在伦敦、香港、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开设了离岸人民币市场。

这些都表明,人民币已经开始向世界逐步展现出自己的美好。

二、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尽管人民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国际化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不够快。

相比于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还比较缓慢。

其次是人民币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

市场化程度高,是货币国际化的前提,但人民币的市场化程度仍不够高,存在一定的体制障碍。

此外,人民币对外资金流动的管控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外资在中国投资的限制也让人民币国际化受限。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针对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有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其国际化进程。

首先,加强对人民币市场化的推进,并为人民币提供广泛的市场。

其次,降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风险,提高其可预见性;同时应适时推出有竞争力的金融工具和理财产品,同时减少对资本流动的限制。

再次,应不断拓展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及储备国际货币等领域的应用,并加强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宣传和推广,加大了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力度。

四、中国的货币地位和影响随着人民币逐步国际化,其地位和影响力也随之增加。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前景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前景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前景一、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逐渐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国际化货币。

目前,人民币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大,其国际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本文将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现状和前景三个方面,对其进程进行分析。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1.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逐渐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上对人民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就在于此,它是中国经济逐步走向世界、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2.特殊的国际金融环境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国际金融风险的出现,使得国际金融市场陷入动荡。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1.货币政策的调整2015年8月,中国央行宣布改革汇率形成机制,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调整为与一篮子货币挂钩。

这个改革意味着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和自由化,其国际化的进程也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2.贸易结算和投资等领域目前,人民币贸易结算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推广,而且人民币在日趋细化的投资需求中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国际上投资者的一种新选择。

3.国际合作的推进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不断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人民币的国际化。

其中,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多项重大合作平台,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1.推动金融改革开放推动金融改革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和必然,金融的全面开放将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保障。

2. 深化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建立起更广泛的金融合作网络,通过深化跨境支付、清算、借贷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人民币的使用地域尽可能拓展到全球更多领域。

3.推进全球货币体系改革目前,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美元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此份主导地位正面临挑战。

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与前景展望

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与前景展望

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与前景展望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地位的逐步巩固,在全球金融领域,中国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与现状中国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始于2009年,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国际化人民币”的目标。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人民币逐步实现了在国际贸易结算、外汇储备以及跨境投资等方面的国际化。

在国际贸易结算方面,中国人民币逐渐成为主要贸易伙伴国与中国之间的结算货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人民币占全球贸易结算的比重约为15%,位居全球第二。

在外汇储备方面,中国政府逐步增加人民币的比例,并积极推动其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篮子中。

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货币之一。

在跨境投资方面,中国政府逐步放宽了人民币的使用限制,并积极推动建立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吸引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

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促进人民币在国际投资中的流通和使用。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与问题尽管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人民币的国际化受制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

虽然中国已经开放了一部分金融市场,但相对于其他发达经济体,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管制。

这限制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自由使用和流通。

其次,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受制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市场预期。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人民币汇率,但人民币的汇率仍然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不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会给国际市场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这限制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第三,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受制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格局和一揽子权力结构。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仍然以美元为主导,并且存在一系列与美元相关的规则和机制。

这意味着人民币需要与美元的竞争,同时需要适应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和调整。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国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储备货币、国际投资等领域的使用程度得到提升和扩大。

本文将就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过去十年里,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首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份额不断增加。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截至2020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支付排名中居第五位,占全球外汇支付份额的3.66%。

其次,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逐渐得到认可。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组合中,中国央行与其他央行之间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进一步加强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此外,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也得到提升。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双向开通、陆股通和港股通的设立,使得更多外国投资者能够投资中国资本市场。

二、原因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日益扩大的对外贸易规模使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不断提升。

而国际支付体系的开放和便利化也进一步促进了人民币的应用。

其次,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提高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开放程度,使得人民币更加便利地在国际市场上流通。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支持,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希望与中国发展更加紧密的经济和金融关系,这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三、未来趋势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趋势仍然较为乐观。

首先,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外国企业和投资者更加需要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和投资。

其次,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金融改革,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

未来,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对外开放的力度将更加深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人民币国际化旨在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地位,使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展望进行探讨。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自2009年起,中国政府开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是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扩大。

在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量逐年增加,截至2021年,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已经稳定在20%左右。

此外,在一些跨国企业之间的交易中,人民币也成为主要币种之一。

其次是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逐步提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人民币于2016年加入SDR货币篮子,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之一。

这一举措彰显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并为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得到了更多的开放。

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逐步提高,不仅可以通过境内市场进行人民币业务,也可以投资于中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这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多元化的基础。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趋势展望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是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尚需提高。

尽管人民币在一些新兴经济体中使用较为广泛,但在传统的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等地的认可度相对较低。

因此,中国需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形象和信任度,使其成为全球各类交易活动中的首选货币。

其次是人民币资本流动的自由度还有待提高。

虽然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措施,但相对于主要储备货币和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本自由流动,人民币仍然存在限制。

进一步放宽资本账户管制,使得人民币能够更加自由地流通和使用,将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最后,应加强对人民币定价权的掌控。

在当前全球金融体系下,人民币的价值往往是由市场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3期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日]露口洋介【内容提要】2009年7月,中国当局允许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

之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迅速增长,可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

但就目前来看,人民币结算仅限于经常项目和一部分资本项目,尽管人民币交易在香港已较自由,但达到“国际化”程度还尚须时日。

中国当局允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目的之一是摆脱过度依赖美元。

在人民币完全实现“国际化”之前,推动货币多元化是一种次善之策,而日中间贸易结算使用日元对两国也是一种选择。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外汇管制跨境贸易结算资本项目管制中国人民银行在2009年7月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并在2010年6月扩大了试点范围,包括取消境外地域限制等。

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关注到人民币的国际化[1]已经开始启动。

本文就当前开展中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展望予以讨论。

一、人民币是一种什么样的货币?(一人民币的交易情况在人民币获准可与境外结算以后,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呢?作者系信金中央金库上席顾问。

写作该文时作者系日本银行国际局亚洲金融合作中心特别研究员。

本文由日本银行国际局亚洲金融合作中心吴冰翻译。

*本稿为修订稿,原登载于《东亚》月刊(2010年9月号霞山会。

本文笔者个人见解,不代表日本银行、信金中央金库的立场。

[1]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政府并不使用“人民币国际化”这种表达方式。

一般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109国际经济评论首先,我们来看人民币交易情况的特征。

[1]2007年4月人民币日均交易额为150亿美元,仅占全球外汇交易额的0.5%(2010年4月为0.9%,交易额很少。

而同一时期的美元占比为85.6%,欧元为37.0%,日元为17.2%。

[2]人民币外汇交易的对象货币基本上100%是美元。

[3]其次,来看比较贸易额和外汇交易额的比重。

全球外汇交易额大约是贸易额的30倍左右,但人民币的该数字却只有2倍,新西兰元约250倍,美元约200倍,日元约100倍。

可以看出,伴有资本交易的人民币外汇交易比率与其他货币相比非常低。

即便从2010年4月的数据来看,人民币也仅为3.5倍,与美元、日元分别为240、140的倍率相去甚远。

另外,境内市场非居民的人民币交易也基本不存在。

而美元、日元、欧元等主要货币在境内市场非居民中的交易比率超过50%。

除日元以外,亚洲主要货币的该比率均在25%左右。

这表明非居民的境内人民币交易受到严格管制。

再看境外人民币交易,基本上一种是被称为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的交易(NDF。

它是以人民币远期为交易对象,但实际交易结算是用美元等外币进行清算,不存在人民币的交割。

根据东京外汇市场委员会统计,2007年4月在东京市场的人民币交易中,97%为NDF。

[4]可以说在境外,人民币原则上并没有向账户汇款那样以实际交割的形式交易。

[5]像这样的货币在实际业务中被称作不可交割货币。

(二中国对人民币外汇交易的管制人民币外汇交易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中国对外汇交易的管制。

下面,我们把对跨境资金流动(贸易收付、借贷等资本交易的管制,和对汇兑交易的管[1]露口等的论文(Tsuyuguchi,Y and Wooldridge,P,“The Evolution of Trading Activity in Asian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Bank of Japan Working Paper Series No.08-E-5,June2008,是使用BIS每三年公布一次的外汇市场交易状况调查“Triennial Central Bank S urvey”2007版的原创数据,来对亚洲外汇市场的交易情况作分析。

使用和BIS Survey不同的推算方法,并使用未公开的数据。

BIS数据收集为每三年一次。

[2]因分别计算买卖交易中的两种货币,为此各种货币的交易额之和为所有货币交易额的2倍,即200%。

数据经作者测算得到,参见Tsuyuguchi,Y and Wooldridge,P,“The Evolution of Trading Activity in Asian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Bank of Japan W orking Paper Series No.08-E-5,June2008;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Triennial Central Bank Survey”,BIS,December,2007;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Triennial Central Bank Survey”,BIS,December,2010.[3]露口等人提到,2007年4月人民币外汇交易对象中,100%是美元,参见Tsuyuguc hi,Y and Wooldridge, P,“The Evolution of Trading Activity in Asian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Bank of Japan Working Paper Series No.08-E-5,June2008.中国人民银行提到2008年人民币外汇交易对象中,99%是美元,参见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2009年11月。

[4]剩余3%的绝大部分被认为是银行间用于兑换现金而进行的买卖。

[5]人民币现钞出境现行规定,每人每次可携带人民币20000元(2005年1月上调。

原来为6000元,在越南、蒙古、中亚等周边国不但流通还用于边境贸易结算。

在蒙古国内现金流通中,人民币占60%(高海红、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110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制分开考虑,如此比较易懂。

首先,中国在1996年加入IMF第8条款国后,实现了货物和服务贸易等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换。

但是当时以人民币汇票的方式进行跨境支付并不被允许。

[1]中国进口商对境外付款时必须用外币汇款,中国出口商从境外收款也必须是外币的形式。

所以,经常项目下实现的人民币可兑换在当时仅是指在中国境内进口商和出口商可以用人民币和外币进行交换(汇兑的意思。

资本项目下的交易活动在一定范围内获准,但广泛地受到限制。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虽需当局审批但批准比较积极。

对外直接投资也需审批,但在进入21世纪以后政府推动走出去政策大力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到了2002年,当局推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在投资额度范围内(2010年9月末的批准额度为189.7亿美元,境外投资者可以投资人民币债券和股票(A股。

[2]2006年,当局又推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2010年9月末的批准额度为669.04亿美元,放宽了境内居民投资境外证券。

另外,企业和银行的对外借贷款也在一定范围内获准。

以上这些项目的跨境资金流动也都需要用外币来进行,而外币与人民币的兑换仅在中国境内进行。

商业银行也不可以对境外发放人民币贷款。

非居民原则上也不可以在中国境内银行持有人民币账户并用人民币账户来支付。

2005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IFC获准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熊猫债券”,但是发行人所筹集的资金不能带出境外,只能在中国境内使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经常项目,还是中国政府在一定范围内获准的资本项目,和境外之间的资金流动原则上只能用外币进行,外币和人民币的兑换当时只能在中国境内进行。

[3]其次,人民币和外币在境外的交换也是被禁止的。

一般来说,如果对境外银行汇人民币时,境外银行要在中国境内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通过该账户进行汇款;同样,在境外银行,顾客如要开立人民币账户时,境外银行通常要在中国境内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在境外兑换人民币发生跨银行支付时,通过在中国境内不同银行之间的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上的人民币资金流动来结算,并最终通过各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里的存款账户之间进行资金转账来完成结算。

而中国当[1]日本和中国在1972年缔结日元和人民币清算协议。

日方出口企业可以收取人民币汇票兑换成日元,进口企业可以用日元买人民币汇票,然后支付给中国(不可开立人民币存款账户。

但是该制度由于受到中方管制,从20世纪90年代起交易渐渐萎缩,在1999年6月,日本的所有人民币外汇交易被禁止。

[2]QFII是对境外非居民获准其持有人民币债券,可以说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价值储藏功能的一个方面。

[3]在外汇管理上属于境外范畴的香港和澳门,在2004年以后当地银行开始开立个人人民币存款账户,获准向中国境内汇人民币。

111国际经济评论局禁止向境外汇人民币以及在境外汇兑,就是通过禁止中国境内银行为境外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的方式,来禁止中国的银行和境外银行之间的人民币汇款,禁止境外银行开立人民币存款账户以及禁止境外银行之间的人民币资金流动,并禁止在境外进行人民币购售。

前面提到,这样的货币在市场实际业务操作上称作不可交割货币。

而美元、日元、欧元等主要货币是一种自由的货币,被称为可交割货币,可以在海外进行存款交易和汇兑。

在亚洲,除日元以外,港元、新加坡元、泰铢也都是可交割货币,而人民币、韩元等其他的货币都是不可交割货币(见表1。

比如,日元不仅在东京市场,而且在纽约、伦敦等世界市场上24小时都可以进行即期交易,汇率是浮动的。

而人民币当时是一种在海外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中不进行实际交割的货币。

表1亚洲各国(地区汇兑限制概要(2007年4月末资料来源:Tsuyuguchi,Y and Wooldridge,P,“The Evolution of Trading Activity in Asian Foreign Exchange Ma rkets”,Bank of Japan Working Paper Series No.08-E-5,June 2008.*非居民能在离岸银行购买卢比,但需要立即汇到印度尼西亚国内,不能在离岸银行滞留。

**债券、股权投资的即期交易可经由证券投资特别账户进行。

***林吉特资产买卖即期交易虽可经由离岸银行来购买林吉特,但需立即汇到马来西亚国内,不能在离岸银行滞留(2007年4月以后。

可交割货币不可交割货币港币(HKD新加坡元(SGD泰铢(THB人民币(CNY印度尼西亚卢比(IDR印度卢比(INR韩元(KRW马来西亚林吉特(MYR菲律宾比索(PHP新台币(TWD境内市场交易对在境内的银行和居民交易的限制有(×无(○○○实需原则实需原则原则自由实需原则原则自由(但需提交交易证明实需原则出售比索需要实需证明实需原则对在境内的银行和非居民交易的限制有(×无(○○○但对境外金融机构提供S $5mil.以上信贷时,存有限制实需原则×需要实需证明只有进口结算和对外汇款时才能购买即期卢比只有是经常交易才能进行即期交易**需要实需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