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障碍与对策建议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开放,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趋势。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和促进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国际市场认可度不高。
虽然人民币已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篮子,并且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使用,但是人民币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还不够稳固,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还不够高。
这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还比较短,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弱,以及对人民币兑换的信任和便利性还不够。
对策是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人民币的市场认可度,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之二是跨境使用障碍较多。
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人民币的使用面临着诸多障碍,比如限制性较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环境不完善、跨境流动性不足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和使用。
对策是要进一步开放人民币跨境使用渠道,建立健全的跨境人民币支付和结算体系,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便利性和流动性。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之三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较大,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这些都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挑战。
人民币汇率波动、流动性风险等都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不确定性。
对策是要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体系,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化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之四是国际投资者准入门槛高。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直接影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对策是要进一步扩大中国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开放程度,降低涉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交易和投资门槛,优化并提高监管机制,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人民币资本市场。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二、现状分析1. 国际市场认可度不高:相比于主要货币如美元和欧元,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还比较低。
2. 金融体系不完善:中国金融体系在资本流动、保证金制度等方面仍然需要改进,这限制了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运用。
3. 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完善:对于跨境投资和结算等方面,中国法律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国际市场对透明度和规范性的需求。
三、存在的问题1. 资本管制限制:目前中国仍然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
2. 风险管理不足:由于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民币面临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因此风险管理也成为一个问题。
3. 对外开放步伐需加快: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更多的对外开放政策来支持,否则将难以推进这一目标。
四、解决思路1. 放宽资本管制:中国可逐步放宽资本管制,鼓励更自由的资本流动,以增加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量。
2. 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中国应继续改革金融体系,提高效率和透明度,以便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
3. 完善法律法规框架:为了保证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中国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框架。
4. 加强监管和风控:针对人民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应强化监管机构能力,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5. 深化金融对外开放:继续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增加人民币的使用。
五、结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中国在资本管制、金融体系、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通过放宽资本管制、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加强风控监管和深化金融对外开放等措施,中国可以逐步解决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实现人民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目标。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关乎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体系,也关系到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及其对策,我们需要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1.国际化程度不够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相对还比较低,尤其是在全球支付和结算领域的份额仍相对较小。
虽然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经有所提升,但与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升。
2.金融市场规范不够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金融市场的规范化还有待提高。
金融市场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为只有具备规范化和透明度的金融市场,才能更好地服务国际化的需要。
3.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在金融产品方面,我国相对缺乏创新力,尤其是对于人民币结算的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程度还有待提升。
这也制约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1.加强金融市场改革应该加强金融市场的改革,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
这样可以增加外国投资者对于人民币资产的信任度,促进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2.促进金融创新应该加大对金融产品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更多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人民币结算产品和工具。
可以通过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金融产品和技术,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3.提高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应该加大力度鼓励国际贸易和投资中采用人民币结算,为全球市场的需求提供更多人民币支付渠道。
可以通过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开展人民币结算协议,建立人民币结算系统,提高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
4.促进人民币资产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应该加大力度推动人民币资产的多元化投资渠道,让外国投资者更便利地投资人民币资产。
可以通过加快发展人民币资产管理业务,扩大人民币资产管理工具的种类和规模。
结语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的重要货币。
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致力于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地位。
人民币的国际化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实力提升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有效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日益开放的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人民币结算通道得到不断完善,吸引了更多国际企业和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对多元化货币体系的需求日益增强。
人民币具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被视为一种有潜力的国际储备货币。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途径。
1.2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在于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增强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中国经济对美元的依赖度,减少外汇风险,提高金融安全性。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便利性,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共赢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提高中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流通和使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对外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正文2.1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资本项目开放不足和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度不高两个方面。
资本项目开放不足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障碍。
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与突破

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与突破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中国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的广泛使用和接受程度。
自2009年起,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提升国际地位和加强经济影响力。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一些障碍,同时也有一些突破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和突破,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1.外部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受到国际金融体系的制约。
主要国际货币地位长期被美元主导,人民币难以与之竞争。
此外,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和信任度相对较低,也限制了其国际化进程。
2.政策限制与管制中国政府对人民币资本流动实行管制,限制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上使用人民币。
此举旨在保护国内金融稳定,但也限制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便利性和流动性。
3.金融体系和市场不成熟中国金融体系和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
缺乏有效的市场规则和监管体系,影响了人民币的可信度和国际化进程。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1.金融市场改革在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强金融市场的建设非常重要。
完善金融市场规则、加强监管体系、提升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都能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好的环境。
2.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范围,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承认人民币的地位,可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
同时,推动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外汇储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是关键。
3.提高金融开放度进一步放宽人民币资本流动的限制,提高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增强人民币的流动性和可兑换性。
此举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吸引国际投资者。
三、针对障碍的政策建议1.加强金融监管与改革强化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的金融市场规则和法律体系,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可信度。
同时,推动金融市场的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2.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为贸易结算提供更多便利,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此外,鼓励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市场投资,为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提供需求支撑。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其国际化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议程设置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对外贸易成本和风险。
目前,大部分中国对外贸易仍然以美元结算,这导致中国企业需要承担外汇波动风险和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这些风险,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完善中国金融体系,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然选择,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1.2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挑战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与主要国际货币美元、欧元相比,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率仍较低。
其次,人民币的流通范围有限,国际市场上人民币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贸易结算和投资领域,在金融服务、储备货币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此外,人民币汇率波动较为频繁,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另外,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受到金融体制不完善、监管不规范等问题的制约,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加强跨境支付和结算、提高人民币使用的便利性等方面的对策。
通过不断努力,相信人民币国际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正文2.1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市场认可度不足。
由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相对较短,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仍然不够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还不稳固。
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相对较差,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交易和投资中的灵活性较低,也限制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国际化的人民币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于促进国际贸易、扩大国际金融交易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国际化的动力和过程、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和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国际货币体系。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出口国,同时也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这使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全球货币体系的变化也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亟需调整。
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逐渐走向国际化成为了全球经济的必然趋势。
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方面。
在国际贸易领域,人民币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跨境贸易结算和投资结算中。
中国政府推动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跨境贸易和投资结算使用人民币,积极打通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渠道。
在国际金融领域,人民币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的地位和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使用。
中国政府通过建立离岸市场、推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使用,扩大人民币资产在全球的份额。
二、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虽然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虽然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逐渐增加,但与美元和欧元等国际货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渠道不够畅通,使得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和地位仍然较为有限。
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 精选1篇

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逐渐上升。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
本文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及意义1.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0年,人民币首次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其作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
2.意义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增强中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降低中国的外汇储备负担,优化外汇储备结构。
(3)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
(4)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及挑战1.现状截至目前,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果。
以下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表现:(1)跨境贸易结算。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逐年增加。
201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达到23.6万亿元,同比增长45.8%。
(2)跨境投资。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390亿美元,同比增长4.5%。
(3)离岸人民币市场。
香港、新加坡等地已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主要交易地。
2019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额达到3.3万亿元,同比增长47.5%。
2.挑战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1)汇率波动风险。
由于市场预期和资本流动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的波动风险,这可能影响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2)国际清算和结算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际清算和结算体系中以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为主,人民币在其中的地位尚不稳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南湖学院毕业论文题目: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障碍与对策建议作者张玲届别2011系别经济与管理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老师周新德职称副教授完成时间2011年5月摘要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目前的现状是: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已被许多国家所接受,事实上,人民币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
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表现为外汇市场发展水平较低、金融体制改革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央行的独立性不高、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还比较弱、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的影响力不足等。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是加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经济基础、逐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逐步增加人民币国际流通量和逐步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等。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现状;障碍;对策Abstract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is the Yuan can cross borders outside the circulation, wa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an international valuation, the process of settlement and reserve currency. Although the circulation of RMB outside does not mean the RMB has international, but the expansion of RMB culating outside the end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making it the world's currency.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RMB currency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has been accepted by many countries, in fact, the RMB in many countries or regions in Southeast Asia has become a hard currency. Barriers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exchange market showed a lower level of development,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and underdeveloped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s,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is not high, the economic power and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s still relatively weak,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wer is inadequate. Proposal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Yuan to strengthen the economic bas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capital markets system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RMB exchange rate market, the gradual increase in international liquidity and the progressive realization of the RMB convertibility under capital account and so on.Key word: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Process; Status; Obstacle;Strategy.目录摘要.................................................................................................................................IABSTRACT. (II)绪论 (1)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和意义 (1)1、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 (1)2、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2)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及现状 (3)1、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3)2、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 (4)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 (5)1、外汇市场发展水平较低 (5)2、金融体制改革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5)3、央行的独立性不高 (6)4、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还比较弱,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的影响力不足 (6)四、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7)1、逐步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7)2、逐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7)3、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 (8)4、逐步增加人民币国际流通量 (8)5、加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经济基础 (8)五、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绪论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全面爆发并逐步引发了次级债务危机,在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背景下升级至国际金融危机。
本次危机已经由虚拟经济领域延伸到了实体经济领域,世界经济危机正在全面展开。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和预测,从2007 年至2010 年,全球GDP 增长率分别为5.1%,3.1%,—1.4%,2.5%;先进经济体GDP 增长率分别为2.7%,0.8%,—3.8%,0.6%;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GDP 增长率分别为8.3%,6.0%,1.5%,4.7%。
由此可见在未来几年内世界经济整体和各本轮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呼吁改变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并且弱化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许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大国从各自的国家利益角度出发,提出了有利于本国国家经济发展的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张措施。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在综合国力上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应当而且能够参与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去。
但是,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软肋就是我国较严格的资本管制和较落后的金融市场”。
因此,我国在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要求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愿望与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薄弱基础就形成了矛盾,而只有在不断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本文在对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路径和障碍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民币国际化的内涵与意义1、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随着本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外市场扩展,在本币职能基础上,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方式流出国境,在境外逐步担当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从而由国家货币走向区域货币、再走向世界货币的过程。
[1]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达到一定的比重。
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2]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竞争。
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将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及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而且也会对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2、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1)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和货币话语权由于不存在世界政府和世界中央银行,一些国家的货币同时担当着国际货币的角色。
建立在一国或几国“国内货币国际化”基础上的国际货币本位制度,内在地规定了国际汇率制度的不平等性。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由美元、日元、欧元组成,是一种不对称的货币体系,发达国家由于掌握了货币话语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相反,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一旦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也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2)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有效地避免国际收支危机当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该国可以发行以本币计价的金融工具,这就为本国企业创造了一个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金融危机的融资方式。
如果中国的企业和政府能够在国际上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那么,即使人民币汇率发生波动,中国的企业和政府也不用担心发生国际收支危机,因为中国的债务人(企业或政府)的收入和债务在汇值上是对等的,都是人民币,不存在人民币收入和外币债务的不对称性问题,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所能带来的一大好处。
(3)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助于增加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指货币当局因发行货币而获得的收入。
主权国家发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都是借助货币垄断发行权向持有者筹集资金的一种行为。
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无偿从别国征收铸币税。
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截止到去年底,从全世界获得了一百多万亿美元的铸币税收入,中国大约贡献了7%。
而人民币国际化以后,我国不仅可以在国际交换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从而减少外汇储备,而且相当于间接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人民币,获得铸币税收入。
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其收益也会逐渐增加。
这些铸币税收入,将足以使中国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