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之花盛开在生活沃土上论文

合集下载

让英语走进生活

让英语走进生活

让英语走进生活【摘要】让英语生活化,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只有让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为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

【关键词】英语生活化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

”对于英语来说,英语是来源于生活的一种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归源于生活,人们需要运用它来在生活中来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那么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贴近生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生活中去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尝试:1 依托并结合教材,从生活中选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孩子年龄越小,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

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孩子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感到亲切、自然,更容易接受这门语言。

如今,我们用的PEP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

书中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短文精悍,极富文化底蕴,并且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然而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够。

因此要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收集到的生活中的英语,比如,KFC、WC等词的缩写教给学生,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时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的身边。

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空间。

构建生活的课堂,意味着教育应该从那种无“人”的,与学生生命和现实生活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向着关注生活的完整性和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

教学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创造和尝试,获得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小学英语精美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_通用版

小学英语精美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_通用版

小学英语精美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_通用版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小学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生活化的学习环境、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和生活化的课外作业等环节,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轻松而愉悦地在生活情景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从而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小学英语教学的目在于通过听说读写等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初步的语感和听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只是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忽视学生的灵活运用,造成了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因而教学成效低,遗忘率高,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

1学习环境生活化,拓展英语教学空间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分成三种:学校、家庭和社会。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最主要场所,校园语言环境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课程资源。

要重视校园生活化英语语言环境建设,营造一个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接触英语的良好环境,让校园成为英语习得的有效场所。

在校园环境方面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学英语5B?Unit4?Halloween这一课时,教师可在万圣节那天进行教学,精心准备好面具、南瓜、蜡烛等,并渗透有关万圣节的语言及文化,然后教学生学唱有关歌曲,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

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2.2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游戏。

课堂上需要教师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中。

例如,在教5B Unit 6 At a PE lesson这一课时,我先运用Body language,让学生学会left,right,然后边播放“Rabbit Disco”音乐,边问学生:I can dance. Can you dance?学生自然会答“Yes”或“No”。

小学英语论文不妨让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_通用版

小学英语论文不妨让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_通用版

小学英语论文-不妨让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通用版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在语文教学中倡导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那么英语,在我国作为一门缺乏语言运用环境的外语,在作为语言学习初始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否也有必要实现“生活化”呢?《新课标》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可见,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也是十分必要的。

“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旨在通过提升英语教学理念,寻求最佳教学方法,即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英语教学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真正发挥英语的实践作用。

虽然,英语与我们生活的距离相对有些遥远,但如果我们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英语教学的“生活化”上,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一、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英语教学实用化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学生学习英语的年龄越小,就越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容易接受。

牛津英语教材的内容就符合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特点,我们可利用教材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以下教学内容。

1.进行自我介绍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长相、爱好等方面,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

如“Hello! My name is... I ’m from... I’m eleven. I ’ve got a round face and two black eyes. I like playing football.So I’m a good football player.”等。

2.家庭情况交流家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家庭成员、居住状况、职业类别、家居摆设等都是学生渴望学习到的内容。

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家庭情况。

如,学习职业类单词和兴趣爱好类句型时,可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生活照来交流:“ This is my mother. She ’s a nurse. She likes growing flowers. This is my father.He’s a cook.He likes cooking. This is me. I like playing chess.”从而来巩固所学内容,他们很感兴趣,愿意表达。

让英语作业在生活中“活”起来

让英语作业在生活中“活”起来

让英语作业在生活中“活”起来作者:吴莉春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01期摘要:作业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笔者结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业现状和不足,进行有效作业设计思考,探究英语作业设计的生活化,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有效性,以此来助推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生活化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98据调查,乐于完成作业的学生占30%,视作业为沉重的负担的占65%,另有5%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

为什么会这样?作业量大,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少情趣,使学生产生惰性,激不起学习兴趣,从而导致英语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英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兴趣,创新地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使学生在做作业中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不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主动性,而且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

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英语作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巧妙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

让英语走进生活,让生活再现英语,让我们的英语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一、搜集资料类《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所以,作业设计应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英语、积累英语,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积极收集贴近生活的英语素材,亲身去感受生活、体验语言。

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英语,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英语教育资源。

搜集资料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

它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26个字母的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是基础的,也是枯燥的。

如何把它们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呢?课前,笔者建议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英文广告、商标等,让他们初步体会到英语就在他们身边。

浅谈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浅谈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浅谈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浅谈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摘要:用生活化的理念,打造精彩的英语课堂。

PEP教材中《My teachers》一单元中,本课时的主题是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句型、词汇,描述自己教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深挖生活化切入点,反复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言点,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一生活化的任务型活动来感知新的语言点,谈论老师情况的同时比较各个老师之间的不同,激发同学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对话教学;生活化理念;英语教学用生活化的理念,打造精彩的英语课堂。

PEP教材中《My teachers》一单元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句型、词汇,描述自己老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深挖生活化切入点,反复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言点,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一生活化的任务型活动来感知新的语言点,谈论老师的情况的同时比较各个老师不同,激发同学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一、复习、导入(一)复习热身如果班内正好有新同学转进,教师可趁机介绍新同学,Do you have new teachers?引导学生说说新老师,从而为本课学习奠定基础,(二)反义词对答T:Long/Big/New/Black/…S:Short/SmalI/Old/White/…拼读单词Tall,Short,Old。

(以对说反义词的形式巩固复习描述性形容词,然后渗透直拼理论引导学生拼写单词,解决五个“四会”单词。

)二、新课呈现1.Chen jie has many new teachers,too.Some are old,some are young.let’s read your book.(让学生在学习提示下自学单词)2.tall和short的学习在语音帮助下获得3.strong和thin的学习也是直拼尝试拼读下掌握。

4.在对Chenjie老师的描述和猜谜中我们继续学习young,old,kind单词的学习。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论文10篇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论文10篇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思考1.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分析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英语教学中构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情感体验中激发自身内在的学习潜能,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进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快速理解与应用。

具体实施的形式如下:教学环境布置与安排学生座位的安排并不是随意性的,英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空间的科学安排,特别是学生座位的变化,侧重考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各个小组之间多向交流,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自然、真实的使用语言进行活动交流。

教学空间的安排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为小组式、马蹄形式、等差横排式、队列式等等,不同形式的座位安排各有优劣之处,英语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座位安排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语言活动交流之中,促进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和深化。

模拟生活化教学情境模拟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法的重要形式,在模拟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活动能够有机融入到英语的学习之中,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学生在活动中扮演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充分的语言练习,自然而然的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例如在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7Shopping》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和营业员,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礼物等商品为载体,演习购买实物的全过程,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进行互动,有效提升了语言交流和运用能力。

2.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中“活动教学法”的分析合理运用英语游戏活动由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完善,学生往往对游戏都比较感兴趣,实践表明:初中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游戏的活动之中;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适时的设置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了搞清玩游戏的规则,都会全神贯注的聆听教师的讲解,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在游戏的具体操作中均需要英语的表达和说明,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对于一节英语课可以借助于游戏进行引入,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论文:英语课堂生活化

论文:英语课堂生活化

浅论英语课堂的生活化关键词:知识性,生活化,课堂教学摘要:英语课堂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整体性,实用性,而英语课堂的生活化,能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一. 教学背景《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而学生的英语学习可以从他们最感兴趣,最简单的并容易接受的内容入手,从他们身边的生活现象开始了解,从他们原来的基础下手,慢慢培养他们对英语的感觉和兴趣,使学生尽量用英语的思维去记英语单词。

最终使英语课堂回归生活,将英语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用英语记忆生活当中出现的单词,去操练日常生活的情景,演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故事。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英语。

英语学生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可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生活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英语课堂中自然轻松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可以从英语单词,对话,写作和语法教学的几个方面逐步开展。

一.单词教学:老师一般可以用直观教学法来教单词,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有三种方式:(1)实物或模型;(2)图片;(3)挂图。

实物、模型和图片主要用于词汇的教学,如食品、服装,可直接用实物,加强感官效果,突出真实性。

而生动形象的模型,色彩鲜艳的图片对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的东西也是行之有效的。

挂图可用于比较简单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英语之花盛开在生活的沃土上【内容摘要】语言是社会生活交际的工具,离开了生活,语言便失去了它的功能和价值,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当然不例外。

那如何让英语贴近生活、走进生活,最终实现英语生活化呢·本文从学生生活空间英语化、教师教学内容生活化、英语作业布置生活化这三个方面来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活化途径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表达和交流。

而且只有当学生能用英语谈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时,他们才会真正感到学英语有用。

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开口说英语,要大胆地走出课堂,融入自然,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作为英语老师应该尽量让英语走进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在一种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到真正的语义、真实的语感。

如果让学生把所学语言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这样不仅活化了教材内容, 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让英语教育生活化对英语教育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那么如何让英语生活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生活空间英语化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源于生活,因此语言和生活密切相关。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实际中寻找英语题材,让英语贴近生活,走进生活,最终让学生生活与英语形影相随。

(一)立足校内:校园氛围英语化1.校园环境英语化。

学校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根据地”,听说读写也主要在校内完成,因此,校园环境是英语化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

笔者以为:校园英语环境布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牌双语化。

如教室、办公室及各专用教室等: art room, computer room, music room, teacher’’s office等等。

(2)标语双语化。

校园文化氛围布置离不开标语牌,许多富有生动画面的图片可以极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此时我们完全可以在富有童趣的图画下方配置双语或英语。

如:在生机勃勃的草坪上插上“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在安静的阅览室里放置“keep the reading-room quiet!”;在水龙头上方标记“save water!”。

长期的观察,不断的潜移默化,学生岂会熟视无睹·又岂会“颗粒”不收·(3)园地双语化。

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园地(粘贴英语学习资料,诗歌,歌词等);在学校橱窗里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总之,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皆成学生学习英语的载体和媒介。

2.校园活动英语化。

学生身边经常会发生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老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如:(1)结合同学的生日,举办班级生日party。

让学生先置身于情境中,然后老师要求学生用英语向小寿星表示祝福。

这样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还可以让同学们用英语唱生日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现实场景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知识,感受英语的实用性。

(2)举办英语比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英语活动,如书法比赛、唱歌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

这些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会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

(3)结合节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

根据教学中的内容扩展范围,如愚人节、母亲节、万圣节、圣诞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

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指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孩子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风俗文化,使英语教学更加生活化(4)组织排练英语文艺节目,如上课五分钟给学生表演自己准备的节目,可以是对话,英文歌,诗歌,讲故事,谜语,排演小话剧,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上台表演,老师以鼓励为主,在学生表演的基础上给以指导和补充,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和多彩性。

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并获得成就感。

(5)每周举行英语角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自己英语水平的空间和舞台,同时也能让学生的英语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一箭双雕之举,何乐而不为·(二)放眼社会:社会生活英语化环境不能主宰人,但能改变人。

尤其是社会的大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校园。

“学校小社会,社会大学校”,社会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发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

例如公园、动物园、工厂、超市、医院等等,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和实践的机会。

比如可组织学生在课外收集所见到的英语标记,如:panda, tv, park, no smoking等等,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会兴趣十足,学得不亦乐乎。

社会的资源是无穷尽的,把英语课堂生活化必定使英语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老师教学内容生活化杜威认为语言主要是一种社交的事情,是我们把经验传递给别人、又从别人那里取得经验的工具。

当人们使语言离开了它的固有目的时,语言教学就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困难问题。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英语知识的教学,根据考试指挥棒转,考什么就教什么,用考法决定教法,甚至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很少关注这些英语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

学生学会了英语知识点,却根本不会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无法感受学习英语的趣味和作用。

所以我们决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进行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应该时刻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

所以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解放他们的眼、耳、口、手等器官,让学生在课上有自己思维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这将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真正做到快乐轻松的学习。

课堂由过去”死”的课堂转变成为”活”的课堂,由过去”静”的课堂转变成为”动”的课堂,由过去”教”的课堂转变成为”学”的课堂。

如《牛津中学英语 7a》unit 6 fashion show时,首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布置舞台、设计不同年代的各种服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好,用所学的句型i wore clothes from the 1990s. how beautiful she is! her blue jeans match her yellow silk blouse well.进行情景操练。

在操练时,可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或自己的想象,设计台词和动作,安排道具,然后富有表情地进行表演。

这样他们在操练活动中能表达自己的愿望,展现自己的生活,他们更容易进入角色,成为情景操练的主角,课堂的主体。

这样的教学不仅活化了教材,也赋予了教学新的生命力。

三、英语作业布置生活化。

对学习英语者来说,更多的作业就是背单词、背课文。

而这些枯燥无味的作业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

其实英语作业应该是活泼多样的。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作业类型,把学习的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使自己的英语知识逐渐“沸腾”起来。

(1)演一演。

语言只有在实践过程中,魅力才能体现出来。

现在学生的表演欲望较强烈,特别喜欢用肢体语言展示自己。

课内外,我们都可以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表演给同学看、老师看、家长看。

让他们在别人的欣赏中获得快乐、在表扬和掌声中获得自信。

(2)录一录。

语感是从不断朗读和收听中潜移默化形成的。

但单调机械的重复听读容易使学生厌倦。

如果让学生进行模仿课文朗读,并把自己最得意之处制作录音片断,他们自然就会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制作。

学生往往在欣赏自己的声音同时会不断要求自己,为求达到最佳效果而不断学习。

(3)抄一抄。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对英语充满好奇心,教师在这时可抓住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课后去收集,摘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等,学生兴趣盎然,他们有的在电视机上找到了“panda”,有的在洗衣机上找到了“little swan”,有的在白猫洗洁精上找到了“white cat”,早晨起来喝牛奶,牛奶盒上有sweet milk,玩电子游戏能记住ready, go, game over 等。

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身边的课外英语而十分欣喜。

在这种“自我发现”式的学习中,发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英语,由此感受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想学好英语的心理。

这样,由间接兴趣入手来培养了学生的直接兴趣,诱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机。

(4)走一走。

大自然是英语教学中最好的教材。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去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低年级学生可以布置一些观察类的课外作业,如:“what colour is the rainbow ·”“ apple 有哪几种颜色·”、“leaf 颜色除了green 还有哪些·”……高年级学生可布置一些较难的作业:可以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捕捉butterfly 、shrimp,探究squirrel、rabbit、pigeon 的生活习性等。

生活是语言学习的源头,也是语言运用的沃土。

英语教学生活化所展现的是学生生活实际所碰到的各种真实的情景,只要教师随时注意身边的各种教育契机,并抓住它们为己所用,再通过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就能使孩子更加关注学习、关注英语。

让英语生活化,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在生活中用英语。

【参考文献】[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彭秋荣.初中英语活动课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