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小学英语生活化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摘要】口语是一种抽象的记忆材料,也是一种技能。
在课堂中,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学习英语口语的情景气氛,采用小组合作、以评促说的机制,学生在一种纯语言环境中,口语技能能够显著提高,学以致用。
【关键词】口语生活化情境小组合作以评促说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我们教师需要花大力气的难点。
其实,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等特点和优越条件。
如果让他们在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打好一个较坚实的基础,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说、会说、善说。
那么到底如何能让老师上课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有趣呢?以下是我关于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多年实践的几点感悟:一、将英语口语教学生活化——“ask for more”英语是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交际工具,作为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英语课,只有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说英语的能力,更好地掌握外语这个交际工具,我在教学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
如在学习食物这一课中,我先让孩子们用i like……来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孩子们一听,个个争先恐后,有的孩子说:“i like汉堡包。
”有的说:“i like肉。
”……见时机成熟我便乘机进行教学。
本课,我从语言功能出发,就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计划地补充了大量学生喜闻乐见的食物,为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由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形式(交际形式)的真实性,这堂课的教学对学生产生了极好的感受效应,学生总体掌握得较好。
二、在趣味情境中学口语——“every time is a goodtime”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产生于需,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且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学英语特色作业的研究论文(共2篇)【教学论文】

第1篇:小学英语特色作业的分析我校作为英语特色学校,从课程安排、学习活动等方面,体现了激发学生英语兴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宗旨。
尤其是近年来学习了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的后“茶馆式”教学后,我校教师对于引导学生先学、以学定教有了较好的理解,对作业的有效性也有了更深一层的学习和思考。
一、作业类型多样化以往的小学英语作业非常单一,无非是抄抄生词、写写句型、背背课文等,学生觉得十分枯燥,把作业当成很大的负担。
其实,在作业的设置方面教师可以多花些心思,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置多种类型的作业。
1.课前预习作业课前预习作业可以使学生提前预习即将要学的知识,明白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知识,还有那些问题没有掌握,并根据所学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前预习时,教师要在预习的内容和方式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具备先学的能力,明确预习的任务和目标。
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预习生词,标音标,提前学习课文,将自己已掌握和没有掌握的知识标注出来,便于在上课时有的放矢地去听、去学。
2.课中作业课中作业是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随堂布置并马上进行检查、反馈和讲解的作业。
这项作业量不大,但在英语课堂中却必不可少。
课中作业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新课的学习效果、掌握程度及需要加强的地方。
它具有及时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对于教师调控课堂和解决学生的困惑具有重大意义,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3.课后作业这是英语作业的重中之重,在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适当地根据学习内容、上课情况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给学生留作业。
作业的量要适中,过少巩固不了所学知识,过多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课后作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做手工、作业超市等。
二、作业方式多样化传统的作业大都围绕单词、句型或进行抄写,或做配套习题,这样的作业常常使学生感到没有新意。
这种统一的作业方式,对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生来说,重复地做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浪费了时间;而对于还没有很好地掌握知识的学生来说,机械的抄写又使他们停留在原点,没有任何进步。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小学生的英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需要我们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不断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准备教案,想方设法创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这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73-01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教材、课堂以及作业都活起来,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打心底爱上英语,进行快乐的学习,将小学英语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 贴近生活创设情景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求运用者必须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灵活地运用,也就是能在生活中运用语言。
对于小学生而言也不例外。
比如,小学英语教材都有适合学生活动表演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亲自进行各种生活化的活动表演,不仅可以把知识不留痕迹地融入到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书本上的知识密切相关。
再如,作业设计生活化,让英语融入生活。
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而非机械性的抄写,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
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2 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首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对小学生进行语言熏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不仅是英语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营造英语口语表达氛围的需要。
其次,教师还应尽可能将一些难度较低的任务交给那些不敢大胆开口的学生去做,并为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成功感。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口语训练和口语展示的平台。
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需要感知与他们内心世界相呼应的声音、色彩、动作和语言,他们需要在轻松和愉快的环境下接受语言和使用语言。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摘要]: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而语音是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语言必不可缺的部分。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为与人交流,达到信息传递和语言交际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要让人听得懂,能够说出来。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h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190-01陶行知先生主张“用生活来教育”,他说“从效力上说,教育更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若不能通过生活,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
由此,我联想到小学英语教学。
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较小,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也较密切,我们要提倡生活教育,特别注重教育的生活化。
努力将教育内容,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实现生活化教学。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极富文化底蕴。
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
如同学们最爱玩的公园,动物园;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牛奶,冰淇淋;同学们挂在嘴边的一些日常礼貌用语。
然而,仅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
如在学生教学字母前,可拍摄一些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停车标志p,肯德基kfc,麦当劳mcdonald’s,洗手间wc。
搜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餐巾纸上的soft,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感冒药快克上的quick。
在教学中还可以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把字母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如山连着山m,钓鱼钩j,弯弯的月儿d,一把椅子h。
这样生活化的处理教材,唤起了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们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语。
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研究论文8篇

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研究论文8篇第一篇一、教师灵活应用书本,学生角色扮演小学英语的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景元素,如果能将这些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教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课堂,那么学生将会对课本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有更深的记忆。
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选择恰如其分的情景教学方式,不能单纯追求形式,过分关注情景的创设,而忽视其内在的教学目标。
否则,将会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做法。
让学生去扮演情境中的人物,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精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小学生的表演欲望,让学生在这样快乐有效的教学方法中乐此不疲,从角色交际逐步转向自然交际发展。
例如:老师在教学生“cat”这个单词时,老师可以用猫咪的毛偶玩具来和大家打招呼,并引导学生扮演猫咪,增强学生对这个单词的记忆程度。
对于教材中的长短对话,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身临其境,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而且,通过小组学习,小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向表现好的学生汲取优点。
然后老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做出点评和点拨,包括发音以及语调。
通过这样的情景,学生不仅学会了单词,而且增添了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喜爱。
二、将游戏引入英语教学游戏有较强的趣味性,对于天性爱玩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方位的参与活动。
伟大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提出“寓学习于游戏”,他要求“不强迫孩子去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选择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穿插一些趣味性游戏,对心智不成熟天性爱玩的小学生来说,游戏是最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手段。
老师将所要传授的内容融进即将进行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玩耍的愉悦中学知识,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说,老师在教学生学习数字单词时,可以设计一个“找邻居”的游戏来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
首先,老师可以将学生随机分组,各自编号,随后老师用汉语说出一个数字,如12,那么12号学生就必须快速走上讲台,准确用英文说出“twelve”这个单词,然后他要叫出11号和13号,那么这两个同学也必须走上讲台,动作慢的和发音不正确的都要扣分,最后扣分最少的则为胜利的一组,扣分最严重的则要为大家演唱英文歌曲。
谈英语生活化教学开展[论文]
![谈英语生活化教学开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e2959fdd88d0d233d46a10.png)
谈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摘要: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而语言来自于生活,语言的学习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脱离生活学语言,是造成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根本原因。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因此,新课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注重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学“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
关键词:英语;教学;开展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89-01通过英语生活化教学,可以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通过课堂设计的改进,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一、创设生活化英语课堂教学情景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就要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
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刚开始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也充满了趣味性,因此在备课时,尽可能把这些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模的情景中去。
在如何购物时,就利用教室的讲台作为商店的“柜台”,用学生的笔、尺、刀、衣物等当“货物”分别介绍“this is my shop. there is /are……”借助于写有“open”“closed”的招牌,挂在“商店”门口,介绍句子“the shop is open/closed”,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
并要求“买”“卖”双方都要尽量用学过的各种购物用语和礼貌用语。
如: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to ……,how much is it? how many do you want? here you are……在这宽松愉快的听、说、看、演环境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并巩固了本课的语言材料,不但传授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一、互动式教学对英语课堂的帮助1.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兴趣,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儿童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反之,如果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它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甚至还会引发心理障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正是能够在“互动的课堂”中实现的。
互动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互动的课堂还要求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参加语言交际的机会,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参与、感知、实践、体验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2.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听说能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英语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把英语教科书上的语言转变为小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利用儿童阶段的潜在优势,促进其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呢?本文提倡的互动教学正是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为主导的课堂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际机会,调动他们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育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交际活动不仅能向学生渗透新的语言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他们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特别是相互交流的活动当中去,进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因此,交际活动是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
3.有助于回归学生生活英语新课标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英语教学离不开生活

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学离不开生活摘要: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语言运用的沃土。
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在学会说英语的同时,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活化;兴趣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使学生掌握语言形式,因而英语教学应体现它的实用性。
把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贯穿起来,一方面教学英语会更形象、生动、具体,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
以下我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用生活化的方式来教学英语英语教学涉及单词、句型、语法等许多方面,如果把这些当做纯粹的语言知识来教,学生可能会感到空洞、乏味。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妨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来教学。
比如教vinegar(醋)这个单词时,我会先问学生:Who can make braised fish in soy sauce?(谁会做红烧鱼),然后问会做的学生:What seasonings do you put in?(你放进什么调味品),进而引入sugar(糖)、salt(盐)、vinegar(醋)、MSG(味精)等单词的教学。
因为有了美味佳肴的相伴,学习这些单词的过程也显得色香味俱全,回味无穷又记忆尤深。
最后告诉学生当他们在厨房拿到这些调味品时,想想这些单词,把英语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会在真实的意境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把生活的乐趣带进英语课堂最好的学习也是真正的学习都包含有放松、兴奋、情绪和乐趣。
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打开学生的学习之门。
所以,我认为,英语教学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追求教学形式多样化,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更不应该拘泥于某种或某些课堂形式,诗歌、小品、歌曲等均可,应该提倡“自由发挥”,条件只有一个——in English(用英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小学英语生活化小学英语生活化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等理念的具体化。
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
因而我们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感受,谈体验,大胆探求,畅所欲言,使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样,学英语不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而是有血有肉,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
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极富文化底蕴。
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
如同学们最爱逛的公园,动物园;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牛奶,冰淇凌;同学们挂在嘴边的一些日常礼貌用语……然而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
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
如在教字母前,我拍摄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KFC, M, WC…搜集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餐巾纸上的soft,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打印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脑英语:Windows, My files, E-mail…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字母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这样生活化的处理教材,唤起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语。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让英语走进生活
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求运用者必须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灵活地运用各种句式,也就是能在生活中运用语言。
以往教师牵着学生走,字字句句带读、跟读的做法,势必造成学生会背不会用的后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学英语,讲英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话,并根据教材内容,配以生活中的游戏竞赛,童谣儿歌,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1. 利用生活中的音乐、游戏,激发兴趣。
兴趣是获得学习效益的强大动力,要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始终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必须坚持愉悦式的教学。
少年儿童好动,爱表现,对音乐及游戏有着天生的喜好。
因而,把生活中的音乐、儿歌、游戏、竞赛带进英语课堂,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轻松的游戏中,兴趣盎然地学英语,学习乐趣不言而喻。
如在教“colour”这一课时,课上我先让学生唱他们都会唱爱唱的歌曲《小画家》,唱完后,我告诉学生丁丁现在已不再是个粗心的小画家了。
不信,你听,于是我在学生充满疑问和期待的目光中,唱起了自编的歌曲:丁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看看他都画些啥,Red,red,画个red红苹果,Yellow,yellow,画yellow黄香蕉,Brown,brown,再画brown巧克力,Blue,blue,画片蓝天是blue,White,white,画朵白云是white,Green,green,画片草地是green,Black,black,画块黑板是black.和着熟悉的音乐,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我唱了起来,学习情绪高涨,自然而然地学会了“colour”单词。
几乎没有学生会说:我不喜欢做游戏。
这是由小学生的天性所决定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善于把生活中学生爱做爱玩的游戏带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数字时,我设计了“报数”的游戏;教学单词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词”的游戏;教学句子时,我设计了“拷贝不走样”的游戏等等。
2.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开展教学对一门语言来说,说话人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及身份等因素都制约着他说话的内容、语气等,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小学英语教科书译林版第四册“A Birthday Party”这一课,我首先把教室布置成开生日派队的样子,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生日派队的氛围中,带上生日皇冠,生日礼物,蛋糕等道具,进行生活化的生日模拟情境表演,通过送礼物,唱生日歌,吃蛋糕等一系列的生活化的情境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重点词组句型“a birthday party”,“Which is for me, this one or that one?”“I‘ll put it on my desk.”“Let’s have the cake.”这种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3. 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表演,巩固知识。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小学英语教材都有适合学生活动表演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亲自进行各种生活化的活动表演,不仅可以把知识巩固不留痕迹地融入到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书本上的知识密切相关,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
如我在巩固“Animal”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课前让学生各组准备一小动物的头饰:elephant ,panda ,tiger ,rabbit ,fox ,wolf ,dog , cat,教完生词后,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活动表演,各个“小动物”穿行在森林商店,水果店,文具店中购物,学生对动物的模仿表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对句型“I‘m a/an…。
”“Can I help you?”“Thank you very much.”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乍一看,还真有点舞台剧的味道呢,这可都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结果。
又如我在教
学“Job”这一课时巩固职业“policeman ,worker ,teacher ,nurse ,doctor ,driver”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扮演小记者,调查同学父母的职业,学生“记者牌”一挂,那神情、语言,谁能说不像记者呢?这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这些生词,而且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小“记者”纷纷向我发问:What’s the English for“个体户”,What‘s the English for “经理”……我感觉自己倒像在开记者招待会了。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让英语融入生活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裸。
电话,电视,网络,广告牌,食品包装等处处可以看到英语。
因此,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而非机械性的抄写,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
如让孩子设计一张“”,用英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学校、地址、爱好等等,让孩子收集英语名言和谚语,制作英文书签,根据班级英语程度,让孩子编辑班级英语墙报和各类英语小报,编写看图故事等等,这些生活化的作业,学生特别感兴趣,因而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查资料,绘画,设计策划,请教父母,乐此不疲,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总之,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这块生活舞台上,通过“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演一演”等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说英语,讲英语,最终,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用英语,使英语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爱上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