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21复旦大学精神文化

复旦大学XX复旦大学精神文化

复旦大学创建于1920xx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那么你对复旦大学了解多少呢?接下来第一带你了解一下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 ___市,由___ ___直属, ___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xx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20xx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 ___。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 ___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20xx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

学;1937年 ___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 ___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xx年,原复旦大学与原 ___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 ___、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 ___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校训:复旦校训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图为李 ___校长题写的校训。

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

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

复旦精神:爱国奉献,学术 ___,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筚路蓝缕

1920xx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

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之意。马相伯、严复等先后担任校长。

1920xx年,辛亥 ___爆发,复旦学生多数参加 ___军;加上经费停发,校舍又为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学校一度停办。12月中旬,校长马相伯、教务长胡敦复在无锡士绅支持下,借李瀚章大公祠为课堂,昭忠祠为宿舍,筹备复学。1905~1920xx年,复旦公学培养出四届高等正科,毕业生共57人。

1920xx年5月5日,南京临时 ___ ___通告各省:大局初定,速令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开学。一时各校纷纷筹备复课,复旦则因校址无着,经费困难,束手无策。 ___先生在听了于右任(时任临时___交通部长)汇报后,当即决定拨补助金一万元。之后,复旦迁址徐家汇的李鸿章祠堂办学。

1920xx年3月1日,复旦重新开学。 3月20日, ___被刺。5月3日, ___学界公祭 ___。复旦公学派人布置灵堂,校长李

___、教师邵力子、蒋梅笙等在会上慷慨陈辞。不久,爆发“二月___”,但这次 ___迅速失败。复旦校董中多人逃 ___外,学校经费补助又告断绝。李 ___校长千方百计地开源节流,师生共同努力,终于使学校收支趋于平衡。在这样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养成了复旦师生团结奋斗,精打细算,讲究效率的传统。

1912~1920xx年,共培养大学预科毕业生十五人,中学毕业生一百五十人。其中知名的有张志让、孙越崎等人。

1913~1941年,李 ___担任校长,是复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在他任内,复旦发展成为一所闻名全国、有特色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从中学到研究院的完整办学体系。

1920xx年,复旦开始 ___大学生本科业务,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复旦升格为大学后学生也逐步增加。

1920xx年,李 ___校长去南洋集资了15万,在江湾置地,即是今天复旦校园之基础。

1920xx年,五 ___爆发,复旦教师邵力子当时任《 ___时报》总编,所以首先接到北京方面的传真,立即告知李 ___及复旦同学,成立了 ___市学生联合会, ___学生坚持 ___、 ___,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并得到了 ___的支持。

草创奠基

1920xx年冬,在江湾建造校舍,至1920xx年落成。计有教室楼一座,名简公堂(今复旦博物馆);办公楼一座,名奕柱堂(1920xx年增添两翼,改作图书馆,今校史馆所在地);第一学生宿舍( ___战争中毁于炮火,今相辉堂址)一座;教师宿舍一栋(已毁)。

1920xx年4月,大学部迁址江湾;中学部则留徐家汇原址,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1920xx年,金通尹教授倡议在理科设立土木工程系,内部分为道路、桥梁、建筑等。该年秋,复旦在郭任远教授建议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院。

1920xx年,复旦学生为841人,教职员58人。

1920xx年,五卅惨案爆发,复旦学子自动 ___义勇军,积极训练,准备投笔从戎。

1920xx年,复旦大学进行系科改组,增设新闻系、市政系、法律系、教育系,其时全校共有17个系,分属文、理、法、商四个学院。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复旦在李 ___校长主持下,召集全校师生开声讨大会,并成立军事训练委员会,加强对学生的军事训练。复旦同学在李校长的支持下,三次去南京向 ___ ___ ___,要求出兵 ___。11月20日,复旦一百多同学 ___“义勇军”,参加___ ___,被分配担任后勤、宣传、教育等工作。战争期间,复旦大学迁至徐家汇的附中(今 ___市复旦中学)继续上课。

1935年华北事变后,北平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复旦同学立即响应,到 ___市 ___ ___, ___华北自治。后又云集火车站准备赴南京 ___。 ___打电报给李 ___,李校长被迫去火车站劝阻学生,被同学们谢绝。由于 ___当局的阻扰,复旦学生自己开火车准备去南京 ___,但是铁轨又被破坏。“我们修。”同学们修复铁路后在无锡被阻拦。 ___用武力将同学押解回沪。但京沪铁路中断四天,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反响很大。

1936年3月25日凌晨, ___市军警当局包围复旦大学,并从校外宿舍逮捕学生救国会干部七人。下午,军警又冲入校内,殴打师生,学生有力反抗,将军警逐出校外。军警在校外开枪,误杀 ___一人,反诬学生所为。26日上午,军警进校搜捕,结果一无所获。李 ___校长强烈 ___ ___的暴行,29日召开临时校董会,会后前往责问 ___市长吴铁城。吴承认发布复旦学生枪杀 ___的新闻是错误的,保证以后决不派警入校搜查。 ___各界救国会也发表宣言,

___军警围捕复旦学生。在各方面的 ___和 ___下, ___不得不将全体被捕学生释放,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下半年,李 ___校长在

___当局的阴谋下被迫离职,吴南轩继任。吴南轩到任后,复旦爱生遭 ___,救亡运动被扼杀。

___时期

1937年1月8日,为了贯彻 ___最高当局把复旦大学迁出 ___的意图,学校董事会召开第九次会议“拟在太湖流域另觅佳处”。

___三届二中全会期间,民族资本家荣德生出资 ___太湖边土地一千余亩,以促成复旦迁校。由于 ___战争爆发,这一迁校计划未能实行。

1937年,复旦大学设有文、理、法、商四学院,十六系科。附设有中学、实验中学各一所,义务小学二所。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寇侵沪,战火纷飞,复旦学生开学到校极少。不久,南京 ___派人来沪,指示复旦大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四所私立大学组成临时联合大学内迁,大同、光华因经费无着落而退出,复旦、大夏组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

___,“复旦大夏联合大学”分二部分别迁往江西、贵州。11月12

日, ___沦陷。江西一部 ___决定内迁贵阳与二部合并,师生长途跋涉,于12月底抵重庆。

1938年2月,复旦在重庆复课。3月,复旦、大夏两校 ___在贵州桐梓会晤,决定取消“ ___”,各自在川黔两省设校。该年复旦大学重庆部有六十多名毕业生,留沪复旦复课,这年暑假,复旦

___部有55名毕业生。

1938年秋,复旦渝校陆续增设史地系、数理系、统计系、农垦专修科、园艺系、农场、茶叶组、农艺系等。

1940年5月27日,日机轰炸重庆复旦大学,罹难师生共七人。由于校舍被炸毁,学校宣告本学期暂告一段落。1940年秋,复旦渝校建立农学院。

1941年11月25日,国民 ___行政院第五届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复旦大学翌年起由私立改为国立,由吴南轩任校长。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进驻 ___租界。李 ___宣布复旦沪校实行“三不主义”,即不向敌伪注册、不受敌伪津贴、不受敌伪干涉,三不不行,立即停办。在敌伪环伺的情况下,学校坚持不教日文。

1942年1月1日,中学部改称“ ___市私立复旦中学”,李 ___兼任校长。

1947年元旦,复旦同学七八百人由虹口公园经四川北路进行 ___ ___。下午, ___队伍在外滩与十所大专院校、十六所中学同学一起共一万余人,沿南京路进行 ___ ___。同日,复旦大学的33位教授,发表《正告美国 ___ ___书》。这场 ___驻华美军的运动持续到三月上旬,成为蒋统区人民斗争的新 ___的标志。3月,复旦学生自治会进行改选,进步同学组成“五院联合竞选团”,反动学生组成“不谈 ___竞选团”,展开了激烈的竞选活动。“五院联合竞选团”获得了压倒的胜利。学生自治会竞选一结束,复旦同学立即投入到三反运动中去。5月26日,在特务学生的指挥下,反动军警在国权路埋伏,袭击进步学生,这就是“国权路血案”。血案发生后,同学 ___,教授 ___,章益校长也多次向 ___提出辞职。 ___反动派进行全市性大搜捕,全市共逮捕学生50余人。复旦同学被捕去11人,由于争议力量的努力,从7月8日开始,被捕学生陆续释放。7月5日,李 ___老校长提出了“复旦精神”的定义,他对毕业生说:“…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也是你们的责

任!”

1947年,复旦恢复招收研究生,是年春,经济研究所成立,首届招收研究生9人。至 ___春,研究生人数达97人。1948年,复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