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4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4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4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1地理位置

祥云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00°25′~101°02′,北纬25°12′~25°52′。总面积2498平方千米,其中坝区面积332平方千米,是云南省四大平坝之一。地处滇中高原与滇西横断山脉交接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略成三级阶梯下降,地高山旷,河短流急。境内最高海拔3241米,最低海拔1433米,坝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900—2000米。祥云县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北为宾川县、西连弥渡县、西南接大姚、姚安,东南为南华县,东距昆明市282km,西距大理市46km。县境南北最大跨距71.5km,东西最大跨距62.5km,全县辖8镇4乡,国土面积2425km2。祥云坝子是云南省四大高原平坝之一,坝区面积332km2。祥云是滇西的东大门,由东向西有楚大高速公路、广大铁路和320国道三条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向南有214国道和祥云至临沧二级公路,向北有祥云至宁蒗进四川三级公路,是通往滇西八地州及思茅部分地区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南亚、东南亚的交通枢纽。

禾甸位于祥云县境北部,东接东山乡,南连刘厂镇,西与祥城镇毗邻,北与米甸镇连接,国土面积305.88平方公里,境内四面环山,要紧河流禾米河横穿南北,要紧公路祥姚路直贯东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海拔2886米,最低海拔1946米,要紧山脉多集中在东部,境内属温带半干燥区气候,年均气温17.8℃,年均降雨量472毫米,冬春多风干旱。辖区内有新兴苴、许长两座水库,可蓄水1890万立方米。禾甸民族风情浓厚,民风纯朴,人民勤劳勇敢,坝子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境内有万寿寺、小鸡山、莲花湖等自然风景区,有检村西汉晚期石棺墓群遗址。镇人民政府驻地禾甸街,距祥云县人民政府驻地22千米。

项目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禾甸镇新兴底行政村3组〔白沙箐自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0.778680°,北纬25.542072°。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地理位置图。4.1.2地形地貌

祥云县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相接的西部,位于扬子准陆台和滇西横断山脉交接地域,海拔高于四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境内多山,要紧山脉属云岭山脉,南北走向。地貌较为丰富,中山、河谷、盆地相间排列,形成“四山抱一坝,中间一条河”的高原中山断陷盆地。

境内地质地层发育较齐全,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均有出露。由于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地形地貌,构成了不同的特定环境,砂页岩分布广、风化严峻,节理裂隙发育,加之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峻。

禾甸镇境内四面环山,要紧河流禾米河横穿南北,要紧公路祥姚路直贯东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海拔2886米,最低海拔1946米,要紧山脉多集中在东部。本项目位于禾甸镇东南部山区。

4.1.3气象及气候

祥云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属北亚热带偏北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气候特点:一是四季变化不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二是干湿季分明,冬春恒温,夏秋多雨;三为年降雨量少;四是年日照时数长;五为海拔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水平分布复杂。

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最高气温20.8℃,平均最低气温9.6℃,极端最高气温31.9℃,极端最低气温-6.5℃;年日照时数2030.2-2623.9小时;以祥城坝为代表,多年平均降雨量810.8mm,湿季为5—10月,干季为11—4月,湿季占年降水量的89%,年平均蒸发量1199.9mm;常年主导风向要紧集中在SW—SSW之间,最多为SSW、次多为

SW,风向频分别为30.56%、22.38%,年平均风速3.8m/s,8月份平均风速2.1m/s,3月份平均风速5.0m/s,历年最大风速17m/s。

禾甸镇境内属温带半干燥区气候,年均气温17.8℃,年均降雨量472毫米,冬春多风干旱。项目区二十年一遇1小时最大暴雨量为67.00mm,6小时最大暴雨量为84.35mm,24小时最大暴雨量为99.9mm。

4.1.4水文、水系

4.1.4.1地表水

祥云地处澜沧江、金沙江分水岭,红河的东流源头之上。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支流32条,箐沟131条。以水系划分,金沙江流域有河流18条,箐沟105条。元江—红河流域有河流14条,箐沟26条。

半封闭性的天然淡水湖有青海湖和莲花海两个。

湖泊、泉水:境内湖泊要紧有青海湖、莲花湖,青海湖位于祥城镇东南方向,因湖水清澈得名,湖长3公里,宽1.5公里,水深3米,湖区操纵流域96.8平方公里。莲花湖位于禾甸镇西北方向,因湖内盛开莲花得名,湖长3.5公里,宽1.2公里,水深4米,湖区操纵流域20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泉水17股出露,温泉两处,其中温水的温泉水温44℃,天马温泉水温51℃。祥云境内河流分属长江上游金沙江和元江-红河两大水系。要紧河流有金沙江流域的鱼泡江及其支流楚场河、格子河,元江流域的鹿窝河。

禾甸镇辖区内有新兴苴、许长两座水库,可蓄水1890万立方米。

本项目最近地表水为新兴苴水库。

新兴苴水库坐落于大理州祥云县城东部禾甸镇的新兴苴水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总库容1832.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512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4.1.4.2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

区域含水层要紧为第四系全新统〔Qh〕孔隙含水层、古生界二叠系下统玄武岩系一

段〔P

1β1〕玄武岩裂隙含水层及二叠系下统〔P

1

〕灰色厚层状、块状石灰岩岩溶含水层。

区内地下水按其含水介质类型和赋存条件,划分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三

类:

1、孔隙水要紧赋存于第四系洪冲积堆积层的松散孔隙含水层中,该层厚度变化较大,要紧分布于区域南部沟谷地带。据区调资料,其富水性弱,水量贫乏,单井涌水量<100t/日。

2、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古生界二叠系下统玄武岩系一段〔P

1

β1〕玄武岩含水层中,出露于区域东部及其外围。据区调资料,其富水性中等,地下径流模数1—2.5L/s·km2,泉流量1—10L/s。

3、岩溶水赋存于古生界二叠系下统〔P

1

〕灰色厚层状、块状石灰岩含水层中,该层分布于整个区域及外围。该含水层岩溶较发育,为以岩溶裂隙为主的岩溶含水层,据区调资料,暗河、溶洞中等发育,其富水性强至极强,单井涌水量>100t/日。

地下水含水层

区内的含〔隔〕水屋要紧为第四系全新统〔Qh〕碎石土孔隙含水层、及古生界二叠

系下统玄武岩系一段〔Pβ1〕玄武岩裂隙含水层及二叠系下统〔P

1

〕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现将各含水层的含水性由新到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h〕碎石土孔隙弱含水层:为洪冲积堆积层,要紧分布于区域南部沟谷地带,厚度一般为0~5m。其富水性弱,要紧为孔隙水,水位和水量随季节变化。

2、古生界二叠系下统玄武岩系一段〔P

1

β1〕玄武岩裂隙中等含水层:出露于区域

东部及其外围。为灰绿色、黄褐色角砾状、致密状、杏仁状玄武岩,及少量凝灰质砂岩,厚度1139m。区域一带无泉点出露,据区调资料,其地下径流模数1—2.5L/s·km2,泉流量1—10L/s,富水性中等。

〕灰岩岩溶裂隙强含水层:灰色厚层状、块状石灰岩,分

3、古生界二叠系下统〔P

1

布于区域内,厚度514m。为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含水层,面岩溶率14.1%。区域一带无泉点出露,据区调资料,暗河、溶洞中等发育,其周边大泉流量21.73—106.50L/s,最大暗河流量914.94L/s,富水性强至极强。本含水层要紧同意大气降雨补给,地下水要紧运移于溶蚀裂隙中,向南部沟谷排泄。

水质类型及含水层的补给排泄

补给条件:地下水靠大气降雨补给。降雨不均,地形坡度较大,不利于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一般。

径流及排泄条件:含矿层岩溶裂隙发育,有利于地下水的运移,径流及排泄条件较好。

地下水动态:大气降雨是区域地下水的要紧补给水源。区域的地下水位和水量是随季节变化的。

水文地质类型

〕灰岩虽为强含水层,但在地下水位线以上是透水层。

区域范围内二叠系下统〔P

1

区内地形坡度较大,有利于自然排水,地下水补给条件一般。第四系覆盖层较薄。区内岩溶较发育。地表水体对矿床充水妨碍较小。断层破碎带富水性不强。区域水文地质边界简单。

〕灰岩溶蚀裂隙强含水层直截综上所述,区域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属二叠系下统〔P

1

了当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依照对附近井深的测量,估算出地下水位在1945m。

4.1.5地质地震

项目区地处中低侵蚀地貌,地形开阔、地面较平坦,总体上新构造运动、深部构造变形、断裂活动、现代地壳形变等均较强烈,属于构造稳定性较差的地区,工程建设时应考虑其不利妨碍。除上述不利因素之外,场地及周围未发明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场地差不多稳定,差不多适宜建筑。

按国家抗震设防烈度区划,祥云县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第三组,设计差不多加速度值0.20g,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1.6土壤、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祥云县境内土壤包含9个土类,17个亚类,31个土属,51个土种。2017年末,全镇有耕地面积27770亩,其中:水田15524亩,占耕地55.9%,旱地12246亩,占44.1%;人均占有耕地0.76亩。土壤结构要紧以红壤土为主,成土固岩要紧是砂岩、石灰岩、页岩及玄武岩,红壤土板结、腐殖质层薄,保水保肥能力差。项目区土壤有黄壤、红壤、紫色土、水稻土四个土类,呈垂直分布规律。项目占地区土壤以黄壤为主。

祥云县属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的中山纵谷区,气候属于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柔,有效性高,多年平均气温14.7℃〔除半山区、山区、高寒山区外〕,平均降雨量810.8mm,雨量在季节上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

祥云县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可分两个垂直带:〔1〕山麓山地植被带〔2000-2600m〕包括以云南松为主,次有华山松、滇油杉、黄毛青冈、多变石栎、白穗石栎、麻栎、高山栲、水冬瓜混生,灌木有水马桑、昆明山海棠、杨梅、火把果等,草本植物有金茅、刺忙野古草、白茅,小营草、青蒿等。〔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200-2000m〕包括杜鹃花类、石栎、青冈、高山栲、旱冬瓜、苍山越桔、高山柳、黄花木、小檗、矮杨梅、箭竹等。

经实地调查与踏勘,项目建设评价区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未发明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

4.2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1〕村庄调查

项目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禾甸镇新兴底行政村3组〔白沙箐自然村〕。项目设计的保护目标为新兴底村村民委员会村民。

新兴底村民委员会,属于山区。距离镇10.00公里,国土面积17.11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气温14.81℃,年降水量793.2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大麦等农作物。有耕地785.00亩,其中人均耕地0.80亩;有林地23980.00亩。全

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60户,有乡村人口1002人,其中农业人口990人,劳

动力54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89人。全村经济总收入301.09万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1185.00元。农民收入要紧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依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8〕中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新兴底村民委员会所处区域属于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二类区标准,适用二级浓度限值。依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7〕中乡村声环境功能的确定:村庄原那么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有交通干线通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新兴底村民委员会属于有交通干线通过的村庄,故声环境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2)新兴苴水库调查

本项目最近地表水为新兴苴水库。

新兴苴水库坐落于大理州祥云县城东部禾甸镇的新兴苴水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总库容1832.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512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背景情况,祥云县旺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托付云南精科环境监测有限公司于2019年6月23日—29日对项目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声环境进行了监测。

依照监测结果,项目区环境质量如下:

4.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4.3.1.1监测内容

(1)监测因子:SO

2、PM

10

、PM

2.5

、NO

2

、CO、O

3

、硫化氢、氨。

〔2〕监测点位:在项目区内设1个监测点。

〔3〕监测频率:连续监测7天。SO

2、NO

2

、NH

3

和H

2

S监测1小时均值,SO

2

、NO

2

CO、O

3、PM

2.5

、PM

10

监测24小时均值。

〔4〕监测时间:2019年6月23日-2019年6月29日。

〔5〕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方法。

〔6〕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8〕二级标准、《环境妨碍评价技术导那么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标准。

〔7〕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采纳占标百分比的方法进行评价,依照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对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析评价因子日均值、小时值浓度值变化范围、最大浓度占标准限值的百分比,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00?=

oi

i

C C Pi 式中:P i :最大浓度占标准限值的百分比%;

C i :i 污染因子监测浓度〔mg/m 3〕; C 0i :i 污染因子标准浓度〔mg/m 3〕。

4.3.1.2监测结果及评价

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见表4.3-1。

210 2.523〔GB3095-2018〕中二级标准;NH 3、H 2S 监测值小于《环境妨碍评价技术导那么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 中的标准限值要求。

4.3.2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4.3.2.1监测内容

〔1〕监测因子:pH 、SS 、DO 、高锰酸盐指数、COD 、BOD 5、NH 3-N 、总磷、总氮、石油类、粪大肠菌群数、汞、镍、铬〔六价〕、砷、铅、铜、锌、硫化物。 〔2〕监测点位:新兴苴水库,共1个检测点位。

〔3〕监测频率:采样3天,每天1次。

〔4〕监测时间:2019年6月27日—2019年6月29日。 〔5〕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方法。

〔6〕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7〕评价方法: 采纳水质指数法:

S i ,j =C i ,j /C si

式中:S i ,j —评价因子i 的水质指数,大于1说明该水质因子超标;

c i ,j —评价因子i 在j 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 c si —评价因子i 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

pH 的标准指数为:

Sd

j

j PH pH pH S --=0.70.7,pH j ≤7.0

.70

.7--=

su j j PH pH pH S ,pH j >7.0 式中:S pH —pH 值的指数,大于1说明该水质因子超标;

pH

j

—pH值实测统计代表值;

pH

sd

—评价标准中pH值的下限值;

pH

su

—评价标准中pH值的上限值。

4.3.2.2监测结果及评价

对新兴苴水库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见下表。

标准指数≤1时,说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依照项目监测结果分析,新兴苴水库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项目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

4.3.3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4.3.3.1监测内容

〔1〕监测因子:①八大离子:K+、Na+、Ca2+、Mg2+、CO

32-、HC

3

-、Cl-、SO

4

2-;

②差不多水质因子: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共29项,同步监测流量;

③特征因子:COD、BOD

5

、SS。

〔2〕监测点位:项目区上游1个点位,项目区下游2个点位,共3个监测点位。

〔3〕监测频率:采样3天,每天1次。

〔4〕监测时间:2019年6月27日-2019年6月29日。

〔5〕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方法。

〔6〕评价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计算公式与地表〔7〕评价方法:地下水评价采纳水质指数法,水质指数(S

ij

水环境现状评价相同。

4.3.3.2监测结果及评价

地下水监测结果见下表。

的要求。

依照监测结果分析,监测项目各指标均可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

4.3.4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4.3.4.1监测内容

〔1〕监测项目:等效声级值dB(A)。

〔2〕监测点位:项目区北面〔1#〕、西面〔2#〕、南面〔3#〕、东面〔4#〕1m外各设一个监测点,共4个点;

〔3〕监测频率:采样2天,昼夜各一次。

〔4〕监测时间:2017年6月23日-2017年6月24日。

〔5〕监测及分析方法:参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方法。

〔6〕评价标准:GB3096-2017《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

4.3.4.2监测结果及评价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如下:

进行评价。经现场监测分析,监测点昼间、夜间背景噪声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7〕2类区标准。综上,项目区声环境质量良好。

4.3.5生态环境现状

4.3.

5.1动植物现状

评价区域可能受妨碍的周边区域。调查方法采纳现场调查、访问林业部门和查阅资料方法相结合。

评价区包括项目周边外延200m的范围,要紧分布于祥云县禾甸镇新兴底行政村,现状地类要紧为一般林地、草地及坡耕地,占地面积为7.1hm2,为一般林,没有占用公益林和差不多农田。

项目所在的位置依照《云南植被》的森林类型划分,其自然植被是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II),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IIA),高原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地带(IIAii),滇西横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IIAii-2),滇西中山山原高山栲、石栎林、云南松林亚区(IIAii-2c)。

依照实地调查,在评价区范围内现存的植被中,目前保留的自然植被为云南松林和多变石栎次生林,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种植的云南松,在部分区域那么是华西小石积、火把花、小铁仔、野丁香、硬秆子草、丝茅、紫茎泽兰、蒿类等作为要紧种类组成的次生性灌草丛;局部出现旱冬瓜、西南粗糠树等次生性的落叶阔叶林。人工种植的森林类型要紧为核桃等经济林木。

农地中人工植被要紧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要紧农作物有玉米、稻谷;要紧经济作物有大白芸、板栗、泡核桃、亚麻、树头菜;水果类有柑桔、佛手柑、梨、梅子、木瓜、花椒树;茴心草、香椿。经济林木多在村庄周围、田边地埂有零星种植。

常见的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要紧为麻雀、野鸡、鲤鱼、田鸡、青蛙、青蛇、白花蛇、蚕、螳螂、蚯蚓、蜜蜂等。

评价区域内未发明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别保护目标。

4.3.

5.2水土流失现状

依照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划分,项目区位于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同意值为500t/km2?a。据现场调查,项目现状占地类型为林地、荒坡地。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结合现场调查,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能的植物措施。

4.4区域污染源调查

项目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禾甸镇新兴底行政村3组〔白沙箐自然村〕,属于农村地区。项目评价区内无其他污染源。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设置 在该项目污水纳污河道A河设置5个监测断面,分别为该项目污水排口A与B河交叉处、排污口、排口下游1000米、排口下游2000米、排口与C河。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水温、pH、SS、石油类、总磷、COD、BOD5、DO、NH3-N、硫化物、TN,共11项。 3、采样时间、频率及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 二、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 1、监测点设置 布设3个监测点,厂区范围内一个点,及厂区附近两个点。 2、监测项目 地下水监测项目为: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铅、铬、镉、汞、砷,共13项。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中有

关规定进行。 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点布设 拟建厂址上风向、下风向及保护目标区域布设4个测点,主要考虑评价区范围内的主要居民敏感点,在敏感点处要布点监测。 大气监测布点一览表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NO2(小时值和日均值)、SO2(小时值和日均值)、PM10(日均值)、氨气、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乙二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乙胺、甲苯、甲醇、二苯醚(小时值),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3、监测频率及时间 小时浓度每天四次;日均浓度按国家标准和导则要求采样七天; 4、监测方法 污染物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方法进行。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在场界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厂界四周各一个),连续监测两天,昼夜各一次。测量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场界内及周边共布设2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六、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排口位置布设1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理位置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洛阳盆地东隅,行政区划隶属洛阳市,介于东经112°26′~113°00′和北纬34°27′~34°50′之间。偃师市东邻巩义市,西连洛阳市洛龙区和孟津县,南依嵩山与登封、伊川接壤,北隔黄河同孟州市相望,全市东西长约44km,南北宽约34km,总面积668.58km2。 本项目位于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北园内,厂址西侧紧邻杜甫大道,南侧、东侧紧邻集聚区规划道路,北距连霍高速偃师出口2.1km。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3.1.2地形地貌 偃师境内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大体可分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其中平原面积占31.4%,丘陵占51.9%,山区占16.7%。北部为邙山丘陵,面积约22.97万亩,中部是伊洛河冲积平原,面积约44.42万亩,南部为万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积冲积坡地,面积约77.08万亩,偃师市境内整个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南北高,中间低,略呈槽形。 集聚区北园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以陇海铁路为界,南侧用地相对平坦,北侧用地存在一定的坡度,局部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才可作为建设用地。中州渠从园区内穿过,是偃师市北部重要的泄洪通道。 项目厂址位于陇海铁路北侧,场地北高南低,中间存在沟壑,建设单位拟将厂区北侧高地推平至南侧,场地平整后适合本项目建设。

3.1.3地质、矿产 3.1.3.1地质 偃师市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洛阳断陷盆地东部;大地构造处于中朝准台地西南部,华北中断坳西北缘——嵩箕中台隆西北部,嵩山背斜之北翼;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之嵩箕小区。地层出露较全,各期构造明显,并有相应的岩浆活动。 偃师市境内的构造形态历经多次造山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发育十分复杂。南部山区为伊川郭嘉窑大背斜的北翼,区内表现为一系列向北倾斜的单斜地层。就其基底和盖层两大部分来看,前者为太古界登封群,下元古界嵩山群,后者为中元古界五佛山群,乃古生界地层。岩层倾向一般为东段略偏东,西段略偏西,倾角19~20度,境内褶皱及断裂构造比较发达。偃师市地区地震烈度为Ⅵ度。 北园地层出露较全,主要为古生界寒武系,各期次构造主要为上古生界二迭系。岩石为紫红色粉砂岩、石英砂岩夹页岩及灰白、褐黄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细砂岩与紫红、黄绿色页岩、泥岩互层,与中上统石碳整合接触。不存在地震引发的地基液化、震陷问题,无人防工程,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3.1.3.2矿产 偃师市在古地质史上为一浅海沉积地带,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沉积矿藏,如铝土矿、煤、石灰岩、白云岩、耐火土等。同时由于后来历次造山运动影响,形成各色各样的火成岩矿藏,如花岗岩、石英岩、钾长石等20多个品种。铝土矿经探明的有夹沟、焦村两大矿区,探明储量5200多万t;煤田储量为7.9亿t,经探勘地质储量约7亿t,可采储量达4亿t;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南部万安山区,全市总储量7亿t;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南部浅山区,总储量10亿t;白云岩总储量在2~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MEP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 二○一二年八月

目录 1 拟建工程概况 (1) 1.1 工程基本情况 (1) 1.2项目规模及工程组成 (1) 1.3 主要工艺流程 (2) 2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与评价标准 (2) 2.1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2) 2.2环境质量与污染控制标准 (3) 2.3 评价工作等级 (3) 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 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 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3.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5) 4.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 4.2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5) 4.3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 4.4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 5.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 5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6) 5.1大气环境 (6) 5.2声环境 (6) 5.3地面水环境 (7) 5.4地下水环境 (7) 5.5固体废物 (7) 5.6电磁环境 (8) 6 污染防治措施 (8) 6.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8) 6.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8) 6.3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8) 6.4地面水环境保护措施 (9) 8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 (9) 9综合结论 (10)

1 拟建工程概况 1.1 工程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广州从化鳌头镇鳌头工业基地人和片区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 (5)项目规模:首期建设2台15MW级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并预留二期扩建条件。拟建项目以天然气为燃料,对鳌头工业园区实施集中供热、供冷,投产后全厂总热效率达80%以上。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台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天然气高压站等。 (6)定员及班制:建设项目劳动定员40人,全年工作330天(约8000h),厂区不设员工宿舍。

4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与评价

4.0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现状与评价 4.1 地理位置及交通 彭泽县位处长江下游南岸,是江西省的北面门户,介于北纬29゜35ˊ—30゜06ˊ和东经116゜22ˊ—116゜53ˊ之间,县境东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与安徽省宿松、望江两县隔水相望,南与上饶市波阳县、九江市都昌县接壤,西与九江市湖口县毗邻,距九江市水路67公里,陆路70公里,距省会南昌市205公里。 项目所在地位于江西省彭泽县芙蓉墩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1ˊ、北纬29゜52ˊ。北距长江约2公里,距九牛公路不足1公里,西临钓鱼台湖,离城关4公里左右,距九江市约70公里。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4.2 自然环境概况 4.2.1 地形、地貌、地质 彭泽县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逐渐向西北倾斜,东南为山区,中部为丘陵,西北为沿江冲积洲和滨湖平原,山区占陆地面积58.4%,丘陵占36.1%,平原占5.5%。全县地貌概括为“五山二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图2-2)。境内群山属于安徽黄山向西南的余脉,主要山脉有:大浩山山脉、武山山脉、马当山脉、桃红山脉(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等,最高山峰海拔859.4米(吴淞高程),最低处下钱湾江岸海拔为6.1米(吴淞高程)。内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共有8个土壤类型、14个亚类、27个土属,大致分布是东南山区400米以上为黄红壤,400米以下为棕红壤,中部丘陵地区为马肝土和黄壤水稻土,北部沿江滨湖平原为石灰性潮土和冲积水稻土。 厂址场地比较平整,没有大的高差起伏,属滨湖平原。土壤类型为石灰性潮土和冲积水稻土。 4.2.2 水文 彭泽县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长江、太泊湖、芳湖和桥河、浪溪港、七里洪、杨梓河等12条水系,流域面积962.9平方公里。其中地表水,枯水年份为3.68亿立方米,丰水年份为8.78亿立方米,但分布不均,山区河湾较密,河道坡陡,不便于蕴藏和利用。地下水分布范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

[模拟]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自然植被样方调查要确定样地面积。一般情况下,草地、灌木林、乔木林的面 积分别取______。 A.<1m2 ,<50m2 ,<50m2 B.>1m2 ,>5m2 ,>50m2 C.≥1m2 ,≥10m2 ,≥50m2 D.≥1m2 ,≥10m2 ,≥100m2 参考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植被样方调查要确定样方面积。植物的样方调查和物种重要值: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方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m2 以上,灌木林样方在10m2 以上,乔木林样方在100m2 以上,样方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方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方数目。样方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 第2题: 某项目经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计算得出的项目评价区生态系统质量EO值为 58,按EQ值对生态系统进行分级,该区域应划入______。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参考答案:B

式中:EQ——生态系统质量; Ai——第i个生态特征的赋值;N——参与评价的特征数。按EQ值将生态系统分为五级:Ⅰ级100~70,Ⅱ级69~50,Ⅲ级49~30,Ⅳ级29~10,Ⅴ级9~0。 第3题: 根据初始瓶的溶氧量(IB)、黑瓶的溶氧量(DB)、白瓶的溶氧量(LB)测定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等于______。 A.LB-IB B.IB-DB C.LB-DB D.IB+DB 参考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净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第4题: 描述物种在群落中重要程度的指标是______。 A.样方数、采样频次和样方面积 B.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和相对频度 C.种数、种类与区系组成 D.种类总数、样地总面积和样地总数量 参考答案:B

3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5.3 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5.3.1 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现状调查 根据拟建项目工可资料及现场踏勘,本项目沿线共有10处噪声环境敏感点(均为村庄),其中主线有8处(均为村庄)和东宁连接线有2处(均为村庄)。 5.3.2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1)监测点布置 贯彻“以点代线”、“兼顾整体”的原则,根据路段、地形条件、距路距离、敏感程度等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在全线7处存在改扩建路段情况的声环境敏感点中选择5处(主线4处和东宁连接线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和背景噪声监测,在全线3处新建路段敏感点中选择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背景噪声);设置1处衰减断面监测点位(帮宽段),1处24小时连续监测点位(帮宽段)。详见表5-3-1。

表5-3-1 公路沿线声环境监测布点一览表 序号中心桩号名称布点位置执行标准现状代表性备注敏感点监测 主线 1 K59+580-K60+640 (新建路段) 太平川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一排民宅窗 前1m,高1.2m处 2类/ 背景噪声 2 K68+640-K68+790 (帮宽段) 闹枝沟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 按大、中、小型车 记录双向小时车 流量,同时监测距 道路500m外不受 交通噪声影响的 背景噪声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三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2类 3 K74+100-K74+350 (帮宽段) 神洞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闹枝沟村路右K69+950-K70+080(4a类区) 神洞村路右K73+960-K74+100(4a类区) 4 K85+600-K86+350 (裁弯取直新建段) 新城子沟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一排民宅窗 前1m,高1.2m处 2类/ 5 K90+130-K90+500 (帮宽段) 石门里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闹枝沟村路左K68+640-K70+200(4a和2类区) 新城子沟村路K86+640-K86+730(4a类区)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二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2类 东宁连接线 1 LK1+300-LK1+828 (帮宽段) 东宁镇蔬菜 二村 路左/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石门里LK0+500-LK0+900(4a类区) 按大、中、小型车 记录双向小时车 流量,同时监测距 道路500m外不受 交通噪声影响的 背景噪声 LK1+060-LK1+822 (帮宽段) 路右/ 11层楼房的1、3、5、7、9、11 层面向公路侧窗前1m处 4a类/ 路右/ 11层楼房的1、3、5、7、9、11 层背向公路侧窗前1m处 2类 东宁蔬菜二村LK1+300-LK1+828(2类区) 石门里LK0+500-LK0+900(2类区) 衰减断面监测 1 主线K84+930 路左(帮宽段) 地形开阔,无其它噪声源影响处,分别设置距路中心线 20m、40m、60m、80m、120m 5个点位,距地面1.2m。 测定交通噪声随距离变化的衰减规律 24小时连续监测 1 主线K84+930 路左(帮宽段)在距路中心线40m处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06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6 水环境影响分析 6.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源调查 本次地表水污染源调查主要对象为向沭河在厂址上游至沭河夏庄镇处境前河段内以及夏庄镇境内向马沟河排放废水的主要排污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cr 、NH 3-N )排放量。 根据污染源调查,向沭河排放污水的主要企业有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山东晨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有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其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6.1-1。 表6.1-1 评价范围内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 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6010?= i ij ij C Q P 式中:P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3/a ; Q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排放量,t/a ; C 0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浓度,mg/l ; i =1,2…n ;j =1,2…m ; ②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j ij i P P 1 ③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j j P P 1 ④评价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 m j j P P P 1 1

⑤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P P K i i ⑥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 P P K j j 评价标准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采用《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的一般保护区区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6.1-2。 表6.1-2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 单位:mg/L 具体评价结果见6.1-3。 表6.1-3(a )向沭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污染负荷80.220%,排第一位,其次为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19.771%; COD 为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84.26%,其次为SS ,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5.74%。 表6.1-3(b )向马沟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目前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污染负荷62.22%,排第一位,其次为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污染负荷37.78%;COD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 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 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0.058H+0.0065B)(gHI)1/2 y 式中:C —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x,y) Q —废水排放量,m/s ; 3p C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p C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h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横向混合系数,m ;/s 2y H —河流平均水深,m ;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 I —河流坡降; g —重力加速度,取9.81m/s 。 2 (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3) +Q+CQ/(QC =(CQ hhpphp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参数选取1.2 )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横向混合系数(M y 水文参数1.3 水文基本特征(1)、/s ,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 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s 33 ,年平均含沙993.3mmm ,年平均径流深度,年径流量58.49×108.45m 最小流量/s 338 1370kt 。,年平均输沙量量0.25kg/m 3 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上杭县境内流,1090m/s 多年平均流量47.3m/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域面积716km ,河长45.38km ,323 /s 。最小流量2.23m 3 ,0.0012m/m ,坡降为50m ,平均水深为0.77m 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 。0.0026m ·s 粗糙率为-1/3 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2),死m ×10100.55×m ,调节库容0.264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3388 4.95km 。m0.28×10,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库容238不发电时22:00,和5:00~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 丰(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雨季~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间为23:007:00和 24小时放水发电。水期)整天年最枯月平均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 1。—/s 流量16.7m 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 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1地理位置 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地区南端。东隔清凉江与景县、故城县相望,西邻冀州区,西南与邢台南宫市相接,北接桃城区和武邑县。县境位于北纬37°08′~37 °35′、东经115°35′~115°58′。以县城为起点北至首都北京约272km,西北至省会石家庄市约124km。县域南北两端狭窄,中部较宽,总面积892.3km2。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肖张镇肖张村北(肖张工业园区内),其中心点坐标为北纬37°36′31.14″,东经115°43′7.54″。厂址距离较近的村庄主要为南侧670m的肖张村,西南侧1260m的程杨村,西北侧1050m的半壁店村,东北侧860m的西李纸房村,东北侧东780m刘家纸房村,厂址周边关系情况见附图2。 厂址所处区域为平原地形,地势空阔,交通便利。评价区域内无国家及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点保护文物及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项目厂址地理位置见附图1。 4.1.2 地形地貌 枣强县属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全境除索泸河两岸有少许沙丘外,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黄海高程)23~29m,地面坡降七千分之一。本县由古代河流冲积而成,地势总体平坦,但微地貌较复杂,存在有不少洼地。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肖张镇肖张村北(肖张工业园区内),区域地势平坦,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4.1.3 气候气象 该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春季干燥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7℃,七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6.8℃,一月气温最低,平均为-4.3℃。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7℃,多年极端最低气温-23℃。年平均降雨量510mm,年蒸发量1321.9mm,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全年无霜期212天。 多年平均风速2.16m/s,年主导风向SSW风,频率为10.3%,次主导风向为S风,频率为9.35%,全年以NW风向频率最低,为6.13%。全年静风频率为24.76%。

水环境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

6水环境影响分析 6.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6. 1. 1废水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6. 1. 1. 1污染源调查 本次地表水污染源调查主要对象为向沐河在厂址上游至沐河夏庄镇处境前河段以及夏庄镇境向马沟河排放废水的主要排污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cr. NH;-N)排放量。 根据污染源调查,向沐河排放污水的主要企业有日照华泰纸业、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晨曦石油化工等;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有莒县鑫达食品、日照万华生物化工,其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6. 1-k 6. 1. 1.2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匕一j污染源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7a; Q:—j污染源i污染物的排放量,t/a; C oi—j污染源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浓度,mg/1; i = l, 2???n; j = L 2??? U1 m; ②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③j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p t=±p l: /-I ④评价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只=左£ J-l /-I ⑤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 =-5-xlOO% 1 P ⑥j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 = —xlOO% J P 6. 1. 1.3评价标准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采用《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的一般保护区区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6. 1-2。 表6. 1-2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单位:mg/L 6. 1. 1.4评价结果 具体评价结果见6. 1-30 表6. 1-3 (a)向沐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日照华泰纸业污染负荷80.220%排第一位,其次为莒县 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19. 771%; C0D为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84. 26%,其次为SS,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5. 74%o 表6. 1-3 (b)向马沟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第3章 环境概况及环境现状评价

第3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 自然环境基本概况 3.1.1 区域位置 吉安市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14o48′~115o7′,北纬27o9′30″~27o17′50″内,距省会南昌219km。阳明大桥位于吉安市区内的阳明大道由西向东的延长线上,跨越赣江;河东堤位于吉安市区的河东开发区,参见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 3.1.2 地形、地貌、地质结构 项目位于赣中南丘陵地区中吉泰盆地的北部,地势周高中低,盆地内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区内零星分布着低丘岗地,地面高程在40~100米,区内最高点高程为106.48m,最低点高程为48.4m,呈波状起伏,整个城区东高西低,向赣江倾斜。本段赣江河道在防洪堤内流向NNW至N至NE,河两岸是漫滩和Ⅰ、Ⅱ级阶地分布区。 项目周围处于吉泰断陷盆地中,基岩多为第四系覆盖。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离项目最近的一条深大断裂为赣江大断裂,它北起湖口,经新建、新干至吉水,为吉(安)~泰(和)盆地红层所覆盖,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该断裂离项目区较远,且属白垩纪以前的老断层,近期无活动迹象,对项目建设无不利影响。 3.1.3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沿线地区均小于Ⅵ度区,桥涵及其它构造物均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3.1.4 水文 赣江是江西省的第一大河,河道在青原、吉州区境内呈圆弧形,从禾水汇入口由西北转正北,再转北东向流出吉安市,河床一般宽600~800m,最宽处近1000m,河床高程一般在38.8~42m,枯水期水位在41.3~42m。赣江西岸筑有赣西堤、禾埠堤,河东未设防。赣江通航要求为规划三级通航。 赣江4~9月为汛期,5~6月为主汛期,赣江洪水由暴雨形成,4~6月大气环境活跃,冷、暖气流交会,形成历时长,范围大的峰面雨,产生的洪水往往造成赣江中上游峰高量大的大洪水,7~9月为热雷雨,形成的暴雨范围小,一般仅对赣江支流会造成大洪水,对主流影响较小。吉安市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8800m3/s(1968年6月25日),实测最高洪水位为52.58m(1962年6月29日)。 3.1.5 气候条件 吉安市属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气候,具有冬春阴冷,夏热秋燥,初夏多雨,伏秋干旱,云系多,光照少,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8.3℃;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7.2℃,年极端最低气温-8℃。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390小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1.1监测点布设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评价级别及区域环境特征,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共布设4个。具体监测点位见表4-1。 表4-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布设一览表 4.1.2 监测因子 监测因子为环境空气中的SO2、NO2、TSP和PM10。 4.1.3 监测时间及频率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由邓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9月23日~29日进行,连续监测7天,同时记录了监测时的气象状况(风向、风速、气压、气温)。现状监测因子及频率具体见下表4-2。 注:每次监测的同时观测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 4.1.4 监测分析方法 具体监测分析方法见表4-3。

表4-3 环境空气质量分析方法及检出限 4.1.5 评价方法 采用标准指数法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Pi=Ci/Si 式中:Pi——i污染物的单因子污染指数; 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4.1.6 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TSP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二级标准,具体见表4-4。 表4-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标准

表4-5 环境空气监测数据一览表 4-3

4-4

4.1.7 监测结果与分析 根据监测报告,各监测点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5。 根据表4-5监测数据分析可知,监测点的环境空气的SO2、NO2、PM10、TSP、监测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表1二级标准。 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1监测断面布设 本次环评监测布设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监测断面(功能、方位和污染源的距离)的布设见表4-6及图4-1。 表4-6 地表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表 4.2.2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及频率 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由邓州市环境监测站2014年9月23日~25日进行,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及频率见表4-7。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地理位置 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河北平原中部,衡水市南部,地处东经115° 35115°, 58纬37° 0837°之间;总面积892.3平方公里。东隔清凉江与景县、故城相望,西临冀州市,南靠邢台地区南宫市,北接衡水市桃城区、武邑县,全县南北长45km,东西宽28km。县城北距首都北京272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24公里。枣强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县。枣强县地处两环两线”腹 地,北依京津,东临渤海,京九铁路、正在建设中的邯黄铁路穿境而过,北临石黄高速公路,西接106国道。境内有邢德线、肃临线、郑昔线、武馆线两纵两横省级公路,大广高速公路纵贯枣强31公里,并留有两个进出口。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便利快捷。 本项目位于衡水市枣强县马屯镇西子结村西,厂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7° 38' 14.56",东经115° 49' 43.07"。项目东侧为耕地,南侧为收粮食厂,西侧隔路为耕地,北侧为耕地。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东南方向413m处的西子结 村。 3.2自然环境概况 3.2.1地形地貌 枣强县属河北省中南部平原,由古代河流冲击而成,全境除索泸河两岸有少量沙丘外。地势总体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黄海高程)23~29m,地面 坡降七千分之一。全县总体地势平坦,但微地貌复杂,局部存在洼地。 拟建项目地貌属冲击平原,区内地形平坦,海拔高程在25m左右,地势西南 高,东北低,略呈倾斜状,地面坡降约为万分之一。 3.2.2气候特征 枣强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春季干燥少风多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7C,七月气 温最高,平均为26.8 C,一月气温最低,平均为-4.3 C,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7C, 多年极低最低气温-23 C,年平均降雨量510mm,年蒸发量1221.9mm,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全年无霜期212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1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一、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一)基本内容 1.地理位置; 2.地质; 3.地形地貌; 4.气候气象; 5.地面水环境; 6.地下水环境; 7.土壤与水土流失; 8.动、植物与生态。 (二)技术要求 1.地理位置 ⑴经度、纬度; ⑵行政区位置、交通位置; ⑶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机场的距离和交通条件; ⑷地理位置图; 2.地质 ⑴地质概况 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①岩层;②断层;③断裂) ⑶风化情况; ⑷矿藏资源情况:已探明、已开采; ⑸预测地质灾害风险: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3.地形地貌 ⑴海拔; ⑵地形特征(高低起伏) ⑶周围地貌(山地、平原、沟谷、丘陵、海岸) ⑷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的情况; 4.气候与气象 ⑴定量参数:年均风速、月均风速(最冷月、最热月)主导风向、气温(年、月、日平均)、极端气温、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天数; ⑵主要气象特征:梅雨、寒潮、冰雹、台风、飓风等; ⑶例外情况:需大气环评,除上所有,按《导则—大气》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5.地表水环境 ⑴不进行地表水环境单项评价 地面水状况(地面水资源的分析及利用情况)、地面水各部分(河、湖、库等)之间及其与海湾、地下水的联系,海浪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以及地面水的污染来源; ⑵无需进行海浪单项评价 海浪环境状况(海洋资源及利用情况,海湾的地理概况,海湾与当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状况,污染来源等) ⑶需进行地面水(海湾)单项评价 除⑴⑵两项详细叙述外,应按《导则—地面水》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6.地下水环境 ⑴不进行与项目相关的环评 开采情况、埋深、上下联系、水质状况、污染来源;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四)

[模拟]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四)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时,统计地面长期温度气象资料的内容是 ______。 A.小时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B.日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C.旬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D.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地面长期温度气象资料的内容。温度是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温廓线即反映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通过对温廓线的分析,可以知道逆温层出现的时间、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逆温层是非常稳定的气层,阻碍烟流向上和向下扩散,只在水平方向有扩散,在空中形成一个扇形的污染带,一旦逆温层消退,会有短时间的熏烟污染。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一级评价项目除上述工作外,还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温廓线的分析,并分析逆温层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第2题: 某地大气环境现状监测NO2日均值如下表,按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0.12mg/m3,标态)评价,该区域的超标率是______。 A.28.3% B.50.0%

C.66.7% D.75.8% 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境现状监测。NO2日均值超标率的计算。其关键是第一个数据0.120mg/m3为超标,大气就是这样规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监测值与标准值相等为达标。4/6=66.7%。 第3题: 某新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一个在建的120× 104t/a焦化厂,无其他在建、拟建项目,区域污染源调查应采用______。 A.焦化厂可研资料 B.类比调查资料 C.物料衡算结果 D.已批复的焦化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参考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污染源的调查与分析对象。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第4题: 某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当地的年主导风向为E,冬季主导风向为NE,拟在1月份进行环境监测,必须布点的方向为______。 A.E、W B.NE、SW C.E、SE D.NE、W 参考答案:B 本题实际考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关键是要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而不是当地的年主导风向。三级评价项目,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18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也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如果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第5题:

4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5.4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5.4.1现状水质监测与评价 本项目所在地为绥芬河水系,线位桥梁跨越水体为罗圈沟、大肚川河、杨家堂子沟、蔡克义南沟、大蛤蟆沟、新城子沟、地印子村小河、绥芬河和北河沿小河,主线约有 1.6km 伴行九佛沟水库(县级农用灌溉蓄水水库)。 (1)监测断面为了解项目沿线地表水体的水质现状,结合项目地表水评价范围内地表水体分布特点,本次评价在不同路段 3 处跨越水体和伴行九佛沟水库布设监测点。见表5-4-1 。 表 5-4-1 水质监测位置 监测要求 ①采样频率:监测连续 3 天,每天取样 1 次。 ②监测项目:pH、COD、BOD5、氨氮、SS、石油类。 ③监测点位:桥梁跨河和与水库伴行最近处。 ④监测方法:参照《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⑤对异常或超标严重数据要说明原因。 (3)监测分析方法 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要求进行。 具体的监测分析方法见表5-4-2。 表 5-4-2 水环境质量监测项目分析方法

(4)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方法 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评价,其数学模式如下: 一般污染物: S ij Cij (式 5-3-1) C is S ij —— i 污染物在监测点的 j 的标准指数; C ij —— i 污染物在监测点 j 的浓度值( mg/L ); C is —— i 污染物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值( mg/L )。 7.0 pH j 7.0 pH sd pH j 7.0 pH su 7.0 式中: pH j ——监测点 j 的pH 值; pH sd ——水质标准 pH 下限值; pH su ——水质标准 pH 的上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 S ij >1 时,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已 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S ij ≤1时满足。 5.4.2 现状监测结果及其评价 地表水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见表 5-4-3。引用东宁市环境保护局委托黑龙江 科瑞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报告结果见表 5-4-4。 表 5-4-3 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 mg/L ,pH 无量纲 式中: S pH ,k pH : S pH , j pH j 7.0 (式 5-3-2) pH j 7.0

商业计划书-第3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3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自然环境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 项目沿线所经过区域属吉安市中西部,吉州区、吉安县和安福县境内,沿线区域位于罗霄山脉中段以东,属山地丘陵区,地势东、西、南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北部宽敞。参见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 **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 本项目沿线地形复杂多样,路线走向由东向西,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最高海拔(黄海高程)为126米。 路线经过的范围内主要分布和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白垩系上下统、二叠系下统、石炭系下统、泥盆系上统。地质构造:路线经过的范围内主要分布和出露路线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上的一个次级构造,由一系列隆起带、凹陷带、断裂带和部分褶皱组成,岩层走向向东北与西方向偏移,多系地层与寒武系地区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沿线地区均为Ⅵ度和小于Ⅵ度,桥涵及其它构造物均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 水文、气候条件 (1)水文 路线经过地区主要为泸水河,属赣江水系。汇水面积大,地表水丰富,河流两岸阶地,地势平坦,地表长期积水,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地下水由河水补给。 (2)气候 沿线气温:年平均气温18.6℃,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6.0℃,一月平均气温6.8℃,七月平均气温28.9℃。沿线风力、风向:全年最多风向——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最大风力9级。 沿线气象条件:年平均降雨量1366mm,全年平均无霜期278天。 **生态环境 **动植物资源 由于改造公路路线沿吉福路原有线路,周围均为开发较为充分的地区,评价范围内野生动植物稀少。改造公路沿线区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丘陵植被较为发育,植被以松、杉、竹、茶林为主,河谷平地基本为水田。 ** 土壤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

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 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1地理位置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临许昌市,西靠平顶山市,东接周口市,南连驻马店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3°24′~33°59′,东经113°27′~114°17′,全境东西长77.3km,南北宽63.7km,总面积2617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6%,其中市区位于东经114°01′,北纬33°33′。距省会郑州145km。 西城区位于漯河市西部,2010年3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开发建设西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0年8月成立了西城区管委会,2013年8月决定将阴阳赵镇整体委托西城区进行属地管理。 ◆本项目位于漯河市西城区,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 4.1.2地形地势 漯河市地势平坦,局部低洼,是伏牛山前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微倾斜洪积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降,自然坡度为0.3‰,是东西地区地形和南北气候的交叉点。全市海拔最高点102.3m(舞阳县保和乡),最低点50.1m(召陵区青年镇),大地貌类型单一,全市为一个平原,微地貌差异明显,可分为缓岗、平原和洼地。市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1‰~3‰,海拔在57~62m之间。 4.1.3工程地质 漯河市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属沙澧河冲积平原地貌,地层的基底岩石埋藏较深,无裸露现象,地质年代为前新生界,其余均为黄淮冲积成因堆集而成的第四纪沉积覆盖层,发育齐全,成因类型复杂,

根据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土层分布规律,可分为Ⅰ、Ⅱ、Ⅲ三大工程地质区域,Ⅰ类地区主要分布在铁东及澧河西区,该区土层分布均一,厚度变化不大,强度稳定,上部遍布一层钙质胶结的硬壳层,宜作建筑场地,持力层承载力达150~200kPa。Ⅱ类地区分布在老城区,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土层分布不均,上面杂填土分布较广,其持力层承载力为100~150kPa。Ⅲ类地区主要分布在沙河以北,昆仑路以西,天山路以东地区。由于受沙河、澧河泛滥冲积的影响,土层分布不均,厚度变化大,含沙量大,有机质含量高,为不良工程场地,持力层承载力为80~120kPa。市区地震基本裂度为六度。 4.1.4水文地质 漯河市位于淮河冲积平原西部,沙河、澧河从境内流过。地层沉积多为洪积、冲积物,河床相、河漫滩较为发育,含水层较多,因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 0~90m水文地质条件,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0~30m处)为发育较多的澧河的河床相,地质时代为Q3,岩性以中细砂为主,次为中砂、粉砂,局部为砾石。从南到北有四个较为明显的河床相沉积:①陈岗—唐江河河床;②三里桥—马夫张—干河陈—后谢; ③丁湾—干河陈—金盆赵;④五里庙—铸造厂—龙塘;以上四个河床相各相以后三个对本市影响较大,单井涌水量40~60m3/h,深度70~90m,在市区南部马夫张—小村铺—后谢一带有较为发育的河床相沉积,岩性以细中砂为主,次为砾石、粉砂等。 评价区域所处水文地质分区见图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