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
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联合鼻中隔矫正、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联合鼻中隔矫正、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姚爱军【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9(031)017【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 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 鼻中隔偏曲; 变应性鼻炎【作者】姚爱军【作者单位】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河南三门峡 47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9变应性鼻炎又名过敏性鼻炎,为耳鼻咽喉科高发疾病,主要症状为鼻痒、鼻黏膜肿胀、鼻分泌亢进以及喷嚏等,甚至继发哮喘、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严重疾病,常伴有鼻中隔偏曲出现[1-2]。
现阶段临床上在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时通常使用手术、药物等治疗方式。
本文观察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联合鼻中隔矫正、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入选标准:符合《耳鼻咽喉头颈科学》中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3],经鼻内镜检查与皮肤点试验证实,患者近1个月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排除标准:合并鼻息肉、鼻窦炎、鼻腔肿瘤;急性与慢性感染性疾病;鼻部解剖结构异常;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0~57岁,平均(39.8±6.7)岁;病程8个月至10年,平均(5.2±0.8)年。
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1~56岁,平均(39.7±6.6)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平均(5.1±0.8)年。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鼻中隔矫正、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常规药物治疗。
保持患者平卧体位,常规麻醉。
鼻内窥镜下观察偏曲的位置、形态和下鼻甲黏膜周围结构等,选取合适的手术切口分离黏膜,将鼻中隔软骨纵向切开,置入鼻中隔剥离器,充分暴露骨质组织,切除偏曲部分,以可吸收线缝合。
手术和微波联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

生妊 娠期 高血 压疾病 3例 ( .7 ) 照组 发生 1 2 9% 对 5例 (4 8% ) 1 .5 。其 机制 可 能是 因为 血钙 低 , 细 胞 膜通 使
透性增 加 , 血钙离子跨 膜 内流 ; 甲状 旁腺素分泌增
加 , 活腺苷 酸化 酶 , 细 胞 内环 磷 腺 苷 增 加 , 线 激 使 致
生 的作用 。
由于妊娠期特殊 的生理需要 , 妊娠妇女钙 的需
要量 增加 , J同时孕 期 由于 血容 量 的 变化 , 血 钙浓 使 度 相对 降低 , 加之 肾小球 滤 过率 增 加 , 又使 尿 钙排 泄 量 增 加 , 且 孕期 雌 激 素地 升 高又 在 一定 程 度 上 抑 而 制 了母 体 对骨 钙 的吸 收 , 因此孕 妇 体 内常处 于 低 钙 状态 。本 文 中 补 钙 组 补 钙 后 钙 值 较 补 钙 前 明显 增 高 , < .1而对 照组 则无增 高 (P >00 ) P 0O, .5 并且 有
[ ] 乐杰 . 1 妇产科学[ ]第 6 . 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0 . . M . 版 北 人 2 59 0 7 [ ] 于华 , 2 董兆平 , 丽. 蒋维 妊娠期 补充乐力钙 的临床研究 [] 实用 J.
妇产科杂志 ,02 1( )35 20 ,86 :7 .
孕期缺钙 是引起妊娠 期高血 压疾病 的重要原 因 , 孕期 补钙 有降低 妊娠 期 高血 压疾 病 的发 生率 , 而
鼻 中隔黏 膜下矫 正术加鼻 腔神经微 波热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年性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病 , 据初步估计 国内 常年性 变应 性 鼻 炎 患 者越 来 越 多 , 于该 病 虽 然 治 对 每年 约有 20 00万人 患 本 病 …。 随着 工 业 化 的 发展 , 疗 的方法 很 多 , 对 合并 鼻 中隔 偏 曲 的患 者 以往 采 但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分析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分析唐正琪;张潜英;岳显;韦军;黄坚【期刊名称】《临床医学工程》【年(卷),期】2010(017)006【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传统手术252例,鼻内镜下鼻中隔成行术235例,术中只切除少量的偏曲软骨和骨,尽量保留鼻中隔软骨和正常骨质.结果传统组252例患者中,其中治愈186例,好转43例,无效23例;治愈率73%,好转率17%.鼻内镜组235例,治愈225例,好转10例,无无效者;治愈率95%,好转率5%.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鼻内镜下鼻中隔成行术具有术野清晰、安全性高、操作精细、损伤小等优点,可有效避免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鼻中隔软弱,随呼吸摆动,鼻中隔穿孔等各类并发症.特别处理高位、后段偏曲,电视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优于传统方法,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手术.【总页数】2页(P58-59)【作者】唐正琪;张潜英;岳显;韦军;黄坚【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自贡,643020;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自贡,643020;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自贡,643020;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自贡,643020;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自贡,643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相关文献】1.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比较 [J], 张中宝;王琴;袁勇;龙朝庆;容庆丰2.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J], 贾卫涛3.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眼睑分裂痣的疗效分析 [J], 白华宝;杨宁宁4.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代明胜;朱晓慧;苏三婷5.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J], 曲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疗法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92 8
G a g iMe ia o r a ,u . 0 7, o. 9, . u n x dc lJ u n lJ 12 0 V 12 No 7
综合疗法治疗鼻中隔偏 曲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
陈世 强 何 宁 陆秋 天 唐 凤珠
502 ) 30 1 将9 5例 鼻 中隔偏 曲伴 P R患 A ( 西壮族 自治 区人 民医院耳鼻 咽喉科 , 宁市 广 南 【 摘要 】 目的
The o e v i n o l c le c c o bi e o ft he a n bs r ato fci a f a y ofc m n d m da y t r py i ni i i 3 a e a a e um v a i n c m p i a e ih pe e i ala l r i hi ts 3 c s s n s ls pt de i to o lc t d w t r nn le g c r n i i C E —in H ig L i—a T NGF n — u HN q g,E N n , U Qut n,A egz a i h
【 btat Obet e T td h fc o e o o nsl etm dv i o pi t i eena a e i ri t ( A . A s c】 r jci os yt e et fm t df aa spu e mo cm l a d wt pr i l r c h is P R) v u e h r i n ce h n l lg ni
Me os Nnt f ec e aa spu dv t ncm l a dwt P Rw r n o l dv e t3gop , opA n 3 ) e et t d i yi a s f sl et h e v s o n m ei i pi t h A eer dm y iddi o rusg u ( = 2 w r ta ao o c e i a i n r er e d i hn l etm c r t ngo ( 3 )w r r t h a ot i — e e n r r h ia nr a o e ec n e wt aa spu r ci ,r pB 凡= 0 eet a dwt n a ps r r drnreadat o t odl e er i r unyu dr s oe o u e e i s l eo u n vn e em i v d fq n a edso ,ru n:3 ) eet a dwt o b ai fa oem tos R sl Altecssw r f l e pf n er s a nocp gop C( l e 3 w r r t hcm i t no bv hd . eut ee i n o e s l h ae e oo d u roeya e lw o
鼻中隔矫正术对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变应 性 鼻炎 ( A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 AR) 和 鼻 中 隔偏 曲是鼻科 常 见病 和 多 发病 , 两 者 均 能 引 起不 同程 度
作者简介 : 于砚 丽 , 硕 士 研 究 生 在读 , 研究方向 : 耳 鼻 咽 喉科 学
0・ 0 5) . By t he a s s e s s me n t o f V A S, s y m pt o ms we r e i m pr o ve d i n di f f e r e nt d e g r e e a f t e r s u r ge r y
摘要 : 目的 评价 鼻 中隔偏 曲矫 正术 对持续 性 变应性 鼻炎 (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 A R) 伴 鼻 中隔偏 曲患者 症状 和生 活质量 的影 响 。方法 应 用 症 状 视 觉模 拟 评 分 量 表 ( Vi s u a l An a 1 o g u e S c a l e , VAS ) 和鼻
.
Ke y wo r d s : Rh i n i t i s , a l l e r g i c , p e r s i s t e n t ; Qu a l i t y o f l i f e ; Na s a l s e p t u m d e v i a t i o n; Na s a l s e D t a l r e c o n —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1 mo n t h, 6 mo n t h s o f n a s a l s e p t a 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6 2 p a t i e n t s o f p e r s i s t e n t a 1 1 e 卜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影响

好 疗效 。
【 关键词 】 变应性鼻炎 ; 中隔偏 曲; 术; 鼻 手 疗效
变态反应性鼻炎 (l ri riis A ) a eg hnt , R 发病率逐 年增高 , l c i 严 12 治疗方法 : 照组患 者常规 药物 治疗 , . 对 给予抗组 胺药 、 皮 质类 固醇 、 减充血剂 、 肥大 细胞膜稳定剂 等 ;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
3 ( :2 . 7 4) 6  ̄3
( 收稿日期 :0 2— 7—1 ) 21 0 3
上述 影 响 因素后 , 同型半 胱 氨酸 水平 与 C s C关 系密切 , 血 yt
血 同型半 胱氨 酸是影 响 老年 高血 压 病患 者 肾 脏损 害 的独立
( 文编辑 : 华玲 ) 本 方
空 腹 血 糖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0 0 ), 明 在 去 除 P .5 说
[ 曾爱平 , 4] 周任芳 , 王焰 兵. 血清胱抑素 C浓度判断 肾小球滤过功能 的应用评价 [ ] 临床检验杂志 ,0 2 2 ( ) 1910 J. 2 0 ,0 3 :5 —6 . [ ] 陈雅丽 , 5 李凌 , 晓燕 , 高血 压患者腔 隙性脑 梗死的发 生与血 赵 等. 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胰岛素水平 的关 系[ ] 中国实用医刊 ,00, J. 21
做“ ” 切 口, L形 从鼻 中隔上方 向鼻底纵行切 开黏骨膜 , 直视下剥 离黏骨膜 向后方至蝶骨 , 分暴露偏 曲部 软骨及骨质 , 充 于黏 软 骨膜 下做 上下 平 行钝 性 分 离 , 越 偏 曲 部 位 , 露 矩 状 突 , 超 暴 同法广泛 剥离 对侧 黏骨膜 。切 除偏 曲 的软 骨 、 棘 , 骨 多关 节 咬骨钳 咬除部 分偏 曲 的筛 骨垂 直 板及 梨 骨 , 使鼻 中隔 居 中 、 平 直 , 有 中鼻 甲反 向弯 曲 、 状 中鼻 甲或 下 鼻 甲肥 大 者 一 伴 泡 并 处理 , 双侧鼻 腔恢 复对 称结 构 , 侧 黏膜 复 位 , 分 止血 。 两 充
鼻中隔矫正治疗变应性鼻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褚海波 , 明 , 仇 潘龙文 , 腹 腔镜 Nse 等. i n胃底 折叠术 的临床疗效评 s 价. 中华临床 医学实践杂志 ,0 7 4 13 20 , :2 . 2 叶萍 , 李兆 申, 国铭 , . 许 等 滑动型食 管裂孔疝伴 反 流性 食管炎 患者 的食管动力学研究. 胃肠病学 ,0 1 1 :6 . 20 ,6 19 3 蔡秀军 , 郑雪 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 、 胃底折叠术 的综 合评价 . 中华外科杂志 ,0 64 79 2 0 ,4:-.
4 Me t B d y A, h d s M. v e o u c me atr lp r s o i a - h a S, o d R o e Re iw fo to f a a o c p c p r e a s p g a it l e i r p i.S r a ao c n o c Pe c tn T c e o h e l h aa h r a e a r u g L p r s ,E d s r u a e h, n
可北 医药 2 1 4月 第 3 0 2年 4卷 第 8期 胃壁溃烂 。
H b i dcl o ma,0 2 V l 4A r o8 ee Meia Ju l2 1 , o 3 p . N
参 考 文献
l 45 l
此外 , 笔者认为术 中全 面探查 腹腔 情况是腹 腔镜手术 另一 个优 势 , 如发现合并其 他需 要治疗 的疾 病 , 在患 者情 况允许 时 在本次腹腔镜 手术 中 同时完 成 , 避免 再 次手 术 和麻 醉 的痛 可 苦, 本组 1例患者合 并胆 囊结石 , 中在 完成食 管裂 孔修 补和 术 胃底折叠后 , 同时行腹腔镜胆 囊切除术 , 术后患者恢 复顺 利。 综上所述 , 腔镜微创手术 治疗 食管裂孑 疝 , 腹 L 具有创伤 小、 出血 少、 恢复快 、 并发症少等优点 , 只要 具备 丰富的腹腔镜 手术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加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加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分析作者:徐艳丽姜淑花张全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对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对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抽取74例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
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变应性鼻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鼻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鼻炎病情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对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翼管神经切断术;变应性鼻炎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79-01变应性鼻炎是目前临床耳鼻咽喉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病,是在鼻黏膜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1]。
本次研究对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现汇报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抽取74例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5例;患者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1.4±1.3)岁;患鼻炎时间1-17年,平均患病时间(4.8±0.5)年;治疗组患者中男23例,女14例;患者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1.6±1.2)岁;患鼻炎时间1-19年,平均患病时间(4.6±0.7)年。
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1.2 方法1.2.1 对照组治疗方式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实施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
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
性鼻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1例,
观察组治疗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消融术,对照组治疗方法为
药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以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合并
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且治疗效果时间比药物治疗效果更
持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手术治疗
变应性鼻炎就是我们常说的过敏性鼻炎,其发病率相当高,其会严重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其主要是由于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导致了Ⅰ型变态反
应,然后出现相应的鼻部症状[1]。临床常用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有药物治疗、
免疫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但对于各种方法的疗效缺少有确切疗效对比。本研究就
对比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皆为临床提
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
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持续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表现为
鼻痒、鼻塞、发作性喷嚏、流清涕等。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
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治疗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消融
术,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2~75岁,平
均(42.6±5.4)岁;5例单侧或双侧的下鼻甲肥厚、6例棘突、6例嵴突、7例C
型、7例S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3~76岁,平均(41.6±5.4)岁;
4例单侧或双侧的下鼻甲肥厚、7例棘突、6例嵴突、8例C型、6例S型。两组
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
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健乔信元医药生技股份有限公
司健乔厂,批准文号:HC20130020,规格型号 64μg×120喷),1喷/次,2次/d;
同时给予呋麻滴鼻液(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1294,10mL/
支),2滴/次,3次/d;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再加用氯雷他定(上海长城药业有
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27,规格型号:10mg×6粒),1粒/次,1次/d。
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方法如下:患者采取仰
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皮肤黏膜交界处“L”形切口,1%利多卡因加0.1%的肾
上腺素液切口处、双侧鼻丘及下鼻甲前端浸润麻醉,切开并在同侧黏骨膜下剥离
黏膜,切口后约3mm处切开软骨同法剥离对侧粘膜直至充分暴露偏曲的中隔软
骨、筛骨垂直板、犁骨及上颌骨鼻嵴,离断上述诸骨之间的部分连接并咬除偏曲
的骨质、软骨,保留并复位无偏曲的骨质、软骨,手术中反复铺平黏膜检查直至
鼻中隔居中[2]。应用由成都美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等离子治疗仪(型号
MC-GZ510),功率设置为6档,鼻内镜下用其配套的MC-217治疗刀头插入双侧鼻
丘处及下鼻甲中段、后端分别进行消融,每个部位消融时间为5-10秒,每次刀头
退出时长按其凝血按钮进行止血。伴有下鼻甲肥大的病例消融前行下鼻甲骨折外
移。最后以止血海绵双侧鼻腔填塞止血,并用抗菌药物和止血药物,在术后48h
将止血海绵取出[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以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症
状评分标准:评价分数为1~3分,1分:有意识吸气时可以感觉到鼻塞,连续喷
嚏一次4~6个;2分:间歇性或交互性鼻塞,连续喷嚏一次7~9个;3分:只能
用口呼吸,连续喷嚏一次≥10个;(2)体征评分标准:评价分数为1~3分,1分:
可见到鼻中隔、鼻甲,鼻甲轻度肿胀;2分:下鼻甲与鼻中隔或鼻底紧邻;3分:
有息肉存在或中鼻甲不见,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紧邻[4]。(3)疗效=(治疗前
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临床疗效分为无效、有效、显效,无效:
疗效≤30%;有效:疗效31%~60%;显效:疗效≥6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
+显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完成组间临床指标的比较,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7%、90.32%、83.87%,
对照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97%、61.29%、48.39%,
观察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人体鼻腔感觉神经末梢的部分神经肽物质可以调节鼻黏膜血管舒张和腺体分泌等,临床
研究已经证实,神经调节状况与变应性鼻炎患者出现鼻部症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于药物
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虽然其可以取到一些效果,但是对于这类患者来说,由
于其鼻解剖结构异常,因而鼻喷剂药物会达不到应有的深入,其药效就无法发挥,而且长期
的两侧鼻腔不平衡刺激,还会将鼻腔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加重患者病情,因此药物治
疗多不能有效控制[5]。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鼻中隔手术可以缓解AR的症状,原因可能是鼻腔宽大侧变应原吸入过
多,鼻腔狭窄侧变应原滞留[6]。等离子消融技术是利用分子电离作用,在40-70℃的低温下
使组织裂解汽化成低分子量气体,并于黏膜下形成热收缩带,能很好的保护鼻粘膜正常的生理
功能[7]。鼻丘处分布有筛前神经的外侧支,而筛前神经是鼻腔的主要副交感神经[8]。下鼻甲
粘膜下分布有丰富的浆液腺,变应原进入鼻腔后最先到达此部位 [9]。鼻丘及下鼻甲的等离子
消融治疗可以将鼻腔的副交感神经切断,进而降低其兴奋调节功能,有效减少患者打喷嚏次
数,同时上述治疗可将神经反射通路切断,减弱了副交感神经的活性,减少腺体分泌量[10]。
因此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消融术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各种临床症状,而且其疗效比药物治
疗更长。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效果优
于药物治疗,且治疗效果持续的时间比药物治疗效果更持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啸.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
疗,2017,28(10):1864-1865.
[2]韩德明,王彤,臧洪瑞.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
103-105.
[3] 李佩忠,顾东升,陆美萍,等.鼻腔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观
察[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11):891-894.
[4]李章雨,王文博.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
学,2014,20(06):40-41.
[5]郭名聪,谢丰咏.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研究[J].江西医
药,2014,49(08):738-739+741.
[6]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中华耳鼻咽
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972-976.
[7]熊洪斌,钱洁,石惠华,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微波消融术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
性鼻炎[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18(5):251-253.
[8]梁绍伟,段炼,范勇,等.鼻内镜下手术联合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 [J].临床研究,2012,2 (1):
87-88.
[9]耿江桥,王其敏,马丽霞,等.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持
续性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3),107-109.
[10]翟和平,程哲.鼻内镜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3,19(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