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
鼻内镜下等离子鼻腔神经减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l 临床医学_
2 至
鼻 内镜 下等离子 鼻腔神经减敏治疗变应性鼻 炎的 临床效果
郑茜玲 , 赵 玉 祥 ( 延 安 大 学 附属 医 院耳 鼻 喉 科 , 陕西 延 安 , 7 1 6 0 0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鼻 内镜 下等 离子鼻腔神经减敏 治疗 变应性鼻 炎的临床效果 。方 弦 选取我 院收治的 变应性鼻 炎患者 8 O例 ,
o f n e r v e d e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u n d e r p l a s ma e n d o s c o p i c n a s a l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i s i d e a l , wh i c h h a s h i g h c l i n i c a l
中图分 类号 A
文 章编 号 :2 0 9 6 — 1 4 1 3 ( 2 0 1 7 ) 1 5 — 0 0 9 4 — 0 2
C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n e r v e d e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u n d e r p l a s ma e n d o s c o p i c n a s a l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

变应性鼻炎为机体对某些变应原(亦称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也是呼吸道变态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时与支气管哮喘同时存在。
该病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自2011年来本科开展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技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科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8~68岁。
主要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鼻痒、头闷胀等。
排除标准:严重的鼻中隔偏曲,鼻腔内新生物患者。
全部患者均曾应用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物治疗,。
1.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以1%盐酸丁卡因棉片进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辅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根据下鼻甲黏膜肿胀情况选取数个治疗点,一般选择在筛前神经鼻中隔支(位于鼻中隔前上方近鼻背处)用微波凝固切断。
然后沿下鼻甲前端及后下缘从后向前分次行隧道式低温减容术。
治疗时将输出功率定在20~30W,每次持续时间2s。
双侧鼻腔均一次完成。
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不用填塞鼻腔并给予地塞米松5mg、阿米卡星2mL高频振动雾化,每天2次,以减轻鼻黏膜反应性肿胀,口服或静脉滴注抗菌药3~5d。
患者术后1~2h均稍感疼痛伴有鼻塞加重,2~3d给予清除鼻腔分泌物后鼻塞缓解,喷嚏、流清涕减少,鼻腔内无出血。
1周后鼻塞、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明显改善。
1.3疗效判定1.3.1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见表1。
1.3.2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疗效:(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50%为显效,20%~50%为有效,<20%为无效。
2结果术后1个月治疗效果作为近期疗效,术后1年治疗效果作为长期疗效。
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术后1年有3例患者复发,总有效率为96.25%(77/80)。
鼻内镜下等离子消融治疗过敏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等离子消融治疗过敏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标签:过敏性鼻炎;等离子消融;鼻内镜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加重,过敏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鼻用皮质类固醇、减充血剂、抗胆碱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及各种能降低鼻腔黏膜敏感性的治疗措施等)和特异性治疗(避免变应原接触、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在药物治疗中,虽然治疗效果尚可,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而且还存在短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欠佳的情况,而部分致敏原不仅常年存在且部分过敏原检测不明确,限制了特异性治疗的实施。
笔者所在科室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120例过敏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监视下施行等离子消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笔者在笔者所在科接受鼻内镜下等离子消融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海口会议诊断标准[1]。
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9~68岁。
所有患者均出现连续性喷嚏、阵发性鼻痒、鼻塞及流清涕的症状,120例患者均经历过抗组胺疗法和激素治疗,疗效不明显或患者不愿再接受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
1.2治疗方法嘱患者采取仰卧位,用0.1%的盐酸赛洛唑啉滴鼻液(诺通)收缩鼻腔黏膜后,再用1%丁卡因浸湿棉片行双侧鼻腔黏膜表面麻醉。
在0度鼻内镜直视下,选取美国多尼尔等离子手术系统,把双极消融刀头分别贴近双侧鼻丘、与鼻丘对应的鼻中隔黏膜(前后错开鼻中隔两侧消融区域)、双侧中鼻甲前端及下鼻甲外下方黏膜下前中后端及鼻腔外侧壁的前端进行等离子消融术。
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3~5d,以避免发生感染,同时也为了减轻鼻黏膜因机械或药物刺激而产生的肿胀,手术结束后还要定期对恢复情况进行检查,对鼻腔内的分泌物及痂皮要及时清理。
在术后恢复期间不要使用抗过敏药物,以防止因药物作用而干扰疗效,不利于观察。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过敏性鼻炎患者48例,全部患者采用鼻内镜直视下低温等离子刀头刺入蝶腭孔,电灼烧翼管神经,再用等离子刀刺入鼻丘黏膜下,凝固筛前神经鼻腔外侧支,接着烧灼下鼻甲黏膜,跟踪随访6个月~1年,评估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结果近期临床疗效:显效44例(91.66%),有效2例(4.16%),临床有效率高达95.83%;远期临床疗效:显效39例(81.25%),有效4例(8.33%),有效率为89.58%。
治疗前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
经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2w内症状完全消失,鼻腔粘膜正常,鼻腔粘连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无大出血、鼻中隔穿孔和鼻腔感染等发生。
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满意,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鼻内镜;低温等离子;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指致敏原接触后IgE介导释放细胞因子和免疫因子引起鼻腔粘膜慢性过敏性炎症。
I型变态反应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是诱发过敏性鼻炎的原因。
临床常规使用药物、微波、电灼和激光等治疗手段,但临床疗效欠佳,且严重影响鼻腔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1]。
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5月~2011年6月采用的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满意,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5月~2011年6月诊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48例,全部患者符合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且经激素、脱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无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的患者纳入研究。
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2.01±4.12)岁,合并哮喘2例,合并鼻中隔偏曲10例,合并鼻息肉10例,合并鼻窦炎14例1.2方法采用成都出产美创低温等离子单级手术刀头,患者取平卧位,予全麻或局麻,调节等离子刀能量选5档,时间6~15s,鼻内镜直视下采用手术刀头刺入蝶腭孔,电灼烧翼管神经,再用等离子刀刺入鼻丘黏膜下,凝固筛前神经鼻腔外侧支,接着刺入前,中,后的肥厚下鼻甲黏膜,直至鼻甲粘膜完全消融收缩或鼻腔通道通畅,部分患者予鼻内镜下鼻窦开放式,鼻中隔矫正术,或中鼻甲部分切除术1.3观察指标1.3.1临床疗效评估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判定疗效。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78例变应性鼻炎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78例变应性鼻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分析。
方法:对7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行筛前神经切断、下鼻甲打孔消融、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结果:随访6月以上,总有效率93.6%,显效83.3%。
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安全简便、手术损伤小,副作用小、近期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常年变应性鼻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鼻内镜【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190-01常年变应性鼻炎是一中变态反应性疾病,该疾病发生于鼻粘膜,是临床上的常见性病、多发性病之一,患者需要不间断的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和鼻内糖皮质激素药物等,其中有许多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
2013年—2014年我科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系统,在鼻内镜下行筛前神经切断术、下鼻甲消融术、对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同时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7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78例患者,男46例,女32例,平均年龄30岁,病程4—20年不等。
其中伴有鼻中隔偏曲者18例,男10例,女8例。
所有患者均有阵发性鼻痒,连续性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
检查见下鼻甲粘膜苍白水肿,清水样分泌物,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997年海口)。
全部患者均接受外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口服抗组胺药、免疫脱敏等系统治疗6个月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
1.2手术方法患者选取取仰卧位,麻醉:鼻腔粘膜表面使用1%丁卡因棉片;局部侵润麻醉使用1%利多卡因。
治疗仪器为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仪,射频为2档。
通过0°鼻内镜,使射频探头置于一侧鼻丘与其相带应的鼻中隔粘膜表面。
鼻丘先消融一个点,时间大约为5s;然后再对鼻中隔对应位置消融2、3个点。
(点点之间距离约0.5cm),每点为3s,标准为局部粘膜发白。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伴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伴过敏性鼻炎的效果1.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概述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型的鼻部手术治疗方法,通过鼻内窥镜引导下,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对鼻腔内的软组织进行精确、瞬时的高能量热损伤,从而改善呼吸道狭窄、减轻鼾症及鼻炎症状。
该技术在治疗鼾症、鼻炎等鼻部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3. 高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伴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实践中,高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伴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临床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法在改善小儿鼻腔通畅度、减轻鼾症症状、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显改善鼻腔通畅度: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儿鼻腔的狭窄情况,增加呼吸道通畅度,改善呼吸质量。
(2)减轻鼾症症状:射频消融术可以收缩松弛的软组织,减少阻塞呼吸道的情况,从而减轻鼾症症状。
(3)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射频消融术可以减轻鼻黏膜的水肿、充血等炎症反应,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4. 高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伴过敏性鼻炎的注意事项尽管高温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小儿鼾症伴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显著,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评估:在进行手术前,需要仔细评估患儿的病情和手术适应症,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或对手术不适宜的情况。
(2)术中操作:手术需要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鼻科医生进行操作,避免损伤正常组织或造成其他并发症。
(3)术后恢复:患儿在手术后需要遵守医生的嘱咐,注意休息、饮食等,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伴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显著,具有微创性、精准性和疗效持久等优势,受到了医疗界和患者的青睐。
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手术过程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患儿在术后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疗效。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伴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伴过敏性鼻炎的效果鼾症是指在睡眠时因咽部阻塞导致的呼吸声音,常见于小儿及成人。
而过敏性鼻炎则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特点就是都会导致鼻腔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而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能够同时治疗小儿鼾症和过敏性鼻炎。
本文将通过对这一治疗方法的介绍,结合实际案例和临床研究数据,来探讨其在治疗小儿鼾症伴过敏性鼻炎中的效果。
一、鼾症和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难点鼾症和过敏性鼻炎都是常见的鼻部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鼾症严重时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患者白天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过敏性鼻炎则会导致患者鼻塞、打喷嚏、流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存在一定的难点和局限性。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且易产生依赖性和药物抗性;手术治疗风险较大,对小儿患者不够友好。
寻找一种既安全有效又能够根治的治疗方法就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重点。
二、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原理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利用射频技术对鼻腔黏膜进行局部治疗的方法。
它通过鼻内窥镜引导射频探头置入鼻腔,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鼻腔黏膜进行精确的高频能量释放,使得鼻腔黏膜组织在不损伤表面组织的情况下迅速升温,从而达到收缩和增生的效果,改善鼻腔黏膜免疫功能及通气功能,减轻鼻腔阻塞症状。
此技术还可通过激活鼻腔粘膜细胞内机制,改善和提高鼻腔黏膜抗过敏炎症状态的能力。
1. 临床案例冯小明是一名7岁的男孩,因为鼾症和过敏性鼻炎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
他经常在晚上出现鼾声,白天容易疲倦,而且还常常流鼻涕,打喷嚏。
经过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治疗,冯小明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晚上不再出现鼾声,白天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也明显减轻。
经过随访观察,冯小明的症状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价的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价的论文教育理论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方法对92例下鼻甲肥大的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患者施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复诊,最后一次复诊时评价疗效。
结果76例慢性鼻炎患者中,术后2个月复诊示显效46例,占60.53%;有效26例,占34.21%,总有效率为94.74%。
1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术后2个月复诊示显效8例,占50.00%;有效6例,占37.50%,总有效率为87.50%。
92例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患者经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48%,仅2例患者发生鼻腔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2.17%。
慢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 下鼻甲肥大;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中图分类号] r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035-02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技术,作用原理是在电极和组织间形成低温等离子体薄层,该薄层中带电粒子具有足够大的动能以打断组织的分子键,能够在53℃左右将组织分解成低分子量的分子、原子,从而达到靶组织体积减容的效果。
本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开展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手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患者92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2例患者全部来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男57例,女35例,年龄24~75岁,平均36.7岁。
其中,慢性鼻炎患者7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16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通过鼻内镜,对下鼻甲、鼻丘、鼻丘对应鼻中隔,进行低温等离子治疗。
术后一个月,根据“变应性鼻炎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的疗效判定标准,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9%。
结论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变应性鼻炎;疗效
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继发鼻窦炎、结膜炎、中耳炎、气管炎等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
随着对变应性鼻炎研究的深入,逐渐意识到鼻腔副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兴奋性的增高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作用,这是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中,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7.0~6
2.0岁,
平均年龄(31.5±3.0)岁。
所有患者均为抗组胺药物、激素药物治疗的疗效不佳患者,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
1.2 治疗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在鼻内镜直视状态下,通过2%丁卡因溶入1∶1000肾上腺素棉片,进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采用超低温控技术(39℃~70℃),进行温控等离子手术,避免伤口的表面碳化,或者深层组织被烧伤。
待麻醉成功后,通过等离子双极探头,热凝下鼻甲,使鼻甲黏膜萎缩,根据黏膜肥厚程度,进行鼻甲的缩小。
待双侧热凝结束后,进行双侧鼻丘、鼻丘对应的鼻中隔黏膜的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中,减少对鼻中隔黏膜的损伤,避免鼻中隔穿孔。
术后生理性海水喷鼻,3~6次/d,喷鼻一周,术后应用抗生素,进行5~7 d的抗感染治疗。
术后注意观察鼻腔黏膜颜色变化,有无水肿、分泌物,以及粘连等。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术后一个月,根据2004年制定的“变应性鼻炎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的疗效判定标准[2],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通过计分方式进行比较。
疗效=(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①显效:≥66%。
②有效:26%~65%。
③无效:≤25%。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4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过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后,45例显效(9
3.7%)、2例有效(
4.2%)、1例无效(2.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9%。
术后没有出现鼻腔粘连等严重并发症。
2.2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项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由于长期炎症刺激,继发鼻黏膜肥厚、下鼻甲肥大等,患者会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鼻痒等临床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变应性鼻炎发病过程中,筛前神经、翼管神经内的副交感神经对鼻丘、中鼻甲、下鼻甲前部的鼻黏膜血管、腺体分泌的调节作用所致[3]。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相对较多,单纯药物治疗由于疗程长、副作用大等,严重影响着其疗效;免疫治疗具有疗程长、复发率高、危险性较大等特点,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等离子治疗,尤其适用于下鼻甲黏膜肥厚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不仅能够确保鼻腔通气,还能够改善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和体征。
等离子热凝鼻丘、下鼻甲能够刺激变应性炎症的鼻黏膜血管、神经和腺体组织,减轻上述器官的反应性,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4]。
术中及时调整输出功率、作用时间、消融物参数,尽量避免或减少低温等离子治疗对组织的损伤。
通过我们的临床经验,建议消融功率设置为5w,对于黏膜较厚的鼻丘组织和较薄的个体黏膜,消融
时间应酌情延长或缩短。
术后生理性海水喷鼻,及时清理假膜,有效预防黏膜粘连。
本研究中,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9%,结果充分说明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通过调
节等离子刀的弯曲角度,能够在直视状态下完成筛前神经的消融,不仅操作简便,并且能够清晰显示术野,进行准确定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适用于基层医院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永德.鼻内镜加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合
并鼻中隔偏曲疗效观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116.
[2] 王涛.鼻内镜手术结合鼻后下神经和筛前神经丛集区及下鼻
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6566.
[3] 张静.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
当代医学,2011,17(9):101.
[4] 李天春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变应性鼻炎64例疗效观察. 包头医学,2010,34(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