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班会教案——《学会倾听》

(完整版)班会教案——《学会倾听》
(完整版)班会教案——《学会倾听》

班会课教案

《学会倾听——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教育Ⅰ》教学设计

设计者信息

教学设计主体

课题名:学会倾听

教学理念:

经历了人生中两次重大考试——小考、中考之后,高一、二年级学生进入了人生一个重要的历程——高中阶段,开始另一阶段全新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脱离小学、初中时代有老师全天候、事无巨细的关注,脱离学习生活上过度依赖老师的心理。在面对青春期生理发育、心智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高一、高二学生开始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想法及主见,渴望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及生活,渴望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并且希望父母及老师多留空间给自己。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也趋于主动,并有自己的群体选择、行为方式考量。但是由于心智仍显稚嫩、缺乏必备的社会阅历及经验,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躁动,对外界反应剧烈,不懂节制自己的情绪,区分善恶美丑的能力不足,易在好奇心理驱动下受不良思想及行为的影响而盲目追随模仿,往往具有扭曲性、多变性等特点。

青春期的学生往往更为渴望在社会交往中表现自己,获取群体认同及归属感。这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表现为社交和归属的需要占据主导位置,而人主导需要决定了行为的方向。因此,高中生的人际关系教育之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人际关系是指人际交往中由于相互认识和相互体验而形成的以感情亲疏为特征的直接心理关系。它表现为交往双方心理相容或心理冲突的主观体验状况,是构成人类社会最普遍、最直接的关系。人际关系形成的必要前提是社会交往。社会交往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理解、调节身心状态、增强人的责任感。人际关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健康程度。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青少年应当拥有许多亲密的同学朋友,善于参加范围较广的活动,并与人相处时诚恳、热情、尊敬、信任等正面态度多于嫉妒、怀疑等消极态度,而且能够尽力遵循理性和公正原则,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营造和谐的群体气氛。和谐人际关系既是人格健康水平的反映,同时又影响着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

而倾听又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学会倾听,成为一名真诚、耐心、值得信赖的倾听者,不仅是架起自己与他人心灵沟通之桥的第一步,也是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爱及鼓励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因此,教育者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体验式教育引导,帮助他们辨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的倾听方式及其有可能造成的人际关系烦恼及危机,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让学生在日常亲身实践中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倾听,如何成为受人欢迎的倾听者,从而在群体交往中成为更易为人接近、被人接纳的人,成为尊重他人也被他人尊重的人,树立换位思考的处事风格,形成与人为善的良好

品质。

教学重点:

(1)“倾听”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其辨识;

(2)学会真正的倾听。

教学难点:学会真正的倾听。

授课客体:高中一、二年级学生

教学对象分析:

(1)由于此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刚上高中还没有完全适应的高一、高二学生,在学习上他们还没有充分了解初中学习生活的特点,身份上还没实现“小学生”、“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换,思想及心理上没能找到合适的“年龄——身份”的匹配;而且正值青春期,生理发育渐趋成熟,心智发育不断健全,特别是女孩与男孩之间出现了成熟期的差距,这在人际关系愈趋频繁、复杂的初中生交往,特别是异性交往、跨代交往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社会交往和归属、群体认同上的需要较之生理、安全需要更为迫切,他们急需建立自己所认同且自己被认同的人际交往圈子。因此,人际交往心理状态关系着他们的需要满足状况及行为方式选择;

(2)在高中生人际交往中,倾听是一种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交往方式。一个人是否能成为一位忠实、耐心的倾听者往往昭示着个人心理的状态及性格趋势,也制约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和谐程度、在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表现及他人评价。高中生往往由于青春躁动而忽略了倾听的重要性,甚而错误地曲解“倾听”的真正内涵而出现人际交往的烦恼及危机。学会真正的倾听,是高中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获得群体认同及归属感的第一步。

教学目的:

帮助高中生正确辨识人际交往中关于“倾听”的几种基本形态,使其懂得何谓真正的倾听,并在学会倾听的同时懂得尊重他人,善于运用共情式的方式走进别人心灵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建立稳固、和谐、良性的人际关系。

课时:一课时(约40分钟)

教具使用:黑板、多媒体幻灯片、随身扩音器、情景表演需要的相关生活用具

教学方法及策略:

(1)为单一型授课,首先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学生的情境表演,让参与的、观看的学生辨识几种典型的“倾听”类型,并进行问题式的感受交流;

(2)结合多媒体幻灯片及音乐的运用,采用操作法进行全体学生的分组式的体验活动,共同感悟倾听的真谛;

(3)后续稳固——布置课后实践型作业,将课堂体验真正带入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亲身实践成为忠实的倾听者,养成良好的倾听能力及习惯。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

(1)老师在班上选择三位学生(性别可根据班上男女学生比例等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但必须要保证男女生都有,这里选择两女一男)充当情境角色扮演的“内幕”演员,扮演三种不同类型的倾听者;另外选取一名男生在课前准备1~2分钟的“诉说稿”,扮演三位倾听者的倾听对象——诉说者,由老师规定“诉说稿”的主题,即有关“我的理想”或者个人未来的人生道路规划。

(2)诉说者可以自行组织自己的诉说稿,也可以由老师进行预先的设置再给诉说者记熟。模板如下:

你知道吗,×××(尽量叫得亲切些,表示关系较为密切)?我有一个理想。我从小就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你知道我从小就很爱看有关科学方面的书籍及电视媒体节目,很多新奇的科学知识及发明创造引起了我无穷的兴趣,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埋头苦干,依靠自己的智慧及心血在科学殿堂上拼搏,最终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也振奋了我,使我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决心更加坚定。如果我真成为了一名科学家,不仅能让父母扬眉吐气,让我的妻子和子女都为我而骄傲,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去实现我人生最大的价值。虽然我的物理成绩现在看来挺不错的,但是我听别人说高中、大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是系统性的,要真正掌握很艰巨。不过我相信,只要我朝着目标不断努力,我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3)女甲:在倾听过程中非常不专心,不直视别人的眼睛,而且还不时做出照镜子、玩指甲,揉眼睛、左顾右盼等动作,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情绪;在诉说者提出的问题上牛头不对马嘴,显示出根本没注意诉说者的内容、不关心诉说者的状态;

男甲:在倾听过程中有认真注意诉说者的说话内容,但是隔三句差五句就对诉说者的意见进行反驳,指出诉说者人生理想的不切实际,并设置诸多的疑难挫伤对方的志气;急于诉说自己的理想或者人生规划,等不及对方说完就插话打断,反客为主。

女乙:在倾听过程中认真注意对方的诉说,进行适当的眼神交流,表现出对对方所述事情的热切关注,不时以点头等姿势或者“恩”、“原来你有这样远大的理想”等语言进行赞同和肯定,最后在对方诉说完之后以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或者可行性、有建设性的建议结束对话。

三个倾听者就以上的表现要求,预先参考诉说者的诉说内容进行表演台词及动作姿势的设置,力图在课堂正式扮演过程中纯熟,不显生硬;而且倾听者的表现不能让诉说者知情,鼓励表演者们尽可能表现得生动、适度夸张,以提高现场

情境表演的逼真性。

二、正式授课阶段(38分钟)

(一)情境角色扮演(20分钟)

1、(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知道人际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是社会人,每天我们都要与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等各种人打交道,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关系圈中。如果人际关系处理恰当,我们就能拥有和谐、快乐的社会生活;如果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就会使我们陷入与他人的冲突矛盾中,甚至会滋生烦恼和危机。那么现在我们来关注一个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环节,从这个环节入手,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与他的三个好朋友的对话。

2、(学生活动)先由该男生与女甲,一个扮演倾听者,一个扮演诉说者;接着是与男甲,最后是与女乙,充当诉说者的男生三段对话皆是同样的台词(以增强可比性及当事人的不同感受)。每段表演控制在3分钟以内。其他学生安静观看。

3、(教师活动)同学们,相信大家看完这三个小情境后都会发现××同学面对三位好朋友对自己说话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反应,一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作为诉说者,他面对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倾听者。据你们观察,第一位女学生她对××的诉说有什么样的反应和表现?

(学生活动)

(学生1)很不耐烦!/很不专心!……

嗯,对了,女同学对他的诉说表现出很冷漠、不关心的态度,看出她不尊重男生的倾诉。那第二位男生呢?

(学生2)表现出不屑和轻视!/急于表现自己!……

嗯,是啊,倾听的男生不仅质疑他的理想,而且觉得对方的理想是不切实际的,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第三位女生呢?

(学生3)很专心!/对男生很尊重!/表示热切的关注!/肯定鼓励男生的理想!……

那好,我们还是来问问当事人。××,你刚才面对三位不同的倾听者有什么切身体会吗?以后要是再想找人倾诉,你会选择他们中的哪一种人?

(诉说者男生)略

(教师活动)看来大家的感受和当事人的感受是一样的。因此如何学会倾听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教师活动,相当于点评):大家先来看看“听”字的古体字写法。(ppt上展示)左边是一个耳朵,说明倾听首先要用耳朵去认真听(配合黑板板书),正如第一个倾听者她根本没有用耳朵认真地听对方的话,也就更不可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王”字处于耳朵的下方,表示要用谦卑的态度去听;如第二位倾听者虽然有用耳朵听,但是却表现得高傲,对别人的看法不屑一顾,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字体的右下方是一个“心”字,表明真正的倾听还应该是用心去听,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用心感受,才能换位思考,才能真正成为别人需要的、关心对方的听众。

4、教学设计思路:角色表演中适度地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及主体参与性的作用,让扮演者自己根据一定的要求设计具体的对白及动作姿态;并且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全体学生参与到情境式的思考当中,从亲身试验及旁观中体验面对不同的倾听者的感受,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习惯,自己实践、自己体验、自己认知、自我获取。

(二)在沟通中倾听的体验式活动(15分钟)

1、(教师活动)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倾听,那么现在我们来亲身验证一下,我们自己是否也能做到真正的倾听呢?

2、(教师活动)我们前后左右每三人一个小组进行一个小活动。由学生A对学生B说自己想对对方说的话(内容不限,限时一分钟),然后学生B将听到的话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转述给学生C听(限时一分钟),最后由学生C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将B的话反馈给学生A听(限时一分钟);如下图所示:

A→(陈述)B,B→(复述)C,C→(反馈)A

学生活动略。

3、(教师活动)好了,进行了以上的环节,我们不要停下来,接着进行以下的活动。即是每个小组中如果学生C所反馈的内容大致符合学生A之前所述,学生A请以微笑及鼓励回复学生B和学生C;如果学生C与开始所述有所出入,请三位学生互相讨论,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限时2分钟)

4、操作时具体要求:

(学生活动)诉说及倾听双方应该保持不超过半臂的距离,表示你们的关系亲密;倾听者在对方诉说过程中请真诚地直视对方的双眼,保持微笑、专注、细心,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心及友善;诉说者要大胆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告诉对方,语气平和真切。

(教师活动)在整个“陈述——转述——反馈”及后面的交流阶段多媒体同步播放和缓轻松的音乐,让学生可以大胆地进行诉说及倾听的沟通交流,使活动取得更好地效果。老师也要融入到学生沟通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面对较为羞涩、沉默或者不符合活动规则的学生要注意开导,让他们毫无顾虑地、规范地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真正取得活动的实效。

4、(教师活动)活动完后,选取1~2组学生进行体验后的心得感受交流。譬如询问学生三个环节进行的顺利程度,最后是否能够符合最初学生A的陈述内容,并让他们说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以及自己对“如何作个真正的聆听者”的体会。

学生活动略。

(教师点评)通过这个亲身参与的活动,我们每一位同学既是诉说者,也是倾听者。其实不仅做一位真正的倾听者需要智慧,作为诉说者也要坦诚相待,愿意与聆听者打开心扉。这样,才能使沟通愉快地进行下去,才能让理解成为建立友谊的金钥匙!

5、教学思路设计:以体验式的活动设置让学生亲身实践第一个环节中对“倾听”的正确认知,并且给予他们机会去及时地寻找真正的倾听的诀窍,让他们在小组的沟通实践中更好地寻找了解对方、走进对方的方法——诉说者学会勇敢地表达心中所想;倾听者能够以真诚、耐心、尊重、肯定的姿态去聆听别人的心声,去感受别人的想法,去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赢得别人的信赖及友谊。

(三)课堂总结(3分钟)

1、黑板板书:

学会倾听

(1)真正的倾听:A、用耳朵去认真地听;

B、用谦卑的态度去听;

C、用心灵去听——感悟。

(2)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

2、主题升华:

(教师活动)同学们,同过本节课的学习及活动,我们认清了真正的倾听应该包括用耳朵去认真地听,用谦卑的态度去听,用心灵去听,即是用心灵去感悟你的诉说者。并且在亲身的实践中体验到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倾听者,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成为值得信赖、受他人欢迎的人。学会倾听,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让我们互相走进彼此的心灵世界,互相鼓励,互相关爱,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个小群体做起,从而营造我们和谐、美好的班级和社会。

三、后续巩固阶段(2分钟)

(教师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请每一位同学回家后在老师发的这一份表格(如下图所示)中,结合自己刚才的课堂体验及日常生活的亲身实践,挖掘在人际交往中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聆听者的秘诀。

分别从语言、神态(包括表情及姿势)、态度(包括心理动机及价值观念)、动作

等方面,写下你认为作为一位真正的聆听者在倾听对方诉说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及应做到的方面(可参照表格中已写的例子)。下节课我们将自己填好的表拿出来互相交流,看看哪个同学写得最多,而且他(她)的建议最受同学们的认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