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控制方法

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控制方法
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控制方法

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控制方法

在一些控制简单或要求低成本的运动控制系统中,经常用步进电机做执行元件。步进电机在这种应用场合下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开环方式控制而无需反馈就能对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但也正是因为负载位置对控制电路没有反馈,步进电机就必须正确响应每次励磁变化。如果励磁频率选择不当,电机不能够移到新的位置,那么实际的负载位置相对控制器所期待的位置出现永久误差,即发生失步现象或过冲现象。因此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中,如何防止失步和过冲是开环控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

失步和过冲现象分别出现在步进电机启动和停止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系统的极限启动频率比较低,而要求的运行速度往往比较高。如果系统以要求的运行速度直接启动,因为该速度已超过极限启动频率而不能正常启动,轻则可能发生丢步,重则根本不能启动,产生堵转。系统运行起来以后,如果达到终点时立即停止发送脉冲串,令其立即停止,则由于系统惯性作用,电机转子会转过平衡位置,如果负载的惯性很大,会使步进电机转子转到接近终点平衡位置的下一个平衡位置,并在该位置停下。

为了克服失步和过冲现象,应在步进电机启停时进行如图1所示的升降速控制。

从图1 可以看出,L2段为恒速运行,L1 段为升频,L3段为降频,按照“失步”的定义,如果在L1 及L3 段上升及下降的控制频率变化大于步进电机的响应频率变化,步进电机就会失步,失步会导致步进电机停转,经常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在步进电机变速运行中,必须进行正确的升降速控制。

以下按不同的控制单元,介绍几种常用的步进电机升降速控制方法。

1、运动控制卡作上位控制单元——以MPC01系列运动卡为例

MPC01系列运动控制卡可以作为PC机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卡上的专用运动控制芯片可自动进行升降速计算。其运动控制函数库中也有专门进行梯形升降速运动参数设置的函数——set_profile(int ch, double ls, double hs, double accel)。其参数定义如下:

ch: 设定的轴号。

ls: 设定低速(起始速度)的值。单位为pps(脉冲/秒)

hs: 设定高速(恒速段)的值。单位为pps(脉冲/秒)

accel:设定加速度大小。单位为ppss(脉冲/秒/秒)

用户在调用运动指令函数时,只需指定总的脉冲数,运动控制卡上的专用运动控制芯片便按照set_profile函数设置的运动参数自动进行升降速计算,而不会占用PC机的CPU 资源。

2、用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PLC做上位控制单元——以松下FP0系列PLC为例

松下FP0系列PLC具有专用的运动控制指令,其CPU单元可自动进行图1所示的升降速计算。和MPC01系列运动控制卡相似,用户只需设置梯形速度的初速度ls、恒速hs、加速时间t和所需发的脉冲数P。运行此程序段,当PLC检测到输入端X2的一个上跳变时,便自动执行如图1所示的升降速脉冲输出功能。

3、用单片机做上位控制单元

采用微机对步进电机进行加减速控制,实际上就是改变输出脉冲的时间间隔,升速时使脉冲串逐渐加密,减速时使脉冲串逐渐稀疏。采用定时器中断方式控制电机变速时,实际上是不断改变定时器装载值的大小。

单片机在控制电机加减速的过程中,一般用离散方法逼近理想的升降速曲线。加减速的斜率在直线加速过程中,速度不是连续变化,而是按分档阶段变化,为与要求的升速斜率相逼近,必须确定每个台阶上的运行时间。时间Δt越小,升速越快,反之越慢。Δt的大小可由理论或实验确定,以升速最快而又不失步为原则。每个台阶的运行步数为为

Ns=fsΔt=sΔN,反映了每个速度台阶运行步数与当前速度s之间的关系,程序执行过程中,每次速度升一档,都要计算这个台阶应走的步数,然后以递减方式检查,当减至零时,该档速度运行完毕,升入又一档速度。

电机在升速过程中,对升速总步数进行递减操作,当减至零时升速过程结束,转入匀速运转过程。减速过程的规律与升速过程相同,只是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在步进电机的启停过程中,根据控制系统的具体特点,采用上述三种升降速控制方式之一,都可以避免电机失步或过冲,达到比较精确的控制。

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控制方法

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控制方法 在一些控制简单或要求低成本的运动控制系统中,经常用步进电机做执行 元件。步进电机在这种应用场合下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开环方式控制而无需反 馈就能对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但也正是因为负载位置对控制电路没有反馈, 步进电机就必须正确响应每次励磁变化。如果励磁频率选择不当,电机不能够 移到新的位置,那么实际的负载位置相对控制器所期待的位置出现永久误差, 即发生失步现象或过冲现象。因此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中,如何防止失步和 过冲是开环控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失步和过冲现象分别出现在步进电 机启动和停止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系统的极限启动频率比较低,而要求的运 行速度往往比较高。如果系统以要求的运行速度直接启动,因为该速度已超过 极限启动频率而不能正常启动,轻则可能发生丢步,重则根本不能启动,产生 堵转。系统运行起来以后,如果达到终点时立即停止发送脉冲串,令其立即停止,则由于系统惯性作用,电机转子会转过平衡位置,如果负载的惯性很大, 会使步进电机转子转到接近终点平衡位置的下一个平衡位置,并在该位置停下。为了克服失步和过冲现象,应在步进电机启停时进行如图1 所示的升降速控制。600)this.width=600”border=0>从图1 可以看出,L2 段为恒速运行,L1 段为升频,L3 段为降频,按照“失步”的定义,如果在L1 及L3 段上升及下降的控制 频率变化大于步进电机的响应频率变化,步进电机就会失步,失步会导致步进 电机停转,经常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在步进电机变速运行中,必须 进行正确的升降速控制。以下按不同的控制单元,介绍几种常用的步进电机升 降速控制方法。1、运动控制卡作上位控制单元——以MPC01 系列运动卡为例MPC01 系列运动控制卡可以作为PC 机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卡上的专用运动控制芯片可自动进行升降速计算。其运动控制函数库中也有专门进行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掌握用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熟悉步进电机驱动程序的设计与调试,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和调试水平。 二、实验容: 编写并调试出一个实验程序按下图所示控制步进电机旋转: 三、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是工业过程控制及仪表中常用的控制元件之一,例如在机械装置中可以用丝杠把角度变为直线位移,也可以用步进电机带螺旋电位器,调节电压或电流,从而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步进电机可以直接接收数字信号,不必进行数模转换,用起来非常方便。步进电机还具有快速启停、精确步进和定位等特点,因而在数控机床、绘图仪、打印机以及光学仪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步进电机实际上是一个数字/角度转换器,三相步进电机的结构原理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机的定子上有六个等分磁极,A、A′、B、B′、C、C ′,相邻的两个磁极之间夹角为60o,相对的两个磁极组成一相(A-A′,B-B′,C-C′),当某一绕组有电流通过时,该绕组相应的两个磁极形成N极和S极,每个磁极上各有五个均匀分布矩形小齿,电机的转子上有40个矩形小齿均匀地分布的圆周上,相邻两个齿之间夹角为9°。 当某一相绕组通电时,对应的磁极就产生磁场,并与转子形成磁路,如果这时定子的小齿和转子的小齿没有对齐,则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子将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转子和定子的齿相互对齐。由此可见,错齿是促使步进电机旋转的原因。 三相步进电机结构示意图 例如在三相三拍控制方式中,若A相通电,B、C相都不通电,在磁场作用下使转子齿和A相的定子齿对齐,我们以此作为初始状态。设与A相磁极中心线对齐的转子的齿为0

四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资料讲解

四相步进电机控制系 统设计

课题:四相五线单4拍步进制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2班 学号: 20110259 姓名:周后银 指导教师:李立成 设计日期: 2014.6.9~2014.6.20 成绩:

1概述 本实验旨在通过控制STC89C52芯片,实现对四相步进电机的转动控制。具体功能主要是控制电机正转10s、反转10s,连续运行1分钟,并用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出来。 具体工作过程是:给系统上电后,按下启动开关,步进电机按照预先 实验具体用到的仪器:STC89C52芯片、开关单元、四项步进电机、等硬件设 备。 实验具体电路单元有:单片机最小系统、步进电机连接电路、开关连接电路、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电路。 2四相步进电机 2.1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 2.2步进电机的控制 1.换相顺序控制:通电换相这一过程称为脉冲分配。 2.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向控制:如果给定工作方式正序换相通电,步进 电机正转,如果按反序通电换相,则电机就反转。

3.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如果给步进电机发一个控制脉冲,它就 转一步,再发一个脉冲,它会再转一步。两个脉冲的间隔越短,步进电机就转得越快。 2.3步进电机的驱动模块 ABCD四相工作指示灯指示四相五线步进电机的工作状态 2.4步进电机的工作过程 开关SB接通电源,SA、SC、SD断开,B相磁极和转子0、3号齿对齐,同时,转子的1、4号齿就和C、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D、A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当开关SC接通电源,SB、SA、SD断开时,由于C相绕组的磁力线和1、4号齿之间磁力线的作用,使转子转动, 1、4号齿和C相绕组的磁极对齐。而0、3号齿和A、B相绕组产生错齿,

步进电机指数规律升降速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优秀设计 3333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步进电机指数规律升降速的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 学号 指导老师

3333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步进电机指数规律升降速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系:机电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学号: 学生:指导教师: 接受任务时间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主任(签名) 1.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用单片机对步进电机进行三相六拍的控制,通过软硬件设计,实现电机指数规律升降速。 (1) 系统总体方案拟定; (2) 数学模型建立,求控制算法; (3) 硬件设计; (4) 软件设计; 编写设计说明书,完成系统控制硬件图1张 A 2; 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1)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2)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3) 《单片机应用设计》 (4) 《电子电工技术》 (5) 《C语言程序设计》 (6) 《机床电气控制》 注:本表在学生接受任务时下达

摘要 从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可知,启动频率越高,启动转矩越小,带动负载的能力越差。当启动频率较高时,启动时会造成失步,而停止时由于惯性作用又会发生过冲,所以在步进电机控制中必须要采取升降速控制措施。本文根据步进电机的动力学方程和矩-频特性曲线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指数规律的升降速算法,以单片机为核心对步进电机进行并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由C51 语言编程来实现。并设计了检测系统用于对步进电机转速和步数的检测。最后,本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在显示器的提示下,由键盘输入运行的步数和稳定运行的速度;由各个功能键控制系统的运行,按启动键后,步进电机按照输入的步数进行走步;如在运行期间按停止键,则步进电机停止运行。研究表明,采用指数规律的升降速曲线将大大地提高微机控制步进电机的最高工作频率,大大缩短所需的升降速时间。 关键词:步进电机,单片机,速度控制,C51 语言

步进电动机控制方法

<<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二等奖 心得二 心得二: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 我带队参加《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我院选手和其他院校的三位选手组成了天津代表队,我院选手所在队获得了《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二等奖,为天津市代表队争得了荣誉,也为我院争得了荣誉。以下是我这个作为教练参加大赛的心得二: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 《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PLC方面的知识,而PLC中最重要就是组网和步进电机的位置控制。 一、 S7-200 PLC 的脉冲输出功能 1、概述 S7-200 有两个置PTO/PWM 发生器,用以建立高速脉冲串(PTO)或脉宽调节(PWM)信号波形。 当组态一个输出为PTO 操作时,生成一个50%占空比脉冲串用于步进电机或伺服电 机的速度和位置的开环控制。置PTO 功能提供了脉冲串输出,脉冲周期和数量可由用户控制。但应用程序必须通过PLC内置I/O 提供方向和限位控制。 为了简化用户应用程序中位控功能的使用,STEP7--Micro/WIN 提供的位控向导可以帮助您在几分钟内全部完成PWM,PTO 或位控模块的组态。向导可以生成位置指令,用户可以用这些指令在其应用程序中为速度和位置提供动态控制。 2、开环位控用于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基本信息 借助位控向导组态PTO 输出时,需要用户提供一些基本信息,逐项介绍如下: ⑴最大速度(MAX_SPEED)和启动/停止速度(SS_SPEED) 图1是这2 个概念的示意图。 MAX_SPEED 是允许的操作速度的最大值,它应在电机力矩能力的范围。驱动负载所需的力矩由摩擦力、惯性以及加速/减速时间决定。

三相双三拍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要点

摘要 进步电机是几点数字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元件之一。由于其精度高,体积小,控制方便灵活,因此在智能仪表和位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步进电机是机电控制中一种常见的执行机构。步进电机最早是在1920年由英国人所开发。1950年后期晶体管的发明也逐渐应用在步进电机上,这对于数字化的控制变得更为容易。以后经过不断改良,使得今日步进电机已广泛运用在需要高定位精度、高分解性能、高响应性、信赖性等灵活控制性高的机械系统中。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自动化、省人力、效率高的机器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步进电机的踪迹,尤其以重视速度、位置控制、需要精确操作各项指令动作的灵活控制性场合步进电机用得最多。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 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他易于实现与计算机或其他数字元件接口,适用于数字控制系统。

1 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课程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三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一个计算机步进电机程序控制系统,可以对步进电机的转速、转向以及位置进行控制。通过设计,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步骤,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设计接口电路和驱动电路,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 (2)选择控制算法,编写控制程序,实现三相步进电机在双三拍工作方式下先正转90度,然后再反转60度,要求其速度可调,转向可控。 (3)写出设计说明书。 课程任务要求 (1)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2)选择器件,设计硬件电路,并画出原理图和PCB图 (3)画出流程图,编写控制程序 (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2 步进电机的概述 2.1 步进电机的特点 1)一般步进电机的精度为步进角的3-5%,且不累积。 2)步进电机外表允许的温度高。步进电机温度过高首先会使电机的磁性材料退磁,从而导致力矩下降乃至于失步,因此电机外表允许的最高温度应取决于不同电机磁性材料的退磁点;一般来讲,磁性材料的退磁点都在摄氏130度以上,有的甚至高达摄氏200度以上,所以步进电机外表温度在摄氏80-90度完全正常。 3)步进电机的力矩会随转速的升高而下降。当步进电机转动时,电机各相绕组的电感将形成一个反向电动势;频率越高,反向电动势越大。在它的作用下,电机随频率(或速度)的增大而相电流减小,从而导致力矩下降。 4)步进电机低速时可以正常运转,但若高于一定速度就无法启动,并伴有啸叫声。步进电机有一个技术参数:空载启动频率,即步进电机在空载情况下能够正常启动的脉冲频率,如果脉冲频率高于该值,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可能发生丢步或堵转。在有负载的

步进电机控制入门资料(经典) (1)

更多电子资料请登录赛微电子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316382326.html, 步进电机原理 作者:Dan Simon,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克里夫兰州立大学 步进电机也叫步进器,它利用电磁学原理,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人们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使用这种电机。随着嵌入式系统(例如打印机、磁盘驱动器、玩具、雨刷、震动寻呼机、机械手臂和录像机等)的日益流行,步进电机的使用也开始暴增。不论在工业、军事、医疗、汽车还是娱乐业中,只要需要把某件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步进电机就一定能派上用场。步进电机有许多种形状和尺寸,但不论形状和尺寸如何,它们都可以归为两类:可变磁阻步进电机和永磁步进电机。本文重点讨论更为简单也更常用的永磁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的构造 (图一,具有双齿槽和单绕组的定子) 如图1所示,步进电机是由一组缠绕在电机固定部件--定子齿槽上的线圈驱动的。通常情况下,一根绕成圈状的金属丝叫做螺线管,而在电机中,绕在齿上的金属丝则叫做绕组、线圈、或相。如果线圈中电流的流向如图1所示,并且我们从电机顶部向下看齿槽的顶部,那么电流在绕两个齿槽按逆时针流向流动。根据安培定律和右手准则,这样的电流会产生一个北极向上的磁场。 现在假设我们构造一个定子上缠绕有两个绕组的电机,内置一个能够绕中心任意转动的永久磁铁,这个可旋转部分叫做转子。图2给出了一种简单的电机,叫做双相双极电机,因为其定子上有两个绕组,而且其转子有两个磁极。如果我们按图2a所示方向给绕组1输送电流,而绕组2中没有电流流过,那么电机转子的南极就会自然地按图中所示,指向定子磁场的北极 (图2:双相双极电机) 然后我们切断绕组1中的电流,按照图2b所示方向给绕组2输送电流,于是定子磁场会指向左侧,从而使得转子旋转,其南极也指向左侧。

基于Proteus的步进电机加减速控制辅助设计方法

表4钎杆改进前后的数据对比 总结点数总单元数 最大应力值(MPa )最小应力值(MPa )最大位移值(mm ) 原始模型3346105225027.150.112986改进模型 3654 10940 549 5.910.096754 4.3其他改进方面 除有限元分析的机械性能有改善之外,改进后的模型在轻量化、经济性上也有些许进步。 原始模型耗费材料的体积为(1.0644054×107)mm 3 ,质量为76.5kg ,改进后耗费材料体积为(1.0066225×107)mm 3 ,质量为72.757kg ,分别减 少5.43%和4.89%,此外,由于去除了上缸套、中缸套、下缸套,减少了合金钢原材料的使用并降低了加工成本,而增加体积较多的上缸体 所使用材料是经济性较好的球墨铸铁,可见,在制造成本上改进后的模型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结论 在各项技术指标和基本工作原理不变的前提下,对液压破 碎锤零部件进行改进设计,并利用Pro/E 软件建立其机械本体和控制元件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 软件对液压破碎锤主要易损部件—冲击活塞、钎杆进行应力分析。通过对YC70液压破碎锤的建模和分析,改进后的模型在机械性能、经济性、轻量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达到了改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雪,龚进,邹湘伏.液压冲击器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J ].凿岩机械 气动工具,2006(3):19-23. [2]许同乐,夏明堂.液压破碎锤的发展与研究状况[J ].机械工程师,2005 (6):20-21.[3]范思源.液压破碎锤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4]杨国平.全液压独立无级调频调能液压冲击器的研究[D ]:[博士学位 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01. [5]谢良喜,陶平.液压破碎锤工作状态下活塞的力学模型与应力分析[J ].工程机械,2007(38):44-46. [6]博弈工作室.ANSYS9.0经典产品基础教程与实例详解[M ].北京:中国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基于Proteus 的步进电机加减速控制辅助设计方法* 张利君张吉堂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太原030051 )Aided design methods for accelerating and decelerating control of step motor based on proteus ZHANG Li-jun ,ZHANG Ji-ta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zation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China ) 文章编号:1001-3997(2011)05-0043-03 【摘要】研究利用Proteus 中的各种微控制器仿真模块实现步进电机加减速控制算法仿真,并且可以 在Proteus 中完成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同时再结合软件程序设计进行仿真,最后通过Proteus 中的虚拟仪器记录分析仿真数据,从而实现了为设计步进电机加减速控制系统提供了一条快速、高效且低成本的设计途径。举例采用单片机AT89C52作为微控制器,通过高级仿真图表导出仿真数据,并利用Matlab 处理这些数据得到了预想的加减速曲线,证明方法在步进电机的加减速控制系统设计中可行性。 关键词:Proteus ;步进电机;加减速;仿真 【Abstract 】It studies the algorithm simulation for stepper motor accelerating and decelerating control by applying various micro-controller simulation module in Proteus software.It could complete the hardware cir -cuit design for control system of the step motor ,and simulate the design program with the software in Proteus . Thus ,the simulation data is recorded and analyzed through virtual instruments in Proteus so as to Provide a fast ,efficient and low-cost design approach for stepper motor accelerating and decelerating control system.For example ,it takes the single-chip computer AT89C52as the micro-controller which shall induct the simulation data through the advanced simulation chart , then the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curves expected shall be obtained after processing these data through the Matlab ,which shows us it is feasible to design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step motor in this method. Key words :Proteus ;Stepper motor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S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来稿日期:2010-07-04*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00321056-02) 1引言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换为机械角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它的角位移量和输入脉冲的个数严格成正比,在时间上与输 入脉冲同步,非常适合于开环控制系统中,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不同的工程应用场合,其控制要求不同,需要的控制硬件和控制软件也不同,怎样快速地设计出符 ********************************************* Machinery Design &Manufacture 机械设计与制造 第5期 2011年5月 43

三相步进电机原理与控制方法资料(精)

本模块由45BC340C型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组成。 (一步进电机: 一般电动机都是连续旋转,而步进电动却是一步一步转动的,故叫步进电动机。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该电动机就转过一定的角度(有的步进电动机可以直接输出线位移,称为直线电动机。因此步进电动机是一种把脉冲变为角度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执行元件。 步进电动机的转子为多极分布,定子上嵌有多相星形连接的控制绕组,由专门电源输入电脉冲信号,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动机的转子就前进一步。由于输入的是脉冲信号,输出的角位移是断续的,所以又称为脉冲电动机。 随着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步进电动机的应用将逐渐扩大。 步进电动机的种类很多,按结构可分为反应式和激励式两种;按相数分则可分为单相、两相和多相三种。 图1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结构示意图,它的定子具有均匀分布的六个磁极,磁极上绕有绕组。两个相对的磁极组成一组,联法如图所示。

模块中用到的45BC340型步进电机为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下面介绍它单三拍、六拍及双三拍通电方式的基本原理。 1、单三拍通电方式的基本原理 设A相首先通电(B、C两相不通电,产生A-A′轴线方向的磁通,并通过转子形成闭合回路。这时A、A′极就成为电磁铁的N、S极。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子总是力图转到磁阻最小的位置,也就是要转到转子的齿对齐A、A′极的位置(图2a;接着B相通电(A、C 两相不通电,转了便顺时针方向转过30°,它的齿和C、C′极对齐(图2c。不难理解,当脉冲信号一个一个发来时,如果按A→C→B→A→…的顺序通电,则电机转子便逆时针方向转动。这种通电方式称为单三拍方式。 图2 单三拍通电方式时转子的位置 2、六拍通电方式的基本原理 设A相首先通电,转子齿与定子A、A′对齐(图3a。然后在A相继续通电的情况下接通B相。这时定子B、B′极对转子齿2、4产生磁拉力,使转子顺时针方向转动,但是A、A′极继续拉住齿1、3,因此,转子转到两个磁拉力平衡为止。这时转子的位置如图3b所示,即转子从图(a位置顺时针转过了15°。接着A相断电,B相继续通电。这时转子齿2、4和定子B、B′极对齐(图c,转子从图(b的位置又转过了15°。

51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加减速,停止,反转

#include sbit inc=P3^2; sbit dec=P3^3; sbit zhzhd=P3^6; sbit fazhd=P3^7; bit flag=1; unsigned char t=0x00; //表正反速度 void delay(unsigned int t); void motor_ffw(); unsigned char code led7code[]= {0x81,0xe7,0x92,0xc2,0xe4,0xc8,0x88,0xe3,0x00,0xc0}; unsigned int num=0; unsigned char code FFW[8]={0x40,0x60,0x20,0x30,0x10,0x18,0x08,0x48}; unsigned char code FFZ[8]={0x48,0x08,0x18,0x10,0x30,0x20,0x60,0x40}; //反转 void main() { EA=1; IT0=1; EX0=1; IT1=1; EX1=1; TMOD=0x06; TL0=0xff; TH0=0xff; TR0=1; ET0=1; P3=0x3f; P0=led7code[num%10]; while(1) { motor_ffw(); } } void motor_ffw() /* 步进电机驱动*/ // {

unsigned char i; int j; while(1) { for(j=0;j<12;j++) //12个周期转一圈 { for (i=0; i<8; i++) //一个周期转30度 { if(flag==1) P2 = FFW[i]; //取数据 else P2 = FFZ[i]; delay(t); //t调节转速 } } } } void int0(void) interrupt 0 { EX0=0; delay(10); if(inc==0) { num++; P0=led7code[num%10]; if(num%10!=0&&flag){zhzhd=0;fazhd=1;} else if (num%10==0){zhzhd=0;fazhd=0;} else {zhzhd=1;fazhd=0;} switch(num%10) { case 0:t=0x00;break; case 1:t=0x12;break; case 2:t=0x11;break; case 3:t=0x10;break; case 4:t=0x09;break; case 5:t=0x08;break; case 6:t=0x07;break; case 7:t=0x06;break; case 8:t=0x05;break; case 9:t=0x04;break;

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_王勇

控制工程Control Engineering of China Sep .2008Vol .15,No .5 2008年9月第15卷第5期文章编号:1671-7848(2008)05-0576-04 收稿日期:2007-05-31; 收修定稿日期:2007-08-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534010) 作者简介:王 勇(1977-),男,辽宁大连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动机伺服控制等;王 伟(1955-),男,(满族),教授,博士生 导师。 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王 勇,王 伟,杨文涛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023) 摘 要:使用PLC 模块搭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时,系统灵活性差、造价高。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AR M7微处理器的步进电机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两种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的 设计与实现,给出了这两种曲线在工业定长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对比。实际运行表明,采用提出的升降速曲线策略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在未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抑制了失步和过冲现象,避免了机械柔性冲击,延长了系统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关 键 词: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嵌入式系统;AR M7微处理器中图分类号:TP 202 文献标识码:A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Curves of Stepping Motor and Its Application W ANG Yong ,W A NG W ei ,YA NG Wen -tao (Res earch Center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Dalian Univers it y of Technol ogy ,Dalian 116023,China ) A bstract :The step motor is a kind of electric actuator that transfers electrical pulses into angular displacement .It is wildl y used in all kinds of open -loop control s y stems because of its no cumulative error and easy control .To the problem that PLC used in the control of step motor has disadvantages of high price and being unhandy in the system structure ,an ARM7processor based embedded control s y stem is proposed for step motor and two kinds of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curves ar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n application comparison is given in the industrial constant length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s improve the out -of -step and overshoot performance of step motor s ystem and prolong the system life without more cost . Key words :step motor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curve ;embedded system ;ARM7processor 1 引 言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通常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是使用PLC 模块搭建系统。这种设计方案简单,硬件可选范围广,并且软件编程容易,直接通过梯形图编程即可完成相应功能。但PLC 系统造价高,系统灵活性差,针对某个具体应用场合,很难选择出一套完全与应用吻合的系统,往往造成系统资源浪费。并且在某些特殊应用的情况下,有些技术细节很难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AR M7微处理器的步进电机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在简要介绍使用ARM7对步进电机实现控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两种 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即分段线性加速[1] 和S 型曲 线加速[2] 的设计与实现,并且给出这两种曲线在工业定长系统中的应用对比。 2 升降速曲线控制系统结构 升降速曲线控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升降速曲线控制系统结构 Fig .1 Control system frame for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curve ARM 系列微处理器是32位高性能处理器的主要产品之一。其他的类似产品主要有PowerPC ,68K ,MIPS 等系列。而这其中AR M 控制器则是凭 DOI :10.14107/j .cn ki .kzgc .2008.05.003

西门子200系列PLC直流步进电机控制方法

直流步进电机plc控制方法 系统功能概述: 本系统采用PLC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模块控制步进电机运动。当按下归零按键时,电机1和电机2回到零点(零点由传感器指示)。当按下第一个电机运行按键时,第一个电机开始运行,直到运行完固定步数或到遇到零点停止。当按下第二个电机运行按键时,第二个电机开始运行,运行完固定步数或遇到零点停止。两电机均设置为按一次按键后方向反向。电机运行时有升降速过程。 PLC输入点I0.0为归零按键,I0.1为第一个电机运行按键,I0.2为第二个电机运行按键,I0.3为第一个电机传感器信号反馈按键,I0.4为第二个电机传感器信号反馈按键。 PLC输出点Q0.0为第一个电机脉冲输出点,Q0.1为第二个电机脉冲输出点,Q0.2为第一个电机方向控制点,Q0.3为第二个电机方向控制点,Q0.4为电机使能控制点。 所用器材: PLC:西门子S7-224xpcn及USB下载电缆。编程及仿真用软件为V4.0 STEP 7 MicroWIN SP3。 直流步进电机2个,微步电机驱动模块2个。按键3个。24V开关电源一个。导线若干。 各模块连接方法: PLC与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的连接:

驱动模块中EN+、DIR+、CP+口均先接3k电阻,然后接24V 电源。 第一个驱动模块CP-接PLC的Q0.0,DIR-接PLC的Q0.2,EN-接PLC的Q0.4 第二个驱动模块CP-接PLC的Q0.1,DIR-接PLC的Q0.3,EN-接PLC的Q0.4 注意: 1、PLC输出时电压为24V,故和驱动器模块连接时,接了3k 电阻限流。 2、由于PLC处于PTO模式下只有在输出电流大于140mA时,才能正确的输出脉冲,故在输出端和地间接了200欧/2w下拉电阻,来产生此电流。(实验室用的电阻功率不足,用200欧电阻时功率至少在24*24/200=2.88w,即用3w的电阻) 3、PLC与驱动模块连接时,当PLC输出低电平时不能将驱动模块电平拉低,故在EN-和DIR-上接了200欧/2W下拉电阻 驱动模块与电机接法: 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4根线连接 电机传感器与PLC连接: 传感器电源接24v,信号线经过240欧电阻(试验中两个470电阻并联得到)与24v电源上拉后,信号线接到PLC的I0.3和I0.4

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控制方法

步进电机升降速曲线控制方法 技术分类:电机与运动控制发表时间:2007-07-09 在一些控制简单或要求低成本的运动控制系统中,经常用步进电机做执行元件。步进电机在这种应用场合下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开环方式控制而无需反馈就能对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但也正是因为负载位置对控制电路没有反馈,步进电机就必须正确响应每次励磁变化。如果励磁频率选择不当,电机不能够移到新的位置,那么实际的负载位置相对控制器所期待的位置出现永久误差,即发生失步现象或过冲现象。因此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中,如何防止失步和过冲是开环控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 失步和过冲现象分别出现在步进电机启动和停止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系统的极限启动频率比较低,而要求的运行速度往往比较高。如果系统以要求的运行速度直接启动,因为该速度已超过极限启动频率而不能正常启动,轻则可能发生丢步,重则根本不能启动,产生堵转。系统运行起来以后,如果达到终点时立即停止发送脉冲串,令其立即停止,则由于系统惯性作用,电机转子会转过平衡位置,如果负载的惯性很大,会使步进电机转子转到接近终点平衡位置的下一个平衡位置,并在该位置停下。 &nbs p; 为了克服失步和过冲现象,应在步进电机启停时进行如图1所示的升降速控制。 从图 1 可以看出,L2段为恒速运行,L1 段为升频,L3段为降频,按照“失步”的定义,如果在 L1 及 L3 段上升及下降的控制频率变化大于步进电机的响应频率变化,步进电机就会失步,失步会导致步进电机停转,经常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在步进电机变速运行中,必须进行正确的升降速控制。

以下按不同的控制单元,介绍几种常用的步进电机升降速控制方法。 1、运动控制卡作上位控制单元——以MPC01系列运动卡为例 MPC01系列运动控制卡可以作为PC机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卡上的专用运动控制芯片可自动进行升降速计算。其运动控制函数库中也有专门进行梯形升降速运动参数设置的函数——set_profile(int ch, double ls, double hs, double accel)。其参数定义如下: ch: 设定的轴号。 ls:?设定低速(起始速度)的值。单位为pps(脉冲/秒) hs: 设定高速(恒速段)的值。单位为pps(脉冲/秒) accel:设定加速度大小。单位为ppss(脉冲/秒/秒) 用户在调用运动指令函数时,只需指定总的脉冲数,运动控制卡上的专用运动控制芯片便按照set_profile函数设置的运动参数自动进行升降速计算,而不会占用PC机的CPU 资源。 2、用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PLC做上位控制单元——以松下FP0系列PLC为例 松下FP0系列PLC具有专用的运动控制指令,其CPU单元可自动进行图1所示的升降速计算。和MPC01系列运动控制卡相似,用户只需设置梯形速度的初速度ls、恒速hs、加速时间t和所需发的脉冲数P。运行此程序段,当PLC检测到输入端X2的一个上跳变时,便自动执行如图1所示的升降速脉冲输出功能。

步进电机控制方法

第四节 步进电机的控制与驱动 步进电机的控制与驱动流程如图4-11所示。主要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环形脉冲分配器和功率驱动电路三大部分。 步进脉冲 方向电平 图4-11 步进电机的控制驱动流程 二、步进电机的脉冲分配 环形分配器是步进电机驱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形分配器通常分为硬环分和软环分两种。硬环分由数字逻辑电路构成,一般放在驱动器的内部,硬环分的优点是分配脉冲速度快,不占用CPU的时间,缺点是不易实现变拍驱动,增加的硬件电路降低了驱动器的可靠性;软环分由控制系统用软件编程来实现,易于实现变拍驱动,节省了硬件电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1.采用硬环分时的脉冲分配 采用硬环分时,步进电机的通电节拍由硬件电路来决定,编制软件时可以不考虑。控制器与硬环分电路的连接只需两根信号线:一根方向线,一根脉冲线(或者一根正转脉冲线,一根反转脉冲线)。假定控制器为AT89S52单片机,晶振频率为12MHz,如图4-18:P1.0输出方向信号,P1.1输出脉冲信号。 则控制电机走步的程序如下: (1)电机正转100步 MOV 0FH,#100D ;准备走100步 CONT1: SETB P1.0 ;正转时P1.0=1 CLR P1.1 ;发步进脉冲的下降沿(设驱动器对于脉冲的下降沿有效) NOP ;延时(延时的目的是让驱动电路的光耦充分导通) NOP ;延时(根据驱动器的需要,调整延时) SETB P1.1 ;发步进脉冲的上升沿 MOV 0EH,#4EH ;两脉冲之间延时20000μs(决定电机的转速) MOV 0DH,#20H ;20000的HEX码为4E20 CALL DELAY ;调用延时子程序 DJNZ 0FH,CONT1 ;循环次数减1后,若不为0则继续,循环100次 RET (2)电机反转100步 MOV 0FH,#100D ;准备走100步 CONT2: CLR P1.0 ;反转时P1.0=0 CLR P1.1 ;发步进脉冲的下降沿(设驱动器对于脉冲的下降沿有效) NOP ;延时(延时的目的是让驱动电路的光耦充分导通) NOP ;延时(根据驱动器的需要,调整延时) SETB P1.1 ;发步进脉冲的上升沿

步进电机及其控制讲义

步进电机及其控制 【实验目的】 熟悉步进电机的结构和驱动方式 掌握用AT89S52来控制步进电机的方法 进一步熟悉EDA实验平台 【实验器材】 EDA实验箱、PC机、DB25-ISP下载线、USB转换线、 USB-BLASTER编程器等 软件:Quatus II 、Keil uVision2、ISPlay等 【实验原理】 步进电机(stepping motor)是一种以脉冲控制的转动设备,由于是以脉冲驱动,很适合以数字或微型计算机来控制,做一又把它当成是一种数字设备。 1、步进电机的结构: 步进电机与一般电机结构类似,除了托架、外壳之外,就是转子和定子,比较特殊的是其转子与定子上有许多细小的齿,如图1所示。转子为永久磁铁,线圈绕在定子上。根据项圈的配置,步进电机可以分为2相、4相、5相等,如图2所示。比较常用的是2相的步进电机。 其中包括两组具有中间抽头的线圈,A、com1、A为一组,B、com2、B为另一组。两相5线式步进电机就是将其中的com1和com2连接。 图1:步进电机的基本结构图2:步进电机的种类 2、步进电机步进角度的计算 顾名思义,步进电机就是一步步走的电机,其转子与定子的齿,决定了其每布的间距。如图3所示。

图3:步进电机的齿间距 若转子上有N 个齿,则其齿间距θ为: N 360? ==转子齿间距θ 而步进角度δ为: P 22θ δ=?= 相数转子齿间距 以常用的2相式50齿步进电机为例, θ=360°/50=7.2° δ=7.2°/(2×2)=1.8° 3、步进电机的驱动: 步进电机的驱动是靠定子线圈激磁后,将邻近转子上相异磁极吸引过来实现的。因此,线圈排列的顺序,以及激磁信号的顺序就很重要。以2相式步进电机为例,其驱动信号有1相驱动、2相驱动和1-2相驱动三种。 图4: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1相驱动、2相驱动和1-2相驱动。 (1)、1相驱动: 任何一个时间,只有一组线圈被激磁,其他线圈在休息,因此产生的力矩较小,但这种激磁方式最简单,信号依次为: 1000-0100-0010-0001-1000……(正转)

步进电机加速 减速方法

不需要专门的延迟。但是软件中应该做到使速度是连续的渐变,而不是突变。 类似物理里面我们分析的“上抛物体”的运动一样:先按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到零后就变成反方向的匀加速运动了。 不要有从某个速度“突变”为静止,或由静止“突变”为某个速度的操作。这种“突变”自然会产生冲击振动。 至于这个“匀加速度”、“匀减速度”的加速度大小,则可以根据步进电机的性能和负载的惯性大小来确定。 通常,步进电机都会给出一个“最大力矩”的参数。根据这个最大力矩,和负载的惯性(包括步进电机的转子和传动机构的惯性在内)大小,可以计算出加速度不应该超过多少。实际设计时,还应该比最大允许值再留出相当的余地。 当然,我上面说的“速度”、“加速度”都是一个连续的理论值,实际的步进电机是一步一步离散的操作的,和理论规律总会有差别。但是只要这种“量化误差”不超过一定限度,就可以有满意的效果了。 最理想的是,这个误差的累计值不超过0.5步。也就是说,假如按照上述“匀加速”、“匀减速”的理论计算,在时刻t的时候应该走到x步(有小数)的位置,而真实的执行效果是:走到的位置总是等于x的四舍五入取整的值。这是最理想的。 如果算法设计不好,这个累积误差可能会大些。但最坏的情况下,这个误差的累计值不要超过半个相位周期。例如,您的脉冲分配如果是“四相八拍制”,那么,累积误差就必须小于4步。 超出的话,就会发生步进电机的“失步”。 上面说的道理,对于采用不采用“细分”,道理是一样的。只是采用细分后的每一个“步”(“细步”)比原来小了,容易做到比较均匀。 例如上面说的“四相八拍制累积误差就必须小于4步”,如果采用了“16细分”,那么只要小于64“细步”就可以,显然软件里处理起来更容易一些。 但是,只要软件考虑设计仔细一些,不采用细分也是可以做到的。 【看了“广州一丁”兄的回答后,再补充说明一点】 上面“广州一丁”兄说的“减速时间长点,加速时间同时也长点”,就相当于我这里说的“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段中,加速度的绝对值再小一些。 原则上说,这个加速度的绝对值,只要不超过上面说的根据电机性能和负载惯性算出来的允许值就可以。当然,更小一点冲击更小。 我只是担心,您是否没有按“匀加速”、“匀减速”设计,而是直接由静止突变为某个速度,或由某个速度突变为静止。如果是那样,问题就比较大了。 一般来说,一个方向的运动,应该分为至少两个阶段,或者还需要三个阶段。开始是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度段,后段是匀减速段(直到速度减为零)。如此,中间的速度最高。假如最高的速度超出了电机或者我们的设备允许的值,那么还应该限制。于是,中间又多出一个段:匀速段。这就成了三个段。 这种控制原理上应该是清楚的。但是实现时的算法,则根据需求不同,有可能需要特别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