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甜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临床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治疗效果和药理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效果和药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急性肝炎患者84例,按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资料与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甘草酸二铵25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肝泰乐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如果患者有黄疸症状加用药物茵栀黄注射液30ml,静滴;均日一次,28天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3.0g,静滴,日一次,21天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显效:肝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ast、alt检测指标降至正常的1.2倍,tb检测指标降至治疗前的50%;无效:肝功能与临床症状均没有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广泛用于肿瘤及肝病的治疗中[3],其由甘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共同组成三肽,具有还原性,可以作为人体重要还原剂,保护体内的酶分子或者是蛋白质中的巯基避免被氧化,使酶或蛋白处于较活性的状态[4],能够与毒物或者是致癌剂结合,有效地保护机体不受损害。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肝功能改善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了还原型谷胱肽能够稳定患者体内的肝细胞膜,而且还能够中和毒素,有效控制了肝细胞的进一步损害,加速了患者体内肝细胞的修复。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析在药物性肝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合并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2020年10月-2021年9月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52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26例,单纯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行治疗)与实验组(26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合并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经实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两者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合并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合理应用到药物性肝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快患者肝部功能康复速度,切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还原型谷胱甘肽;临床应用疗效药物性肝病指的是应用各类处方、非处方、保健品、生物制剂等药物而引发的肝损伤,该病发病机制可能与药物毒性及患者自身体质特异性相关。
现阶段,为有效提高药物性肝病患者临床治愈成功率,明确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在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的具体疗效,本文主要择取我院52例相关疾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的52例药物性肝病患者择取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9月,并借助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与实验组(26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31-74岁,平均(48.37±4.64)岁;实验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3-75岁,平均(48.60±4.29)岁。
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可比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单纯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北京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10;规格:228mg×36粒)进行治疗。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

癌 、 精 性肝 病 、 酒 药物 代 谢 性 肝 病 均 排 除 。 组 年 龄 、 别 、 两 性 肝 炎类 型 , 性 及 慢 性 肝炎 例 数 比较 差 异无 显 著 性 。 急
l2方 法 I
1 . 治 疗 与 观 察 方 法 治 疗 组 采 用 还 原 型 谷 胱 甘 肽 .1 2
组患者均严格戒烟戒酒, 疗后, 周定期观察症状 、 征, 治 每 体 在
患 者 被 纳 人 治 疗 组 及对 照 组 前 常 规 行 肝 脾 B超 检 查 , 记 录 并
注 : 疗 后 两组 同期 比较‘ < .5 治 疗 前 后 比较 k0 5 治 j l 00 ; P . 。 0 2 . 像 学 及 生化 指 标 改 变 情 况 急 性 病 毒 性肝 炎 中, 疗 组 2影 治
10 mg 入 10 l 理 盐 水 中 静脉 滴 注 , 次 ,, 程 4周 ; 20 , 加 0m 生 1 d疗 B 组 采 用 天 门 冬 氨 酸钾 镁 2 ml 入 5 0 ,加 %的 葡 萄 糖 盐 水 中 静 脉
滴 注 。 次 ,, 程 6周 。 组 均 辅 以维 生 素 E 能 量合 剂 、 1 d疗 两 、 复方 氨 基 酸等 , 不 加 用 以 退 黄 和 降酶 为 主 的 药 物 但 。治 疗期 间, 两
差 异 2 结 果
11一 般 资 料 .
选 取住 院治 疗 的急 、慢 性 病 毒 性 肝 炎 患 者共
6 6例 , 随机 分 为治 疗 组 ( 原 型 谷 胱 甘 肽 1 对 照 组 ( 门冬 氨 还 和 天 酸 钾 镁组 1 3 各 3例 。 治疗 组 : 2 男 0例, 1 女 3例 , 龄 1~ 6岁 ; 年 66 急 性 病 毒 性 肝 炎 5例, 性 病 毒 性 肝 炎 2 慢 8例 ; 中 甲 型 肝 炎 其 3例 , 乙型 肝 炎 2 4例 , 型 肝 炎 1 , 型 肝 炎 1 , 分 型 肝 丙 例 戊 例 未 炎 3例, 乙型 重 叠 丁 型肝 炎 1 。 照组 : 1 例 对 男 8例, 1 女 5例 , 年 龄 1— 3岁 ; 46 急性 病 毒 性 肝 炎 4例 , 性 病 毒 性 肝炎 2 例 ; 慢 9 其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 sr c】O jc ie T bev eci c uai fcs f eue hthoet an nit e uoi du -n ue vr i ae. Ab ta t b e t oosr t l ia crt eeet o d cdga ti et gat u r l s rg i cdle s ss v eh nl v r a n r i - b c s d i de
【 y Wo d 】 R d c d g ua in Ke r s e u e l tt o e;He a i s o i h p t i ;T xc t
h x ei n o p a d cnr u a sg i a s f a e s n h iee c s o eo ei a n r l l r u ci s P<O0 . T ee p rme t ru n o t l o p h d in c t i ic n e i te df rn e f rcv r g b oma ie fn t n ( g og r f n n g i n v o .5)
20 年 2 09 月第 4 卷第 5 7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论 著 ・
还原 型谷胱 甘肽治 疗抗结 核药物 性肝病的 床观 临 察
唐春美 肖 成
( 四川省达州中西 医结合 医院, 四川达州 6 5 0 ) 30 0 【 摘要】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肝病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抗结核药物性肝病 5 例 随机分为应用还原型 0 谷胱甘肽治疗的实验组 2 5例和应用肌苷与维生 素 (治疗 的对照组 2 : 5例 , 疗程 2d 8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10 显 0 %, 著高于对照组治疗 总有效率 , 实验组 和对照组在恢复异常肝功能方面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 P<00 ) . 。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 5 可快速恢复抗结核药物性肝病 的异常肝功能 , 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 , 良反应轻微 , 不 用药安全。 [ 关键词】还原 型谷胱甘肽 ; 肝炎 ;中毒性 【 中图分类号】R 7 【 5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7 — 7 12 0 )5 1— 2 6 3 90 (0 9 0 — 5 0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徐云【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同样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GGT、TBA水平以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Ш、IV-C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GGT、TB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GGT、TB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酒精性肝硬化两年累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显著影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进程,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有重要作用.【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年(卷),期】2018(036)016【总页数】3页(P139-141)【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肝纤维化【作者】徐云【作者单位】永昌县人民医院,甘肃永昌 73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酒精性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病的终末阶段,由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进展而来,是因为长时间饮酒过量引起的一种肝病,主要发生于过量饮酒人群[1-2]。
该病易导致患者肝组织进行性纤维化和慢性炎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以及肝性脑病等众多并发症甚至死亡[3]。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口服特比萘芬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疗效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口服特比萘芬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疗效作者:郭晓楠唐春蕾李牧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20期[關键词] 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性肝损伤;特比萘芬[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20-0028-04Clinical effect of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combined with reduced glutathio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oral terbinafineGUO Xiaonan1 TANG Chunlei2 LI Mu21.The Ninth Department of Liver Disease,Dalian Sixth People′s Hospital, Dalian 116031,China;2.Dalian Dermatology Hospital, Dalian 11602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combined with reduced glutathione in the treatment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oral terbinafine. Methods A total of 93 patients with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oral terbinafin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9 to June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1 and the control group 2, with 31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combined with reduced glutathione (static point: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150 mg, once a day, 2 weeks/course; reduced glutathione 1200 mg, once a day, 2 weeks/course). The control group 1 was treated with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alo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2 was treated with reduced glutathione alone, of which the usage and dosage of both groups were the same as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curative effect, the improvement of main serum indexes of liver function (ALT, AS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3.55%,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70.97% in the control group 1 and 74.19% in the control group 2,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ALT and AS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1 and the control group 2 respectively, the decrease of ALT and AS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of total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s (P>0.05). Conclusion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combined with reduced glutathione in the treatment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oralterbinafine can safely and efficiently promote liver function recovery,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satisfactory.[Key words]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Reduced glutathione(L-Glutathione);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Terbinafine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1]。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临床分析阿依吐拉·买买亚;蒋莹;提力瓦力地【摘要】还原谷胱甘肽为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构成的三肽化合物。
机体各器官内广泛分布,具有解毒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它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激活体内的疏基酶等多种酶,从而促进三大物质代谢。
本临床研究旨在通过对各种肝病患者随访临床症状及主要肝脏生化指标,观察还原谷胱甘肽治疗各种肝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031)011【总页数】2页(P1611-1612)【作者】阿依吐拉·买买亚;蒋莹;提力瓦力地【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28;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28;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5.5;R575.1还原谷胱甘肽为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构成的三肽化合物。
机体各器官内广泛分布,具有解毒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它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1,2],激活体内的疏基酶等多种酶,从而促进三大物质代谢。
本临床研究旨在通过对各种肝病患者随访临床症状及主要肝脏生化指标,观察还原谷胱甘肽治疗各种肝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1月~2006年2月在我院门诊及我科住院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将患者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患者各50例。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16~60岁,平均38岁。
其中病毒性肝炎3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7例,无黄疸型肝炎5例,慢性肝炎黄疸型6例,慢性肝炎无黄疸型8例,慢性重症肝炎6例),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异常18例。
常规治疗组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2~62岁之间,平均32岁。
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于甲型肝炎病患的影响。
方法:在2016.01-2017.05时间段内科收治的甲型肝炎病患中选择40例进行临床用药研究。
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将甲型肝炎病患均分成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其中单一用药组病患行甘草酸二铵用药,联合用药组病患在采取甘草酸二铵用药同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研究2组的疗效和肝功能情况。
结果:单一用药组病患用药总效率60%(12/20),联合用药组病患用药总效率90%(18/20),p<0.05。
在肝功能方面,联合用药组改善要优于单一用药组,p<0.05。
结论:对甲型肝炎病患采取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用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病患肝功能,值得运用及推广。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甲型肝炎;肝功能;效果甲型肝炎疾病主要由HAV感染导致肝脏出现炎症病变所致,属于传染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异常、浑身乏力、食欲减退以及肝肿大等,极大影响病患的健康与生活[1]。
故本文尝试对甲型肝炎病患采取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用药治疗,观察其用药效果,供参考。
1研究资料及用药方法1.1患者资料在2016.01-2017.05时间段内科收治的甲型肝炎病患中选择40例进行临床用药研究。
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将甲型肝炎病患均分成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其中单一用药组病患行甘草酸二铵用药,男性甲型肝炎病患有12例,女性甲型肝炎病患有8例,年龄19-36岁,均龄(27.5±1.6)岁。
联合用药组病患在采取甘草酸二铵用药同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男性甲型肝炎病患有13例,女性甲型肝炎病患有7例,年龄20-35岁,均龄(27.5±1.4)岁。
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的研究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1.2.1单一用药组单一用药组病患行甘草酸二铵用药,即将甘草酸二铵(国药准字为H20093489,由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0毫克与葡萄糖溶液250毫升进行混合,一天静滴一次,一疗程为期六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 论
患 者 , ,8岁 ,0 9年 6月 初 诊 , 男 4 20 因 咽喉 疼 痛 经 五 官 科 诊 断 为 咽 喉 炎 , 曾服 用 华 素 片 、 开 灵 分散 片 、 凌 草 片 , 配 合 清 冬 并 地塞米松 、 蛋 白酶 、 大霉 素雾 化治疗 糜 庆 1 0天 , 果 不 佳 , 有 咽 喉 疼 痛 , 物 梗 效 仍 如
阻 , 之 不 , 之 不 出 , 干 而 不 多 饮 , 吞 吐 咽
升 降 散 加 味 可 治 疗 很 多 疾 病 , 牙 如 痛、 头痛 、 鼻衄 、 齿衄 、 癫痫 、 高低热 等 , 若 临床辨证准确 , 当可效如桴鼓 。本方根据 “ 降 浮 沉 ” 论 制 方 , 思 巧 妙 , 度 谨 升 理 构 法 严 , 中僵 蚕 , 味辛 苦 , 薄 , 浮 而 升 , 方 其 气 轻 以 清 热 解 郁 、 风 止 痉 、 痰 散 结 ; 衣 味 息 化 蝉
复 方 甘 草 甜 素 联 合 还 原 型 谷 胱 甘 肽 治 疗 药 物 性 肝 炎 临床 分 析
竭 ”。2 0 0 1年 5月 ~ 0 0年 5月 收 治 药 21 苏 静 5 50 34 0广 西 灵 山县 人 民 医院 传 染 科 摘 要 目的 : 讨 还 原 型 谷 光 甘 肽 ( 探 托
汤 、 降散 合 消渴 方 调 理 2个 月 , 访 升 随 15年 , 情 稳 定 , 再 服 用 西 药 , 功 . 病 未 肝 能 、 糖均无异常。 血 该 患 者 虽 西 医 诊 断 为 丙 肝 合 并 糖 尿 病 , 诊 治 时 不 为 其 病 名 所 束 缚 , 是 辩 但 而 证求 , 凡 肝 经 郁 热 , 机 阻 滞 所 致 之 气 病 症 , 可 应用 升 降散 加 减 治 疗 。 皆
属肝经郁 热 、 气机 阻滞 。治 以清泄肝经郁 热, 调畅气机 。处方 : 蝉蜕 1g 僵 蚕 1 g 0, 0,
姜 黄 1g 白芷 1g 防 风 6 , 花 1g 白 O, 0, g菊 5, 蒺藜 1g 生 大 黄 6 , 金 1 g 川 楝 子 6 , 5, g郁 0 ,I g 陈 皮 1 g 甘 草 6 , 服 6剂 , 状 减 轻 , 0, g连 症 后 继 服 6剂 , 查 肝 功 能 正 常 , 腹 血 糖 复 空 降至 6 2 m lL 后又 以升 降散 合小柴胡 .m o , /
功专行气解郁 , 活血通络 , 祛邪避疫 ; 大黄 味苦大寒 , 性善通泄 , 功专攻积 导滞 、 泻火 解毒 、 活血 化瘀 。诸药合用 , 寒温 同施, 升 降并用 , 升清降浊 , 畅达气机, 以透泄三焦之 郁滞 、 火热也。临床上凡属气机升降紊乱 , 邪气 壅滞 三 焦 者 , 可 化裁 使 用 , 如杨 栗 皆 正 山所 日 :温 病亦 杂气 中之 一也 , 三焦 大 “ 表里 热 , 证治 不 可名状 者 , 方 主之 。 其 此 ”
甘 性 寒 , 肃 透 发 , 清 热 发 表 、 达 肺 清 以 透 窍 、 毒外散 ; 黄辛苦 性温 , 气散通 , 驱 姜 其
胸 闷不 适 , 便 干 结 , 大 2天 末 行 , 便 短 小 赤 , 舌 质 红 , 黄 , 弦 数 有 力 。辨 证 为 查 苔 脉 痰热郁阻 咽喉 , 机失 丁升 降, 以清 热 气 治
梅 核 气 ( 性 咽炎 ) 慢
之 外 邪 袭 表 , 于 咽 喉 , 火 灼 津 , 喉 失 结 郁 咽 养则痛 , 津成痰 , 气交 阻 , 灼 痰 阻碍升 降 , 故 自感咽 中有物 , 方用升 降散宣泄一 焦郁 L 热 , 火 祛 痰通 下 , 复 升 降 之 功 , 用 半 泻 以 加 夏 厚 朴 汤 解 郁 化 痰 、 气 降 逆 , 服 1 顺 共 0 剂 , 情告愈 。 病
化痰 , 升清降浊 , 以升降散加味 。处方 : 僵 蚕 1g 蝉蜕 1g 姜黄 1g 桔梗 1g半 夏 0, 0, 0, 0, 1g 川贝 1 g 玄参 1g 生大 黄 6 ,I O, 0, 5, g 川 朴
1g 苏 叶 1 g牛 甘 草 6 。 服 3剂 后 疼 痛 0, 0, g 减 轻 , 方 加 减 7剂 而愈 。 守 咽喉 为 肺 胃 之 门 户 , 机 升 降 之 通 气 道 , 者 素 患 咽 喉 之 疾 , 胃邪 热 久 郁 , 患 肺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