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说明(URS)编写及管理规程

用户说明(URS)编写及管理规程
用户说明(URS)编写及管理规程

用户说明(URS)编写及管理规程

文件改版历史记录

版本版本升级日期版本升级原因/主要内容第一版

第二版

目录

1.范围 (1)

2.目的 (1)

3.定义 (1)

4.参考 (1)

5.附件 (1)

6.内容 (1)

6.1.URS涵义 (1)

6.2.编写原则 (2)

6.3.URS编写的核心要求 (2)

6.4.URS的分解和起草人 (2)

6.5.设施类URS编写 (3)

6.6.公共工程系统/工艺系统/设备URS的编写 (3)

6.7.文件管理 (7)

附件1:URS编写的目录模版 (8)

附件2:________URS申请/审批表 (9)

1.范围

本文规定了用户说明(URS)的编写要求,包括URS用途、编写原则、编写规定和文件模版。

2.目的

规范《用户说明》的编写原则、编写要求和主要内容以及这类文件管理的规定。

3.定义

3.1.URS:User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即用户需求说明,用户为达到项目目标,对该

系统、设备具体要求的文件。

3.2.FDS:Functional design specification,即功能设计说明,为满足用户需求对设备、系统

进行的一系列书面设计说明,包括各类图纸。

3.3.DDS:Detailed design specification,即详细设计说明;根据确定的功能设计,对设备、

系统进行详细的、具体的书面设计说明,为建造做好准备。

3.4.DQ:Design Qualification缩写,即设计确认。指对最终设计图纸和加工工艺说明的审

查。

3.5.公用系统:指制药生产线中所需要的水、冷、气/汽、电、空压、真空等系统设施的统

称。这些系统一般归属工程部管理。

3.6.设施:指制药企业中与生产、检验、仓储、工程等相关的车间、实验室和仓库等功能房

间的统称。

3.7.项目:一个要在一定时间内、利用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完成的、要满足一系

列特定目标(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的有限任务。

4.参考

4.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南》(2001);

4.2.FDA“Guidance for Industry–Sterile drug products produced by aseptic process–

cGMP”,September2004;

4.3.PIC/S的GMP以及附件:PE009-6,September2006;

4.4.司字《项目及项目计划书管理制度》;

4.5.司字《GEP文件管理制度》。

5.附件

附件1:《URS编写目录模版》

附件2:《________URS申请、审批表》

6.内容

6.1.URS涵义:

6.1.1.URS指描述在满足cGMP和行业法规、标准的前提下,用户通过设备/设施等,达到生产、

检测或管理目的所需要的条件成文文件。

6.1.2.URS必须清楚地阐述要达到的结果。URS可通过设计、测试和确认等进行追溯,是项目

概念设计(CDS)、功能设计(FDS)的依据和基础,是制药企业在设备/设施确认活动中的关键性文件。URS在确认中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6.1.3.用户是项目完成后的使用人、用户的具体说明在本文6.4项阐述。6.2.

编写原则:

6.2.1.URS 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生效依照司字《GEP 文件管理制度》中的规定执行。6.2.2.URS 均应符合《美国药典》、《欧洲药典》、《中国药典》、美国的cGMP 标准、中国

GMP 标准以及欧盟的cGMP 标准。

6.2.3.参考文献应具体到标准的章节,以便QA 人员审核时核查。

6.2.4.项目确定过程中的用户需求有大有小,大到生产车间,小到一个生产用器具,但是作为

GEP 文件都必须书面化。因此这类文件可以是一份文件,也可以用一种记录形式完成用户需求的说明。

6.2.5.两种URS 编写格式运用:如果用户说明内容超过填一份记录,而且说明的内容种类多详

细程度要求高,可用URS 文件描述,例如:QC 实验室的用户说明。对于单一的设备,如果整个说明可用一份记录描述清楚,可用本文提供的附件2:《_____URS 申请、审核表》来完成。

6.2.6.由于URS 文件阐述的内容较多,所以应列出文件目录,这样可清晰反映出文件的架构和

内容提要信息。

6.2.

7.URS 起草者与设计者之间应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使双方理解保持一致。6.3.

URS 编写的核心要求:

6.3.1.要准确、清楚地阐述:建造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东西,且其界限应清晰;6.3.2.专业参数应精确;6.3.3.要求应提完整;

6.3.4.提出的需求应是可实现的。6.4.

URS 的分解和起草人:

URS 分解

起草部门

内容

6.4.1.主项目URS 由项目完成后的用户负责人依照6.5项下要求编写

6.4.2.工程部负责在总项目URS 的基础上,编写设施、设施支持系统、公共工程系统的URS 。

这类URS 文件依照6.6项下要求编写。

6.4.3.单独的、简单的生产设备,例如:反应罐,由于涉及的参数较少,可以只需填写

《_____URS 申请/审批表》。

6.4.4.检测仪器一般为标准设备,其中的简单仪器(例如:pH 计、旋涡混合器等)可以只需填

写《URS 申请/审批表》。而对于复杂的检验仪器(例如:HPLC 、GC 等)则需要用文件形式编写URS 。

6.4.5.对于复杂的生产设备,例如:灌装机、包装线等。需要工程部或用户按照6.6项下要求

编写URS 。

6.4.6.综上所述,URS 采取何种书面形式进行起草,需要起草者判断其URS 的复杂程度,如

果能用一张记录描述并且提清楚的URS ,就无须用文件形式,但记录类URS 编号管理和会审流程同文件类URS 一致。

6.5.

设施类URS 编写:(注意:项目本身不需要URS ,是项目要完成的目标需要)

6.5.1.概述:文件的整体介绍,内容包括:

―文件内容摘要:说明这份文件的用途以及文件概要。

―目的:阐述文件指导何类工作,该类工作最终应达到怎样目标。―适用范围:要确定文件用在项目建设中哪个阶段。

参考文献:主要列出在描述用户需求时引用的文献资料名称、版本等。

6.5.2.项目简介、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该摘自项目计划书或项目变更方案。

6.5.3.文件内容,包括:

―项目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例如:产量、产品名称、规格等;―为实现项目目标,需要的功能间(区域)的数量、大小以及布局要求;―各功能间(区域)要实现的功能;

―为实现对应功能,各功能间(区域)应具备的系统或设备;―各个系统、设备的摆放的位置;―各个系统、设备的功能要求;

―各个功能间(区域)之间的关联要求(位置、配套);―各个系统、设备之间的关联要求(位置、配套)。―验证要求:交付使用时应完成的确认或验证要求

文件要求:交付使用同时应交付的文件;包括培训要求;交付使用同时应完成的培训。

6.6.

公共工程系统/工艺系统/设备URS 的编写:

6.6.1.概述:文件的整体介绍,内容包括:6.6.1.1.文件内容摘要;

参考:阐述用户需求的来源依据。国内外的所有的法规、指南和技术书籍都可

以成为参考文献,但是每个文献不能只罗列指南、技术书的名字,应写具体的

章节、作者、页码等信息。

―设备或系统在车间的摆放位置

―设备的最终使用者

6.6.1.2.目的:阐述文件编写的目的,以及该文件的用途;

6.6.1.3.作用范围:界定文件服务的需求对象、各个界面间的相互关系、用户的界线、与其他公

用工程的界线等。

例如:纯化水机用户需求说明的作用范围可以这样描述:

本文仅用于获得合格的纯化水生产设备,它包括了设备供应商提供设备功能说明、DQ文件,FAT/IQ/OQ文件(这些文件将由天道公司人员执行确认工作),供应商制造设备并向天道公司交货,供应商负责所供设备的产水能力和质量达到要求。

纯化水机与环境和公用介质的交界点:

序号功能单元说明确认要求

1电源:纯化水机组仅在自带的控制电柜内留置一处接电源的端子。IQ

2压缩空气:纯化水机组仅存在一处连接压缩空气气原的接口。IQ 3进水口:….IQ 4蒸汽:….IQ

5所有废水排放可汇集在一个总管排出机架。IQ

6与纯化水分配系统的联接:….IQ

6运行联动:…..IQ/OQ 6.6.2.功能要求:URS文件的核心内容。应详细描述所需系统、设施、设备的功能。通常功能

要求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6.6.2.1.运行条件:阐述系统、设施、设备的公共设施条件,如:水、电、气、设备运行的空间

位置条件,以便设计者在现有的公共设施条件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系统、设施、设备;

例如:纯化水机运行条件可以这样描述:

机组安装于X生产楼X技术夹层内的纯化水站该室层高6m,房间处于一个大空间内,占地的长度和宽度尚未定义。但保证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制水室的温度和湿度与外界环境一致,属于F级(有控制无分级)。公司可供给纯化水机组的公用介质有:

公用介质温度(°C)压力(bar,g)

压缩空气-6~8

工厂蒸汽<1658

饮用水*20-252-4

排水<60N/A

电源AC380V/3ph/50Hz

公司可提供给纯化水机组的源水是城市管网供水,其水质满足GB5649-2006。

6.6.2.2.系统描述和介质特性:对于工艺设备、系统,应进行简单的系统描述,同时应对设备、

系统介质的特性(如流动性、粘度、大小等)进行介绍,使设计者了解设备、系统所处的工艺环境,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相应的技术要求并满足工艺步骤;

例如:西林瓶灌装线的系统描述和介质特性可以这样阐述:

在工艺开始,手工把空的西林瓶用托盘装载到洗瓶机的入口处(D级区域)。在这里,设备用各种介质(如WFI/洁净空气等)对西林瓶进行清洗、干燥处理。然后西林瓶被排放到

干热除热原隧道的进口,在隧道内,HEPA过滤器的高温层流空气把西林瓶加热到300℃以上,灭菌和除热原,然后在A级区内用层流冷却西林瓶至标准的出料温度。然后,西林瓶被转移到RABS系统内的灌装机(B级背景下的A级)里,在这里灌装产品,并加胶塞。加塞后的西林瓶被转移到轧盖机(D级区域),在这里用铝盖最终封闭。西林瓶灌装线可处理的西林瓶尺寸,见下表:

参数2R DIN的质量标准DIN的质量标准

大小2ml4ml

Vial Tube OD西林瓶管外径16±0.2mm16±0.2mm

Vial Tube ID西林瓶管内径15±0.2mm15±0.2mm

Vial Length西林瓶高度35±0.5mm45±0.5mm

Opening ID瓶口内径6±0.2mm6±0.2mm

Opening OD瓶口外径13±0.2mm13±0.2mm

Mass of Empty Vial空瓶重量~5grams约5克~6grams

Vial Material材质USP/EP Type1glass

符合USP/EP的1型玻璃

USP/EP Type1glass

Fabrication制造Tubing管制Tubing

6.6.2.3.功能要求和质量标准:是URS文件中核心部分。主要阐述期望系统、设施、设备实现的

功能。在这部分,需求者可分步骤进行阐述:

A、首先对需求对象的整体功能进行综述。并采用文字说明、图表、图纸等形式

将需求对象分解成功能单元;

B、然后将每一个功能单元进行详细描述。

C、由于质量标准是衡量功能目标的依据,所以,每一功能都要对应质量标准。

例如:纯化水机组的功能要求和质量标准可以这样阐述:

纯化水机组应能用源水(城市管网供水)持续生产合格的纯化水。

A、产水质量

纯化水机产出之纯化水必须同时符合USP《美国药典》31版以及《欧州药典》

Ph.Eu6.0版和《中国药典》Ph.Chn2005版对纯化水的质量规定。关键参数列于

下表(但绝不仅指下表参数)。

参数Unit单位质量限度确认要求TOC有机物(mg/l)0.50OQ,PQ,

电导率(在线)(μS/cm,25℃)≤2.0OQ,PQ,

电导率(离线)(μS/cm,25℃)≤5.1OQ,PQ

微生物总计数(CFU/ml)≤10OQ,PQ

细菌内毒素(EU/ml)≤0.25OQ,PQ

质量要求跟随USP及中国、欧州药典变化而变化。

B、产量

序号单元说明确认要求

1纯化水产量至少为4000L/h.FAT,OQ

2原水利用率达到85%OQ

C、功能单元

纯化水机应具有以下功能单元,但不完全局限于这些单元。

功能单元说明确认要求

原水箱:1台2m3的立式304不锈钢原水箱。设计压力为常压;壁厚≥2.5mm;304

不锈钢支架;配洁净人孔;内表面抛光至Ra≤0.8μm,外表面抛光至Ra≤1.0μm。

配置呼吸器。配置入水、溢流、出水、排污管路和阀门,材质为304不锈钢,内外

抛光同罐体。罐体、管路和阀门接口除入水阀门外均为快开卡箍形式。

IQ 水箱的液位及其控制要求见本文的第8项。

原水泵:……

预处理装置:……

在线仪表:……

预处理加药纯化水箱:……

D、排水系统……

E、质量检测

单元说明确认要求每个提纯过程后都要采样。设置取样口如下(但不限于):源水箱出口,多介质罐

FAT/IQ 出口、软化器出口、反渗透的每柱出口、EDI产水。制造商要列出各取样口水质标

准。

……

F、卫生消毒……

6.6.2.4.自动控制系统:阐述需求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要求。

举例:纯化水机组的自动控制系统要求为:

单元说明确认要求

PLC控制整个工艺并获取数据。通过触摸屏,操作人员可以为PLC设置参数和

FAT,OQ 控制命令.触摸屏将设备功能提供给操作人员。

首选编程工具为Simatic6PLC编程器和西门子触摸屏。IQ

……

6.6.2.5.危险情况运行:使用人应尽可能充分地考虑需求对象运行过程可能出现的基本设施故

障、危险、意外状况,并在URS里进行危险情况运行的要求的约定,例如:紧急制动、误差处理、报警等。

6.6.3.技术规范:是URS文件的重要内容,详细阐述需求对象各个部件的技术要求。技术规范

应考虑材质要求、表面加工要求、机械结构要求、噪音水平、校准要求等方面。

6.6.3.1.材质要求:对材质的适用性、耐用性(耐磨损性、耐腐蚀行)进行约定,对于会接触消

毒灭菌剂的部件,应对常用消毒剂耐受性的约定;

6.6.3.2.加工工艺要求:提出表面加工工艺要求,可从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表面、与产品不直接接

触的表面、外表面三方面阐述,可考虑焊接、抛光、钝化等工艺要求。如纯化水机组会约定所有和纯化水接触的连接处优先采用焊接,不用螺旋结构;

6.6.3.3.机械结构要求:考虑部件的功能,约定部件的机械结构。例如:灌装机机铝盖进料系统

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械机构要求的阐述:

―驱动系统应与操作区域完全隔离,驱动机械结构应易于维护;

―可通过活动门添加铝盖,避免打开防护门导致停机;

6.6.3.4.噪音水平:对于噪音明显的设备,应进行设备噪音水平的约定。

6.6.3.5.校准要求:对于涉及计量部件的需求对象,应进行校准程序、校准次数的约定。

6.6.4.维护、配件和培训:主要从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备品备件需求以及对使用者的培训需求

方面给予阐述。

6.6.4.1.维护:提出需求对象可维护性的要求,约定供应商应提供的维护(包括服务期限、服务

内容、服务及时性等)。

例如:纯化水机组的维护要求可这样阐述:

序号功能单元说明确认要求

1机器建造应该有利于快速简单的维修保养。

FAT 2厂商负责现场指导机器的安装调试。

3厂商提供保养计划。OQ 6.6.4.2.配件:对备品、备件要求进行约定。

6.6.4.3.培训:对供应方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应提供的培训进行规划。

6.6.5.法规和标准:用户一定要阐述需求对象应符合的法规、标准和规程;

6.6.6.确认和再确认要求及其他控制和测试:这部分主要阐述验证和测试的需求和计划,例如

DQ、FAT、交货检查、安装检查、IQ、OQ等各种要求。特别说明是否需要特别为确认设计某些功能。

6.6.

7.文件:用户应该根据需求的质量要求列出变更完成时应提供的文件包清单,包括:图纸

清单、数据清单、备品备件清单、使用和维护手册清单、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清单、和证明文件清单等。同时约定提供文件的时间。

6.7.文件管理

URS是一类GEP体系的文件,为了规范管理必须通过程序做到文件起草、审核、批准、关闭和保存等环节都应有控制。

6.7.1.变更:URS是FDS的基础,设计人员在对系统或设备/设施进行功能设计时,需严格依据

URS要求进行设计。当URS提出的要求依据据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或URS参数有误时,设计人员在起草FDS过程中,需在附件中附上与URS不符项对照表,并对变更理由进行说明。

6.7.2.文件起草:URS原则上由用户进行起草,当需求的设备/设施专业性较强时,由工程部协

助或主导完成。

6.7.3.文件会审

6.7.3.1.URS文件会审主要由三个部门完成,即用户所在部门、工程部和质量部,会审人员主要

由部门的工程师、主管或主管以上管理者参加会审,另外参与会审的人员还包括公司聘请的专家、顾问,必要时还有总经理参加会审。会审后的意见由起草人员负责确认和修订,如果不采纳必须在文件空白处写出理由。

6.7.3.2.文件会审时需附上司字《GEP文件管理制度》中附件2:《GEP文件变动申请单》和附

件3:《GEP文件会审流程表》。

6.7.4.文件批准:URS文件是编写FDS和DDS的依据与基础,文件起草部门负责人批准。6.7.5.文件关闭:文件中用户所有要求被确认符合规定,并签订了文件执行验收或验证的所有

工作记录后,才能关闭。

附件1:

URS编写的目录模版

1.简介和背景

以项目计划书或项目变更方案为依据作以阐述。

2.概述:摘要描述文件的整体内容,即:

2.1.项目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例如:产量、产品名称、规格等;

2.2.为实现项目目标,需要的功能间(区域)的数量、大小以及布局要求;

2.3.各功能间(区域)要实现的功能;

2.4.为实现对应功能,各功能间(区域)应具备的系统或设备;

2.5.各个系统、设备的准备摆放的位置;

2.6.各个系统、设备的功能要求;

2.7.各个功能间(区域)之间的关联要求(位置、配套);

2.8.各个系统、设备之间的关联要求(位置、配套)。

2.9.验证要求:交付使用时应完成的确认或验证要求

2.10.文件要求:交付使用同时应交付的文件;包括培训要求;交付使用同时应完成的培训。

3.目的

4.作用范围

5.功能要求与质量标准

6.自动控制系统

7.危险情况的运行说明

8.技术规范:

8.1.材质要求

8.2.加工工艺要求

8.3.型号要求

8.4.机械结构要求

8.5.噪音水平

8.6.校验要求

9.维护、配件和培训

9.1.提出维护的项目和需求,可指定维护单位。

9.2.对备品、备件提出数量、规格等相关约定。

9.3.对供应方在项目不同阶段应提供何种培训应在文件中给予规划

10.法规与标准

11.验证、测试与其他控制

12.文件要求

13.附件:一些要求的示意图、统计清单等。

附件2:

URS申请/审批表文件代码:

物品/设备名称:需求部门:

目的与用途:

功能要求:

主要技术参数:

填表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本记录为电子记录,如果版面不够可附页。

MZB0019-01 客户需求(URS)管理规程

1. 制订/日期 装备部/设备管理员 2. 审核/日期 QA/部长 3. 批准/日期 质量副总经理 分发部门:生产车间、生产技术部、质保部(QA)、质控部(QC)、装备部、物资部、办公室、财务部修订历史: 版本号修订日期修订概述 01 2020.06.19 首次制订

1.0 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设备、设施购置前提出用户需求标准(URS )的编写方法,原则、编码等规定,使制定URS 有章可循。 2.0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内机器设备、设施、仪器、仪表购置前等提出的用户需求标准。 3.0 职责 3.1 本文件由装备部负责起草,质保部(QA )部长审核,质量副总经理批准; 3.2 设备设施等使用部门负责起草购置前的URS ,装备部、质保部、生产技术部、物资部负责对URS 进 行审核,生产技术副总负责URS 的最后审批。 4.0 参考文件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美国联邦法规》21卷第210和211部分,ICH Q7。 5.0 定义 用户需求标准(URS ):指描述在满足相关法规、标准的前提下,用户通过设备、设施等达到生产、检验或管理的目标所需要的条件或成文文件。 6.0 规程 6.1 URS 与确认的关系 功能标准FS 运行确认OQ 设计标准DS 安装确认IQ 设计确认DQ 6.1.1 用户需求标准URS 6.1.2 功能标准 FS ● 由供应商提供 ● 包括设备部分和控制系统 性能确认PQ 用户需求标准URS

●大多设备的FDS都是针对型号编写的 ●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FDS/URS 符合表 ●对验证的设计也是FS的一部分 6.1.3 设计标准DS 6.1.4 设计确认DQ ● DQ 的参考资料: URS、 FDS、图纸、GMP法规 ●确保FDS的设计要求满足URS和法规的要求 ●对于FDS 和URS 的不符合项,需要作出决定是整改还是接受 ●从DQ开始,所有的文件变更都是GMP检查的范围 6.1.5 安装确认IQ 6.1.6 运行确认OQ 6.1.7 性能确认PQ 6.2 URS提出的前提条件 6.2.1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组成项目的“用户需求标准小组”; 6.2.2 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已培训学习; 6.2.3 产品方案、工艺流程、物料平衡表已经确定。 6.3 URS提出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中国药品管理法; ●中国药品GMP规范; ●欧盟药品GMP规范; ●美国药品GMP规范; ●中国药典(CP); ●欧洲药典(EP); ●美国药典(USP); ●FDA检查指南; ●ICH Q7A; ●以上法律、法规及标准均为最新版本且根据实际需要增加。 6.4 URS的编制原则 6.4.1 URS文件应审核、批准; 6.4.2 各需求之间应没有冲突;

统一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范文

统一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 明书

统一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 概要设计说明书 执笔人:K1273-5班涂瑞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推进和发展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中,需要经过统一规划和设计,开发建设一套统一的授权管理和用户统一的身份管理及单点认证支撑平台。利用此支撑平台能够实现用户一次登录、网内通用,避免多次登录到多个应用的情况。另外,能够对区域内各信息应用系统的权限分配和权限变更进行有效的统一化管理,实现多层次统一授权,审计各种权限的使用情况,防止信息共享后的权限滥用,规范今后的应用系统的建设。 本文档旨在依据此构想为开发人员提出一个设计理念,解决在电子政务整合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2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各区县的信息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截至当前,在各区县的信息化环境中已经建设了众多的应用系统并投入日常的办公使用,这些应用系统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区县的信息体系中的现存应用系统是由不同的开发商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技术建设的,如:邮件系统、政府内

部办公系统、公文管理系统、呼叫系统、GIS系统等。这些应用系统中,大多数都有自成一体的用户管理、授权及认证系统,同一用户在进入不同的应用系统时都需要使用属于该系统的不同账号去访问不同的应用系统,这种操作方式不但为用户的使用带来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电子政务体系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 与此同时,各区县正在不断建设新的应用系统,以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的程度和电子政务的水平。这些新建的应用系统也存在用户认证、管理和授权的问题。 1.3定义 1.3.1 专门术语 数据字典: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示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示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性能需求:系统必须满足的定时约束或容量约束。 功能需求:系统必须为任务提出者提供的服务。 接口需求:应用系统与她的环境通信的格式。 约束:在设计或实现应用系统时应遵守的限制条件,这些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及标准的管理,维护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制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一)现行的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安全规程等; (二)公司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规范; (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资料以及设计、制造资料; (四)曾经出现过的危险、事故案例及本项操作有关的其它不全安全因系; (六)其它有关要求。 第三条编制内容 (一)明确适用范围; (二)行业和工种要求的一般规定; (三)该工种的安全规定; (四)操作前的准备及安全确认,包括:操作前做哪些检查、机器设备和环境应该处于什么状态、应该做哪些调整、准备哪些工具等; (五)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要求包括:应该和禁止穿戴的防护用品种类,以及如何穿戴等到; (六)操作的先后顺序、方式; (七)正常的操作程序; (八)操作过程中机器设备的状态;

(九)操作过程需要进行哪些测试和调整,如何调整; (十)操作人员所处的位置和操作时的规范姿势 (十一)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必须禁止的行为; (十二)特殊操作内容; (十三)异常情况处理要求; (十四)收尾工作; (十五)其他要求。 第三章培训及学习 第四条对照工种作业标准,建立健全各工种、各岗位人员操作规程和各工序操作标准。 第五条建立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制度,聘请有经验的老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同时要在公司举办的各类安全教育培训中,将安全操作规程列为重点学习内容,保证安全操作规程的全面落实,每次学习结束后,要组织对职工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第六条推行职工持证上岗管理制度。 第四章检查及考核 第七条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考核验收办法,实行动态监督检查、班清班结,并做到持证上岗,使每一位从业人员均能明确自己所从事岗位应当如何做,做什么,怎么做,不应做什么。 第八条加大对安全操作管理的监督考核力度,对不熟悉操作标准的上岗人员,要立即进行停工培训。 第九条特殊工种及各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且熟知本岗位操作标准。对现场抽查应知应会差者或违反操作标准作业者,责令

中宇万通统一用户管理解决方案

统一用户管理、集中认证和单点登录解决方案 适用于大型网络级联部署的统一用户管理、统一目录发布、单点登录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 适用于大型网络的信息化建设和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场景,面对多级机构和大规模用户管理,解决以下问题: ●用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 ●多系统的用户属性同步问题 ●多系统的用户信息统一变更问题 ●多系统的繁琐登录认证问题 ●多系统的认证方式不统一问题 ●人员异地漫游认证问题 ●安全问题无法定位到人的问题 目前,中宇万通的统一用户管理、集中认证和单点登录解决方案已经在公安、医疗、能源、制造等多个领域得以实施和推广,适用于级联部署的大型企业、机构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 中宇万通的统一用户管理、集中认证和单点登录解决方案不仅仅适用于集团内部的用户统一管理、统一授权和统一认证,对接入终端也可以进行注册、审核、锁定、绑定和吊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专机专用的安全机制。通过单点登录(SSO, Single Sign-on)和多类型强身份认证技术(数字证书、USBKey、安全TF卡、动态口令、加强的静态口令、生物识别等)为全网提供统一的安全级别提升,符合国家等保要求。 解决方案

符合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支持SM1、SM2、SM3、SM4国密码算法) 符合国家密码管理局相关技术规范,符合公安《信息安全技术访问控制产品技术规范》,符合公安《身份安全鉴别类信息安全产品技术规范》,符合公安部集中认证网关相关技术规范,符合公安部集中认证网关相关技术规范,符合国家保密局安全中间件相关技术规范,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网关相关技术规范,符合国家等级保护要求。 统一用户管理、统一目录服务发布 适用于大规模级联场景的统一用户管理、统一目录服务发布、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接入终端管理、用户和终端绑定、单点登录、移动互联网的认证整合、多应用系统的帐号托管等各种应用场景,接入终端支持Android、IOS、WP8移动终端设备、Windows PC 等各种形态,满足用户统一、集中的安全管理需求。 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 用户的注册、审批、使用、禁用、变更、锁定、吊销、退休、删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终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专机专用机制 终端的注册、审批、使用、禁用、锁定、吊销、删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将终端和用户一对一或一对多绑定,实现专机专用的安全。在移动互联网场景下,可以实现移动终端的追踪、定位、锁定、强制删除数据,达到终端丢失,安全不丢失。 多类型强安全身份认证机制,全面提升信息化安全等级 支持加强的静态用户名口令认证、动态令牌认证、文件数字证书认证、安全USBKey认证、安全TF卡认证、生物识别认证、手机短消息认证等多种双因子和多因子认证方式,在不改造现有应用的情况下全面提升全网的身份认证安全等级。 单点登录技术,让用户的访问更加快速轻松 不仅不增加用户冗余的安全操作,反而简化用户日常的访问应用操作,简化用户重复认证应用的繁琐,提供便捷的应用管理和访问工具,让用户的访问更加快速、轻松。 简单的部署,方便的管理 不需要改变网络和应用的拓扑,让安全来得前所未有的自然。简单的部署,便捷的维护,方便的管理。 统一信任管理平台成功案例 公安 统一用户管理和集中认证管理平台 医疗 武清卫生局统一用户管理和单点登录系统 能源 中石油管道局集中用户管理系统 制造 北车集团统一信任管理平台

用户需求标准(URS)管理

用户需求标准(URS)管理

目录 1.目的 (3) 2.范围 (3) 3.职责 (3) 4.参考 (3) 5.定义 (3) 6.编写原则 (4) 7.各类别用户需求(URS)的编写 (5) 7.1公共工程系统/设施用户需求(URS)的编写(见附件1) (5) 7.2工艺设备URS的编写(见附件2) (8) 7.3实验仪器用户需求(URS)的编写(见附件3) (12) 7.4单一设备和仪器用户需求(URS)(见附件4) (15) 8.文件管理 (15) 8.1文件版本规划 (15) 8.2文件起草 (16) 8.3文件会审 (16) 8.4文件批准 (17) 8.5文件变更 (17) 8.6文件关闭 (17) 9.附件 (17) 9.1公共系统/设施用户需求(URS)编写模板(VA-3-02(A01)) (17) 9.2工艺设备用户需求(URS)编写模板(VA-3-02(A02)) (17) 9.3实验仪器用户需求(URS)编写模板(VA-3-02(A03)) (17)

1.目的 通过制定《用户需求(URS)编写及管理程序》,提出《用户需求 (URS)》的编写原则、编写要求和主要内容,规范URS文件的管 理规定,达到公司文件管理要求。 2.范围 2.1 《用户需求(URS)编写及管理程序》应包括URS用途、编写原则、编写规定和文件模版。 2.2 《用户需求(URS)编写及管理程序》适用于公司内公用系统、设施、工艺设备和实验室检测仪器的用户需求(URS)的编写。 3.职责 3.1 设施、设施支持系统、公共工程系统的URS由工程部负责编写。 3.2 生产工艺设备的URS由负责该项工作分属的生产部、技术部专业经理和直接操作人员编写。 3.3 实验室检测仪器的URS由负责该项工作分属的生产部、技术部和质量部专业经理和直接操作人员编写。 4.参考 4.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 4.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南》(2001) 4.3 美国cGMP标准 4.4 欧盟GMP 4.5 公司内相关管理文件 5.定义 5.1 用户需求(URS):为达到项目目标,根据项目技术包中的设备清单及要求和

管理制度(正式)、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制度(正式)

管理制度(正式)、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所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最新有效版本,特制定本制度。 一、修订时机 1、当发生安全事故(包括其它单位的类似事故),通过分析原因,制度中没有相关规定时。 2、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发生变更

时。 3、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修订或新颁布,导致管理制度不符合时。 4、风险分析后,制度中没有相关的规定时。 二、评审、修订频次 1、常规情况下,每年对管理制度进行一次评审,评审后发现制度中存在缺陷,应修订管理制度。 2、非常规情况下,制度与有关要求不符合时,应及时修订。 3、管理制度的评审由安委会负责。 三、新修订的管理 制度修订后,应将原制度回收作废,并将新修订的管理制度及时发放到相关岗位和人

员,各单位要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培训,让员工熟知,并严格遵守新制度。 四、本修订制度的管理责任部门由生产部负责 为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所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最新有效版本,特制定本制度。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食堂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非接触式IC卡 食堂管理系统 用户使用手册 二零零四年八月六日

欢迎阅读本使用手册,借助本使用手册,您可以: 了解IC卡食堂管理系统的详细信息; 学会如何安装,操作IC卡食堂管理系统; 查找问题答案; 解决您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 因此,希望您能在开始安装、运行系统之前,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抽出一点闲暇,认真阅读以下文件资料,它们会让您的工作更轻松、更方便!本使用手册由五部分内容组成: ●食堂管理系统运行环境要求:系统程序要求运行在一个最底配置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中, 您的机器达到要求了吗?请您一一对照设置妥当; ●食堂管理系统数据库SQL Server安装步骤:为您简单的介绍安装餐饮系统所需数据库SQL Server2000软件的过程; ●食堂管理系统的安装步骤:为您简单的介绍食堂管理系统的安装步骤; ●系统内容简介:系统各个模块的内容简介,使用户对系统能达到的功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系统各个模块的详细说明:这节内容请您一定仔细认真的阅读,这样您会一步一步地熟悉系统的操作规程,否则,您或许会在实际操作中碰到不必要的错。 目录:

一、餐饮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1.硬件环境: ●CPU:赛扬633以上; ●内存:64M以上的RAM,最好128M以上; ●硬盘空间:10G或以上; ●显示器:VGA视配器分辨率在800*600以上; ●通讯断口:正确安装485通讯卡。 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95/98、Win Me、Win2000个人版. ●通讯:正确设置了485通讯参数; 数据库支持:正确安装了SQL Server 2000个人版。

ERP系统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DOC)(修订版)-精心整理

ERP系统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ERP系统的管理,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促进公司ERP系统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实现领导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时监控、预防风险,根据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的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 FMIS财务管理操作规程及相关制度 第三条系统用户: 财务管理系统操作用户分为核算用户和查询用户;财务部外部用户全部为查询用户。 (一)总账模块用户:总账管理超级用户、总账查询用户、总账日记账录入用户、总账预算管理用户。 (二)应收模块:应收管理超级用户,应收查询用户,应收核算用户。 (三)应付模块:应付管理超级用户,应付查询用户,应付发票录入用户,供应商维护用户,应付付款用户。 (四)固定资产模块:资产管理超级用户,资产查询用户,资产核算用户。 第四条用户角色定义及职责 (一)会计业务负责人是总账四个业务模块的查询用

户。在系统中主要负责对总账模块的各项业务进行审批、对公司下一周或月度的现金流进行预测、以及对发生的各项具体业务进行查询。 (二)核算会计为各模块的查询、录入用户,处理日常业务、供应商或客户地点层信息的维护。 (三)出纳是总账模块的查询用户,应付模块付款录入用户,应付模块查询用户。出纳主要负责手工开具各种付款单据并在系统中查询付款,依据系统中的付款进行实际的付款,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第五条会计业务的模块分布 (一)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折旧的计提、固定资产的报废等在资产模块处理。 (二)提取现金、资金倒户、贷款、还款及付息;无形资产及待摊费用摊销、费用的预提、贷款利息的计提、税金的计提;期末外币账户余额的重估(仅限于外币账户);工资的计提和发放;费用报销(包括员工费用报销);其他应收、其他应付中除去与供应商相关的需要分析帐龄及帐龄有可能超过一年的业务、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他应交款业务;内部往来、拨付所属;月末结转;13月会计调整;利润分配、公益金下拨结转;预算管理等在总账模块处理。 (三)产品销售的收款业务在应收模块处理。需要进行帐龄分析的其他应收款项及其收款,不需要进行统计、跟踪并且是直接收款的业务,可以使用杂项收款。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

1.详细需求 1.1 业务需求 统一用户管理平台是一个高性能、易管控的用户和权限数据集成平台,能够统一管理企业中各个信息系统的组织信息和用户信息,能够实现单点登录,简化用户的登录过程,同时提供集中便捷的身份管理、资源管理、安全认证和审计管理,能够实现各个系统的独立的权限注册,配置不同的业务域,独立的业务组织体系模型,并且对于不同权限级别的用户和管理员都有不同的系统功能和数据访问范畴,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系统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管理的要求,最终实现异构系统的有机整合。在系统集成的过程中,借助其强大的系统管控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权限人员数据的规范化、数据同步自动化、系统访问可控化、权限管理统一化和监控审计可视化。 1.2 系统功能需求 1.2.1 统一用户管理 建立一套集中的用户信息库,利用同步接口提供的功能,把所有的系统用户进行统一存放,系统管理员在一个平台上统一管理用户在各个系统中的账号和密码。形成一套全局用户库,统一管理,作为企业内所有IT应用的用户源。在人员离职、岗位变动时,只需在管理中心一处更改,即可限制其访问权限,消除对后台系统非法访问的威胁。方便了用户管理,也防止过期的用户身份信息未及时删除带来的安全风险。系统支持分级授权。 1.2.2 用户身份认证 遵循W3C的业界标准,在单点登录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基于域管理的身份认证服务构件,自主开发的系统能够使用该服务进行认证,同时提供多种认证方式,能实现双因素认证。采用LDAP(轻量目录访问协议,一个开放的目录服务标准)来建构统一用户信息数据库。LDAP已成为未来身份认证和身份管理的标准,具有很好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基于LDAP可以搭建一个统一身份认证和管理框架,并提供开发接口给各应用系统,为应用系统的后续开发提供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标准。实现多种身份认证方式,支持LDAP、JDBC、WebService、Radius、Openid等多种身份认证方式。

超净工作台用户需求标准

用户需求标准 (URS) 系统名称 :水平流超净工作台 设备编号: NA 起草/审核/ 批准签名日期起草者年月日质量管理部审核年月日工程部审核年月日GMP 符合性审核年月日QA 审核年月日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年月日

目录 1.0 背景介绍 2.0 目的和范围 3.0 参考资料 4.0 缩写 5.0 用户需求

1.0 背景介绍 由于实验室使用的超净工作台的气流流向为垂直流,其体积太小、使用年限已久,所以 需新购一台水平流超净工作台以淘汰老化的设备。 2.0 目的和范围 水平流超净工作台放置于微生物实验室C级洁净间中,用于生物负荷测试、培养基平板 制备等。 3.0 参考资料 在下表中列出所有参考的文件,如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公司政策;此章节也许可以标 注为“NA”并删除下表。 文件 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XIII: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2010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B50457-2008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T13554-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 JG/T19-1999 层流洁净工作台检验标准 SJ 2131-82 洁净工作台通用技术条件 4.0 缩写 术语定义 IQ 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 安装确认 OQ Operation Qualification 运行确认 PQ 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 性能确认 5.0 用户需求 以下列出了一些在填写用户需求是需考虑的部分,对于不适用的部分可填写“NA”,但不 得删除。 5.1 供应商资质 编号内容必需/期望 生产商为国内外资深的测试仪器生产厂商,具备良好的售后服 URS 5.1.1 期望务能力,在业界享有较好的声誉。 5.2 交货地址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户使用说明书

学生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配置源程序 配置ODBC 运行本实例需要配置用户DSN,在ODBC数据源管理器中配置用户DSN连接指定的SQL Server 数据库。关键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命令,打开“ODBC 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打开“用户DSN”选项卡。 (2)单击“添加”按钮,打开“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选择安装数据源的驱动程序,这里选择“SQL Server”。 (3)单击“完成”按钮,打开“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在“名称”文本框中设置数据源名称为“mystudentsys”,在“描述”文本框设置数据源描述为“配置SQL Server数据库DSN”,在“服务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连接的数据库所在服务器为“(local)”。 (4)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使用用户输入登录ID和密码的SQL Server验证”单选框,在“登录ID”文本框中输入SQL Server用户登录ID,这里为“sa”,在“密码”文本框中输入SQL Server 用户登录密码。 (5)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更改默认的数据库为”复选框,并在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连接的数据库名称,这里选择“tb_student”,单击“下一步”按钮。 (6)单击“完成”按钮,打开“ODBC Microsoft SQL Server安装”对话框,显示新创建的ODBC 数据源配置信息。 (7)单击“测试数据源”按钮测试数据库连接是否成功,如果测试成功,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据源配置。 附加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1)将database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拷贝到SQL Server 2000安装路径下的Data文件夹中。 (2)打开SQL Server 2000中的“企业管理器”,然后展开本地服务器,在“数据库”数据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所有任务”/“附加数据库”菜单项。 (3)将弹出“附加数据库”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单击“”按钮,选择所要附加数据库的.mdf 文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数据库的附加操作。 使用说明 系统介绍 随着各大院校的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管理成为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就学生的个人的自然情况出发,对其进行管理,但是,这种方法不但效率低,而且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已经不能满足各大院校的学生管理要求。 提高学生管理的管理水平,优化资源,尽可能地降低学校的管理成本,成为学生管理的新课题。

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上岗前须知 第一条、员工进场时,必须办理劳务证和上岗操作证,否则不准安排上岗。 第二条、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服从工地负责人指挥。 第三条、操作前不准喝酒,不准带小孩进施工现场。 第四条、现场内不准赤脚、不准穿拖鞋、高跟鞋和硬底鞋。 第五条、无安全防护措施不准高空作业。 第六条、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准任意拆除支架设施及安全装置,不准任意做非本工种工作。 第七条、不准在施工现场打闹,不准从高处向下抛掷任何物件、材料或杂物。 第八条、井(字)架吊篮不准乘人,吊装设备下面不准站人。 第九条、不准带电作业,不准在烟火禁区丢烟头、不准高攀井架、脚手架等。 第十条、不准在施工现场随意大、小便,违者重罚,严禁无证开机,更不准让他人代开机,工作时,不准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彻底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安全检查,执行如下制度: 一、安全生产检查定为四级检查,即:l、班组日检。2、工地项目部周检。3、公司月检。4、总公司季检。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执行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二、公司月检:每月月底,由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及总工带队,质安科、生产科、技术科、工会、劳工等有关部门派员参加,对公司属下的各工地进行一次全面性安全检查,并在每月二十八日召开由以上检查成员及各工地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安员、施工员等参加的生产会议,通报当月安全检查情况。 三、公司质安科必须对各工地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将发现的隐患及时向工地指出,以书面通知工地限期整改,并复查。对愈期不整改者,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甚至勒令停工整顿。 四、工地周检:各工地必须由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组织,质安员、施工员、材料员、机电管理员及各班组长参加,每周至少对工地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检、自查、自整改。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下隐患通知书,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整改,以保证施工安全。 五、班组日检:工地各班组长每天班前,必须对本班组的工人正确使用“三宝”情况、身体状态和施工所用的机电设备、施工环境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并做好记录。确认安全后,方准工人上岗作业。 六、工地安全员必须每日捡查安全作业情况,并作好登记记录。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工人经教育三次再违反者进行罚款并登记造册。严重违反者勒令停止作业。 七、分管施工员在日常施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情况和工人违章操作现象,要及时制止并汇报给安全员。安全员及时作出处理方案。 八、工地对于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严格按“三定"(即定人、定时、定措施)要求进行整改。安全员、施工员要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并将整改结果上报公司质安科进行复检。 九、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的有关资料要及时归档。

目录服务统一用户管理解决方案

目录服务统一用户管理解决方案 灵活、安全的统一企业应用系统的用户身份信息和策略,保护企业资源免受侵犯 1方案概述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使用许多不同的信息系统。各种应用系统存在不同的用户管理策略和接口,随着用户登录系统的增多,出错机率必然增加,受到非法截获和破坏的可能性增大,大大降低了安全性。如果碰到员工跨部门的调动、升迁、组织结构的重组等,以往只能采用手工方式维护,不但工作繁琐,而且容易出错、难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目录服务统一用户管理解决方案将分散的用户数据整合到一致的目录服务平台下,并提供统一的操作管理界面,方便用户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维护。企业用户可以基于最初访问网络时的一次身份验证(Single Sign On),对所有被授权的不同网络资源进行不障碍的访问,提高了网络用户的工作效率,降低网络操作的费用,同时也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2设计思想 ?建立统一的人员信息平台,规划了人员信息使用方案,使得人员信息能够在不 同系统之间得到有效统一应用。 ?实现人员信息集成,为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信息系统间功能交互打下良好基础。 ?统一的用户信息验证能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员统一管理,为未来的单点登录系 统创造条件。 ?目录服务系统提供应用的用户信息验证能够有效的同PKI等个人身份验证有 机统一起来,形成在不同层次的应用安全体系。

?集中管理用户信息,权限更改变得容易; ?提供授权的管理模式,简化管理过程; ?同步用户数据,实时反映到各系统; ?提供自助服务,更改信息及时,减轻管理员工作量; ?基于J2EE标准技术构架和标准协议,可以无缝的集成不同应用系统; ?可以跨平台运行,支持:Windows、Redhat Linux、SUN Solaris、HP Unix系统。 ?采用即插即用的代理方式集中管理各种LDAP服务,容易扩充新的目录服务器种类支持。 4提供主要功能 4.1 统一整体规划 ? 数据设计:通过专门的数据分析方法论,使目录树结构更便于扩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伸缩性; ?目录树设计:考虑到管理的可行性和方便性,同时兼顾将来系统扩展的需求,在命名中层次结构主要采用组织单元的形式。这样今后部门的调整合并等操作时,用户的改动将不牵涉DIT(目录信息树)数据结构。 ?目录Schema设计:有效扩充标准Schema未能满足的数据属性。 ?安全策略设计:针对企业管理行为横向、纵向的组织模式,在权限设计中引入RBAC(以角色基础的访问控制)和ACI(访问控制指令)。使权限控制更灵活,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扩展性和伸缩性。

XXXX-需求管理规范V1.1

密级:内部公开 文档编号:SL _RD_XQGLGF 需求管理规范 编制:XX生效日期:2018-03-09 审核:XXX批准: ------------------------------------------------------------------- XXX科技公司对本文件资料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文件资料(其全部或任何部分)披露予任何第三方,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2017-07-21 0.1 创建XX XXX

目录 1.目的.............................................................................................................................. - 3 -2.范围........................................................................................................................................ - 3 -3.术语........................................................................................................................................ - 3 - 4. 部门/角色与职责.................................................................................................................... - 3 - 5. 内容......................................................................................................................................... - 4 -5.1 流程图................................................................................................................................. - 4 -5.2 主要活动............................................................................................................................. - 5 - 5.2.1需求获取(需求的收集和整理)..................................................................... - 5 - 5.2.2需求分析............................................................................................................. - 5 - 5.2.3需求定义............................................................................................................. - 5 - 5.2.4需求的确认......................................................................................................... - 6 - 5.2.5需求的实现......................................................................................................... - 7 - 5.2.6需求的测试......................................................................................................... - 7 - 5.2.7需求跟踪............................................................................................................. - 7 - 5.2.8 需求变更............................................................................................................ - 7 - 6.相关附件、表单....................................................................................................................... - 8 -

公车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手册(新版本)v2.0

公车管理系统用户 操 作 手 册 (新版本) 项目名称:云维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系统及公车管理系统项目编号: 文档编号: 文档版本: 编制:

变更履历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第一章公务车辆监控 (4) 1系统简介 (4) 1.1客户端下载与安装 (4) 1.1.1下载客户端软件 (4) 1.1.2应用环境 (4) 1.1.3安装.net Framework 3.5 SP1 (5) 1.1.4安装GPS监控客户端软件 (7) 2功能描述 (10) 2.1登录界面 (10) 2.1.1系统设置 (11) 2.1.2修改密码 (12) 2.2主界面说明 (12) 2.3车辆监控 (13) 2.3.1地图操作 (13) 2.3.2 监控流水 (15) 2.3.3 车辆列表 (16) 2.4车辆管理 (20) 2.5统计报表 (20) 2.5.1 里程统计 (21) 2.5.2 在线统计 (22) 2.5.3 停车统计 (23) 2.5.4 报警统计 (24) 2.5.5 行驶轨迹 (24) 2.5.6 行驶数据 (25) 2.5.7 超速报表 (26) 2.5.8 服务到期 (26) 2.6车辆图元颜色 (27) 第二章公务车调度审批 (28) 1系统登录 (28) 2公车调度管理 (28) 2.1申请管理 (28) 2.2审批管理 (33) 2.3回执管理 (35) 2.4用车信息查询 (36) 3 车辆管理 (37) 第三章常见问题解答 (40)

第一章公务车辆监控 1系统简介 公务车辆管理系统,是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通信移动公众网络(GPRS)和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的用于对车辆目标进行监控和全过程运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采用了全新的软件架构和最新的地图引擎,全面优化数据结构及通讯处理能力,极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响应速度,并通过强大的数据挖掘功能提供给管理部门多样化的统计数据报表及图表。1.1客户端下载与安装 1.1.1下载客户端软件 旧版本的公务车监控系统将暂停使用,公司用户可以通过在IE 浏览器上登陆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316781102.html,:8001/,在弹出的登录界面里输入授权的用户名,密码即可登录。进入后在界面右侧下载新版本的公务车辆监控客户端。 1.1.2应用环境 软件环境: 系统能兼容:32位的Windows 2000/XP/2003/Vista操作系统。

操作规程管理规定(修订)

工艺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工艺操作规程是规范工艺操作人员生产运行操作的重要技术性文件和规范要求,为规范操作规程的管理,提高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操作受控,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山西润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编制与管理。 2 管理职责 2.1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是负责操作规程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批。 2.2公司生产技术部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核、上报与发布,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 2.3公司生产运行事业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执行。 2.4公司设备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2.5车间(工段)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上报及日常管理,负责审批后操作规程的执行。 3 操作规程的编写方式、原则 2.1 各车间成立操作规程(方案)编写小组,车间主任具体组织并审核,编写小组应包括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层次的人员。 2.2 操作规程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修改,最大限度地吸收不同层次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和可操作。

2.3 操作规程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2.3.1 操作规程必须以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为依据,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的科学合理; 2.3.2 操作规程必须总结长期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保证同一操作的统一性,成为人人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有利于生产安全; 2.3.3 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细致、准确、量化,有利于车间设备的可靠运行; 2.3.4 操作规程必须与优化操作、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效率; 2.3.5 操作规程必须与岗位责任制(各车间另行制定)相结合,做到分工明确、协调一致; 2.3.6 操作规程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及时修订、补充和不断完善,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提高。在装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及时以补充规定形式进行修改。 3 编写格式和内容 3.1操作规程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操作指南、开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章节,编写格式和内容以生产技术部编制的《山西润锦化工有限公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编写模板及内容(试行)》(参见附件一)为蓝本进行,力求内容全面,叙述精练、层次清晰、数据准确,并根据岗位特点适当增减变化内容,但基本格局应符合本要求。 3.2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包括: 3.2.1岗位任务、职责; 3.2.2原理与流程:该装置的生产原理与工艺流程描述; 3.2.3工艺指标、原辅材料消耗及产品质量指标:包括原料指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

1.详细需求 1.1业务需求 统一用户管理平台是一个高性能、易管控的用户和权限数据集成平台,能够统一管理企业中各个信息系统的组织信息和用户信息,能够实现单点登录,简化用户的登录过程,同时提供集中便捷的身份管理、资源管理、安全认证和审计管理,能够实现各个系统的独立的权限注册,配置不同的业务域,独立的业务组织体系模型,并且对于不同权限级别的用户和管理员都有不同的系统功能和数据访问范畴,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系统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管理的要求,最终实现异构系统的有机整合。在系统集成的过程中,借助其强大的系统管控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权限人员数据的规范化、数据同步自动化、系统访问可控化、权限管理统一化和监控审计可视化。 1.2系统功能需求 1.2.1统一用户管理 建立一套集中的用户信息库,利用同步接口提供的功能,把所有的系统用户进行统一存放,系统管理员在一个平台上统一管理用户在各个系统中的账号和密码。形成一套全局用户库,统一管理,作为企业内所有IT应用的用户源。在人员离职、岗位变动时,只需在管理中心一处更改,即可限制其访问权限,消除对后台系统非法访问的威胁。方便了用户管理,也防止过期的用户身份信息未及时删除带来的安全风险。系统支持分级授权。 1.2.2用户身份认证 遵循W3C的业界标准,在单点登录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基于域管理的身份认证服务构件,自主开发的系统能够使用该服务进行认证,同时提供多种认证方式,能实现双因素认证。采用LDAP(轻量目录访问协议,一个开放的目录服务标准)来建构统一用户信息数据库。LDAP已成为未来身份认证和身份管理的标准,具有很好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基于LDAP可以搭建一个统一身份认证和管理框架,并提供开发接口给各应用系统,为应用系统的后续开发提供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标准。实现多种身份认证方式,支持LDAP、JDBC、WebService、Radius、Openid等多种身份认证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