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智力测验26页

韦氏智力测验26页
韦氏智力测验26页

韦氏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是为科学、客观地测定人的智力水平而按照标准化的程序编制的一种测量工具。智力测验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智力测验、智力与智商大概是中国公众目前熟知率最高的心理学术语,但对什么是智力,研究者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智力是抽象思维能力,有人认为智力是学习的潜能,也有人认为智力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还有人认为智力是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称。现在,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把智力看作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多种认识能力的综合,而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那么,智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或者说是什么样的结构呢?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智力理论。代表性的理论有,斯皮尔曼(C.Spearman)的“二因素说”、凯利(T.L.Kelly)瑟斯顿(L.L.Thu rstone)的“多因素说”、吉尔福特(J.P.Guilford)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式”、阜南(P.E.Vernon)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辛格(I.M.Singer)和格德曼(L.Guttman)的“智力二维结构模式”、斯腾伯格(R. T.Sternberg)和波维尔(G.Bovell)的“新智力二维结构说”以及加德纳(H.Gardner)的“多重智力

理论”。其中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提出智力包含七种能力:语言能力、逻辑和数学能力、空间认知能力、音乐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社会交往人际关系能力和自我意识能力,他对智力的定义已超越传统的智力范畴。智力测验是测验的编制者基于自己对智力的定义和一定的智力理论编制的,不同的智力测验只是测量了编制者所定义的智力,现有的智力测验又相对落后于智力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尽管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不过那些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经多次修订而历久不衰的权威性智力测验仍然是当前

测量智力水平最好的工具。

目前在国内外最有影响的、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代表性智力测验有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瑞文推理能力测验,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智力的主要内容:

1、知识的保持和广度;

2、实际知识和理解及判断力;

3、心算及推理能力;

4、抽象概括能力;

5、注意力和暂时记忆力;

6、词语的知识广度;

7、学习和书写速度;

8、视觉记忆和视觉一空间理解力;

9、视觉一视觉空间的分析综合能力;

10、对故事情境的理解能力;

11、处理局部和整体关系的能力。

那么智力测验能预测孩子的智力吗?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与教育状况,没有太大的变化,个体的智力水平相对稳定。心理学家认为7-8岁的孩子测得的智力水平,与他们未来的智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单纯测查孩子的智能水平的高低,对父母来说不过是增加了喜悦和添加了烦恼而已。应该认识到智力仅仅是反映儿童智能水平的情况,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除

了与智力因素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如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等等都可以影响儿童的学习情况,所以儿童的将来发展还取决于是否能刻苦学习,否则只有好的智能水平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成材。

(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简介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大卫?韦克斯勒(D.Wechsler)编制的,1949年出版,是继比内量表之后,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个人智力量表之一,其适用对象为6~16岁的儿童。

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理智地思考以及有效地应付环境的综合能力。因此他在量表中设计了12个分测验,用来测量儿童的各种能力。这12个分测验分为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两部分。言语量表包括常识、背数、词汇、领悟、算术、相似,操作量表包括图片排列、积木图案、拼图、填图、译码、迷津等测验。译码测验和背数测验不是必做的,只是作为替换测验,在某一类测验因故失效时使用。每个分测验题目的编排由浅到深,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交叉进行,使整个测验生动有趣,富于变化,有利于儿童使用。通常需用4 6~60分钟。

对于有时间限制的项目,反应速度和正确性都作为评分依据,其他项目则按反应质量记分。所有分测验的原始分数都要转化为标准分数。分别将6个言语分测验和6个操作分测验的标准分数相加,便可得到全量表总分。之后,参照被试所属的年龄组常模,将上述三个量表分分别转换为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离差智商分数,就得到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体智商。由此不但可以评价一个人的一般智力水平,也可以了解他在不同能力方面的差异。

韦克斯勒1974年发表了韦氏儿童智力测验的修订本,标准化样本为6~16岁儿童2200

人,取自美国32个州。测验手册为6~16岁儿童提供了常模表,每4个月为一个年龄组。测验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

中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张厚粲在80年代初主持了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文版(简称WISK -R)的修订版,样本为11个省市6~16岁儿童2237人。

(三)、施测须知:

1、测试过程中可以鼓励做题兴趣、努力程度,但不对答案做评价。

2、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交替进行。

3、背数和迷津属备用测验。

4、总测验时数为55-80分钟,一般一次完成。确有困难,可在一周内分2次进行。

5、实足年龄应准确计算。

6、施测环境要标准。

7、常识、类同、词汇、领悟等项目需写下答案。

8、适用范围:6—16岁儿童。

(四)、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CS—CR)实施和记分

注:随着时代的发展,具体的题目要重新设计,要符合被试者的年纪和成长年代。

1、常识(I):(30题)

要求被试者用几句话或几个数字回答,问题由易到难排列。

1)起点6-7岁及可能有缺陷的较大儿童——第1题起

8 -10岁儿童——第5题起(连续两题0分倒退,至少连续两题1分继续)。

11-13岁儿童——第7题起。

14-16岁儿童——第11题起。

2)得分:0、1。

3)停测点:连续5道题为0分。

4)最高分:30。

题目如下:

(1)这个指头(竖起大拇指)叫什么?

(2)人有几个耳朵?

(3)狗有几条腿?

(4)要想把水煮开,你应当怎么办?

(5)一星期有几天?

(6)会捉老鼠的动物叫什么?

(7)儿童节是在哪一月的哪一天?

(8)一斤有多少两?

(9)一年分哪四季?

(10)太阳落在什么方向?

(11)胃是干什么的?消化和吸收食物(12)一吨有多少公斤?1000

(13)谁发明了电灯?爱迪生

(14)阳历闰年的时候哪一个月多出一天?2月(15)面粉是由什么做成的?小麦

(16)油为什么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哪一年成立的?1949

(18)说出和我国东北边界相连的两个国家的名称。朝鲜、俄国(19)苏联的首都是什么地方?

(20)中国历史上清朝之前是哪一个朝代?明

(21)是谁领导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孙中山

(22)什么东西使铁生锈?空气和水

(23)中国的面积有多大?960多万平方千米

(24)气压计是做什么用的?

(25)玻璃主要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二氧化硅

(26)沥青是怎么来的?提炼石油的残渣

(27)达尔文是什么人?科学家

(28)什么是象形文字?古代所使用的和形象相似的字

(29)南斯拉夫在哪一洲?北美

(30)从北京到广州的路程大约有多少公里?

2、填图(PC):(26张图片)

每张图片都有一处缺笔,要求被试者在20秒内指出这个部位和名称,其中第1、2项失败,主试者应指出缺失的部位及名称,从第三项开始不再给予帮助。

1)起点:6-7岁及可能有缺陷的较大儿童——第1题起

8 -16岁儿童——第5题起(连续两题0分倒退至1题),

如果5、6题全对,接做。

2)得分:0、1。

3)停测点:连续4道题为0分。

4)最高分:26

5)时限:20秒/题。

题目如下:

3、类同(S):(17题)

要求被试者概括出下面每对词的共同处。

1)起点:所有儿童第1题起

2)得分:1-4题:0、1;5-17题:0、1、2。3)停测点:连续3道题为0分。

4)最高分:30。

题目如下:

(1)蜡烛——电灯发光

(2)轮子——球园

(3)钢琴——二胡乐器

(4)衬衫——裙子服装

(5)苹果——香蕉水果

(6)汽水——冰棍饮食

(7)猫——老鼠动物

(8)电话——收音机无线电

(9)胳膊肘——膝盖部位

(10)斤——尺单位

(11)愤怒——喜悦情绪

(12)剪刀——铝锅用具

(13)山——湖自然

(14)盐——水化学

(15)开头——末尾文章结构

(16)数字49——21 有理数

(17)自由——正义褒义词

4、图片排列(PA):(12题)

测验材料为12组随机排列的图片,每组图片的内容有内在联系,要求被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排列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其中第一项告之是称体重,从第二项就不再告诉是何故事。如果第一、二、三项演示后仍失败,便停止此测验。

1)起点:6-7岁及可能有缺陷的较大儿童——从1题起。

8-16岁儿童——从1题起,接做3题。第3题0分,返1、2题。

2)得分:每题4分。

3)停测点:连续3道题为0分。

4)、最高分:48

5)时限:1-8题,45秒;9-12题,60秒。

题目如下:

5、算术(A):(19题)

要求被试者只能用心算解答,不能用纸和笔

1)起点:6-7岁及可能有缺陷的较大儿童——第1题起8-10岁儿童——从5题起

11-13岁儿童——从8题起

14-16岁儿童——从11题起

2)得分:0、1。

3)停测点:连续3道题为0分。

4)最高分:19

5)时限:1-13题,30秒;14-15题,45秒;14-15题,75秒

题目如下:

(1)用你的手指数一数这些树。数出声音来,使我能听见。

(2)在这一排树里留出四棵,用这张卡片把其它几棵树都盖上,剩下看得见的四棵。

(3)现在,在这一排树里留出九棵,用这张卡片把其它几棵树都盖上,留下看得见的九棵来。

(4)如果我们在这排树的两头都加上1棵,总共有多少棵?

(5)如果我把一个苹果切成两半,我有几块苹果?

(6)小红有5根小辫绳,她丢了1根,还剩下几根?

(7)小华有4分钱,他妈妈又给他2分,他总共有多少钱?

(8)兰兰有8个玻璃球,姐姐又给她6个,她总共有几个玻璃球?

(9)一个小孩有12本小人书,借给小朋友5本,还剩下几本?

(10)每一块棍糖8分钱,3块棍糖值多少钱?

(11)张强、李进和王军做临时工,每人挣9元,他们总共挣多少钱?27

(12)一个食品店里有25箱牛奶,卖出去14箱,还有多少箱?11

(13)有一个工人制作了36件产品,每小时完成4件。问他工作了几小时?9

(14)如果你买了两打铅笔,每打4角5分,问你应从付出的1元钱里找回多少钱?1角

(15) 四个小学生共有图画纸72张,把这些纸平均分配给他们,问每个小孩各得多少张?18

朗读这些问题,读完后,你自己心算,算完后告诉我你的答案

(16)如果3块水果糖价值5分,问24块价值多少?4角

(17)一个盒子里有四个小盒子,每个小盒子又有四个小盒子,那么连大带小总共有几个盒子?21

(18)刘老师花了28元买了一张旧书桌,旧桌的价钱是新桌的2/3。问新桌价钱多少?42

(19)一件通常卖32元的短大衣,减价1/4出售。后来又把售价减半。问第二次降价后这件短大衣售价多少?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