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CMOS电路的原理和维修

主板CMOS电路的原理和维修
主板CMOS电路的原理和维修

主板CMOS电路的原理和维修

CMOS电路主要用来保存主板的CMOS设置信息以及为主板提供一个32.768kHz的实时时钟信号。

CMOS电路主要由南桥芯片、CMOS电池、实时时钟晶振、CMOS跳线等几部分组成。

实时时钟晶振用来为南桥芯片提供32.768kHz的时钟信号,实时时钟晶振和南桥以及谐振电容共同工作才会产生32.768kHz的时钟信号,实时时钟晶振如图1所示。

主板中的CMOS电路形式有很多种,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CMOS电路主要可分为下列三种:经过两个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电路、经过一个双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电路和具有电池电压检测功能的CMOS电路。

在有些老式主板中,还采用一种没有经过二极管隔离的电路,由于这种电路目前很少应用,因此,就不再介绍其工作原理。

一.经过两个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

经过两个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如图2所示(以VIA 694主板CMOS电路为例)。

晶振X1是32.768kHz的实时时钟晶振,C7、C8是晶振的谐振电容,X1、C7、C8和南桥芯片内部的振荡器同时工作,产生32.768kHz的实时时钟信号,这个信号除了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时的时钟信号外,还是南桥芯片内部时钟电路的时钟信号,确保时钟(电脑中的钟表功能即由此而得)时间的准确。

在ATX电源没有插上电源时,CMOS电池(锂电池)输出的3.0V电压经过电阻R104、二极管D2加到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工作电压,由于南桥芯片在待机时的工作电流很小(只有几十微安),因此一块CMOS电池中存储的电能可以连续使用好几年。

当ATX电源接上电源之后,ATX电源插座的9脚立即就会输出+5V的待机电压,这个待机电压经过三端稳压器Q9(AMSlll7-3.3)稳压后,输出+3.3V的待机电压。

+3.3V的待机电压除了为南桥芯片供电外,还经过二极管D1加到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由于+3.3V的待机电压高于CMOS电池所提供的3.OV电压,因此二极管D2负极的电压高于正极电压,所以二极管D2截止,切断CMOS电池对南桥芯片的供电电路,使得主板在接入ATX电源后直接由ATX电源供电。

当ATX电源断电后,D2负极电压消失,D2随即就会导通,恢复锂电池南桥芯片供电,保持南桥芯片内部的时钟电路供电的连续性,确保内部的CMOS随机存储器永不掉电(直到锂电池的电能用完为止)。

跳线JBAT1是C。MOS跳线,当跳线帽连接在1-2端时,锂电池的供电可以正常连接到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此时主板工作在正常状态;当跳线帽连接在2—3端时,锂电池的供电端与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之间的连接断开,且此时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通过CMOS跳线的2—3连接端一电阻R107与接地端相连,使南桥芯片内部的CMOS随机存储器因无供电电压而将数据恢复到出厂状态(即CMOS数据清除)。有些主板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连接有一个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因此只有将CMOS跳线帽放在清除位置上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使南桥芯片的VBAT引脚供电电压彻底消失,达到清除CMOS数据的目的。

经过两个二极管到CM0S跳线的CMC)S电路在实物中很好识别:CMOS跳线附近一般有两个二极管,连接锂

电池的一个电阻和连接CMOS跳线的一个电阻分别是限流电阻和放电电阻,这两个电阻的阻值一般都是

1kΩ(贴片电阻上的标注字符是“102”)。

二、经过一个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

经过一个双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如图3所示(以富士康915A主板的CMOS电路为例)。经过一个双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S电路一般应用在Intel 845以上芯片组的主板中,这个双二极管一般是BAT54A(封装上的代码为“LD3”或者“KL3”或者“L43”)。

晶振X5是32.768kHz的实时时钟晶振,BC429、BC433是晶振的谐振电容,X5、BC429、BC433和南桥芯片内部的振荡器同时工作,产生32.768kHz的实时时钟信号,这个信号除了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时的时钟信号外,还是南桥芯片内部时钟电路的时钟信号,确保时钟(电脑中的钟表功能即由此而得)时间的准确。

在ATX电源没有插上电源时,锂电池输出的3.0V电压经过电阻R206、二极管BAT54A的1、3脚分成两路输出:一路直接加到南桥芯片的VCCRTC功能引脚,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工作电压。由于南桥芯片在待机时的工作电流很小(只有几十微安),因此一块锂电池中存储的电能可以连续使用好几年;另一路经过电阻R474加到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使南桥芯片工作在数据保持状态,保持CMOS随机存储器工作在数据保存状态,使CMOS设置信息不变。

当ATX电源接上电源之后,ATX电源插座的9脚立即就会输出+5V的待机电压,这个待机电压经过三端稳压器Q48(AMSI117—3.3)稳压后,输出+3.3V的待机电压。

+3.3V的待机电压经过二极管D15的2—3端加到南桥芯片的VCCRTC功能引脚。由于+3.3V的待机电压高于锂电池所提供的3.0V电压,因此二极管BAT54A中的1,3脚内部二极管负极的电压高于正极电压,所以这个二极管截止,切断锂电池对南桥芯片的供电电路,使得主板在接入ATX电源后直接由ATX电源供电。

当ATX电源断电后,二极管BAT54A中的l、3脚内部二极管负极电压消失,这个管子随即就会导通,恢复锂电池南桥芯片的供电,保持南桥芯片内部的时钟电路供电的连续性,确保内部的CMOS随机存储器永不掉电(直到锂电池的电能用完为止)。

跳线JP5是CMOS跳线,当跳线帽连接在2—3端时,锂电池的供电可以正常连接到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使南桥芯片工作在数据保持状态;当跳线帽连接在卜2连接端时,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17CRST#端通过二极管D31和接地端相连,使南桥芯片内部的CMOS随机存储器因无供电电压而将数据恢复到出厂状态(即CMOS数据清除)。这类电路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一般连接有一个0.1μF的电容,因此只有将CMOS跳线帽放在清除位置上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使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供电电压彻底消失,达到清除CMOS数据的目的。

经过一个双二极管到CMOS跳线的CMOS电路在实物中很好识别:

CMOS跳线附近一般有一个T0~23封装(与小功率贴片三极管一样)的二极管。

三、具有电池电压检测功能的CMOS电路

具有电池电压检测功能的CMOS电路如图4所示。晶振X2是32.768kHz的实时时钟晶振,C174、C170是

晶振的谐振电容,X2、C174、C170和南桥芯片内部的振荡器同时工作,产生32.768kHz的实时时钟信号,这个信号除了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时的时钟信号外,还是南桥芯片内部时钟电路的时钟信号,确保时钟(电脑中的钟表功能即由此而得)时间的准确。

在ATX电源没有插上电源时,锂电池输出的3.0V电压经过电阻R288分成两路输出:一路经D21加到I /O芯片上,为I/O芯片提供电压检测信号,若电池电压低于2.5V,则会在开机时,通过屏幕提示用户锂电池电压低,提醒用户及时更换电池另一路经过二极管D20、电阻R446送到南桥芯片的RTC—VCC供电引脚,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工作电压,由于南桥芯片在待机时的工作电流很小(只有几十微安),因此一块锂电池中存储的电能可以连续使用好几年。二极管负极的电压还经过电阻R474加到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11'CRST#端,使南桥芯片工作在数据保持状态,保持CMOS随机存储器工作在数据保存状态,使CMOS设置信息不变。

当ATX电源接上电源之后,ATX电源插座的9脚立即就会输出+5V的待机电压,这个待机电压经过电阻R331、R340分压后,再经过二极管D19送到南桥芯片的RTC_VCC供电引脚,为南桥芯片提供待机工作电压。此时二极管D20负极的电压高于正极电压,所以这个二极管截止,切断锂电池对南桥芯片的供电电路,使得主板在接入ATX电源后直接由ATX电源供电。

跳线JBATl是CMOS跳线,当跳线帽连接在1-2连接端时,锂电池的供电可以正常连接到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使南桥芯片工作在数据保持状态;当跳线帽连接在2—3连接端时,南桥芯片的数据保持控制端RTCRST#:端通过电阻R410和接地端相连,使南桥芯片内部的CMOS随机存储器因无供电电压而将数据恢复到出厂状态(即CMOS数据清除)。

维修提示:D19与D20起电压转换的作用。当.ATX电源没有插上市电时,由锂电池供电给南桥芯片。当ATX电源插上市电时,则由ATX电源输出的+5V待机电压为南桥供电。此时的D20就阻断了锂电池供电给南桥芯片的通路,从而延长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D21必须采用肖特基二极管代换,若用普通的1N4148代换将会导致因二极管压降大而在每次开机就会有“电池电压低,需要按下F1按键继续”的提示信息。

四、CMOS电路常见故障的维修CMOS电路

常见故障有时钟时间不准确和CMOS数据不能保存以及主板不能启动等故障。

时钟时间不准确的故障现象是电脑中的时钟变快或者变慢,但是主板可以正常工作。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32.768kHz晶振老化或者晶振两端连接的谐振电容容量变化或者谐振电容轻微漏电引起。只需要更换相关损坏的元器件即可解决这个故障。

维修提示:32.768kHz晶振两端连接的谐振电容容量一般有10pF、18pF、20pF三个规格,且两个电容的容量要完全一样。在更换谐振电容时,不能随便找一个贴片电容代换,否则会引起主板不能开机的故障。这两个谐振电容可以从报废主板上相同位置拆下再代换到待修的主板上。

CMOS数据不能保存的故障现象是每次开机时设定的CMOS参数在切断ATX电源后就会自动恢复到默认出厂值,使得每次开机时都要设置时钟(在某些安装WindowsXP的电脑上可能会因为时钟时间不准确导致系统不能成功启动)。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锂电池供电回路出现故障所致。

首先要检测锂电池是否有电,一般情况下锂电池电压不小于2.5V,然后测量南桥芯片CMOS供电端的电压是否为3.0V左右,若没有,就要测量锂电池和南桥芯片供电端之间二极管的负极有无电压,若这个二极管负极没有电压,而正极有电压,就要更换这个二极管(用常见的1N4148更换即可);要是这个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都没有电压,而锂电池正常,这时一般是锂电池和这个二极管正极之间的一个1kΩ的贴片电阻开路了,更换这个贴片电阻就可以排除故障。

若CMOS跳线连接在“清除”位置,也会出现CMC)S数据不能保存的故障。CMOS电路出现问题导致主板不能启动的故障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

①32.768kHz晶振没有工作判断32.768kHz晶振是否工作的方法很简单:用示波器测32.768kHz晶振两端的的频率是否为32.768kHz,若不是这个频率,可以通过用万用表检测晶振两端的电压值是否是1.5V~1.6V(部分主板只要大于0.25V即可工作)。若电压不正常,就需要检查晶振两端的谐振电容、电阻是否漏电或者开路/短路等,在采用代换法更换32.768kHz晶振、谐振电容、晶振两端连接的10MΩ或者5.6MΩ贴片电阻后,依旧没有起振,就要考虑更换南桥芯片。

②+3.3V待机电源产生电路不正常+3.3V待机电源一般是由三端稳压器将ATX电源产生的+5V待机电压稳压后得到,若测量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无电压,就要检查三端稳压器本身、ATX电源输出的+5V电压到三端稳压器之间的元器件、三端稳压器第1脚和电压输出端(散热片)之间连接的两个电阻是否正常。若是三端稳压器的电压输出端有电压,而南桥芯片确无+3.3V的供电电压,就要检查三端稳压器电压输出端到南桥芯片之间的电阻、二极管有无开路现象。若三端稳压器电压输出端的电压低于3.0V,这时一般是三端稳压器、三端稳压器1脚连接的电阻损坏。更换上述元器件后,+3.3V输出电压依旧低,就说明+3.3V 到南桥芯片之间的滤波电容有漏电或者短路,也可能是南桥芯片本身有短路故障存在。

③CMOS跳线连接不正常这种故障通常出现在因主机不能正常启动,由于无主板使用手册,经其他人员维修后,把CMOS设置在“清除”位置,造成主机无法加电的故障现象,这是一种最容易造成误判的故障。

此时可以仔细检查主板的CMOS跳线,看是否设置在正常的位置。如果无法正确判别CMOS插针的引脚排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CMOS跳线边缘有无白色的宽线,通常情况下有线标记的即是第1脚。

有些主板生产厂家省去了主板上的CMOS跳线,而在CMOS跳线的位置就采用3个焊点代替跳线,此时要检测一下跳线的焊接点是否因灰尘多而短路。通常主板的CMOS跳线有3个引脚,1、2引脚用跳线帽短接为正常使用状态,2、3引脚短接3~5秒就可以清除CMOS信息,具体设置信息可以参照主板表面印制的标注说明。有些新型主板只保留了清除跳线,正常使用时将跳线帽取消即可。

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图分析

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图分 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1、结合m s i-7144主板电路图分析主板四大供电的产生 一、四大供电的产生 1、CPU供电: 电源管理芯片: 场馆为6个N沟道的Mos管,型号为06N03LA,此管极性与一般N沟道Mos管不同,从左向右分别是SDG,两相供电,每相供电,一个上管,两个下管。 CPU供电核心电压在上管的S极或者电感上测量。 2、内存供电: DDR400内存供电的测量点: (1)、VCCDDR(7脚位):VDD25SUS MS-6控制两个场管Q17,Q18产生VDD25SUS电压,如图: VDD25SUS测量点在Q18的S极。 (2)、总线终结电压的产生 (3)参考电压的产生 VDD25SUS经电阻分压得到的。 3、总线供电:通过场管Q15产生VDD_12_A. 4、桥供电:VCC2_5通过LT1087S降压产生,LT1087S1脚输入,2脚输出,3脚调整,与常见的1117稳压管功能相同。 5、其他供电 (1)AGP供电:A1脚12V供电,A64脚:VDDQ 2、结合跑线分析intel865pcd主板电路 因找不到intel865pcd电路图,只能参考865pe电路图,结合跑线路完成分析主板的电路。 一、Cpu主供电(Vcore) cpu主供电为2相供电,一个电源管理芯片控制连个驱动芯片,共8个场管,每相4个场管,上管、下管各两个,cpu主供电在测量点在电感或者场管上管的S极测量。 二、内存供电 1、内存第7脚,场管Q6H1S脚测量2.5v电压 参考电路图: 在这个电路图中,Q42D极输出2.5V内存主供电,一个场管的分压基本上在 0.4-0.5V,两个场管分压0.8V,3.3-0.8=2.5V

开机电路维修流程详解+主板开机电路检修讲解

《开机电路检修讲解》 一、怀疑主机电源好坏:首先接好电源,按下开关,如果不能通电,再把主机的电源拔下来,用镊子把电源的绿线和黑线短路,看电源风扇转不,如果转,说明电源是好的,故障在主机方面。 怀疑主机开关好坏:再把ATX电源线和主板接好,把主板上的开关针、复位针等拔起,用镊子短路开关针触发电源开关,看能不能开机,如果能,就说明是主机箱的开关坏,把主机箱开关拆出清洗。如果短路开关针触发电源还是不能开机,说明主板真的不能触发开机,把主板从机箱里拆出来检修。 把主板拆下来,先把板上的灰尘清扫干净,以免防碍检修。先目测一下,看主板上面有无元器件烧坏,鼓包,电脑板上有无烧焦、断线的。把主板放好,插上假负载,插好电源,测试卡,做好检修准备。 二、、当主板不通电时,首先通过强加电法定位主板不通电的具体故障电路。也就是说直接短路接绿线和黑线。如果此时可以加电开机说明故障在软开机电路本身。如果此时不可以加电,说明有严重的短路现象。ATX电源内部保护,它不允许自己所输出的电压对地,所以电源内部自动保护了。 可能短路的有红线短路,黄线短路,紫线短路或者是CPU的主供电端短路。以上的短路现象,在实际主板故障中出现任何一种都会出现强行加电而加不上电。 对于红线短路可能的原因有主板上某个场效应管短路或者是电源管理器短路,还有门电路短路或者是I/O短路,还有南桥短路,也有可能是5V滤波电容短路。测一下5V ATX对地数值或测供电管对地数值看是否对地短路了。正常的对地数值是380欧姆左右,那么你明显测供电管对地0欧姆或接近0欧姆左右,这时候肯定是说主板出现芯片对地短路现象造成ATX保护。 对于黄线12V短路通常是电源管理本身和12V滤波电容短路,对于12V短路也有可能是串口芯片有问题。 对于紫线短路可能是南桥、I/O、场效应管和门电路,以及紫线滤波电容和紫线稳压二极管造成。 对于CPU主供电短路可能是场效应管,电源管理器和主供电滤波电容。对于P4的主板,CPU主供电短路也有可能是北桥短路。测出对地短路的ATX电源线,再跑电路沿着线找到相关损坏的元器件,换掉。 三、如果强行加电可以加电,则故障在软天机故障本身,此时应重点检查软开机电路本身和软开机电路有联系的其他一些电路。 1、COMS电池,有些主板,电池电力不足也不能开机,但大部份的主板没电池也不影响开机。正常情况

主板教程(呕心沥血的经典)

主板知识(经典) 目录: 第一课主板架构 第二课3VSB电路 第三课CMOS电路 第四课触发电路 第五课线性电源 第六课开关电源 第七课时钟CLK电路 第八课复位(RST)电路 第九课BIOS和代码卡 第十课接口电路 第十一课主板的维修方法 第一课主板架构

常见主板类型: 华硕(ASUS)、技嘉(GIGABYTE) 、精英(ECS)、微星(MSI)、升技(ABIT)、磐正(EPOX)、双敏(UNIKA)、映泰(BIOSTAR)、华擎(ASRock)、硕泰克(SOLTEK)、捷波(JETW AY) 、钻石(DFI)、青云(Albatron)、奥兰治ORA 、承启(CHAINTECH)、顶神(ASMART)、建基(AOpen) 、科迪亚(QDI) 、捷锐、超微(Supermicro)、浩鑫(Shuttle) 、顶星(Topstar)、佰钰、昂达(ONDA) 、佰钰acorp(台湾)、富士康(FOXCONN)、斯巴达克(SPARK)、梅捷(SOYO)、艾崴(Iwill)、小影霸、七彩虹(colorful)、天机、维博特、信步、创能(CUANON) 、三帝(DDD)、硕菁(soking)、博登(xfx)、微升(MIMSUN) 、数码通(PcDigicom)、倍嘉、冠盟、盈通(YESTON)、磐碁、隽星、数码键、冠誉、翔升、联冠(LK)、天朗、华杰、优俪、美达、磐英(hasee) 、赛科、铧基、先锋、华鑫、红苹果、天擎、金字塔PYRAMID)、奔迅(BENXUN)、百时通(BESTCOM) 、钛硕、祥瑞、科盟、科脑、普锐(Pretech)、众可、祺祥、众成、杰微、万邦龙、红船、风速、搏鹰、佰特、艾美、技星(ST STAr) 、昂迪、新华盛、威钻、建邦、天虹、奔驰、技鑫、泰安(TYAN)、杰灵(ZILLION)、火龙王、亚瑟伟业、磐志、卓越、奥美嘉(aomg)、枫叶、宏嘉、追钰、首通(SOTIME) 、双捷、思普、阳光、跆基(Twkey)、中硕、大众、中凌、讯崴、先冠、亚帝伦、拓嘉、台讯、盛邦至尊、宝捷亚特、群升(PCQS)、铭世、蓝天(LANTIAN) 、源兴、新泰(SYNTAX)、华英、红旗、众星、海讯(sunstar)、恒钛、致铭(cthim) 、台众、白鲨王(SHARKING)、凌峰、宇擎、双硕、鑫驰、速霸、华佳、宏迅、迪兰恒进、慧星、金凤凰(GPHOENIX)、帝鲨(DESHARK)、PCCHIPS 、联强(Lemel)、金正。

主板诊断卡工作原理

主板诊断卡工作原理 主板诊断卡也叫POST卡(Power On Self Test加电自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板中BIOS 部程序的检测结果,通过主板诊断卡代码一一显示出来,结合诊断卡的代码含义速查表就能很快地知道电脑故障所在。尤其在PC机不能引导操作系统、黑屏、喇叭不叫时,使用本卡更能体现其便利,事半功倍。 主板上的BIOS在每次开机时,会对系统的电路、存储器、键盘、视频部分、硬盘、软驱等各个组件时行严格测试,并分析硬盘系统配置,对已配置的基本I/O设置进行初始化,一切正常后,再引导操作系统。其显著特点是以是否出现光标为分界线,先对关键性部件进行测试,关键性部件发生故障强制机器转入停机,显示器无光标,则屏幕无任何反应。然后,对非关键性部件进行测试如有故障机器也继续运行,同时显示器显示出错信息当机器出现故障。当计算机出现关键性故障,屏幕上无显示时,很难判断计算机故障所在,此时可以将本卡插入扩充槽,根据卡上显示的代码,参照计算机所所属的BIOS种类,再通过主板诊断卡的代码含义速查表查出该代码所表示的故障原因和部位,就可清楚地知道故障所在。 诊断卡是一个能告诉我们故障大概发生在部件上的检测维修工具。拥有它可以让我们在确定电脑故障时省时省力少走很多弯路,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轻松。

详细概况如下: 一、DEBUG诊断卡的工作原理 DEBUG卡是一种可检测电脑故障的测试卡,本公司应用于台式机的有PCI、ISA和LTP三种接口,笔记本的有miniPCI和LTP两种接口,可以选择方便的接口上使用。当诊断卡插入相对应的接口后,启动电脑时卡上自带的显示屏就会根据启动的进度显示出各种检测代码。一般过如是: 主板加电后,首先要对CPU进行检测,测试它各个部寄存器是否正常;接着BIOS将对CPU中其他所有的寄存器进行检测,并判断是否正确;然后是检测和初始化主板的芯片组;接下来检测动态存的刷新是否正常;然后将屏幕清成黑屏,初始化键盘;接下来检测CMOS接口及电池状况。如果某个设备没有通过测试,系统就会停下来不再继续启动,而这时,诊断卡上所显示的代码也就不再变化了。这样,我们通过对照说明书查询代码所对应的硬件,就可较容易地判断出故障大概是出现在哪个部件上(不同的主板BIOS版本输出的代码都略有不同,所以有些代码在说明书上可能没有,这样一般只能参考说明书接近的代码查找故障)。所以诊断卡是众多DIY爱好者的必备工具之一。

主板电路详解

主板电路详解 主板可是一台电脑的基石,但是在茫茫主板海洋当中要选择一款好的主板实属难事!一款主板如果要想能够稳定的工作,那么主板的供电部分的用料和做工就显得极为的重要。相信大家对于许多专业媒体上经常看到在介绍主板的时候都在介绍主板的是几相电路设计的,那么主板的几相电路到底是怎样区分的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容易回答的!用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就可以解释的清楚。 其实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最主要是为CPU提供电能,保证CPU在高频、大电流工作状态下稳定的运行,同时它也是主板上信号强度最大的地方,处理得不好会产生串扰(cross talk)效应,而影响到其它较弱信号的数字电路部分,因此供电部分的电路设计制造要求通常都比较高。简单来说,供电部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CPU电源输入端达到CPU 对电压和电流的要求,就可以正常工作了。但是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元件特性、PCB板特性、铜箔厚度、CPU插座的触点材料、散热、稳定性、干扰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它基本上可以体现一个主板厂商的综合研发实力和技术经验。 图1是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原理核心即是如此。+12V是来自ATX电源的输入,通过一个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然后进入两个晶体管(开关管)组成的电路,此电路受到PMW control(可以控制开关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从而可以在输出端达到电压要求)部分的控制可以输出所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图中箭头处的波形图可以看出输出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再经过L2和C2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基本上可以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曲线(Vcore,现在的P4处理器Vcore=1.525V),这个稳定的电压就可以供CPU“享用”啦,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多相”供电中的“一相”。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呢!只要是略微有一点物理电路知识的人都能看出它的工作原理。 单相供电一般可以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CPU早已超过了这个

主板CPU供电电路原理图

CPU供电电路原理图 相信大家看主板导购文章的时候经常听到说这块主板是三相供电,那块是两相供电的说法,而且一般总是推荐三相供电的主板。那么两相三相到底代表什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应该怎么选择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尽量让大家能够自己分辨出主板到底几相供电,并且提供一点购买建议。 ● CPU供电电路原理图 我们知道CPU核心电压有着越来越低的趋势,我们用的ATX电源供给主板的12V,5V直流电不可能直接给CPU供电,所以我们要一定的电路来进行高直流电压到低直流电压的转换,这种电路不仅仅用在CPU的供电上,但是今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里。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供电电路的原理,以便大家理解。 一般而言,有两种供电方式。 1. 线性电源供电方式: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导通程度来实现,晶体管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串接在供电回路中。 上图只要是学过初中物理的都懂,通过电阻分压使得负载(这里想像为CPU)上的电压降低。虽然方法简单,但由于可变电阻与负载流过相同的电流,要消耗掉大量的能量并导致升温,电压转换效率非常低,

一般主板不可能用这种方法。 2. 开关电源供电方式:我们平时用的主板基本都用这种方式,原理图如下。 其工作原理比刚刚的电路复杂很多,笔者只能简单说说:ATX供给的12V电通过第一级LC电路滤波(图上L1,C1组成),送到两个场效应管和PWM控制芯片组成的电路,两个场效应管在PWM控制芯片的控制下轮流导通,提供如图所示的波形,然后经过第二级LC电路滤波形成所需要的Vcore。 上图中的电路就是我们说的“单相”供电电路,使用到的元器件有输入部分的一个电感线圈、一个电容,控制部分的一个PWM控制芯片、两个场效应管,还有输出部分的一个线圈、一个电容。强调这些元器件是为了后文辨认几相供电做准备。 由于场效应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时的内阻和截止时的漏电流都较小,所以自身耗电量很小,避免了线性电源串接在电路中的电阻部分消耗大量能量的问题。 多相供电的引入 单相供电一般能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处理器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

主板开机触发电路维修实例

主板开机触发电路维修实例 6.5.2 主板开机触发电路维修实例 1. 故障现象:硕泰克SL-85DR2主板不加电 维修过程:按照开机电路的检修流程检修发现I/O(67脚)PS OUT(#),输出信号为0.8V,此电压为由南桥提供受I/O 控制,正常情况下点开机时此点由3.3V到0V的跳变,根据笔者多年的维修经验,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南桥待机电压3.3V供电不正常或南桥内部短路造成待机电压过低,加电后用手触摸南桥并没有温度,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南桥短路在没有开机之前南桥表面会有一定温度,南桥没有发烫应首先从南桥待机电压3.3V 的产生电路开始入手,大多数主板南桥的3.3V待机电压都是由稳压器产生,如1084、1117等,经查找南桥边并无稳压器这类的管子,于是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查找3.3V供电源头发现其与一八脚芯片相连,仔细观察其型号为A22BA(Q29)如6-3所示,此芯片是一个八脚的场效应管,内部集成两个场效应管,南桥的3.3V待机电压是由此管提供,测量A22BA(Q2)的S极为0.8V,DG为5V,G极为5V,S极输出0.8V是不正常的,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Q29输出端短路,测S极的对地数值正常,于是更换Q29加电后再测I/O芯片67脚,PS OUT信号为3.3V点开机时有跳变(3.3-0V)加上显示之后开机正常故障排除。 补充:硕泰克此款主板不加显卡不开机,在AGP接口边有一跳线JP2,跳1-2必须加显卡才能开机,跳2-3,不加显卡也可开机,此跳线没有跳线说明,希望大家在修到此款主板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如图6-3 SL -85DR2主板开机触发电路 2.故障现象:P6VXM2T(威盛芯片组)主板不加电 检修过程:经检查发现PWR-SW待机电压为1.2V,正常情况下应为3.3V以上,此电压变低大多数为南桥损坏或与其相连的门电路短路,首先用万用表档测PWR开关正极的对地数值为120Ω,正常应为600以上,说明此电路有明显短路的地方,经查找电路PWR正极通过R217 (680)的限流电阻连接R213(472)的上位电阻,在经过C99电容滤波最后进入南桥,首先排除C99短路,拆下C99 再测量PWR正极的对地数值还是120,这种情况可能是南桥短路,为了证实是不是南桥内部短路造成PWR开机电压过低,拆下R217,在测R217两端的对地数值,发现进南桥一边的对地数值为600多,说明故障不在南桥,在仔细查找线路发现PWR正极还与一门电路(U11)相连,此门电路的型号为74HCT74如图6-4所示,更换此门电路芯片,故障排除。由于U11短路造成PWR电压过低,PWR,不能触发。 图6-4 P6VXM2T开机触发电路 3. 故障现象:KTT主板不加电

2_电脑主板时钟电路的仿真功能板SOL_STM_PCCLOCK功能板产品说明书

SOL-STM-PCCLOCK 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功能板使用说明书 中盈创信()科技 目录

一、简介 (3) 二、SOL-STM-PCCLOCK功能板介绍 (3) 2.1 功能介绍 (3) 2.2 外观及接口说明 (3) 2.3 功能板指示灯状态说明 (4) 三、功能板电路图及元器件规格 (4) 3.1 功能板电路图 (4) 3.2 元器件规格表 (5) 四、标准故障点设置位置及方法 (6) 4.1 故障点设置方法 (6) 4.2 故障点设置方案 (6) 4.3 故障点设置方法建议 (6) 五、料包清单 (7) 六、注意事项 (7) 七、装箱清单 (7)

一、简介 中盈创信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实训室方案专为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实训室设计,实训室设备组件包括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功能板、智能检测平台、智能检测平台管理系统。其中功能板属于实训类消耗品,每一种功能板均为某种设备中某一部分电路的还原及改进,可对功能板进行故障循环的设定及维修。 功能板可以与中盈创信智能检测平台配合,实现功能板的维修前故障检测,维修后维修结果确认,进而与中盈创信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实训室管理软件联动,实现课程组织、实验管理、教师及学生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 中盈创信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实训室方案是各院校组建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实训室培养芯片级检测与维修人才的理想选择。 二、SOL-STM-PCCLOCK功能板介绍 2.1 功能介绍 SOL-STM-PCCLOCK功能板为电脑主板时钟电路的仿真功能板,可以实现电脑时钟功能电路。 2.2 外观及接口说明

1、外接连线接口:40PIN的排线接口(与检测平台上端40PIN排线接口相连,用于维修前及维修后检测,维修过程中无需连接。) 2、外接连线接口:40PIN的排线接口(与检测平台下端40PIN排线接口相连,用于维修前及维修后检测,维修过程中无需连接。) 3、开关按钮 4、红色指示灯 5、绿色指示灯 6、输入电源:9V的直流电源。 2.3 功能板指示灯状态说明 1、插上直流电源,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这时侯相当电脑通电的状态。 2、插上直流电源,按下开关按钮,绿色指示灯亮,这时候相当时钟电路供电正常。 3、再按下开关按钮,绿色指示灯灭,这时候相当电脑关机状态。 三、功能板电路图及元器件规格 3.1 功能板电路图

主板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主板的工作原理 2.1主板的工作原理概述 2.1.1主板的硬启动过程 主板的硬启动过程如下: ①主板插入ATX电源插头,主板加载SVSB。 ②按下主机上的电源开关(POWER BUTTON),通知南桥,然后南桥发出信号经过转换后产生PS_ON#信号。 ③POWER(ATX电源)输出SV、3.3V、12V等各路供电。 ④电源输出稳定后,发出POWERGOOD信号通知主板。 ⑤主板上产生各芯片和设备需要的电压,如1.5V、2.5V等。同时CPU也得到一个供电,拉低VRM芯片(CPU供电管理芯片)的VID信号。 ⑥VRM芯片控制产生VCORE(CPU核心供电,部分资料也称为VCCP)给CPU。 ⑦稳定的VCORE电压反馈给VRM控制芯片。VRM产生PWRGD信号,部分资料也称为VRM_GD、VCORE_GD等,专指CPU供电电源就绪。 ⑧同时VCORE经转换后,产生CLK-EN送给主板CLK(时钟芯片)电路,时钟电路开始工作,产生各设备所需的时钟。 ⑨南桥收到VRM产生的PWEGD和CLK电路送达的时钟信号后产生PCIRST#。 ⑩PCIRST#送达ACPI控制器或门电路,经转化后分别送出,送达北桥的PCIRST#(新款主板为PLTRST#),送达北桥后,北桥送出CPURST#。 ○11CPU收到CPURST#后,发出一个地址信号,这个地址信号固定为FFFFFFFOH,指向BIOS的入口地址,通过CPU到北桥的前端总线到北桥,北桥将该地址信号,经过HUB-LINK (新款Intel芯片组叫做DMI总线,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的叫法不同)送达南桥。 ○12南桥收到地址信号后,将地址发送给BIOS,然后取得该地址存储的命令,并通过数据线将取得的BIOS命令送到北桥,再至CPU,CPU执行接收到的指令,执行运算和控制,发出一系列指令。

主板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时钟电路工作原理:3.3v电源经过二极管和电感进入分频器后,分频器开始工作,和晶体一起产生振荡,在晶体的两脚均可以看到波形。晶体的两脚之间的阻值在450---700欧之间。在它的两脚各有1V左右的电压,由分频器提供。晶体两脚常生的频率总和是14.318M。 总频(OSC)在分频器出来后送到PCI槽的B16脚和ISA的B30脚。这两脚叫OSC测试脚。也有的还送到南桥,目的是使南桥的频率更加稳定。在总频OSC线上还电容。总频线的对地阻值在450---700欧之间,总频时钟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2V电平。如果开机数码卡上的OSC灯不亮,先查晶体两脚的电压和波形;有电压有波形,在总频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无电压无波形,在分频器电源正常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有电压无波形,为晶体坏。 没有总频,南、北桥、CPU、CACHE、I/O、内存上就没有频率。有了总频,也不一定有频率。总频一定正常,可以说明晶体和分频器基本上正常,主要是晶体的振荡电路已经完全正常, 反之就不正常。 当总频产生后,分频器开始分频,R2将分频器分过来的频率送到南桥,在南桥处理过后送到P CI槽B8和ISA的B20脚,这两脚叫系统测试脚,这个测试脚可以反映主板上所有的时钟是否正常。系统时钟的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1.5V,这两脚的阻值在450---700欧之间,由南桥提供。 在主板上RESET和CLK者是南桥处理的,在总频正常下,如果RESET和CLK都没有,在南桥电源正常情况下,为南桥坏。主板不开机,RESET不正常,先查总频。在主板上,时钟线 比AD线要粗一些,并带有弯曲。 二、主板时钟芯片电路及时序关系讲解 1、概述 主板时钟芯片电路提供给CPU,主板芯片组和各级总线(CPU总线,AGP总线,PCI总线,ISA总线等)和主板各个接口部分基本工作频率,有了它,电脑才能在CPU控制下,按步就班,协调地完成各项功能工作: 2、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a、解释说明,主板时钟芯片即分频器的原始工作振荡频率,由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的谐振频率来产生,提供给分频率一个基准的14.318MHZ的振荡频率,它是一个多谐振荡器的正反馈环电路,也就是说它把输入作为输出,把输出作为输入的反馈频率,象这样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自激过程。 b、基本电路部分: c、分频器(时钟芯片)电路部分:分频器基本工作条件;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提供14.318MHZ基准频率.;VCC(3.3V)工作电压(依具体时钟芯片而定);V SS接地线(~);滤波电容(对分频器产生的各级频率进行标正微调;分频器产生的各级总线时钟;CPU外部总线时钟频率(CPU CLOCK):66MHZ.100MHZ.133MHZ内存控制管理器总线时钟频率(DIMM):66MHZ.100.133MHZ;AGP总线时钟频率:66MH Z;PCI总线时钟频率:33MHZ;ISA总线时钟频率:8MHZ。 d、基本时序关系: CPU 66、100、133 PCI(33MHZ) ISA(8MHZ) 三、图解 频率发生器芯片

主板电路工作原理

主板各电路工作原理 主要内容: 1、主板开机电路 含主供电及其他供电电路)) 主板供电电路((含主供电及其他供电电路 2、主板供电电路 3、时钟电路 4、复位电路 5.1 主板开机电路 5.1.1软开机电路的大致构成及工作原理 开机电路又叫软开机电路,是利用电源(绿线被拉成低电平之后,电源其它电压就可以 输出)的工作原理,在主板自身上设计的一个线路,此电路以南桥或I/O为核心,由门电路、电阻、电容、二极管(少见)三极管、门电路、稳压器等元件构成,整个电路中的元件皆由紫线5V提供工作电压,并由一个开关来控制其是否工作,(如图4-1) 当操作者瞬间触发开机之后,会产生一个瞬间变化的电平信号,即0或1的开机信号,此信号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南桥或I/O内部的开机触发电路,使其恒定产生一个0或1的的信号,通过外围电路的转换之后,变成一个恒定的低电平并作用于电源的绿线。当电源的绿线被拉低之后,电源就会输出各路电压(红5V、橙3.3V、黄12V等)向主板供电,此时主板完成整个通电过程。

图5-1 主板通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5.1.2学习重点: ①主板软开机电路的大致构成及工作原理; ②软开机线路的寻找; ④主板不通电故障的检修; ⑤实际检修中需注意的特殊现象。 5.1.3实例剖析: 一款MS-6714主板,故障为不能通电,其开机电路如图5-2所示 (图5-2) 通过以上线路发现,开机电路由W83627HF-AW组成整个线路,按照主板不通电故障的检修流程进行检修,测其67脚没有3.3V左右的控制电压,此时就算更换I/O仍是不

能工作的,于是查找相关线路,发现此点的控制电压是由FW82801DB直接发出,再查此南桥的1.5V的待机电压异常,跟寻此点线路,发现南桥旁一个型号为702的场效应管损坏,更换此管后,故障排除。 注:W83627系列I/O在Intel芯片组的主板中从Intel810主板开始,到目前的主板当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实际维修中极容易损坏. 5.1.4目前主板中常见的几种开机电路图:

电脑主板开机电路检测流程1

开机电路检测流程 测量ATX电源接口的红5V,黄12V是否严重对地短路。 1:南桥附近是否有2.5V,3.3V,1.8V的待机电压(南桥不同,待机电压也不同) 2:实时晶振是否起振(两脚是否有0.4V左右电压) 3:CMOS跳线中间引脚是否为高电平。(CMOS是否设置正确) 4:测量POW开关处是否有2.5V以上高电平。 5:短接POW开关测量是否有低电平触发南桥成功(W83627HF除外) 6:查绿线到南桥成I/O之间的线路是否正常。 注:开机电路中易损元件: (1):与开机电路相关的门电路,三极管。 (2):给南桥提供待机电压的正电压稳压器或其它供电元件。 (3):与I/O或南桥。 维修实例 1.GPS-810C(E)J:测试点正常不工作,刷BIOS(用联冠810T)无效,后查北桥供电的3055场效应管损坏,板上标识为Q4,更换后OK。 2.-P4主板:型号为Titan667。 测试卡从C1到B0,测试卡过C1,表明CPU已经工作,检测内存不过,查内存的供电,发现它的负载电压只有0.85V。正常应为1.25V,查其与Q96,Q97两个场管相连,摘下后测得Q96为软击穿,更换后故障排除。 3.-810主板不能点亮 测试卡从D3到00,DE-00循环跳变,这种故障表明检测内存不过,经查内存的供电,时钟,复位,片选,行,列,选信号均正常,于是目测主板,将CPU与风扇除去,发现风扇卡与主板之间有划痕,且已划段3根线,经补线后,加电测量,一切正常。4.-精英K7VMA主板;主板上有两个CPU风扇接口,插其中一个自动断电,查不正常的风扇接口,发现其5V由D4二极管供给,二极管正向端连南桥,由此怀疑南桥中的温控电路出毛病,将其二极管摘除,将风扇5V端与D5的负端相连后,故障排除。5.精英P6-IEAT或P6-IPAT,815EP主板开机不显,各项电压正常的情况下多为南桥坏。(通病) 6.磐正AMD主板进入系统后自动关机,更换CPU风扇后,故障解决。 7.-华拓主板开机自动进入CMOS设置,插dassic跳线跳错。 8.P4VSD主板上AGP显卡不亮,插PCI显卡可正常工作,不加显卡时测VDDQ电压为 3.3V,加上4×AGP显卡再测为2.26V,正常时应为1.5V,故判断VDDQ供电管有问 题,更换后,故障解决。 9.K7TPRO主板;检测显卡时,代码过26不亮,查其VDDQ电压不正常,更换供电管后故障依旧,此时,想到它的控制电压输出部分,顺线路,找到其中431控制,更换431后故障排除。 10.GA-8LD533;故障现象,开机各测试点均正常,CPU不工作,用P4测试座测量,大面积信号线不亮,按压CPU座,信号线部分正常,故判断CPU座虚焊,加焊后故障排除。 11.MS-6153主板;开机后CPU不工作,测CPU工作电压无,Q1的控制极电压为0.45,Q2的控制极电压为1V,更换电压IC后,故障排除。 12.GA-8IE2004;故障为显示到检测硬盘处死机,有时能正常通过,但会死机,目测内

时钟电路基本原理

1时钟供电组成 时钟电路主要由时钟发生器(时钟芯片)、、、和等组成。 ● 时钟芯片时钟芯片主要有S. Winbond、 PhaseLink. C-Medi a、IC. IMI等几个品牌,主板上见得最多的是ICS和Winbond两种,如图6-1、图6-2所示。 ● 晶振 时钟芯片通常使用的晶振,如图6-3所示。 晶振与组成一个谐振回路,从晶振的两脚之问产生的输入到时钟芯片,如图6-4所示。 判断品振是否工作,可以用测量晶振两脚分别对地是否有(以上),这是晶振工作的前提条件,再用示波器测量晶振任意一脚是否有与标称频率相同的振荡正弦波输出(这是最准确的方法)。在没有示波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更换新的晶振和谐振电容,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 2 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时钟电路的1=作原理图,如图6-5所示。 时钟芯片有电压输入后(有的时钟芯片还有一组电压),再有一个好信号,表示主板各部位所有的供电止常,于是时钟芯片开始工作。 晶振两脚产生的基本频率输入到时钟芯片内部的,从振荡器出来的基本频率经过“频率扩展锁相网路”进行频率扩展后输入到各个,

最后得到不同频率的时钟输出。 初始默认输出频率由频率选择锁存器输入引脚FS(4:0)设置,之后可以通过IIC总线再进行设置。 多数时钟芯片都支持IIC总线控制,通过一根双向的数据线(SD ATA)和一根时钟线( SCLK)对芯片的时钟输出频率进行设置。 图6-5中: 48MHz USB与48MHz DOT为固定48MHz时钟输出;3V66(3:1)共3组为的66MHz时钟输出: CPUCLKT (2:0)共3组为CPU时钟输出;CPUCLKC (2:0)共3组为CPU时钟输出,与CPUCLKT互为;CLK (6:0)共7组为 33MHz 的PCI时钟输出,输出到PCI插槽,有多少个PCI插槽就使用多少组。 主板的时钟分布如图6-6所示,内存总线时钟由北桥供给,部分主板电路设计有独立的内存时钟发生器,如图中虚线所示。 外频进入CPU后,乘以CPU的就是CPU实际的运行频率。例如外频是200MHz,CPU的倍频是14,那么CPU的实际运行频率是:200MHz ×14=。前端总线的频率是外频的整倍数。例如外频足133MHz,CPU 需要使用的前端总线频率是533MHz,那么就必须将133MHz外频4倍扩展,即133MHz×4=532MHz≈533MHz。 3 时钟电路故障检测 时钟电路故障通常足:全部无时钟,部分无时钟,时钟信号幅值(最高点电压)偏低。 其表现是开机无显示或不能开机。 诊断卡只能诊断PCI插槽或插槽有无时钟信号,并不代表主板其他部分的时钟就正常。最好使用示波器测量各个插槽的时钟输入脚或时钟芯片的各个时钟输出脚,看其频率和幅值是否符合,这是最准确的方法。 现在的CPU外频都已达到200MHz或更高,所以要测量CPU外频,要求示波器的带宽应在200MHz以上。

电脑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

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 CPU核心随着制造工艺的提高,核心电压也越来越低。我们用的ATX电源供给主板的1 2V和5V的直流电不能直接给CPU供电,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电路转换来把高直流电压 变成低直流电压给CPU的供电。 图1:许多最新的主板都采用了四相供电回路 从电路工作原理上来讲,电源做的越简单越好,单相电路元器件最少。从概率上计算,每个元件都有一个“失效率”的问题,用的元件越多,组成系统的总失效率就越大。所以供电电路越简单,越能减少出问题的概率。但是主板除了要承受大功率的CPU外,还要承受显卡等其它设备的功耗,做成单相电路需要采用大功率的MOS-FET管,发热量会很恐怖,而且花费的成本也不是小数目。所以,大部分厂商都采用多相供电回路。

图7:Richtek RT9241芯片 PWM芯片的功能在出厂的时候都已经确定,可以根据主板使用的PWM控制芯片的型号来分辨。比如常见的Richtek RT9241芯片。上Richtek的查询产品页面,可以看到RT924 1是一个两相的控制芯片,当然不可能用这块芯片做出三相的供电电路来的。 图4:三相供电电路的示意图 三相供电就是三个单相电路并联而成的,因此理论上可以提供3倍的电流。图4是一个典型的3相供电电路,它和两相供电的原理是一致的,其实就是三个单相电路并联。 如何区分两相和三相供电回路 有些用户很关心怎么从主板上看出到底是两相还是三相供电回路。一般的读者可能会说通过在CPU插槽附近的供电电路有多少电感线圈来判断。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但不太全面。笔者这里提供更加合理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1.根据元器件的数量来分辨。

图2:开关电源供电方式的原理图 我们平时用的主板基本都用开关电源供电方式,其原理图如图2。ATX电源提供的12V 电压通过第一级LC电路滤波(图上L1,C1组成),送到两个场效应管和PWM控制芯片组成的电路,两个场效应管在PWM控制芯片的控制下轮流导通,提供如图所示的波形。然后,经过第二级LC电路滤波形成所需要的CPU核心电压Vcore。这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单相”供电电路,使用到的元器件有输入部分的一个电感线圈、一个电容,控制部分的一个PWM控制芯片、两个场效应管,还有输出部分的一个线圈、一个电容。由于场效应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时的内阻和截止时的电流很小,所以自身耗电量很小。

主板加电故障维修实例

主板加电故障维修实例

主板加电故障维修实例 1.MS-6566主板不通电故障 微星MS-6566E主板,故障为不通电.此主板南桥为82801EDB,I/O芯片为83627HF-AW主板,已被别人修过(换过32.768kHz晶振).首先排除短路跳线问题,晶振两脚有起振电压0.26V左右,基本正常.测I/O芯片83627第67脚无高电平,应该是南桥缺少一组待机电压导致的.跑线路发现在AGP槽附近发现一"351"小场效应管损坏,此场效应管负责把5VSB转为3.3VSB待机电压,用"702"场效应管更换后,测试83627第67脚为3.3V高电平,正常.点PWR开关主板通电,主板修复. 分析:此故障就是南桥缺少一组待机电压导致无法开机,微星MS-6566系列型号主板大部分是该场效应管损坏导致的无法开机,此管位于AGP槽旁边. 2.杂牌845GL.主板南桥短路故障 一杂牌845GL主板,南桥为82801DB,故障现象为插上ATX电源插头后,主板自动通电,点PWR开关无法关机.南桥旁边有两个1117稳压器,其中一个非常烫手,经检查短路的1117第三脚接+5VSB(紫线),第二脚输出应给南桥提供3.3V的待机电压,导致1117发烫一般为其供电的后级电路导致的.本着先简后繁的原则,先更换1117稳压器,故障依旧,后更换南桥,故障排除. 分析:使用82801DB和82801EB的南桥短路后经常有此类现象出现,大部分为南桥短路导致的.这两种南桥在实际维修中经常碰到损坏的情况. @3.微星845E主板不通电,强行开机能显示 微星845E的主板,点机电源开关没反映,强行开机代码可以走完,接显示器可以显示.查PWR开关一脚有5V电压,通过331电阻进I/O,绿线直接进I/O,I/O是83627HF-AW,此I/O为高电平触发,点PWR开关时有高电平触发,强行加电后可以点亮,说明工作基本正常,应为I/O内部集成的触发电路损坏.更换I/O芯片后,故障排除. 4.848主板南桥无待机电压导致的不通电故障 一块848主板不开机,此主板的南桥为82801EB,I/O芯片为Winbond的83637,此主板为I/O开机,跑开机线路,绿线到I/O PWR开关到I/O线路正常.检查南桥的3.3V 1.5V待机电压,发现南桥无1.5V待机电压.跑1.5V产生电路,发现此电压是由一个标示为"H4R5Y"的小管产生,此管损坏导致无待机电压.初步判断这是一个N沟道场效应管,用"702"代换后,开机正常. 5.华擎M266A不通电故障 检查CMOS跳线正常,晶振起振电压正常,检查开机线路,发现在ATX电源插座旁边的一个小三极管,集电极与绿线相连,控制极接电阻进南桥,此三极管在点击PWR开关后,基极有南桥发出的高电平,由此判断此三极管损坏.用"1AM"代换后,故障排除. 分析:此主板的南桥为VT8233,触发方式为低电平触发,触发后南桥持续发出高电平,经1.2电阻控制三极管导通,将ATX电源的绿线电压拉低,完成通电.使用VIA芯片组的主板开机电路大多为此类设计. 6.杂牌810主板不通电故障 检查CMOS跳线正常,检查开机电路未发现异常,后用手去刍秣32.768kHz的实时晶振,发现有时可以通电,怀疑晶振起振不正常,用示波器测量发现此晶振一脚有电压,但是无波形.由此判断32.768kHz晶振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分析:在实际维修中,经常碰到32.768kHz晶振损坏后导致出没可以开机的情况.如果在更换32.768kHz 的晶振及与其两脚相连的稳频电容后,故障仍无法排除,则为南桥坏. 7.杂牌694主板无法关机故障 一杂牌694开机能显示,使用正常,点PWR关法关机.跑线路,开机线路进了I/O(83977EF),此主板是通过此I/O开机的,触发发上为低电平触发,怀疑I/O损坏.试换后,故障排除. 8.815主板不通电故障 一块杂牌815主板不通电,后发现触摸晶振就可开机,测32.768kHz实时晶振一脚电压为0.04V,明显偏低.换晶振和稳频电容,再测电压正常,故障被排除.

台式机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浅析

台式机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浅析: DC3。5V电源给过二极管和L1(L1可以用0欧电阻代替)进入分频器后,分频器开始工作。,和晶体一起产生振荡,在晶体的两脚均可以看到波形。晶体的两脚之间的阻值在450-700之间。在它的两脚各有1V左右的电压,由分频器提供。晶体产生的频率总和是14。318M。总频OSC在分频器出来后送到PCI的B16脚和ISA的B30脚,这两脚叫OSC测试脚。也有的还送到南桥,目的是使南桥的频率更加稳定。在总频OSC的线上还有电容,总频线的对地阻值在450-700欧之间。总频的时钟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2V。如果开机数码卡上的OSC灯不亮,先查晶体两的电压和波形。有电压有波形,在总频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无电压无波形,在分频器电源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有电压无波形为晶体坏。没有总频,南、北桥、CPU、CACHE、I/O、内存上就没有频率。有了总频,南、北桥、内存、CPU、CACHE、I/O上不一定有频率。总频一旦正常,分频器开始分频,R2将分频器分过来的频率送到南桥,在面桥处理过后送到PCI的B39脚(PCICLK)和ISA的B20脚(SYSCLK),这两脚叫系统时钟测试脚。这个测试脚可以反映主板上所有的时钟是否正常。系统时钟的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1。5V,这两脚的阻值在450-700欧之间,由南桥提供。在主板上,RST和CLK都是由南桥处理的,在总频正常,如果RST和CLK都没有,在南桥电源正常的情况下,为南桥坏。 主板不开,RST不正常,是先查总频。在数码卡上有OSC灯和RST灯,没有CLK灯的故障:先查R3输出的分频有没有,没有,在线路正常的情况下,分频器坏。CLK的波形幅度不够:查R3输出的幅度够不够,不够,分频器坏。够,查南桥的电压够不够,够南桥坏;不够,查电源电路。R1将分频器分过来的频率送给CPU的第六脚(在CPU上RST脚旁边,见图纸),这个脚为CPU 时钟脚。CPU如果没有时钟,是绝对不会工作的,CPU的时钟有可能是由北桥提供。如果南桥上有CLK信号而CPU上没有,就可能是分频器或南桥坏。R4为I/O提供频率。 在主板上,时钟线比AD线要粗一些,并带有弯曲。频率发生偏移,是晶体电容所导致的,它的现象是,刚一开机就会死机,运行98出错。分频器本身坏了,会导致频率上不上去。和晶体无关。CPU 的两边为控制处(位置见图),控制南桥和分频器,当频率发生偏移,会自动调整。 说明:此文选自江湖郎中主板维修,看后大有受益,推荐文友浏览。绝无剽窃之意。

电脑主板原理图

1.主板上的英文字母都代表什么 1.L----电感.电感线圈 2.C----电容. 3.BC---贴片电容 4.R----电阻 5.9231 芯片-----脉宽 6.74 门电路-----它在主板南桥旁边 7.PQ----场效应管 8.VT 、Q、V----三级管 9.VD 、D---二级管 10.RN----排阻 11. ZD----稳压二极管 12.W-----电位器 13.IC---稳压块 14.IC 、N、U----集成电路 15.X 、Y、G、Z----晶振 16.S-----开关 17.CM----频率发生器(一般在晶振14.31818 旁边) 2. 计算机开机原理 开机原理:插上ATX 电源后,有一个静态5V 电压送到南桥,为南桥里面的ATX 开机电路提 供工作条件(ATX 电源的开机电路是集成南桥里面的),南桥里面的ATX 开机电路将开始 工作,会送一个电压给晶体,晶体起振工作,产生振荡,发出波形。同时ATX 开机电路会 送出一个开机电压到主板的开机针帽的一个脚,针帽的另一个脚接地。当打开开机开关时, 开机针帽的两个脚接通,而使南桥送出开机电压对地短路,拉低南桥送出的开机电压,而使 南桥里的开机电路导通,拉低静态5V 电压,使其变为0 电位。使电源开始工作,从而达到 开机目的。(ATX 电源里还有一个稳压部分,它需要静态5V 变为0 电位才能工作)。 3. 主板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时钟电路工作原理:3.5 电源经过二极管和电感进入分频器后,分频器开始工作,和晶体一 起产生振荡,在晶体的两脚均可以看到波形。晶体的两脚之间的阻值在450---700 欧之间。 在它的两脚各有1V 左右的电压,由分频器提供。晶体两脚常生的频率总和是14.318M 。 总频(OSC )在分频器出来后送到PCI 槽的B16 脚和ISA 的B30 脚。这两脚叫OSC 测试脚。 也有的还送到南桥,目的是使南桥的频率更加稳定。在总频OSC 线上还电容。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检修流程.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检修流程 测试卡跑FF00的,该修哪里啊,CPU不工作了,怎么测啊,等等,问得多了也麻烦,干脆我就把《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检修流程》写一下,谁要是再问,就自己来看看行了。 显示器点不亮,检修重点在CPU主供电电路,CPU主供电电路是在维修中最易损坏的一个区域,它损坏后测试卡显示FF00。主板可以加电,但CPU不工作,因为CPU需要一个稳定供电电流,才能工作。 CPU主供电损坏的特征,如一些网吧的,个人用户,单位用户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周围电容鼓包漏液,电容防爆槽爆开,接到这样的主板,首先将鼓包漏液的电容进行更换,更换的耐压值可以大一点,容量可以误差不超过20%。 场效应管击穿,用万用表打在蜂鸣档上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场效应管击穿。通过测ATX电源的接口对地数值也可以判断出来是5V不是12V击穿根据电容的特征去修。 一般CPU主供电电路所有与之相关电路都设置在CPU插座附近。不会在主板上的任何地方设置它的主供电电路。电压识别管脚VID0—VID4,也就是说CPU需要量多大的电压,需要多大的电流。如P3的CPU需要的电压稍高,P4CPU需要的电压比较低,针对不同频率的CPU需要的电压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主板CPU 需要多大的电压必需要将自己的信息告诉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经过内部编程之后,输出CPU所需要正确电压。相知道CPU供电电压是多少,自己去下载CPU底视图,里面有教你如何测CPU供电。 整个工作流程:主电的产生,电路由电源控制芯片(CPU的供电芯片U1、声效应管(其中场效应管Q1是起电压调整作用,Q2为续流稳压作用,滤波电容(C1~CN、电感(L1、L2、稳压二极管(D和一些帖片电阻电容元件等构成。其中电源控制器的供电为12V,由ATX电源的黄线直接提供。场效应管的供电为5V,由ATX电源红线提供(P4以上的主板由附加电源共色线提供12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