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第一框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导学案
《自己的事自己干》导学案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2>探究:假如学校取消班主任制度,在没有班主任约束的情况下,你将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
小测试:你的自立能力强吗?(根据ppt出示自我小测试)
课后作业:
“今天我当家”。当家要求 1.收拾房间 2.买菜烧饭
(买菜不太现实)。当然自从上了这节课开始,大家都要做一个勇于自立,敢于担当的好孩子,好孩子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学习好,是否自立,不过度依赖家长及他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不是学习好就万事大吉了,这个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情商的高低,情商简单的说就是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能力。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智商的高低,80%则取决于情商。试想一个不自立的人,事事依赖他人的人怎么能有这方面的能力呢,所以同学们,我们在学好文化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我们综合能力的培养。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的,所以培养这些能力我们要从现在做起。”我骄傲!
2.看到别人获得成功你有何感想?你打算怎么做?
-------------------------------------------------------------------------------
活动三:现场直播(采访)----问问我自己,自我反思
你的衣服是自己洗的吗?自己洗的请举手
在家里打扫卫生、饭后洗碗,由我负责。做到的请举手,经常能做到的请举手,偶尔能做到的情举手?
活动要求:
1) 随机抽取4—6名学生参与活动;
2) 比赛项目:叠衣服、
3) 评选办法:完成任务最快,质量最好的同学获胜;
4) 奖励:生活自立奖(教师颁奖)
活动评价:谁做得最好?(学生、教师点评)
自己的事自己干导学案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懂得自立的含义;了解自立的表现;理解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实践中体会自立的意义,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
学习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品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导学: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刚考进浙江大学的一名女学生,在妈妈陪同下到学校报到注册,妈妈为她挂上蚊帐,铺单,买好饭菜票。
妈妈要走了,女儿拉着妈妈的手怎么也不肯放,做妈妈的千交代、万叮嘱,一百个不放心。
果然,妈妈刚离校,麻烦事就来了。
傍晚,女学生到学校的浴室去洗澡,等全身淋湿后,才突然想起没带洗涤用品和替换的衣服(平时都是由妈妈事先替她放置好的。
她既不知道怎么洗下去,又想不出擦干身子的办法,只好在浴室里嚎啕大哭。
二.自学: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自学思考题(用3—5分钟时间自学课本P34-38页):1、自立就是。
2、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如、、等,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3、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 ;逐步学会,善于;积极地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三.互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理解新知活动一:让学生认真观察“小曦、萌萌和家人去公园玩”(课本第34页插图)学生交流:小曦的东西自己拿,萌萌的东西却让大人拿,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在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请你说一说。
活动二:探讨“自立的表现”(结合课本第35页中的内容)(1)在这些自立的表现中,你能做到几项?(2)除了这几项,你自己还有什么自立的表现?活动三:阅读真情故事:有一个13岁的小孩,4岁时就开始烧水做饭,担负起了照顾失明奶奶的重任,而他还没有因此耽误学习。
为了能精心照顾奶奶,每天他从家到学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着去跑着回。
每天早上他5点起床,做好早饭,喂奶奶吃完饭,准备好凉白开水后再去学校。
学案1:自己的事自己干

自己的事自己干【学习目标】1、知道自立的含义。
2、了解自立的表现,即学习自立、生活自立,处理社会问题自立。
【学习重难点】知道自立的含义以及相关知识,努力做一个自立的人。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加1”:课前预习原文填空,基础知识梳理: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人称成长过程,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自立的生活表现在____________,也从____________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____________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地学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他人,善于与他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和谐相处;积极地____________社会,____________社会,____________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__________、对他人________、对社会________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3、人生需要自立。
我们从现在起,要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____________知识,锻炼____________的能力,培养___________的精神,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_________。
一、导入(2分钟)二、思:自主探究(13分钟)问答题(温馨提示:此题答案如果在教材上可以找到便可以直接在教材上做出相应笔记,便于今后复习)1、自立的含义是什么?2、日常生活中自立的表现是什么?3、为什么要培养自立能力(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在我们学习与生活中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立的人?三、议:互动解释,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组合作解决上面的问题,组内展示、比较,得出正确的答案。
四、展:展示反馈(15分钟)采取组内互助,多种形式回答上述问题,解答疑难点。
自己的事自己干导学案

中学七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设计人:()授课人:()班级:()审核人:()姓名:()课题自己的事自己干课型新授导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活动的能力,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教学重点自立的含义和表现。
教学难点依赖的危害。
教学过程教具准备:小黑板,粉笔等。
【课堂导入】自立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意味着要独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着要离开父母和老师的呵护,自主地处理学习、生活中会遇到的难题,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否学会自立了呢?还是时时刻刻依赖者父母和老师?【学法指导】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1、自立的含义是什么?(了解即可)2、自立的表现有哪些?(理解并识记)3、自立需要哪些能力?(理解)【课堂导学】※合作与探究※1、阅读教材34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小曦的东西自己拿,萌萌的东西却让大人拿。
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2)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请你说一说。
2、阅读教材37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关于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的问题你同意观点一还是观点二?(2)说一说自己同意的理由?3、阅读教材38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还有哪些重要能力需要补充?(2)根据你的理解,将上述能力按重要程度排序?【拓展提升】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2、材料:《文汇报》报道,在申请哈佛AUSCR中美学生领袖峰会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本来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申请工作,却让很多家长给代办了。
人教版七下思品第三课第一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案(1)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法学法】表演法,讨论法,设置情景法。
【教学形式及手段】师生互动;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件衣服;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自立表现。
学生:了解外国青少年是如何培养自立的。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画面欣赏,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我们要做像树一样直立生长,自强自立,不依赖他人的人,因为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自立)——设计意图画面欣赏:其中一幅是一棵直立的树,另一幅是一株爬墙的爬山虎。
提问:这两幅画中的两种植物,它们的生长状态是截然不同的。
你能说说,由此我们联想到人在生活中的哪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吗?新授活动(一):看图分析通过青少年身上较常见的事例引发学生的相关体验,思考自立的含义以及自立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看课本P34页的图画,思考问题,并回答:什么是自立?青少年要不要自立?预测与引领: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尽量多说。
活动(二):“我”的自立表现这块内容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自立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自立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说一说:1、在我的生活中哪些是自立的表现?2、自立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做一做:老师这里有一件衣服,衣服脏了该怎么办呢?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为大家现场演示一下怎么样洗衣服?活动(三):畅所欲言让学生通过活动,锻炼自己在生活、学习方面的自立能力。
——设计意图1、假设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2、假设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班主任的约束,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四):我的感悟、自立箴言通过内心的感悟,体会自立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自立箴言的宣读,激发学生的自立信心和勇气。
——设计意图1、让学生自己填写感悟:自立就是——学会自立——2、宣读自立箴言:小结让学生在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依旧感到学习的乐趣,享受本节课学习的快乐。
第三课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大曹庄管理区第一中学 课堂教学设计(电子版) 授课时间: 2015年 4 月 1 日 王京素 教学课题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第一框 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活动的能力,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活动的能力,初步形
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自立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 依赖的危害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合作交流、小组讨论;讲解法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 自主学习 1. 自立的含义 2. 自立的必要性 3. 自立重要性
二、 合作探究
(播放背景音乐《男儿当自强》) “自己的事自己干”,看到了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事情值得你回忆的?(学生回答) 1、 活动要求: 1) 随机抽取4—6名学生参与活动; 2) 比赛项目:叠衣服、 3) 评选办法:完成任务最快,质量最好的同学获胜; 4) 奖励:生活自立奖 活动评价:谁做得最好? 师:你现在的感受怎样?你能谈一下你获得成功的对课本整体感知,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己的事自己干”,看到了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事情值得你回忆的?(学生回答) 秘诀是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老师:看到别人获得成功你有何感想?你打算怎么做?(其他同学回答) 引出课题: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设计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生活赛场,以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熟知的经验,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也利于知识的提炼。) 2.(合作探究)给下面一个故事续编。 故事是这样的:有位学生考上了浙江某大学,父母把他送到大学,帮他登记报到,买好饭菜票,在宿舍帮他挂好蚊帐,铺好被子,整理好柜子。临走时,父母千叮嘱,万交代,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哭了。傍晚,他要去洗澡了„„ 老师问: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找个好朋友一起编下去。(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这位大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尽情发挥,大胆猜测,在笑声中得到进一步的启示。) 教师总结: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跟学生一起大声读)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3.(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5页的题目) 问:如果你独自在家,你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吗?你上学、放学用父母接送吗? 你做作业时是独立完成还是一碰到难题就请教别人或者干脆抄别人的作业?
七下第三课第一框自己的事自己干课件说课教案
七下第三课第一框《自己的事自己干》课件说课教案西埔中学林雄彬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由于认知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限,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的欠缺,仍然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全方位的“服务”,使他们严重缺乏自立能力和自立精神,初中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时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
城镇中学的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其自立能力较农村中学的学生会差一些,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自立能力,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立能力对这一代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课程标准依据:“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3.课时安排:一课时4.三维目标的确定:●知识目标: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活动的能力,5.教学重难点第三课的教学重难点均放在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依赖的危害是教学难点;自立能力培养是教学重点。
第一框的重难点主要是通过第一目设计的几个活动及补充的材料引发学生对自立的思考,再由学生归纳出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下一框的教学作好思想认识上的准备。
6.教学手段:多媒体7.教法与学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辩论法、正反对比法、例证法、情境体验法、练习巩固法等。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展示幻灯片1:走向自立人生导入课题,学生阅读教材导言。
展示幻灯片2:(动画1)展开你的想象力:想想从笼子跑出去的小狮子会遇到哪些困难?(动画2)两只狮子的命运为什么不同?(能否培养自立的人生态度和能力,决定着不同的命运。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导学案(表格)
3.阅读教材38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还有哪些重要能力需要补充?
(2)根据你的理解,将上述能力按重要程度排序?
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2)你认为自立自理的关键是什么?
2.阅读教材41--42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假设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班主任的约束,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
(2)假如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
3.阅读教材43--44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在以上情景中,你能看出这名中学生犯了哪些错误?缺少什么能力?
课题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七年级1、2班
设计人
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力,为将来走向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并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3.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自立能力要多实践、多锻炼。
难点:自立与依赖、管束与自立的关系。
课件及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设计
课前问题
教学设计
课堂学习活动及
学生展示设计
导引、点拨设计
1.依赖心理的危害?(了解即可)
2.如何培养自立的能力?(理解并识记)
3.自立与帮助、依赖的关系?(理解)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导学案
二、重点难点
重点:自立的含义以及自立的重要性。
难点:自立的必要性。
三、新知导读
【预习自学】
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自立?自立的表现有哪些?
2、自立对于我们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37页“探究问题”,你同意观点一还是观点二?说说理由。
阅读后请回答:
1.他们的行为最让你佩服的是什么?为什么?
2.有哪些行为体现了他们的自立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这则新闻引起了你那些思考?
五、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自立的认识,正确的是()
A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B自立的过程就是拒绝别人的帮助
C自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D学会自立是将来获得巨额收入的必要前提
2、下列不属于自立表现的是()
【交流展示】
有的同学说:“成年人应当自立,我现在还没有长大,只能让大人照顾,等我长大了才能自立。”针对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四、范例点睛
“五国小老外打工挣钱,为漂洋过海成都看熊猫”的新闻引起国内多家媒体的兴趣并竞相报道。让我们也一起看看吧。
5个16岁左右的小老外来到了成都大熊猫基地。他们来自新加坡国际联合学院,国籍分别是西班牙、瑞典、新加坡、英国、日本。他们在网上看到大熊猫的情况后,非常感兴趣,于是靠打工筹齐了一笔费用,一起相约来到中国。在大熊猫基地,他们不仅亲手喂大熊猫,打扫圈舍,客串了回饲养员,下午还照顾产房外的几只幼小大熊猫。此外,他们还捐出了打工挣得的3 000元钱。这5名少年能为心中一个美好的愿望,通过自食其力,用正当合法的途径筹措到一笔数目不菲的资金,并最终如愿以偿,这里面所克服的困难和风险,令许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七年级下第三课第一框《自己的事自己干》课件教案及同步练习-1.doc
《自己的事自己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自立的含义;了解自立的表现;知道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自立的含义和表现”是本课的重点。
2、“自立的必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式教学方式、情感体验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自立能力的实际,收集各国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资料以及现实生活中具有自立能力的典型。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自立能力的名言警句,寻找生活中自立的表现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幻灯片:经典案例:中日少年《夏令营较量》2、请你说说,中国孩子缺少什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二、出示教学目标,展示自学思考题,要求学生自学教材自学思考题1、什么是自立?谈谈你对自立的理解。
2、自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自立的必要性有哪些?4、为什么自立要少年始?5、自立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对自己有何重要意义?三、新课教学(一)、自立人生少年始(板书)1、自立的含义(板书)(1)材料:上海宝山区曾对500名小学生进行过调查,低年级97%的学生不会整理书包;中年级57%的学生不会洗碗;高年级68%的学生不会做饭。
天津市也对15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52%的学生每天由家长代为整理学习生活用品,79%的学生离开家长束手无策,只有3%的学生能做些家务。
•又据我国对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情况的调查,发现我国小学生每天参加家务劳动时间平均只有12分钟,远远比不上日本小学生的24分钟、英国小学生的36分钟、美国小学生的1小时12分钟!(2)漫画:今天学校搞卫生和漫画:都怪奶奶走路太慢(3)读图分析:看课本(P.34)的图画。
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图画所反映的人物特征、活动内容、人物之间的关系、对话。
(4)问: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了我国现在的青少年身上存在着什么问题?(5)问:什么是自立?自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答: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第一框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一、学习目标: 1、 懂得自立的含义 2、 了解自立的表现 3、 懂得自立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能力,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自立人生少年始 学习难点:人生需自立 三、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34页到38页,完成下列各题: (一)自立人生少年始 1、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自立的表现有哪些? (二)、人生需自立 1、自立的必要性 (1)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____________,经风雨,见世面。 (2)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__________ ______,锻炼____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_____,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 2、自立的重要性 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完善自己,学会________,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积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特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四、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质疑 1、认真阅读课本第34页插图:“小曦、萌萌和家人去公园玩” (1)小曦的东西自己拿,萌萌的东西却让大人拿,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 (2)总结自立的含义? 2、、阅读教材第35页插图的内容,看看你能做到其中的几条? 总结归纳:自立的表现?
3、阅读材料: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条文内容是:6岁
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偶然帮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要
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如
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意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利向法
院申诉,以求法律督促该孩子旅行义务。
(1)原联邦德国为什么要用法律条文规定孩子必须帮父母做家务?
(2)你做过哪些家务?它们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3)谈谈自立对个人成长方面有什么好处?
4、议一议:阅读第37页内容(1)为大学生子女支付上大学费用的问题,你赞成那
种观点,你有自己的观点吗?
(2)归纳:自立的必要性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自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B、自立的过程就是拒绝别人的帮助
C、自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D学会自立是将来获得巨额收入的必要前提
2、下列不属于资历表现的是( )
A 不需要别人的督促,自觉学习 B 自己清理房间,协助妈妈做家务
C 遇到难题马上问同学 D 管好自己的零用钱,正常消费
3、自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 )
①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 ②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
③不断背记知识的过程 ④不断依赖金钱的过程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4、 某市曾对1500名中小学生进行过调查,72﹪的学生需要父母整理房间,68﹪的
学生早上起床需要父母来叫,只有12﹪的学生能做些简单的家务。这告诉我们( )
①多数学生缺乏自立能力 ②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
③如果现在不锻炼自立能力,将来则难以在社会中自立
④自立是长大以后的事情,我们现在对父母有所“依赖”是自然而且必要的
A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