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烃的衍生物》全章各节教案

2

OH

乙醇

高中化学专题4烃的衍生物第三单元醛羧酸第1课时醛的性质和应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5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化学专题4烃的衍生物第三单元醛羧酸第1课时醛的性质 和应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5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目标导航] 1.通过阅读课本和观察模型,掌握乙醛的分子结构,知道醛基为乙醛的官能团。2.通过对乙醛的性质实验探究,理解醛类 典型的化学性质。3.了解甲醛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以及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乙醛 1.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C 2H 4 O CH 3 CHO 2.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低。乙醛易挥发,能跟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银镜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向①中滴加氨水,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澄清,

加入乙醛,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壁出现一层光亮的银镜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中:AgNO 3 +NH 3 ·H 2 O==AgOH↓(白色)+NH 4 NO 3 , AgOH+2NH 3 ·H 2 O==Ag(NH 3 ) 2 OH+2H 2 O; ③CH 3 CHO+2Ag(NH 3 ) 2 OH――――→ 水浴加热 2Ag↓+CH 3 COONH 4 +3NH 3 +H 2 O ②与新制Cu(OH) 2 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①中:溶液出现蓝色絮状沉淀,滴入乙醛,加热至沸腾后,③中溶液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中:2NaOH+CuSO 4 ==Cu(OH) 2 ↓+Na 2 SO 4 ③中:CH 3 CHO+2Cu(OH) 2 +NaOH――→ △ CH 3 COONa+Cu 2 O↓+3H 2 O ③催化氧化 乙醛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为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 CHO+O 2――→ 催化剂 △2CH3COOH。 ④燃烧反应方程式:2CH3CHO+5O24CO2+4H2O。 (2)加成反应 乙醛蒸气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热的镍催化剂,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H2CH3CH2OH。 议一议

高中化学 专题4 烃的衍生物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教案高二化学教案

第3课时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明确学习目标] 1.熟知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2.掌握构建目标分子骨架,官能团引入、转化或消除的方法。 3.学会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知道常见的合成路线。 重要有机物间的相互关系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①CH 3CH 3+Br 2――→光 □01CH 3CH 2Br +HBr ; ②CH 2===CH 2+HBr ――→催化剂 △ □02CH 3CH 2Br ; ③CH 3CH 2Br +NaOH ――→醇 △ □03CH 2===CH 2↑+NaBr +H 2O ; ④CH 2===CH 2+H 2――→Ni △ □ 04CH 3CH 3; ⑤CH 2===CH 2+H 2O ――→催化剂 □05CH 3CH 2OH ; ⑥CH 3CH 2OH ――→浓硫酸 170 ℃ □06CH 2===CH 2↑+H 2O ; ⑦2CH 3CH 2OH +O 2――→Cu 或Ag △ □072CH 3CHO +2H 2O ; ⑧CH 3CHO +H 2――→催化剂 △ □08CH 3CH 2OH ; ⑨2CH 3CHO +O 2――→催化剂 △ □092CH 3COOH ;

⑩CH≡CH+H2――→ 催化剂 △ □10CH2===CH2; ⑪⑭CH3COOCH2CH3+H2O H+ △ □11CH3COOH+C2H5OH; ⑫⑬CH3CH2OH+CH3COOH 浓硫酸 △ □12CH3COOC2H5+H2O。 有机合成中引入多种官能团时,为什么要考虑引入官能团的先后顺序? 提示:因为在引入不同的官能团时,要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若不考虑引入的先后顺序,前面已引入的官能团在引入后面的官能 团时可能会受到破坏。例如,由制备 有两条途径:一是先将醛基催化氧化为羧基,然后再进行醇羟基的消去反应;二是先进行醇羟基的消去反应,后进行醛基的催化氧化反应。如果先进行醛基的氧化反应,生成 ,再进行醇羟基的消去反应,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酯化反应等副反应,因此途径一不合适;途径二中先得到碳碳双键,此时应注意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氧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化学 34烃和烃的衍生物复习培优教案

烃和烃的衍生物复习 一.主要的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烃的衍生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类别卤代烃R-X 醇R-OH 苯酚C6H5-OH 醛RCHO 羧酸 RCOOH 酯RCOOR′代表物CH3CH2Br CH3CH2OH -OH CH3CHO CH3COOH CH3COOCH2CH3 代表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与稀 NaOH溶液 作用生成 乙醇 ②与浓 NaOH醇溶 液作用,发 生消去反 应生成乙 烯 ①与Na发生置 换反应生成乙 醇钠和氢气 ②与浓硫酸共 热到170℃发生 消去反应生成 乙烯 ③在催化剂作 用下,被O2氧化 成乙醛 ④与酸发生酯 化反应成酯 ⑤与氢卤酸作 用生成卤代烃 ①与NaOH反 应生成苯酚 钠和水 ②与浓溴水 作用生成白 色三溴苯酚 沉淀 ③和FeCl3溶 液作用显紫 色 ④易被氧化 显红色 ⑤液态苯酚 与Na反应, 生成苯酚钠 放出H2 ①发生银 镜反应 ②被氧化 剂氧化乙 酸 ③与H2加 成(被还 原)生成 乙醇 ①具有酸 的通性, 是弱酸 ②用浓 H2SO4作催 化和吸水 试剂,与 醇发生酯 化反应生 成酯 用稀硫酸做催 化剂与水发生 水解反应(属于 取代)生成乙酸 和乙醇 2.烃及其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3.苯、甲苯、苯酚化学性质的比较——官能团的相互影响 从煤焦油里分离出苯、甲苯和苯酚,它们的主要化学性质有些相似,也有很大的差别。 (1)与KMnO4(H+)溶液的反应 CH3 苯()不能被KMnO4(H+)氧化,而, -C2H5等苯的同系物都能被 KMnO4(H+)氧化,生成苯甲酸,而使KMnO4溶液褪色。无论苯环上的取代烃基含多少个碳原子,总是α-碳被氧化成羧基。

烃的衍生物单元复习教案

《烃的衍生物》单元复习教案 【烃的含氧衍生物】 C x H y O z (y 为偶数,且y ≤2x+2) 1、常温下,只有甲醛为气态; 2、羟基、醛基、羧基为亲水基,低级醇、醛、羧酸等易溶与水; 3、可燃性:O H xCO O x CxHyOz y z y 222224 )(+??→?-+ +点燃 一、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产物。(卤素原子) 物性 不溶于水 化性 ①水解(取代):HX OH R O H X R NaOH +-?? ?→?+-? ,2; ②消去:O H NaX CH RCH NaOH X CH CH R 2222++=?? →?+--? 醇,; 相邻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 制取 ①烷烃卤代(X 2,光照);②不饱和烃加成(X 2、HX );③苯环上卤代(X 2,铁屑) 作业:1.由乙烯和其它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请在下列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并请写出A 和E 的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水解: . E 水解: . 2.从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己二醇的二醋酸酯.下面是有关的8步反应(其中所有无机产物都已略去): 其中有3步属于取代反应、2步属于消去反应、3步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①、 和 属于取代反应.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B 、C . 反应④所用试剂和条件是 . 3.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主产物.中R 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实现下列转变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注意要写明反应条件.

(1)由CH3CH2CH2CH2Br分两步转变为CH3CH2CHBrCH3 (2)由(CH)CHCH=CH分两步转变为(CH)CHCH CH OH 二、乙醇与醇:烃基(非苯基)碳原子与羟基相连的化合物。(醇羟基) 乙醇饱和一元醇分 子 式 C2H6O C n H2n+2O(n≥1) 结 构 CH3CH2OH; 同分异构CH3-O-CH3①异类异构(与醚,插 氧法); ②位置异构(取代法) ③碳链异构 命名 制法①乙烯水化; ②发酵法: (葡萄糖) (淀粉)催化剂, 6 12 6 5 10 6 ) (O H nC O H C n ? ? ?→ ?? 2 5 2 6 12 6 2 2 ) (CO OH H C O H C+ ? ?→ ?酒曲酶 葡萄糖 ①烯烃水化; ②卤代烃水解; ③醛或酮加氢还原。 性质⑴取代: ①与Na反应:①键断裂( 2 2 1 ~H OH -) ②与HX酸反应:②键断裂 O H X H C HX OH H C 2 5 2 5 2 + ?→ ? +? ③分子间脱水成醚:①②键断裂 O H H OC H C OH H C OH H C C SO H 2 5 2 5 2 140 5 2 5 2 4 2+ ? ? ? ?→ ? +, 浓 ④酯化反应: ⑴消去反应时相邻 碳原子上必须有氢 原子; ⑵催化氧化时相连 碳原子上必须有氢 原子,氧化成醛或 酮。

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衍生物教学案

高二年级化学李素霞胡建超张冬梅周正阳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学案) 本章总论:在学习了烃和卤代烃的后,本章重点介绍了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几种含氧有机物。 从组成上来说,除了含有、外,还含有元素。从结构上说,这 些有机物可以看做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 被称为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种类很多,可分为、酚、、、 酯等。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由官能团决定。利用有机物的性质,我们可以合成 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有机物满足我们的需要。 本章教学目标: 1.认识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并根据典 型代表物,认识上述各类物质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了解合成分析法,通过简单化合物的逆向合成分析,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 氧衍生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并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 重大意义。 3.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讨 论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安全使用,关注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醇酚 本节教学目标:1.了解醇和酚的结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2.掌握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知道乙醇、苯酚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醇类的结构特点、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 【复习回顾】1.写出羟基的符号、电子式、 2. 现在有下面几个原子团,将它们组合成含有—OH的有机物CH3— CH2——OH 指出分别是醇或酚? 【新课学案】: 一、认识醇和酚 羟基与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如:羟基与直接相 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如: 二、醇的性质和应用 1.醇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一元醇的命名: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把支链看作取代基,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按照主链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羟基在1位的醇,

高考化学复习教案 第十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三节 苯酚

高考化学复习教案 第十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三节 苯酚 教 学 课 题 第十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三节 苯酚 教学目的及 考 纲 要 求 1.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 2.以苯酚为例,理解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3.了解酚类的化学性质 教 学 重 点 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 学 难 点 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教 学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人增减 知识点1 苯酚结构和物理性质 1.酚的概念:羟基直接和苯环相连的化合物(注意醇和酚的区别和联系,醇为羟基和链烃基直接相连;而酚则为羟基和苯环相连。二者官能团一样,但烃基不同,性质不同。) 2.苯酚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C 6H 6O C 6H 5OH 或 -OH 3.苯酚的物理性质 ✧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晶体(易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具有特殊的气 味,熔点43℃; ✧ 常温微溶于水,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互溶。 ✧ 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 有毒性,对皮肤有腐蚀性(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 精洗涤)。 例题1下列有关苯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纯净的苯酚是粉红色的晶体,70℃以上时与水混溶 B .苯酚是生产电木的单体之一,与福尔马林发生缩聚反应 C .苯酚比苯容易发生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D .苯酚有毒,不能配成洗涤剂和软膏 【解析】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晶体,它被氧化后才显粉红色,A 叙述不对;苯 酚虽然有毒,但少量的苯酚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配成洗涤剂和软膏,故答案为A 、D 。 例题2试用一种试剂区别苯、苯酚溶液、己烯和CCl 4,说明依据。 【解析】根据它们的化学特性和物理性质来进行区别。取四种液体少量,各加 入足量浓溴水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苯酚溶液;无白色沉淀 生成,但使溴水褪色的为己烯;溶液分层,上层颜色较深,下层几乎 C C C C C C H H H H H OH OH

烃的衍生物教学设计

《烃的衍生物》教学设计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许大华 高二下学期,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主要内容是有机化学知识。烃的衍生物是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必将面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如何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掌握好烃的衍生物知识,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1、初中有机化学知识体系。初中有机化学知识分必修和选学两部分。必修内容包括甲烷、酒精、醋酸、煤、石油。对前三种有机物主要介绍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最常见的化学性质和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后两种有机物侧重介绍了它们的组成元素和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选学内容,教材简要介绍了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高分子的主要物理性能和用途。可见,初中介绍有机化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有机物,很少涉及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不要求掌握有机物结构,因而初中有机化学知识易学好懂。 2、烃的衍生物在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地位。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机合成中,它们常常是重要的中间体,起着桥梁作用,而且烃的衍生物知识在烃与糖类、蛋白质和高分子化合物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见,本章知识在中学有机化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此外,烃的衍生物相对于烃的知识而言,在如下四个方面的难度显著增大:⑴有机物的种类更多而且性质更复杂;⑵结构对性质的影响体现得更广泛、更深刻,比如说,学生不仅要掌握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还要掌握不同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⑶同分异构体的复杂多变使学生更难于把握;⑷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将是许多学生面临的难点。因此,《烃的衍生物》无疑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3、烃的衍生物知识体系。本章教材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溴乙烷、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为代表介绍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等有机物的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等知识。第二部分是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 4、新旧教材对本章知识的不同处理。相对于旧版教材而言,新版教材在处理本章知识时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的特征:⑴强化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等有机物作为一个种类知识的系统性,体现在恢复了原甲种本中《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内容、充实了饱和一元醇同系物的物理性质和酚类的知识;⑵淡化了乙醇、苯酚、乙醛、乙酸等代表物的工业制法,体现在删去了苯酚、乙醛、乙酸的工业制法,乙醇的工业制法也由过去的必修改为选学;⑶更加重视实验和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补充了10幅演示实验的示意图,另外补充了溴乙烷的水解反应等4个演示实验和1个家庭小实验,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补充了实验内容;⑷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体现在补充了《判断酒后驾车的方法》等4篇“阅读”或“选学”资料,以及4个课堂讨论题;⑸对学生在有机计算方面提出了更明确具体的要求,体现在补充了《第三节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内容;⑹强调官能团在有机物分类中的作用。体现在酯和油脂因为无特殊的官能团,而不再作为完整的一节出现,《酯》的内容经压缩后穿插在《乙酸羧酸》中,《油脂》安排到《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中去了。

高二化学第六烃的衍生物教案

高二化学第六烃的衍生物教案 第一节卤代烃 [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烃的衍生物、官能团、卤代烃等概念。 2、了解醇类、醛类、酸类等常见烃的衍生物中的官能团。了解烃的衍生物的元素组成特征。 3、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条件。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过程中所发生共价键的变化。 4、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1.溴乙烷的水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2.试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难点突破] 精讲实验,通过对化学反应断键的分析来解决水解和消去。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堂练习]: 1.在下列化学反应的产物中,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1)CH3—CH=CH2与HCl发生加成反应

(2)CH3—CH2—CH2—Br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3) 2.通过下列事实,分析卤代烷在脱去卤化氢时,有什么规律?3.怎样用实验证明CHCl3中含有氯元素?实验操作中应注意些什么? 4. 课堂练习答案 1.(1)CH3CH=CH2与HCl反应可以生成CH3CHClCH3,改变反应条件也可以生成CH3CH2CH2Cl,这两种生成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CH3CH2CH2Br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只生成 CH3CH2CH2OH一种醇。 (3)在铁粉存在下与Cl2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苯环上的邻位、对位氢原子易被取代,取代后的一氯代物就存在同分异构体。 答案:(2)。 2.卤代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时,脱卤化氢在含氢较少的那个相邻碳原子上,比较容易脱去氢原子。 3.CHCl3是共价化合物,氯元素是以氯原子的形式存在于CHCl3分子中。要证明CHCl3中含有氯元素,则必须将氯原子转化为Cl-。先将CHCl3与NaOH的水溶液混合共热,使氯原子经过取代反应变为Cl-,此时加入HNO3,使溶液呈酸性后再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操作时应注意,由于水解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必须在水解反应后加入足量稀HNO3,把过量的OH-完全中和掉,然后再加入AgNO3溶液,才会出现AgCl白色沉淀。若不加稀HNO3中和,直接加入AgNO3溶液,得到的是棕褐色Ag2O沉淀。这样会使实验失败。 4.这道合成题属于官能团转换位置的合成题。使官能团转换位置的合成一般都要采取先消去后加成的方法。 在第二个碳原子上引入羟基必须先消去变成烯,然后与卤素单质加成,最后卤代烃水解变成醇。 [小结]1、烃的衍生物 2、官能团 3、溴乙烷的取代和消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烃的衍生物教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醇、酚的结构特点。 2、掌握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原理。 3、掌握酚结构的特点,取代反应。 4、学习根据物质结构推断化学性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创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 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原理 三、教学难点 醇的催化氧化、消去反应原理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引入】师:我们在高一就接触过的乙醇、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等,它们从结构上说,都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

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它们又被称为烃的含氧衍生物。当然,除了这些,我们在这一章中还会了解酚、酮等烃的含氧衍生物。这一节我们先进一步了解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机物——乙醇及醇类。 【板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师:大家回忆我们在高一时所学的乙醇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评价并板书) 【板书】一、乙醇 1、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官能团—OH) 2、化学性质 (1)与钠的反应 2CH3CH2OH + 2Na →2CH3CH2O Na + H2↑ 师:乙醇分子可看作是乙烷分子中的H被—OH取代的产物,也可看作是水分子中的H被所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和水分子中都有羟基,但由于羟基所连结的基团不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不同。由于乙基CH3CH2—的影响,使O—H键的极性减弱,即:使羟基—OH 上的H原子的活性减弱,没有H2O分子里的H原子活泼。 【讲解】其它活泼金属如K、Mg、Al等也能够把乙醇羟基里的H取代出来。 【强调】断键部位

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精品教案

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 必修【课标要求】 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选修【课标要求】 1、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他们的组成结构。 2、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他们的相 互关系。 3、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合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 用。 4、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5、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6、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课时安排建议】 6课时 醇和酚 1课时 羧酸酯 1课时 醛和酮糖类 1课时 蛋白质和氨基酸 1课时 复习与检测 2课时 第一课时醇和酚 【温故知新】 1.乙醇的表示方法: 分子式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 2.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①化学方程式:②金属钠在乙醇下面说明乙醇的密度比水 ③反应的剧烈程度比水。说明乙醇中羟基氢比水中羟基氢活泼性。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燃烧:化学方程式 ②催化氧化: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后,现象:铜丝表面;化学方程式为 .再将铜丝趁热伸入到酒精灯中,过一会儿拿出铜丝发现铜丝 _化学方程式为两步反应的总式为铜丝在总反应式中的作用是 _;理由是 (3)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化学方程式: ②酯化反应中乙酸脱去_____________,醇脱去_________,如果用18O来标记乙醇中的氧原子,则在生成物中出现18O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3. 乙醇的工业制法 (1)乙烯水化法(即乙烯在催化剂下与水加成制取乙醇) (2)淀粉发酵法 【课堂互动区】 一、醇的性质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易液体,密度比水,沸点,可以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

烃的衍生物单元复习教案(2)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烃的衍生物单元复习教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复习使所学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2、通过归纳整理,进一步理解烃的衍生物重要性质。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及衍生物之间的相 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训练科学的分析问题方法,辩证、全面联系地认识事物, 激发学生对生活化学、社会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各类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及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难点:烃的衍生物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突出官能团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利用衍生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把本章知识穿成一条线,以 加强知识间的衔接性,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言】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机合成中, 烃的衍生物常常是重要的中间体,起着桥梁作用。本章的学习相 当重要,要善于归纳。关键是抓住各类烃衍生物的结构特点—— 官能团,掌握它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 断键规律,并了解它们代表物的重要性质,进而熟练掌握各类烃 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请按学习的顺序回忆一下,我们学习 了哪几类烃的衍生物。 【板书】一、烃的衍生物的分子通式和主要物理性质 【展示】图表(见附表) 【小结】 1、能溶于水的:羟基、醛基、羧基为亲水基,低级醇、 醛、羧酸等易溶与水。 2、常温呈气态的:1-4C 的烃、烃的衍生物中:CH3Cl CH3CH2Cl 、 HCHO。 3、密度比水大的:卤代烃(除气态烃的一氯取代物)、酚、硝 基化合物、 CS2等。 4、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和醚互为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 相同的饱和一元醛和酮互为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 元羧酸和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例题】课堂练习1回忆烃的衍生物的类型

高中化学_烃的衍生物醛酮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1. 学生课前或课外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之前复习了醇酚的性质,回顾熟悉了包括卤代烃等多种有机物的官能团反应和重点物质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课外安排学生阅读复习课本上本节内容,熟悉主干知识点。并安排学生填写相关提纲,已评测个人自主复习效果,做好自我反思,并能对本节课的知识架构有整体认识,能够带着疑问和思考进入本节课的复习。 2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设定以醛酮结构—醛酮命名—羰基的性质为教学主线,各环节加入学生参与元素,而教师则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归纳提升的作用。 引入:学生参与练习书写乙醛的常见反应,并展示2018年考试说明和近三年高考II卷考察问题分布 设计意图:通过书写方程式快速回忆熟悉醛类官能团反应,通过对比考试说明和高考题内容引入本节课复习要点和考点关联。 学生活动:书写乙醛的反应方程式并订正 展示: 引入:由碳原子成键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羰基的空间结构为平面型,对比强化醛羰基和酮羰基的结构区别,分析甲酸酯结构引入含有醛基官能团的物质分类。 设计意图:复习醛酮的官能团结构,回顾醛酮的分子组成通式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活动:完成判定醛酮类物质练习 展示:

问题思考:1.如何命名B选项中物质?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分析,交流讨论 展示:醛酮的命名规则,强调醛基不需要对官能团位置定位,酮羰基需要定位。 学生活动:完成四组醛酮类物质的命名 展示:常见的四种醛酮的常温下状态,溶解性和用途。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羰基是一种亲水基,烃基为憎水基。强化甲醛是唯一的常温下呈气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了解福尔马林溶液成分。 问题思考:2.醛酮的官能团性质的异同点?如何书写氨气、甲醇与乙醛的反应方程式? 展示:

第六章 烃的衍生物教案(人教版)

第六章 烃的衍生物复习课 第一节 溴乙烷 卤代烃 一、有关概念 1、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H 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变成的物质称为烃的衍生物 从组成上说,除含有C 、H 元素外,还有O 、X (卤素)、N 、S 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如初中化学里学过的甲醇(CH 3OH )、乙醇(C 2H 5OH )、乙酸(CH 3COOH )及上一章已提到的一氯甲烷(CH 3Cl )、硝基苯(C 6H 5NO 2)、苯磺酸(C 6H 5SO 3H )等都属于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的种类很多,本章将分别以溴乙烷、乙醇、苯酚、乙醛、乙酸等为代表物,着重介绍卤代烃、醇、酚、醛、羧酸等衍生物的一些性质和用途。 2、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在烃的衍生物中,取代氢原子的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影响着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使其具有了不同于相应的烃的特殊性质。例如,乙烷是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沸点较低;但乙醇却是可与水无限混溶的液体,沸点相对较高。在化学性质方面,乙醇与乙烷相比,也有其明显的特性(将在本章第二节中介绍)。卤素原子(—X )、羟基(—OH )、羧基(—COOH )、硝基(—NO 2)等都是官能团,烯烃和炔烃中分别含有的C=C 和C ≡C 也是官能团。 3、卤代烃: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根据取代上去的不同卤素原子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等。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数目,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根据烃基种类的不同,可分为饱和卤代烃即卤代烷烃、不饱和卤代烃即卤代烯烃和卤代炔烃、卤代芳香烃等。 二、溴乙烷 1、分子结构:分子式这C 2H 5Br ,结构式为:C C H H H Br H H 结构简式为:CH 3CH 2Br ,可以看做 乙烷分子里的一个H 被Br 取代后的产物。 2、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沸点38.4℃,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C 2H 5Br + H 2O C 2H 5OH + HBr ①反应条件:强碱的水溶液 ②NaOH 的作用:与生成的HBr 反应,降低HBr 的浓度,促进C 2H 5Br 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不是催化剂。) ③溴乙烷水解的实质是与碳相连的溴原子在碱性条件下被—OH 取代。 (2)消去反应: 溴乙烷与强碱(NaOH 或KOH)的醇溶液共热,从分子中脱去HBr ,生成乙烯: NaOH

2021年高中化学 第二册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 第三节 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中化学第二册第六章烃的衍生物第三节有机物分子式和结 构式的确定教案新人教版 甘肃宁县一中 教学目的:1.掌握烃的燃烧规律。 2.灵活应用该规律,提高并加快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烃燃烧规律及有关烃的计算。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法:归纳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有关烃燃烧的计算是中学有机化学基础中的常见题型,也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许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往往容易产生混淆,要快速而准确地解决此类问题,应熟悉以下几方面的规律。 [板书]有机物燃烧规律 一:烃燃烧耗氧量规律 【学生书写】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通式) 燃烧通式 C x H y+(x+y/4)O2→xCO2+y/2H2O 1.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比较的规律: 【学生归纳】对于等物质的量的任意烃(C x H y) ,完全燃烧,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x+y/4) 的值 【学生回答】1.等物质的量的CH4,C2H4,C2H6,C3H4,C3H6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哪个?

【学生练习】2 :已知1mol某气态烃C x H y完全燃烧时需5molO2,则x和y之和可能是A.X+Y=5 B.X+Y=7 C.X+Y=11 D.X+Y=9 解析:根据烃燃烧通式可知,1molC x H y的耗氧量为X+Y/4 ,讨论易知,当x=3,y=8时合理,答案为C。 2.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比较的规律: 【学生推导】结论:对于等质量的任意烃,完全燃烧,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 y/x) 的值的大小,该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推论: a.质量相同的烃完全燃烧时,若y / x相同,即最简式相同,耗氧量相同。 b.总质量一定的混合物,不论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各组分的碳(或氢)的质量分数相同,则生成的CO2(或H2O)的量也为定值。 【学生回答】3.等质量的CH4,C2H4,C2H6,C3H4,C3H6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哪个? 【学生练习】4.下列各组物质中,只要总质量一定,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和,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也总是定值的是 A.丙烷和丙稀 B.乙烯和环丙烷 C. 乙烯和丁烯 D.甲烷和乙烷 解析:根据规律这组物质的最简式应相同,所以答案是BC。 [设疑] 气态烃燃烧后气体体积或压强是否变化? 二:气态烃(包括混合物)燃烧后体积或压强变化规律 1.气态烃(C x H y)在100℃及其以上温度完全燃烧时气体体积变化规律与氢原子个数有关 ①若y=4,燃烧前后体积不变,△V=0 ②若y>4,燃烧前后体积增大,△V >0 ③若y<4,燃烧前后体积减少,△V<0

高中化学_烃的衍生物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2节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复习教学设计 (鲁科版选修5第2章) 【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及要求。 【课前预习自测】自我校对并讨论,重点讲解一两个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官能团。【活动探究一】书写官能团的结构、名称并根据官能团预测其性质。 展示各类官能团的性质并熟记。 【活动探究二】探究烃及其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根据所学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构建一幅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相互转化的框图,并注明反应类型。 活动探究三:探究官能团与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的关系 【课堂检测】强化巩固本节课重点内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分钟反馈】学生写出模糊不清的知识点、对本节课的建议、随堂练习的难度等等。 第2节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复习学情分析 (鲁科版选修5第2章) 学生通过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学习,了解了官能团对学习每类有机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性,通过有机化学反应的整体认识,了解了反应试剂和条件的重要性,对各类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由代表物到该类化合物的通性的认识过程,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过程。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性质;但只掌握具有一种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对具有多种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推测存在困难;对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有不系统的了解。 学生要引导学生从官能团的角度去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应用、迁移知识的能力。 采用目标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注重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例题的细节变化层层推进,实现学生知识的主动构建.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评,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消化和吸收知识,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解题思路

福建省建瓯市高中化学 第二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第2节 醇和酚3教案 鲁科版选修5

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 第2节醇和酚(第三课时)——苯酚 [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酚的官能团是什么吗/酚和醇的结构有什么区别?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化合物属于酚类?(2)和(4)是什么关系?最简单的酚是什么?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最简单的酚——苯酚来认识酚类和醇类这两种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提问]通过观察苯酚样品,你能从中得到苯酚的哪些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得出苯酚的物理性质。[疑点解析]苯酚因暴露于空气中因部分被氧化而显粉红色。[提示]苯酚的物理性质还包括水溶性。引导学生分析苯酚的结构。在苯酚中你能找出哪些你熟悉的原子团?苯酚是由一个苯环和一个羟基组成的,那么苯酚是否具有与苯和醇相似的化学性质呢?请根据苯酚的结构预测苯酚的性质。并利用下列试剂探究苯酚的性质,设计实验证明你的预测。样品:苯酚试剂:蒸馏水乙醇 NaOH溶液 Na2C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FeCl3溶液溴水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实验1: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2: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3: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4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溴水,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教师活动]请根据实验现象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于苯酚与溴水反应灵敏,很稀的 苯酚溶液就能与溴水反应生成沉淀,因此这一反应可用于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布置学生实验]向实验2所得溶液中通入CO2,观察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活动](1)苯酚具有酸性是由于苯环的吸电子作用,使羟基中的氧氢键更易断裂,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 +H+ (2)苯酚能与溴水反应是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与羟基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原子较易被取代。(3)由于苯酚分子中的碳氧键因受苯环的影响而不易断裂,因此苯酚不象醇那样能与氢卤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苯。[教师活动]布置学生实验,向苯酚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观察现象。[教师讲解]大多数酚都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示不同的颜色,因而这一反应也可用来鉴定酚的存在。 [教师讲解]苯酚分子中的苯环受羟基的影响而被活化,还表现为苯酚能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酚醛树脂。[提问]在此反应中,苯酚和甲醛中分别断裂了哪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