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蓟的化学成分综述

合集下载

大蓟的药用价值

大蓟的药用价值

大蓟的药用价值大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蓟的药用价值,供大家参考!大蓟的药用价值【药名】大蓟【别名】马蓟、虎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鸡脚刺、野红花、茨芥、牛触嘴、鼓椎、鸡姆刺、恶鸡婆、大牛喳口、山萝卜、猪姆刺、六月霜、蚁姆刺、牛口刺。

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牛喳口、鸡母刺、大恶鸡婆、山老鼠簕。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抢水洗或润软后,切段,干燥。

【性味】甘、苦,凉。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主治】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

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禁忌】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脾胃虚寒、无瘀滞、血虚极者不宜使用。

大蓟的相关配方1、心热吐血口干: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二小盏。

(《圣惠方》)2、舌硬出血不止:刺蓟捣汁,和酒服。

干者为末,冷水服。

(《普济方》)3、崩中下血:大、小蓟根一升,酒一斗,渍五宿,任饮。

亦可酒煎服,或生捣汁。

温服。

(《千金方》)4、小便热淋:马蓟根,捣汁服。

(《圣惠方》)5、小儿浸淫,疮痛不可忍,发寒热者:刺蓟叶新水调敷疮上,干即易之。

(《简要济众方》)6、癣疮作痒:刺蓟叶,捣汁服之。

(《千金方》)大蓟的生理特性本品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

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

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

气微,味淡。

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蓟的功效与作⽤ ⼤蓟,中药名。

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Fisch. ex DC.的⼲燥地上部分。

夏、秋⼆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

下⾯就由店铺为⼤家介绍下⼤蓟的功效和作⽤,希望可以帮到⼤家哦。

⼤蓟的功效和作⽤ 清热凉⾎ ⼤蓟具有凉⾎⽌痛的功效,治疗疮疡肿痛。

⽌⾎ ⼤蓟有快速⽌⾎的作⽤,⽤于吐⾎,咯⾎,衄⾎,便⾎,尿⾎,妇⼥崩漏,外伤出⾎等出⾎疾病。

⾏瘀消肿 治疗痈肿疮毒疮痈久不收⼝者,具有⽣肌排脓作⽤。

抗菌消炎 主要对肝炎,肾炎,前列腺炎,肺热咳⾎,热结⾎淋,疔疖疮癌,漆疮,汤⽕烫伤等有很好的疗效。

⼤蓟的相关配伍 1、⼼热吐⾎⼝⼲:⽤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盏。

(《圣惠⽅》) 2、⾆硬出⾎不⽌:刺蓟捣汁,和酒服。

⼲者为末,冷⽔服。

(《普济⽅》) 3、崩中下⾎:⼤、⼩蓟根⼀升,酒⼀⽃,渍五宿,任饮。

亦可酒煎服,或⽣捣汁。

温服。

(《千⾦⽅》) 4、⼩便热淋:马蓟根,捣汁服。

(《圣惠⽅》) 5、⼩⼉浸淫,疮痛不可忍,发寒热者:刺蓟叶新⽔调敷疮上,⼲即易之。

(《简要济众⽅》) 6、癣疮作痒:刺蓟叶,捣汁服之。

(《千⾦⽅》) ⼤蓟的⽤法⽤量 煎服,9~15g,鲜品可⽤30~60g。

⼤蓟的相关论述 1、《别录》:⼥⼦⾚⽩沃,安胎,⽌吐⾎⿐衄,令⼈肥健。

2、《本草纲⽬》:作晕扑损,⽣研,酒并⼩便任服。

⼜恶疮疥癣,同盐研之(⼤明)。

⼤蓟的附⽅ 1、⼤蓟治⼼热吐⾎、⼝⼲: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服⼀⼩盏,频服。

(《圣惠⽅》) 2、⼤蓟治带状疱疹:⼤蓟、⼩蓟、鲜⽜奶各适量。

将⼤、⼩蓟放在鲜⽜奶中泡软后,捣成膏,外敷。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蓟治吐⾎衄⾎,崩中下⾎:⼤蓟⼀握。

捣,绞取汁,服半升。

(《本草汇⾔》) 4、⼤蓟治副⿐窦炎:鲜⼤蓟根三两,鸡蛋⼆⾄三个。

⼆味同煮,吃蛋喝汤。

忌吃⾟辣等刺激性⾷物。

(《全展选编•五官科》) 5、⼤蓟治肺热咳⾎:⼤蓟鲜根⼀两。

认识大蓟,苦苣菜,苣荬菜,续断菊,蒲公英,小蓟

认识大蓟,苦苣菜,苣荬菜,续断菊,蒲公英,小蓟

认识大蓟,苦苣菜,苣荬菜,续断菊,蒲公英,小蓟1. 大蓟:多年生草本,有长匍匐根。

茎直立,上部分枝,高50-100厘米,被蛛丝状毛。

叶互生,具短柄或无柄;叶片长圆形,边缘有缺刻状齿或羽状浅裂,具细刺,叶面无或有蛛丝状毛,叶背毛较密。

头状花序较小,数朵集生于茎的上部;单性,雄花序较小,总苞长约13毫米,雌花序总苞长16-20毫米;总苞片多层,外层短;花冠淡红紫色,全部为筒状花。

瘦果长圆形,黄白色或淡棕色;冠毛羽。

根芽种子繁殖。

性味: 性凉,味甘、苦。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肝炎;肾炎。

2. 苦苣菜苦苣菜,又称苦荬菜,属常见野生菊科植物,开黄花,茎中空,折之有白色浆液流出,是一种食用蔬菜。

取其白色浆液涂在被黄峰、毒蝎之类毒虫蛰过的皮肤上以消炎、止痛。

水煎内服痈疮和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等),与白酒同煮治疗产妇急性乳腺炎。

常食含苦苣菜的食品可防治多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症以及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3. 苣荬菜苣荬菜属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汁液,高20~70cm。

茎直立,单叶互生,茎生叶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具疏浅裂;茎生叶无柄,基部耳状抱茎。

头状花序单一或2~8个于茎顶排成伞房状。

花两性,皆为黄色舌状。

瘦果长圆形,冠毛白色。

开花期在6~9月。

苣荬菜嫩茎叶含水分88%,蛋白质3%,脂肪1%,氨基酸17种,其中精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43%。

这3种氨基酸都对浸润性肝炎有一定疗效。

精氨酸还具有消除疲劳,提高性功能的作用;谷氨酸能在体内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有益的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的有害作用,并参加脑组织代谢,使脑机能活跃。

苣荬菜还含有铁、铜、镁、锌、钙、锰等多种元素。

其中钙锌含量分别是菠菜的3倍、5倍,是芹菜的2.7倍、20倍。

而钙锌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尤其是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大蓟的根部功能主治是

大蓟的根部功能主治是

大蓟的根部功能主治是根部功能主治大蓟(Silybum marianum)的概述大蓟,又名水飞蓟,属于菊科植物,在中药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大蓟的根部被认为具备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 - 保肝护肝 - 解毒清热 - 利尿通淋 - 调节血糖保肝护肝大蓟的根部富含一种特殊的活性成分,称为水飞蓟素(Silymarin)。

水飞蓟素被广泛研究并证实具有卓越的保肝护肝作用。

它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功能,减轻肝脏损伤,并对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产生显著的疗效。

解毒清热大蓟的根部内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备良好的解毒清热作用。

它可以通过增加氧化酶的活性,增强细胞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此外,大蓟还具有镇痛、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有助于缓解体内毒素引起的疼痛和发炎。

利尿通淋大蓟的根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利尿剂,可以增加尿量,促进尿液的排除,从而起到通淋作用。

这对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和尿酸结石等疾病非常有效。

调节血糖研究表明,大蓟的根部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糖类的吸收和代谢,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等途径,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因此,大蓟的根部对于调节血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总结:大蓟的根部具备保肝护肝、解毒清热、利尿通淋和调节血糖等多种功能主治。

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大蓟的根部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上述主治,大蓟的根部也存在一些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使用大蓟的根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以确保正确使用并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

大蓟的药用价值

大蓟的药用价值

大蓟的药用价值【药名】大蓟【别名】马蓟、虎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鸡脚刺、野红花、茨芥、牛触嘴、鼓椎、鸡姆刺、恶鸡婆、大牛喳口、山萝卜、猪姆刺、六月霜、蚁姆刺、牛口刺。

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牛喳口、鸡母刺、大恶鸡婆、山老鼠簕。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抢水洗或润软后,切段,干燥。

【性味】甘、苦,凉。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主治】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

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禁忌】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脾胃虚寒、无瘀滞、血虚极者不宜使用。

大蓟的相关配方1、心热吐血口干: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二小盏。

《圣惠方》2、舌硬出血不止:刺蓟捣汁,和酒服。

干者为末,冷水服。

《普济方》3、崩中下血:大、小蓟根一升,酒一斗,渍五宿,任饮。

亦可酒煎服,或生捣汁。

温服。

《千金方》4、小便热淋:马蓟根,捣汁服。

《圣惠方》5、小儿浸淫,疮痛不可忍,发寒热者:刺蓟叶新水调敷疮上,干即易之。

《简要济众方》6、癣疮作痒:刺蓟叶,捣汁服之。

《千金方》大蓟的生理特性本品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

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

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

气微,味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大蓟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大蓟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大蓟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大蓟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大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Fisch.ex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

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晒干。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切制(《千金翼》)、捣汁(《食疗》)、酒渍(《外台》)等炮制方法。

宋代增加了焙制(《总录》)。

金元时期增有烧炭(《十药》)。

明代有剉碎(《品汇》)和童便制(《奇效》)。

清代新增了酒洗法和酒洗童便复制法(《本草汇》)。

此时,其炮制方法已达10多种。

【现代炮制方法】1.大蓟:取原药材,除去残根等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段(全草),或切薄片(根部),干燥。

2.大蓟炭:取大蓟段或根片置炒药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黑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饮片性状】大蓟为不规则的小段,茎、叶、花混合;茎圆柱形,直径3~10毫米,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切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片褐绿色,多皱缩或破碎,具针刺,叶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

大蓟片为椭圆形厚片,表面灰白色,周边黯褐色,有纵皱纹;质硬而脆;气微,味甘、微苦。

大蓟炭形如大蓟段或片,表面黑褐色,质松脆,具焦香气,味苦。

【质量标准】大蓟含杂质不能过2%,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5%,含柳穿渔叶苷不得少于0.20%。

【炮制目的】大蓟味甘、苦,性凉。

归心经、肝经。

具凉血止血,祛瘀消肿作用。

大蓟生品以凉血消肿力胜,常用于热淋、痈肿疮毒及热邪偏盛出血证。

炒炭后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

用于吐血、呕血、咯血、嗽血等出血较急者。

【应用选择】1、生用(1)血热吐血: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顿服(《圣惠方》)。

(2)热结血淋:大蓟鲜根30~90克,洗净捣碎,酌冲开水炖1小时,饭前服,日服3次(《福建民间草药》)。

(3)肺热咳血:大蓟鲜根30克,洗净后杵碎,酌加冰糖15克,和水煎成半碗,温服,日服2次(《福建民间草药》)。

大蓟,一味你可能没听过但一定见过的止血良药

大蓟,一味你可能没听过但一定见过的止血良药

大蓟,一味你可能没听过但一定见过的止血良药遍身芒刺显张狂,胸有纤丝具侠肠。

本应男儿成大蓟,琴心剑胆慨而慷。

这是一首七绝,《咏大蓟》大蓟是中药中一味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中药,药名你可能没听过,但是她的植株却很常见。

大蓟大蓟花她的花长这样。

是不是很熟悉,她广泛生长于全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大蓟药用部位为干燥地上部分。

这种花可是伴着我长大的,只是学医之前并不知道它是一味草药。

熬药大蓟的功效:大蓟药性甘、苦,凉。

归心、肝经。

《日华子本草》记载其:“叶,治肠痈,腹藏瘀血,血运扑损”。

《新修本草》:“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也。

通俗点讲大蓟的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主治血热导致的便血,尿血,崩漏,吐血,咯血,又能散瘀消肿治疗肠痈,痔疮出血,局部红肿热痛。

让我们来看看它都被用到哪些药方中吧。

1. 大蓟饮子用于养阴止血,主治吐血呕血。

来自于宋代《严氏济生续方》。

方中用大蓟和生地黄煮汁加姜汁,蜂蜜服用。

2.十灰散用于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

来自元代的《十药神书》。

方用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烧灰研磨调服。

3. 另外因血热妄行或者湿热下注引起的便血,尿血,也可在方中加入大蓟,地榆,槐花等药,以凉血止血,消肿化瘀。

用药禁忌:大蓟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另外,①《品汇精要》:'忌犯铁器。

'②《本草经疏》:'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饮食之证。

'此外除了大蓟还有一味药叫小蓟,小蓟长这样小蓟大蓟和小蓟,蕞早记载于《名医别录》,均为凉血止血药,均能凉血止血,广泛用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疡。

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力强,多用于吐血、咳血及崩漏下血;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以治血尿、血淋为佳,其散瘀、解毒消肿之力不如大蓟。

大蓟的研究进展综述

大蓟的研究进展综述

大蓟的研究进展综述
符玲;龚千锋;钟凌云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
【年(卷),期】2003(034)010
【摘要】@@ 大蓟为菊科管状花亚科菜蓟族蓟属植物cirsi-um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1],我国各地均产.大蓟性凉,味甘、苦,归心、肝经,功效为凉血止血、祛瘀痛,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高血压及肝炎等.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符玲;龚千锋;钟凌云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相关文献】
1.国内精品酒店研究进展综述国内精品酒店研究进展综述 [J], 丁乙欣
2.山东地区习惯用药的研究〈一〉:大蓟与飞廉的生药学研究 [J], 陈永林;许欣荣
3.大蓟不同药用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J], 谢明晏; 张正; 黄瑶; 张志鹏; 胡瑶; 程学仁
4.大蓟紫外光谱鉴别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张家源;王晓宇;毕琴琴;刘智勇;车苏容
5.豆大蓟马在海南发生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J], 潘雪莲;杨磊;金海峰;陆容材;李芬;曹凤勤;吴少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u mma r y o f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s i t i o n s o f C i r s i u m j a p o n i c u m DC.
C H E N Q i , G O NG Q i a n一 知n g ( J i a 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J i a n g x i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0 4 ,C h i n a )
h e mo s t a t i c ,e l i mi n a t i n g s t a s i s ,a n d s u b d u i n g s w e l l i n g e f f e c t s ,w h o s e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s i t i o n s we r e c o mp l i c a t e d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s e a r c h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f l a v o n e a n d f l a v o n e g l y c o s i d e,a l c o h o l ,v o l a t i l e o i l ,a n d s t e r o l s we r e f o u n d i n C i r s i u m
油类 、甾醇类及其 它类 。本 文根据国 内外有关大蓟 的研究 报道 ,按照化合物结构类型对大蓟 中各类化学成分进行 了总结归纳 。
关键 词 :大蓟 ; 化学成分 中 图分 类号 :R 9 1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9 6 7 7 ( 2 0 1 3 ) 1 4— 0 0 0 1 — 0 3

3, 7, 4 ’ ~t r i h y d r o x y l f a v o n e 、 7 一 me t h o x y一 3, 5, 4 ’ 一t r i h y d r o x y
l f a v o n e、4 ’ 一me t h o x y一3, 3 ’ , 5, 7 一t e t r a h y d r o x y l f a v o n e、4 ’ 一me t h
成分。
Y等 从大蓟 中分离 得 到 T a c h i o s i d e 、5 , 7 , 4 ’ 一t r i h y d r o x y一6一
m e t h o x y l f a v o n e 、7一O —a—L~r h z m n o p y r a n o s y l 一( 1 - - -  ̄ 2 )一B—
摘 要 : 大蓟 ( C i r s i u m j a p o n i c u m D C . )是菊科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具有凉血止血 , 行瘀消肿作用,是一味临床上常用的
止血药物 ,大蓟 的化学成分复杂 , 到 目前为止 ,已从 大蓟 中分离得到 1 0 0多种化合物 ,主要有黄酮及黄酮苷类 、长链 炔醇类 、挥发
大蓟为菊科植 物蓟 C i r s i u m j a p o n i c u m D C .的干燥 地上部 分 或根 ,多年 生 草本 ,茎 直 立 ,有 细纵 纹 ,基部 具 白色 丝 状毛 。 大 蓟是一味用 于临 床止 血 的常用 药 ,应用 范 围广 ,效 果 显著 , 止 血常用之药 ,在全 国范围内均有 广泛应用 J 。大蓟 的化学 成 分 复杂 ,现在 研究 报 道 的 主要成 分 是 黄酮 和 黄 酮 苷类 、长链 ( 烯 )炔醇类 、三萜和 甾醇类 、挥 发 油类 、木 脂 素类 和其 他类
第4 1卷第 1 4期
2 0 1 3年 7月
广

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o 1 . 41 No .1 4
Gu a n g z h o u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J u l y . 2 0 1 3
大 蓟 的化 学成 分 综 述 术
陈 泣 ,龚千锋
( 江 西 中医 药大学 ,江西 南 昌 3 3 0 0 0 4 )
D—g l u c o p y — r a n o s i d e 。K i m S— J 等 从大蓟 中分离得 到滨蓟黄 甙C i r s i ma r i n等 。万武杰等 从鄂西 大蓟 花 乙醇 提取 浸膏 中分 离得到刺槐素 ( 5 , 7一 d i me t h o x y 一 4 ’ h y d r o x y l f a v o n e ) 、5一m e t h o x y
j a p o n i c u m D C . .T h e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s i t i o n s o f C i r s i u m j a p o n i c u m D C .w e r e s u m ma r i z e d . Ke y wo r d s : C i r s i u m j a p o n i c u m D C . ;c h e mi c l a c o mp o s i t i o n
Ab s t r a c t :C i r s i u m j a p o n i c u m D C .w a s a n i mp o r t a n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p e r e n n i a l h e r b w h i c h h a d c o o l i n g b l o o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