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第二框 共圆中国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第二框 共圆中国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第二框 共圆中国梦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二框共圆中国梦

一、教学目标

1.做一个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自信的中国人。

2.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做自信的中国人。

3.知道我国中国梦的实现方式;理解和把握中国人自信的原因以及自信中国人的时代内涵。

二、教育价值:

1、自我成长:理性认识国家取得的成就,紧跟时代感受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用有梦实干彰显中国人自信品质。

2、我与他人的关系:在交往中,不卑不亢、开放包容,树立主动平和的合作竞争心态。

3、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坚守文化立场,认同内化国家制度理论、价值追求,将自觉参与、融入、实现中国梦视为使命与责任,做自信中国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国梦的实现方式。

2.教学难点

做自信的中国人。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今天是个不能被忘却的日子(展示公祭日宣传海报),当警报声响起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为什么?

是的,提起南京大屠杀我们总会心情额外沉重,而也是在这种时刻,我们才格外期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共圆中国梦》。

(二)主题环节一:寻圆梦之道

1. 圆大桥梦

(1)历史回望:

八百多年前:提到伶仃洋你会想到什么,是的,《过零丁洋》。八百年前著名的诗人文天祥兵败被俘,经过此处,写下了这首著名诗篇。其中两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广为流传。

三百多年前:历史的车轮向前推进,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前,伶仃洋和伶仃岛成为英美侵略者对我国进行鸦片走私的跳板。

三十五年前:1983年,香港(英属香港)提出连接香港和珠海的一座跨海大桥,伶仃洋大桥。后因种种原因被搁置。

而现在,在伶仃洋之上,一座海上巨龙横空出世。想看看它的全貌吗?

播放视频《你好港珠澳》

展示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及通车后的大桥雄伟场景。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桥管理局的总工程师苏权科感叹,作为一名桥梁人,他遇上了好时代、好团队,大家拼着力量建成了这座给中国人争气的大桥,实现了几代桥梁人的“中国梦”。

提问:港珠澳大桥这个桥梁人的中国梦为何能够实现?(提示多角度回答)学生回答,教师理答。教师根据理答中课堂中孩子的回答情况,分别引出准备的大桥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