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政治高考全国卷经济生活主观题

2015-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全国卷)

1.(2020全国(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和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材料二:2019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55个国家(地区)、26个国际组织、3893家企业参加,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额711.3亿美元。进博会设置装备、食品、医药、健康、服务等展区,与大众品质生活的消费密切相关:从新抗癌药到智能化的医疗设备,从体现绿色概念的护肤品到高科技垃圾粉碎机,从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到有助于创建“养老型城市”的康养产品等,集中反映了当前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变化对我国生产将产生的重要影响。(10分)

2.(2020全国(二)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但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这表明我国复工复产成效逐步显现,经济复苏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随着海外疫情的扩散,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明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并把保居民就业置于“六保”任务之首。当前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14分)

3.(2020全国(三))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组织形式,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并再次强调要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突出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数量已经超过87.7万户,据2019年农业农村部信息:我国家庭农场大多由小农户升级而来,经营规模在20~200之间;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种养结合,其中种植业农场有56.1%采用了喷灌技术,养殖业农场有近80%进行了粪便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不少家庭农场中,父辈负责生产、子女负责营销,经营的农产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全国有36.9%的家庭农场加入了农民合作社,参与和分享农机、良种、技术、订单等服务。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发展家庭农场对于激发乡村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14分)

4.(2019全国(一))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口国,货物和服务年进口值均占全球1/10左右。2018年11月,中国进一步降低石材、陶瓷、机电等1585个税目商品的最惠国税率,关税总水平由2017年的9.8%降至7.5%,平均降幅达23%。同月,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来自170多个国家、地区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现场展示了法国葡萄酒、阿根廷红虾、美国智能车载空气净化器……进博会吸引了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其中1/4以上为智能及高端设备。中国扩大进口“大蛋糕”的清单上,既包括数控机床、智能终端、精密医疗设备、新型汽车、先进民用飞机等高技术产品,也包括个人电子产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等日用消费品。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14分)

5.(2019全国(二))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简称比港)项目是中国和希腊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也是两国互利合作的典范。2008年6月,中国某航运企业以43亿欧元获得比港二号、三号集装箱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2016年4月,又以3.69亿欧元收购比港港务局67%的股权,全面接手一号码头运营。为解决港口设备老化、桥吊装卸作业效率低、船舶压港严重等问题,该企业从国内派出优秀的管理、技术人员,聘用当地劳工进行港口扩建和改造。该企业向跨国公司提供全球物流服务,如从中国生产基地运来的货物过去主要通过海运经汉堡港、鹿特丹港转运,现改由比港登陆,经铁路运往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交货期从36天缩短至26~28天。到2018年,比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0年的88万跃升至491万标准箱,世界港口排名从第93位跃升至第32位,成为“一带一路”的“蓝色经济通道”、地中海地区的重要枢纽。2018年实现净利润2790万欧元,较2017年增长147%。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该航运企业比港项目获得成功的原因。(14分)

6.(2019全国(三))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生产企业已达200多家,产业集群优势明显。2018年,中国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允许该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新通过的《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某公司是国外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其设计与生产理念同当前全球先进制造、绿色能源、智能制造高度契合,2018年该公司入选世界品牌500强。2019年1月,该公司决定在上海投资70亿美元开工建设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预计年生产纯电动汽车50万辆。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59.9%和61.7%。市场预测,到2028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将超过1100万辆。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公司为何在中国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14分)

7. (2018全国(一))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2011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仅有22场,2017年增长到1100场。据预测,2020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将达1900场。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2017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500万,覆盖全国234个城市,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据测算,2017年全国马拉松主办方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270亿元,主办城市的间接收入超过135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14分)

8.(2018全国(二))

材料一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年)

材料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至2017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2018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8000亿元。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8%,2017年比上年增长7.49%(同口径)。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10分)

9. (2018全国(三))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2014年,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主攻方向之一,提出到2025年中国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的热点,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不断地应用到图象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质量监控等领域,涵盖了消费电子、纺织、冶金、汽车等传统产业,还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技术并跑,部分甚至领跑。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制造业将是重大机遇,其应用的推进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制造业。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14分)

10.(2017全国(一))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据统计,2005~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6年我国出境人次达1.35亿,境外消费达2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2016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14分)

11.(2017全国(二))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以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收购价)收购种植农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年出现下跌。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8分)

(2)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12. (2017全国(三))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

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7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

“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

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

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

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3000名蒙内铁路

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

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

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

播。

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

“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14分)

13.(2015全国(一))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关

注。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

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

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

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14分)

14. (2016全国(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

优点而受到人们青睐。但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

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

生产。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14

分)

15. (2016全国(三))“互联网+”代表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即通过互联网的深度广泛应用实现产业发展。随着我国城市的

发展,“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北京上海

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停车位的平均缺口率达76.3%,同时停车场泊

位平均空置率高达44.6%。某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

计算,整合线下停车场资源,建成智慧停车系统,将车牌号与车

主手机捆绑,提供周边车位查询→抬杆放行→导航定位→停车

缴费的全程智能解决方案(见图)。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互联网+停车”智慧系统的应用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4分)

16.(2016全国(一))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

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

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

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

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

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14分)

17.(2015全国(二))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数据显

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14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