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云南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60分)

1. (4分) (2017高三上·延边月考) 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省际间红包流出量最大的省及其最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 京一首都信息通达度高

B . 粤一外来务工人口多

C . 川—外出务工人收入高

D . 桂一旅游人口流量大

(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 . 空间邻近性

B . 要素相似性

C . 环境整体性

D . 环境差异性

(3)制作上图使用的最主要技术是()

A . 数字地球

B . GPS技术

C . RS技术

D . GIS技术

2.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2020年9月,美国和德国的研究团队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24颗距离地球超过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超宜居”判断标准包括行星年龄、质量、体积、表面温度、是否有水、与恒星距离等。完成下面小题。

(1)这24颗“超宜居”星球位于()

A . 河外星系

B . 银河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2)下列关于“超宜居”星球的推测,可信的是()

A . “超宜居”星球与主恒星距离适中,能保持较厚的大气层

B . “超宜居”星球因体积、质量适中,所以有液态水的存在

C . “超宜居”星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可防止星际物质撞击

D . “超宜居”星球运行轨道附近宇宙环境较安全,不易受到撞击

3.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某游客拍摄的极光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产生极光的的太阳活动出现在太阳表面的()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对流区

(2)关于极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极光发生时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B . 产生极光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影响地球气候

C . 极光常常在地球两极附近地区同时被观察到

D . 太阳风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其电离产生极光

4.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2019年5月7日5时19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莫罗贝省(6.96°S,146.49°E)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千米。完成下面小题。

(1)该次地震震源位于()

A . 地壳

B . 上地幔

C . 下地幔

D . 地核

(2)关于地震及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B .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 . 震级大小与震源深度有关

D . 地震波中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5.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雅丹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 . 主要由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

B . 垄槽延伸方向垂直于水流方向

C . 主要由风力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

D . 垄槽延伸方向垂直于盛行风向

(2)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

A . 河北

B . 西藏

C . 青海

D . 山西

6.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四种地貌景观,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2)关于四地景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①地多U形峡谷

B . ②地景观迎风坡较缓而微凸

C . ③地多V形峡谷

D . ④地景观多为流水堆积而成

7.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研究风沙运动有利于沙漠化的防治。下图是不同粒径沙粒贴近地面的搬运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总输沙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 . 风沙搬运以粒径大的粗沙为主

C . 距离地面25cm内细沙重量随高度变化削减最快

D . 距离地面25cm内粗沙重量随高度变化削减最快

(2)从经济效益和治沙效果综合考虑,能起到较好防风固沙作用的沙障一般高出沙面()

A . 20cm

B . 60cm

C . 100cm

D . 140cm

8.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石灰岩分布的地区多喀斯特地貌,读部分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喀斯特溶蚀地貌的是()

C . ①④

D . ②③

(2)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沉积地貌有()

A . 石芽、溶斗、落水洞

B . 石钟乳、石笋、石柱

C . 钙华、石林、洼地

D . 溶洞、地下河、峰丛

9.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坐落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洼坑中。“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完成下面小题。

(1)大窝凼洼坑的形成作用是()

A . 流水溶蚀,塌陷

B . 流水冲刷,沉积

C . 风力侵蚀,沉积

D . 地壳下沉,塌陷

(2)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C . 河外星系

D . 可观测宇宙

10.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成。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发射过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

A .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 . 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C . 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D . 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2)大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是()

A . 水汽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氧气

11.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读下表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北京,与上右图中反映的哪些环节的增强关系最为密切()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与杭州相比,拉萨的日均温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纬度

B . 海拔

C . 天气

D . 昼长

12.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2020年5月,浙江多地遭到大雾围城,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下面左图为“大雾中的城市交通”,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雾中红色信号灯最显眼,是因为红光()

A . 波长较短,不易被散射

B . 波长较长,不易被反射

C . 波长较短,不易被吸收

D . 波长较长,不易被散射

(2)大雾现象在________(时间段)特别严重,是因为此时________。()

A . 清晨①很强

B . 傍晚②很强

C . 清晨③很弱

D . 傍晚④很弱

13.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热力环流局部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丁>丙

C . 丁>丙>甲>乙

D . 丙>丁>乙>甲

(2)关于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甲地多阴雨天气

B . 乙地盛行上升气流

C . 丙地气流流向丁地

D . 丁地气压较甲地高

14.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某城市3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区气温高于郊区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 . 太阳辐射强

B . 公园绿地多

C . 排放的热量更多

D . 冷空气不易入侵

(2)桃树在春季进入花期,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桃花最晚开放的地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15.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月相会随日-地-月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2020年的国庆节与中秋节在同一天,下图为2020年9月杭州某校同学每日固定时刻观测到的月相变化示意图(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9月27日该校同学在相同时刻可能观测到的月相及其方位是()

A .

B .

C .

D .

(2)下图中能分别表示9月21日和9月27日月球所处位置是()

A . 9月21日:1处、9月27日:7处

B . 9月21日:6处、9月27日:8处

C . 9月21日:3处、9月27日:5处

D . 9月21日:2处、9月27日:4处

二、综合题 (共4题;共27分)

16. (12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都按________方向(自西向东),并沿着________的轨道绕日运行,它们的轨道大体在________。

(3)图中D天体常有扫帚状的尾巴,其朝向有何特点?

(4)行星凌日是指在某一天体上看到行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走过的现象,如图2所示。在火星上可以观察到哪几颗行星会出现凌日现象?

17. (4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地质年代示意图。

材料二:图2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

(1)图1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________(填序号),并可追溯该地层沉积时为

________环境。

(2)图1的①-⑤中,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是________(填序号),地质史上两次生物大灭绝的时代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末期。

(3)图2中甲时期海平面________(填“高”或“低”)于现代,该时期所处时代主要植被为________。

(4)根据材料二,描述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________。

18. (3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阴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阴山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洪积扇中,下层洪积扇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垂直方向)沉积粒径由下而上逐渐减小。

材料二:下图为阴山山脉南坡的河流与洪积扇分布示意图。

(1)形成洪积扇的主导外力作用是________。此类景观多分布于我国________地区。

(2)图2的山麓洪积扇往往作为人们居住和耕作的主要场所,其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的是易发生________(地质)灾害。

(3)根据材料,说明历史时期阴山地区降水呈________趋势,并说明理由。________

19. (8分)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2表示呼伦贝尔开垦地和草地的地面反射率平均变化状况;图3表示呼伦贝尔每年4—5月份,在晴朗和风速不大的条件下,白天开垦地和草地地面温度的平均变化状况。

(1)图示区域A地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B地________(“多”或“少”),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2)根据材料二,与草地地面相比,开垦地地面的平均温度较________,说明其原因。________ (3)东北地区秋收季节多霜冻,霜冻多发生在________的夜晚,主要是因为________弱。

(4)东北平原多牛轭湖,简述其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60分)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解析:

答案:3-1、答案:3-2、解析:

答案:4-1、答案:4-2、解析:

答案:5-1、答案:5-2、解析:

答案:6-1、答案:6-2、解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