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填空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填空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1.我国的、、、都是属于化学工艺。

2.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例如,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

3.硫在空气生成有气味的,该气体能使色的高锰酸钾溶液。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石蜡受热熔化属于

变化,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和,属于变化,石蜡在常温下为固体,属于性质,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5.给一支装有三根火柴并用橡皮塞塞好的试管加热,能看到火柴,因为,并能看到橡皮塞,因为

6.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和。光合作用是一个(吸或放)热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是一个(吸或放)热反应。

7.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中并用酒精灯加热,会得到色的残渣,说明它们中含有元素。

8.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分析了许多物质的性

质,于1869年发表元素周期表。1898年,从沥青铀矿中发现了有放射性的钋和镭。

9.氯化氢气体和氨气相遇会产生,化学方程式为。

10.碘化钾和硝酸银反应会产生色沉淀,化学方程式。

11.加热色碱式碳酸铜(俗称,)现

象:,化学方程式为。

12

象,

为。13.用夹住镁带,放在酒精灯火焰的

加热,会发出,放出,生

成。镁带放入白醋中,现象:有

产生。

14.将鸡蛋放入一只装有白醋的玻璃杯里,会看到。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由两种元素以上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其中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也可以是。

3.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其中首要污染物有、、。

4.在氢气和氦气中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气体用于填充气球,你认为应选(用

化学式表示),因为。

5.关于书本P27“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

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从而可以得出(本实验的目的)。如果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现象比理论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有(写出三点)

。另外还得出氮气的有关化学性质。

6.实验室制取氧气选用的原料为⑴色(写化学式)或⑵(写化学式)(同时常放入(写化学式)作为)。

分别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⑴;

⑵。7.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过程中,要求在试管口放,其目的是。用双氧水为原料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如果用到长颈漏斗,则应注意,目的是,但在实验中一般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因为。8.收集氧气可以用(因为)或(因为)。如果用前者收集氧气,则如何判断集气瓶中的氧气已收集满,如果用后者收集氧气,则如何判断集气瓶中的氧气已收集满。9.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用排水集气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因为。10.氧气在通常情况是一种色的气体,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色的液体。这种变化属于变化。

11.工业用的方法来获得氧气,这是利用液态氮比液态氧的不同,其中液态氮比液态氧(高或低)。属于变化。

12.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如、、等。13.写出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细铁丝为什么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写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什么要在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为什么要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

在该实验中集气瓶底要,目的。写出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14.氧气的用途为和。

15.什么叫催化剂:。16.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自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通过来实现。

17.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化学式为。因为这种物质在时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从而使空气中的凝结成。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为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和(化学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收集二氧化碳可用,因为。20.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可观察到溶液由色变成色,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属于反应(类型);接着加热可观察到溶液由色变成色,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属于反应(类型)。

22.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在呈阶梯状放置两支燃烧的蜡烛的烧杯中,可,观察到,因为。23.要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一般要做实验,若看到,说明,人不能进去。

24.盛放石灰水(化学式为)的试剂瓶放置时间久了,瓶内壁会形成一层色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写出形成该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在实验室中可用除去,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5.电解水过程中可加入少量或,目的是为了。其中与电源正级相连产生的气体是(用化学式表示),与电源负级相连产生的气体是(用化学式表示),两者的体积比为,质量比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从而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26.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步骤为、和。其中三步都

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第一步这种仪器的作用是,第二步这种仪器的作用是,第三步这种仪器的作用是。最后一步当蒸发皿中出现时应停止加热。

27.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一贴”指;“二低”指,;“三靠”指,、

28.叫硬水,叫软水。两者可用来区分,如果则是硬水,如果则是软水。

29.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通入氯气的目的是,属于变化。

30.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和

31.实验室制取氢气常用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说明为什么不用镁、铁或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原因。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氢气可以用(因为)或(因为)。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写出氢气在空气燃烧发出色火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或构成的,如水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

2.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100ml,因为。

3.原子是带电的和带电的构成的,其中前者又包括和。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上。对原子而言,

= =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3 4.按照定义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另外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计算公式= 。

5.默写1-18号元素(用名称及元素符号写) 。 6.画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画出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画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氢离子结构示意图 。 7.用相关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名称:

氢原子 ,氯元素 ,氢离子 ,氧离子 ,氟离子 ,钠离子 ,镁离子 ,铝离子 ,硫离子 ,氯离子 ,氢氧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铵根离子 ,一个氩原子 ,m 个钾离子 ,三个硫酸根离子 ,正二价的汞元素 ,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8.写出下列符号各数字的含义:

3H , ,

6N 2O 5 “6” “2” “5” , aFe 3+ “a ” “3” , 3SO 4 “3” “1” “4” 。 9.地壳中含量排在前五位的元素(从多到少) ,海洋中排在前二位的元素(从多到少) ,人体中排在前三位的元素(从多到少) ,太阳上排在前二位的元素(从多到少) 。 10、人体中的七种微量元素 。 11、人体缺钙会导致 缺锌会导致 缺铁会导致 缺碘会导致 微量的硒可以 过量的硒可以 1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l

第四章燃烧燃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