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细胞形态学检验的重要意义
尿液中各种管型的临床意义

尿液中各种管型的临床意义尿液中的各种管型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具有特定形态的细胞排列,其出现与肾脏和尿路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
不同的管型在尿液分析中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可以提供有关疾病诊断和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信息。
1. 透明管型:透明管型是由碱性尿液中的蛋白质凝胶形成的。
正常情况下,透明管型的数量很少。
但是,当尿液过度浓缩或尿液中的溶质过多时,透明管型数量增加。
透明管型的增多可能提示脱水、慢性肾小管功能不全或尿液浓缩功能障碍。
2. 红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是由红细胞聚集在肾小管内形成的。
它通常是血尿的表现,可能与肾小球肾炎、肾结石或肾小管损伤相关。
红细胞管型的出现提示肾脏损伤和炎症。
3. 白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是由白细胞在肾小管内聚集形成的。
它通常是尿路感染的表现,提示尿液中存在细菌感染。
白细胞管型的出现还可能与肾小管炎症、过敏性反应或肾移植排斥反应相关。
4. 上皮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是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形成的。
它通常与肾小管损伤、肾小管酸中毒或肾小管坏死有关。
上皮细胞管型的出现可以提示肾小管功能损害和肾脏疾病。
5. 肾小管颗粒管型:肾小管颗粒管型是由肾小管细胞内的颗粒物质聚集形成的。
这些颗粒物质可能是肾小管细胞内的代谢产物或损伤的细胞组分。
肾小管颗粒管型的出现可能与肾小管损伤、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肾小管间质病变有关。
通过观察和分析尿液中的各种管型,可以了解肾脏和尿路系统的功能和病理变化。
这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尿液分析中对各种管型的临床意义的认识十分重要。
细胞形态学检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项目:细胞形态学检验实习单位:XX医院检验科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一、实习背景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临床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形态的观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选择了XX医院检验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细胞形态学检验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学习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
2. 参与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和组织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日常工作。
3. 学习细胞形态学检验的质控措施和结果判读。
4. 学习与临床医生和护士的沟通技巧,提高检验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初期,我主要负责观察和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习识别各种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异常形态。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基本技巧,并能独立完成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报告。
2. 在实习中期,我开始参与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工作,包括尿液、粪便、胸水、腹水等标本的细胞形态学检查。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不同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对各种细胞形态的识别能力。
3. 实习后期,我参与了组织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工作,学习了组织切片、细胞培养和细胞染色等技术。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掌握了组织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基本方法,并能对常见组织的正常和异常细胞形态进行识别和分析。
4. 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细胞形态学检验的质控措施和结果判读。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细胞形态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并掌握了结果判读的技巧。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学会了与临床医生和护士的沟通技巧,提高了检验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此外,实习过程中的质控措施和结果判读训练,使我对细胞形态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沉渣细胞学检查的意义

本研究 中, C M G在急性 、 慢性 肾盂 肾炎 的阳性 检出率较高 , 并且 在膀胱炎、 尿道炎、 前列腺炎及膀 胱肿瘤中检 出率为 O 故 M G在 肾盂肾炎的诊断 %, C
中有较高的特异性 。从细胞组织学角度上讲 , 肾盂
肾炎时淋巴细胞 、 浆细胞、 巨噬细胞均为炎症的主要 细胞 , 可能这些细胞在损伤 的肾盂 中滞溜的时间较
14 中段尿培养 新鲜 中段晨 尿3 l 于无菌试 . OI , I l 管中, 立即送检 , 做细菌培养计数。
2 统计学处理
SS A 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 检验。
3 结果
长, 加之体液、 细胞免疫的参与 , 细胞集聚成团。 吖啶橙渗入方法…进行 M G的染色 , C 依据结合
文通过 7 例临床确诊泌尿系感染的患者 的尿液沉 8
渣细胞涂片的观察 , 以探讨其形态学特征及其 临床
鉴别诊断上的意义。 1 对 象与 方法 I1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 年 1 . 02 月至 20 年 1 06 月
肾内科确诊的住院患者 , 其中男 2 , 5 例 , 例 女 7 年龄
不规则 , 胞浆丰富, 细胞 间紧贴 , 圆柱状有规律 各 呈
的排列 。
腺炎 8例, 膀胱 炎 9例 , 尿道炎 l 例 , l 膀胱肿 瘤 2
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3 中段尿培养( . 以活菌 >1 / l 阳性) , 0m为 S 示 尿道 检出阳性率最高 , 8 .%, 为 7O 其次为膀胱炎 , 阳性 其 率为 8 . %, 2 9 急性 肾盂 肾炎 的检 出 阳性率 为 6 . 5 3 前列腺炎 的阳性率为 2 .%, %, 34 慢性 肾盂 肾炎 的
啶橙渗入方法可明显地分辩细胞的形态 。M G荧 C
犬猫尿液分析及临床意义

犬猫尿液分析及临床意义1. 引言1.1 尿液分析在宠物医疗中的重要性尿液分析是宠物医疗领域一项重要的诊断技术,它能够提供关于宠物健康状况的宝贵信息。
由于尿液是多种代谢产物的排泄物,其成分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内部的多种病理状态。
对于犬猫等宠物而言,尿液分析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多种疾病,从而为及时治疗提供可能。
1.2 犬猫尿液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技术犬猫尿液分析主要包括物理检查、化学检查和微生物检查等。
物理检查主要包括尿液的色泽、透明度、比重和酸碱度等;化学检查涉及蛋白质、尿糖、尿酮体等指标;微生物检查则用于检测尿液中的细菌等病原体。
现代尿液分析技术包括干化学分析、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液自动分析仪等方法。
1.3 文章目的与结构本文旨在详细介绍犬猫尿液分析的各种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帮助兽医和宠物主人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尿液分析结果。
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从尿液样本的收集与处理,到尿液常规分析与特殊分析,再到尿液分析在临床诊断、疾病监测与治疗评估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尿液分析在犬猫医疗中的价值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2 尿液样本的收集与处理2.1 尿液样本的收集方法尿液样本的收集是尿液分析中的首要步骤,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检测结果。
对于犬猫尿液样本的收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自然排尿收集:在动物自然排尿时,用清洁的容器接取中段尿液。
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存在样本污染的风险。
•导尿管插入法:对于不配合的动物或需要准确收集尿液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导尿管进行收集。
此方法能够收集到较为纯净的尿液,但需注意避免感染。
•膀胱穿刺法:在需要进行严格无菌操作的尿液样本收集时,可以通过膀胱穿刺来获取尿液样本。
2.2 尿液样本的保存与运输尿液样本在收集后,应尽快进行分析。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将样本进行保存和运输。
以下是保存与运输尿液样本的注意事项:•保存:尿液样本应在4℃冷藏保存,避免光照和高温,以减缓细菌生长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冰袋保持样本低温,并避免剧烈震荡,防止样本污染和成分改变。
尿红细胞形态学观察对血尿来源诊断的研究应用

速 自动平衡 离心机 ( 京 医用 离心 机 厂 )伟 力 多媒 北 、
体图象分析系统( 北京伟力 图像公司) 。
12 方 法 .
12 1 尿标 本 的 留样 与检 测 应 用 利尿 剂 及 碱性 .. 药物 的患者 , 在检查 前一周 停用 , 女性则 应避 开月经 期避免外 来 因素对尿 红细 胞形态 的影 响[ 。清晨 留 取新鲜 中段尿 于清 洁的尿 杯 中 , 合后取 尿 液 1 l 混 0l I l
糖 尿病继 发 肾病 2 2例 , 疮 性 疾 病继 发 肾病 3例 , 狼 慢性 肾炎 5例 ) 非 肾小 球 源性 疾病 的 11( 尿 ; 5例 泌
形态 多样 。常见 的形态有 : 面包圈状 : ① 胞质 向四周
聚集 , 形似 面包 圈 ; 古 钱状 : 细 胞 中心 有 四方状 ② 红
影子样红细胞 : 红细胞体积增大 , 血红蛋 白消失 , 呈 淡 影状 ; ④细棘 形红 细胞[-¨ 91 。 213 混合性尿红细胞 ..
图1 一图 1( 封三 ) 4见 。 214 2 例 肾小球 源性疾 病与 11 .. 42 5 例非 肾小球 源
用玻璃 棒取染 色尿液 1 滴灌充 牛鲍 氏计数板 , 用
酵母 菌样 ; 大 细 胞 : 积肿 大 , 色浅 ; 黑色 细 ⑩ 体 着 ⑩ 胞 : 细胞着 色 深 , H 沉 淀 ; 棘状 乳 突 : 细胞 红 有 b ⑥ 红 外 形有 棘刺 突状 ; 葫芦状式 酵母 菌样 : 细胞 呈大 ⑩ 红 小 不等 葫芦状 ; ⑩穿孔 样红 细胞 。 2 12 均一性 尿红 细胞 .. 红 细胞 的形态 较为完 整 ,
年龄 2 5岁 ; 院患 者 2 1 , —8 住 9 例 门诊 患者 34例 。 0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临床意义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临床意义尿液常规生化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该检验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指标,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意义。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的指标在尿液常规生化检验中,主要评估的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尿液pH值:pH值反映尿液的酸碱性,可以帮助判断肾脏功能和代谢状况。
2. 尿比重:尿比重可以反映尿液的浓缩程度,是评估肾脏浓缩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 尿蛋白:尿蛋白的异常增加可能是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的指示。
4.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可以帮助检测尿路感染和炎症等情况。
5.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的异常增加可能与泌尿系统疾病有关。
6. 尿糖: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
7. 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检测尿液中的胆红素和胆原含量可以判断肝脏功能和溶血情况。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的临床意义尿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提供以下几方面的临床意义:1. 评估肾脏功能:通过检测尿液的pH值和尿比重等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浓缩功能和酸碱平衡功能,帮助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2. 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尿蛋白、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的异常增加可以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和肿瘤等疾病的存在。
3. 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可以帮助早期诊断糖尿病,并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4. 评估肝脏功能: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胆红素和胆原含量,可以判断肝脏的代谢功能和溶血情况,帮助评估肝脏疾病的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是一种快速、简便和非侵入性的检验方法,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检测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管理。
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利用尿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尿液检验有形成分结果报告

一、概述
尿液有形成分是指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能在显微镜下检查到的成分,如细 胞、管型、病原体和结晶等。
通过检查尿液有形成分可以了解泌尿系统的变化,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 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也可弥补理学、化学等检查难以发现的异常变化,对减 少漏诊、误诊有重要价值。
二、红细胞
4.棘细胞对血尿来源鉴别的价值:
虽然尿中棘细胞与外周血中棘形红细胞英文相同,但不属同一个类型且 意义完全不同。外周血中棘形红细胞呈圆形、浓染,边缘有2~20个长短、 粗细、形状不同的不规则针状体样突起,有些突起具有球棍状外观。 >25%时见于棘形细胞增多症,也见于某些肝硬化、无β脂蛋白血症,酒 精性肝病,脾切除术后、吸收障碍性疾病。
四、上皮细胞
疾病情况下尿液中的上皮细胞中可出现颗粒、空泡及脂肪滴等,建议将 脂肪颗粒细胞、复粒细胞和卵圆脂肪小体统称为脂肪颗粒细胞。
此外,尿液中还能见到诱饵细胞、含铁血黄素颗粒细胞、多核巨细胞、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等,建议使用偏振光显微镜或脂肪染 色、铁染色法鉴别;发现可疑足细胞时建议做特殊染色。
在观察尿液红细胞大小、形态时,宜参考血液红细胞的大小、形态,以 排除患者自身血液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由于受红细胞来源、尿渗透压及pH等因素影响,尿液红细胞与血液红细 胞大小会出现不一致。
二、红细胞
2.异常红细胞名称:
芽孢样红细胞、出芽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统称为棘细胞; 车轮状红细胞统称为锯齿状红细胞; 桑葚状红细胞、星芒状红细胞、草莓样红细胞、颗粒状红细胞统称为皱
三、白细胞
正常人尿液显微镜检查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5个/HPF),以中性粒 细胞为主。正确地识别白细胞种类(必要时增加染色鉴别),对疾病的 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尿液分析

肾结石病例
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
尿液外观可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可经过尿隐血 试验和肌红蛋白定性实验确认。
血红蛋白尿: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如溶血性贫 血、血型不符的输血、大面积烧伤、阵发性睡 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疟疾。
肌红蛋白尿:肌肉细胞坏死和破裂导致。挤压 综合征、缺血性肌坏死。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也 可偶见。
尿中的白细胞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多见于泌尿道慢性 炎症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淋巴细胞白 血病患者等。应用抗生素、抗癌药物引起的间 质性肾炎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也是以淋巴 细胞、单核细胞数量增加为主。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果尿中出现过多的嗜酸 性粒细胞,可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尿。常见于某 些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药物所致变态反应、 过敏性炎症等。变态反应性疾患引起的泌尿系 及其他部位的非特异性炎症,也可见嗜酸性粒 细胞增多。
血红蛋白管型
尿中白细胞检查的意义
尿中检查到的白细胞多为中性粒细胞。
尿液中白细胞增加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炎症,如肾盂肾 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结核、结石症,以及膀胱癌、 尿道癌等恶性肿瘤疾病。
中性粒细胞增加:①泌尿系统炎症,特别是细菌性感 染时以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膀 胱炎、尿道炎等。②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阴道 炎、宫颈炎、附件炎时,可因前列腺液或阴道分泌物 混入尿中,导致尿中中性粒细胞增加,若伴有白带混 入,还可见大量扁平上皮细胞出现。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
IgA型肾炎病例
非肾性血尿
病变部位在肾脏以外的部位,如输尿管、膀胱、 尿道。形态比较正常。
暂时性(一过性)血尿:正常人,特别是青少 年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重体力劳动 后,女性注意防止月经污染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细胞形态学检验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检验设备的迅猛发展,虽然尿细胞形态学的检验已渐被临床医生
和检验人员所遗忘,但尿细胞形态学检验仍是临床检验诊断中最简便,最特异利
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是某些疾病诊断的金指标,是判断疗效及预后的重要依据,
借此希望能引起临床医生和广大检验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尿自细胞检查尿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
细胞:
1.① 典型中性粒细胞直径约10~12um,足红细胞的:倍左右,胞质内有
致密的颗粒,大小相同,核分叶明显。尿中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系感染,
急性感染多见。② 闪光细胞:低渗尿中,细胞质常肿大。细胞质内颗粒呈布朗
分子运动。
2.淋巴细胞:直径约6~9um,核呈圆形或类圆形,多偏位,细胞质少。
3.单核细胞;直径约20—40urn,核单个,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
较多。
慢性炎症时多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特别是肾移植排斥反应和尿路淋巴瘘
管中;应用抗生素。抗癌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则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
4.嗜酸性粒细胞:直径约20um,圆形或类圆形.有典型的嗜酸性颗粒,颗
粒为0.5urn的球状,核通常分为两叶。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时。
2 尿液红细胞检查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平均7urn.有时呈淡绿色。
异常红细胞形态主要包括: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舷红细胞.皱缩红细胞,
面包圈红细胞.新月形红细胞.及其他形态红细胞。
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可以为临床提供是“小球性”血尿与“非小球性”血尿
的鉴别.为病人的快速诊断及及时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3(1)肾小管上皮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椭圆形 绍臆质内含颗粒,约为
红细胞的3—5倍,核为圆形,偏位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最为多见,成堆山现说明
肾小管有坏死性病变。
(2)卵圆脂脂小体: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充满脂肪褡。
一4 移形上皮分大圆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及尾形上皮细胞。
当肾盂、输尿管、膀胱,出现炎症或癌症时,可见大量脱落。鳞状上皮细胞
细胞体积较大,约30—50um。核单个.与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大小相似。
大量出现时,提示泌尿道有炎性病变。
6 多核巨细胞大小为20~25urn,呈多角形、椭圆形,有数个椭圆形的核.可
见嗜酸包含体:
主要见于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与病毒感染患者的尿中。
7 线索细胞线索细胞足鳞状上皮细胞覆盖有阴道加德纳菌。呈颗粒状外观,
细胞质有反射性.提示细菌性阴道炎。
8 恶性肿瘤细胞主要为移行上皮细胞癌.还可见鳞癌,肾上腺癌 在男性尿
沉渣中还可见到前列腺癌细胞。因此尿细胞形态学检验是Il缶床实验诊断中必
不可少的.是其他任何方法元苦歇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