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类文明结课论文,《化学与人体健康》

化学与人类文明结课论文,《化学与人体健康》
化学与人类文明结课论文,《化学与人体健康》

《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论文

化学与人体健康

学院:机械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自127

学号:1208030446

学生姓名:罗晓宇

电子信箱:1322965422@https://www.360docs.net/doc/d36683965.html,

2013年12月2日

内容摘要: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化学成为自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此篇文章将从人体中的化学、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日用化学品与健康、环境化学与健康等方面介绍化学在人生活,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化学元素、食品添加剂、日用化学品、环境化学、人体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

生命进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化学过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高分子分子、从有机高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多分子体系最终演变变为原始的生命。同时生物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生物分子是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活动合成、积累的各类分子的总称,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也就是生物体的自我更新过程。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既包括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也包括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从而使机体维持在一种平衡的状态。而人体之中,不管是什么分子,无论是结构简单的复杂的还是小分子高分子,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而能量转化,代谢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化学反应。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化学元素是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是构成人体的原始材料,人体中有六十多种元素。如: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氢、氧、氮、碳,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元素是钙、磷,承担人体氧气输送功能的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是铁,等等。组成人体体质必需的宏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可能是人体生存正常和长寿的密码,例如如果人体中缺氟牙齿就会烂掉,骨骼也发育不好,如果食入较多的氟,便会得大骨节病等等。元素之间相互作用,也可以影响人体健康与正常发育。这里介绍几种在人体中十分重要的元素。

骨骼中坚——钙。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碳酸钙,可见,如果没有钙,骨骼就不会坚硬。小儿患软骨病就是缺钙引起的。成年人每天

骨骼就不会坚硬。小儿患软骨病就是缺钙所引起的。成年人每天所排泄的钙约1克左右,因此,成年人每天最少从食物中吸收1克的钙质。在母体中发育的胎儿,平均每天需要母体提供0.3克钙质。如果小于这个数字,就会使胎儿在母体中发育不好。因此,孕妇和小孩,都应足量的含钙食物,需多吃些绿叶蔬菜和动物骨头炖汤。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因此,要配合食用维生素D,或者多晒点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

生命和思想的元素——磷

一切生命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核,磷就是细胞核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因此说磷是生命的基础物质。在动物体内,骨骼也含有不少的磷,它与钙结合,成为骨骼的中坚。

人脑是人体的思想器官,起思维作用的是脑髓,脑髓就是由脑磷脂组成的,因此,磷又是起思维作用的地元素,所以称为思想的元素。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磷,有人计算过,如果吃100克面包,就吃进了1万亿亿个磷原子。

血液的建造者——铁

铁是造血的必要元素,人体内70%的铁存在于血液的血红蛋白里,血液里如果缺乏铁,血液便无法将氧气运输到人体的各个组织中去,人的生命便不能存在。严重缺铁的人,产生恶性贫血。因此,许多补血药都含有铁质。

除了上述比较详细介绍的钙,磷,铁等元素,还有许许多多例如碘,钾,钠等化学元素对人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每种化学元素的含量都有一定的适量范围,相互之间总是形成一种平衡,某种元素的含量脱离正常值,人体就会出现某些不正常的反应。

三,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对饮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们想让食品更方便、更多样、更有风味、更有营养、更加的高级,而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仅仅利用我们的天然资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食品添加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

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按其来源、功能和安全性可以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分类。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添加剂,按功能分为防腐剂,漂白剂,着色剂等22种,按安全划分为A、 B、C三类。食品添加剂目前已有14000余种,一般功能包括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增稠剂、抗氧化剂、漂白剂、抗结剂、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水分保持剂、酸度调节剂、膨松剂、被膜剂、加工助剂、香料及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应严格的执行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按国家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不会产生危害的。对人体有危害的食品添加剂是指不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或滥加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不过国家的质检机构在检验食品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都有检验项目。

有了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在用与不用之间产生了很多争论。其实,任何东西都具有两面性。就拿广泛用于风味酸奶、水果罐头、八宝粥、果冻、等食品的阿斯巴甜来说,它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所以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可明显降低热量并不会造成龋齿。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3%于糖精中,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与香精混合,具有极佳的增效性,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香剂的用量。此外,阿斯巴甜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被人体自然吸收分解。当然,有利必有弊,阿斯巴甜对酸、热的稳定性较差,在强酸强碱中或在高温加热时易水解生成苦味的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不适宜制作温度>150℃的面包、饼干、蛋糕等焙烤食品和高酸食品。因为阿斯巴甜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不适用于苯丙酮酸尿患者。

除了上面所说的阿斯巴甜以外,还有很多食品添加剂都有一定的用处。

比如说防腐剂,除了少数的物品(如食盐)外,食品都来自各种动物或植物,各种生鲜食品,在植物采收或动物屠宰后,若不及时加工或有效保存,往往会败坏变质,适当的加入一些防腐剂,就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很多人认为食品中的防腐剂会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可一些食品如果不使用防腐剂的话,会引起致病菌的大量滋生,更加威胁人的健康。因此,适当的使用防腐剂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我们不必为了担心食品的变质而勉强自己一定要在短时间内用完。食品的色、香、味、形态等也是人们很在意的一项重要指标。食品加工后会出现褪色、变色、风味和质地的改变。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香料、乳化剂和增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食品的营养成分是人们最关注,也最在意的一件事,食品应富有营养,但食品加工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营养素损失。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于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食品添加剂给我们带来便利,可是食品添加剂一般在食品中添加的量极少,一般拉制在0.1~0.019/kg之间。即使对于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如盐来说,我们一旦在食物中放的过多,也会打破我们生理上的平衡,据法国国家卫生医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法国每年至少有7.5万人因食盐过量而患心血管疾病,其中 2.5万人因病情严重而死亡,这一数字是法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4倍,更何况那些大部分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倘若使用不规范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近年来,食品添加剂超标的事件频频发生,给我们敲醒了一个又一个的响钟。

四、日用化学品与人体健康

化学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最重要的日用化学品,洗涤剂和化妆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洗涤剂、化妆品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发达国家,洗涤剂、化妆品的使用已成为反映人们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生活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色彩斑斓的生活中,人们使用化妆品越来越普遍,化妆品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化妆品在给人们带来美的同时,伴随其使用带来

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化妆品都是化学合成品,虽然有对人体保护和美化的功能,多少也会挥发出各种有害物质,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作用,有些甚至引起皮肤水肿、瘙痒、斑疹等“化妆品皮炎”。

洗涤剂的基本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和助剂,这类化合物在全世界广为分布,由于洗涤制使用广泛,其残留有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变化。以纯天然植物成分为主的温和型及选用易生物降解材质、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化妆品和洗涤用品将是21世纪化妆品及洗涤用品工业的发展潮流。

五、环境化学与人体健康

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最本质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元素,环境中的化学元素通过土壤、空气、水等与人直接联系。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的含量与地球化学环境密不可分,所以,环境中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环境中某些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某一地方或区域中某种元素过多则会产生毒性反应,过少或缺乏则会使人体机能出现某种障碍。

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组织要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各具独特的生理功能,而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微量元素,只能从体外环境中获取。近年来,医学专家认为,当今人类疾病90%以上与微量元素有关,许多疑难绝症和大面积的地方性疾病都与人体微量元素失衡——缺乏或过量相关。维持人体微量元素正常动态平衡,只能通过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来实现。这也就是说,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分布对人体健康有着直接的、非常重要的影响。

地球环境化学指出,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是不均一的,生命圈层各层圈的物质组成也各不相同。那么,当人群长期生活在因元素偏低或过丰的自然环境之中,由于人体与环境物质长期交换,必将引起人体的某种(些)元素的平衡失调,进而引发器官组织病变,这就是地方病的环境地球化学病因。同样,人群如若长期生活在或经常接触某些元素污染的环境,久而久乏,就会患职业病或出现中毒现象,这就是职业病和元素中毒症的环境地球化学病因。

近年来,环境医学调查表明,癌症的高发区也具有区域分布特征,这说明

地球化学环境因素也是致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些金属元素的致癌作用研究从另一角度作了例证,如美国、新西兰肠癌高发区与环境中缺Se有关,我国河南林县食道癌高发区主要是环境缺Mo,医学研究认为该地区食管癌高发与饮用地下水类型和深度有关。尽管微量元素失衡致癌的医学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研究已揭示了环境的地球化学因素的重要性。这几年,在癌症治疗中也已出现利用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结合元素间协同和拮抗关系研制微量元素的抗癌药物,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

六、总结

从上诉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化学与人类健康联系密切。化学元素是人体构成的基本,食品添加剂是把双刃剑,要科学的利用,在使用日用化学品时也要充分了解其利弊,避免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影响,环境与化学更是现如今人们热点讨论的一个话题。不管是日常生活中还是科学探究中我们都该密切关注化学,了解化学的相关知识,懂得更多的化学知识,我们才能更加爱护自己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吕海珍.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

[2] 宋福,沈英娃,卢玲.洗涤剂、化妆品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日用化学品科学,2001。

[3] 佚名,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与祸起之源,半岛都市报,2008-12-09。

[4] 张瑾,环境化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 龙莎莎,谈树成等,浅析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云南大学。

[6] 汪立今,刘智艳. 环境地球化学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探讨学,2002。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食物、酒、茶【摘要】古往今来,饮食是人们生活的第一要事。中华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孙中山《民生主义·建国方略》:“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现之食物,固大胜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林语堂《吾国吾民》一书中说,西方人对待吃,仅把它看成是给机器加油料,而中国人则视吃为人生至乐。本文就针对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展开介绍,分为中国传统的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以及中国传统饮食的特征四部分。 【关键词】饮食酒茶传统文化文化特征 【正文】 民以食为天,人类必须以饮食维持生命,然后才能从事其他各项活动。说到饮食文化离不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饮食也从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要,逐步形成一种社会习俗,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中国传统的食文化 (一)主食与副食 以谷类制成的食品为主食,是古代农业民族的共同的饮食

特征。我国自周代进入农业社会以后,汉民族就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粮食作物的种类很多,主要以“五谷”为主。“五谷”主要指黍稷菽麦稻。 1.种类 黍,古文献或称之为“穄”,今西北地区称之为黍子, 糜子,籽实橙黄色,性粘,去皮后 称黄米子。在古代,稷与黍并列为 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稷是黍的一个变种,一般指籽 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为稷。北方 人称它为谷子,就是今天的小米。由于它抗旱能力极强,所以多栽培于古代的中原地区,成为北方地区一种最为普遍的 粮食作物。正因为这 样的原因,古代的帝 王、诸侯祭祀的稷与 社(土神)并称为社稷,用以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菽,豆类的总称,它的栽培历史悠久,西周就有菽豆的种植,而且产量丰富,《诗经·小雅·采菽》中记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描写大豆收成的时候,一箩筐一箩筐的搬个不停。菽豆耐旱,可以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 麦,种类很多,有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其中,

新材料概论课程论文

《新材料概论》 课程论文 题目: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制备及研究进展 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班级:研究生14级 学号:102014375 姓名:许****** 任课教师:******** 2014年11月18日

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制备及研究进展 姓名:****** 任课老师:*****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102014375) 摘要 氢氧化镍[Ni(OH)2]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镍氢电池中正极的活性材料。Ni(OH)2的生产已有数十年历史,在制备工艺方面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的技术比较领先,制备出的Ni(OH)2性能优良。目前国内外制备Ni(OH)2的方法有很多种。本论文主要综述了镍电极的种类,以及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粉末金属法,电解合成法。关键词:Ni(OH)2、活性材料、镍电极,制备方法

目录 摘要 (Ⅰ) 1 前言 (1) 1.1 电池简介 (1) 1.2 镍氢电池的发展概况 (1) 1.2.1 Ni/MH电池的基本原理 (1) 1.2.2 Ni/MH电池的优点及其发展简史 (2) 2 镍电极概述 (3) 2.1 碱性电池中镍电极的种类 (3) 2.1.1袋式或有极板盒式镍电极 (3) 2.1.2 粘结式镍电极 (4) 2.1.3 烧结式镍电极 (4) 2.1.4 泡沫式镍电极 (5) 2.1.5 纤维式镍电极 (5) 3 氢氧化镍的晶体结构及性质 (6) 4 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 (7) 4.1 化学沉淀法 (7) 4.1.1 缓冲溶液法 (7) 4.1.2 络合沉淀法 (7) 4.1.2 直接生成法 (7) 4.1.3 均相沉淀法 (8) 4.1.4 离子交换树脂法 (8) 4.1.5 Chimie douee技术 (8) 4.2粉末金属法 (8) 4.2.1高压水解法 (8) 4.2.2硝酸氧化法 (9) 4.3 电解合成法 (9) 4.3.1电化学浸渍法 (9) 4.3.2 盐电解法 (9) 参考文献 (10)

食品营养学课程论文

大学生饮食与营养健康 摘要 现代社会,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饮食和营养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社会大群体里,大学生这个群体也以其人数的逐渐庞大、身份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其中饮食与营养是关注度较高的方面。大学生的生理特点、膳食营养特点以及针对以上特点应该采取的饮食策略等等,都是大学生为了自己的健康身体和美好前程必须考虑的事情,而这也需要每一位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生理饮食营养健康 前言 平时,我们总能看到关于儿童、中年人、老年人营养健康的分析与建议,却鲜见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饮食营养的探讨。但现在,对于大学生饮食营养的探讨也慢慢多起来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目前大学还是精英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发展就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大学生饮食存在着问题,因为有问题,所以会去探讨,探讨,就有可能发现更大的问题。大学生在饮食和营养上究竟有怎样的一些情况呢?且听慢慢道来。 正文 一、大学生的生理特点 大学生,一般年龄是18岁至25岁。青春期,是指个体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一般是在10~20岁之间,从这一个概念出发,大学生普遍是处于青春期的后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身体外部基本发育成熟,男的更结实,女的更丰满; 2、身体内部各器官机制如呼吸、神经系统发育渐趋稳定; 3、身体各部分系统机制都达到最佳水平 4、性器官发育成熟。 这一时期是生长发育最为完善的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较为复杂。虽然身体各方面相对于青春期里长身体阶段已经发育成熟,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更多的营养,同样是需要的,大学生需要营养去维持这样一个身体完善的阶段,需要更多的动力去支持平常身体器官的运行,这动力来自于能量和营养,因此更需要日常饮食的摄入,获得合理的营养。况且,大学生这一社会特殊群体,是处于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地位,面临着艰巨的学习任务,在脑力和体力两方面都要求严格,思维能力活跃而敏捷,是长身体和长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明天的太阳,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在不忘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近日,我们通过对大中小学课本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后发现:现在大中小学课本中,传统文化的分量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

养无限,永屹世林 2、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 八十后九十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才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4、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文化品位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下,功利主义思想泛滥,高职教育也难免

机械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机械工程发展与展望姓名:罗欢 班级:机自卓工班 学号:120101040022 日期:2012.12.10 指导老师:贲红艳

摘要:我国机械工程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机械工程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领域已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如此,我国机械工程科学在国际上总体还处于落后地位。未来制造业发展总趋势是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知识化和极端化。制造技术的发展总趋势是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础上的数字网络化、高效精确化、智能集成化及制造极端化。 关键词:机械学科重大成果发展趋势发展策略 前言 21世纪人类社会主要面临四大问题:气候变暖、资源枯竭、人口增加、环境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将变得越来越严峻而不可逾越。人们将会发现:生态的保护可能比经济更为重要。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耗国。20年后,由于石油、煤的枯竭,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力能、水力能的利用占整体能源的比重将会大增。 未来制造仍然是创造人类文明财富、促进人类进步的主要手段之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其他产业相互支撑而推动生态建设和经济增长。面对上述重大问题,制造业及其科学技术面临着严峻挑战。 由于中国将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变,要实现此战略转移,关键在于制造技术及其产品的创新。制造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产品的创新和自主品牌的打造是中国制

造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预测和面临这些挑战,及时采取应对战略和策略,大力加强制造科技及其产品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中国就可成为制造强国,中国高端品牌产品将可与美日欧并驾齐驱,中国制造业将立于世界之林。

化学与人类文明

化学与人类文明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是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物质世界的主要理论依据,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化学的成果,化学是再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恩格斯曾经说过“化学既是关于自然地科学,又是关于人的科学。在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中,它们正在走向统一。因此,化学不仅仅是认识生命与进化的手段,也是人类生存和获得解放的手段”。 他的各个领域无不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到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问题。当前,伴随着社会的化学化和化学的社会化趋势广泛而深入的发展,现代化学正在成为“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穿凿这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首先从我们的衣、食、住、行来看,尼龙,分子中含有酰铵键的树脂,自然界中没有,需要靠化学方法得到;涤纶,用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合成的纤维。还有类似的许多衣料,如人造纤维、尼龙、的确凉等衣料大部分都是石油提炼成的化学品制成,这些都丰富了人们的衣橱。色泽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丰富多彩的合成纤维更是化学的一大贡献。食物方面:化学同样重要。用纯碱发面制馒头,松软可口。各种饮用酒,经粮食等原料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制得。槟榔是少数民族喜爱的食物,在食用前,槟榔必须浸泡在熟石灰中,切成小块。到一定时间后,才可食用。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调味剂和色素等等,它们大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用化学分离方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来的。住屋方面:建筑材料如三合土(水泥)、钢筋、磁砖、玻璃、铝和塑胶等均来自化学工业的制成品。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用以代步的各种现代交通工具,不仅需要汽油、柴油作动力,还需要各种汽油添加剂、防冻剂,以及机械部分的润滑剂,这些无一不是石油化工产品。此外,人们需要的药品,洗涤剂、美容品和化妆品等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也都是化学制剂。可见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化学有关,人人都需要用化学制品,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化学世界里。 从社会发展来看,化学对于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要大幅度的增产,农、林、牧、副、渔各业要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科学的成就。化肥、农药、植物生长激素和除草剂等化学产品,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而且也改进了耕作方法。高效、低污染的新农药的研制,长效、复合化肥的生产,农、副业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合理贮运,也都需要应用化学知识。在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方面,急需研制各种性能迥异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炼制和综合利用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化学知识,并已形成煤化学、石油化学等专门领域。导弹的生产、人造卫星的发射,需要很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学产品,如高能燃料、高能电池、高敏胶片及耐高温、耐辐射的材料等。 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化学工作者为人类使用煤和石油曾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又在为开发新能源积极努力。利用太阳能和氢能源的研究工作都是化学科学研究的

食品营养与卫生论文

南京学院 作者学号 分院 专业 题目浅谈水果膳食 完成时间: 第一章:水果膳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都与蔬菜或水果打交道,一般只把蔬菜作为送饭的佳肴,而水果则被当成一种享口福的食品,甚至许多女孩一日三餐均用水果来代

替,认为既可以减肥又对美容有好处。但就在你和水果亲密接触的同时,一味的傻吃不但不给你带来健康,反而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为了健康,必须了解水果的特性。 第二章:水果的类别 从传统医学来看,水果可分为寒冷性、温热性、平性三种。寒冷性水果的代表有:西瓜、梨、香蕉、芒果、橙、柑、柿子、香瓜、棱角等。温热性水果的代表是:山楂、松子、栗子、石榴、菠萝、桃、葡萄、桔子、荔枝、龙眼、榴莲等。平性水果主要指:山楂、菠萝、木瓜、苹果、椰子等。所以在不同季节选吃不同的水果或因个人体质不同选用的水果类别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实热体质的人夏天代谢旺盛,交感神经占优势,出汗多,经常脸色通红、口干舌燥、易烦躁、易便秘,所以在夏天选择寒冷的水果。但是,寒性水果不宜多食,否则对身体有害。而温热性水果一般用于食欲不好,并且脾胃虚寒的人,平常肚子怕凉、怕凉食的人,一般可食用一些热性水果。平性水果象山楂、菠萝、这样的水果有利于开胃消食,特别喜欢吃肉的人,一般多吃山楂有利于消化肉食,并且山楂这种水果能活血化痰,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高血压患者、消化不良的人应多吃山楂。 第三章:水果营养成分的分类 水果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分,一般在70%~90%之间。水果的汁液中溶解了许多物质,是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人每天至少要消耗2500毫升的水,而每天我们吃的食物中已含有大量的水,像蔬菜中90%是水分,水果中80%是水分,肉类和鱼也含有70%的水分扣除这些,一天喝1500毫升的水就足够了。而且水果也是含水分较多的食品,供给的热量不多。其次是水果中的糖分,主要有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三种。成熟的水果含糖较多,所以吃起来很甜。实际上所有的水果都有糖分,尤其是香蕉、葡萄、苹果等含糖量很高。所以吃多了糖分很容易对减肥女性造成不良的影响。水果中也含有有机酸,但主要以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论文——中国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文化之 中国传统服饰 园林10-2班李焓 学号:100314216

中国人习惯把日常生活概括为“衣食住行”,服饰被排在了第一位,可见它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个历史悠久的衣冠大国,不仅有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其服饰的发展历史,在古代神话、小说、诗词、绘画和戏曲中,与服饰有关的记录也随处可见。伴随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服饰的样式和穿着习俗也不断的演变着,历代服饰不仅朝代之间有明显变化,同意朝代不同时期也有显著不同。种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服饰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从远古至近现代民国时期的服装发展历程,通过不同时期人们的服饰,窥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 1、服饰与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思想情感,视生命在一切事物之上,其他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服饰作为保护身体的物质,不单是保护身体不受伤害,还有一种不可淫乱的意义。除了唐朝女性服饰,中国大多数传统服饰在穿戴上都不能过多暴露自己的身体。对妇女的要求可以说到了极其严格的地步。就是认为女性的任何部位如果裸露,都会产生“性引诱”的后果。因此在服饰的设计制作上,一般地说都采用宽松的款式,使一些突出的部位变得平坦,如乳房、臀部、肩膀、大腿等。 中国传统服饰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穿着得太过暴露或穿着不当都是不礼貌的,或者可笑,或者使人误解。有的地方穿衣服不戴帽子是不礼貌的,而且不能随便脱下帽子,进屋也不能脱帽子;也有的地方,进入室内不脱帽子反而是不礼貌的。汉族在帽子上也有不少规定,如:不能歪斜地戴帽子、不能带两个帽子等。 2、服饰创作的审美观 中国传统服饰不管是朴素或华丽、粗犷或细腻、单纯或艳丽,都存在着追求完满的观念。无论是装饰品还是服饰,都可以的追求完满。服装的穿着要整齐成套,上装下装要调和。所有的服饰要有机配合,小到一副耳环,在色彩、样式上都要配合的完整无缺。有的地方的女子必须穿裙子,不穿裙子只穿裤子会被当做下人女婢看待。 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所追求的不仅是感性的,而要在理性上也符合生活逻辑。对服饰的穿着理想,以生活上的需求为最基本的准则,如安全、保护、稳定、美观、尊卑、性

化工学科前沿结课论文 (3)

化工新技术结课论文 ---煤炭直接液化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煤炭直接液化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煤液化制油技术是缓解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原油供应不足的措施。而催化剂在煤直接液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煤炭直接液化用催化剂的分类,催化原理以及应用前景及进展。论述了铁催化剂、超微高分散性催化剂、微生物酶催化剂在煤液化方面的研究。以推进煤直接液化的工业应用。 【关键词】煤炭直接液化催化剂进展

0.引言 世界上煤的储量比石油丰富得多,有可能成为未来燃料的主要来源[1]。煤直接液化能够提供分子量比原煤低,H/C原子比比原煤高的液体燃料, 仍是广泛研究的从煤制备洁净液体材料的重要途径[2] , 公认的比较成功的煤直接液化工艺有两段或多段工艺和煤油共处理工艺,近年来还有铁基催化剂、超微高分散性催化剂、微生物酶催化剂、煤与废塑料在直接液化应用中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种煤直接液化工艺开发的成功与否, 取决于其采用的催化剂。根据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特点, 可将煤液化催化剂分为两大类: 一类用于从煤直接生成液化油, 另一类用于将液化油进一步提质制备满足市场需要的运输燃料油。 1.煤直接液化的原理 煤直接液化是煤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转化的过程[3],煤分子中的一些键能较小的化学键发生热断裂,成较小分子的自由基。在加氢反应中所使用的循环油通常采用H/ C较高的饱和烃,在加压时又有相当量的气相氢溶于循环油中,两者均提供使自由基稳定的氢源。由于C—H键比H—H键活泼而易于断裂。因此,循环油是主要的供氢载体,催化剂的功能是促进溶于液相中的氢与脱氢循环油间的反应,使脱氢循环油加氢并再生。在直接液化过程中,煤的大分子结构首先受热分解,而使煤分解成以结构单元缩合芳烃为单个分子的独立的自由基碎片。在高压氢气和催化剂存在下,这些自由基碎片又被加氢,形成稳定的低分子物。自由基碎片加氢稳定后的液态物质可分成油类、沥青烯和前沥青烯等三种不同成分,对其继续加氢,前沥青烯即转化成沥青烯,沥青烯又转化为油类物质。油类物质再继续加氢,脱除其中的氧、氮和硫等杂原子,即转化为成品油。成品油经蒸馏,按沸点范围不同可分为汽油、航空煤油和柴油等[4]。催化剂的作用是吸附气体中的氢分子,并将其活化成活性氢以便被煤的自由基碎片接受。煤直接液化是生产液体燃料的替代品和煤基材料的重要方法,是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技术的方向之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煤直接液化技术已基本成熟。要使煤炭直接液化达到商业可行的目标,开发有效、环境友好和成本低廉的催化剂是关键技术之一。 2.煤直接液化用催化剂 2.1煤直接液化用催化剂的分类 作为煤炭直接液化催化剂,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钴(Co)钼(Mo)、镍(Ni)催化剂;第二类是金属卤化物催化剂,如ZnCl2、SnCl2等;第三类是铁系催化剂,包括含铁的天然矿石、含铁的工业废渣和各种纯态铁的化合物(如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研究表明,第一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但这类催化剂价格比较昂贵而且丢弃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因此用后需要回收。第二类金属卤化物催化剂属酸性催化剂,裂解能力强,但对煤液化装置有较强的腐蚀作用。第三类铁系催化剂活性/价格比高,进入灰渣对环境没有污染,是目前煤炭直接液化催化剂研究的重点方向。 2.2催化原理 催化原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铁基化合物及钼的化合物, 而这两种类型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又都与硫有关, 因为硫在煤液化中的加入都促进了这类催化剂活性的提高。黄铁矿在煤液化中的催化作用早为大家所公认,穆斯堡尔谱测定铁硫化物催化剂在煤液化时的转化机理表

化学与人类文明2018满分

1.1绪论 【单选题】在本门课程中,汤老师觉得展示科学思想最正规的场合是在()。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 100.0分 2.1化学科学的基石(一) 1 【单选题】瘦肉精是以下()发明的。 A、清华大学 B、浙江大学 C、中山大学 D、复旦大学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砒霜”的化学成分是()。 A、硫化钠 B、三氧化二砷 C、氰化钾 D、九水硫化钠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3 【单选题】导致杭州自来水异味事件的化学成分是()。 A、咖啡酸苯乙酯 B、天然丙酮酸乙酯 C、邻叔丁基苯酚 D、甲基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4 【判断题】在制作草帽和筷子等的过程中,通常会加入硫磺来改变制品的颜色。()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色拉油中低沸点的油较多。()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2.2化学科学的基石(二) 1 【单选题】在()年,诺贝尔化学奖主题是“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 A、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D、2010年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2014年,为表彰三位科学家在()领域做出的贡献,授予他们诺贝尔化学奖。 A、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 B、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技术 C、手性催化氧化反应 D、绿色荧光蛋白研究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3 【多选题】以下哪些物质不具有“宏观无序,微观对称”的特性。() A、夸克 B、晶胞 C、植物细胞 D、准晶体 我的答案:ABC 得分:20.0分 4 【判断题】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钱永健。()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遗传学是李兰娟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2.3化学科学的基石(三) 1 【单选题】“狗烯”中,具有()个苯环的有机化合物。 A、2个 B、3个 C、4个 D、1个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药物“思密达”这种的主要药效是()。 A、避孕 B、治疗小儿腹泻 C、退烧止咳 D、治疗偏头痛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提出了碳的四价理论。 A、贝采里乌斯 B、范霍夫 C、门捷列夫 D、凯库勒

发酵食品与健康结课论文

酸奶的发酵与对人体的健康综述 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其也是生物工程的基本过程,即发酵工程。对于其机理以及过程控制的研究,还在继续。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 沸腾现象是由浸出液中的糖在缺氧条件下降解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在生物化学中把酵母的无氧呼吸过程称作发酵。我们所指的发酵早已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发酵是生命体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和生理变化,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化学反应根据生命体本身所具有的遗传信息去不断分解合成,以取得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发酵产物是指在反应过程当中或反应到达终点时所产生的能够调节代谢使之达到平衡的物质。实际上,发酵也是呼吸作用的一种,只不过通常的呼吸作用是指有氧呼吸,其最终结果是生成CO2和水,而发酵过程则是一种无氧呼吸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产生酒精,二氧化碳以及其它代谢的产物。因而,现代发酵的定义应该是:通过对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进行大规模的生长培养,使之发生化学变化和生理变化,从而产生和积累大量人们发酵所需要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酸奶的发酵过程使奶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经发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以一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 酸奶的制作工艺可概括为配料、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灌装:用于凝固型酸奶)、发酵、冷却、(搅拌:用于搅拌型酸奶)、包装和后熟几道工序,变性淀粉在配料阶段添加,其应用效果的好坏与工艺的控制有密切关系,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玻璃瓶等消毒灭菌。玻璃瓶在灭菌器内灭菌半小时,如用蒸锅灭菌需45分钟,接种室内需紫外线灭菌50分钟,接种工具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内灭菌30 分钟。 2牛奶灭菌。把鲜牛奶装入加热罐,并加入10~12%的白糖,在85~90℃下灭菌30分钟或用其它方法灭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以不破坏牛奶原有营养成分为佳,灭菌后冷却。在灭菌前或灭菌过程中最好除去上层油脂,使牛奶脱脂。 3接种。把温度低于43℃的灭菌牛奶分装于灭好菌的玻璃瓶中,按牛奶2%~4%的接种量在接种室内接种并搅拌均匀,注意罐装要满,不留空隙,接好后立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浅谈可持续发展是化学工业的必由之路 能动141506123 田厚众 摘要: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署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提出,并于1992年6月被发表在《里约热内卢宣言》上, 从那以后人类开始把减轻地球环境负荷作为共同的努力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发展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是人们长期以来单纯的经济发展观, 导致了地球环境的全方位污染与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统计的结果也表明, 化学工业为最大的有害物质释放工业, 超过排在前10名的其他个行业的总和,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化学工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生态环境化学工业 正文: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在目前却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尤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的困难重重,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还不够强,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质量和效益不高。(2)人口总量庞大,人口素质较低。到本世界中叶,我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

龄人口高峰将接踵而至,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变,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资源短缺,人均资源明显不足。(4)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极为严重。部分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令人触目惊心,部分大中城市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多年处于较高水平,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全国流失面积已达3.6亿公倾,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并且仍在继续增加。土地荒漠化、草原沙化面积仍在快速扩散。七大水系污染严重。事实证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发展道路,这样的发展不仅不能持久,而且最终会给我们子孙后代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当前我国经济要想保持高度持续增长,必须审时度势,立足现实,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化学工业的概况 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工业。包括基本化学工业和塑料、合成纤维、石油、橡胶、药剂、染料工业等。

2016年泛雅化学与人类期末考试答案

2016 年泛雅化学与人类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天然气中主要成分是什么?()1.0 分
? ? ? ?
A、丁烷 B、丙烷 C、乙烷 D、甲烷
我的答案:D 2、以下哪项不属于洗发液的要求?()1.0 分
? ? ? ?
A、去污性良好 B、使头发柔软 C、对头发安全 D、使发质干燥
我的答案:D 3、以下哪种物质是肥皂厂的副产品?()1.0 分
? ? ? ?
A、洗衣粉 B、洗衣液 C、甘蔗 D、甘油

我的答案:D 4、高锰酸钾是什么颜色的晶体?()1.0 分
? ? ? ?
A、绿色 B、蓝色 C、黄色 D、紫色
我的答案:D 5、无磷洗衣粉是没有添加()的洗衣粉。1.0 分
? ? ? ?
A、三聚氰胺 B、三聚磷酸钠 C、磷酸二氢钾 D、硫酸钠
我的答案:B 6、心脏起搏器的电源主要采用的是什么电池?()1.0 分
? ? ? ?
A、干电池 B、铬镍电池 C、锂电池 D、氢镍电池
我的答案:C 7、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于()年。1.0 分

? ? ? ?
A、1940 B、1950 C、1960 D、1970
我的答案:C 8、带有苯环化合物的烃类是什么烃?()1.0 分
? ? ? ?
A、直链烃 B、芳香烃 C、环烷烃 D、支链烃
我的答案:B 9、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发生于()年。1.0 分
? ? ? ?
A、1964 B、1974 C、1984 D、1994
我的答案:C 10、碳五在常温常压下会呈现什么形态?()1.0 分
? ?
A、固态 B、气态

食品安全与健康课程论文

《食品安全与健康》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和多样化,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色香味方面给消费者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担忧和危害,所以我们消费者急需认识各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并能正确选择各类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以保证能过上健康的生活。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认识;安全;健康;危害 一. 食品添加剂是什么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二.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1.利于保存,防止变质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三. 常用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商品分类中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35类,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其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卫生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共2400多种,制定了国家或行业质量标准的有364种。主要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 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其他等23类。

生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生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崔成成化工B092 一、课程简要内容。 1.本课程先从绪论开始,向我们介绍了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含义,即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者重新设计细胞的遗传特性,培育出新的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生物化学过程来制造工业产品。换句话说,就是将活的生物体、生物体系或生命过程产业化的过程。然后介绍了生物技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史,大体分为:传统生物技术、近代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从生物技术的发展看出,在以生命科学为主要科学的今天,生物技术已经从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乃至于人类对自身身体奥秘的探索。总之,生物技术影响到各行各业,跃居为21世纪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2.课程第二部分开始详细介绍生物工程的五大基本内容,即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同时也指出是生物技术的六大特征: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1).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所谓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 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以上可以看出基因工程的实施至少四个必要条件:目的基因、工具酶、载体、受体细胞。现阶段基因工程主要应用于农牧业,食品工业。如转基因鱼,转基因牛,转鱼抗寒基因的番茄等;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做成的DNA探针能够十分灵敏地检测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污染。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指示生物能十分灵敏地反映环境污染的情况,却不易因环境污染而大量死亡,甚至还可以吸收和转化污染物;医学。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基因工程胰岛素,基因工程干扰素等。 (2).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遗传操作的技术,通过离体培养、细胞核移植、细胞融合等技术,使生物的某些特征向人们需要的方向改变,1|华北科技学院

2018化学与人类文明

首页 |化学与人类文明课后习题答案 汤谷平 姓名:輕風話微雨班级:默认班级成绩: 89.0分绪论作业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以下哪个版块不属于浙江大学学报的版块? A、工业版 B、人文社会科学版 C、哲学版 D、医学版 我的答案:C 得分: 50.0分 2 在本门课程中,汤老师认为,展示科学思想最正规的场合是哪里 A、Seminar(研讨会) B、Moot(辩论会) C、讲座(lecture) D、演讲(speech) 我的答案:A 得分: 50.0分 化学科学的基石(一)作业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砒霜”的学名是什么 A、九水硫化钠 B、硫化钠 C、三氧化二砷 D、氰化钾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瘦肉精是以下哪所大学发明的? A、中山大学 B、复旦大学 C、清华大学 D、浙江大学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3 在草帽和筷子等制品的加工中,通常会加入硫磺来改变制品的颜色。

4 色拉油多为低沸点的油 我的答案:×得分:25.0 化学科学的基石(二)作业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201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是因为在以下哪个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A、绿色荧光蛋白研究 B、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 C、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技术 D、手性催化氧化反应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是()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主题。 A、2010 B、2011 C、2012 D、2013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3 钱永健是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李兰娟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遗传学。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化学科学的基石(三)作业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提出碳的四价理论的人是() A、门捷列夫 B、凯库勒 C、贝采里乌斯 D、范霍夫 我的答案:B 得分:33.3分 2 “狗烯”是一种含有()个苯环的有机化合物。 A、1 B、2 C、3 D、4

食品与营养学结课论文

《营养学》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国贸1201 肖岱滨 学号2012003667

食品营养与健康 摘要: 民以食为天,健康是身体的最大本钱。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营养,什么是健康。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水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运转的物质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食物中摄取足量的营养素为人体提供能量。了解营养素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营养素的合理摄取、使用是保障家人健康的有效途径。关键词: 营养健康均衡食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 正文: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而营养素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不管男女老幼,每天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一定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我们的人体基本上就是由七大营养素组成。人体所有的病变基本上都由这七种营养素的不同比例造成的,而现当代大多数人一方面没有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又是由于自身的约束力不够,让暴饮暴食、大鱼大肉、偏食等坏习惯的养成,导致我们的营养更不均衡。如果我们把握好他们的比例,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7大营养素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其食物来源。 7大营养素食物来源及功能和作用: 蛋白质 (一)食物来源 鱼,蛋类,豆制品,坚果(如花生、向日葵籽、杏仁),肉类(如牛肉、猪肉、鸡肉、羊肉),小麦,乳制品等. (二)生理功能 1、人体组织的重要构成成分和修补人体组织;2.维持肌体正常的新代和各类物质在体的输送;3.维持机体的体液平衡:滲透压的平衡和酸碱平衡;4.免疫球蛋白可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