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题

布氏杆菌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题
布氏杆菌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题

2016年布氏杆菌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题村级: 姓名:成绩:

填空:

1.布氏杆菌病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慢性化为特征的传染病。

2,.主要为病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其他动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亦可为传染源。

3.其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通过皮肤黏膜的接触进入人体,亦可经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染。

4.其潜伏期一般为__________周临床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5.急性期多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肿大。

6.该菌在外环境中生活力较强,在牛奶中可存活__________个月,在冻肉中可存活__________天,在皮毛中可存活__________个月,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__________天,但对__________、__________和常用消毒剂抵抗力弱。如在阳光直射下__________小时即可将其杀死,来苏尔__________分钟,漂白粉__________,过锰酸钾__________,肥皂水__________可将其杀死。

8.得了布病,在急性期要__________、__________,除对症治疗外,应尽早选用抗菌素,如__________和__________联合使用,连用_____周。

1、长期发热关节肿痛肝脾肿大

2、羊牛猪狗马骆驼鹿

3、病原体消化道呼吸道

4、1—3周急性期慢性期 5 、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神经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肝脾淋巴结 6 、18 30—40 2—4 5—120 紫外线热1—4 1—3 2分钟7—15分钟20分钟7、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利福平强力梅毒6周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岗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24题,每题3分,共72分) 1、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2、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3、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5、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6、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7、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8、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9、职业健康监护: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10、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二、问答题(共2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有哪些要求?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完成 1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题

山西高平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 科(队)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职业病指3、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 。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 2、煤工尘肺是和的总称,长期大量吸入煤吸尘引起的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C、在岗期间 3、煤矿图形标识分为禁止、、、和五类标识。 4、()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4、我国法定的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等共种。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职业病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5、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与 ,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装置。A、不得B、可以C、经领导批准可以 6、生产性粉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6、用人单位对从事()的劳动者,应当的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A、体力劳动B、脑力劳动C、接触职业危害作业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7、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A、劳动者 B、各级政府 C、用人单位8、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 2、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单位应当(),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盖章。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如实、无偿提供B、收取费用C、如实提供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9、劳动者可以在()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诊断。

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记录

2016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传染病防治的共性知识 (一)基本概念 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感染人体而产生的疾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二)感染过程三因素 感染在机体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构成感染过程需要三个条件,即病原体的致病性、机体的反应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自然与社会) 1 ?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起重要作用,其致病作用取决于如下几方面。 (1)数量:病原体入侵的数量是重要的致病条件之一。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要有足够的数量,才能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引起感染。 (2)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 (3)毒力:由毒素和其它毒力因子所组成。

(4)变异:可因环境和遗传因素造成变异。 2.人体免疫应答作用:病原体感染多伴随免疫应答反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及转归起着重要作用,保护性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种。变态反应属于后者。 (1)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免疫应答反应。主要表现为天然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因子作用等几方面的功能。 (2)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有抵抗同一种微生物重复感染的作用,不能遗传。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类。 3.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很大影响。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大部分虫媒传染病和某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较明显的地区和季节性。 (2)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行为、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预防普及等各方面。生活水平低、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差,可致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增加感染的机会。 (三)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在人出生后的一生中,发生无数次感染,每一次病原体侵入机体,都会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反应,在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可出现五种不同程度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入侵部位被消灭,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及体液的溶菌作用 等,或通过局部的免疫作用,病原体从呼吸道、肠道或泌尿道排出 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

职业病防治法考试题带答案

一、单选题 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B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腐蚀性物质 D.剧毒物质 2.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D )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C.职业接触限值 D.最高容许浓度 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A)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B.生产、劳动过程中 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D.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4.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A )。A.粉尘 B.γ射线 C.微波 D.病毒 5.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A )。 A.佩戴防尘护具 B.湿式作业 C.密闭 D.改革工艺过程 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3类中不包括(C )。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矿物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D )。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带毒状态 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A)A.流体性噪声 B.机械性噪声 C.电磁性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 9、.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B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 D.健康第一、重在预防 10.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A )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神经系统 12、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是(B )A、密闭、机械化B、密闭、自动化C、通风、自动化 13、可吸入粉尘的粒径为( C )A、1-5毫米B、1-1.5纳米C、1-1.5微米 14、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A、纱布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 15、粉尘按其分类可分为( C ) A、金属粉尘、非金属粉尘和混合粉尘 B、细尘、粗尘和混合粉尘 C、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粉尘 16、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和病情严重的特点该段所描写 的是哪一种中毒( B )A、慢性中毒B、急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 17、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它采用液体吸收出去含毒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组分,该净化方法为( B ) A、冷凝法 B、吸收法 C、吸附法 18、不同职业危害对人体危害不同,如( A )可导致尘肺病。A、粉尘B、毒物C、噪声 19、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B )因素 A、个人的适应能力 B、接触噪声的时间长短及噪声强度 C、天气及地理环境

2017职业病防治培训考试试题

职业病防治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2、职业病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 A、单位负责人 B、劳动者 C、医疗机构 D、国家 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D、职业卫生危害 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粉尘、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6、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保管 A、用人单位 B、职工个人 C、专业机构 D、企业主管部门 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 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9、()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 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职业病病人 D、工伤职工 10、生产性噪声不包括()。 A、空气动力噪声 B、机械噪声 C、电磁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 11、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 A、防毒面具 B、眼镜 C、手套 D、口罩 12、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种法定尘肺。 A、11; B、25; C、13 13、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 B、定期 C、不定期 D、间断 1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1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doc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讲话稿)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它们相互联系,同时存在,被称为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一是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发育、繁殖并能排除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具体地说,就是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二是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经传染源排出,侵入另一易感机体所经过的途径,如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经医源性传播、经垂直传播);三是易感人群(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某人群的易感性取决于构成该人群每个个体的易感状态)。 二、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肺结核。 消化系统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霍乱,手足口病。 接触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简称红膜症),疥疮。 媒介传播传染病: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 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俗称“非典”),甲型流感(H1N1、H7N9)。 三、防控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勤洗手,打喷嚏与咳嗽应用纸巾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出现呼吸道传染性病例应及时隔离治疗、照顾或接触患者应佩戴口罩。不吃不洁或半生食物,食用餐具要严格消毒,不喝生水,处理食物生熟分开,饭前便后要洗手。患者用过的物品,须清洗并消毒,不共用毛巾及其他人物品,接触患者应戴上手套、勤洗换衣,不要多人同床居住,勤洗换被子、床单。拒绝毒品、不要共用针管和针头,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流行时要减少公共集会及集体娱乐活动。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 重点实现传染病防控的“一控三消”的目标。“一控”既控制法定管理传染病发病率低于500/10万以下,但低于上年水平。“三消”即消除麻风病,使麻风病的患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消除疟疾危害,实现无本土疟疾病例;消除麻疹危害,使麻疹发病率低于1/100万。 一是加强免疫规划工作。以消除麻疹为重点,保持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每例麻疹病例,按要求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加强院感控制,严格医院内传播;强化管理,开展免疫规划接种率“暗访”式调查,落实免疫规划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的一票否决指标;二是加强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以提高敏感度为核心要求,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好手足口病、登革热、狂犬病、出血热、布病、鼠疫、流感、人禽流感及不明原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三是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结核病防治,推进新型肺结核防治服务建设,加强结核病患者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管理,开展病人主动发现试点调查,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扩大结核病诊断技术的运用;推进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

2016年传染病知识培训内容 2016年卫生技术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型肝炎)等12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科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奖金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20学时,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员培训时间适对延长。 一、培训目标 在2016年在岗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结核病、鼠疫、霍乱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临床一线的专业人员,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

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卫生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 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事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预防保健、临床医药护技、检测检验、管理、宣传教育等。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与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霍乱、鼠疫、手足口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授课培训为主,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相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甲型H1N1流感等重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95119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职业病防治法是2001年(),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A、9月1日 B、5月29日 C、10月27日 2.职业病防治法于(B )正式实施。 A、2001年10日27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3.职业病防治的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 A、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B、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C、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4.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5.职业病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地方政府

7.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8.()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劳动者 B、各级政府 C、用人单位 9.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A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有关部门C、中华全国总工会 10.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制定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技术监督部门 C、行业主管部门 11.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12.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应()。 A、按国家标准统一设置 B、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 C、根据生产规模设置 13.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 A、考虑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要求 B、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C、满足生产要求 14.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

职业病防治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病防治知识考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40分)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4、职业病人有权按国家规定享受()和()的权利; 5、未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病人,享有用人单位承担其医疗和()的权利;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当地(对:国家)卫生标准。() ( 2、防尘经费应当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经费计划,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3、对初次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由其所在单位进行防尘知识教育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粉尘作业。() 4、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从事粉尘作业。() 5、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不定期(对: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测尘结果必须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报告,并定期向职工公布。() 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标本兼治、防治结合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兼职工人B.单位职工C.专人负责 3.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 】 A.追究民事责任B.给予经济处罚C.追究刑事责任 4.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A.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B.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C.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5.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负责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察工作。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C.中华全国总工会 四、简答题(20分)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答: 《 |

职业病防治法考试题带答案

职业病防治法考试题带 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单选题 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B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腐蚀性物质 D.剧毒物质 2.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 D )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C.职业接触限值 D.最高容许浓度 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 A)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 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B.生产、劳动过程中 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D.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4.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 )。A.粉尘 B.γ射线 C.微波 D.病毒 5.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A )。 A.佩戴防尘护具 B.湿式作业 C.密闭 D.改革工艺过程 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3类中不包括( C )。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矿物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 D )。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带毒状态

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 A)A.流体性噪声 B.机械性噪声 C.电磁性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 9、.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B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 D.健康第 一、重在预防 10.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 A )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神经系统 12、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B )A、密闭、机械化 B、密闭、自动化 C、通风、自动化 13、可吸入粉尘的粒径为( C )A、1-5毫米 B、纳米 C、微米 14、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A、纱布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 15、粉尘按其分类可分为( C ) A、金属粉尘、非金属粉尘和混合粉尘 B、细尘、粗尘和混合粉尘 C、无机粉 尘、有机粉尘和混合粉尘 16、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和病 情严重的特点该段所描写的是哪一种中毒( B ) A、慢性中毒B、急性中 毒C、亚急性中毒 17、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它采用液体吸收出去含毒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组分, 该净化方法为( B ) A、冷凝法 B、吸收法 C、吸附法 18、不同职业危害对人体危害不同,如( A )可导致尘肺病。A、粉尘 B、毒 物 C、噪声

职业病试题及答案答案

2017年职业病防治知识考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4、职业病人有权按国家规定享受()和()的权利; 5、未依法参加()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病人,享有用人单位承担其医疗和()的权利;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 1、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2、防尘经费应当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经费计划,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3、对初次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由其所在单位进行防尘知识教育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粉尘作业。() 4、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从事粉尘作业。() 5、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测尘结果必须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报告,并定期向职工公布。()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标本兼治、防治结合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兼职工人B.单位职工C.专人负责 3.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 A.追究民事责任B.给予经济处罚C.追究刑事责任 4.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A.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B.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C.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5.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负责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察工作。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C.中华全国总工会 四、简答题(共5分) 1.什么是职业病?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一、传染病的概念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点1.具有传染性。大多数传染病感染而获得并可能传播给他人。2.具有流行性这是传染病最突出的特点。人们之所以对传染病“谈虎色变”,主要就是传染病的这个特点。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和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损害极大。如霍乱、鼠疫的暴发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艾滋病等。3.发病急、病情重。一些急性传染病,来势凶猛,如在200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以及现在发生的H7N9禽流感等等4.后果严重。感染了传染病,如未能及早治疗,其预后较差,或残或亡或有后遗症。如流脑,

若不及早治疗,病死率非常高。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女性怀孕前三月感染风疹病毒,易致胎儿畸形。5.及早治疗。早期治疗是治愈传染病的关键,并且与预后的好坏直接相关。如狂犬病:当被狗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抗狂犬病血清,可以完全避免患病。若未采取措施,一旦发病,其死亡率为100%。6.感染后具有免疫性。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发生要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缺一不可。1.传染源是指体内含病原体并可传染其它个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经空气飞沫传播:当病人呼吸、谈话特别是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自鼻咽部喷出,漂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方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方案 2013年卫生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手足口病、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型肝炎)等12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科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奖金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每人每年不少2次。 一、培训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内容 (一)法律、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艾滋病、结核病、霍乱、鼠疫、手足口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授课培训为主,组织相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 登封市大金店镇中心卫生院 2013年2月18日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试题及答案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8 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B )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 B 、2002 年 5 月1 日 C、2002 年1 月1 日 D 、2005 年 2 月1 日 2、职业病指(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用人单位的(A)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 、董事长 C 、总经理 D 、第一负责人 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D )。 A、职业卫生危害 B 、职业危害 C 、职业危害因素 D 、职业病危害 5、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 A )保管。 A、用人单位 B 、职工个人 C 、专业机构 D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6、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是(C) A、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 B、依法防治职业病,切实关爱劳动者 C、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 D、防治职业病,幸福千万家 7、国家规定每年(b ) 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A、3 B 、4 C 、5 D 、6 8、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 、职业病病名 9、用人单位(A)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职业病防治知识考试题

职业病防治知识考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计52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A.2010年12月31日 B.2011年12月31日 C.2009年12月31日 D.2008年12月31日 2、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职业病防治法》。 A.防止职业病 B.积极救治 C.控制病源 D.防治职业病 3、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A.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防治结合 4、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是()。A.综合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类管理,综合管理 5、《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 A.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B.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C.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6、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安全卫生标准 B.职业卫生标准 C.卫生标准 D.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7、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

防治(),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 B.机构 C.责任制 D.组织 8、《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我国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 A、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B、获得职业卫生资格 C、获得职业卫生经费 D、获得职业卫生目的 9、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危害项目,接受监督。A.备案 B.审查 C.申请 D.申报10、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 A.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B.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 C.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D.职业安全预评价报告 1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验收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2、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A.安全设施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职业病防治法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6版职业病防治法考试试题(附答案)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4、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5、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6、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7、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8、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9、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出示监督执法证件。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严格遵守执法规范;涉及用人单位的秘密的,应当为其保密。 10、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1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2、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13、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14、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弄虚作假的,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二、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职业并危害是指什么?其包括哪些因素?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 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培训)

时间:2011.1.10 地点:发热门诊 主讲:翟厚锋 内容: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