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斑岩铜矿找矿与勘查

合集下载

西藏别惹则错北部区域多龙式斑岩型铜矿床遥感找矿潜力

西藏别惹则错北部区域多龙式斑岩型铜矿床遥感找矿潜力

第21卷第12期 2012年12月中 国 矿 业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21,No.12Dec. 2012 地质找矿 西藏别惹则错北部区域多龙式斑岩型铜矿床遥感找矿潜力分析降 梅1,张廷斌1,别小娟2,陈 明3,魏 悦1,胡 东4(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2.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3.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4.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三地质队,四川乐山614200) 摘 要:基于ETM+多光谱数据,在西藏自治区别惹则错北部区域开展了遥感找矿潜力分析。

首先在研究区内开展了遥感矿产地质特征解译与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工作,然后通过类比多龙斑岩型大型铜矿成矿规律和遥感矿产地质特征,提取了研究区内的遥感找矿要素,最后圈定了8个找矿远景区。

关键词:别惹则错;蚀变信息;远景区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2)12-0061-06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the type of Duolong porphyrycopper deposits in the north of Bierezecuo in TibetJIANG Mei 1,ZHANG Ting-bin1,BIE Xiao-juan2,CHEN Ming3,WEI Yue1,HU Dong4(1.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2.College of Tourism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Chengdu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3.College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Chengdu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4.403Geological Brigade of Sichuan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Leshan 614200,China) Abstract:Basing on the ETM+multi-spectrum data,the north of Bierezecuo in Tibet was got aanalysisof remote sensing prospecting potential.Firstly,the author interprete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extracted alteration information.Afterthat,extracted the remote sensing prospecting elements in studyareas,through th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remote sensing mineral resourcesgeology characteristics.Finally,8ore-hunting prospect ares were delineated. Key words:Bierezecuo;altered information;prospect area收稿日期:2012-06-09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资助(编号:1212010813025)作者简介:降梅(1987-),女,四川自贡人,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遥感地质方面的研究。

211169372_北山白山堂铜矿资源勘查原则及找矿

211169372_北山白山堂铜矿资源勘查原则及找矿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北山白山堂铜矿资源勘查原则及找矿师 杨摘要:甘肃北山白山堂区域有着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为了充分完成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地质勘查团队十分注重其深度找矿工作。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进程不断推进,想要持续发掘更多可用矿产资源变得越来越困难,白山堂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

本文详细分析了甘肃北山白山堂地区的地质情况和所处区域矿床的特征和成矿原因,并进一步结合该区域铜矿资源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资源勘查原则以及找矿策略。

关键词:甘肃北山白山堂;铜矿资源勘查;找矿策略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甘肃省可谓是矿产资源大省,其中有非常多的中大型金属矿产区。

北山地区的白山堂铜矿为中型矿床,除此之外也发现很多非金属矿床,比如石英岩矿、煤矿、萤石矿、芒硝矿等。

该地区能够形成丰富的铜矿资源的主要原因是北山地区一带位于塔里木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汇区段,整体的板块运动较为频繁,从远古时期开始,经历了长时间的板块聚合与断裂等构造活动。

其构造形迹整体较为复杂,加之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有非常强烈的岩浆活动,使得其周边覆盖了非常多的金属矿床。

想要对北山白山堂铜矿资源进行详细的勘查,必须遵循切实可行的勘查原则,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找矿方法,优化找矿的流程,持续推进精准找矿策略,为后续的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动甘肃地区矿产开发产业的发展。

1 甘肃北山白山堂地区地质分析1.1 地质概况甘肃地区有许多丰富的矿产资源区,其中北山一带属于甘肃的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地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地。

甘肃北山地区位于河西走廊的北端,总体占地面积高达15万平方公里。

从早古时代开始,甘肃省的北山地区就因为板块裂解产生了许多再生的洋盆,经过长期的地质运动演变,积攒出了完整的火山沉积岩层。

再随着板块聚敛运动的演变,北山地区的碎屑岩被重新建造,直到晚古时代中期,甘肃北山地区一带的内陆发生了断裂、内陷和扩张,进而导致了非常强烈的火山运动。

【真题】中国地质武汉2015矿产普查与勘探真题

【真题】中国地质武汉2015矿产普查与勘探真题

更多最新考研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 renrenkaoyan
【真题】中国地质武汉2015矿产普查与勘探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矿化集中区2,找矿标志3,勘探工程问题4,矿体变异性5,矿床工业指标
二填空
1现行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2低洼区三多特点
3矿产勘查4个阶段
三简答及论述
1找矿中化探信息提取和评价的要点
2简述矿产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研究内容
3矿产勘查总体布置方式有几类,每类的适用情况
4以斑岩铜矿为例,论述矿产找矿工作中控矿因素分析的要点及合理的勘查技术手段的选择
更多最新考研资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爱考机构 中国保过保录高端考研第一品牌! 每年每校每专业限招1‐3人 报名电话010‐51283340 QQ:744569778。

安徽庐枞地区铁_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_江永宏

安徽庐枞地区铁_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_江永宏

第29卷第3期2010年9月世界地质GLOBAL GEOLOGYVol.29No.3Sept.2010文章编号:1004-5589(2010)03-0372-11安徽庐枞地区铁--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江永宏1,2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情报室,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摘要:构建庐枞地区燕山期Fe 、Cu 、Au 成矿系列,根据成矿构造背景和含矿岩浆岩特点,将其划分为3个成矿亚系列:以矽卡岩型Cu 、Mo 、Au 矿为主的亚系列,以矽卡岩型Fe 及Fe 、Cu 矿为主的亚系列和以玢岩铁矿为主的火山--次火山岩型铁矿亚系列。

该区具较大找矿远景的靶区有:①沙溪铜(金)找矿靶区;②清水塘—岳山铁、锌找矿靶区;③井边—巴家滩铜矿找矿靶区。

其中,井边—巴家滩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深部存在斑岩型铜矿的可能性较大,具有寻找大型斑岩型铜矿的找矿远景,应对该区进行深入研究和普查评价工作,以实现庐枞盆地内部铜矿找矿的突破。

经预测,应对泥河、罗河和龙桥等大型超亿吨铁矿外围进行勘探,以达到建立20 25亿吨大型钢铁基地的目标。

关键词:铁铜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方向;庐枞地区;安徽中图分类号:P 618.31;P 618.41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4-5589.2010.03.003收稿日期:2010-03-19;改回日期:2010-06-04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01020223023,20031300006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3012)联合资助.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of Fe --Cudeposit in Lujiang--Zongyang area of AnhuiJIANG Yong-hong 1,21.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037,China ;2.State Key-Lab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 :The authors made clear on the Fe ,Cu and Au metallogenic series of Yanshanian in Luzong area and divided it into three metallogenic sub-series based on structural background of mineraliz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re-bearing magmatic rocks ,including the sub-series mainly by skarn-type Cu ,Mo and Au deposits ,the sub-se-ries mainly by skarn-type Fe and Fe ,Cu deposits ,and the sub-series of igneous and sub-igneous rock iron deposit mainly by porphyrite iron deposits.The prospecting target areas in Lujiang --Zongyang areas are :①Shaxi copper(gold )prospecting area ;②Qingshuitang--Yueshan iron and zinc prospecting area ;③Jingbian --Bajiatan copper deposit prospecting area.The Jingbian--Bajiatan area has pretty good geological situation of mineralization with very large probablility of existi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its deep part and prospecting perspective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which is necessary to do further research and evaluate for breakthrough of copper deposit prospecting in Luzong Basin.Based on the prediction ,the periphery exploration of Nihe ,Luohe and Longqiao large super-billion tons iron deposi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so as to reach the main goal of building 2 2.5billion tons steel and iron base.Key words :iron and copper deposit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prospecting direction ;Luzong area ;Anhui0引言中国铁矿可分为古老变质岩中的条带状铁矿(鞍山式)、矽卡岩型铁矿(大冶式)、钒钛磁铁矿型铁矿(攀枝花式)、海相火山岩型铁矿(镜铁山式)、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庐枞式)及鲕状赤铁矿型铁矿(宣龙式)。

219529152_甘肃北山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研究——以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为例

219529152_甘肃北山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研究——以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为例

2023年 4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59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甘肃北山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研究——以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为例吕晓峰(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20)摘 要: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的发现对在北山造山带寻找斑岩型铜矿床提供了方向,具有重要的地质研究意义。

本文较系统的总结了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而分析了其找矿标志,认为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受斑岩体、韧性剪切和火山机构控制较明显,控制着含矿斑岩体成群、成带分布。

在今后的找矿勘查工作中应加强北山造山带韧性剪切带的找矿勘查工作,是寻找类似斑岩型铜矿床的有利部位。

关键词:北山造山带;斑岩型铜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8-0059-3The Mineralization Law and Prospecting Marks in Beishan Area, Gansu Province:A Case Study of Gongpoquan Porphyry-type Copper Ore DepositLYU Xiao-feng(The Second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of Gansu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Lanzhou 730020,China)Abstract: The discovery of porphyry-type copper deposits in Gongpoquan provides direction for the search for porphyry-type copper deposits in the Beishan orogenic belt, which has important geological research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ngpoquan porphyry-type copper deposits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and then its prospecting signs are analyz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Gongpoquan porphyry-type copper deposits are more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porphyry bodies, ductile shear and volcanic mechanisms, and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mineral-bearing porphyry bodies in groups and zones. In the future prospecting and prospecting work, the prospecting and prospecting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of the Beishan orogenic bel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which is a favorable part to find similar porphyry-type copper deposits. Keywords: Kitayama orogenic belt; porphyry-type copper deposits; the law of mineralization; Prospecting signs收稿日期:2023-02作者简介:吕晓峰,男,生于1982年,甘肃兰州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4.3.1矿产勘查地质条件矿产勘查的工作对象是矿床和矿体。

找矿是矿产勘查的简称。

一个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受到一定地质因素所控制。

因此,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把这些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称为矿产勘查地质条件。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主要有:岩浆岩、地质构造、地层、岩相古地理、岩性,变质作用、地球化学、风化、地貌条件等。

(1)岩浆岩条件:矿床的物质来源(特别是内生矿床)的重要方面是由岩浆活动所提供的。

一定类型矿床的形成及分布与一定类型的岩浆活动有关。

因此,在矿产勘查中,某些岩浆岩体的存在,可以作为预测与其有关的矿床的地质条件。

a.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床:与其有关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铬、镍、钴、铂、钛、铜、铁等;非金属矿产有金刚石、石棉、滑石、冰洲石等;与碱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铈族稀土、磷灰石、金云母等。

b.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床: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产种类很多,如钨、锡、钼、铜、铅、锌、金、银、铁、铀等矽卡岩矿床或热液矿床。

c.与碱性岩有关的矿床:岩石化学成分Na2O+K2O﹥Al2O3的岩浆岩即称为碱性岩。

碱性岩体岩性复杂,通常产于深断裂带中。

与碱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锆、铪、铀、钍、铝:和稀土等,且多为岩浆矿床。

d.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床:火山岩为岩浆岩条件的一个特殊条件。

火山岩型铁矿仅次于沉积变质和风化壳型而位于第三。

与火山有关的矿产有铁、铜、铅、锌、金、银、汞、铀、稀土、金刚石、沸石、明矾石、叶腊石等。

(2)岩浆岩的空间分布条件:1)岩体的规模及形态:对基性、超基性和碱性岩体来说,通常岩体规模越大,矿床可能越大。

中酸性侵入岩体的规模往往是中小型的与成矿关系密切。

2)岩体形成深度:中酸性、酸性的侵入岩体不同的冷凝深度,有不同的矿化情况。

深成相以伟晶岩矿床为主,浅成相则以矽卡岩型矿床及热液矿床形成为主。

3)岩体剥蚀深度:为数众多的热液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的顶部及其附近的围岩中,当剥蚀程度浅,未及岩体顶部时,是找铅、锌、汞、锑等低温矿床有希望地区。

砂岩型铜矿成矿原因及找矿方法

砂岩型铜矿成矿原因及找矿方法

砂岩型铜矿成矿原因及找矿方法文章概述了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柳树沟铜矿床和云南省云龙县上大坪铜矿床的地质情况,进而分析了其成矿的原因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分析了砂岩型铜矿的成矿模式以及找矿标志。

标签:砂岩型铜矿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的铜矿床在形成特征上、形态是、类型上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异[1]。

本文将结合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柳树沟铜矿床和云南省云龙县上大坪铜矿床等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砂岩型铜矿床的形成原因,并探讨如何去找矿。

1地质分析进行地质分析是勘查矿床的首要阶段,是尤为关键和必要的一个步骤。

文章接下来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柳树沟铜矿床和云南省云龙县上大坪铜矿床三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

(1)四川会理大铜地处会理红盆的西边的边缘地带,与康滇的地轴紧紧相连。

该矿区所处地方的地质情况和地质情况都不算很复杂,侏罗系-白垩系河湖,碎屑沉积岩相紫红色便是其主要的地质情况了,岩层一般是呈南北向的分布[2],一般而言大部分矿床也都是这个情况。

由于该矿区位置是靠近益门-鹿厂-白草洞断裂带,该断裂带呈南北向,该矿区位于其东侧,因而会因为东西向压应力的影响,断裂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矿区内出现的一些较小的断裂,发育尚且不成熟、规模比较小。

但是就矿体的分布情况来看,内部的地质几乎不受到破坏性断裂因素的影响。

并不存在这样的影响因素。

(2)柳树沟铜矿区地理位置位于塔里木古板块的南边,天山的古生代有个裂陷槽,比较于前面说到的会理大铜而言,它的地质分布情况就显得复杂多了,其地层走向是北西向的,构造的线性方向也是呈北西向分布。

矿区的内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褶皱和内岩浆。

此外,北部矿区显现出来的地层属于“晚志留一泥盆统大山口组”[1],其建造类似于复理石。

其岩石主要是灰褐、凝灰岩等性质。

“柳树沟组岩性主要以英安质、安山粉岩、玄武岩及凝灰质砂岩等为主”[2]。

(3)云南省云龙县上大坪铜矿床位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Ⅰ级)中部,兰坪-思茅褶皱带(Ⅱ级),永平-德化褶皱束(Ⅲ级)中段。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铜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启示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铜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启示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铜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启示李兴俭;杨在峰;刘少帅;谢金灵;高鹏;占深【摘要】矿床位于西昆仑—喀喇昆仑构造带上的塔什库尔干地区,是新疆西南部著名的“帕米尔式”铁矿产地.近年来随着基础地质工作的深入开展,铜金多金属矿产勘查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为了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并指导找矿,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塔什库尔干铜金多金属地质勘查成果为依据,通过深入分析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其赋矿围岩为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老变质岩系和侵位于喜山期碱性杂岩中的隐爆角砾岩体,矿体受北西向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矿化与喜山期花岗斑岩和角闪正长岩关系较紧密,矿床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铜金矿、引爆角砾岩型铜金矿、热液脉型铅钼矿为主.绢英岩化和萤石化是该区最有利的找矿标志.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铜、金、铁、铅锌多金属成矿潜力.【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8(009)008【总页数】7页(P1516-1522)【关键词】铜金多金属矿;地质体;找矿方向;塔什库尔干;新疆【作者】李兴俭;杨在峰;刘少帅;谢金灵;高鹏;占深【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西凯矿业有限公司,喀什844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618.410 引言研究区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县城南西侧,直距约15 km。

行政区划属塔什库尔干镇管辖,区内已取得显著找矿成果包括斯如依迭尔、显灵沟、吐恩迭尔3个矿点,属于以铜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化。

塔什库尔干地区地处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喀喇昆仑、西昆仑和帕米尔三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近年来,河南省地调院先后在塔什库尔干地区开展区域基础地质调查,相继发现大量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和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董连慧等, 2008;王核等,2010;燕长海等,2012;王海军等,2014),塔什库尔干铁矿带被认为是西昆仑乃至全疆重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带(董连慧等, 20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区带安排勘查计划,依据矿床模型选择 有效勘查技术组合,获取区域和局部地质信 息,以地质研究为指导,布钻并发现矿床.
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1. 依据已知矿床地质特征和勘查模型,针对与矿化 有关的地质特征开展不同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普查 浅钻.
斑岩铜矿床勘查模型中指出: 最外侧青磐岩化 带分布面积可能比矿体大100倍以上.
与侵入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斑岩型矿化-蚀变 形成圣马纽埃-克拉马祖铜矿,矿化几乎对等地产 在二长斑岩和石英二长岩中;
早第三纪安山岩和碎屑岩互层堆积;
中第三纪砾岩. (以及其后的抬升和断裂)
克拉马祖铜矿的发现得益于 热液蚀变及分带性研究和对 矿田内断层性质的正确判断
热液蚀变及其分带性研究:
克拉马祖铜矿发现以前人们研究了圣马纽埃 铜矿的热液蚀变,但认识分歧很大;
新老资料的再分析和克拉马祖矿体的成功勘探
19世纪末,最早在圣马纽埃地区发现矿化岩石,实 施过少量钻孔,仅揭露一些低品位氧化矿带,因 而放弃;
1943-1953年才探明了圣马纽埃矿床,矿石5.9 亿吨,品位0.72-0.77%;
1947-1958年在圣马纽埃矿床西部覆盖区—克 拉马祖地段实施了7个500-800米钻孔,旨在 打到铜矿体,但一无所获;
1970年基于对圣马纽埃矿床蚀变-矿化分带和矿 区断层构造的研究,推测克拉马祖矿体存在,从 而深入勘探,致使克拉马祖矿床的发现;
在确定了克拉马祖目标区后,勘探者们开展了:
①重新检查1958年间在克拉马祖地段的钻孔资料 和岩心,见到了4个钻孔已穿过了弱黄铁矿及青磐 岩化带而钻至强黄铁矿及石英-绢云母带;
埃斯康迪达矿床和萨尔迪瓦尔矿床的发现:
山前砾石和火山岩覆盖下辉铜矿富集带
Lowell-Guibert斑岩铜矿蚀变-矿化模型
斑岩铜矿勘查模型
1/5千-1/2千地质填图
土壤/岩屑化探
低成本普查浅钻
可见在智利北部斑岩铜矿勘查中:
不同比例尺地质填图在矿床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斑岩铜矿找矿勘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薛春纪
一、重要斑岩铜矿找矿勘查案例
美国西南部克拉马祖铜矿的发现与勘探 智利北部斑岩铜矿找矿勘查 墨西哥卡瑞达德(Caridad)铜矿的发现 印度尼西亚铜-金矿的找矿与勘查
美国西南部克拉马祖铜矿 发现与勘探
美国西南部铜矿资源丰富,主要是斑岩铜矿分布在亚利 桑那州;
矿床发现的典型实例
地质填图和野外对比研究导致发现埃尔萨尔瓦多 矿床(860万吨铜);
成矿区带遥感地质调查选靶,对靶区填图和化探物探测量,发现克夫拉达布兰卡(180万吨)和科 亚瓦西矿床(1159万吨);
精心设计和部署勘查工作,针对性的勘查技术组 合,两年内发现埃斯康迪达矿床和萨尔迪瓦尔矿 床:
1953年,在圣马纽西南区先前的钻孔中见到 砾岩与斑岩的断层接触,断层面倾向SW,倾角 15°,认为是正断层;
研究证明切过圣马纽埃断层的后期断层使它 的倾角变小了.
随后,克里西研究表明这个断层是具有右旋 走向滑移性质的正断层;
矿区勘探者Lowell等认为上述对断层性质 的判断是合理的,上盘向下向西错动,因此,在圣马 纽埃矿区的西南部应是正确的找矿方向.
②收集圣马纽埃矿区钻孔与圣马纽埃断层交点的标 高,勾绘出断层面的等高线图,并依据深度和倾角 等关系大致确定了圆筒状矿体的位置;
③在克拉马祖实施了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结果发现 了一个轮廓清晰的Cu-Mo异常及一个轮廓不太 清楚的Fe异常,有助于确定矿体的可能位置;
④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实施第一个钻孔,穿过砾岩及 安山岩与碎屑岩互层,进入青磐岩和石英-绢云母 带,在大约800米处打到工业矿石;
地质填图,配合土壤地球化学勘查.
埃斯康迪达矿床 萨尔迪瓦矿床的发现.
2. 区域遥感地质调查作为前期面上普查工作的技 术手段,用于选靶,将进一步的勘查工作引向有利 部位,使后续勘查取得突破.
20世纪50年代,智利采用航空摄影调查与地 面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斑岩系统的热液 蚀变引起的航片颜色异常,选定靶区,找到铜矿床;
勘探过程及其后对矿化-蚀变的研究, Lowell和 Guibert(1970)提出斑岩铜矿蚀变-矿化模式
智利北部斑岩铜矿找矿勘查
智利北部斑岩铜矿带长2300km,宽30km,拥 有全国90%的铜储量;
矿床形成于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分布有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床—楚基卡马塔; 近30年间,找矿的重大突破令世界关注.
包括蚀变分带划分,各个蚀变带的蚀变强度以 及彼此关系;
尤其对矿体核部的黑云母-钾长石蚀变带及其 蚀变强度的认识甚至相反;
1953年,分出4类蚀变,即高岭石-明矾石蚀变, 水云母-黄铁矿蚀变,绢云母-黄铁矿-黄铜矿蚀变 和边缘黑云母蚀变;
认为高岭石-明矾石蚀变最强烈,应是蚀变带的 中心;
没有认识到蚀变的规律和找矿方向;
克拉马祖铜矿位于该州南部,发现前该州已探明11个 具有工业价值的斑岩铜矿;
矿床1970年发现于已知矿床—1943年发现的圣马纽 埃斑岩铜矿西南约3km处,为一个隐伏矿床;
铜矿石量4.55亿吨,铜品位0.7%(320万吨金属铜);
当前日处理矿石6400吨.
克拉马祖地区地质概况:
晚白垩世(拉拉米期)二长斑岩岩脉或小岩株 侵入到前寒武纪石英二长岩;
20世纪70年代,机/星载多光谱遥感技术的蚀 变带识别与填图在圈定斑岩系统及其蚀变带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
找矿实例: 克夫拉达布兰卡 科亚瓦西 (20世纪50年代发现)
埃尔萨尔瓦多 (20世纪70年代发现)
3. 区域地质填图与水系沉积物及岩屑地球化 学采样对于矿床的发现至关重要.
4. 激发极化等物探技术应用在布钻中意义重 要.
10年后 (1963年) 圣马纽埃矿床
的勘探者在前
面工作的基础 上,主要通过 野外详细的地
质测量和岩石 学工作,准确 认识了蚀变和 矿化的分带性, 提出三个蚀变
带和四个矿化 带
对断层性质的正确判断: 矿区断层发育,圣马纽埃断层是最长的一个,
走向NW,倾向SW,它被两个高角度正断层切割;
这个断层倾角小,大部分地段小于45°,在矿 区平均25°,最初很多人认为它属于逆断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