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微合金钢的工艺、显微组织和性能
C和N含量对V-N-Ti微合金非调质钢组织的影响

C和N含量对V-N-Ti微合金非调质钢组织的影响
王安东;刘国权;杨才福;向嵩;韩庆礼
【期刊名称】《材料热处理学报》
【年(卷),期】2007(28)5
【摘 要】研究了C含量0.26wt%~0.42wt%及N含量0.0041wt%~0.021wt%变化对中低碳v—N—Ti微合金非调质钢锻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N含量对V—N—Ti微合金非词质钢锻态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的数量及分布存在显著影响。钢中的N含量一定,C含量约为0.33wt%时,组织中形成的晶内铁素体数量最多、组织最细小均匀;钢中的C含量一定,锻态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的数量随着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N含量对先共析铁素体数量的影响要远小于C含量的影响。采用基于经典形核和长大理论模型计算所得析出动力学结果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
【总页数】7页(P51-56)
【关键词】微合金钢;非调质钢;锻态组织;先共析铁素体
【作 者】王安东;刘国权;杨才福;向嵩;韩庆礼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
【正பைடு நூலகம்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G142.1;TG113
【相关文献】
1.锻造工艺对铌-钒微合金非调质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J], 何沂桂;满廷慧;谭利;詹肇麟;雍岐龙;包耀宗
2.终锻温度对Nb-V-Ti微合金非调质钢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J], 姚春发;满亭惠;包耀宗
3.轧制比和Nb对V-Ti微合金非调质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J], 谭利;肖波;郑力宁;陈少慧
4.C和N含量对V微合金非调质钢静态再结晶量的影响 [J], 辛彬楠;刘国权;王安东
5.返红温度对钒钛微合金非调质钢45MnVTi组织性能的影响 [J], 薛伟江;屈小波;王军;包耀宗
《高Nb微合金钢中NbC的析出对组织与硬度的影响》范文

《高Nb微合金钢中NbC的析出对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高Nb微合金钢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汽车、桥梁、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Nb(铌)作为微合金元素,在钢中具有显著的影响。
其中,NbC的析出行为对钢的组织和硬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Nb微合金钢中NbC的析出机制,及其对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二、NbC的析出机制在高Nb微合金钢中,Nb元素主要通过与碳元素结合形成NbC析出物。
在钢的冷却过程中,NbC的析出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时间、钢的化学成分等。
首先,温度是影响NbC析出的关键因素。
在高温区,Nb原子具有较高的活动性,易于与碳原子结合形成NbC。
随着温度的降低,NbC的析出速率逐渐减慢。
其次,钢的化学成分也会影响NbC的析出行为。
例如,碳含量越高,越有利于NbC的形成。
此外,其他合金元素如Mn、Si 等也会对NbC的析出产生影响。
最后,时间因素也不可忽视。
在一定的温度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NbC的析出量逐渐增加。
三、NbC析出对组织的影响NbC的析出对高Nb微合金钢的组织具有显著影响。
首先,NbC的析出可以细化钢的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其次,NbC 的析出还可以改变钢的组织结构,如形成碳化物、氮化物等第二相粒子,这些粒子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从而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四、NbC析出对硬度的影响硬度是衡量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Nb微合金钢中NbC的析出对硬度具有显著影响。
首先,由于NbC的形成可以细化晶粒并形成第二相粒子,这些粒子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从而提高钢的硬度。
此外,由于铌元素本身具有较高的硬度贡献,因此高铌含量的钢往往具有较高的硬度。
其次,除了铌元素外,其他合金元素如铬、钒等也会对硬度产生影响。
这些元素可以与碳、氮等元素形成其他类型的化合物或沉淀物,进一步影响钢的组织和硬度。
五、结论综上所述,高Nb微合金钢中NbC的析出对组织与硬度具有重要影响。
抗低温和应变时效脆性的钒微合金化钢板的开发

c n e t e a d n erme h nc lp o e t s o tns r g r i g t i c a i a r p r e . h i
Ke od : aaim mcoa o a ; nrldr l gadcnr e ・ol g s e p t;m atogns ; t i‘ e g yw r s vndu r-lyg c t l - ln ot l dco n ; t l l e ip c t h es sa a i i l i o oe oi n o i e a u rn g n
维普资讯
总第 10期 5 20 0 6年 6月
南
方
金
属
S m 一1 0 u 5
S UT O HER ME AL N T S
Jn 2 o ue o6
文 章 编 号 :10 9 0 2 0 0 0 3 0 0 9— 70(06)3— 04— 4
屈 服 强度 在 Q 5 a以上 的低 温韧 性 和抗 应 变 时 35MP 效 钢板 .本文 对开 发过 程进 行 系统 的介 绍 .
低 于 4 。 钢 种 涵 盖 了 A 6 D 6高 强 度 船 板 , 0J 该 3、3 Q 4 A~E低 合 金 钢 板 , 35 C~E桥 梁 板 等 钢 材 35 Q4q 市 场容 量较 大 的低 合金 品种 牌 号 .
铬钒钢热处理工艺

铬钒钢热处理工艺铬钒钢是一种通过添加铬和钒元素来改善钢的性能的合金钢。
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工艺,用于调整和提高钢材的组织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铬钒钢的热处理工艺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一、铬钒钢的热处理工艺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铬钒钢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合金元素均匀溶解在钢基体中,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固溶温度通常在900℃-1050℃之间,保温时间根据钢材的厚度和合金元素的含量而定。
2. 空冷或水淬在固溶处理后,铬钒钢可以采用空冷或水淬的方式进行淬火。
空冷是将钢材放置在自然环境中,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
水淬则是将钢材迅速浸入冷却剂中,以快速冷却钢材。
空冷可以获得较低的硬度和较高的韧性,而水淬则可以获得较高的硬度和较低的韧性。
3. 回火处理回火是铬钒钢热处理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通过加热和保温,使钢材的硬度适中,同时增加韧性。
回火温度通常在200℃-600℃之间,保温时间根据钢材的要求而定。
二、铬钒钢热处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1. 提高硬度和强度通过固溶处理和淬火,铬钒钢的硬度和强度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合理的固溶温度和淬火方式可以使合金元素均匀分布在钢材中,提高了钢材的强度和耐磨性。
2. 增加韧性回火处理可以降低铬钒钢的硬度,提高韧性。
回火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对钢材的韧性有重要影响,过高的回火温度和过长的回火时间可能导致钢材过软。
3. 提高耐腐蚀性能铬和钒元素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铬钒钢的耐腐蚀性能。
在热处理过程中,合金元素的均匀分布和钢材的致密组织可以有效防止腐蚀介质的侵蚀,延长钢材的使用寿命。
4. 改善加工性能热处理可以改善铬钒钢的加工性能,使其更易于切削和冷变形加工。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调整钢材的组织结构,降低内应力,减少加工变形和切削力,提高加工效率。
总结:铬钒钢的热处理工艺对钢材性能有显著影响。
通过固溶处理、淬火和回火处理,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同时增加韧性和改善加工性能。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铬钒钢发挥出最佳的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钒氮合金成分

钒氮合金成分一、引言钒氮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钢铁冶金原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中。
其成分对于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钒氮合金成分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主要成分1. 钒钒是钒氮合金中最主要的元素,其含量通常在50%以上。
钒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物理化学性能,同时还能够改善钢铁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
2. 氮氮是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其含量通常在10%左右。
氮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等力学性能,同时还能够改善其耐腐蚀性。
3. 硅硅是一种常见元素,在钒氮合金中含量通常在5%左右。
硅可以提高合金的抗氧化能力和耐磨性。
4. 硫硫是一种有害元素,在钒氮合金中应控制其含量在0.05%以下。
过高的硫含量会影响钢铁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
5. 磷磷是一种有害元素,在钒氮合金中应控制其含量在0.03%以下。
过高的磷含量会影响钢铁的强度和韧性。
6. 碳碳是一种重要元素,在钒氮合金中通常含量较低,仅为1%左右。
碳可以提高钢铁的硬度和耐磨性。
7. 锰锰是一种常见元素,在钒氮合金中含量通常在2%左右。
锰可以提高钢铁的硬度、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
8. 铬铬是一种重要元素,在钒氮合金中含量通常在5%以下。
铬可以提高钢铁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能力。
三、其他成分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还有一些其他成分也对钒氮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有着影响,包括镍、铜、锆等元素。
这些元素通常以微量存在于合金中,其具体含量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而定。
四、总结综上所述,钒氮合金的成分对于钢铁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钒、氮、硅、锰、铬等元素是其主要成分,而硫、磷等元素则是有害元素,应予以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添加微量的其他元素,以满足不同的产品需求。
实验六典型合金钢显微组织观察1.pptx

常用金属材料间的关系
2.合金钢的分类
特意加入一种或数种合金元素的钢称为合金 钢。它比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或具有特殊 性能
(1)根据合金元素总质量分数分类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质量分数小于5%; 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质量分数为5%~10%; 高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质量分数大于10%。
(2) 根据用途分类 合金结构钢 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的钢。 合金工具钢:用于制造各种工具的钢。 特殊性能钢:指具有某种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钢种
(2)合金渗碳钢 渗碳钢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疲劳性,又具有
足够的韧性和强度 通常用来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如汽车、拖拉机
中的变速齿轮、内燃机上凸轮轴和活塞销等 (3)合金调质钢
调质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既具有很高 的强度又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常用于制造一些受力比较复杂的重要零件,如 机床的主轴、电动机轴、汽车齿轮轴等各种轴类 零件
典型合金钢显微组织观察
所谓合金钢是在碳素钢的基础上,为了改善 钢的性能,在冶炼时有目的的加入一些合金元 素如: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铝 等。合金元素加入对于钢的组织和性能产生很 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铁素体或奥氏体。2.形成合金碳化物。
3.改变钢的室温组织。4.细化晶粒。5.提高钢 的淬透性。6.提高耐回火性。因此,合金元素 加入会影响到钢的临界温度和共析点的位置。
(4)高速钢 是一种含钨、铬、钒等多种
3.滚动轴承钢
如GCr15钢,则表示
元素的高合金刃具钢,加入的主 平均铬的质量分数为
要合金元素为钨、钼、钒等,其 1.5%的滚动轴承钢
合金总含量达到10%~15% 用高速钢制成的刃具,在切
4.特殊性能钢
强韧耐磨高钒合金钢

种类 碳 锰 硅 铬 钨 钼 硫 钒
图 2 耐 磨 性 测 试 表
C PM OV 2 4 O. O 0. 0 5. 5 1 .5 5 9 2 D, M, Md 1. O O. O 0. 5 1 o 5 3 4 2. o
本文就美国Cuie r b 公司发展的 C M法 ,而生产出强韧 cl P
系列中最耐磨的材料 在市场上出售的 AS 含钒合金钢中仅 II 有T . 比M 更具有耐磨性 ,. 5 T 含 %的钒为传统上公认最耐
磨之合金钢:
耐磨高钒合金钢作一简介 我们对一些破碎设备, 易损件均采用高钒材质 , 使用效果 很明显, 优于国内一般耐磨强韧材料?
A D,
-
1O . 1O . 1. O 1. O
4 75
D D
4. 0
表 2 AII 作 耐 磨 含 钒 合 金 钢 之 化 学 成 分 S冷
AII S
M M3
M Tl 5
碳
O. 5 8 l 2
l 3 1. 55
铬
C M 1V与 D 、 P 0 M 比较, 更具有耐磨性 , 而仍保持有良
好的加工性与韧性, 这些优越性是由于它含有约 1%的钒和 0 足够的碳化物组织, 以保持至少有 H C6 R 3的硬度, 通常 C M P
1V的使用硬度为 H C6 / 2 因为在此硬度下的韧性与耐 0 R 0 6 , 磨性是最佳的组合 , 但也可以热处理到 H C6 /5 而得到 R 3 6 , 最高的耐磨性和抗压强度。
20 2 ‘2 ‘甲 国 建 材 蓑 酱 0
32 . 增加更好的韧性 ( 尤其在偏心负荷和高冲击负荷之下) 4C M 1V的高钒合金钢及其它类型 C M高钒合金钢 . P 0 P C M 1V是美国 Cuie P 0 r b 公司的专利高钒合金钢,它具 cl
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试制开发

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试制开发乔国平;张崇民;靳刚强;褚文龙;翁玉娟;韩春良【摘要】为适应建筑用钢市场发展需求,采用铌钒复合微合金化工艺,对HRB600E 高强抗震钢筋进行了试制,并用拉力试验机、材料试验机和金相显微镜,对试制钢筋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显微组织及夹杂物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试制钢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时效性、焊接性能及疲劳性能,综合性能良好;钢筋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体积分数≥45%),晶粒度≥10级,晶粒均匀,夹杂物主要为A、C和D 类夹杂物,均<1.5级,夹杂物数量少且尺寸较小,钢筋内部质量良好.【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时效力学性能;铌钒复合微合金化;晶粒度;焊接性能;疲劳性能【作者】乔国平;张崇民;靳刚强;褚文龙;翁玉娟;韩春良【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河钢集团承钢公司,河北承德 067102;河钢集团承钢公司,河北承德 067102;河钢集团承钢公司,河北承德 067102;河钢集团承钢公司,河北承德 067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2.21目前,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已将高强度钢筋作为主要建筑用钢,正在逐渐淘汰强度<400 MPa级的钢筋。
如欧洲发达国家的建筑钢筋已经升级到500 MPa级为主,日本也已开发出屈服强度>685 MPa的超高强度抗震钢筋,并在高层建筑建造中得到应用[1-2]。
随着我国城镇化、高铁和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建筑用热轧带肋钢筋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适应减量化用钢趋势,升级热轧螺纹钢标准,重点发展400 MPa及以上高强度螺纹钢筋、抗震钢筋”[3]。
目前,GB 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中增加了600 MPa级高强钢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合金钢的冶炼工艺和性能
李新宇材料工程2014730023
摘要: 微合金钢是在普通软钢和普通高强度低合金钢基体化学成分中添加了微量合金元素(主要是强烈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Nb、V、Ti、Al等)的钢,合金元素的添加量不多于0.20%。
添加微量合金元素后,使钢的一种或几种性能得到明显的变化。
经常通过加入少量的铌或钒、或钛来提高钢的强度。
这些元素通过沉淀硬化很经济地达到强化的目的。
关键词: 微合金钢;强化; 性能
1 引言
微合金化的高强度低合金钢是在普通软钢和普通高强度低合金钢基体化学成分中添加了微量合金元素(主要是强烈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Nb、V、Ti、Al 等)的钢,合金元素的添加量不多于0.20%。
添加微量合金元素后,使钢的一种或几种性能得到明显的变化。
典型的微合金钢有15MnVN和06MnNb。
微合金钢中含有一种或几种微合金元素,其含量大约在0.01%~0.20%之间[1]。
微合金钢由于屈服强度高、韧性好、焊接性和耐大气腐蚀性好,可用于大型桥梁建筑,制造各类车辆的冲压构件、安全构件、抗疲劳零件及焊接件,它也是锅炉、高压容器、输油和输气管线,以及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理想材料。
2 微合金钢冶炼
微合金化钢是一种特殊质量的钢,要求严格控制杂质元素含量,降低非金属夹杂物数量,调整硫化物的形态和分布;微合金化钢冶炼类同于低碳钢,所不同的是更要注意钢的脱氧和脱硫,研究合金料的加入顺序,以提高收得率;微合金化钢的精炼工序是不可缺少的,根据不同的成分规范和钢材品种,选用合适的精炼条件的组合,尤要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和连铸过程产生各种缺陷。
1.1 Nb微合金钢
采用普通级Nb 铁冶炼Nb 微合金化钢。
Nb 铁的熔点在1580—1630℃,但Nb 铁在钢水中不是熔化过程,而是溶解过程,1600℃时的溶解速度大致为20mg /Cm2·秒,所以要根据炼钢炉型和钢包公称容量选择Nb 铁的块度[3]。
Nb 对氧的亲和力要比V、Ti、Mn 低,加入镇静钢中的收得率高达95%以
上,在钢包精炼期加入Nb 铁是普遍采用的工艺,Nb 铁常在Si、Al 和Mn 铁之后加入。
钢包吹氩有利于Nb 在钢水中的均匀分布,尤其是对于Nb 含量较低的钢。
在现代化的冶炼条件下,能达到Nb 的标准偏差小于0.0015%[2]。
1.2 V微合金钢
V 对氧的亲合力比Nb 强,所以要充分预脱氧,并且要确保在Si、Al 加入之后添加。
由于V 在钢中的溶解度高于Nb 和Ti,尤其是在较高的C 和N 含量的钢中,但即使在铁素体中,V 的析出也仅在40—50%。
为了发挥V 在钢中的析出强化作用,使钢中V 和N 的化学比接近3.6,以V—N 合金的形式进行V 微合金化,采用Nit rovan12 合金,每加0.01%V 可以带入离子态0.001%N[5]。
增加钢中氮含量,在相同的析出强化效果下,可以节约合金元素V 20~33%。
1.3 Ti微合金钢
Ti 在钢中与O、N 的亲合力远比Nb、V 强,Ti 在钢中一般以Ti、TiN、TiS、Ti4C2S2及TiC的化合物形式存在,在60 年代以前,普遍认为含Ti 的钢是不洁净的,含有大量的O、N、S 的夹杂物。
只是在精炼技术用于生产之后,Ti 微合金化钢得到了肯定。
Ti 微金合化趋向于低Ti(0.02—0.03%)或微Ti(<0.015%),还必须选择适宜的连铸保护渣,以防止结瘤和改善连铸坯表面质量[4]。
3 微合金钢的性能与强化机理
3.1微合金钢的力学性能
通过拉伸试验可得到微合金钢的力学性能数据,接着可以知道添加微量合金元素V、Nb、Ti后钢材的屈服强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还保留了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通过对钢组织的微观结构的考察,认为其强化机理主要来自于微合金元素的氮/碳化物在钢中的析出强化,铁素体和奥氏体的细晶强化,以及相变强化3个方面。
3.2微合金钢的强化机理
1) 细晶强化
在各种强化手段中,细化晶粒是唯一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又可以改善材料塑性和韧性的有效途径。
首先晶粒大小与材料屈服强度之间遵循所谓的Hal-l Petch关系。
在钢的轧制过程中,每一道次后,再结晶完成即发生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V、
Nb、Ti的氮化物、碳化物因应变诱导析出,可以有效钉扎奥氏体晶界使晶粒不会长大,其中Ti,Nb的作用比较明显。
V的氮化物、碳化物在1 000e以下具有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Nb的氮化物、碳化物阻止晶粒长大作用温度可高达 1 150e,TiN的的作用温度则可高达1250e以上。
在制备过程中,对于微合金化低碳锰钢,先通过提高加热温度,让Nb、V、Ti 等全部或绝大部分固溶于奥氏体中,然后通过2阶段控轧,即在再结晶区控轧及非再结晶区控轧。
未溶的微合金化元素直接钉扎晶界,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而固溶于奥氏体中的微合金化元素在快冷及控制轧制、控制冷却过程中以细小弥散第二相粒子沿着奥氏体晶内或晶界、亚晶界处析出。
这些第二相粒子一方面提供了大量形核的核心,以利于形核;另一方面通过对晶界产生的钉扎,在再加热过程中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在再结晶控轧过程中阻止形变奥氏体的再结晶,延缓再结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可使钢中的裂纹不易产生也不易传播,因而在断裂过程中承受了较大的变形量,吸收了更多的能量,相应提高了钢的韧性。
因此,充分利用Nb、V、Ti的微合金化特点,通过控制其加入量,以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同时可以提高了钢的强度和韧性。
2) V、Nb、Ti的氮/碳化物对微合金钢的强化
微合金元素V、Nb、Ti的氮/碳化物在钢中的析出强化是指在钢的基体中弥散分布的异质颗粒,还有金属间化合物,亚稳中间相等第二相质点的析出在晶界、运动位错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导致钢的屈服强度、流变应力等力学性能的提高。
其强化效果与第二相质点存在的状态、形态、分布及数量等有关。
3) 微合金钢的相变强化
钢的性能取决于钢的组织结构(或者称为钢的组织及微观精细结构),而组织结构是由相变决定的。
利用相变来改善力学性能就称之为相变强化,相变强化有以下的特征:
(1) 存在一个由化学成分决定的,产生结构变化的母相。
(2) 发生相变又一个成核和长大的过程,例如随冷却条件的变化,相变
有扩散与无扩散之别,在较高温度下的相变过程由扩散控制,低温下的
相变为切变控制机制。
(3) 应变和冷却是2个重要的驱动条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如热加工或
者冷变形;在冷却或者加热的情况下,状态失去了平衡,由高能量向低
能量状态转变[6]。
4 结论
通过添加V、Nb、Ti并对钢中C、N等元素的调整在适宜的制备工艺来控制这些元素的析出行为。
合金元素的析出主要受扩散控制,从而影响新相的成核和长大过程。
钛的碳化物,铌、钒的氮化物可以在高温奥氏体中溶解,在低温奥氏体中析出。
因此能同时通过异质颗粒的弥散析出以及对铁素体、奥氏体晶粒的细化2种机制来实现对钢的强韧化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吉春,王浩,毕晓平,等.硬石膏的粉磨改性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1997,18(2):44-46.
[2] 彭加惠,林芳辉,彭志辉. II型无水石膏煅烧工艺及其改性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1998(6):33-36.
[3] 杨新亚,杨淑珍,陈文怡.煅烧硬石膏的溶解活性与结构研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22(2):21-24.
[4] 邓鹏,王培铭.天然硬石膏的活性激发及改性[J].新型建筑材料,2007(1):62-65.
[5] 胡红梅,马保国.天然硬石膏的活性激发与改性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1998(4):19-21.
[6] 陈吉春,罗惠莉.不同条件下改性的硬石膏的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5,33(2):249-252.
[7] 喻德高.无水硫酸钙水化机理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