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合集下载

香蕉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经济前景

香蕉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经济前景

香蕉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经济前景香蕉是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和消费的水果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香蕉产业在全球农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香蕉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五至十年的经济前景进行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香蕉产业的现状。

在过去几十年中,香蕉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全球香蕉产量从2000年的1,090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1,570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2.8%。

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香蕉生产地,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

除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也是重要的香蕉产区。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未来五至十年香蕉产业的经济前景。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对香蕉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香蕉作为一种价格实惠、食用方便且富含营养的水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香蕉是重要的食物之一,因其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而被广泛消费。

除了消费需求的增长,香蕉产业在全球贸易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香蕉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每年的国际贸易额超过200亿美元。

国际市场对香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中。

进一步改善香蕉贸易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贸易规则的制定,对于未来香蕉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香蕉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香蕉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包括土壤退化、水资源管理不善和化肥使用过量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可持续农业实践来解决,以确保香蕉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香蕉产业还面临疾病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例如,香蕉黄曲叶病和香蕉黑星病等疾病对香蕉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应加强病害的防控和适应性培育,以提高香蕉产业的生产力和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香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长。

未来五至十年,香蕉产业将继续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国际贸易的推动。

然而,香蕉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环境问题和疾病威胁。

江城县香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江城县香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江城县香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一、现状分析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江城县香蕉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该县香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从2016年的8000亩增加到2021年的1.5万亩以上,香蕉年产量也从6000多吨提高到现在的1.2万吨以上,香蕉品种也逐渐多元化,有效提高了香蕉的市场竞争力。

2. 生产技术得到提升江城县香蕉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政府大力倡导推广优良品种、科学施肥、有机栽培等技术,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生产方式,推广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有效提高了香蕉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3. 供销市场不断扩大江城县香蕉产业的供销市场不断扩大。

其中,主要的销售市场集中在省内外和东南亚一些小型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销售网络。

同时,政府也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电商平台的销售模式,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提高了香蕉的市场占有率。

二、面临的问题1. 市场竞争压力大香蕉市场竞争激烈,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

随着香蕉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香蕉的价格也随之不断下降,导致部分农民的收入下降。

2. 供销链条短目前,江城县香蕉产业的供销链条比较短,商品流通渠道相对单一。

当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有时候供不应求,有时候但货难销,导致部分农民的盈利受到了影响。

3. 科学技术应用不足江城县的科学技术应用对于提高香蕉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非常关键,但目前该县的农民科技意识不足,许多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致使一些香蕉种植户存在管理不到位、施肥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导致了香蕉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三、对策建议当前,江城县农业发展仍以初级产品供给为主,农产品价格低廉,生产者收益低,这也是导致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的一个原因。

因此,要想提高香蕉产业的竞争力,必须通过提高香蕉产品的附加值。

具体措施包括加工出高附加值的香蕉食品、发展香蕉观光游览业等。

2. 拓宽销售渠道改善供销环节要扩大香蕉的销售市场,首先要完善供销渠道。

香蕉行业分析报告

香蕉行业分析报告

香蕉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香蕉是一种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称为“水果之王”。

香蕉行业是以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为主的产业链,涉及农业、食品加工和销售等多个领域。

二、分类特点通常根据颜色的不同分为绿皮香蕉、黄皮香蕉、红皮香蕉等多种品种。

香蕉具有易贮藏、易运输、高产量、易消费等特点。

三、产业链香蕉行业的产业链包括从种植到最终销售的多个环节,主要包括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四、发展历程香蕉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开始种植香蕉。

中国香蕉进口量在20世纪80年代曾飙升到50万吨以上,之后进口量逐渐减少,但是市场需求一直较大,且国内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种植业现代化中长期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产业,包括香蕉等热带水果品种的种植。

2、《农村产业革命实施方案》:鼓励农民在中低海拔地区适宜种植香蕉、柑橘、桃、杏等经济作物,加大产销衔接等支持力度。

六、经济环境目前香蕉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需求量稳步增长。

从经济角度来看,香蕉种植业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收益来源。

七、社会环境香蕉行业生产劳动力属于中低收入人群,种植香蕉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降低了贫困率。

八、技术环境香蕉种植并不复杂,但是对于种植技术的掌握和优化已经成为企业强大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九、发展驱动因素1、需求不断增长;2、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3、技术的推广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十、行业现状香蕉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然而,产量的增长速度并不高,生产技术滞后和耕地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

十一、行业痛点1、产业链条不完善;2、由于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无法高效地开展生产,影响产量;3、常规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1、完善产业链条,加强现代化管理;2、创新生产方式,增强生产力;3、加强农村面貌的改善,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社会背景。

中国香蕉生产与贸易分析

中国香蕉生产与贸易分析

中国香蕉生产与贸易分析杨连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1生产情况及分析中国有3000多年的香蕉栽培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香蕉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南方的大宗水果,也是华南四大名果之一。

主要种植区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四川、贵州也有少量栽培。

2004年全国香蕉种植面积约为28.5万公顷,产量达629万吨,产值为94亿元.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人。

在我国热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广东省是中国最大的香蕉产区。

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2004年广东省香蕉种植面积为12.6万公顷。

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4.2%,产量为32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产值达37.5亿元,占全国的39.996。

香蕉是广东的五大名果之一,全省共有21个市(县)种植香(大)蕉,主要分布在粤西地区(包括茂名和湛江),占全省香蕉种植面积的55%,产量的57%,周年有蕉果供应;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中山、广州、东莞、佛山、江门、珠海),占全省香蕉面积的29%,产量的32%,生产的蕉果以秋冬上市为主;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汕尾、梅州、潮州、揭阳)也有少量种植.种植面积约占全省植蕉面积的13%,产量的5%。

目前,广东香蕉的主栽品种为巴西蕉、威廉斯等。

茂名高州也选育出一些优良品种如矮脚顿地雷和高脚顿地雷等,由于广东植蕉区香蕉枯萎病较为严重,科研人员正加强抗病新品种的选育。

广西是中国第二大香蕉主产区,2004年广西植蕉面积为7.3万公顷,产量为127万吨、产值近19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5.7%、20%和19%。

目前广西香蕉种植区分布在南宁、百色、钦州等47个县市,其中主婺分布在北海市和南宁市,以合浦、灵山、浦北和玉林4个县市的产量最高。

香蕉种植由过去的农户零星种植逐渐向规模化和基地化方向发展。

主栽品种从原来的那龙矮蕉和广西浦北矮把香蕉逐渐被威廉斯8818:B6、巴西蕉、台农8号等优良品种取代。

全球及我国香蕉市场现状分析

全球及我国香蕉市场现状分析

全球及我国香蕉市场现状分析一、全球香蕉行业现状香蕉起源于亚洲南部地区,东南亚、印度和中国南部等地区都是原产地。

从收割面积看,近年来,全球香蕉收割面积整体呈增长趋势,2018年球香蕉收割面积为5728.68千公顷,测算2019年全球香蕉收割面积将达到5772.79千公顷,同比增长0.77%。

数据显示,2010-2019年,全球香蕉产量呈现出波动增长趋势,2018年全球香蕉产量为11573.79万吨,预计2019年全球香蕉产量将达到11666.38万吨。

二、中国香蕉行业现状香蕉园面积方面,2018年中国香蕉园面积为331.9千公顷,同比下降5.45%。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香蕉产量为1122.17万吨,2019年中国香蕉产量达到1165.57万吨,同比增长3.87%。

中国香蕉种植面积十分有限,相对于巨大的香蕉消费市场,香蕉生产仍然具有很大的生产前景。

需求方面,2019年香蕉市场需求量约为1357.1万吨,较2018年增长82.5万吨。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香蕉(包括芭蕉)进口数量为1939973吨,同比增长25.6%;2019年中国香蕉(包括芭蕉)进口金额为1094350千美元,同比增长22.02%。

进口均价方面,2019年中国香蕉(包括芭蕉)进口均价为0.56千美元/吨,较2018年下降0.02千美元/吨。

三、中国香蕉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中国是香蕉生产的大国,却不是香蕉贸易的强国,中国香蕉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缺乏竞争力。

同时,中国国内各区域的香蕉产业存在差异,国内香蕉产业的规模和效率往往不能协同增长。

四、中国香蕉产业未来发展方向香蕉在所有水果种植中的地位不容撼动,但随着国产香蕉种植萎缩,国外香蕉风靡一时,必定会对国产香蕉的种植和市场流通带来较大的冲击。

香蕉产业发展方面,应在供给、流通和销售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的措施规避风险,发挥优势。

(一)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种植技术。

2022年中国香蕉供需、价格和进出口现状分析

2022年中国香蕉供需、价格和进出口现状分析

2022年中国香蕉供需、价格和进出口现状分析一、香蕉种植现状就我国香蕉种植现状而言,香蕉不同与其他应季水果,除开冬季寒冷无法种植,春夏秋都可以种植,一般9-11月成熟,所以国内基本上全年都可以吃到香蕉,而香蕉属于其他三大水果(苹果、柑橘、梨)的替代品,整体需求受其他水果需求波动影响较大,加之香蕉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保存时间较短,通常未成熟时采摘,主要产地包括广东、云南、广西、海南和福建等,其他部分省份如重庆、四川和贵州等地夜游小规模种植。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香蕉主产区整体种植面积超40万公顷,其中广东占比最高。

就变动趋势而言,我国在2016年以前受整体消费需求持续推动,香蕉种植面积持续增长,2017年开始,需求逐步饱和加之人力和种植成本持续增长,同时出口价格远高于东南亚等地,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整体种植面积持续走低。

二、香蕉产业供给现状1、产量就我国香蕉产业产量变动情况而言,随着国内香蕉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整体香蕉产量增速持续放缓,2021年产量为1172.42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0.59%。

目前我国香蕉产量已基本趋近饱和,加之国内疫情加速消费降级背景下,人均消费水平下降,加之香蕉相较于其他三大水果竞争力稍弱,预计香蕉产量长期增长空间有限,2022年来看,前四个月整体产量小幅度下降。

2、市场结构就我国香蕉占比水果现状而言,随着国内水果种类持续增长,人们对于水果的爱好越发偏向多样性,加之我国香蕉需求增长有限,水果产业整体需求增速远高于香蕉,导致香蕉占比全国水果产量持续下降。

就趋势而言,随着国内部分原来价格较高的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其价格逐年亲民化,水果种类之间竞争持续加剧,香蕉作为主流水果的替代品占比仍有下降空间。

3、省市分布就我国香蕉主要产区产量区域结构而言,不同省市主要重视年内不同月份,从而达到全国各季节香蕉都能供给的现状。

目前国内整体整年广东产量占比仍是最高。

以广东广西为例,2021年广东省香蕉产量相对平均,产量最高的月份为7月,43万吨,最低也在20万吨以上,夏季是其香蕉产品的主要成熟期,而广西省2021年产量最低值在4月份,仅为7.6万吨,其中主要成熟期其中在秋季,其10月、11月和12月则分别达到70万吨、65万吨和74%;云南省主要成熟季节在1-4月,海南省主要在5-7月,福建省香蕉成熟期也集中在夏秋季。

西藏墨脱香蕉资源现状及发展建议

西藏墨脱香蕉资源现状及发展建议

西藏墨脱香蕉资源现状及发展建议西藏墨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北部。

墨脱是中国香蕉主产区之一,是中国西部地区种植香蕉的重要基地之一。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种植技术的滞后,墨脱香蕉资源的现状还有待改善。

本文将探讨墨脱香蕉资源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墨脱县的香蕉种植面积相对较小。

由于墨脱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香蕉的生长条件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香蕉种植面积较小。

由于墨脱地处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香蕉的销售和运输也存在困难。

墨脱县应该加大对香蕉种植的扶持力度,提供种植技术和资金等支持,促进香蕉产业的发展。

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运输条件,降低香蕉的销售成本。

墨脱香蕉的品质和品种需要提高。

目前,墨脱县主要种植的是普通香蕉品种,品质一般,市场竞争力不强。

应该引进更好的香蕉品种,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应该加强香蕉生产过程的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墨脱县还可以通过培训农民和引进农业专家来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香蕉产量和品质。

墨脱县应该积极开发香蕉的深加工产品。

目前,墨脱县主要以生鲜香蕉为主要产品,深加工产品较少。

香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开发出香蕉干、香蕉酥、香蕉饼干等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深加工产品的销售渠道也相对较广,可以为墨脱县的香蕉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墨脱县应该加强香蕉产业的合作和宣传推广工作。

香蕉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墨脱县可以与其他香蕉产区建立合作关系,分享技术和市场资源,共同推动香蕉产业的发展。

墨脱县还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墨脱香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购买墨脱香蕉产品。

墨脱香蕉资源的现状相对较差,但是通过适当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措施,墨脱香蕉的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加大对种植的扶持力度,提高香蕉的品质和品种,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强合作和宣传推广,墨脱香蕉产业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中国香蕉产业趋势

中国香蕉产业趋势

中国香蕉产业趋势中国香蕉产业趋势引言: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为了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气候,其栽培地理位置被限制在离赤道约30°N和30°S之间。

然而,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多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香蕉的生长。

近年来,中国香蕉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香蕉消费和产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香蕉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品种改良、加强技术支持、发展冷链物流和拓展国际市场。

一、扩大种植面积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可供香蕉种植的潜力巨大。

目前中国香蕉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万亩,但相比于全球主要生产国家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口增长和对水果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中国对香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需要继续扩大香蕉种植面积,以满足市场需求。

香蕉在中国的主要种植区域包括云南、广西、海南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这些地区具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有利于香蕉的生长。

因此,未来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在这些地区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其他地区进行试种,以寻找更合适的种植区域。

二、提高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提高香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当前中国香蕉主要种植的是菲律宾品种和中国本土品种。

虽然这些品种已经适应了中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但还有待进一步改良,以提高产量和抗病性。

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更适合中国种植的高产、高品质的香蕉品种。

比如,可以选择抗病性更强的品种,以降低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良果实大小、糖度和口感等因素,增加香蕉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技术支持技术支持是提高香蕉种植效益的关键。

目前,中国的香蕉种植主要是以农民个体或小农户为主,他们普遍缺乏现代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因此,需要加强对香蕉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种植者的专业水平。

技术支持可以包括土地选择、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和收获等方面的指导。

此外,还可以推广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设备,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摘要香蕉产业是中国部分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它的健康发展对于这部分地区的经济以及这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中国香蕉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选取相关的指标对国内各区域的香蕉产业竞争力以及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以上现状分析和竞争力分析给出中国香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香蕉产业;国内区域竞争力;国际市场竞争力;现状;分析;建议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328-03中国幅员辽阔,包含高原气候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6个气候,为中国的植物多样性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

中国是香蕉的原产地之一,有3 000多年的香蕉栽培历史。

近20年来,中国香蕉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南亚热带地区的最大宗水果,其产量仅次于苹果、柑橘、梨,名列水果第4位[1]。

香蕉的种植因此也成为了热带地区蕉农的重要收入来源,其发展直接关系到这些蕉农的生产和生活,从而也关系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对香蕉产业的竞争力研究中,大部分研究都只分析了国内某个区域香蕉产业竞争力或者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曹斯丽、王璐等分别对海南和广西的香蕉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易干军等、刘海清等、陈新建等、陈国雄和邵瑞清等都选取了相关指标对中国的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依笔者陋见,目前将国内各个区域香蕉产业竞争力与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结合的研究不多。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把国内各个区域香蕉产业竞争力与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香蕉产业的竞争力,也能够更好地为中国香蕉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1 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现状由于香蕉生长具有需要高温多湿、忌霜雪等特殊要求,中国的香蕉种植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部分区域,其中主要种植地区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另外四川、贵州和重庆等地也有少量种植。

2010年,中国香蕉产量达到了956.1万t,同比增长8.23%。

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中国的香蕉产业无论在种植面积、产量还是在平均产量上都有所增长,其中香蕉的平均产量远远高于所有水果的平均产量。

其中,广东省的香蕉产业无论在种植面积还是在产量上都位居全国第一,平均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虽然2010年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是其产量仍然保持了增长,这得益于平均产量的快速增长。

2010年广西、云南和四川等地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较大的增长,而产量的增长快于种植面积的增长,带动了平均产量的增长,海南省虽然与以上3个省一样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都出现了快速增长,但是种植面积的增长快于产量的增长,这也导致了其平均产量有较大的下降。

福建省和贵州省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都有所减少,但产量减少的更快,因此其平均产量也出现了下降。

重庆市在种植面积上没有变化,但是其产量是增加的,因此其平均产量也有所增长。

世界的香蕉生产主要集中在美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这其中又以印度的产量为最大,占世界总产量的29.2%。

2010年,中国的香蕉产量位居世界第2,仅次于印度。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香蕉的出口量仅占产量的0.2%,同时中国香蕉的进口量很大,是出口量的33倍。

另外,中国香蕉的出口价格远高于全球平均的出口价格,国内价格也高于世界上其他的香蕉生产大国。

2 香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分析2.1 国内各区域香蕉产业竞争力分析由于各地的香蕉种植和生产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将各地的香蕉生产能力进行一个综合的比较分析,以更好地对香蕉生产进行合理的布局,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提升中国香蕉产业的竞争力。

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选取了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比较国内香蕉生产的区域竞争能力的差异,这3个指数充分考虑了农产品的规模和单产情况,因此广泛应用于国内不同区域的某一农产品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农产品间的比较优势的研究分析。

2.1.1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主要是从资源内涵生产力的角度来反映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它主要通过分析特定地区、特定农作物的土地产出率与该地区所有农作物平均土地产出率的相对水平,以及与全国该比率平均水平的对比关系,考察该地区在该农作物生产上的生产效率相对优势[2]。

其具体计算公式为:eaiia=(eia/ei)/(ea/e),其中eaiia表示i地区a产品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ia表示i地区a产品的单产,ei 表示i地区全部农作物的平均单产,ea表示全国a产品的平均单产,e表示全国全部农产品的平均单产。

eaiia越大,表明i地区的a产品生产效率越高,其效率比较优势也越明显,当eaiia大于1时,i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优势,当eaiia小于1时,i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劣势。

2.1.2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反映的是某一地区某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该地区全部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的比例与全国某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全国全部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的比例之比,该指数能够体现出这个地区的该种农作物的规模与专业化程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saiia=(sia/si)/(sa/s),其中saiia表示i地区a产品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ia表示i地区a农产品的种植面积,si表示i地区全部农产品的种植面积,sa 表示全国a产品的总种植面积,s表示全国全部农产品的种植总面积。

saiia越大,表明i地区a产品的规模比较优势就越大,当saiia大于1时,表明i地区的a产品的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当saiia小于1时,表明i地区的a产品的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不具有优势。

2.1.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是将规模比较优势与效率比较优势综合考虑,用于考察和测定不同地区之间的同种农产品或者同一区域内的不同种农产品之间的相对比较优势的指标。

其具体计算公式为:aaiia=■,其中:aaiia表示i地区a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eaiia表示i地区a产品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saiia表示i地区a产品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aaiia越大表明i地区a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越明显,aaiia大于1时,表明i地区的a产品与全国a产品的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当aaiia小于1时,表明i地区的a产品与全国a产品的平均水平相比综合比较优势较弱。

由于全国全部农产品的产量数据常以全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的数据给出,为了计算的准确性,参考马文杰等研究中国油菜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中将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中关于农产品的数据全部替换为油料作物的数据方法,将本文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中关于农产品的数据全部替换为水果的数据。

经计算可得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效率比较优势方面,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四川>重庆,其中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这5个香蕉生产省区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以海南的效率比较优势最为明显;在规模比较优势方面,广东>福建>广西>四川>重庆>云南>海南>贵州,其中只有海南和贵州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在综合比较优势方面,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四川>重庆,其中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都大于1。

综上所述,中国在香蕉的种植和生产上仍然以广东、海南、云南、广西和福建等传统香蕉种植和生产地为主,四川和重庆地区虽然规模比较优势较大,但是效率比较优势较弱,导致其综合比较优势也较弱;贵州地区不仅没有效率比较优势,而且规模比较优势也较小,因此其综合比较优势也很弱;海南地区虽然规模比较优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效率比较优势最明显,因此其综合比较优势仍然位居全国第一;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无论在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还是在综合比较优势上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表3中也能够看出,中国各区域的香蕉产业存在效率和规模差别大的现象,有些区域规模不大,效率却比较高,而有些区域规模比较大,但是效率不高。

如何在保持规模增加的同时效率也增加,这是中国香蕉产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从整体上提升中国香蕉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2 国际香蕉产业竞争力分析用于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很多,由于每个指标都有其优缺点,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国际市场竞争力研究中最常用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这3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分析中国香蕉的国际竞争力。

因为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也有香蕉的种植与生产,但这些国家的生产能力较弱,因此本文只选取了由fao统计的香蕉生产量位居前10的国家进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比较研究。

2.2.1 国际市场占有率(ms)。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地区)某产品出口额占世界该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msia=xia/xa,其中msia表示i国(地区)a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a表示i国(地区)a产品的出口额,xa表示a产品全球的出口总额。

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数值越大,表明该国(地区)这个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2.2.2 贸易竞争力指数(tc)。

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trade competitiveness)指数,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具体计算公式为:tcia=(xia-mia)/(xia+mia),其中tcia表示i国(地区)a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a表示i 国a产品的出口额,mia表示i国a产品的进口额。

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

2.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某产品在该国(地区)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具体计算公式为:rcaia=(xia/xit)/(xwa/xwt ),其中,rcaia表示i国(地区)a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a表示i国(地区)a产品的出口值,xit表示i国(地区)的总出口值;xwa表示a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总出口,xwt表示世界总出口值。

rca反映了一国某产品出口贸易的强度和专业化优势。

如果rca大于1,则i国家在a商品生产和出口方面具有竞争力;如果rca小于1,则没有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