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麻术后复苏的护理
小儿全麻复苏期护理要点

2 做好 呼吸道 管理
tl-,JL入 室后 ,首先应保证 呼吸通 畅 ,采取合 适的体位 , 一 般 取平卧位 ,头偏 向一侧 ,可在肩部垫 一薄枕 ,或取 侧卧
位 ,头适度后仰 。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 ,根据呼吸情况 判断是否有分泌物过多 、舌后坠或喉头水肿。全麻患儿未苏 醒前常 因下颌 关节松弛易发生舌后坠 ,造成呼吸道梗 阻,处 理 的方法为立 即托起 下颌 ,给予面罩 或加压 面罩 吸氧,加大 氧流量为 6~8L/rain,必要时放置 口咽通气道 。患儿呼吸道 分泌物较多时应及 时吸 出,口鼻伤 口渗出液或分泌物较多时 , 吞 咽会引起疼痛 ,应 嘱其吐出或吸 出,吸引时动作 要轻 柔 , 负压不应过大 ,床旁必须常规备吸痰设备 ,并处于备用状态。 患儿 发生喉头水肿时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 ,应立即托起 下颌 予加压 面罩给氧 ,并遵 医嘱用药。术 后常发生 恶心 、呕吐 等 现象 ,恶 心、呕吐可能 是某 些麻醉药 物的不 良反应 ,也可 能 是 由于分泌物或血液 刺激咽部 ,或吞入后刺激 胃所致…。呕 吐时应及时清除 口腔呕吐物 ,头偏 向一侧 ,并遵 医嘱给予止 吐药 。本组患儿发生舌后 坠 5例 ,呕吐 5例 ,喉头水肿 2例 , 均为呼 吸道 并发症 ,经上述处理 均安全度过复 苏期。
小儿全麻术后恢复期护理

特别容易发生缺氧 。因此在缺氧状态 下 , 会抑制机 体对寒冷 的 由于婴幼儿的解剖、 生理和心理都与成人不同 , 以手术后 产热反应。 良好的围手术期保温 , 所 不但避免脂肪代谢反应 , 而且 恢复期有 一定 的特殊性 。由于患儿年龄小, 代 偿能力较 弱, 生 对全麻药物的代谢和耐受力有限。因此 , 复期是并 发症的高 恢 发期 , 应该对患儿进行严密监测 , 细心 观察 , 正确 治疗和精 心地
避 免发 生 呼 吸 抑制 。
气道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L SO 保持在 9 % 一10 使4 J 的 P 8 0 %。
22 脉搏 .
—
监测脉搏的频率 、 节律 以及脉搏 的强 弱。安静 的情 3 讨 论 况下 , 新生儿 的心率为 10~10次/ ; 岁 以内的4 J 为 l0 2 4 分 1 , L 1 手术结束后早期 , 由于各种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除, 是各 10次/ ; ~3 的4 J 为 10—10次/ ; 3 分 2 岁 ,L 1 2 分 4—7岁 的 小 儿 种术后并 发症 的高发期 …。因此 , 在全 麻苏醒期 护士密切 的监 为8 O~10次/ ; 1 时逐 渐 下 降 至 8 0 分 到 2岁 0次/ 。 分 护能预见一些护理问题 , 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理 , 降低护理问 2 3 呼吸 注意观察胸廓和腹部呼吸运动是 否正常 , . 听诊双侧 题发生的概率 。本组患者根据具体原 因做 出相应 处理 , 取得满 呼吸音是否对称 , 频率和深度是否正常 , 防止发生气道梗阻。 意结果。由此体会 到 , 密切观察 与对症护理是减少 、 杜绝意外事 2 4 血压 根据患儿大小选择合适的袖带 , . 袖带的合适 宽度 应 故 发 生 的重 要 措 施 。 是上臂长度 的 23 袖带过 窄会使 测得 的血 压偏 高, /, 相反 , 袖带 参 考 文献 过宽会使测得 的血压偏低 。 [ ] 郑文美 , I 周大春, 肖敏. 陈 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 呼吸循 环异 常
浅谈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浅谈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目的:探讨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采用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ASA评级为Ⅰ~Ⅱ级的患儿34例为研究对象,在术后麻醉苏醒期内,观察记录各患儿有无并发症出现,有无死亡等状况,评价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护理的必要性。
结果:小儿术后苏醒期内,发生呼吸道梗阻5例,心率异常3例,呕吐1例,对于发生异常反应的患儿,经过积极救治,均转危为安,顺利苏醒。
结论:术后麻醉苏醒期护理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的成功苏醒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1-0078-01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出现,幼小儿童的手术治疗也逐渐增多。
但幼儿在心理、病理等方面也不同于成人,对手术的实施不够配合,又无法进行健康教育,故手术时多数选择全身麻醉。
由于幼儿的生理功能不健全,在麻醉结束后,患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除麻醉的影响,恢复正常的呼吸、循环、体温等[1],在此期间,易发生意外,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故正确且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患儿34例,观察其术后麻醉苏醒期的状况。
1临床资料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采用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ASA评级为Ⅰ~Ⅱ级的患儿3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耐受力良好,麻醉过程平稳顺利。
患儿的年龄分布为1岁以内4例,1~3岁12例,4~10岁18例;34例手术包括泌尿系统手术15例,肢体手术12例,先心病手术7例。
2术后苏醒期的护理观察2.1加强呼吸道管理转入PACU进行手术后,时刻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等的变化。
因为小儿舌大颈短,呼吸储备差[2],常引发呼吸道阻塞。
因此在转入PACU后,应采用鼻导管或者可调式面罩吸。
若发生异常,不能自主呼吸时刻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早发现低氧血症[3]。
88例患儿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的护理体会

1 一 般 资料 . 1 A A 美 国麻醉 医师 协会 ) S( I 级手 术 患 J 8例 , 5 例 , 3 例 , L8 男 1 女 7
年龄 3 1岁 , 72 。 中小 儿 外 科手 术 8 例 , ~ 2 平均 . 其 岁 1 耳鼻 喉 科 7 。 例 麻 醉方 法 : 插 管单 纯静 脉全 麻 、 脉复 合 + 管插 管 全 麻 。 不 静 气
醉手 术 患儿 进 行 了有 效 的 护理 , 报 告如 下 。 现
1 临床 资 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J 食 管 相 对 较 短 , 喉 反 射不 健 全 , 醉 药 物不 良反 应 或 JL , 咽 麻 手 术 创 口的 疼 痛 刺 激 均 可 引 起 全 麻 术 后 呕 吐 。 胺 酮 、 太 尼 对 氯 芬 胃排 空有 影 响 , 醉 后 胃肠 蠕 动 减 弱 , 胃内积 存 大 量 液 体 , 后 麻 使 术 患 儿烦 躁 、 嗽 、 扎 以及 吸痰 管 刺 激 咽部 均 可 导 致 呕 吐 , 处 理 咳 挣 若 不 及 时 可 引 起 误 吸 , 致窒 息甚 至危 及 生 命 , 患 儿 进 人 麻 醉 恢 导 故 复 室 后 , 应 偏 向一 侧 , 边 备好 吸 引 器 , 强 小 儿 全 麻 术 后 复 头 床 加 苏 期 ( 其 是 术 后 12 内 ) 监 护 , 速 清 除 咽 部 呕 吐物 , 重 呕 尤 ~h 的 迅 严
由于患儿年龄小 , 心理 、 语言 、 为发育的不完善 , 行 手术 过程
中不 能 配 合 的特 点 ,因此 患 儿 的外 科 手 术均 需 要 在 全 麻 下 完成 。
置患儿头及躯干偏向一侧 , 及时清除 口腔 内呕吐物 以防止误吸[ 2 1 。
小儿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复苏期观察及护理体会

小儿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复苏期观察及护理体会目的对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小儿患者进行观察,并总结其躁动的经验,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到我院行各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小儿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在拔管前后的躁动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观察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患儿拔管前与拔管后的躁动比较χ2=98.0149(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AED评分比较χ2=1.5625(P=0.2113);V AS评分轻度疼痛比较χ2=0.2116(P=0.6455);中度疼痛比较χ2=0.2785(P=0.5977);重度疼痛比较χ2=0.0260(P=0.8719)差异不显著。
结论患儿在气管插管全麻后的苏醒期发生躁动的比例较高,严重时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苏醒期给予一定的正确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儿的性命安全。
标签: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期;躁动;小儿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通常会发生躁动现象,其临床表现较为明显的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1]。
因此也造成部分患者因情绪躁动使得手术部位发生出血的现象,严重的患者因过度挣扎导致缝线断裂,伤口处的引流管或是导管、留置针等均出现脱落,给患者带来进一步的伤口开裂、缺氧、缺血等不良后果。
目前为止,苏醒躁动期(ED)仍然是困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对苏醒躁动期的发病机制也尚不明确,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到我院行各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小儿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4.6±1.2)岁。
其中行外科手术患儿92例,行耳鼻喉科手术患儿8例;所有患儿均无术前常规用药,于上肢安放静脉留置针。
麻醉方式:静脉复合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
1.2方法1.2.1生命体征的监控患儿病情变化较为迅速,需在患儿进入麻醉恢复室时,根据患儿的疾病特点对患儿苏醒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情况进行罗列,并拟定严密的护理计划,同时对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控。
医院手术室麻醉后复苏护理技术

医院手术室麻醉后复苏护理技术
一、麻醉苏醒室的任务
1.救治当日全麻病人或部分麻醉术后未清醒者,直至清醒。
2.监护和治疗在苏醒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功能紊乱。
3.患者苏醒后无异常,送入病房,如病情危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治疗则直接进入重症监护治疗室(ICU)。
二、全麻苏醒期的护理配合
1.患者制动:全麻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的病例数量很多,故手术室护士要事先做好制动工作,以免患者坠落。
并在患者拔管后,主动与其交流,判断其神智情况。
对于完全清醒的患者只需告知其不能翻身,而对于尚未清醒的患者,要围起搬运床护栏,继续观察,寸步不离。
2.检查各类导管的放置情况:包括胃管、营养管、引流管(T 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导尿管)、深静脉导管、漂浮导管,对于位置不当、引流不畅等情况应立即通知麻醉或手术医生,予以即刻处理。
3•出血情况:检查引流瓶、切口周围敷料、拔除的动静脉穿刺口有无新鲜出血,是否呈持续性,督促医生及时处理。
4.及时发现呼吸道梗阻:复苏期是呼吸梗阻的高发期,包括:舌后坠、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延迟性呼吸抑制等。
所以,手术室护士应严密观察氧饱和度和患者的呼吸频率,及时提醒麻醉师各种呼吸抑制的发生,及时处理。
全身麻醉后复苏管理措施

神经功能监测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判断神 经功能状态。
运动功能
评估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能力,判 断神经系统功能。
感觉功能
检查痛觉、触觉、温度觉等感觉功 能,判断神经传导通路是否正常。
2023
PART 03
全身麻醉后复苏的并发症 处理
REPORTING
低氧血症处理
总结词
低氧血症是全身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 影响。
观察呼吸功能
观察患者呼吸是否平稳、有无呼吸困难或气道梗阻等情况。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 2
低氧血症
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处理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恶心呕吐
预防性使用止吐药物,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3
疼痛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
注意护理操作规范
保持环境安静
01
全身麻醉后,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抑制,容易发生低体温。 应将室温调节至适宜温度,并注意保暖。
加盖被子
为患者加盖被子,以减少热量散失。
使用保温毯
如患者体温过低,可使用保温毯来提高体温。
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
全身麻醉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情绪 ,护理人员应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
告知患者复苏过程
恶心呕吐处理
总结词
恶心呕吐是全身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 ,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患者发生误吸 和窒息。
详细描述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和 呼吸道内的呕吐物,给予止吐药物如 格拉司琼等。对于严重恶心呕吐患者 ,可能需要暂时停止进食和饮水。
疼痛处理
总结词
全身麻醉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需要采取措施缓解疼痛。
小儿全麻术后麻醉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

小儿全麻术后麻醉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全麻术后麻醉苏醒期进行监测及护理所得到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内曾接受全麻手术患儿88例,在随机分组方法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对其性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行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照组中患儿有5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中所有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对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分析其满意率,观察组中患儿家长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中患儿家长满意率为81.8%,两组患儿之间存在着较显著差异。
结论:小儿全麻术之后,在苏醒期对其行全面护理以及监测,能够使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保证患儿安全,并能够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全麻苏醒期;护理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所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在临床上小儿手术也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小儿的心理及病理与成人相比存在很大差别,无法很好配合手术实施,并且无法对其行健康教育,因而临床上在小儿手术中多选择全麻。
本文选择曾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患儿8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与全面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均来源于我院儿科内曾接收的全麻手术患儿,共有88例。
在随机分组方法下,将其分为两组,并使数量相等,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
对照组中患儿数量4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患儿20例,患儿年龄段为3—10岁,平均5.6±2.6岁;观察组中共有患儿44例,在该组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数量为18例,患儿年龄区间为4—10岁,平均年龄值为6.0±2.5岁。
两组患儿在年龄与性别等方面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有可比性存在。
1.2方法对照组中患儿对其行常规护理。
患儿在进入PACU之后以常规方法对其行面罩吸氧,将流量控制在4—6L/min之间,对其行心电监护,并对其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行持续动态监测,约束肢体,设置床栏保护,防止其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