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课本重点归纳总结

房屋建筑学课本重点归纳总结
房屋建筑学课本重点归纳总结

房屋建筑学

上篇民用建筑部分

主要介绍民用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以大量民用建筑为主,涉及部分大型公共建筑

第一章概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建筑的发展简史及其分类;

2、掌握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以及建筑

房屋建筑学是研究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建筑历史和发展、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施工等内容。

建筑: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是建筑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和进行其它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彭一刚先生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引用《辞海》中的一句话“空虚能容受之处”来定义建筑。

1.1概述

1.1.1国外建筑发展概况

1.原始社会--天然材料:树、石块。宗教纪念建筑:石环、石台。

主要建筑:欧洲巨石阵是人类最早的建筑活动例证。

2.奴隶社会--材料:石材为主,混凝土。宗教纪念建筑:金字塔、神庙。

对古建筑影响深远的国家: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

主要建筑:胡夫金字塔、雅典卫城、万神庙、大角斗场、古罗马凯旋门。

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爱奥立克、柯林西

古罗马五柱式:多立克、爱奥立克、柯林西、塔司干、组合柱式

3.封建社会--材料:石材、混凝土。

建筑:教堂、广场、市政厅、别墅。

建筑风格:拜占庭、哥特式、巴罗克、洛可可

主要建筑: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巴黎圣母院、罗马圣彼得堡主教堂,巴黎凡尔赛宫

4.资本主义社会–新型材料:钢材、玻璃、钢筋混凝土。

多功能建筑:商业、办公、车站、展览馆、歌剧院、住宅等。

主要建筑: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伦敦水晶宫、美国世贸大厦.吉隆坡佩重纳斯大厦

建筑风格:古典主义、现代建筑、折衷主义。

1.1.2中国建筑发展概况

1.原始社会--天然材料:泥、草、树木。

建筑:住居村落。

主要建筑:陕西半坡村(木骨泥墙)浙江余姚河姆渡(干阑式建筑)

时期:仰韶文化

2.奴隶社会--材料:夯土,陶瓦。

建筑:城墙、住居。

主要建筑:郑州商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长城开始修建。

朝代:商、周、春秋名匠:鲁班

3.封建社会早期

主要成就:战国“兆域图”、秦长城、秦朝都江堰、三国时期邺城

主要建筑:秦朝阿房宫、北魏永宁寺塔、北魏嵩山嵩岳寺塔

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历时900余年,以汉代为高潮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到汉代已经确立。

4.封建社会中期

主要成就:隋朝大兴城、隋朝赵州桥、唐朝长安城

主要建筑:唐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宋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5.封建社会后期

主要成就:元朝大都城明朝建设北京城、明朝紫禁城、清朝避暑山庄、明式家具驰誉世界。

主要建筑:明朝南京灵谷寺的无量殿、清朝布达拉宫建筑代表作:计成《园冶》

时期:元、明、清

历时600余年,其中除元代受宋代影响外,呈现出若干新的趋向。明清建筑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

6.中国现代建筑

1840-1949传统的中国建筑占主导地位,商业建筑打破传统建筑风格,西方建筑风格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中国建筑中。

1949-改革开放,中国建筑经历了复古风格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筑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1.2建筑构成要素与我国建筑方针

1.2.1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1.建筑功能–-房屋的使用要求,建筑物的目的性,在建筑构成要素中起主导作用。分为基本功能和

使用功能。

基本功能:指建筑物具有避风雨和防寒暑的功能。使用功能:指建筑物的主要功能。

2.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建筑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结构与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技术等相关内容。

3.建筑形象—建筑的体型、立面形式、室内外空间的组织、建筑色彩与材料质感、细部与重点的处理、

光影和装饰处理等。

建筑三要素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相互依存、又有主次之分。

1.2建筑构成要素与我国建筑方针

1.2.2我国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适用–-满足建筑功能的需要。

安全–指结构安全、防火安全。

经济—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美观—在适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把建筑美和

环境美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1.3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1.3.1建筑的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住居等类型的建筑。分为住居建筑和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指各类生产用房和生产服务用房的附属用房。

农业建筑:指各类农业生产使用得房屋。

2.按层数和高度—住宅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公共建筑分为多层、高层、超高层。工业建筑

分为单层、多层、层次混合的工业厂房。

3.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为大量性建筑、大型建筑。

4.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为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

5.按建筑结构类型—分为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空间结构。

1.3.2建筑的分级:建筑物的等级包括耐久等级、耐火等级和工程等级

1.耐久等级–-指使用年限。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决定的。

临时建筑—5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25年普通建筑物和构筑物—50年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100年

2.耐火等级—由建筑组成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多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高层建筑根据建筑分类,其耐火等级分为一级、二级。

3.建筑物的工程等级--以建筑规模和复杂程度为依据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1.3.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等级标准

1.考虑因素–-包括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

中的作用等因素。

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特殊设防类(甲类)重点设防类(乙类)标准设防类(丙类)适度设防类(丁类)

3.各设防标准的设防要求

标准设防类—按抗震设防烈度设防,遇高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不致倒塌。

重点设防类—按高于抗震设防烈度一度设防。

特殊设防类—按高于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设防。

适度设防类—比抗震设防烈度可适当降低。

1.4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4.1建筑设计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1.建筑设计–-包括总图设计、单体设计。

2.结构设计—包括结构计算、构件设计。

3.设备设计—包括给水排水、电器照明、通信、采暖、空调通风、动力等设计。

1.4.2建筑设计程序和要求

1.设计权的取得–-企业具有与该工程等级相适应的资质。通过设计投标、委托赢得承揽设计的资格

依法签订设计合同。

2. 建筑设计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

3. 设计前期—包括熟悉设计任务书、收集设计基础资料、调查研究。

4. 初步设计—提供设计方案、主管部门审批文件、初步设计图纸和文件(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图、

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工程概算书、效果图和模型)。

5. 技术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协调各专业之间的技术问题。图纸内容与扩初图相同,但更详细。

6.施工图设计–-设计的最后阶段,满足施工要求,各专业配合施工,材料采购设计图纸和文件包括各

专业图纸、设计说明、计算书和预算书

1.5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5.1建筑设计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首要任务是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2.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选择合理的结构、设备、材料和施工方案。

3.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省人力、节约材料和资金。

4. 考虑建筑美观要求—考虑历史传统文化、地方地域特色、建筑性质、时代精神等。

5. 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单体应符合总体规划,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1.5.2建筑设计的依据

1.使用功能–-包括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家具和设备的尺寸和使用空间。

2. 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条件(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地形、水文地质及地

震烈度。

3. 建筑设计标准、规范、规程

4. 建筑模数—基本模数(用于建筑门窗洞口、建筑层高、建筑构配件断面尺寸)扩大模数(用于建筑

开间、进深、柱距、跨度、建筑物高度、层高、构件标准尺寸和门窗洞口尺寸)分模数(用于缝宽、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1.5.3民用建筑定位轴线

1.砖混结构–-承重墙外墙(半砖墙或半砖的倍数处)内墙(均按墙的中心线)

非承重墙外墙(半砖墙或半砖的倍数处、外墙内缘)

楼梯间和中走廊二侧墙体(楼梯间和走廊的半砖墙)

2. 框架结构—中间柱(柱中心相重合)

边柱(柱中心相重合、住外边即外墙内边缘重合)。

3. 轴线号—图纸的水平方向为1、2、3。图纸的高度方向为A、B、C。

4.分轴线号--图纸的水平方向为1/1、1/2、2/3。图纸的高度方向为1/A、2/B、1/C。

第2章建筑平面设计

目的要求:

1、熟悉建筑平面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2、掌握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方式;

3、了解建筑平面组合和结构布置的关系;

4、熟悉国家建筑设计面积定额指标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5、熟悉建筑平面与剖面、立面的关系,能够进行民用建筑的平面的初步设计。制图规范

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3)《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制图规范

制图规范的目的:是统一房屋建筑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

制图规范:是房屋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定,适用于总图、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各专业制图。

图纸规格

A0 841×1189 A1 594×841 A2 420×594 A3 297×420

A4 210×297 (单位:毫米)线条

材料符号

2.1 概述

:1、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

2、民用建筑按使用性质,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3、使用部分指人们日常使用活动的空间,分为使用活动空间和辅助使用活动空间。

使用空间—人们日常使用活动的空间。如起居室、办公室。

辅助空间—人们不经常使用,但生活活动必不可少的空间。如厕所、储藏室、设备用房。

4.交通联系部分指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房间内外之间联系通行空间,分为垂直交通和水通。

垂直交通—竖向交通,如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

水平交通—如门厅、过厅、走道。

2.2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2.2.1使用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1.使用房间的分类:按使用房间的功能要求分类

生活用房间–-住宅卧室、宿舍。

工作、学习用房间–办公室、教室、实验室。

公共活动房间—商场的营业厅、剧场的观众厅、火车站的候车厅。

生活、工作、学习用房设计注重环境。公共活动房间设计注重人流疏散。

2.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的要求:

1)面积、形状、尺寸满足功能和设备要求

2)门窗位置满足疏散、采光

3)房间布置使结构合理

4)室内空间细部美观

住宅的关系图

2.2.2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

1. 房间的面积:

1)家具和设备所占面积2)人们在室内的活动面积3)室内的交通面积

2.房间的平面形状:矩形、方形、多边形和圆形。

3.房间的平面尺寸: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和人们活动要求。

2)满足视听要求。

3)良好的天然采光。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2.2.3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布置

1. 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1)功能要求2)安全疏散要求

2. 房间平面中门的位置

1)方便使用2)安全疏散要求

3. 窗的大小和位置

1)采光要求2)自然通风要求

2.2.3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布置

1. 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1)功能要求2)安全疏散要求

住宅门

公用外门 1.20MX2.00M 户(套)门 0.90MX2.00M 起居室(厅)门 0.90M X2.00M 卧室门 0.90MX2.00M 厨房门 0.80MX2.00M 卫生间门 0.70MX2.00M

阳台门(单扇) 0.70MX2.00M

公共建筑门

办公室门 1.0MX2.1M 教室门 1.0MX2.1M 医院病房门 1.2MX2.1M(子母门)

设备用房门1.5MX2.1M 袋形走道尽端房间的门1.4MX2.1M 安全出口的门0.9MX2.1M

当门宽大于1M时,应采用双开门。

公共建筑门

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商场、体育馆、观众厅门的净宽度应按每100 人作为指标换算的。商场一、二层0.65M/百人、三层0.75 /百人、四层以上1M /百人。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00m 计算。

门的数量

多层建筑房间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时,可设置一个门。多层厅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多层建筑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大于15m时,应设2个门。高层建筑房间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时,可设置一个门。高层厅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高层建筑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房间面积大于75平方米时,应设2个门。

门开启方式

开启方式:平开门、推拉门、弹簧门、旋转门、侧拉门、卷帘门等。

开启方向:内开、外开、双向开启。

耐火时间:甲级防火门、乙级防火门、丙级防火门。

门的种类

门开启方向

一般门向房间内开启。人员集中房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安全出口的门向疏散方向开启。教室的门应向外开启。设备用房的门应向外开启。

2. 房间平面中门的位置

1)方便使用2)安全疏散要求

门的位置

考虑室内交通路线简捷。保证安全疏散。开启尽量减少门扇对室内空间的影响。开启方便室内家具的布置。有利组织室内穿堂风。人员集中场所门应均匀布置。多扇门集中布置时,应避免门扇相互碰撞。穿堂风

人员集中场所疏散门的设置

门的位置

一个房间2个疏散门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多层建筑物内的观众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基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30m。

3. 窗的大小和位置

1)采光要求2)自然通风要求

窗的大小

窗的大小直接影响房间的室内照度是否足够窗地比--窗户透光部分面积与房间地面面积比距楼地面0.5M~2M之间的窗面积是有效采光面积。住宅:卧室、起居室(厅)、厨 1/7,楼梯间 1/12

办公:设计室、绘图室1/3.5 办公室、会议室1/5 走道、楼梯间、卫生间1/12

学校:教室、实验室1/6

窗的大小直接影响房间的室内通风效果。

住宅:卧室、起居室(厅)、明卫生间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

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

学校:教室、实验室换气次数:3次/小时。学生宿舍换气次数:2.5次/小时

窗的位置

位置主要影响房间沿外墙方向来的照度是否均匀。教室窗户应位于学生的左侧。窗间墙的长度影响室内采光的均匀度。同样面积的矩形窗竖向布置时,可使进深方向的照度更均匀。位置与立面设计有关。

窗的开启方式

房间窗的位置对室内通风效果影响也很关键。尽量形成穿堂风。穿堂风尽量通过室内使用活动空间。

2.2.4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1、设计方法与使用房间设计分析方法基本相同。

2、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使用人数的多少决定的。

3、厕所蹲位尺寸:外开门0.9MX1.2M 内开门0.9MX1.4M

4、厕所设备的数量:

小学教学楼女生按每20人设一个大便器,男生按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中学教学楼女生按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男生按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

办公楼女按每20人设一个大便器,男按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

商场女按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男按每100人设一个大便器。

住宅厨房

厨房面积:1.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m2,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m2

2.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m,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m;双排布置设备的

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0

3.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

住宅卫生间

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m2。

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m2

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m2

单设便器的为1.10m2。

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层。

2.3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把各个房间之间以及室内外之间联系起来。

建筑内部交通联系部分分为:

1、水平交通联系部分:走廊、过道。

2、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

3、交通联系枢纽部分:门厅、过厅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的主要要求:

1、交通路线简洁明确,联系通行方便。

2、人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

3、满足一定的采光通风要求。

4、力求节约交通面积,同时考虑空间处理等造型。

2.3.1过道(走廊)

1.过道解决建筑的水平交通联系。

a)过道的宽度满足人流通行,通常按单股人流通行宽度控制。单股人流宽度约550~600MM

b)走道至少按2股人流考虑,宽度为1.1~1.2M

c)中学学校教学楼走道宽度:外廊:1.8M、内廊:2.1M、办公部分:1.5M

d)联排商店走道宽度:主要通道:4M,次要通道:3M

e)住宅走道宽度:

公共走道:1.2M,入户过道1.2M,通往卧室、起居室通道:1M,通往厨卫通道:0.9M。

f)医院过道:走道单侧候诊者,走道净宽2.10m,两侧候诊者,净宽不应小于2.70m。通行

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

2.过道解决建筑的水平疏散要求。

a)过道的宽度满足建筑防火安全疏散。

b)商场、体育馆、观众厅门的净宽度应按每100 人作为指标换算的。商场一、二层0.65M/

百人、三层0.75 /百人、四层以上1M /百人。

c)办公楼走道宽度:长度不大于40M,单面布房1.3M,双面布房1.5M。长度小于40M,单面

布房1.5M,双面布房1.8M。

d)地下汽车库走道长度:无喷淋系统:45M,有喷淋系统:60M。

e)观众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

大于30m。

3.过道除满足交通联系外,还可以兼作其它功能。

a)教学楼过道兼作课间休闲空间。

b)医院过道兼作病人候诊区。

c)会议室的过道兼作休息区。

d)电影院的过道兼作宣传廊。

e)展览馆的过道兼作画廊。

f)有一些功能的过道与房间活动空间融为一体。如住宅的客厅、餐厅。展览馆的展厅。

2.3.2楼梯和坡道

1.楼梯是房屋各层间的垂直交通联系部分。

a)梯段宽度满足人流通行,通常按单股人流通行宽度控制。单股人流宽度约550~600MM

b)梯段宽度至少按2股人流考虑,宽度为1.1~1.2M。

c)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梯段宽度为1.0M。高层住宅梯段宽度为1.1M

d)户内楼梯梯段宽度0.75M。

e)楼梯休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住宅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1.2M。

2.楼梯是房屋楼层人流疏散必经的通路。

a)梯段宽度和数量满足人员的防火疏散要求。

b)梯段疏散宽度商场、体育馆、观众厅门的净宽度应按每100 人作为指标换算的。商场一、二

层0.65M/百人、三层0.75/百人、四层以上1M /百人。

c)非人员集中场所梯段疏散宽度1M /百人。

3.楼梯的形式。

a)一跑楼梯。

b)二跑楼梯面积紧凑,使用方便是一般民用建筑中最常用的形式。

c)当层高比较高时,常采用三跑、四跑楼梯。

d)室内一个梯段的踏步数量应在3与18之间。

f)建筑物的性质不一样,楼梯踏步的规格也不一样。

4.楼梯的位置。

a)满足消防要求。

b)结合建筑的门厅或主要出入口等明显部位设置主要楼梯。

c)宜靠外墙设置,宜自然采光。

d)尽量布置在建筑朝向不好的位置。

5.其它垂直交通。

a)除楼梯外,还有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等。

b)电梯和自动扶梯不能作为人员安全疏散使用。

c)坡道用于医院、幼儿园、展览馆等。

d)电梯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

e)自动扶梯用于频繁而且连续人流的大型公共建筑中。如:商场、火车站、机场、展览馆等。

2.3.3门厅、过厅和出入口

1.门厅是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的内外过渡空间、人流集散的交通枢纽。

a)门厅除了交通联系外,还兼做其它建筑功能要求。

b)宾馆的门厅可用作服务台、客人休息区、问询处等。

c)医院门诊楼门厅可作为挂号、收费、挂号、导医等。

d)电影院门厅可作为售票。

e)火车站门厅可作为安检。

f) 建筑系楼门厅可作为展览、学术交流等。

2.门厅的面积:

a)门厅应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

b)门厅对外出口的总宽度不应小于最多层人员疏散宽度要求。一般按0.6M/百人。

c)门厅的面积是由建筑的性质和规模确定的。

d)甲等电影院的门厅每位观众不小于0.5平方米。

e)中小学校门厅每人0.06~0.08平方米。

f)火车站门厅按最高聚集人数每人不宜小于0.2平方米。

3.门厅应启到组织好各个方向的交通流线。

a)导向明确,避免交通流线过多交叉干扰。

b)门厅应与主楼梯和电梯联系紧密。

4.门厅的空间组合和建筑造型要求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5.过厅设在过道与过道之间,过道与楼梯的连接处。

a)起着交通路线的变化和过渡的作用。

b)起着空间艺术形式变化的作用。

6.建筑入口处是室内外空间的过渡。

a)入口处的雨蓬是防止风雨。

b)入口处门斗是抵御风寒。

c)建筑设计时建筑入口处应进行重点装饰和细部处理。

2.4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平面组合是建筑空间在水平方向的组合。是建筑基本体块关系的组合。

1. 要求:

1)在熟悉平面个组成部分的基础上,从建筑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建筑艺术等方面分析对

平面组合的要求。

2)必须熟悉总体规划、基地环境对建筑单体平面的组合要求。

2.任务:

1)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和卫生要求,合理安排建筑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并确定他们的相互关系。

2)组织好建筑物内部以及内外之间方便和安全的交通联系。

3)考虑结构布置、施工方法和使用材料的合理性,掌握建筑标准,注意美观要求。

4)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密切组合基地环境等平面组合的外在条件,注意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

2.4.1平面组合的设计要求

1、功能合理紧凑:

将建筑物若干部分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将性质接近、联系紧密、大小相当的空间组合

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

1)各类房间的主次关系:

住居建筑主要房间的朝向,公共建筑主要房间设在交通的明确部位。

2)各类房间的内外关系:

对外联系紧密应靠近主入口,内部联系紧密的房间应相邻布置。

3)功能分区以及他们的联系和分隔:

功能复杂的复杂的建筑,房间按他们的使用性质和紧密程度,分组布置。(功能分析图)4)房间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根据交通流线的主次关系布置。

2、结构经济合理:

房间大小、开间的进深,组合方式

1)混合结构:

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

混合结构对建筑平面的要求:

(1)房间的开间或进深基本统一,钢筋混凝土板跨度经济(4米左右)上下层承重墙体对齐重合。

(2)承重墙布置要均匀、闭合保证结构布置的刚度要求,较长的独立墙体,应设墙墩以加强稳定性。

(3)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的开启应符合墙体承重的受力要求(地震区应符合抗震要求)。

(4)个别面积较大的房间,应设置在房间的顶层,或单独的附属体内中,以便于结构另行处理。

2)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对建筑平面的要求:

(1)建筑体型规整,平面组合应尽量符合柱网尺寸的规格、模数一级梁的经济跨度。

(2)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刚性要求,在房间的端墙和一定间距内应设置必要的刚性墙,或者梁、柱采用刚性连接。

(3)楼梯间和电梯间在平面中应均匀布置,选择有利于加强框架结构整体刚度的位置

3)空间结构:

(1)屋架结构:木屋架、钢屋架。

(2)立体的空间结构体系:折板结构、壳体结构、网架壳体结构以及悬索结构。

总之,由于房间的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和美观要求,既有主次,又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房屋平面组合主要考虑功能要求,但是结构的合理性、经济性以及造型美观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设备管线布置简捷集中:设备管线包括给排水、空调、建筑电气等

4、体型简洁、构图完整

建筑造型与建筑平面组合相互影响,设计过程中,相互协调、调整。

2.4.2建筑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

建筑功能的分析和交通路线的组织是形成各种平面组合方式内在的主要依据。

1、走廊式组合:

1)内廊:走廊二侧布置房间。

优点:节约用地,减少交通面积。

缺点:有一侧房间朝向差,走廊通风、采光条件差,处理办法:走到二侧墙开高窗。

范围:办公、旅馆、宿舍等。

2)外廊:走道一侧布置房间。

优点:通风、采光条件好。缺点:点地面积大,交通面积多,造价高。

范围:医院、疗养院、教学楼。

外廊分为南廊、北廊。

北廊为了日照、采光,用于北方地区。

南廊为了遮阳,用于南方地区。

2、套间式组合:房间之间直接穿通的组合方式。

其特点:1.房间之间的联系最为简捷。

2.房间的面积和交通面积融为一体。

3.房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

如展览馆、车站、浴室、食堂的厨房部分。

3、大厅式组合:大厅与房间之间的组合方式。

其特点:1.以一个面积大、活动人数多、有一定的视听等使用特点的大厅为主。

2.大厅四周辅以其它辅助房间。

总之,以上平面组合,三种方式根据建筑各部分功能的特点,经常形成以一种组合方式为主,局部结合其它组合方式布置,即为综合式组合布置。

2.4.3基地环境对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

总体规划、基地环境以及当地气候、地理条件是影响平面组合的外界因素。

1、基地的大小、形状和道路走向

1)基地大,可采用分散布置;基地小可采用集中布置。

2)基地形状规整,可采用平行布置;基地形状不规整,可灵活布置。

3)一般情况,建筑布置与道路走向要有一定的关系。主要人流应靠近主要道路。

总体规划、基地环境以及当地气候、地理条件是影响平面组合的外界因素。

2、建筑物的间距和朝向

基地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建筑物之间必要的间距和建筑朝向对平面组合产生影响。建筑物间

距的确定因素:

1)房屋的室外使用要求:人行道路、车行道路、声响、视线的干扰必须的间隔间距。(如教学楼)2)日照、通风等卫生要求:芜湖地区按冬至低层满窗日照时间(如住宅、病房楼、幼儿园、院等)3)防火安全间距。

4)根据房屋的使用性质和规模,对拟建房屋的观瞻、室外空间的要求,以及房屋周围环境绿化等所需的面积。

5)拟建房屋的施工条件要求。(如地基开挖、起重设备和脚手架的位置等)

概念:太阳的高度角、方位角、日照间距。

总体规划、基地环境以及当地气候、地理条件是影响平面组合的外界因素。

3、基地的地形条件

坡地建筑应依山就势,结合坡度大小、朝向以及通风要求,使建筑内部的平面组合、剖面关系结合具体的地形条件。

建筑物与等高线位置的相互关系,坡地建筑主要二种布置方式:

1)建筑物平行等高线布置(有利于日照)基地坡度小于25度,平行布置。10度左右时,采用统一勒脚标高、筑台。基地坡度大于25度,采用横向错层、入口分层设置。

2)建筑物垂直或斜交于等高线的布置,基地坡度大于25度,平行布置不利于日照时。处理手法比平行等高线布置复杂。一般采用错层方法,错层的部位在楼梯间,住宅在单元与单元之间。

坡地日照间距:向阳坡日照间距比平地小,背阳坡日照间距比平地大。

第3章建筑剖面设计

3.1概述

建筑剖面图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

剖面分析应考虑建筑各部分的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

剖面分析还应考虑结构、构造的关系。

剖面设计与房间的使用、造价、节约用地有密切关系。

剖面设计反应不同高度房间的竖向组合关系,楼梯间的高度和进深,观演类建筑的视线分析和空间形状等。

3.2 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3.2.1 房间的高度和剖面形状的确定

房间的净高是指房间内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其数值反映了房间的高度。

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

一、房间使用性质及活动特点的要求

房间的主要用途决定了房间的使用性质和人在其中的活动特征。

住宅中的卧室和起居室,因使用人数较少,面积不大,净高要求一般不应小于2400mm,层高在2800mm左右;

中学的普通教室,由于使用人数较多,面积较大,净高也相应加大,要求不应小于3400mm,层高在3600~3900mm之间;

同样面积的中学舞蹈教室,由于人在其中活动的幅度较大,虽然使用人数较少(一般不超过20人),但净高却要求不应少于4500mm,层高达到4800~5100mm。

人数多、面积大具有视听等使用特点的活动房间,剖面设计时应做视线分析。为保证人们的眼睛到观察对象之间没有遮挡,室内地坪应按一定的坡度变化升起。被观察对象越低地坪坡度升起越高。

音质对房间的高度、体积和剖面形状有一定的要求。

二、采光和通风要求

房间的净高应满足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要求,以保证房间必要的卫生条件。进深大的房间,为满足房间的采光要求,常提高窗上沿的高度,此时房间净高亦相应加大。单面采光的房间,通常窗高大于房间进深的一半。双面采光的房间通常窗高大于房间进深的1/4。侧窗上口抬高对改善室内照度的均匀度效果显著。为避免房间顶部出现暗角,窗户上沿距房间顶棚底面的距离尽可能小一些。但受结构限制。窗台高度根据室内使用要求、人体尺度,家具和设备高度确定的。大房间采用顶采光或顶采光、侧采光相结合。室内进出风口在剖面的位置高低对房间的高度有一定的影响。房间高度越高,通风越好。在内墙开高窗和门上设亮子,组织室内通风。散发大量蒸汽和热量的房间顶部常设气楼通风。

在民用建筑中,一般的生活、学习、工作用房,窗台高度常取900mm,以保证人的视线能望到窗外和书桌上有充足的光线。

托儿所、幼儿园的窗台,由于考虑到儿童的身高和家具尺寸,高度常采用600mm。医院儿童病房的窗台高度也较一般民用建筑的窗台低一些。

建筑中的某些房间,为扩大视野,丰富室内空间,常常降低窗台高度,甚至采用落地窗。

展览建筑为了墙上布置展位,窗台提高到1800mm以上,高窗对展品的采光也有利。

三、结构类型的要求

结构层高度是指楼板(屋面板)、梁、以及各种屋架所占高度。在满足房间高度要求的前提下,结构层高度对建筑物的层高尺寸影响较大。净高一定,结构层愈高,层高愈大,结构层高度小,则层高相应也小。

层高对墙的高厚比以及柱的长细比都有要求。

开间进深较小的房间,如住宅中的卧室、起居室等,多采用墙体承重,板直接搁置在墙上,结构层所占高度较小;开间进深较大的房间,如教室、餐厅、商店等,多采用梁板布置方式,板搁置在梁上,梁支承在墙上或柱上,结构层高度较大;跨建筑,如体育馆等,多采用屋架、薄腹梁、空间网架、以及其它空间结构形式,结构层高度则更大。结构梁

四、设备设置的要求

房间内的家具设备以及人们使用家具设备所需要的空间大小,也直接影响房间的净高和层高。

五、室内空间比例要求

房间的比例和尺度不同,人在其中的感受也各异。通常高而窄的空间易使人产生兴奋、向上的情绪,且具有严肃感,使人感到不够亲切;宽而低的空间使人感到宁静、开阔、亲切,但过低又会使人产生压抑、沉闷的感觉。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对空间比例尺度的要求也不同。住宅建筑要求空间具有小巧、亲切、安静的气氛;纪念性建筑则要求有高大的空间,以创造出严肃、庄重的气氛;大型公共建筑的休息厅、门厅应开阔而明朗。

3.2.2 房屋其它部位高度的确定

1、建筑层高的确定:层高是指盖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层高与节省投资和用地有很大关系:层高降100mm,节省投资1%,节约居住用地2%左右。

2、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主要由以下因素确定:

1、内外联系方便;

2、防水、防潮;

3、建筑沉降及经济要求;

4、建筑物的外观要求。

大量性民用建筑室内外高差常取300-600,最小为150。建筑设计中,一般取底层室内地坪相对标高为±0.000。建筑其它部位及室外设计地坪的标高均以此为标准,高于底层地坪为正值,低于底层地坪为负值。

3、楼梯平台及檐口高度的确定在后面章节中介绍。

3.3.1 房屋层数的确定

房屋本身的使用要求、城市规划的要求、选用结构类型以及建筑防火等,对层数的要求就会有差异。

1、使用要求:

如在幼儿园设计中,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特点、活动特征以及必要的安全性,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小学、中学的教学楼层数应分别控制在4层、5层以内。影剧院、体育馆、车站等建筑,由于聚集的人数多,疏散时人流集中,为了疏散安全,也应以单层或低层为主。

2、耐火等级不同,相应建筑层数也有一定的限制。一、二级建筑层数不限,三级建筑层数不超过5层、四级建筑层数不超过2层。

3 、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要求

建筑结构形式和材料也是决定房屋层数的基本因素。

如砌体结构,墙体多采用砖或砌块,自重大、整体性差,下部墙体厚度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故建筑层数一般控制在6层以内,常用于住宅、宿舍、普通办公楼等大量性建筑。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由于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增强,故可用于宾馆、高层写字楼、高层住宅等多层或高层建筑

2 、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要求

做到建筑与环境协调一致,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4、经济性要求

建筑物单方造价一般与建筑层数密切相关,以砖混结构住宅为例,在墙身截面尺寸不变情况下,随着层数的增加,单方造价将有所降低。但到了6层以上时,由于砖墙截面尺寸的变化,层数增加使单方造价显著上升。一般情况下以5层比较经济。

在建筑群体组合中,个体建筑层数愈多,用地愈经济。把一幢4层房屋与4幢单层平房相比较,在保证

日照间距的条件下,用地面积要增加近2倍。

3.3.2 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

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是由建筑物中各类房间的高度和剖面形状、房屋的使用要求和结构布置特点等因素决定的。主要分为:单层、多层和高层、错层和跃层三种。

1、单层

目的:方便建筑各部分人流或物流与室外直接联系。

适用范围:a)覆盖面大、结构跨度大的建筑。如展览厅、候机(车)厅等。

b)顶部采光、通风的建筑。如体育馆、工业厂房等。

缺点:用地不经济。

2、多层和高层

目的:建筑内部联系紧凑。主要通过垂直交通联系。

适用范围:a)有较多相同高度的房间的组合。如教学楼、办公楼、宿舍等。

b)用地紧张、城市规划中容积率指标高。如高层住宅区、高层办公区等。

优点:节约用地、提高绿化率。

缺点:设备要求复杂、造价高。高层建筑还应考虑侧向力,加强建筑的刚度。

3、错层和跃层—错层

目的:a)解决用地高差。

b)建筑内部空间变化多,空间形式丰富。

主要通过台阶和楼梯解决高差问题。

适用范围:a) 坡地上建筑。如住宅、中小学等。

b)建筑体部之间由于房屋高度不同造成高差。如报告厅与教室的关系。

优点:节约造价、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

缺点:结构要求复杂。错层之间高差可用楼梯或踏步来解决。

3、错层和跃层—跃层

目的:建筑内部空间变化多,空间形式丰富。主要通过户内小楼梯上下联系。

适用范围:住宅建筑或公寓建筑等。

优点:节约公共交通面积,住户之间干扰较少,每户都有南北朝向,通风条件好。

缺点:房屋结构布置和施工比较复杂、户型面积大。跃层式剖面组合方式主要用于住宅建筑中。这些房屋的公共走廊每隔1~2层设置一条,每个住户可用前后相通的一层和上下层房间,住户内部以小楼梯上下联系。

要求:认真分析建筑空间在水平方向的组合关系以及结构布置。

解决:从垂直方向考虑各种房间的空间组合、楼梯在剖面的位置、建筑空间的利用等问题。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

当一个建筑不是单层时,就存在房间的竖向空间组合问题,各层房间形成不同的楼层。各层之间通过垂直交通联系。

3.4.1 建筑空间的组合

(一)高度相同或高度接近的房间组合

高度相同或相近的房间、使用关系也较密切时,考虑到房屋结构构造的合理和施工方便等因素,在满足室内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房间之间的高差,统一房间的高度。

优点:根据建筑基地地形条件不同时,随着平面组合方案的改变,各个房间高度上的相互组合关系,也会有相应的改变。造价比较经济。

(二)高度相差较大的房间组合

1、对单层建筑当高度相差拉大时,可以按照平面组合情况确定各空间高度。

体育馆结合看台升起空间的特点,在看台的下部和大厅的四周布置不同要求高度的使用房间。

2、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相差较大的房间可以根据房间的使用性质分层组合,图是多层和高层房间组合时大空间的处理方法。

三)楼梯在剖面中的位置

楼梯在建筑剖面中的位置与楼梯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以及建筑平面的组合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采光通风要求,楼梯通常靠外墙布置。

2、当楼梯布置在建筑中部布置时,必须采取措施解决楼梯的采光和通风问题。(如多层楼梯旁设天井,低层楼梯顶设天窗)

3、公共建筑大厅内采用开敞楼梯。

目的:充分利用建筑内部空间。

优点:在建筑占地面积和平面布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建筑使用面积。充分发挥房屋投资的经济效果。

3.4.2 建筑空间的利用

(一)房间内的空间利用

1、这种空间主要是指人们日常活动和家具布置以外的空间。如住宅走道上方的储藏、厨房操作台上方的柜。空间高的阅览室内设夹层,以增加开架书库面积。

夹层空间的利用

一些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商场、候机楼等,由于功能要求空间大小不同,常采用大空间中设夹层的方法来组合大小空间,从而达到利用空间及丰富室内空间效果。

2、利用房间内坡屋顶部分的空间,扩大室内的实际使用空间。

(二)走廊、门厅和楼梯的空间利用

1、走廊的结构空间一般与房间的结构空间高度相同,走廊的建筑空间一般比房间的建筑空间高度低。走廊上方空间一般作为设备管线的空间住宅走廊上部空间一般用作储藏空间

2、楼梯上部空间利用

3、门厅空间的利用

由于门厅人流集散和空间处理等要求,门厅净高较高时,在门厅内的部分空间中设置夹层或走马廊。扩大活动面积和交通联系。

门厅的竖向空间设计

1、门厅设在主体之外,单独形成一个体部,此时可按需要高度确定其层高;

2、门厅设在主体内,层高相差较大时,提高底层层高,这样做可能造成空间浪费;

3、门厅设在主体内,层高相差较大时,局部降低门厅地坪标高,在门厅走廊衔接处设踏步;

4、当门厅需要有高大雄伟的效果时,常将门厅做成2~3层通高。但应妥善解决防火分区问题。

门厅高度处理手法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常常设置门厅,但门厅高度往往和其它空间高度不一致。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常用方法解决

第四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目的和要求

了解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了解建筑体型组合的一般规律

了解建筑立面设计的一些手法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讲述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方法,以及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要求掌握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建筑立面设计。

4.1 概述

1、建筑物的外部形象应能反映建筑的特性。

2、建筑物的外部形象受内部使用功能和技术经济条件制约,受基地环境、群体规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3、建筑物的的体型和立面设计必须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方面的规律性。如均衡、韵律、对比、统一等。总之,建筑设计应把适用、经济、美观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4.2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反映建筑功能要求和建筑类型的特征

住宅:房小人少浅进深小窗小入口多阳台楼梯

教室:人多重采光连续大窗大开间入口宽敞

商店:重流通敞橱窗显入口接近人流

剧院:舞台箱高耸观众厅封闭休息厅开敞

建筑艺术不同于一般艺术----功能要求----建筑艺术的特点

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的特点

(a)中国传统木材结构

(b)希腊传统石材结构不同建筑材料对建筑立面的影响

(a)砖混结构

(b)框架结构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立面特点窗间墙必须有一定的宽度,窗户不能开的太大。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建筑立面特点: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立面上门窗的开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建筑物的整个柱间可以开设横向窗户,使建筑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

高强度的钢材、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构成的空间结构,不仅为室内各种大型活动提供理想的使用空间,同时各种形式的空间结构也极大地丰富了建筑造型,使建筑立面很好地表现结构的特点。

膜结构

网架结构

施工技术的工艺特点,对建筑体型和立面也有一定的影响。工业化生产工艺对建筑体型和立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建筑外形设计的任务:在合理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用较少的投资建造简洁、明朗、朴素、大方以及和周围环境协调的建筑物,

四、适应基地环境和建筑规划的群体布置

五、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统一与变化

建筑造型是有内在规律的,人们创造美的建筑,就必须遵循建筑美的法则--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比例、尺度等等。

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审美观各不相同,但建筑美的基本法则是一致的,是人们普遍承认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性。

统一与变化--是一切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一)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

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由于构成几何形状的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从而给人以明确、肯定的感觉--这本身就是一种秩序和统一。

罗马大斗兽场由多个圆组成(包括椭圆、半圆),通过圆获得了完整统一性。

埃及金子塔群,虽然各自大小不同,但均取规则的正方锥体,体现了一种秩序,达到了统一的效果

北京香山饭店的立面借助正方形、菱形等简单的几何形状的组合而达到完整统一,给人庄重、稳定的感觉,散发出中国古典的气息

(二)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

复杂体量的建筑根据功能要求常包括主要部分、从属部分。在外形设计中要处理好主要与从属、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使建筑形成主从分明,以次衬主,就可以加强建筑的表现力,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运用轴线的处理突出主体。

中国革命与历史博物馆利用中央主轴线的高大空廊将两翼对称的陈列室联系起来。通过两翼对空廊的衬托,即突出主体,又创造了一个完整统一的外观形象以低衬高突出主体

在建筑外形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功能要求上所形成的高低不同,有意识加以强调某个部分使之形成重点,而其它部分则明显处于从属地位。这种采取体量差别形成以低衬高、以高控制整体的处理方法也是取得完整统一的有效措施。

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建筑(美国埃罗·沙里宁)以较高体量的瞭望塔与低而平的候机厅体量的对比,取得主从分明、完整统一的体型组合。

利用形象变化突出主体

一般弯曲的部分要比直的部分更引人注目,更易激发人们的兴趣。在建筑造型上运用圆形、折线或比较复杂的轮廓线都可以取得突出主体、控制全局的效果。

均衡与稳定

在处理均衡、稳定时,应考虑建筑造型要素的质量轻重感的处理关系。

墙、柱等实体部分--重门、窗、敞廊等空虚部分--轻材料粗糙--重材料光洁--轻色暗而深--重色明而浅--轻

(一)均衡:主要是研究建筑物的前后左右的轻重关系。

所谓均衡是指均衡中心两边的轻重感是相当的。由于主要出入口易形成视觉上的轴线感,因此常被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建筑功能:房屋的使用要求,它体现建筑物的目的性。 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建筑物的手段,它包括建筑材料、结构与构造、设备、施工技术等有关方面的内容。 建筑形象:是建筑体型、立面处理、室内外空间的组织、建筑色彩与材料质感、细部装修等等综合反映。 2.建筑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 3.建筑的分类: ①按使用性质分类: A.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好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 a.居住建筑,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b.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B.工业建筑——生产性建筑 C.农业建筑——农副业生产建筑 ②按建筑物层数好高度分类: A.住宅按层高分类:1-3层为低层建筑,4-6层为多层建筑,7-9层为中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 B.公共建筑按高度划分:不大于24m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为超高层建筑。 C.无论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均为超高层建筑。 ③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A.大量性建筑 B.大型性建筑 ④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A.木结构 B.砖混结构(砌体) C.混凝土结构 D.钢结构 E.钢、钢筋混凝土结构 4.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 ①基本模数:数值100mm,符号M ②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 ③分模数:基本模数除以整数 5.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其组成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的。 6.耐火极限:是指对任一建筑物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7.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8.建筑设计的程序: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9.建筑平面定位轴线是确定房屋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的基准线,是施工放线的依据。 建筑平面定位轴线有横向轴线和纵向轴线之分。 开间:相邻两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进深:相邻两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10.南北朝向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广泛采用的,因为南向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冬季太阳高度角小。 11.净高: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地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2.层高: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距离。 13.建筑物:供人们在其内部生产、生活或者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人们不直接在其内部生产,生活的工程设施。 14.建筑物的组成构件与作用: ①基础:基础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 ②墙和柱:墙是建筑物的竖向构件,其作用是承重、围护、分隔及美化室内空间。柱也是建筑物的竖向构件,主要用作承重构件,作用是承受屋顶和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传给基础。 ③楼地层:楼地层是建筑物的水平分隔构件,也起沉重作用。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大理建筑 姓名:杨涛 班级: 052136 学号: 20131001632 指导教师:董道军

浅谈大理建筑 ——仓山洱海,风花雪月 关键词: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重院民居 两方一耳一方三墙门楼照壁 摘要:大理古城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而大理的古建筑一直为无数的建筑爱好者津津乐道,古朴雅致的白族民居在大理随处可见,大理作为白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承载着智慧的白族人民的希望与憧憬,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以“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形式构建的白族民居,我们也可以欣赏到“两方一耳,一方三墙”的独特的平面布局形式,我们更可以体会到深藏在白族门楼和照壁下那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千年来白族民居坐落在大理一隅,用它的独特和神秘吸引了无数人踏上了去往云南的道路,踏访那美丽的金花阿鹏的土地。 引言:在彩云之南不乏有这样一种说法,来昆明就是为了离开,而来大理就是为了留下,事实上确实是如此,昆明作为云南最大的交通枢纽,扮演着大多数人不太喜欢的一个角色,而与昆明受人的冷遇不同,古城大理凭借着它的古朴,宁静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梦寐以求的居住地,当然,它极美,“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大理的美景全部浓缩在“风华雪月“这四个字里面,而到一个城市,大多数人可能会沉醉于它的美景,它的文化底蕴,还有它独特的人文气息,但对于古城大理,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也是它吸引天下来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理的建筑保存下来的不多,除去后人为发展旅游业复建的之外,剩下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大理古城从779年南诏王迁都之后已经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如今的大理古城规整划一,也许很多人会说真正的大理古城已经被历史淹没了,但我们却很难想象这座与宗教文化完美结合的古城在1000多年前的建筑美学达到了何种高度,无论是别具一格民族建筑,还是那古朴别致的宗教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大理被誉为“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精神家园”,拥有着丰富多彩,绚丽璀璨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可以说是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城市,对于大理建筑而言,白族的居民建筑毫无疑问成为了大理建筑的主体,而通过后人不断的复建,我们不难看出白族建筑一直在彰显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世人现在看到的大理城是大理古建筑元素逐渐融入现代建筑的产物,白族人们通过建筑用他们的才华和智慧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与游牧民族不同,白族人民自古以来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生存,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定居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大理随处可见以庭院为基础的白族民居,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形式构建的白族民居宽敞舒适,深受白族人们喜爱,而中国古建筑大多数都喜欢因地取材,白族人民广泛采用石头为建筑材料,“鹅卵石砌墙墙不倒”是云南大理白族建筑的一大特色,1000年以来,白族人民利用从大理苍山十八溪冲刷并积存下来的卵石建造房屋,配上

房屋建筑学复习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建筑是_建筑物__与___构筑物__的总称。 2、常见的三种建筑尺寸是___标志尺寸、构造尺寸_和__ 实际尺寸_。 3、墙体按施工方式不同,有块材墙、板筑墙和板材墙。 4、木门窗的安装方法有立口和塞口两种。 5、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分为___梁板式楼板_ 、__无梁楼板_ 和___板式楼板。 6、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结构形式有_板式楼梯和梁板式楼梯_两种形式。 7、平屋顶的排水找坡可由材料找坡与结构找坡两种方法形成。 8、常见的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 _和_防震缝__。 9、伸缩缝的内部构造有平缝、错口缝、企口缝三种。 10、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mm,用M表示。 11、标准砖的尺寸是240mm?115mm?53mm。 12、在砖墙的组砌中,把砖的长方向垂直于墙面砌筑的砖叫__丁砖_,把砖的长度平行于墙面砌筑的砖叫_顺砖_。 13、基础按照构造形式可分为__条形基础__ 、__独立基础_ 和__联合基础_等。 14.平开木窗有门窗框、门窗扇、五金配件等组成。 15.建筑模数的数值为300mm。 16.在砖墙的组砌中,要求_错缝搭接_,并避免通缝的产生。 17.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景下部位的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18、楼梯一般有楼梯梯段、楼梯平台和楼梯护栏_三部分组成。 19、墙体按所在位置不同分为外墙和内墙。 20、饰面装修基层分为实体基础和骨架基础。 21.现浇钢筋混凝土正梁式楼梯按梁的数量和位置分为正梁式、反梁式和_单梁式_三种。 22.屋顶的排水方式有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 23.在开启的状态下能挡雨的窗是悬窗。 24.顶棚按构造形式分为_直接式_和_吊顶式_。 25、地坪层主要是有_素土层_、_垫层_和_面层_三个层次构成。 26、墙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把楼梯分为_平台_和_踏步板_两个构件。 27.现浇钢筋混凝楼板按照受力特点分为板式楼板_、梁式楼板_和_无梁式楼板_三种 28.地基土质均匀时,基础应尽量_埋深_,但最小埋深应不小于_500_mm。 29.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_水平方防潮层,并在靠土的垂直墙面设_垂直防潮层_。 30.吊顶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即_龙骨架_、_面层_和饰面材料__。 31.窗框的安装方法有_分离安装_和_成品安装_两种。 32.平屋顶泛水构造中,泛水高度应为_≥250_mm。 33.民用建筑物按规模与数量分为_大量性建筑_和_大型性建筑_。 34.窗与窗之间或窗与门之间的墙称为_窗间墙_,窗台下面的墙称为_窗下墙_。 35.根据土层的结构组成和承载能力,地基可分为_人工地基_和_天然地基_。 36、地下室根据埋入地下深度的不同分为_全地下室_ 和_半地下室_。 37.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按其受力和传力情况分为板式、梁板式和_无梁式三种。 38.民用建筑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可分为_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_。 39.《建筑统一模数》制中规定采用_100mm_作为基本模数值。 40.低层、多层住宅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_1050_mm。 41、非刚性基础(柔性基础)是指_钢筋混泥土_基础。 42、门窗过梁的主要形式有_砖拱过梁_、_钢筋砖过梁_和_钢筋砼过梁_。 43、应用最广泛的预制装配式楼板为预制空心板。 44、泛水是指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墙面交接处的_防水处理__。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2、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依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来划分等级。 3、不燃烧体:砖、石、混凝土等天然或人工的无机矿物材料和金属材料。 难燃烧体:沥青混凝土、水泥石棉板、板条抹灰。 燃烧体:木材等。 4、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 5、设计任务的必要条件:主管部门的批文、城建部门的批文、设计任务书c 6、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7、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 要依据。 &建筑模数: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 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9、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mm,其符号为M, —般是3M。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1、功能空间: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2、房间是组成建筑物的最基本单位。 3、一个房间的面积由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人们使用活动所需的面积和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4、矩形教室的优点:便于家具布置、房间平面利用率较高。结构简单,施工方 便,且便于构件统一,有利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5、《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2.2m ; 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m,中学不宜大于 9m;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6、楼梯的基本形式:直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角楼梯。 7、楼梯间的形式:开敞式、封闭式、防烟楼梯间。 &建筑平面组合形式: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 合、混合式组合。 9、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L=H/tanh L-----日照间距 H-----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 h-----当地冬至日或大寒日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 1/tanh-----日照间距系数 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 1、C值:视线升高值 C值与人眼睛到头顶的高度及视觉标准有关,一般为120mm。 2、房间的净高:室内地面到吊顶或楼板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楼板或屋盖 的下悬构件影响有效使用空间时,房间的净高应是室内楼地面到结构下缘之 间的垂直距离。 房间的净高不宜小于2.20m。 第四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1、符合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比例与尺度。 第五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房屋建筑学课程总结

房屋建筑学课程总结 园林学院城市规划09级曹传云 20090553015 1、建筑的内涵及功能: 屋建筑学是适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员了解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思路和过程、建筑物的构成和细部构造以及它们与其他相关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密切联系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建筑空间是供人使用的场所,它们的大小、形态、组合及流通关系与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往往还反映了一种精神上的需求。作为人类栖息活动的场所,建筑物还应满足许多其他方面的物质需求,例如防水、隔热、保温等。按不同的使用要求,分为居住、教育、交通、医疗等许多类型,但各种类型的建筑都应该满足以下基本的功能要求。 本书从常用的建筑类型与结构支支承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物的围护、分隔系统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细部构造等几个方面介绍对建筑物的实体进行研究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2、建筑物的分类: 2.1 根据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类: 生产性建筑根据生产内容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 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而居住建筑一般包括住宅和宿舍。 而公共建筑有生活服务性建筑、托幼建筑、文教建筑、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广播建筑、体育建筑、观演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等等。

按楼层高度区分有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超过100米的建筑一律统称为超高层。 2.2 根据结构分类: 可分为木结构建筑、砖石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简体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砖混结构、?钢混结构、?砖木结构)、其他结构。 2.3 根据规模分类: 可分为大量性建筑(住宅、学校等)、大型性建筑(火车站、航空港等)。 2.4 根据耐久性能划分: 可分为一级临时性建筑(5年)、二级易于替换性建筑(25年)、三级普通建筑(50年)、四级纪念性建筑和特别建筑(100年)。 2.5 按耐火性能区分: 可分为非燃烧体建筑、难燃烧体建筑、燃烧体建筑等。 3、建筑构造: 建筑的构造有楼地层、屋盖及阳台、雨篷,墙体,墙及楼地面面层,基础,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门和窗。 3.1楼层的基本形式 根据力的传递方式,建筑物楼层的形式可以分为板式、梁板式和无梁楼盖等几种类型。 3.2建筑屋盖系统 由于支承结构方式不同,可分为坡屋顶、平屋顶以及曲面屋顶等几种形式。 3.3阳台、雨篷等部件 阳台是有楼层的建筑物中,人可以直接到达的向室外开敞的平台。可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等几种形式。

房屋建筑学考试重点(可缩印)

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不同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可统称为民用建筑。 建筑物的组成通常由楼底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建筑物的构成系统:结构支承系统和围护、分隔系统 从空间角度看,公共建筑通常由使用空间、辅助空间和交通空间三种空间组成。 使用房间的面积大小,主要是由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等因素决定的。 决定建筑平面形状的因素:设备、家具数量和布置方式,使用者的活动方式,采光、通风等其他要求。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原则:满足使用高峰时人流、物流需要尺寸,紧急疏散要求,采光通风的需求,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走道、门厅、过厅、楼梯、电梯。 走道:走道宽度应符合人流;走道长度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 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缓冲作用。 流线组织:指对于人流和物流的合理组织,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用的方便和安全。 建筑平面组合的方式:串联式组合(将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串通)、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连接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混合式组合(混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往往根据需要,在建筑物的某一个局部采用一种组织方式,而在整体上以另一种组合方式为主)。 决定建筑物某部分净高的因素: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他标准,节能要求。 层高的构成:使用高度/净高,结构构件的高度,设备占用的高度。 影响确定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因素:城市规划的要求、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选用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城市消防能力的影响。

房屋建筑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老师列出的21 个重点问题 1 建筑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空间,作用是什么?(P75-P80) 答:包括水平交通联系空间的走廊或走道,垂直交通联系空间的楼梯、电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的门厅、过厅等。 走廊,主要用来联系同层各个房间,有时兼有其他功能。 楼梯,楼房中常用的垂直交通联系设施和防火疏散的重要通道。 门厅,其主要作用是接纳人流、分配人流、室外空间过度等。 2 隔墙的构造类型?(P202-P205) 答:常见的隔墙可分为砌筑隔墙、骨架隔墙和条板隔墙。 砌筑隔墙指利用普通砖、多孔砖、空心砌块以及各种轻质砌块等砌筑的墙体。所以砌筑隔墙也分为砖隔墙、多孔砖或空心 砖隔墙、砌筑隔墙三种。 骨架隔墙有木骨架隔墙和金属骨架隔墙。 条板隔墙是指采用各种轻质材料制成的各种预制轻型板材安装而成的隔墙。 3.变形缝的类型,各种变形缝的设置前提?(P276-P279) 答: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伸缩缝的设置前提:在长度或宽度较大的建筑物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导致构件开裂时,沿建筑物的竖向将基础以上部分全部断开的预留人工缝。缝宽一般20~40MM。 沉降缝的设置前提:1)当一幢建筑物建造在地耐力相差很大而又难以保证均匀沉降时2)当同筑高度或荷载相差很大,或结构形式不同时;3)当同筑各部分

相邻的基础类型不同或埋置深度相很大时;4)新建、扩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紧相毗连时;5)当建筑平面形状复杂,高度变化较多时。(30-70) 防震缝的设置前提:(1)建筑平面体型复杂,有较长突出部分 (2)建筑立面高差在6m 以上;(3)建筑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4)建筑物相邻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4 圈梁的概念、作用是什么?(P191) 答: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墙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其作用是配合楼板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5 明沟与散水的概念和作用?(P190 P191 图12-11 12-12) 答:散水,为便于将地面雨水排至远处,防止雨水对建筑物基础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这一坡面称为散水。

房屋建筑学试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试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建筑设计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除大型、特殊的建筑外,仅两个阶段:初步设计---方案图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注:初步设计阶段的成果是方案,故又称方案设计阶段;下阶段是扩大初步设计,又称技术设计阶段;最后是施工图阶段----教材未分清楚,应更正。) 2.建筑设计依据包括常年洪水位和地下水位。(√ ) 2.施工图阶段才应绘制建筑总平面,主要是确定建筑的建造位置。(×,都应有总图,但设计深度不同。) 3.对于大多数民用建筑而言,日照是确定房屋正面间距的主要依据。(√ )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普通住宅的层高,以2.8米为宜。(√ ) 5.风玫瑰图表明了1个地区1年中,不同风向出现的频率,甚至包括夏季主导风向。(√) 6.楼梯平台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梯段宽度。(√ ) 7.在施工图阶段,建筑设计包括照明设计、给排水设计。(×,不包括) 8.施工图的总平面加上配景和色彩,更直观易懂。(×,不应加与施工无关的内容) 9.中学校普通教室面积的大小,一般由学校决定。(×) 10.按照有关规范,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分为6类。(×。7类)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方案阶段的建筑剖面,可包括以下内容(C ) A.建筑的剖切与投影部分、设计绝对标高、环境和配景、电梯井剖面; B.建筑轴线、设计标高、高度尺寸、室外地坪; C.设计标高、环境和配景、楼梯剖面、文字标注; D.绘图比例、高度尺寸、建筑轴线、建筑阴影。 2.在面积定额指标中.所谓户均使用面积是指(D) A.有效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B.建筑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房屋建筑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1.建筑物的分类 根据使用性质可分为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统称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根据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 绝对标高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统一规定的基准面作为零点的标高。我国规定以黄海的平均海平面作为标高的零点; 相对标高:将是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单位为米,高于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为负标高. 净高:指空间内楼地面到顶棚或其它构件底面间的距离 层高:相临两层楼地面间的距离 层高=净高+结构高度+装修高度+设备层高度 3基地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基地蓝图上划定的建筑用地范围。 拐点表明坐标:X坐标表示南北向,Y坐标表示东西向,数值向北,东递进. 4建筑物与基地红线的关系 (1)建筑基底必须控制在红线范围内(包括基础、管线等) (2)与相邻基地间留出消防通道,符合防火规范 (3)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建筑的最低日照要求 (4)台阶、平台不得突出城市道路红线之外,其上部的突出物应在规范规定的高度以上和范围之内,才允许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5)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除非相邻地界为城市规划规定的永久性

空地,否则不得朝向邻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邻地排泄雨水或废气 5建筑物构成系统三大类:结构支承系统,围护、分隔系统,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有关的其他系统(P5) 作用:结构支承系统--结构受力、保证结构稳定 围护、分隔系统--围合、分隔空间 其他系统--设备系统 6风玫瑰 根据气象资料总结的当地常年及夏季的主导风向及其出现的频率,绘制出的图形称风玫瑰图。P58 6常用结构体系

(1)墙体承重结构 定义:以部分或全部建筑外墙以及若干固定不变的建筑内墙作为垂直支承系统的一种体系 分为: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系统,适用低层、多层的建筑钢筋混凝土墙承重系统,适用于各种高度的建筑,特别是高层 建筑 墙体布置可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 承重墙不宜多开洞,位置不可任意更改 适用于室内空间功能和尺度相对固定的建筑物 不适于经常灵活分隔空间或内部空旷的建筑物 (2)骨架结构体系 一根横梁和两根柱子代替承重墙,节约空间 内外墙均不承重,可灵活布置和移动 适用于需要灵活分隔空间的建筑物或内部空旷的建筑物,而且建筑立面处理较为灵活 (3)空间结构体系 空间结构支承系统——各向受力,可以较为充分地发挥材料的性能,结构自重小,是覆盖大型空间的理想结构形式。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

1.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建筑功能:房屋的使用要求,它体现建筑物的目的性。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建筑物的手段,它包括建筑材料、结构与构造、设备、施工技术等有关方面的内容。建筑形象:是建筑体型、立面处理、室内外空间的组织、建筑色彩与材料质感、细部装修等等综合反映。 2. 建筑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 3. 建筑的分类: ①按使用性质分类: A?民用建筑一一供人们居住好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 a?居住建筑,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b. 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B. 工业建筑一一生产性建筑 C农业建筑——农副业生产建筑 ②按建筑物层数好高度分类: A?住宅按层高分类:1-3层为低层建筑,4-6层为多层建筑,7-9层为中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B.公共建筑按高度划分:不大于24m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为超高层建筑。 C无论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均为超高层建筑。 ③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A. 大量性建筑 B. 大型性建筑 ④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A. 木结构 B. 砖混结构(砌体) C. 混凝土结构 D. 钢结构 E?钢、钢筋混凝土结构 4.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 ①基本模数:数值100mm,符号M ②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 ③分模数:基本模数除以整数 5.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其组成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的。 6. 耐火极限:是指对任一建筑物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7. 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8?建筑设计的程序:方案设计T初步设计T技术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9. 建筑平面定位轴线是确定房屋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的基准线,是施工放线的依据。建筑平面定位轴线有横向轴线和纵向轴线之 分。 开间:相邻两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进深:相邻两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10. 南北朝向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广泛采用的,因为南向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冬季太阳高度角小。 11. 净高: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地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2. 层高: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距离。 13.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内部生产、生活或者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构筑物:人们不直接在其内部生产,生活的工程设施。 14. 建筑物的组成构件与作用: ①基础:基础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 ②墙和柱:墙是建筑物的竖向构件,其作用是承重、围护、分隔及美化室内空间。柱也是建筑物的竖向构件,主要用作承重构件,作用是承受屋顶和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传给基础。

房屋建筑学论文 (2)

浅谈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建筑设计 ——第一餐厅 摘要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一共有在校生四个年级,共约25000余人。学生食堂作为一种特定的功能建筑在河北科大新校区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由于新校区离城市主城区较远,周边饮食业不发达甚至存在一定卫生安全隐患,所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优质的饮食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考虑到学生食堂人员的固定性及使用的多功能性,河北科大新校区一餐厅的设计有着非常独特的风格。 关键字河北科大新校区第一餐厅层高净高楼板消防给水通风空调火灾报警照明电器 建筑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随着人来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不断的发展着。建筑作为名词是指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它是人类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结构技术手段与物质生产资料,在科学规律与美观艺术的指导下,通过对空间的组织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生产环境。建筑设计和其他设计一样,它是有目的的建造建筑物的活动,是建造活动前的必然环节。它是空间环境的构建过程的前提,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必须协调好人、环境和建筑的关系。河北科技大学学生人数众多,且由于课程的安排较紧,每天食堂早中晚三次便会迎来人数的高潮,这对食堂的设计是一大考验。但设计师们在建造新校区第一餐厅时,充分克服了这些困难,将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我对一餐厅进行具体的介绍,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首先,从整体上谈。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一餐厅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同时该建筑为三层,其中第一第二层作为学生餐厅使用,第三层是作为教职工餐厅使用。在整体的外形上,它雄伟壮观。建筑的立面都是以乳白色石材贴面,给人一种安稳的感觉。整体形象又不乏大气。一餐厅外设有生活广场。广场上设有两个人工喷泉,让人看去显得格外舒适。由于学生食堂为人员聚集处,随意广场的设计方便了各个学院各个社团在此进行一系列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并且在广场上经举办学校组织的各大产品促销活动,因此,这两个广场的设计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整体方面来看,河北科大新校区第一餐厅的确是一座造型简单明了、古朴大方的建筑。 下面,再从局部谈谈。在建筑物的室内我们主要追求的是可用空间的大小,这个可用两个指标来衡量:净高和层高。层高:相邻的两层地坪的高度差。净高:

2017年度房屋建筑学考试资料

一、填空题 10. 右图示中木门框构造示意, A为贴脸板,B为筒子板 B变形缝的种类有伸缩缝、_沉降缝抗震缝____ B标准普通砖的尺寸是__ 240mm*120mm*53mm ________ B单层厂房柱顶标高应符合__3__M的模数。 B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_水平防潮层_,并在靠土的垂直墙面设_垂直防潮层_。 D吊顶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即______吊筋面层___和骨架。按骨架材料不同分为_____木骨架金属骨架 __吊顶。 D独立式生活间是_距厂房一定距离,用走廊和通道与车间联系__的一种布置方式。它的特点是_平面布置灵活,对车间通风采光无影响,不受车间有害因素的干扰,卫生条件好,但占地多,与车间联系不够方便_。 F房间的净高是指楼地面到楼板或板下凸出物的底面的 _垂直距离。 F房间的净高是指楼地面到楼板或板下凸出物的底面的_垂直距离。 G钢筋混凝土预制踏步的断面形式有. 一字形 L形三角形等。在不增加梯段长度的情况下,为了增加踏步面的宽度,常用的方法是踏步前缘挑出形成_。 G根据《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当厂房跨度在18m和18m以下时,应采用扩大模数___30M_的系列;当厂房跨度在18m以上时,应采用扩大模数____60M__的系列。 J基础按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可分为刚性基础;非刚性基础。 J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方面。 J建筑工业化的特点:设计标准化、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J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我国的基本模数的数值为 100mm ,符号为 M ;导出模数分为 J 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J建筑物的结构按其选用材料不同,常可分为木结构,_钢结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四种类型 J建筑物体量交接的三种形式是直接连接咬接走廊或连接体连接。 J卷材防水屋面上人的常用预制混凝土块作保护层,不上人的屋面用绿豆砂、石粒、作保护层。 K抗震设防地区,为了增加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的墙体中,还需设置贯通的圈梁,并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连接,形成空间骨架。构造柱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L楼板层的基本构成部分有楼层地面、楼板、顶棚等。 L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____梯段宽度_____ L楼梯踏步高度成人以 150mm 左右较适宜,不应高于 175mm ;踏步宽度以300mm 左右为宜,不应窄于 260mm ;踏步出挑一般为 20-30mm 。 L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为了减轻疲劳,连续踏步步数一般不宜超过 18 级,但也不宜少于 3 级。 M门按开启方式分类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和折叠门、转门。 M门连窗代号是__MC ______、钢窗代号是__ GC___,门的代号是M M木门窗的安装方法有立樘和塞樘两种。 P平面按照使用性质分类,可分为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两类。使用部分又可分为__主要房间__

2015房屋建筑学-知识点讲义30585(自考)

房屋构造——《房屋建筑学》 接本考试复习讲义 题型:1.单选 20*1’ (20’) 2.填空 10*1’ (10’) 3.名词解释 5*3’ (15’) 4.简答 5*5’ (25’) 重点复习 5.画图 5*6’ (30’) 重点复习 考试时间:2.5h 复习方法: 分题型复习。将讲义打印出来,单选、填空、名解利用零散时间,没事的时候看讲义(有时间将对应书本的相关部分看看最好,做到真正理解,讲义中标注的(看书上相关内容)的,一定要看教材的相关内容,讲义上没有的也可能考!);简答题要拿出一定整块的时间来背诵,做到考场时能准确写出关键词、关键数字,不遗漏关键点;作图题要对照要求掌握的图自己认认真真画两遍,尤其要注意图上标注文字和标注的位置!

3.(P7)建筑的构成要素:第一,建筑功能第二,建筑技术第三,建筑形象第一是功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4.(P7) 民用建筑的分类: ①居住建筑,如住宅、集体宿舍等 ②公共建筑,如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演出性建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交通建筑、通讯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5.(p8) 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建筑物。 6.(p8)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知道哪级标准高) 7.(p8) 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8.(p9)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9.(P9)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建筑物和建筑物部件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10.(p9)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11.(p9)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12.(p11)民用建筑工程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13.(p11)建筑设计的依据: ①使用功能:(1)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 ②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 (2)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 (3)水文。 14.(p17)主要使用房间是建筑物的核心,由于它们的使用要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住宅的起居室、卧室;教学楼中的教室办公室;商业建筑的营业厅;影剧院的观众厅)15.(p17)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各类建筑物中的门厅、走道、楼梯间、电梯间) 16.(p18)单个房间平面设计是在整个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17.(p17)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他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 18.(p19)民用建筑常见的房间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等。 19.(P23)一般单股人流通行最小宽度取550mm 20.(P23)当房间使用人数超过50人,面积超过60平方米时,至少需设两个门。 21.(P23)民用建筑采光等级分为5级(Ⅰ级要求最高,Ⅴ要求最低,) 22.(P24)门窗设置要求(简答): ①门窗位置应尽量使墙面完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和合理组织人行通道。 ②门窗位置应有利于采光通风。 ③门的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总结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总结

建筑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总结 班级:建工125班 姓名:朱理想 学号: 日期: 6月23日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总结 一、概述 房屋建筑学是研究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的一门课程,同时还包括介绍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的教学内容。因

此本课程在土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构造组成研究房屋的各个组成部分及作用。构造原理研究房屋各个部分的构造要求及符合这些要求的构造理论。构造方法研究在构造原理的指导下用性能优良经济可行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制品的构成建筑结构配件以及构配件之间的连接方法。建筑设计知识研究建筑空间的构成组织功能和外观形象的基本概念及一般原则。 课程设计是房屋建筑学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的环节之一,是为了全面训练学生绘制施工图和建筑设计的能力,检验学生学习和运用建筑构造知识的程度而设置的。 二、墙体构造设计 墙体构造设计是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本次设计,掌握了屋顶檐口、墙身剖面构造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熟练的掌握了勒脚、散水、防潮层、窗以及窗过梁、窗台、楼地层的常见构造的做法;熟悉了墙体与楼板的位置的关系,而且增强了图纸的表示能力。 三、楼板层的构造设计 楼板层的构造设计是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了本次设计,主要经过对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构造,楼板与梁的节点构造和节点的处理,训练了绘制了楼板构造图的能力。 四、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设计 楼梯是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了楼梯的构造设计,使我们掌握了楼梯的方案的选择方法以及楼梯的主要内容,

培养了我们绘制楼梯施工图的能力。 五、屋面排水及节点的设计 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是屋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本次设计,使我们掌握屋顶有组织排水设计的方法和屋顶节点详图的设计,训练绘制屋顶节点施工图的能力。 三、图纸设计与绘制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房屋建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经过本次的课程设计,使我们进一步掌握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方法,熟悉了建筑施工图的内容、表示方式和设计步骤,掌握建筑制图的标准,扩大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的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了我们建筑设计和制图能力,具有解决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所做的设计是一般的住宅设计,是一套小高层住宅设计,由于近年来住宅建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不断改进,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一些中小城市相继建设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由于其结构的特点,层数在7--12层最为经济,11--12层为跃层,电梯通至11层,这样的住宅统称为小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虽然提高了居住密度、节约了用地、解决了垂直交通问题,但工程造价高、周期长。而且为了解决通风、采光等问题,体型系数一般比较大,不利于节能,视线干扰问题也比较严

房屋建筑学复习要点

大学课程《房屋建筑学》复习要点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建筑功能:是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建筑功能是人们建造房屋的具体目的和使用要求的综合体现。 (2)建筑技术: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构成建筑的重要因素。 (3)建筑形象:建筑的艺术形象,是以其平面空间组合,建筑体型和立面,材料的色彩和质感,细部的处理及刻画来体现的。 2、建筑物使用性质和层数各如何分类? (一)按建筑物使用性质的分类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可将建筑物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三大类。(二)按房屋层数或建筑总高度的分类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其中,1~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4~6层的住宅为多层住宅.7~9层的住宅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的住宅为高层住宅。 其他民用建筑:单层建筑、多层建筑(小于24米)、高层建筑(大于24米的非单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大于100米的高层建筑) 3、如何划分建筑物的耐久等级和耐火等级?何谓耐火极限? 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来划分。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主要根据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叫做耐火极限。 4、什么是建筑模数、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基数及相应的尺寸各是什么?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基本模数(基数为100mm符号为M)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扩大模数(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分模数(1/10M、1/5M、1/2M)是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 5、民用建筑有哪几类功能空间组成? 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6、房间的面积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确定房间的面积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房间的面积一般由家具设备占用的面积、人们使用活动所需的面积和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三部分组成。 确定房间面积需要考虑房间的使用活动特点和使用人数、经济条件及相应的建筑标准。 7、确定房间的平面形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矩形房间被广泛应用? 确定房间的形状应考虑房间的使用特点、家具设备布置和采光、通风等使用要求,结构和施工等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及美观等因素。 矩形便于家具布置,房间平面利用率较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便于构件统一,有利于建筑构件标准化。 8、什么叫开间、进深?如何确定房间的开间和进深? 开间亦称面宽、面阔,是指房间在建筑外立面所占宽度。进深是指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 1、房间的使用要求 2、采光、通风等室内环境的要求 3、精神和审美的要求

浅谈房屋建筑学

浅谈房屋建筑学 摘要 众所周知,建筑在你我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是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场所,当然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通过这一学期以来和李老师的学习,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有了一点了解,虽然不是太深刻,但是设计建筑不仅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还要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筑不仅仅是有遮蔽的内部空间,而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其内部的构造和设备技术体现了人类的智慧的结晶。而在这里,我会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课本中建筑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知识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建筑空间的设计和我们工程专业的联系,建筑平面布局,防火,以及楼梯间的认识等。 关键词工程管理层高净高楼板建筑平面布局楼梯间 一、学习的认识 1.1 对建筑理解 广义上讲,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以及从事生产和各种文化活动的房屋称为建筑物。其他如水池、水塔、支架、烟囱等间接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设施称为构筑物。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功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对功能有约束和促进的作用。同时技术也不断地发展,伴随着新的问题不断改进。建筑的形象则充分体现了建筑的风格,发挥了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影响了周围的环境。总体来说,建筑要实用、坚固、美观。 1.2 对建筑设计的认识 建筑设计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熟悉设计任务书,广泛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世纪基础资料等工作。 建筑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⑴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建筑设计要完成总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构造的设计。 ⑵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及构件设计、结构布置及构造设计等。 ⑶设备设计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气照明、通讯、采暖、空调通风、动力等方面的设计。 1.3 与工程管理专业的联系 建筑工程管理与房屋建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工程管理要求我们掌握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而这些要求我们对房屋的建设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房屋建筑学对新材料、新技术、新构造有着即时地介绍,摒弃了一些过时的构造方法,既表现了够早的设计原理,又重视可操作性,展示一些实用技术,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通过对这一学科的学习,能使我们了解建筑学,培养对建筑学的兴趣。运用房屋建筑学的知识进行一些大量性建筑的设计,而且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对施工及管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使所学的知识满足本职工作的需求。 房屋建筑学主要讲述了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及建筑立面设计,建筑构造概论、各类建筑组成部分的设计及构造,以及厂房的设计与建造等。这些知识能使我们了解重要的建筑知识是工程管理所必须了解的基础课程。同时,工程管理专业对于读图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通过对房屋建筑学的学习,不仅能使我们掌握新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使我们对建筑图有着更深入细致的了解,有助于提高读图能力。了解了房屋的建筑设计才能有助于我们了解房屋等各类建筑的构造、建设以及施工过程,对于建设工程管理有很大的技术帮助,同时也对建筑施工管理和监理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