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天天晨练不一定有益
老年人不要把晨练当成“上班”

老年人不要把晨练当成“上班”作者:来源:《百姓生活》2009年第11期每天早上去公园健身的老年人还真不少,只是有很多老人是你练我练,却没有注意科学的方法去做晨练。
要选择什么环境,什么时间,什么时候不宜晨练都是有讲究的。
所以,特别提醒老人千万不要把晨练当“上班”。
晨练不是“上班”,不要有过强的竞争心理。
如果老年人把晨练当成“上班”,就像对待工作一样一丝不苟,从而使一起晨练的老年伙伴间互相竞争,对运动技术的学习速度进行攀比,这都对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不利。
健身的目的是追求健康,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共同组成的。
从运动医学的角度,像上班一样晨练,即运动的频度也就是每周5~6次,此种运动频度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过多的。
合理的老年人健康锻炼的运动频度,推荐每周3~5次。
当然,如果喜好天天去也可以,但要注意一周中达到有效运动量的只要有3~5天就足够了,其他时间可以休闲化,小运动量,主要是起到保持良好心情的作用。
运动频度:每周锻炼的次数应为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如果身体情况好,时间允许,所从事身体锻炼的项目活动量不大,可以适当延长些。
但这里提到的晨练时间是指要连续不断的、有一定活动量的身体锻炼时间,不能把早晨的聊天、观赏等用去的时间视为晨练时间。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不同,因此就不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活动量的标准。
但总的原则是活动量和活动强度不宜过大,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宜进行强烈的体育比赛。
晨练的活动项目可根据自己爱好、特长选择,但要适量,应轻松缓和地进行活动,而且使身体处于持续不断的活动状态。
晨练强度:活动强度以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掌握,老年人以掌握身体活动中不喘大气,及时调整运动与呼吸的协调。
环境要求:主要是选择空气新鲜和没有噪音的地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晨练的效果。
内容安排顺序是:活动量和强度要由小到大,由缓和到快速,由大肌肉群活动到小肌肉群活动,由全身性的活动到局部身体部位活动。
老人晨练需注意七大事项健肺之中医妙法

龙源期刊网 老人晨练需注意七大事项/健肺之中医妙法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02期老人晨练需注意七大事项文/鹅毛笔(1)留心天气预报中的晨练指数预报。
晨练指数主要是综合一些基本的气象要素,如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污染情况等,来指导人们进行晨练活动。
晨练指数共有5个级别,其中第1级别最适宜进行晨练,以此类推,第5级别就是指气象条件都不是很好,不适宜进行晨练活动。
老年人可以根据晨练指数来确定自己运动量的多少。
(2)不应空腹晨练。
营养物质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身体正处于低代谢阶段,如果不在运动前得到一些补充,那么会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老年人在晨练之前,应该先要适当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
(3)晨练的时间也有讲究。
晨练的最佳时间为出太阳之后一小时,这时空气中的污染物都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下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
(4)室内锻炼强度要小。
进行室内锻炼时,运动量不宜过大,一般掌握在室外运动量的50%~60%就可以了。
在室内进行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空气的通畅,还可以在锻炼的时候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
(5)室外运动半小时最好。
老年人晨练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30分钟为最佳。
在运动之前进行一些准备性活动,并且运动方式也不要太剧烈,以免引起肌肉拉伤、骨折等情况出现。
(6)准备工作要做好。
老人在进行运动时,应尽量结伴,并且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做好准备工作。
如夏季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秋季应及时增减衣物等。
有疾病的老人,应在家人陪同下进行锻炼。
(7)天天锻炼不科学。
老年人是否进行晨练,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其他因素综合确定。
如果不慎感冒,或者某种流行性疾病正在肆虐,老人就应该取消锻炼。
一周中4~5天进行锻炼最为科学。
健肺之中医妙法文/刘五云。
中老年人冬季晨练要得当

中老年人冬季晨练要得当很多中老年人习惯早起晨练,他们认为清晨的空气最清新、新鲜,此时晨练对健康有益,哪怕是冬天寒冷的气温也抵挡不了晨练的热情。
不少人的晨练频率如同上班一样,每周五六次,但这样的频率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过多的。
合理的运动频率,有效的运动量只要每周三四次就足够,其他的时间辅以休闲化的小运动量即可,关键在于保持心情愉快。
冬季晨练不宜过早冬季的早晨室内外的温差很大,体弱者、体温调节能力差的人,如果起床后立即从室内到室外,身体会很难适应气温的变化。
尤其是老年人,冷空气的刺激容易使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促使人体血管收缩,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心肌很容易缺血缺氧,严重的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据医疗气象学研究发现,有77%的心肌梗塞、54%的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感受性很敏感。
加之经过一夜睡眠,机体处于缺水状态,清晨的低温使得血小板易凝聚,血液黏稠度增大,很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梗。
因此建议老年人不宜过早进行晨练。
另外,人们普遍喜欢在草坪、树林、花丛等有绿色植物生长的地方进行晨练,而冬天日出较晚,绿色植物还没有光合作用,不但没有新鲜的氧气,反而囤积了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冬季晨练最好选择太阳升起后再进行,通常上午9时至11时是锻炼的最佳时间。
晨练中可能发生的损伤晨练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不可使自己过度劳累,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
中老年人的运动不宜过快、过猛,运动量和运动幅度不要太大,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冬天晨练,尤其中老年人腿脚容易抽筋,如果抽筋不太严重,只要以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可使症状缓解,但要注意用力均匀缓慢,以免造成肌肉拉伤。
想要避免晨练中腿脚抽筋的情况发生,就要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并注意锻炼前后的保暖。
如果运动时间比较长,可在晨练间歇时喝杯淡盐水。
另外,有部分人曾经关节受过伤,关节组织受到过破坏,在锻炼身体时关节发出声响,且有卡住或疼痛的感觉,就要及时去医院接受医生详细的检查。
老年人晨练后别睡回笼觉

病之外 。还是很多女性美容护肤的好方法。
艾灸有行气活血 、消瘀散结的功效。 中医认为 气见热则行 ,见寒 则凝 ,很 多女性 因为过于追求风 度 ,导致体 内常有寒邪在身 ,气血运行不畅的女人
于女性而言 ,“ 肠年轻 ”才能 “ 长年轻” 。随着肠疗 美容的兴起 ,越来越 多的女性会到一些美容店去体
调理气血的功效。所 以 ,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喜 欢
用艾灸调理保健。9
2 0 1 8 . ・ 1 家庭科 技‘ 2 5 J 。
怎么可能拥有较好 的皮肤呢7艾灸可 以使热力深达 肌层 ,温 气行血 ,进而达 到温通经络 、散寒 除湿 、
吸收充分 ,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中药肠疗法
吸收的中药不会像 E l 服 中药那样经过肝脏代谢而降
低 效率 ,更可避免一些 胃肠道反应 .有助于患者 临 床症状 的改善 ,可达到治病又美容的双重效果。对
能 ,充分吸收药液 ,达到通腑降浊 、活血化瘀 、清 热解毒的效 果 ,可清 除体 内代谢废物或毒 素 ;同时
验肠疗美容。但是 ,美容机构 的肠疗与正规医疗机 构的肠疗还是有 区别的。
恒温的药液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营
养状态 ,提高新 陈代谢 ,不但有利于盆腔炎症芬:气 血顺畅
皮肤好
常有人说我皮肤保 养得好 ,甚至开玩笑称 ,这
样的 医生应该去皮肤科 。其实 ,这是 由于工作的原
因 。 自 己经 常被 艾 灸 的香 味 围绕 。 艾 灸 除 了 可 以 治
收和消散 ,也使得皮肤更加红润健康。很 多女性在 医院做过肠疗之后感觉皮肤变好 .并不是肠疗有直 接的美容效 果,而是 因为一些影响皮肤健康 的妇科
晨练的坏处有什么

晨练的坏处有什么
我想减肥,朋友都建议我进行晨练,每天跑上几圈甩掉身上的脂肪。
于是,我决定每天早上6点去跑步。
刚开始没什么感觉,渐渐的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舒服,也没感觉到自己收了。
我就查了大量的资料,想要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看看晨跑是否可以减肥,不查还好,一查吓一跳。
过早的晨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危害,我也去问了当地的医生,医生很证明我的结果是正确的。
它会给我们带来以下的危害:
一、清晨血压高:人们随年龄的增加血压也增高,尤其清晨的血压是很多人一天中最高的时段,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二、血液浓缩:4点到8点是一天中血液最浓的时间,此时运动出汗后更加重了血液浓缩,容易出现缺血性中风。
三、血糖最低:太早运动通常来不及吃早餐,运动中还会消耗血糖。
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易造成低血糖昏迷。
四、空气不好:太阳未出来之前,沿交通干线旁尤其是立交桥旁的1米多高度的空气中铅、镉等重金属浓度最高;树林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五、空气质量最差:早上5点到7点是一天中空气质量最差的阶段。
如果天气非常热或湿度很大时,树林密集的地方通风不良,人不运动都会感到憋闷缺氧。
六、意外伤害更多:黎明前的黑暗使得视野受限,意外受伤非常容易出现。
很多人群都喜欢晨练,认为晨练的好处多多,那么,晨练的坏处就被人多人忽视,究竟晨练的坏处有多少呢?这也是
锻炼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要不就会起到影响身体健康的危害。
现在很多的老年人一般都会早起晨练,看到我的调查结果,我想看到的每个人能够告诉身边的老人。
晨练是好的但是不要太早,一般在早上9点到10点是最佳的时期。
老年人晨练离树远点

龙源期刊网
老年人晨练离树远点
作者:诗红
来源:《保健与生活》2008年第08期
尽管医生、专家提醒说,最好不要早上锻炼,下午锻炼才更好,但老年人还是齐刷刷地去晨练。
那么,只好退而求其次,尽量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比如,不要去空气污浊的街边,应到公园、湖边锻炼。
可这里面也有一个误区:本来以为树下空气最好,而实际上,清晨的树下却是“废气”聚集。
大多数植物都是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到了晚上或黎明时分,则会因为接触不到太阳,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像人一样吸收大量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在树木密集的公园里,如果风力很小,空气相对不够流通,一夜间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就会大量聚集在树周围。
因此,尽管早上室外的空气要比室内清新,但树木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空气含氧量并不高。
老年人不像年轻人,身体较弱,再加上高血压、心脏病等各种慢性疾病的影响,锻炼时,更需要大量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的呼吸和足够的体力。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站在树下,不但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反而会过多吸入二氧化碳,严重时甚至可能由于氧气不足导致呼吸困难。
老人睡觉常犯的4个错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老人睡觉常犯的4个错误
导语:睡觉与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睡眠质量能保障健康,老人尤其要注意,老人睡觉时常常会犯哪些错误呢?
老人睡觉常犯的4个错误
老年人离退休之后,没有了在工作岗位上的那种紧张节奏,睡眠时间就可以自由安排了,不管白天或是晚上,什么时候想睡都可以去睡,但睡眠无规律,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是有害无益,以下几种错误的睡眠方式,应引起老年人的注意。
1、睡“回笼觉” 有的老年人晨练回家后,喜欢继续睡觉。
这样的习惯不仅会影响晨练效果,还不利于心肺功能恢复。
而且,晨练时肌肉产生的代谢物乳酸不易清除,反而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松弛无力。
2、午睡不当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30~60
分钟为宜。
避免睡在风口上,腹部。
老人晨练竟是最常见的短命习惯

老人晨练竟是最常见的短命习惯
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经常参加晨练和户外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但是,健身需要有科学的方法,不科学的运动不仅不能达到这些效果,反而适得其反,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危害。
误区一:晨练
很多人认为早晨空气好,适合锻炼。
其实,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空气质量较差,所以晨练应安排在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并且,不宜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树林密集的地方晨练,因为聚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无益健康。
其次,有雾的天气不宜晨练,因雾中含许多有害物质。
第三,空腹晨练易造成低血糖。
另外,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心血管病发病最高,尽量选择下午或晚上活动为妥。
误区二:饭后散步
不少老人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古话当作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
从近代医学观点看,吃饭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
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
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误区三:别人做什么活动都争相去学
这种习惯很不好。
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个人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否则会弄巧成拙。
另外,老年人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全面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才能让运动达到应有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天天晨练不一定有益
关于《老人天天晨练不一定有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按照晨练指数指导运动
天气预报中有一部分关于晨练指数的预报,用来指导人们进行晨练活动。
根据北京市专业气象台丁德平台长介绍,晨练指数主要是综合一些基本的气象要求,例如,根据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污染情况的不同而综合,共分为5个级别。
其中第l级别表示各种气象条件均好,是“最为适宜进行晨练”的情况。
第2级别相对于1级会有一些气象变化,像风力稍微大一些,或者是温度、湿度有一些增加,但是整体上不会引起明显的变化,这种是“适宜晨练”活动情况。
以此类推,第5级别就是指气象条件都不是很好,不适宜进行晨练活动。
在晨练指数级别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对于运动量多少的差别上没有固定要求,主要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晨练前应先吃些食物
有些老年人喜欢先晨练,然后再吃早饭,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宣武医院脑血管科叶静医生说,老年人在晨练之前,应该先要适当
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
由于营养物质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身体正处于低代谢阶段,如果不在运动前得到一些补充,那么会很容易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但是也不要吃得过饱,防止运动的时候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
同时,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服用药物要根据医嘱或药品的说明来正确使用。
对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病人,最好在晨练活动之前先服用一些降血压的药物。
出太阳后再进行晨练
有些老年人认为晨练就是应该越早越好,因此喜欢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出家门进行锻炼,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丁台长表示,经过一夜的时间,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堆积比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太阳出来之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进行一定的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晨练活动,就比较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
因此一般在没有大风或明显降雨的情况下,太阳出来之前进行晨练是不太适合的。
室外运动30分钟最适宜
北京宝迪沃健身俱乐部的白云波教练指出,老年人晨练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为最佳。
中老年人在锻炼时应该多注意进行一些内在肌肉协调和柔韧性的运动,像慢走和太极拳等活动,这些运动会保持肌肉、器官的稳定性。
同时,白教练还表示,晨练应该给予一些科学的指导,但不必非常专业。
这些指导主要是以安全性为主,即最好在运动之前进行一些准备性活动,如伸展、弯腰和下蹲等使肌肉伸拉的热身活动,避免突然的爆发力而引起肌肉拉伤、骨折等情况出现,同时也使得心肺循环不会遭受太剧烈的影响。
室内锻炼注意空气流畅
有些时候,由于室外天气的原因,导致一些人在室内进行锻炼,这时候也要注意一些事情。
白云波教练说,中老年人如果是在室内锻炼的话,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深蹲、弓步走等项目,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做仰卧起坐或者哑铃操等活动,但是一定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一般掌握在室外运动量的50%-60%就可以了。
另外,120急救中心医生也表示,在室内进行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空气的通畅,不要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锻炼。
另外,在锻炼
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调节一下心情和气氛。
做足准备防止突发
在晨练中,难免会有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那么老年人在晨练的时候需要如何防止意外的发生呢?
记者从120急救中心处了解到,有疾病的老年人在锻炼的时候身边应该有人陪护,而且陪护人员最好掌握一些相关的急救知识,最好随时携带一些“速效救心丸”之类的药品,这样在突然发病的情况下便于呼叫和采取一些心肺复苏的急救措施。
在夏天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现象的发生。
入秋早晚天气变化比较明显,温差较大,因此要注意适当地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减少感冒、心绞痛等疾病的发生。
天天锻炼并不科学
有些中老年人已经养成了天天晨练的习惯,其实这并不科学。
医生提醒说,并非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锻炼的,晨练也要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千万不要为了锻炼而去锻炼。
如果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例如有感冒、发烧等症状,或者一些疾病正处于
急性期或者发病期,就应该避免进行晨练,前一天睡眠状况不好的人,也不适合进行晨练。
叶静大夫同时表示,一些心率不齐、心慌心乱、肾功能不好、贫血和肝脏有问题的老年人都要注意最好不要进行晨练,或者进行一些小运动量的活动。
另据白云波教练介绍,一周中4―5天的时间进行锻炼最为科学,然后休息一两天,使身体得到恢复和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