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的临床观察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行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对照组显效64例(53.3%),有效35例(29.2%),无效21例(17.5%),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显效89例(74.2%),有效23例(19.2%),无效8例(6.6%),总有效率为93.4%。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12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 mg/ml,静脉滴注2~3次/d,连续给药2 d,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哮喘、咳痰、肺部哮鸣音等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变轻;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哮喘、咳痰、肺部哮鸣音等症状一定程度减轻;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哮喘、咳痰、肺部哮鸣音等症状基本没有变化,甚至略有加重[2]。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
3 讨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症状,患者多出现咳嗽、喘息、气急、胸闷等反复发作的临床症状。
支气管哮喘的病程普遍较长,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且具有反复性、长期性、弥散性与可逆性等临床特点,目前尚无彻底治愈此症的方法与药物。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其他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类药物相比,其具有半衰期长、组织选择性高、酸性环境中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等药代动力学特点,是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的一线药物。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

较 对照组 明显减 少, 肺 功能及 呼吸 困难评 分 均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 两组 患者 不 良
反应 发 生情 况相 比 , 差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结 论 小剂量 罗红 霉素联 合 氨 溴 索可显 著 改善 支 气管扩 张
治 疗 儿 童 跟 骨 关 节 内骨 折 的 疗 效 分 析 [ J ] .实 用 骨 科 杂
志 ,2 0 1 6,9 ( 2 2) :8 5 5—8 5 7.
r e s u h s o f t r e a t m e n t [ J ] .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 B r ,2 0 0 0 ,8 2
河南外科学杂志 , 2 0 1 2 , 3 ( 1 8 ) : 1 1 —1 3 .
( 收稿 1 3期 : 2 0 1 7— 0 9— 2 7修 回 日期 : 2 0 1 7—1 0—1 7 )
c a l c a n e a l f r a c t u r e s i n c h i l d r e n [ J ] .F o o t ( E d i n b ) , 2 0 1 5 , 2 5
次1 5 0 mg , 每 日 1次 。两组 患者均接 受 6个 月的治 疗。分 别测量 治 疗前 后 的痰 量 、 肺 功 能及 改 良英 国 医学研 究
学会 呼 吸 困难 ( mo d i i f e d B r i t i s h m e d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c o u n c i l , m MR C ) 问卷 , 治 疗 期 间观 察 药 物 的 不 良反 应 。结 果 两 组 患者 治疗前 的痰量 、 肺功 能及 呼吸 困难评 分相 比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 . 0 5 ) 。 观 察 组 患 者 治 疗 后 的 痰 量
小剂量罗红霉素、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价值

小剂量罗红霉素、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价值支气管扩张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属于获得性疾病,在青年以及儿童中高发,一般为肺组织、支气管周围炎症反应引发支气管壁损伤,对于支气管壁弹性破坏,诱发患者产生支气管腔异常,其中会存在不可逆扩张及变形,临床一般表现出气道感染、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反复咳血等情况。
患者病情反复会导致其无法积极有效控制,容易并发感染。
我国支气管扩张的整体发病率约为0.2%。
其发病原因一般与肺组织感染、支气管感染以及支气管先天发育缺陷等。
相关其中罗红霉素、红霉素对于支气管扩张、气道化脓性变化以及弥漫性支气管炎效果较为理想,长期服用能够预防支气管扩张反复产生。
低浓度氨茶碱能够具备抗气道炎症以及免疫功能效果。
本次研究针对罗红霉素以及氨茶碱对针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一、支气管扩张疾病特点有哪些?支气管扩张一般由支气管及周围肺部组织诱发的慢性炎症,会造成周围管壁组织结构以及近端支气管结构受到损害,使其出现不规则、不可逆的扩张,为临床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化脓性疾病。
支气管扩张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会诱发患者产生肺部细菌感染。
一般发病原因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其他细菌感染,同时,铜绿假单胞菌会诱发气管引流功能受损,使其出现气道阻塞,诱发防御功能缺陷而导致其中支气管扩张进行性破坏,会造成肺功能逐步降低,诱发呼吸衰竭、肺心病及死亡,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影响。
临床病例分析中发现,40岁以后患者的病情能够及时缓解,但50岁以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体力相对较差,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度较低,因此,针对于40-50岁的患者提倡为其结合保守治疗。
如患者为良性肿瘤堵塞导致的支气管扩张,切除方法一般为进行肿瘤治疗,肺结核引发的支气管扩张,结核病变表现稳定,因此,无需实施手术治疗。
如患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或患者的心肺功能表现较差,会导致其无法有效承受手术,只能接受内科治疗。
如患者的医疗条件及生活条件良好,日常工作清闲,保守治疗患者的病变一般可维持稳定,如患者野外作业及体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的医疗条件不好,支气管扩张的恶化治疗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病变切除。
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

随机分为两组 , 组 8 例患者 采用 阿奇霉 素联合小 剂量 茶碱治疗 , 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 方法。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 治疗 5 对
率分别 为 9 .6 17 %和 7 .5 , 3 7 % 两者具 有显著差异( P<0 0 ) 两组间咳嗽消失时间亦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 .1 , 量茶碱治疗 咳嗽变 异型哮喘疗效 满意。
二 、 疗方法 治
治疗组患者 给予 阿奇霉 素( 1天 0 5g第 2— 第 . , 5天 02 .5
的合成 , 而发 挥抗 哮 喘作 用 。阿奇霉 素 的抗菌 谱 较广 , 从 组织渗透性好 , 呼吸 道 内浓 度 可达 同期 血浓 度 的 1 在 0~10 0 倍, 具有抗 生素后效应 , 其对 支原体 、 原体等 较易诱 发哮 喘 衣
咳 嗽 变异 型 哮 喘 (og ai t s maC A) 慢 性 咳 嗽 cuhvr , 组间疗 效 差异显 著 ( 37 % 两 P<00 ) . 1 。治疗 组 和对照组 患 者 接 受 治 疗 后 咳 嗽 消 失 时 间 分别 为 4 6 .7± 25 . 3天和 7 1 .8±3 1 . 4天 , 两者问具有显著差异 ( 00 ) P< . 1 。
的非典型微生物具有独特 的抑制作用 。氨茶碱为有效 的支 气 管扩张剂 , 能抑制磷酸二 酯酶 , 拮抗 腺苷受 体 , 降低 细胞 内钙 离子浓度 , 小剂量茶碱 即可发挥 抗炎 和免疫 调节作 用 J 。阿
g、 ) 茶碱 缓 释片 ( . 2 0 1g,/日) 对 照组 患者 给 予茶 碱 、 喘 , 舒 灵、 酮替芬等治疗 。疗 程依 患者病情而定 , 最长不超过 4周 。
由于 C V患者存在 着持续的气道炎症 , A 故治疗原则 上应
阿奇霉素维持治疗对感染恶化的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9 J S t e f f e l J , L a t i n i R A, A k h m e d o v A, e t a 1 .R a p a my c i n ,b u t n o t
1 1 2 j L e w i s B P, B u r g e C B, B a r t e 1 D P .C o n s e r v e d s e e d p a i i r n g ,o t f e n
l f a n k e d b y a d e n o s i n e s , 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 t h o u s a n d s o f h u ma n g e n e s a r e
1 l 0 j C a r t h e w R W, S o n t h e i me r E J . Or i g i n s a n d Me c h ni a s m s o f m i R N A s
a n d s i RNAs . Ce l 1 . 2 00 9。 1 3 6: 6 4 2 - 6 5 5 .
此, 美 国研究人员进行 了一项多中心 队列研究 , 旨在了解 A L I 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否与年龄及种族相关 。研究对象为存 在 A L I 发 病风险的 5 2 0 1 例 患者 。结果发现 : A L I 的发病率为 5 . 9 %; 患者 院内总病死率为 5 . 0 %, 其中A L I 患者病死率为 2 4 . 4 %。男性患者
罗红 敏 , 胡森 , 编译 自 C h e s t 》 , 2 0 1 3 , 1 4 3 ( 4 ) : 9 0 1 — 9 0 9
支气管扩张症

毒性物质吸入
炎症性肠病
移植
病理改变
大体:
① 柱状扩张:支气管呈均一管形扩张
② 囊状扩张:扩张的支气管腔呈囊状改变
③ 不规则扩张:管腔呈不规则改变或呈串珠 样改变
病理改变
组织病理 ① 支气管炎症及纤维化、支气管壁溃疡、鳞 状上皮化生和粘液腺增生 ② 病变支气管相邻的肺实质也可有纤维化、 肺气肿、支气管肺炎和肺萎陷 ③ 炎症可致支气管壁血管增多,并伴相应支 气管动脉扩张及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吻合
• 部分研究发现可以减少发作次数
• 支气管扩张剂需要在痰液引流后使用,增
加效果
支气管扩张的雾化治疗
1.不能使用DNA酶
2.判断支扩患者是否存在气道可逆性,成
人患者可以考虑beta2-受体激动剂和胆
碱能阻断剂
3.激素的使用:可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痰 液和改善肺功能,目前不推荐常规使用
雾化抗生素的治疗
支扩诱发因素
种类 感染 细菌 真菌 分枝杆菌 病毒 免疫缺陷 原发性 诱发因素 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肺炎克雷白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腺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麻疹病 毒,百日咳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包括 IgG 亚群的缺陷 (IgG2,IgG4),慢性肉芽肿性疾病,补体 缺陷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HIV感染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
• • • • 中年女性 反复咳嗽,黄浓痰12年:量多,分层 间断咯血5年:少量至大量 肺功能提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FEV1占预计值 的58%,FVC占预计值的67% • 胸部高分辨CT显示右上肺和左下肺支气管扩张 • 痰培养 铜绿假单胞菌++ • 肺外表现:杵状指,消瘦,乏力,眠差,活动后 气急加重,合并肺心病,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
低剂量阿奇霉素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效果及对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李霞

低剂量阿奇霉素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效果及对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李霞发布时间:2023-06-15T06:53:29.87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7期作者:李霞[导读] 目的分析低剂量阿奇霉素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街道滨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 641400【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阿奇霉素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为例,从中抽取50例参与本文研究,其入院时间为2021-10至2022-10,并将入院时间作为分组依据,组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方法与低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不同的治疗效果。
结果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对比(p>0.05),无差异性,而治疗后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指标更高;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对比(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指标更低。
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低剂量阿奇霉素治疗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奇霉素;COPD稳定期;低剂量;肺功能;炎性因子慢阻肺(COPD)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以气流受阻为特征的肺部病症,无法治愈,只能以持续对症治疗抑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其可以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其中,稳定期的治疗尤为关键。
阿奇霉素是半合成的十五元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具备较长的半衰期,药物进入机体后可快速达到血药浓度,且渗透力强,具备较高的抗菌和免疫调节作用[1],有研究表明,低剂量的阿奇霉素即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遂本文开展如下研究。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中抽取本文观察对象,共计50例,并将其按照入院时间(2021-10至2022-10)分成两组,一组命名对照组,一组命名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范围:50岁-73岁,平均(62.34±3.22)岁;病程范围:1-10年,平均(5.22±1.01)年。
观察阿奇霉素(低剂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气道中肿瘤

观察阿奇霉素(低剂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气道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及实际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9-09-18T17:08:31.8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9期作者:史立卜[导读] 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使用低剂量的阿奇霉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气道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河北省宁晋县耿庄桥中心卫生院内科河北宁晋 055554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的阿奇霉素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身上,对其气道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祛痰、扩张支气管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以及TNF-α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使用低剂量的阿奇霉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气道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阿奇霉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坏死因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气流阻塞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此病若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发展为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此病跟有害气体、颗粒以及异常的炎症反应有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全世界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将近10%。
目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多认为与慢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患者通常采用常规祛痰、扩张支气管治疗,但是,效果不太理想,有研究表明,低剂量的阿奇霉素可有效减少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1]。
因此,本文就低剂量的阿奇霉素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支扩)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慢性气道炎症引起的支气管不可逆扩张、变形,易反复发作且难以控制,极易合并感染,治疗方面主要为急性加重期的抗炎、祛痰等治疗和稳定期的维持治疗,但慢性稳定期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免疫调节治疗作用近来引起相当的重视,作者对我科2009年1月~ 2010年3月收治的支扩患者稳定期进行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入住我科的支扩患者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36~68岁,平均43.6岁;病史3~14年,平均6.1年;其中柱状扩张24例,囊状扩张16例。
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咳嗽、咳痰或合并咯血症状,经高分辨CT检查证实为支扩,且FEV1占预计值40%~80%、血气分析无呼吸衰竭表现。
1.2方法入选病例急性期就诊时均予抗生素治疗,治疗1周症状好转以后停用静脉补液,接着口服阿奇霉素0.25g,每周3~4次,疗效观察半年。
所有患者记录治疗前后咳嗽情况、痰液性状、痰量,记录观察开始前相同时间内发作次数和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次数。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痰培养等检查。
期间若有急性加重需到医院就诊或增加随访次数,可酌情加用抗生素、化痰药、止咳药,如累计使用阿奇霉素之外的抗生素超过8周予剔除。
急性加重评定标准参考Kim等[1]的标准,至少满足以下9项中的4项:①痰量或痰色的改变;②呼吸困难加重;③咳嗽加重;④发热;⑤喘息加重;⑥全身情况不适或活动量明显下降;⑦肺功能减退;⑧胸部影像学上可见肺部病灶的进展;⑨肺部听诊的变化。
1.3疗效判断痰液性状(Miller分类法):透明非脓性痰为(-);少许脓性透明痰为(+);粘液性痰,脓性约占≤1/3为(++);粘液性痰,脓性约占1/3~2/3为(+++);粘液性痰,脓性约≥2/3为(++++)。
痰量:<2ml为(+);2~10ml为(++);11~50ml为(+++);>50ml为(++++)。
无咳嗽为(-);轻咳为(+);中等咳嗽为(++);重度咳嗽为(+++);特重咳嗽为(++++)。
效果明显:临床症状或检查结果达到或超过3个梯度,如从(++++)改善为(+)。
效果中度:改善程度超过2个梯度。
效果轻度:改善超过1个梯度。
无效:临床症状或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方差齐性检验后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作次数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发作次数减少,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具体见表1。
表1治疗前后急性发作次数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痰量减少与咳嗽减轻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痰量减少总有效率达92.5%,咳嗽减轻有效率达95.0%,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具体见表2。
表2治疗后痰量减少及咳嗽减轻效果[n(%)]
2.3痰培养治疗后患者痰液微生物学的细菌谱发生了变化,痰培养的总体阳性率降低,痰培养阳性例数分别从29例减少至6例,细菌清除率为79.3%,治疗后痰菌显著减少(P< 0.05),未清除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杆菌各2株,克雷白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各1株。
3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所导致的,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管腔形成不可逆性扩张、变形,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黏性、脓性痰,呼吸困难或反复咯血,常因病情反复而加重、支气管进行性破坏导致肺功能逐渐降低,严重者并发肺心病、呼吸衰竭,是导致呼吸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支扩有许多相关因素及病因,总体来说,其发生可归结于以下两个因素:①感染的持续刺激;②气道阻塞、支气管引流功能损害和防御功能的缺陷。
两种因素可以同时存在,互为因果。
感染常是导致支扩反复发作和加重的重要因素,全球4个支扩临床研究中心分离出稳定期支扩患者最常见的致病菌依次是流感嗜血杆菌(占29%~42%)、铜绿假单胞菌(占13%~31%)、肺炎链球菌(占6%~13%)[2]。
国内有报道[3]引起支气管扩张的常驻菌群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36.36%、流感嗜血杆菌36.36%,其他细菌27.27%。
本研究运用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扩患者,结果显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梁结柱
作者单位:51140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组总发作次数人均发作次数
治疗前46 2.01±0.07
治疗后17*0.86±0.09*
症状效果明显效果中度效果轻度无效总有效痰量减少23(57.5)9(22.5)5(12.5)3(7.5)37(92.5)咳嗽减轻25(62.5)10(25.0)3(7.5)2(5)38(95.0)
·临床经验·
示治疗后咳嗽、咳痰症状减轻,痰量减少,肺内啰音减少或消失,治疗后痰菌阳性例数减少,痰菌清除率增加,并且急性发作次数减少,国内也有相同报道[4]。
其机制可能是阿奇霉素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产生很多毒性物质,如外毒素、蛋白酶、生物膜形成、黏附运动等[5],从而抑制了细菌的活力。
同时阿奇霉素亦能减少气道其他细菌的定植和繁殖,如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目前没有对于细菌本身作用机制的相关报道,可能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气道上皮的炎症因子(如IL-6,IL-8,TNF-α等)、防御素、黏附分子、上皮-黏膜屏障等均有调节作用[6],从而改变宿主的免疫功能有关。
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是很清楚,但由于本研究收集例数相对偏少,痰培养阳性率相对偏低,只采用自身对照,缺乏随机对照试验,故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了解阿奇霉素对细菌的作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其小剂量长期使用是安全的[7]。
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
本研究中除少数患者服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嗳气、反酸等消化道症状外,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治疗中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大环内酯类药物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除了其对病原菌的直接作用外,它还抑制炎症介质产生及免疫调节活性,长期小剂量应用在慢性肺炎症性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抗炎机制主要和抑制氧化爆发、细胞因子有关[8]。
有报道[3]运用大环内酯类中红霉素小剂量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满意。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第二代部分合成衍生物,在红霉素内酯环中加入一个甲基化的氮原子,不仅保留了红霉素的优点,又对酸稳定、降低胃肠道刺激和抗嗜肺军团菌、嗜血流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活性方面优于红霉素[9]。
本研究提示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能改善支扩的临床症状,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可预防其急性加重,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Kim DN,Lazarus AA.Management of bronchiectasis[J].Dis Mon, 2008,54(8):540-546
2Pasteur MC,Helliwell SM,Houghton SJ,et al.An investigation into causative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ectasi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2:1277-1284
3王伟,徐少华.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疗效观察[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41(4):449-458
4顾晓花,沈策.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1):38-40
5Mitsuya Y,Kawai S,Kobayashi H.Influence of macrolides on guanosine diphospho-D-mannos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n Pseudomonas biofilm[J].J Infect Chemotherapy,2000,6(1):45-50 6Wozniak DJ,Keyser R.Effects of 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of macrolide antibiotics on Pseudomonas aeruginosa[J].Chest,2004, 125(2Suppl):62S-69S
7金玲湘,颜雪琴,翁海霞.小剂量阿奇霉素长期治疗慢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安全性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与治疗学,2003,8(2):213-214
8何志义,冉丕鑫,钟南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慢性肺炎症性疾病中的抗炎症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24(6):353-355
9杨世杰,杨宝峰,王怀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3
(收稿: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