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阿奇霉素是一种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该药物具有选择性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是临床上治疗感染的主要药物。

但该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明确阿奇霉素的药理学特性,在临床上得到合理应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阿奇霉素;不良反应阿奇霉素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类药物,该药物抗菌谱广泛、能够对多种支原体、衣原体、革兰氏阳性菌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该药物对一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嗜血杆菌也有一定的效果,补足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嗜血杆菌作用不明显的空缺[1],同时相比同类抗菌药物红霉素,具有更广、更有效的抗菌作用。

该药物是临床上治疗感染类的一线药物,用药量少,减少了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得该药物在儿科、妇产科同样得到广泛的应用。

虽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少,但需要对出现的副作用进行分析,对保证药物的合理应用和临床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1阿奇霉素的作用机制阿奇霉素抗菌的作用机制和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同,通过对结核50s亚基的结合,来对细菌转肽进行阻断,达到抑制RNA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效果。

阿奇霉素能够对多种致病菌产生效果,如金黄色葡萄菌、溶血性链球菌、革兰阳性需氧菌等,该药物不受使胃酸影响,在人体内分布广泛,在临床上治疗细胞内病原体导致的病菌感染具有显著效果。

2临床应用2.1呼吸系统疾病随着环境污染严重,使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呼吸道疾病以及肺部炎症性疾病多数有感染所引起,阿奇霉素能够对呼吸道炎性反应以及肺部炎性反应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该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并能够减少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痰量[2],临床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能够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肺功能,大剂量则减少痰量。

另外,阿奇霉素是临床上治疗小儿非典型性病原体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2.2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的临床观察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的临床观察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行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对照组显效64例(53.3%),有效35例(29.2%),无效21例(17.5%),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显效89例(74.2%),有效23例(19.2%),无效8例(6.6%),总有效率为93.4%。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12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 mg/ml,静脉滴注2~3次/d,连续给药2 d,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哮喘、咳痰、肺部哮鸣音等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变轻;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哮喘、咳痰、肺部哮鸣音等症状一定程度减轻;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哮喘、咳痰、肺部哮鸣音等症状基本没有变化,甚至略有加重[2]。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

3 讨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症状,患者多出现咳嗽、喘息、气急、胸闷等反复发作的临床症状。

支气管哮喘的病程普遍较长,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且具有反复性、长期性、弥散性与可逆性等临床特点,目前尚无彻底治愈此症的方法与药物。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其他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类药物相比,其具有半衰期长、组织选择性高、酸性环境中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等药代动力学特点,是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的一线药物。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6大治疗方法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6大治疗方法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6大治疗方法支气管扩张症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反复咳嗽、咯痰等症状,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维持肺功能稳定,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抗菌药物使用、抗炎治疗、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其他药物的使用、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体位引流、用力呼气技术、呼气正压面罩、口腔呼吸道振荡器、高频胸壁振荡背心、肺内振荡通气等呼吸道清理技术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基础且有效的方法,不仅可通畅呼吸道,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减轻炎症和防止气道的进一步损伤。

一项随机交叉试验证实,每天2次的物理治疗可有效减轻咳嗽,减少24h排痰量,提高活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可避免感染对呼吸道造成的进一步损伤,有助于维持肺功能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支气管扩张症患儿出现急性加重时,可考虑应用抗菌药物。

仅有脓性痰液或仅痰培养阳性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对于是否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尚存在争议。

雾化吸入给药可减少不良反应。

在成人,有研究使用吸入性抗菌药物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痰菌量,增加痰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率,且极少出现细菌耐药和新的致病菌。

文献报道在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患儿中应用吸入性抗菌药物可改善肺功能,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定植密度,减少住院天数及口服抗菌药物时间。

但在非CF 患儿中尚无相关的大规模临床研究。

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病情急性加重时抗生素选择。

儿童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时的抗生素选择病原首选疗程(d)备选疗程(d)肺炎链球菌阿莫西林14克拉霉素14Hib(β内酰胺酶阴性)阿莫西林14克拉霉素、头孢曲松(Ⅳ)14Hib(β内酰胺酶阳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4克拉霉素、头孢曲松(Ⅳ)14卡他莫拉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4环丙沙星14MSSA氟氯西林14克拉霉素14MRSA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4利奈唑胺14克雷伯菌或肠道杆菌口服环丙沙星14头孢曲松14铜绿假单胞菌口服环丙沙星14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氨曲南、美罗培南14注: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MS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对比研究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对比研究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对比研究王蓓;刘冬;许西琳【摘要】目的研究长期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与小剂量阿奇霉素在稳定期COPD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罗红霉素组20例,阿奇霉素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罗红霉素组每天口服一次小剂量罗红霉素150mg,阿奇霉素组每天口服一次小剂量阿奇霉素125mg,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1年.各组患者均允许吸氧,常规治疗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同时比较三组FEV1、FEV1/FVC、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加重发作频率(人/年)和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罗红霉素组累计急性发作频率为3个月7次,6个月10次,12个月14次;阿奇霉素组累计急性加重频率为3个月5次,6个月8次,12个月10次;对照组累计急性发作频率3个月10次,6个月15次,12个月24次,三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红霉素组与阿奇霉素组患者在FEV1/FVC(%)、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PaO2、PaCO2和痰量上均较对照组有较明显改善.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效果安全有效,可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延缓气道重塑,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年(卷),期】2019(021)006【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罗红霉素;阿奇霉素;COPD;小剂量;长期【作者】王蓓;刘冬;许西琳【作者单位】832000 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一科;832000 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一科;832000 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一科【正文语种】中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可危害患者健康[1]。

观察阿奇霉素(低剂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气道中肿瘤

观察阿奇霉素(低剂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气道中肿瘤

观察阿奇霉素(低剂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气道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及实际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9-09-18T17:08:31.8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9期作者:史立卜[导读] 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使用低剂量的阿奇霉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气道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河北省宁晋县耿庄桥中心卫生院内科河北宁晋 055554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的阿奇霉素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身上,对其气道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祛痰、扩张支气管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以及TNF-α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使用低剂量的阿奇霉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气道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阿奇霉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坏死因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气流阻塞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此病若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发展为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此病跟有害气体、颗粒以及异常的炎症反应有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全世界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将近10%。

目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多认为与慢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患者通常采用常规祛痰、扩张支气管治疗,但是,效果不太理想,有研究表明,低剂量的阿奇霉素可有效减少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1]。

因此,本文就低剂量的阿奇霉素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治疗支原体肺炎小儿联用小剂量甲强龙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治疗支原体肺炎小儿联用小剂量甲强龙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治疗支原体肺炎小儿联用小剂量甲强龙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联用小剂量甲强龙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治疗支原体肺炎小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于2020年至2023年在我院进行,共纳入80名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名。

对照组接受单一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联用治疗。

观察症状缓解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并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3.7±0.17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9±0.22天(P<0.05)。

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轻度胃部不适和食欲减退各1例,对照组轻度腹泻和恶心各4例和3例。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联用小剂量甲强龙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支原体肺炎小儿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字】支原体肺炎;小剂量甲强龙;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临床应用支原体肺炎作为儿童感染的常见病之一,持续对孩子的健康构成威胁。

近年来,联用小剂量甲强龙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备受医学界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旨在探讨该方法在治疗支原体肺炎小儿中的可行性和潜在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明确的治疗方向。

具体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研究于2020年至2023年在我院开展,旨在探究联用小剂量甲强龙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治疗支原体肺炎小儿中的效果。

研究对象包括80名支原体肺炎确诊的儿童,其中对照组40名,实验组40名。

对照组中男性25名,女性15名,年龄范围2至6岁,平均年龄为4.3岁;实验组中男性23名,女性17名,年龄范围2至6岁,平均年龄为4.5岁。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实验组实验组中的患儿在确诊支原体肺炎后,首先进行PPD皮肤试验,以排除结核感染。

一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例讨论-张丽娜

一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例讨论-张丽娜

药学监护:患者长期口服莫西沙星片,需警惕霉菌性感染,转氨酶升高、肌腱炎、肌 腱破裂等不良反应,嘱患者服药期间避免紫外线及日光下过度暴晒,定期监测肝功能。
诊疗过程
初始治疗方案
治疗目的
抗感染 化痰止咳 清热化痰 化瘀止血 降血压
治疗药物
盐酸莫西沙星片 盐酸氨溴索片 乙酰半胱氨酸片 复方鲜竹沥液 云南白药胶囊 硝苯地平控释片 复合维生素B片 维生素C片
8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情况
病案号: 性别:男 年龄:岁 体重:60 kg 身高:170 cm 无吸烟、饮酒不良嗜好 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特殊物品过敏史 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病例介绍
既往史 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约每日1 - 2口, 不伴发热、畏寒、寒战、乏力、盗汗等不适,曾就诊某康复医院诊断“支气 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给予沐舒坦、复方鲜竹沥、头孢克肟治疗,具体 治疗不祥,后间断发作,秋冬季节加重; 高血压30年; 脑出血史11年; 家族史 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体健;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疾病史。
病例介绍
入院诊断
1、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 2、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 3、脑出血史
诊疗过程
第 1日
S: 10天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咳嗽、咳痰、痰为红褐色血痰,约每日10口左右。
O:T 36.6 ℃ P 70次/分 R 22次/分 BP 122/80 mmHg。 A:考虑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可能大。 P : 1.完善血、尿、便常规、生化、血气分析、呼吸道九联检;完善支气管镜检查和 冲洗;2.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抗感染、盐酸氨溴索片和乙酰半胱氨酸片化痰止咳、复 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云南白药胶囊止血、硝苯地平控释片降血压、阿托伐他汀钙片 稳定斑块、复合维生素B片和维生素C片辅助用药。

小剂量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小剂量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33期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属于临床较为罕见的具有不可逆性的阻塞性肺疾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主要是指由药物不良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毒气体吸入、肺移植、异体骨髓抑制、感染等原因所导致的小气道上皮细胞损伤。

该病症以气促、喘息、持续或反复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肺部可闻湿啰音或(和)喘鸣音[1]。

当前对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通常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

有报道显示,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有利于患儿喘息、咳嗽等症状的改善[2],可促进患儿康复。

鉴于此,收治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76例,探讨分析小剂量阿奇霉素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2月-2019年2月收治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76例。

⑴入组标准:①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下呼吸道感染或肺损伤患儿,且临床主要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③肺功能检查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CT 显示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马赛克灌注征、气体潴留征。

⑵排除标准:①先天支气管肺发育异常者。

②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吸入异物、支气管哮喘者。

③严重心肝肾肺功能障碍及免疫缺陷疾病者。

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方法:①对照组患儿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主要为口服孟鲁司特钠或静脉应用多索茶碱进行平喘,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或复方甘草片口服药进行止咳,湿啰音患儿进行吸痰治疗,重症患儿吸氧,所有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治疗等。

研究组患儿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口服治疗,1次/d,3~5mg/kg,连服3d 停服,4d 为1个疗程,可根据患儿病情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
2015-08-26T15:29:22.7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9期供稿 作者: 徐帅1 王海洪1 夏春晓2
[导读] 1邳州市新集卫生院 221300;2邳州市徐楼卫生院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可有效改善临床病症,降低炎性水平。

徐帅
1 王海洪1 夏春晓2
(1邳州市新集卫生院 221300;2邳州市徐楼卫生院 221300)
【摘要】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方法:支气管扩张患者14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73例行常规治
疗,观察组
73例加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日痰量、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呼吸困难评分、支气管
扩张评分(分布范围评分、管壁厚度评分、扩张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阿奇
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可有效改善临床病症,降低炎性水平。
【关键词】 小剂量;阿奇霉素;支气管扩张
【中图分类号】R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341-02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呼吸功能,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降低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
力和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以药物治疗为主。阿奇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1]
。此次研究选取支气管扩张患者146例,随机分两组,实施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支气管扩张患者146例,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呼吸系统
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
73例,年龄28~70(42.6±7.1)岁,病程1~10(5.4±1.8)年,男39例,女34例。观察组73例,
年龄
26~71(42.8±6.9)岁,病程1~11(5.2±1.6)年,男41例,女32例。两组年龄、病程、性别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药物为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莫西沙星等。观察组加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湖
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64211,规格250mg),口服剂量为250mg/次,2次/周,疗程6个月。

1.3 评定标准
呼吸困难评分[2]:采用0~4分进行评定,满分4分,分数越高,呼吸困难病症越严重。
支气管扩张评分[3]:全肺6叶,0~3级记0~3分,满分18分。⑴分布范围评分。0级无扩张,1级1~5个肺段,2级6~9肺段,3级9个
肺段以上。⑵管壁厚度评分。根据支气管厚度
c与伴行动脉管径a比值评定,0级无增厚,1级c≤0.5a,2级0.5a<c≤a,3级c>a。⑶扩张程
度评分。根据支气管内径
b与伴行动脉管径a比值评定,0级b≤a,1级a<b≤2a,2级2a<b≤3a,3级b>3a。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6.0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日痰量、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支气管扩张可简称为支扩,是指支气管持久性扩张并伴有支气管壁的破坏,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
嗽、咳脓痰及反复咯血,会影响影响到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明显降低机体的呼吸功能,进而影响到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药物治疗
是支气管扩张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阿奇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4],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
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不影响核酸的合成)。阿奇霉素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可在体内分布广泛,能及时将其送至
炎症部位。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可有效显著降低炎性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患者的相关指标均得
到了显著改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分析如下:阿奇霉素可直接抑制肺组织对组胺和乙酰甲胆碱的刺激反应,并抑制黏液分泌,进而
减轻了气道炎症,缓解病症。
【参考文献】
[1] 顾晓花,沈策.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 [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10(1):38-40.
[2] 柴协力,沈蔚,胡子民.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5):617-619.
[3] 戴一帆,吕群,王建军.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缓解期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11):897-899.
[4] 杨晓红.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缓解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8):38-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