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山地红楠天然林群落特征研究
红叶石楠种防火林带的研究

2020.08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的敌人,是世界十大灾害中一个。
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烧毁整片的森林资源,导致森林环境及景观的破坏,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特别大的火灾还会破坏生态平衡,改变气候,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洪水泛滥,水源枯竭。
森林防火的形式越来越严峻。
建立森林防火带可以预防和阻隔森林火灾,又能够增加森林资源,即有防火的作用,又可以增加社会和环境效益,由被动防火的情况转变为主动的防火,还对林业的多种经营有益,可以改变林区经济落后的情况,又有益于森林储存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不断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要建立防火林带,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还有选择何种物种进行防火林带的建立。
所以就需要对树种的抗火性,生态学特性及造林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树种有不同的燃烧特性,比如说是含水率、油脂率、发热量等,这些特性决定了不同树种的耐火性。
在森林火灾后,不同树种在不同的环境中恢复及自我更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特性反映出考虑了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耐火性。
耐火性强的物种在合适的环境在可以自动更新森林的防火林带,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特性。
1 建立生物防火林带的原则1.1 坚持适地树的原则,重点在于实效性生物防火林带建立的树种,必须具有防火性和耐火性,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自我更新能力强的特点。
1.2 自然阻隔和生物阻隔的结合。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再配置以防火林带,达到防火的目的。
1.3 新造林带和改造林带相结合利用原有的生土带,改建成生物防火带,结合采伐痕迹营造防火副林带。
对现有的防火林带,砍伐掉易燃物种,以保存稀疏林带,适当的补种,最终保证林分较高的防火性能。
在防火林带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大生物多样性的创造,促进生物演替,增加森林的生态功能。
2 我国生物防火物种研究的主要方法我国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物种业非常的多,这就为防火林带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以前大多采用调查火烧迹地、火烧以测试其含水量、含脂量等测定值,依据此选择防火物种。
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用材林林分密度管理初探

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用材林林分密度管理初探
赖建强
【期刊名称】《林业勘察设计》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对闽南沿海山地Ⅲ类立地条件下19年生火力楠密度试验林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用材林造林时应适当密植,以利于林分尽早郁闭成林.初植密度以不少于2500株/hm2为好,对林分的生长较为有利.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赖建强
【作者单位】福建省同安汀溪国有林场,福建厦门,36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3.3
【相关文献】
1.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用材林林分密度管理技术 [J], 苏宜洲
2.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马尾松适宜混交造林模式与营造技术 [J], 林恩
3.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人工林生物生产力与营养特性研究 [J], 苏宜洲
4.闽南沿海丘陵山地火力楠杉木混交林研究 [J], 林挺秀
5.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人工林生长与改土效果 [J], 苏宜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用材林林分密度管理初探

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用材林林分密度管理初探赖建强【摘要】对闽南沿海山地Ⅲ类立地条件下19年生火力楠密度试验林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用材林造林时应适当密植,以利于林分尽早郁闭成林.初植密度以不少于2500株/hm2为好,对林分的生长较为有利.【期刊名称】《林业勘察设计》【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火力楠;用材林;密度效应;密度管理【作者】赖建强【作者单位】福建省同安汀溪国有林场,福建厦门,36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3.3林分密度是制约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过程的关键因素,关系到林分利用营养空间和森林群体结构的合理性。
控制林分密度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对火力楠不同密度试验林的生长效应进行研究分析,为火力楠用材林培育中的密度管理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同安汀溪国有防护林场,地处东经118°05′~118°13′,北纬24°48′~24°55′。
试验区属沿海丘陵山地,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最高气温20.8℃,年最低气温-0.7℃,年日照1427.9h,年均降水量2389.4mm,大于15℃的日数为245~260d,空气湿度85%,云雾多,水热同期,适于林木生长。
试验样地设在该林场席草洋工区7大班2小班(席草池)。
造林地原为杂木疏林地,海拔约640m,坡向东北,坡度约20°,坡位中下坡。
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酸性粗骨性红壤(俗称“沙包土”),土层厚度约80cm,造林前无明显腐殖质层,属Ⅲ类地,林下植被主要有乌饭、小叶赤楠、黄瑞木、桃金娘、芒萁等。
1.2 研究方法试验设4种初植密度,即A:1600株/hm2(株行距2.5m×2.5m),B:2000株/hm2(株行距2.0m×2.5m),C:2500株/hm2(株行距2.0m×2.0m),D:3333株/hm2(株行距1.5m×2.0m),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共12个20m×20m的小区。
关于楠木树的研究报告

关于楠木树的研究报告楠木是林木中的珍品,大力发展楠木种植可以获得极高的经济收益。
楠木生长较慢,对立地条件要求也比较高,采取杉木成林与楠木混交栽培,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楠木喜阴耐湿,特别是幼苗期,需要遮荫避晒,高大杉木正好可以提供遮阳的文地环境。
因此,杉木成林通过间伐,套种楠木幼苗,构成楠木杉木混交林,应该是非常适合的混交模式。
笔者根据多年对楠木杉木混交林的实地跟踪研究发现,这种混交种植模式,在福建很多地方都是最佳组合,可以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种植。
1楠木生物学特性楠木属于常绿乔木,高可达30多米,树干通直。
小枝通常较细,叶革质,呈椭圆形,叶柄较细。
楠木幼苗喜荫,多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阔叶林中。
楠木分品种众多,为我国特有珍贵树种,已经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
楠木木质优良,广泛用于林业、轻工业、医药等行业。
如水楠,木质较软,是制作家具的良材:肉桂、乌药等是著名的药材;月桂是很好的香料等。
2楠木与杉木混交林培育模式楠木稀释耐荫,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
针对这一特点,与杉木阔叶林混交是最理想的栽培选择,杉木人工林生长较快,成林之后,采取行伐或者点伐的形式。
伐除1/3或者1/2,移植楠木幼苗。
由于楠木生长较慢,杉木有了更大生长空间,为培育大径木杉木创造条件。
楠木成林后将杉木全部伐除。
通过楠木杉木混交林培育模式,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为林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福建省明溪县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达261 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毫米,海拔为700~1000米,主要以山地和丘陵地为主。
不管是气候条件还是地理环境都适合楠木和杉木生长,培育楠木杉木混交林有天然优势。
3楠木树种良种选育楠木树种培育常采取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的方式。
每年10~11月将浆果采收下来之后,进行脱皮处理,阴于后采取湿砂隔层贮藏。
1~2月,播种在温棚中。
容器苗床地要经过仔细整理,去除杂草碎石,分设苗床,四周开挖排水沟,苗面覆盖黑色地布。
福建江南油杉4种天然林群落物种结构特征

福建江南油杉4种天然林群落物种结构特征何国生【摘要】Community specie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types of Keteleeria cyclolepis natural forests in Fu-jian Province, I. E. , K. Cyclolepis forest, K. Cyclolepis + Castanopsis eyrei forest, Keteleeria cyclolepis + Cyclobanop-sis gilva forest, and Keteleeria cyclolepis + Phyllostachys pubesces forest,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typical square sampling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wo sublayers in the arbor tree layer in all of the four types of Keteleeria cyclolepis natural forests, while K. Cyclolepis mainly occupied the upper part of the arbor tree layer, growing with 16 companion tree species. There were 10 tree species from the community building families of the broadleaved subtropical evergreen forests including Fagaceae, Lauraceae, Magnoliaceae and Theaceae among the companion tree species, accounting for 62. 5% of the total. There were 26 species in the shrub lay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the natural forests, among which 9 shrub species were from the families of Lauraceae, Magnoliaceae and Theaceae, accounting for 34. 6% of the total. There were 7 species respectively in the herb layer and the inter-layer of the vegetation. There were not much differences in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in the shrub and herb layers in different types of the natural forests, but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shrub and herb layers in different types of the natural forests were quite different.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shrub layer and herb layer of Keteleeria cyclolepis forest wereItea chinensis and Woodwardia japonica respectively. Asidosasa notata and Rhododendron henryi were the co-dominant species in shrub layer, whereas Dicranopteris dichotoma wa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herb layer of Keteleeria cyclolepis + Cyclobanopsis gilva forest type. Rhododendron ovatum and Eurya alata were the co-dominant species in the shrub layer of Keteleeria cyclolepis + Castanopsis eyrei forest and Keteleeria cyclolepis + Phyllostachys pubesces forest types. Dicranopteris dichotoma and Lophatherum gracile were the co-dominant species in herb layer of Keteleeria cyclolepis + Castanopsis eyrei type, while Woodwardia japonica wa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herb layer of Keteleeria cyclolepis + Phyllostachys pubesces forest type. The study showed that Keteleeria cyclolepis failed to naturally regenerate well because of the high coverage of shrub and herb layers, where the Keteleeria cyclolepis saplings were often replaced by ever-green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采用典型样方法对福建江南油杉4种天然林群落(江南油杉林、江南油杉+甜槠林、江南油杉+赤皮青冈林、江南油杉+毛竹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4种类型天然群落的乔木层有2个亚层,江南油杉多处于乔木上层,有伴生树种16种;亚热带常绿阔叶建群科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的种类共10种,占总种数的62.5%.不同类型林分的灌木层种类组成较多,达26种,樟科、木兰科、山茶科的种类有9种,占总种数的34.6%;草本层及层外植物种类组成较少,分别有7种;但不同类型林分的灌草层种类组成差别不大,而优势种差别较大.江南油杉林灌木层、草本层分别以老鼠刺、狗脊蕨为优势种;江南油杉+赤皮青冈林灌木层以福建酸竹、弯蒴杜鹃为共优种,草本层以芒萁为优势种;江南油杉+甜槠林及江南油杉+毛竹林灌木层以马银花、翅柃为共优种,江南油杉+甜槠林草本层以狗脊蕨、芒萁为共优种,江南油杉+毛竹林草本层以狗脊蕨为优势种.受较大的灌草盖度的影响,江南油杉天然更新不良,将被常绿阔叶树所取代.【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1)005【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江南油杉;天然林;群落;物种结构特征;福建【作者】何国生【作者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3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4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 Flous)是我国特有树种,为松科油杉属的常绿大乔木,其树干高大通直,高可达40 m,胸径可超过2 m,木质优良,枝叶茂密浓绿,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观赏树种。
闽南山地珍贵树种造林初期生长量调查

闽南山地珍贵树种造林初期生长量调查
郑海军
【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
【年(卷),期】2018(000)010
【摘要】在闽南地区对沉香、桢楠、红锥、闽楠等4种珍贵树种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9个月的生长量总体表现为沉香>桢楠>红锥>闽楠,在树高生长上桢楠与沉香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两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地径生长量上,红锥与桢楠、红锥与沉香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桢楠与闽楠、桢楠与沉香、红锥与闽楠、沉香与闽楠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造林14个月的生长量体现为红锥>沉香>桢楠>闽楠,在树高生长量上红锥与沉香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他两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地径生长量,除桢楠与闽楠生长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他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红锥在该地区适应性强,生长快;桢楠和沉香生长趋势也较好;作为乡土树种闽楠则在生长量上表现较差.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郑海军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农林水利局,福建厦门361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111.311
【相关文献】
1.闽南山地福建柏米老排混交林生长量和土壤肥力研究 [J], 沈东阳
2.闽南山地阔叶林下套种珍贵树种初探 [J], 苏贻攀
3.闽南山地桉树混交林生长量和植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J], 周宗哲
4.提高山地板栗初期生长量及产量的试验研究 [J], 田玉柱;王宗亮
5.闽南山地卷荚相思人工造林初步研究 [J], 吕重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楠的品种特征和繁育技术

红楠的品种特征和繁育技术
徐耀庭;严流春;熊金铭;杨钟;邵春荣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开发》
【年(卷),期】2003(017)006
【摘要】@@ 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et Zncc.),樟科润楠属,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1m,耐荫,深根性,叶革质,单叶互生;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圆锥花序,花两性;浆果扁球形,径0.8~1cm,黑紫色,果梗鲜红色,花期3~4月,成熟果期6月中旬至下旬.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徐耀庭;严流春;熊金铭;杨钟;邵春荣
【作者单位】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
【相关文献】
1.光钝感福红系列新品种的良种繁育技术 [J], 张丽梅;唐超凡;邱国清;林荔辉;池仁漫
2.苹果新品种'红盖露'苗木繁育技术 [J], 王芳;郭秀玲;吾买尔江·亚森;陈淑英
3.杨树新品种中红杨规模化繁育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总结报告 [J], 陈焱;王太华;段佳荣;袁强;平大海;谢金龙
4.红楠的采种和繁育 [J], 费引海
5.柳河红楠繁育的研究报告 [J], 夏林山;李勤;姜国军;姜仁国;邵世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闽东山地火力楠杉木混交林生长效果及其混交方式选择研究

闽东山地火力楠杉木混交林生长效果及其混交方式选择研究摘要对闽东山地火力楠、杉木混交林生长效果及混交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适应性强、生长较快,在闽东沿海贫瘠山地营造火力楠、杉木混交林是成功的。
其适宜的混交比例为火力楠与杉木2∶8,采用行间式混交,加上营造林技术措施及经营管理到位,混交林与纯林相比,有较高的生产力,单位面积蓄积量是火力楠纯林和杉木纯林的1.7、2.0倍,并根据种间关系、林分郁闭度及立地条件等情况,在树龄8~10年时,进行适当抚育间伐,以充分发挥混交林的多种效益,最终保留密度以1260~1590株/h2为宜。
关键词火力楠杉木混交林;混交方式;生长效果;闽东山地福建省闽东沿海山地气候温暖湿润,水热资源丰富,但是沿海地区风害比较严重,土壤贫瘠,杉木、马尾松、柳杉等纯林生长缓慢,常遭受风害袭击,成活率和成材率低,造成经济损失,生态环境恶化,生产力下降,严重地制约了林地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因此,福建省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针对这种情况,根据立地、环境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所需的条件,从1978年开始,陆续引种广西六万山林场的火力楠(iheliaalureidandy),营造了火力楠杉木混交林及火力楠纯林约23.8h2。
经过30年的培育,实践证明,火力楠生长快,萌芽力强,病虫害少,耐火性好,适应性强,能很好地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1-2]。
该文针对火力楠杉木人工混交林的生长效果,选择最适宜的混交方式,为闽东沿海山地培育高产、高效的火力楠用材林,改善贫瘠山地的生态环境和改造低产林及杉木连栽地所造成的地力衰退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地处北纬26°45′~27°09′,东经119°45′~120°26′,该地区沿海丘陵山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1月平均气温9.1℃,极端最低气温-2℃,年降水量1411.3,年日照时数1788.9h,每年6—9月常有台风过境,次数频繁,风力最大达12级以上,年无霜期302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 楠 ( ci stu bri) 樟 科 (L uae Mahl h n e i 属 u g a rc— a) e 润楠 属 ( ci s 常 绿 乔 木 ,是 暖温 带 和 亚 Mahl ) u
1 0 立 地条 件 Ⅲ , 2 m, 土壤 为红 壤 , 纬 2 。 7 ~ 北 4 05 ” 2 。 3 , 经 17 1 7 4 14 东 1 。5 1 ~17 1 4 。地 处 南 1 。 64 ”
CHEN v— i g L qn
( oet ueuo u xa o n , u x oF j n 3 3 0 C ia F rs B ra f n i C u t Y ni ui , 5 3 0,hn ) Y o y a a
Abtat B sdo net a n entrl o u i f ci stu brii u xa , ui ,te s c : ae ni sgt gt a a cmm nt o hl ne i nY n i F j n h r v i i h u y Ma u h g o a
广 泛应用 于 医药和工 业上 ;红楠木 材纹 理细 致美 观 , 质 坚 重 ,可 用作 家具 、 筑 、 梁 的 良材 , 材 建 桥 因此红 楠 具 有 很 大 开 发 潜 力 和 价 值 。 近几 年, 红楠 资源受 到极 大 破 坏 , 为此 , 本文 对 红 楠 天 然林 群落 种 类 组 成 、 物种 多 样 性 、 落 分 布 及 演 群 替 动态进 行 了研 究 , 以期 为保 护 和 发展 红 楠 资 源 提供 理论依 据 。
1 试 验地 概况
在对 分布 红楠 的典 型群 落 , 置 面积为 4 ×2 设 0m 0m 的样 地 , 采用相 邻格 子 法 , 5m × 为样 方 并 以 5m
单位 。5 m× 的样 方 单 位 中 , 行 每 木 检 尺 , 5m 进 测定 、 录该样 方 中所 有 乔木 树 种 的胸 径 、 高 、 记 树 相对 位置 以及树 木 之 间 的距 离 , 同时 在样 方 中设 1m × 的小样 方测定 幼苗 、 5m 幼树 的地 径 和树 高
青海农 林科 技
・ 验 研 究 ・ 试
21 0 2年第 3期
闽南 山地 红 楠 天 然 林群 落 特 征 研 究
陈绿青
( 霄县林 业局 , 建 云 福
摘
云霄
330 ) 530
要 : 文 对福 建省 云 霄 园岭 林 场 的红 楠 群 落进 行 研 究 , 定 了该 群 落 1 种 主要 树 种 的 重要 值 , 析 本 测 1 分
热 带地 区常绿 阔 叶林 的 主要 建群 种 或 者 伴 生 种 。
红 楠树体 美 观 ,树 叶 浓郁 富光 泽 且 主 根 较发 达 ,
亚热 带 向 中亚 热 带 过 渡 段 , 平 均 气 温 2.  ̄ 年 12C,
全 年无 霜期 达 3 0 , 降 雨 量 10 6d 年 2 0~2 0 4 0 mm。
sa e a d i io o rwt ro . tbl n n a v g rusg o h pe d i K e o ds:M a hl s t n egi;Co yw r c iu hu b r i mm u iy;S r cu e c a a t rsis nt t t r h r ce it . u c
S ud n PlntCo m un t r t e Ch r ce e tc fM a hiu hu b r i t yo a m iy Stucur a a tr siso c l st n e g i
i u ti f o tenF ja r vn e nMo nano uh r uin P o ic S
适 应性较 强 , 具有 一定 的耐 寒 力 , 土壤 要 求 不 对
高 , 长速 度快 ,可广 泛 用 做 行 道 树 、 荫 树及 生 庭 防护林树 种 ; 红楠 还具有 净 化 空气 ,吸 收有 毒气
自然 植 被 主要 有 狗 脊 ( i t m brm t) 芒 草 Cb i ao e 、 ou z
i mpot n e v l e f11 ra c a u so man te p ce r a urd a d t tu t r n y a c r n l z d Th i r e s e i swe e me s e n he sr cu e a d d n miswe e a ay e . e r s lss o d ta he n t a o e u t h we h tt aurlc mmu iy i o n td b c iu hu b r i T o n t s d mi a e y Ma h l s t n egi. he c mmu t s r ltv l ni i e ai ey y
( s n SD iuu ) 芒 箕 骨 ( c npe sl e Mi a U r ts 、 e d Dia ot i i — r r n cr 、 方乌 毛蕨 ( l h u c etl) 。 0 ) 东 Be n m r nae 等 c i
2 研 究方 法
体 的功 能 ,所 以也 可作 为工矿 地及 休 闲区 的优 良 绿 化树种 ;红楠植 株体 内富 含许 多 特 殊成 分 ,可
了该群 落的种类组成 , 物种 多样性 、 落结构及 其动 态。结果表 明, 为干扰较轻 的红楠群 落比较 稳定 . 群 人 更新
良好 , 于 旺 盛 生 长 阶段 。 处
关键词 : 红楠 ; 落 ; 群 结构 特 征
中 图分 类 号 :7 1 ¥ 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97 2 1 )3— 0 2— 3 10 9 6 (0 2 0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