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

谈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
谈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

谈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

新洲二中董剑

班级管理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这些都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因此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直接现实的保证作用。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之源,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主旋律,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有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升班级形象,丰富班级内涵,凸显班级特色。

班级管理是一个细致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件事我们必须做,而且要努力做好。

第一,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常务班级干部队伍。突出体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管理,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的管理模式。

第二,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和年级量化管理办法,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制定针对性强的量化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全部由常务班干部和他们的管理小组来执行。这样用制度管理人,比人管人少了随意性,多了规范性。也给学生的大脑输入了预警意识,输入了自我约束的意识。

根据年级处的三大块管理办法,我也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三大块管理措施,分别是①素质表现考查(含自习、午间、课余时间纪律,集体活动表现,学习表现)、②日常行为及卫生考查(含出勤、课堂纪律和教室卫生)③个人实绩及奖惩情况积分(含寝室纪律及卫生、个人仪表及卫生、文化成绩、奖励加分和重大违纪减分)。这些考查措施都在班上讨论、决定,然后执行。

我班有七个管理小组,每组七名成员,我称之为“七星阵”。他们各司其责,规范管理;

①自觉性管理小组。由全体团干部轮流做值日班长,负责每天自习时间、午间时间和其他课余时间的学生自觉性管理与评价,班长总负责。

②集体活动管理小组。由团支部成员和文娱委员以及体育委员组成,负责升国旗、“三操”、学校集会、读报小结、班团活动的组织、执行和评价,由团支部书记负全责。

③纪律检查小组。由最守纪律的班团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执行到校纪律和课堂纪律记载和评价,由纪律委员牵头。

④劳动卫生小组,由各寝室长和小组长组成,负责每日教室卫生和各寝室卫生的记载和评价,由劳动委员牵头。

⑤学习监督小组。由各科代表组成,负责与科任老师交流沟通,反馈信息,协调作业量和交作业时间,督促并记载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由学习委员总负责。

⑥宣传工作小组。由写作水平高和有书画等特长的班团干部和学生组成,负责教室文化设计、学生优秀作品宣传、好人好事宣传、学生在各方面的榜样宣传和学生对班级及学校的贡献宣传等。由宣传委员总负责。

⑦班级协调小组。由人气指数最高的班团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做“三困”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女生工作,促进师生间交流,促进班级的稳定、和谐与发展,由女生委员负全责。

第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精神建设,是实现班级更高层次管理的建设,它包含了制度建设、环境建设、课堂文化建设、教室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读书读报活动、小结评比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德育活动、学科兴趣与创新活动、美育活动、健康锻炼等全方位的文化建设活动。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形的课程资源,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雅的志趣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班魂”,是由班主任组织建立起来的(就像电影《亮剑》里李云龙在他的独立团建立起来的“军魂”一样)。它是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一个班集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①、班级精神面貌好。重点看广播操的集队、进场、做操、退场的精神面貌:看课堂上学生的眼神和表情;看集体活动中的积极性:看自习时间和午间等课余时间的自觉性;看班级事务中学生的自主性;看大多数同学之间的协调性和和谐性。

②、班级日常管理好。纪律好,卫生好,秩序好;桌椅书本整齐,黑板讲台整洁;桌椅、讲台、墙壁无画迹.;各科作业能按时交齐。

③、班级文化内容全。有班级目标、班训、班规;有学科天地、班级宣传阵地;有其他能调动学生激情的特色栏目等。

④、班级文化内容新。文化主题鲜明有特色,受大多数学生喜欢,可持续发展。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静态文化建设。

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进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主要措施:①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

②用好“班务公告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班级公约、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

④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训。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和个性。

⑤后墙黑板报设计。板报作为班级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既得到知识的熏陶,又培养实践能力。板报的内容要富有新意,定期更换,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形式上力求简洁、明快、有时代气息,并注意与学科、时事政治及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社会。

⑥教室后黑板两边设计“宣传栏”和“特色栏”,力求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和特色。

2、动态文化建设,措施主要有:

①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

②开好每周的主题班会。按学校的要求,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如:“点亮心灯”、“我的老班长”、“学会感恩”、“在举手投足间”、“谈学校创建等。

③充分利用读报时间。一是读书读报,选择时事时文,励志文章等;二是小结当日班级情况,要求使用普通话读报和小结,并由值日学生作读书和班级情况评论。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预期效果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创新。加强“立体化”班级文化建设,把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以上所述,是我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点滴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搞好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为学校发展和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