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考试资料

地图学考试资料
地图学考试资料

地图: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图上得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述,并通过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得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地体学: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究题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理论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数学表面:将大地绕短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表面光滑的旋转椭球体,地球椭球体是个可以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述的面。

地理坐标:用经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球点面的球面坐标。

地图投影: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得经纬网平面上的地面点。

定名量表:定名采用数据是最佳的数据统计量,它是群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

地图概括:是对地理信息从感知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解决了将空间信息庞杂多维的客观世界,清晰德体现在有限的2维图面上,实现由地理数据向向抽象,概括的形象-符号模型的转变。

视觉变量:通过形状,尺寸,颜色,网纹,等量的变化来表现地理现象间的差异。

色彩的三属性:用来衡量色彩的量值,色相,彩度,亮度为色彩的三属性。

视觉分辨能力:即视觉敏锐度,表现视觉辨认物体细节的能力。

普通地图:表示地球表面的水系,地势,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警戒线等地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地形图: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试图例,统一的测量编绘要求经过实地测量或根据遥感数据和相关的数据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专题地图:以普通地图为基础,根据专题内容编绘而成的。

地图集:围绕特定的主题和用途,在地图体系的影响下,应用信息论,系统论,区位理论,遵循总体设计原则,经过对各种现象与要素的分析与综合,形成具有一定数量的集合体。

1:100万经差:6度纬差:4度编号:横为1-60,纵为A-V

1:10万经差:30分纬差:20分编号:1-144

1:1万经差:3分45秒纬差:2分30秒编号:(1)-(64)

1993年后:横行号:INT(1:100万上方纬度-纬度)/纬差+1

竖列号:INT(1:100万右方经度-经度)/经差+1

几何:方位.圆柱.圆锥

球面与投影面的位置:正轴.横轴.斜轴

非几何;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

正轴方位:投影面与地轴面垂直

正轴圆柱(锥):圆柱(锥)与地轴重合

伪方位投影的特点:纬线仍投影为同心圆,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经线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且交于纬线的共同圆心。

伪圆柱投影的特点:纬线仍为平行直线,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经线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伪圆柱投影的特点;纬线为同心圆弧,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经线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多圆锥投影的特点:纬线为同轴圆弧,其圆心位于中央经线上,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经线则投影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第一章

地图的基本特征:①地理信息的载体②数学法则的结构③有目的的图形概括④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负载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地图的类型(从三种不同的角度):1.按地图的图型划分: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2.按尺度划分: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3.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分为平面地图(2维)和立体地图(3维)。

地图的成图方法:1.实测成图法2.编绘成图法。

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包括地图学理论基础﹑地图编制方法与技术﹑地图应用原理与方法大地控制网:平面,高程控制网

控制测量的意义:统一坐标系,高程。统一经度标准。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

地理坐标:用经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天文经纬度:表示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坐标。观测点的铅垂线方向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大地经纬度:表示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坐标。指参考椭球面上观测点的法线和赤道面的夹角。

地心经纬度:表示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坐标。指参考椭球面上观测点和椭球质心或中心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控制测量的意义:统一坐标系和高程,统一精度标准,提高工作效率

地图投影按照一定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

地球仪上经纬线特点:1.纬线是互相平行的圆,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纬度愈高其长度愈短,到极点为0。2.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同的纬线弧长相等,同经差的纬线弧长由赤道向两极缩短。3.经线是椭圆或大圆,且长度相等。4.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差相同的经线弧长在椭球体上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长,在正球体上相等。5.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球面梯形面积相等。6.同一经度带内,纬度愈高,球面梯形面积愈小。7.经线与纬线垂直.

地图投影变形:指在地图投影过程中由球面向平面投影时引起的经纬网几何特征的变化。地图投影的分类:1.从构成方法分:分为几何投影和非几何投影。2.几何投影分为方位投影(承影面为平面),圆柱投影(承影面为圆柱侧面),圆锥投影(承影面为圆锥侧面)。3.非几何投影分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4.从投影变形性质分:等角投影,等积投影,c任意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我国:高斯-克吕格投影(1:5000-1:10000)1:100万(极地:正轴等角方位投影。其他:正轴等角割圆锥)

高斯-克吕格投影与摩卡托投影的不同:中央经线的变化;相同点:中央经线与赤道投影为相互垂直的直线,而且为投影的对称轴。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

圆锥投影: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和赤道外均投影为曲线,角度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

圆柱投影:空间斜轴摩卡托投影

伪圆柱投影:桑森投影,摩尔威特投影,库特投影

投影选择的依据: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比例尺3.地图的内容4.出版方式

第三章

地图数据源:1.地面测量数据2.多元遥感数据3.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4.地理调查数据

制图数据的处理方法:量表法(1.定名量表:找众数2.顺序量表:找中位数3.间距量表:算术平均值,标准差4.比率量表)

地面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碎部测量

GPS卫星导航系统: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信号接收机

地图数据的类型:定性数据,定量数据,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数据,空间数据

数据变换:定性数据转换成定量数据(有序数据转换,二值数据转换)数据本身转换(对数转换,模数转换,指数转换,开平方根,概率变换)

数据的预处理: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或将数据压缩,增加,保留主要特征;或对数据进行取舍以期适用于符号化和地图作业

第四章

地图概括的定义:地图概括又称地图综合,是地图构成的重要法则之一,就是采用分类选取﹑简化﹑夸张﹑符号化等科学手段,提取空间数据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

地图概括的性质:在制图过程中对地图数据和图解形式经过科学化处理,使其能表现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象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

地图概括又称制图综合。地图编制中地图内容取舍和简化的原理与方法。通过有目的地取舍和简化,表示制图区域或制图对象最主要的、实质性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地图的用途与主题,地图的比例尺,制图的区域特征,制图的数据质量以及制图图解限制等

地图概括的内容与方法:1选取(资格法,定额法,区域指标法,确定选取指标的几种分析方法(图解计算法,开方根规律法,等比数列法))2简化(质量,数量,图形特征的简化,第五内部结构的简化)3夸张(不依比例的放大,移位)4符号化

第五章

地图符号的定义:表示地理信息各要素空间位置﹑大小和数量﹑质量特征,具有不同颜色的特定的点﹑线和几何图形等图解语言称为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学的研究方法:1.应用传统符号学研究地图的本质和特征2.(图形符号学)用视觉变量理论来研究地图符号的结构规律3.(地图语言)即将地图符号看做图形语言

地图符号的功能:1.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的手段2.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类型,不受比例尺缩小的限制仍能反映区域的基本面貌 3.地图符号提供地图极大地表现能力 4.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尺寸﹑方向﹑颜色﹑网纹﹑形状

视觉变量的组合:形状+形状,形状+尺寸,形状+方向,形状+颜色,形状+网纹,颜色+网纹,色相+亮度(彩度)

色彩三要素:色相﹑亮度﹑彩度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红+绿+蓝=白

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黄+品=青,品+青=蓝,青+黄=绿,黄+品+青=黑

计算机上得表色系统:RGB系统,HSB系统,CMYK系统

用色设计的功能:增强地图表现力,定性特征的设色(习惯与标准,心理感受与生理反应)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1.聚类感受(相似性,接近性,闭合性)2.视觉对比(线划对比,色彩对比,网纹对比)3.层次结构4.图形与背景5.视觉平衡

地图注记定义:表示制图对象的名称或数量﹑质量特征的文字和数字等文字语言称地图注记。

地图符号的分类:1.按空间维度:点状分布(0维)线状分布(1维)面状分布(2维)体状分布(2.5维)独立属性的空间点(3维)2.按属性特征: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比率量表

第六章

地图表示方法

呈点状分布的地理数据:1.用定位符号表示定性数据(形状,颜色及其组合为主要,结构和方向为次要)2.用定位符号表示定量数据(绝对比率:L=k根号下M,条件比率符号:线性比率法.对数法.心理比率法,连续比率和分级比率方式)3.用定位符号表示地理数据的结构和变化(点状符号扩展)

线状符号的特征:1.按定位特征有:精确定位和概略定位2.按状态特征:静态和动态特征线状符号的定性表示:以定名量表.颜色变量及其组合作为主要的表示方法

线状符号的定量表示:其属性特征符合顺序量表.间隔/比率量表的数据通常以现状符号的尺寸变量(宽度)和颜色变量中的亮度与彩度分量表示

等值线:将降水.温度.气压.大气辐射.重力异常等的属性数据或派生值用等值线表示时,形成一个空间连续的曲面具有直观的视觉形象从而实现对定量数据的抽象概括与模拟。

等值线的特性:1.等值线是对制图现象空间形态较好的几何模拟2.等值线是封闭连续的曲线,同一条等值线上得数值处处相等3.通常情况下,等值线彼此不想交,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垂直悬崖),可能会重叠4.在数值相同的情况下等值线越密,空间垂直变化就越大其几何坡度就越陡

第七章

普通地图定义: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的水系﹑地势﹑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分类:分为地理图和地形图

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数据和相关数据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专题地图的定义: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专题地图按内容分类:1.自然地图2.社会经济地图3.环境地图4.其他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按专题内容概括程度分类:1.解析图2.组合图3.合成图

实验2

计算赤道周长:y=(R×2π)÷M(R=6371;M为地图比例尺分母)

计算各条纬线的平面直角坐标:X=6371÷(0.43429×M)lg(tan(45°+纬度/2));M为地图比例尺分母

半径r=R/M(90-纬线)

实验3

C11=(b1+b2)/2

Ci2=C22+((C33-C22)/1+P)*(1-P的i-2次方)/1-p 试验5

开方定理的基本公式:Nb=Na*根号下Ma/M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