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气管异物的急救手法

解决气管异物的急救手法

1.背部叩击法:如果患者在异物堵塞气管后能发出声音或能咳嗽,

则表明气管未完全被异物卡住,这时可以先用力咳嗽。同时,用手掌根敲击患者背部两个肩胛骨之间,以帮助咳出异物。如果患者是儿童,救援人员可以坐在凳子上,让儿童躺在救援人员一条腿的大腿上,让儿童面朝下,轻轻拍打儿童的背部,帮助咳出异物。

2.腹式冲击:救援人员以前腿弓和后腿蹬的姿势站稳,让患者坐在

拱起的大腿上,让其身体前倾。救援人员从患者两侧的腋窝向前伸出手臂,左手握空拳,右手抓住左手腕。然后,以闭合姿势向上和向内用力,从而增加腹部压力,提起横膈膜并呕吐异物。

3.卧位急救方法:患者仰卧,救援人员跪在患者大腿外侧的地面上,

将手掌放在患者脐部,快速向前向下按压,按压后放松。反复进行,直至患者吐出异物。

4.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于婴幼儿患者,采取坐姿,让宝宝趴在施救

者的左前臂,施救者的胳膊放在腿上,用腿作为支撑。施救者用手托住宝宝的下颌,起到固定和开放起到的作用。让宝宝保持头部略低于胸部的姿态,用右手的掌根部,拍打肩胛中间的区域5次。拍打5次之后,用右手固定孩子的头部,将孩子翻转,注意左手要始终托住宝宝的下颌,起到固定颈椎的作用。翻转后,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婴儿的胸骨下段5次。重复这两个动作,至异物排出。对于成年患者,需要使患者充分的弯腰,并且需要

用手臂抱住肚子部位用力的向后拉,对于肠胃道的蠕动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并且也能够促进气管部位出现反应,从而有助于异物的排出。

如果异物较大且不能自行排出,请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例如前往急诊室或呼叫急救人员。在等待医疗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继续进行急救措施,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气道异物急救流程图

如何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一、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站立)——适用于意识清楚的患者 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时: 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二、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卧位)——适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 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卧位在地,或是病人在站立不便于操作者进行施救时,取患者于仰卧位,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骑跨在病人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至呼吸道异物被冲出。(此法亦适用于淹溺患者排水)

三、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妇、肥胖者) 若患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四、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如果是儿童(1~8岁)发生气管异物哽塞,其海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同。

五、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方法 若是小于1岁以下之婴儿,有呼吸道异物,则不可做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器官,应改为拍背压胸法。方法为: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固定下巴。使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 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如此由人体解剖关系,不仅无法将气管异物排出,还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险。 六、并发症 Heimlich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产生合并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脏的破裂或撕裂,故除非必要时,一般不随便采用此法。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就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呼吸微弱,咳

气管异物急诊急救措施

气管异物急诊急救措施 背景 气管异物是指不应出现在气管内的食物或物体被误吸或吸入气管内,堵塞气管而造成的窒息。气管异物是一种紧急情况,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可能导致病人死亡。正确和迅速的处理方法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症状 气管异物的症状包括: •喉咙痛或喉咙发炎 •窒息和呼吸急促 •咳嗽(有时是极度的咳嗽) •噎住 •感觉到有东西卡在喉咙里 急救措施 如果有人因吞咽异物而窒息,必须尽快采取以下救援措施: 1.调整体位 没有呼吸和说话能力的病人需要被立刻躺下,因为这是进行急救处理的最佳体位。在处理过程中要小心翼翼,以免呼吸道更加堵塞。对于小儿,应该将孩子俯卧并将他/她的头略微向下。 2.背部拍打 如果病人不能咳嗽,可以请一个人轻轻地按病人的前胸,而另一个人则在病人的背上拍击几下。这些拍打和按压的过程应该是有规律的,每个人的拍打和按压深度以及次数应该一致。通过拍打可以为异物退回患者的喉咙做到最好的准备。 3.腹部压迫 如果拍打和按压不能让异物脱落,可以请一个人站在病人的背后,用手臂围住病人的腹部,向内猛压几下,通常可以使异物从气管中脱出。注意,对于婴儿或小儿来说,腹部压迫会更加轻柔。 4.人工呼吸

如果病人失去了呼吸能力,或在进行基本措施后病人依然无法呼吸,应该采用 人工呼吸的方法为其进行呼吸。人工呼吸要注意每次呼吸量和频率,做到用力适中、深浅一致,及时转换呼吸对象,调整适当的呼吸频率是很重要的。 5.呼吸道外科手术 如果明确检查出异物堵塞气道,且已经做好了基本急救处理,但是病情仍没有 得到缓解,需要先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等呼吸道外科手术。 总结 气管异物是一种急症,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针对不同的病情,我们可以采用 不同的急救方法。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吞咽异物,保护好喉咙和气管。如果发生类似情况,要冷静应对,及时呼叫急救电话,并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气管异物急救的方法

气管异物急救的方法 气管异物是指误吸或误食进入气管的异物,会导致气管阻塞,严重的情况下会威胁生命。因此,掌握气管异物急救的方法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气管异物急救方法。 一、判断气道阻塞 在急救时,首先要确认患者确实存在气道阻塞。常见的气道阻塞症状包括突发性咳嗽、呼吸困难、无法说话、面色苍白、嘴唇发绀等。如果患者能够发出声音,说明气道还通畅;而如果患者无法发声,可能存在气道阻塞。 二、采取背部拍击 如果患者仍然有一定呼吸能力,可以采取背部拍击的方法帮助其排除气管异物。让患者保持直立坐姿,用力拍击其背部,帮助异物松动。同时,可以让患者尝试咳嗽,以尽可能多地排出异物。 三、进行腹部冲击 如果背部拍击无效,可以尝试腹部冲击的方法。让患者弯腰前屈,用力拍击其背部,以促使异物从气管排出。这种方法适用于成人,但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操作,以免造成伤害。

四、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首先,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进行心肺复苏。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把舌头拉出来,然后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呼吸。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找到合适的位置,用力按压胸骨,以维持血液循环。 五、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无论采取急救措施是否成功,都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继续进行背部拍击和腹部冲击等方法,以帮助患者尽快排除气管异物。 六、预防气管异物 除了掌握气管异物急救的方法,预防气管异物的发生同样重要。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不让小孩玩具或食物过大,避免吃东西时说笑,注意饮食安全等。此外,定期进行急救培训,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结起来,气管异物急救是一项关乎生命安全的重要技能。我们应该掌握常见的急救方法,及时发现气道阻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救助。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给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此外,预防气管异物的发生同样重要,只有做好预防工作,

气管异物入体急救措施

气管异物入体急救措施 气管异物入体是指固体或液体物质误入气管及其分支,造成呼吸道急性梗阻, 严重者危及生命的一种紧急情况。气管异物入体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儿童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气管异物入体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保障患者安全。本文将介绍气管异物入体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 气管异物入体的症状 气管异物入体的症状有以下几类: 1.窒息:呼吸急促、气喘呼吸,甚至窒息,可出现面色苍白、紫绀等生 命危险征象。 2.咳嗽:咳嗽频繁,咳出异物后咳嗽可缓解。有些喉部异物,可能咳出 后仍然感觉异物残留,需进一步检查。 3.过度唾液分泌:唾液分泌增多,同时可出现嘶哑声、声音嘶哑等。 急救措施 当发现患者出现气管异物入体时,应立即施救。急救措施需要快速,安全,正 确地实施,下面是具体步骤: 1.让患者弯腰俯身,用手轻拍背部。帮助患者吐出异物。 2.如果咳嗽时间过长不见改善,或者患者表现出窒息症状,则需要急救。 救治方法有胸部冲击、腹部冲击或者气管插管抽吸等,要根据患者情况掌握方法并实施。 3.如果患者出现昏迷、心搏骤停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在进行 胸外心脏按压时,应避免对患者颈部施压,以避免进一步伤害。 注意事项 1.在急救期间,应保持镇定,循序渐进,不要过度急躁。如果不能成功 救助患者,要立即转诊至医院抢救。 2.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应尤其注意呼吸道口的卫生,防止发生气管异物 入体的情况。 3.对于有呼吸道疾病史的人群,则应该更加注意呼吸系统的健康,降低 发生气管异物入体的概率。

总结 气管异物入体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病例,应及时施救。在进行救治时,要注意安全、正确、迅速地进行急救操作。同时,在生活中,保持呼吸道卫生,掌握救急知识,可以有效避免气管异物入体的发生。

异物进入气管急救措施

异物进入气管急救措施 气管是连接喉咙和肺部的呼吸道,如果异物(如食物、硬币或其他物品)误吞 或误入气管,会造成气道阻塞,危及生命。因此,当出现异物进入气管的情况时,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 症状 当患者吞食异物后,常出现以下症状: •咳嗽 •呼吸困难 •气喘 •喉咙疼痛 •呼吸声音高响或尖叫声 若这些症状较轻,则需要尽快请患者试着咳嗽,以促进异物排出。若症状严重,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 1.立即呼叫急救车或将患者转运至医院急诊室。 2.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异物排出: •卧位背部拍打:若患者清醒,需要快速地让其躺下并靠着你,然后给患者背部拍打5次,以帮助异物从气道中排出。 •腹部冲击法:若患者失去意识,先口对口喂氧,再施行腹部冲击法。 具体操作为,让患者仰面躺在地上,紧紧地握拳,用拳头沿着胃部中线往上顶5次。若异物未排出,重复此举,直至排出异物为止。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技术:若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首先需要口对口施行人工呼吸。当然,使用人工呼吸必须技能娴熟。若呼吸停止时间较长,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技术,保持心跳和肺部通畅。 3.在急救措施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注意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呼吸情况; •控制患者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 •对于失去意识的患者,要注意保持患者的体温和防止感染。

预防 异物误吞或误入气管的情况常常发生在小孩或老人身上,因此,这些人群更应 该引起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注意,培养他们避免异物误吞的习惯。具体预防方法如下:•定期检查口腔和齿齿是否有松动或掉牙现象,如需要及时拔除; •对于小孩,尤其是婴儿,要特别注意监督其饮食; •避免吃过快或漫不经心地吞咽食物; •减少走路、跑步时进食零食的机会。 结语 异物误吞或误入气管的情况虽然常见,但有了正确的急救措施保护,可以及时 排除异物,从而减少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此类情况,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意外。

简述发现气管异物时进行急救的方法

简述发现气管异物时进行急救的方法 气管异物是指不慎吸入气管的异物,如食物、硬物等,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当我们发现有人发生气管异物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保障其生命安全。下面将针对发现气管异物时的急救方法进行简述。 1. 保持冷静 在发现有人发生气管异物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紧张和慌乱只会加重情况,影响急救效果。因此,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心态,迅速判断情况,并做好应对措施。 2. 判断窒息程度 我们需要准确判断被救助者的窒息程度。当气管异物导致气道完全阻塞时,被救助者表现出无法言说、面色发绀、无法呼吸等症状。而当气道部分受阻时,被救助者可能会出现无法正常呼吸、呼吸困难等症状。根据窒息程度的不同,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实施胸部冲击法 对于完全窒息的情况,我们需要迅速实施胸部冲击法。被救助者需要站立或坐着,救助者站在其身后,用手掌紧贴受害者胸部下部,用力向上推压,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被救助者恢复呼吸。 4. 进行腹部冲击法

对于孕妇、肥胖者或无法站立的人群,我们可选择腹部冲击法。被救助者需要俯卧在硬板上,救助者用手掌紧贴受害者腹部上部,用力向上推压,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被救助者恢复呼吸。 5. 采用腹部压迫法 在气道部分受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腹部压迫法。被救助者需要坐在椅子上,救助者站在其身后,用手掌紧贴受害者腹部上部,用力向内上方推压,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被救助者恢复呼吸。 6.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急救措施只是暂时的紧急处理,如果被救助者仍无法排出异物或症状持续恶化,我们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医疗救助可以在更专业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以确保其安全。 7. 避免误吸异物 为了避免误吸异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预防。避免大块食物咀嚼不细或急于吞咽,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更需要注意。此外,对于有牙齿问题或吞咽困难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发生气管异物的情况。 总结: 发现气管异物时进行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被救助者的生命安全。我们需要保持冷静,根据窒息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胸部冲击法、腹部冲击法和腹部压迫法。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预

异物入体后的急救方法

异物入体后的急救方法 1. 气管异物 学前儿童将小物件如纽扣、珠子等放入口中,或在进食花生米等食物时说笑哭闹而做呼吸动作,由于喉的保护性反射较差,常将这些异物吸人气管,造成气管异物。异物进入气管后,学前儿童常有剧烈的刺激性呛咳、呕吐、面色发紫、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 一旦发生气管进入异物,要进行及时急救,方法是:救护者站在孩子的背后,搂住他的腰,用右手大拇指的背顶住上腹部,左手重叠于右手之上,问断地向上后方用力推压,使膈肌挤压肺,产生气流,将气管异物冲出。若病儿已昏迷,可采用仰卧体位,在其上腹部进行冲击性推压。经上述方法,若不能迅速排出异物,速送医院急救。 2. 外耳道异物 外耳道异物多由于学前儿童自行放入,或由他人放入。异物在耳道,会引起异物感,如触及鼓膜,可发生耳鸣,异物还可引起局部感染。 较小的异物可用袖珍镶子取出,豆类等植物性异物忌用水灌冲,因为遇水后发生膨胀,更不易取出,引起感染。 小虫爬人外耳道,则应让幼儿身处黑暗之中,用手电照射外耳道,诱使小虫自行爬出,也可用洒精滴入耳内,杀死小虫,再用镶子取出。 3. 鼻腔异物 幼儿常将异物放入鼻腔,常见的异物有花生米、豆类、小物件等。鼻腔异物可引起小儿鼻塞、流涕、打喷嚏,异物长期存留在鼻腔,鼻腔黏膜溃烂感染,发生鼻炎。 如幼儿将异物塞入一侧鼻孔,可用手压住另一侧鼻孔,让幼儿用力向外损,使异物随气流冲出,也可刺激小儿的鼻黏膜,使其打喷嚏,使异物喷出。这些方法均无效时,应送医院处理。 4. 眼内异物 眼内异物多因灰沙落入眼中所致。幼儿常感觉有异物刺激,感到疼痈,睁不开

眼,流泪不止。处理眼内异物,不能用手或手帕揉擦,可让幼儿眨眼,利用泪水带出,也可用温水或蒸僻水冲洗眼睛,还可翻开上、下眼睑,找到异物后,用 十净的棉签、纱布或手帕轻轻擦去。 5 .咽部异物 骨头磴、鱼刺、枣核等扎在嗓子上,不能用力往下吞咽以求将异物咽下的办法。硬吞食物可能将异物推向深处,若扎破大血管,十分危险。发生咽部异物,要去医院处理。

儿童气道异物急救方法

儿童气道异物急救方法 相关统计表明,0~14岁儿童致死因素中,位居第一位的是意外伤害,其中吸入异物又是导致儿童窒息死亡的重要因素,其高危人群是0~4岁婴幼儿。不少人或许有疑问:儿童气道不慎吸入异物,除了第一时间拨打120以外,首先应采取自救。那么,气道异物梗阻有哪些症状?又有哪些急救方法呢? 分年龄采取不同急救方法 1岁以下:采取拍击背部及按压胸部法。①张开右手(呈八字形),将孩子的头部及下颌稳住。②让孩子趴于急救人员的前臂上,急救人员对应下肢往前伸出,前臂置于大腿上。分开孩子的双下肢,以便固定。在此过程中,应确保孩子气道平直、呈头低臀高状,同时确保其颈部安全。③以手掌根部迅速、有节拍地叩击孩子双侧肩胛骨间的部位,连续叩击5次。④叩击完毕,张开左手稳固孩子的头部,小心翻转过来。 若无异物排出,紧接着实施压胸法。⑤让孩子躺于急救人员前臂上,并且对应下肢往前伸出,手臂置于大腿上。孩子的下肢固定于急救人员的躯干与上臂间。在此过程中,应确保孩子气道平直,呈头低臀高状。⑥以右手中指、食指,有节拍地按压孩子胸部,迅速、有节拍地进行5次按压。 若無异物排出,就反复进行上述动作,若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措施。 1岁以上(亦适用于成人):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①岔开孩子双

腿,急救人员以弓步形式站立抑或跪于孩子身后,将其屁股顶住。②立于孩子背后,两手放在其肚脐上方两指处,一手握拳,拳心向内,另外一手将拳头抱住。③两臂用力收紧,再快速按压腹部。④持续挤压数次,直至排出异物,让气管得以疏通。 若无人相助,气道吸入异物者该如何自救?可靠于某固定性水平物之上(如桌子边缘、扶手栏杆、椅背等),稍微弯下腰,用物体边沿压迫上腹部,迅速往上冲击。多次反复,直到排出异物。 若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没有成功,且儿童已丧失意识,心跳及呼吸停止,应马上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同时联系120尽快前往医院求助。 若鱼刺卡住嗓子,海姆立克急救法就不灵光了,这时,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方是正确选择! 气道不慎吸入异物后孩子的表现 1.强烈的刺激性咳嗽,无法说话抑或声音嘶哑,反射性呕吐; 2.嘴唇、面部发绀,呼吸障碍,吸气时高调喘鸣音; 3.严重的还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 根据上述症状,家长应立即判断孩子气管吸入异物,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知识小链接 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不仅是喉咙卡住了异物,身体的其他部位有时也会出现不少意外!这些反应要警惕! 1.私处塞入异物。如果隐私部位不小心塞入了异物,则孩子往往会有尿痛、尿急、私处流脓,内衣裤有异常分泌物,还有臭味,下体有血迹,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 海姆里克急救法(Heimlich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急救者环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每次冲击将产生450~500毫升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应症 1、呼吸道异物 用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 2、溺水患者 用于抢救溺水患者,以排除其呼吸道的液体。 (注:有人认为该法不能从气道或肺排出足够的水以帮助复苏,还有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造成吸入性肺炎,同时使用该法可能会使心肺复苏的时间延后,从而不利于成功复苏,详见国际美国红十字及红新月会联合会2011年的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指南。)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方法 1、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