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藏象学说第一节脏腑

第三章藏象学说第一节脏腑

第一节脏腑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

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与舌、面等有联系。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心主神志。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这些功能全赖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如心气不足,则可见

面色发白、晦滞。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而味觉的功能正常和语言的正确表达,则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如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如心神志功能异常,则见舌强语謇,或失语等。[附]心包络心包络,简称心包,又可称"膻中",是指包在心脏外面的组织,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代心受邪。如热病过程中如出现高热、神昏等病症,中医学称之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人以木气的冲和条达之象来类比肝的疏泄功能,故在五行中将其归属于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

1.调节精神情志。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如烦燥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

2.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

3.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

见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

肝的疏泄功能还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故肝失疏泄,有时还可出现腹水、水肿等。肝主藏血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贮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就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肝开窍于目

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经脉又上联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主筋。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前所述。若热邪炽盛,灼伤肝的阴血,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中医称之为"肝风内动"。

"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软薄,或凹陷变形。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和胃相为表里。两者均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

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脾的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这一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就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所以若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病症。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出现某种出血证,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的减退或口味的异常,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实际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体现。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动正常与否。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痿软松弛,四肢则痿废不用。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

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若肺受邪而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症状。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其次体现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异常,可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气短、声低、乏力等。肺主宣发和肃降。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以充养身体,温润肌腠和皮毛。肃降,即清肃、洁净和下降之意。肺主肃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两者失调,就会出现"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肺主通调水道。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二是肺气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异常,则水的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肺开窍于鼻。鼻是肺的门户,为气体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均有赖于肺气的作用来维持。肺气的功能调和,则鼻的通气功能正常,嗅觉灵敏。肺的某些病变,常可影响及鼻,使之产生多种病理表现,如鼻塞流涕,不闻香或鼻衄等。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成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肺合皮毛是说肺能输布津液、宣发卫气于皮毛,使皮肤润泽,肌腠致密,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如果肺气虚则体表不固,常自汗出,抵抗力下降则易于感冒。由于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也常常影响肺的功能而招致相应病变。

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

肾精的主要生理效应有: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死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素问·本神》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例如,人在七、八岁时,由于肾气的逐渐充盛,所以有"齿更发长"的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气充盛,产生了一种叫做"天癸"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排卵,出现月经,性机能也逐渐成熟而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随之逐渐减退而消失。

2、肾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来自水谷精微、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而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肾有司开阖的作用。开,则水液得以排出;阖,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潴留。如果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如阖多开少,可见尿少、水肿;开多阖少,则尿多、尿频。

3、肾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故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如肾虚不能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症,称为"肾不纳气"。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则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二阴是前阴与后阴的总称。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为膀胱的功能,但须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凡尿频、遗尿或尿少、尿闭多与肾的功能失常有关。。后阴指肛门。粪便的排泄虽由大肠所主,但中医认为亦与肾有关。如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水湿不运,可致大便泄泻;肾气不固,可致久泄、滑脱。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藏于骨腔中以营养骨骼,称为"肾主骨","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

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所以临床所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常因肾精不足所致。牙齿与骨一样,也是由肾精所充养,称为"齿为骨之余"。故凡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中医认为均由肾精不足所致。

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即所谓"其华在发"。凡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又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素问·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则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

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素问·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是;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容纳于胃中的

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如果胃的这一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

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因而又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饮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后,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在藏象学说中,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若胃失和降,则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脘腹胀满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呕吐等。

小肠

小肠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这一功能异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小肠主泌别清浊

小肠将经过进一步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因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和大便、小便的质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大肠

大肠居于下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

糟粕。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这一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同时与肺的肃降有关。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或便脓血等。

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其与肾直接相通,又相表里。

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其浊者下输于膀胱,并由膀胱暂时贮存,当贮留至一定程度时,在膀胱气化作用下以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膀胱的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

三焦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报导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雹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故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

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髓的生成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都有关系,其功能有养脑、充骨和化血三个方面。

骨有贮藏骨髓和支持形体的作用。

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直接相连。胆与肝又互为表里。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为六腑之首。但是,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女子胞位于小腹内,为女性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中医认为,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心、肝、脾、肾以

及冲任二脉有关。这是因为其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功能无不与血、精有关。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任主胎胞,冲为血海。在病理上,当各种因素导致上述脏器、经脉功能异常,即影响女子胞的功能,引起月经失调与不孕。

第三章 藏象学说——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三章藏象学说 四、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研究脏腑各自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还必须研究整体活动过程中脏腑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和相配合的规律。因此,必须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上来研究整体的生命活动。这对于认识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辩证施治均有重要意义。(一)脏与脏之间相互关系 1、心与肺 心肺同居膈上。心主行血,肺主气。肺气有贯心脉的作用,百脉又朝会于肺,肺心相佐,所以两者在生理上或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若血无气的推动,则血凝不行,成为瘀血;如气无血的运载,则气无所附,涣散消亡。因此,心肺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是气血正常运行的保证,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功能。在病理上肺气虚弱可致心血瘀阻;心气不足,心阳虚,致血行异常,也可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导致咳嗽、气促等症。 2、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且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依存和血液运行方面的相协同。心血靠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化生,而脾的转输功能又赖于心血来滋养。脾气健运,血液化生有源,心血充盈;心血充足,脾得濡养,脾气健运。血液在脉中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而不致迟缓,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不致逸出脉外,心脾协同,血液运行正常。心与脾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若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无源,致心血不足,临订可见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乏力、面色无华等症;若心气不足,血行无力,或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均可出现血行失常的病理状态,或见气虚血瘀,或见气虚失摄的出血现象。 3、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与精神情志两方面。其一,肝藏血,心行之,心血充足,血脉充盈,肝有所藏,才能充分的挥其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血充足,疏泄正常,气血疏通,有助于心主血脉。其二,人的情志活动由心所主,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护精神情志的舒畅,所以心肝两脏功能密切相关。病理上,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与肝火亢逆可两两并存或相互引动,前者可出现以精神恍惚、情绪抑郁为主症的心肝气郁证,后者则出现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的病理变化。 4、心与肾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下者以上升为顺,在上者以下降为和。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这种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使心肾功能协调,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这种平衡遭到破坏时,常出现心肾不交,而可见心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梦交等症。 5、肺与脾 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气的生成:肺吸入的清气和脾化生的水谷精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再合为一身之气。脾化生的水谷精气,有赖于肺的宣降运动以输布全身;而肺维持其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气又依靠脾运化作用以生成。甩以说:“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 水液代谢:就肺脾而言,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使水液正常地输布与排泄,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能转输津液,散精于肺,有助于肺通调水道的功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笔记第三章藏象1--4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笔记第三章藏象1--4部分 1.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二字,首载《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的。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即是指这一类腑的形态及其生理功能均有异于“六腑” ①不与水谷直接接触(非腑) 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非腑非脏) ③具有类似于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非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里的“满”和“实”,主要是针对精气和水谷的各自特点而言。) “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即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2. 藏象学说的形成

①古代解剖学的认识;“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 ②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④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⑤④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是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察研究方法。 因此,藏象学说中的心、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的名称相同,但在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不完全相同。 这是因为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概念。 3. 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主要体现在: ①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 脏与腑相为表里的主要依据是: ⅰ 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相对; ⅰ 经络循行路线的相互络属; ⅰ 某一脏与某一腑在生理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②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 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 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 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贯穿整个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表现于外的征象和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映象。藏是内在本质,象是外在反映,以此作为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 体内的内脏可以分三类: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 与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中医的五脏指的是人体的五个系统,包括脏器和功能,而不是脏器本身。 比如区别比较大的脾系统,中医中脾主运化,主统血,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它包含了整个功能系统,而不是现代医学中解剖的脾。

五脏的功能是化生贮藏精气(精气血津液),多为实体。有句话叫“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说的就是五脏藏的是精气而不是水谷排泄物之类的。中医的用字上很有讲究,这里的“满”形容的是精气盈满,“实”形容的是水谷充实,一个偏功能一个偏物质。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的作用是受盛和传化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水谷,所以六腑的形态必须是中空的,这样才能储藏传送水谷。所以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除了“三焦”每个腑都有各自相表里的脏(表里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配偶,一个脏配一个腑),因为三焦是包罗全身脏腑的一个大腑,是全身的气道和水道,他是一个“孤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奇恒之腑的形态像腑,但功能上又内藏精气象脏,所以另立一类。其中“胆”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是因为它形态和功能与腑相近,且胆经与肝经络属,两者互为表里;但内藏的胆汁又不属于水谷,且没有传化水谷的功能,和腑又不一样。

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将人体分为五大体系,除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外,还有形体官窍。形体包含了皮、肉、筋、骨、脉,又称五体,官窍包含了耳、目、口、鼻、舌,又称五官。它们也分属五脏,具体如下图 哪里出了问题就找哪个脏解决问题,比如经常抽筋抽搐,是筋的问题就找肝;视力模糊看不清,是眼睛的问题也找肝。 中医结合阴阳,五行与脏腑,以功能特点为主再参考解剖结构,把脏腑细分阴阳五行。脏在内,功能偏静态,所以属性属阴属里;腑在外,功能偏动态,所以属性属阳属表(表里在中医应用中也包含了深浅的含义,病位在表相对较浅,病位在里相对较重)。至于每个脏分属五行,在后面单独介绍每个脏腑系统时会详细说明。

中医学“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功能活动。 一、脏腑的生理功能 藏象学说详细描述了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脾主运化、主统血,肝主疏泄、主藏血,肾主水、主骨、生髓、通脑等。这些功能反映了脏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脏腑之间的关系 藏象学说阐述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等。这种表里关系体现了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三、脏腑与形体官窍的联结 藏象学说将脏腑与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描述了脏腑与五官、五体、五志等的关系。如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肾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等。这种联结关系说明了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可以通过观察形体官窍的表现来推断。 四、脏腑与自然环境的同一性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脏腑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同一性,即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季节变

化、昼夜更迭、地域差异等都会影响脏腑的功能状态。 五、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 藏象学说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外在表现,医生可以推测其内在脏腑的功能状态和病理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通过观察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脏腑的虚实寒热,进而进行辨证论治。 六、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 藏象学说强调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即阴阳平衡和表里相应的重要性。这种配合关系体现了人体内在脏腑与外在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藏象学说涵盖了脏腑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脏腑与形体官窍的联结、脏腑与自然环境的同一性、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以及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为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中医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 藏象的基本概念:藏,指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即征象、形象。所以,藏象是指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应于外的征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二、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是位于人体颅腔、胸腔和腹腔之内,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内脏器官的总称,是个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统一的综合概念,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性。 2、2、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输送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主血:心行血----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 心生血----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 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收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顺畅。 3、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是指心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 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的系统连属:心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血瘀阻则面色青紫; 心气不足则面白晦滞,心血亏少则面色苍白无华),开窍于舌(心气虚则舌淡白; 心阴虚则舌红绛;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在液为汗(心阴虚则盗汗;心气虚则自汗)。 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1、主气: 主气主一身之气一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的调节。 主呼吸之气一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2、司呼吸: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 3、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向外布散的作用。 ①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 ②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 ③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 4、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②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 5、通调水道: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6朝百脉:全身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 7、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 肺的系统连属:肺在志为悲忧;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流黄浊涕;肺燥则鼻窍干燥)。 三、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脾气主升、主统血。 1、脾主运化: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2、脾气主升:指脾气以升为顺。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个方面。 3、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脾的系统连属:脾在志为思;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失健运则口淡无味,或口有甜味,食欲不振);在液为涎。 四、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藏血。 1、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表现为:调畅气机;助脾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条达情志;调节生殖功能。 2、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肝的系统连属:肝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第一节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第一节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名词解释: 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指脏腑显现于外的形象,也就是指人体生理 活动及病理变化所反映在外部的现象。 第二节脏腑 名词解释: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周流不息,循环无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靠心气。 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即心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脾主运化水谷:脾将水谷化成精微,后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脾主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多余或者含浊的水液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的功能。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性,有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 脾气主升:脾气的运化特点是以上升为主,即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头目, 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三、问答题或叙述题: 何谓肺主宣发?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其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排出 体内的浊气;?将由脾转输来的津液、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外达皮毛;?宣散卫气,调 节腠理。 何谓肺主肃降?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其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吸 入自然界的清气;?将清气和由脾转输来的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肃清肺和呼 吸道。

何谓脾主运化?请叙述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 答:脾主运化: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运输送至全身的功能。包括两方面: ?运化水谷:脾将水谷化成精微,后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 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 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多余或者含浊的水液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与书上概念略有不同) 脾失健运(水谷、水液两方面)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表现为腹胀、便溏、完谷不化、食欲不振等;由于气血化生不足,可表现为倦怠、消瘦等。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则可致 水液不布散而停滞体内,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或发生水肿。 人体的消化功能为什么与肝、脾两脏有关? 答: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虽然由脾胃来完成,而脾胃之气的升降,靠肝主疏泄的调节 作用。同时肝分泌胆汁,排泄胆汁,亦有助于消化作用。脾主运行,能运化水谷。饮食入 胃后,虽然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消化,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作用,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布散全身。所以,人体的消化功能与肝脾有关。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肝主疏泄表现在以下方面: ?协调气血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得以正常运行。 ?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保持脾胃升降协调;肝的疏泄还调节胆汁的分 泌与排泄,帮助脾胃对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 ?调节精神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调理冲任二脉:肝的疏泄影响冲脉和任脉的通利协调。 叙述“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及其两者互相的关系。 答:肾中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 俱来。后天 之精,出生以后摄入的饮食经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及脏腑在生理活动中化生的 精气。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依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 育和充养,后天之精必须依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

藏象之脏腑概说

藏象之脏腑概说 (一) 脏腑的名称与分类 脏,古作�K,又作藏。其义有二:一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二是 指五脏主贮藏精气。腑,古作府,有府库之意。腑多为中空器官,类府,又多与饮食物的贮藏、消化有关。脏腑,主要指人体的内脏。根 据其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大类器官。 藏象学说,即是以脏腑为物质基础,运用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的 系统联系及与自然界相互通应的关系,构成自己的理论系统。通过脏 腑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来把握人体生理、病理的活动规律。 (二)脏腑的生理特点及其区别 1.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五脏主贮藏精气,藏而不泻。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均贮藏于五脏。贮藏于五脏的精气,越充满越好,而不能过度耗散, 故称藏而不泻。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 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五脏除贮藏精气外,还藏神,如《灵枢・本藏篇》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故又有“五神脏”之称。 2. 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六腑主传化水谷,泻而不藏。中医学认为,六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纳、消化饮食物及传导排泄糟粕。因其摄入饮食物,在吸收水谷精微后,要及时把糟粕排泄到人体外,称为泻而不藏。故《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3. 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也是“藏而不泻”与五脏类似。 4. 五脏与六腑的区别 5. 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的区别

6. 掌握脏与腑的区别,有一定意义。如中医认为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以泻其腑,腑虚者可以补其脏等。 应当指出,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学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中医学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这是因为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变现于外的现象 所以说,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藏象学说研究的对象: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脏腑 1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2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3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传化水谷糟粕 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有腔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是“藏而不泻”,类似于藏。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神是生命活动总的体现。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㈠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联结成有机整体。肝系统(肝、胆、筋、目、爪),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脾系统(脾、胃、肉、口、唇),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肾系统(肾、膀胱、骨髓、耳、发)这五个系统相互之间通过经脉的络属沟通和气血的流贯互相联系。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赖以自然环境以生存,人的生命活动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机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必然要作出相应的反应。 ㈡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藏象学说着重对人体进行整体的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反映于外部的征象,来认识内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即藏象学说是从面色、脉象、舌象等可见的征象,来考察脏腑功能活动正常与否。 脏腑

第三章藏象学说第一节脏腑

第三章藏象学说第一节脏腑 第一节脏腑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

第三章 藏象学说——心

第三章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概述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即通过解剖分析的直接观察方法,认识脏腑的形态和功能,又运用哲学思维以整体观的方法认识脏腑的生命活动规律,因此,中医学的脏腑,不仅是形态学结构的脏器,而且是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生理病理学系统。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所以说,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藏象学说研究的对象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的特点可分为三类: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传化水谷糟粕。《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此即对脏腑功能总的概括。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是“藏而不泻”,类似于脏,故称奇恒之腑。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已形成了独特理论——经络学说。 精、气、血、津液、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神,是生命活动总的体现。它们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因此,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 人体各组成部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为用,代谢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联结成有机整体。五脏,代表人体的五个生理系统。肝系统(肝、胆、筋、目、爪),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脾系统(脾、胃、肉、口、唇)、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肾系统(肾、膀胱、骨髓、耳、发)这五个系统相互之间通过经脉的络属沟通和气血的流贯相互联系,五脏功能的协调共济,相互为用,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重要保证,这就是藏象学说整体观的具体体现。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体不仅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统一 性。人赖自然环境以生存,人的生命活动必然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机体对自然环

藏象学说:人体内脏的生理、病理观象学说

藏象学说:人体内脏的生理、病理观象学说 中医学中关于脏腑的理论,称为脏象学说。它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人体各内脏的解剖、生理、病理和辨证施冶原则等许多方面,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实践中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中医学将人体内脏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一、整体观念 脏象学说在阐释内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时,不仅着重说明各个脏腑本身的特点,而且十分重视各个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以脾和胃为例,除分述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主降等脾胃各自的功能外,还强调“运化”和“纳谷”是相互依存的消化过程,相辅相成;而“脾升”和“胃降”则又是相互制约,起着相反相成的作用。脏象学说还认为人体的毛发、皮肤、肌肉、血脉、筋骨等组织和眼、耳、鼻、口、舌、前阴、后阴等器官与内脏之间也有相互联系,如肺开窍于鼻,输精于皮毛,心开窍于舌,其充在血脉;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充在骨等。此外,脏象学说还注意到精神情志活动与内脏的生理病理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精神情志活动失常,可影响某些内脏的生理功能,甚至引起疾病;而在某些内脏有痛变时,也可影响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总之,整体观念是脏象学说的一个主要的特点。

二、脏腑有别,以脏为主 脏象学说将人体内脏分成“脏”与“腑”两大类:心,肺、脾、肝、肾,称作五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作六腑。化生和贮藏精气,是五脏的功能;腐熟水谷,传化糟粕,是六腑的功能。如《素问·五脏别论》曰:“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就是五脏与六腑在生理功能上的区别。此外,将胆、脑、髓、骨、脉、女子胞(即子宫)称为“奇恒之腑”,表明它们在生理功能上既不同于五脏,也不同于六腑,有其特殊性。如胆‘泻而不藏”同于腑的作用,故为六腑之一,但它所排泄的胆汁,并不是一糟粕”而是‘清净之液”,与一般的腑有所不同,放又属奇恒之腑. 脏象学说的内容,详于脏而略于腑,主要是阐释五脏的功能。根

第三章-藏象学说——肝

第三章藏象学说——肝 肝,位于膈下,腹腔之右上方,右胁之内。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肝在五行中属木,胆附于肝,肝与胆关系密切,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于肝胆之间,肝与胆互为表里。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是以肝为刚脏,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性为基础,其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调畅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性是气机疏通、畅达、升发的重要基础。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正常和调。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疏泄功能减退,常因抑郁伤肝,肝气不舒,疏泄失职,致气机不畅而形成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出现闷闷不乐、悲忧欲哭,胸胁、两乳或少腹等部位胀痛不适等症状,甚则刺痛或为徵积;二是肝的升发太过,常因暴怒伤肝,或气郁日久化火,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症状,或气升太过,血随气逆,常因暴怒伤肝,或气郁化火,而导致吐血、咯血、甚则可致猝然昏厥,不知人事。 助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脾胃的运化具体表现在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功能,脾气以升为健,胃气以降为和,脾胃的升降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全身气机疏通畅达,有助于脾升胃降和二者之间的协调以及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肝能生成胆汁,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实质上有赖于肝疏泄功能的正常,胆汗能正常地分泌与排泄才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飧泄;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痛,在下则为便秘;若肝气郁结,影响胆汗的分泌与,而出现胁下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甚则黄疸等症。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土得木而达。” 调达情志:情志,是属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反之,情志异常又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故肝调畅情志的作用是以调畅气机功能为基础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心情舒畅;肝的疏泄功能减退,肝气郁结,则心情易于抑郁不乐,稍受刺激,即抑郁难解,悲忧善虑;肝的疏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心情易急躁、发怒,这是肝主疏泄功能对情志影响的结果;若持久的情志异常,亦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或疏泄不足的病理变化。 调节生殖功能: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和月经来潮与肝的疏泄功能也密切相关。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是肝肾二脏之气的闭藏与疏泄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肝疏泄功能正常,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肝失疏泄,则排精失常。女子月经亦受肝主疏泄功能的调节,肝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月经周期正常,经行通畅;若肝疏泄功能障碍,气机失调,则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甚或痛经、闭经等。(2)肝藏血: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根据生理需要以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减少,部分回流到肝脏并贮藏起来;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增加,肝内的血液又被动员出来,运送到全身,供给各组织器官的需要。所以,王冰注释《素问-五脏生成》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这充分说明肝脏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循环血量的作用。 肝藏血的另一个含义是收摄血液,即肝有使血液收摄于脉管之中,不让溢出脉外的作用,即有防止出血的功能。肝为经血之源,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充足,冲脉血液充盈,月经按时来潮。若肝的藏血功能失常,不仅会引起血虚或出血,而且也能引起机体许多部分的血液濡养不足的病变。如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错花,或为夜盲、月经量少;若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脉拘急、机体麻木、屈伸不利等。肝藏血功能失职,则易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咯血、或月经过多、崩漏等。 2、系统连属 (1)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一般而言,怒志人人皆有,它是在一定限度内的情绪发泄,对维护机体生理平衡有重要意义。若大怒或郁怒不解,则是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既可引起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精血津液运行输布障碍,痰饮及徵瘕积聚内生,又可使气血上逆,阳

中医护理学藏象

第二篇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第三章藏象 重点难点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征象;藏象学说,就是通过考察人体外在的生理、病理现象,以了解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人体内脏根据其生理特点,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脏,即肝、心、脾、肺、肾,合称为五脏,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此外,还有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奇恒之腑的形态大多为中空而似腑,但生理特点却为贮藏精气而似脏; 二、五脏 一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五行属火,与小肠、脉、舌等构成心系统;心对整个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故称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藏神;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具有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从而保证全身组织得到血液濡养的作用; 2心藏神:是指心具有主司全身脏腑体窍等组织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情志等心理活动的作用; 2.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在窍为舌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汗 二肺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五行属金,与大肠、皮、鼻等构成肺系统;肺有“华盖”、“娇脏”之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和朝百脉;肺气的运动主要表现为宣、降两种形式; 1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其他交换的作用; 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具有主持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3肺通调水道:是指肺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浊吸清,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宣降运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再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主治节是指非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津液等作用,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2.肺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第三章藏象学说——六腑

第三章藏象学说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一)胆 胆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胆呈囊形,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 相连。胆与肝是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胆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生成于肝脏,味苦,呈黄绿色,贮存于胆,在消化食物过程中由 肝气的疏泄作用向小肠排泄,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胆汁由肝产生, 为清净精微之液,故《灵枢-本输》说:“胆者,中精之府。” 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肝胆的功能正常,有助于胆汁的正常排泄,脾胃的运化功能亦健旺。若肝胆功能失常,则胆汁的排泄不利,从而出现胸胁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便溏等症;胆汁上逆,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若湿蕴结肝胆,以致胆汗外溢于肌肤,可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的黄疸症。 2、主决断: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其决断意义有二:一是指正常的决断能力,亦即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运作;二是指准确,恰如其分,不偏不倚。因此《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附于肝,肝胆相为表里,两者功能相互协调,张介宾《类经-藏象类》注释说:“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胆气豪壮者,剧烈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较小,且恢复也较快;若胆气虚弱则可见胆怯怕事,或数谋略而不能决,善恐易惊,失眠多梦等。 (二)胃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胃又 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分;胃的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与脾由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相互络属,相为表里。胃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受纳、腐熟食物: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 初步消化, 变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食道容纳于胃,须有一定时间停留及经胃的初 步消化,故胃有“水谷之海”、“太仓”之称。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赖于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水谷经胃的腐熟,成为食糜,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若胃的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失常,可能出现胃脘胀痛、纳呆厌食、嗳腐食积,或多食善饥等症。 2、主通降,以降为和:能降是指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 熟后,下行 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与脾的运化转输功能密切配合,以完成其通降传导作用。胃的通降是受纳的前提条件,若胃失通降,不仅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上蒸出现口臭;若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症。 (三)小肠 小肠位于腹中,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小肠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精微,下传其糟粕的重要脏器,小肠与心由手太阳经与手少阴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其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 1、主受盛和化物: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具有彻底消化、化生精微之意。

第三章脏象

第三章脏象 脏与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脏象,原作臆象、藏象。“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的解剖形态,“象者,像也。论脏腑之形象,以应天地之阴阳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其二指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类经·藏象类》)。“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两者结合起来就叫作“藏象”。藏通“藏”。“藏象”今作“脏象”。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是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中医学据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 就方法论而言,中医学以系统方法为主,朴素的元素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相结合,以解剖学为基础,通过分析活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认识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规律,以表知里,确定“象”与“脏”之间的关系,建立脏象的概念。以病理反证生理,重功能而轻形质,是脏象认识生命本质的重要特点。因此,脏象的本来含义是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其内容包括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实际上,脏象是一个动态的生理、病理概念,是生命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基于对脏象的这一认识,将脏象学说定义为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科学的分化与综合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中医学理论体系内部不断地发生分化与综合,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中医学在现代科学分化与综合的结果。在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科学体系也在不断地分化与综合。如脏象原规定为生理病理的综合性概念,脏象学说则囊括了中医学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在中医基础理

中医基础理论之--脏象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之--脏象概述

第三章脏象 脏与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脏象,原作臆象、藏象。“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的解剖形态,“象者,像也。论脏腑之形象,以应天地之阴阳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其二指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类经·藏象类》)。“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两者结合起来就叫作“藏象”。藏通“藏”。“藏象”今作“脏象”。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是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中医学据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

脏象学说则囊括了中医学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只有病因学而无病理学。 随着对脏象认识的不断深化,将脏象学说原来的研究对象的生理和病理内容分别开来,作为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脏腑的生理学归于脏象学说,而将脏腑的病理归于病机学又称病理学,于是,中医病机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体系。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科学体系自身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它有助于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现代化。 基于上述,本书将脏象和脏象学说原来的概念的外延缩小而作如下定义:脏象是人体内在脏腑机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中医学考察人体的生命活动时,以功能活动的动态形象为本,而形体器官和物质构成为从,当涉及“器”与“象”的关系时,着重的不是器,而是其“象”,并且以功能之象来界定其器。所以,脏象则以象为本,据象定脏。就这个意义讲,脏象主要指人体内脏机能活动表现的征象。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 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 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 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2、辨证论治 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