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教学目标:

1.经历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4.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用合并同类项知识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准确用合并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方法:自我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一首《感恩的心》引出问题情境:

2.学生自主列出方程:x+5x+3x=108

3.导入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 阅读课本86页--87页,完成《导学案》中的预备案和预习案。

2.师生核对知识链接。

a.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___________(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_____________, 或除以 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仍相等。 b. 对以下各式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得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1)5y -8y = _________ (2)-2ab+7ab= __________

(3)X+3X+5X=__________ =_______

3.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教师巡视,做适当的指导)

解以下方程:(能够讨论交流)

(1)X+3X+5X=108 (2)5x -2x =9 解: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 解:合并同类项,得______

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 系数化为1,得_______

( 3 )-3x+0.5x=10

解: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

系数化为1,得________

4.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a. 合并同类项的作用:

合并同类项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即把方程中的同类项实行合并, 使方程更接近x=a 的形式。

b.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① 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查预习自测,掌握学生学习效果。

a. 思维诊断:(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方程- 7x+2x=5-10合并同类项得- 5x=5. ( )

( 2 ) 方程5x - 2x+3x=12合并同类项得6x=12. ( ) 22213(4)22x y x y x y +-

( 3 ) 方程6 x -5x=3-8的解是 x=5. ( ) ( 4 ) 方程2x -3x=7的解为 -x=7 . ( )

( 5 ) 方程8x -2x=7的解是x= . ( ) b. 实际问题: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思考:此题中有一个基本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得出:“总量=各局部量的和” 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由问题1入手解决问题方法.

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能够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机 台, 今年购买计算机___________台。

这三个量之间有升么关系?此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教师与同学一起实行分析

1、思考:方程x+2x+4x=140的一边只含有未知数项,另一边又常数项,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

2、观察:上面方程的怎样变形.

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x+2x+4x=140

合并同类项

7x=140

系数化为1

x=20

1、思考:

合并的根据是什么?

上面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

6

7

2、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三.巩固提升,自我完善:

1.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案。

2.请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3.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实行检查,老师做必要的补充。

四.总结归纳,整理反思:

1.今天你有那些收获?

2.大家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五.分层作业,提升水平:

❖必做题:P91 习题3.2第1题第6题

❖选做题:请你根据方程x+2x+4x=140编一道实际问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人教版

课题: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教学目标: 1.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 +bx =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2.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 会解“ax +bx =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流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 =b ,那么a ±c =b ±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 =b ,那么ac =bc ; 如果a =b (c ≠0),那么a b c c =. 2.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3x =12 (2)2x +3=7 解:(1)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除以3,得 31233 x = 化简,得 x =4 (2)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减3,得 2x +3-3=7-3 化简,得 2x =4 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除以2,得 2422 x =

化简,得 x =2 二、探究1 问题: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追问1: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强调:总量=各部分量的和 答案: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解: 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计算机x 台,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x +2x +4x =140 追问2:如何将此方程转化为x =a (a 为常数)的形式? x +2x +4x =140 合并同类项 7x =140 系数化为1 x =20 追问3:合并同类项有什么作用呢? 答案: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 =a 的形式. 例1:解方程: 5(1)2682 x x -=- (2)7 2.53 1.51546 3.x x x x ⨯⨯-+-=-- 解:(1)合并同类项,得 122 x -=- 系数化为1,得 4x = (2)合并同类项,得 678x -= 系数化为1,得 13x -= 练习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1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 教案

3.2.1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实际问题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用合并同类项解决“ax+bx=c”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准备】课本、练习本、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忆旧识新再设疑——新课导入 1.复习回顾 (1)同类项:所含字母____,并且_____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____。(2)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只把_____相加减,字母与字母的 指数_____。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约公元820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进一步巩固了同类项的相关概念,

为准备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曲径通幽细探寻——问题探究 某校近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的购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的购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活动1:推理验证 问题1:可以怎样设未知数?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归纳。 分析: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2x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台。 问题2: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归纳。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问题3: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由题意得,x+2x+4x=140 活动2:集思广益,寻找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办法 问题1: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 合并同类项,得7x=140 系数化为1,得x=20 答:所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思考:以上解方程中的“合并”起了什么作用? 它把含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向x=a的形式迈进了一步,起到了化简的作用。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活动1:(出示背景资料)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活动2:出示教科书76页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引导学生回忆: 设问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师生讨论分析: ①设未知数: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 ②找相等关系: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③列方程:x+2x+4x=140

设问2: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学生观察、思考: 根据分配律,可以把含 x的项合并,即 x+2x+4x=(1+2+4)x=7x 老师板演解方程过程:(略) 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可以在上述过程中标上箭头和框图。 设问3:以上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合并”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a的形式。 二、练习巩固: 师生共同解决,教师板书过程。 课堂小结 提问: 1.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每一步依据是什么? 2.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何共同特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①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合并和系数化为1 ②总量=各部分量的和 设计意图: 本节引子与上一节的“阅读与思考”相呼应,同时提出下面几节要讨论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有助于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知识面,感受数学的历史和文化的陶冶,提高数学紊养 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以问题的形出现,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梳理所学知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较简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哪位同学能够说一下解方程的基本思想?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指的是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在数学中,解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最基础的一项技能。它们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商业、金融等各领域。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包括如何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指同一类变量的项。例如,$3x$和$2x$是同类项,因为它们的未知数均为$x$。同样,$7y^2$和$2y^2$也是同类项, 因为它们的未知数均为$y^2$。合并同类项就是把同类项合起来,化简方程的过程。 例如,将$5x + 3x - 2x$合并同类项,可以得到$6x$。 又例如,将$2y^2 - 3y^2 + 7y^2$合并同类项,可以得到$6y^2$。 二、移项 移项指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以使方程变形。移项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之一,因为它可以使方程更易于求解,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考虑如下一元一次方程: $$3x - 4 = 7$$

我们可以使用移项的方法解决这个方程。首先,将方程中的常数项-4移动到等号的右侧,得到: $$3x = 7 + 4$$ 然后,将右侧的常数项11除以3,得出方程的解: $$x = \frac{11}{3}$$ 这就是这个方程的唯一解。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练习一下如何使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题: 求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3x - 7 = 2x + 5$$ 解题步骤: 首先,把方程中的同类项合并。将$2x$移到等号左边,得到: $$3x - 2x - 7 = 5$$ 接着,移项。将常数项-7移到等号右边,得到: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教学目标: 1.经历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4.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用合并同类项知识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准确用合并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方法:自我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一首《感恩的心》引出问题情境: 2.学生自主列出方程:x+5x+3x=108 3.导入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 阅读课本86页--87页,完成《导学案》中的预备案和预习案。 2.师生核对知识链接。 a.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___________(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_____________, 或除以 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仍相等。 b. 对以下各式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得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1)5y -8y = _________ (2)-2ab+7ab= __________ (3)X+3X+5X=__________ =_______ 3.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教师巡视,做适当的指导) 解以下方程:(能够讨论交流) (1)X+3X+5X=108 (2)5x -2x =9 解: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 解:合并同类项,得______ 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 系数化为1,得_______ ( 3 )-3x+0.5x=10 解: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 系数化为1,得________ 4.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a. 合并同类项的作用: 合并同类项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即把方程中的同类项实行合并, 使方程更接近x=a 的形式。 b.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① 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查预习自测,掌握学生学习效果。 a. 思维诊断:(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方程- 7x+2x=5-10合并同类项得- 5x=5. ( ) ( 2 ) 方程5x - 2x+3x=12合并同类项得6x=12. ( ) 22213(4)22x y x y x y +-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的合并同类项解法. 2.内容解析 方程的解法是“数与代数”的核心内容,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解方程是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合并同类项是整式运算的基础,也是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之一,是一种恒等变形.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依据是分配律,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同类项有两类: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方程的基本步骤之一,而列出正确的方程却是基础,因此,列方程在本章非常重要,它将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描述出来,这种建模思想贯穿于全章的始终. 在这里学生初次接触解方程的化归思想,也就是把多个同类项转化为一项,从而使方程 的形式. 更接近x a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掌握运用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给定一个方程,能够准确地通过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知道合并同类项的作用是简化方程.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通过问题探究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设出未知数,依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正确地通过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 1.用《花拉子米及〈对消与还原〉》视频介绍数学史,创设情境

公元约825年,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 师生活动:视频展示数学史,了解数学史记载的内容,从而引出新课题. 此环节利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史,为引出课题以及后面合并同类项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师生活动:学生读题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探究:(1)寻找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这个问题中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已知量:①三年购买计算机的总量为140台;②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③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未知量:选合适的未知量设未知数: 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用未知数分别表示出: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 请根据以上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方法1: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根据题意,得24140x x x ++=.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解法,学生讨论解法,找学生口述: 方法2:若设去年购买计算机x 台,根据题意,得 14022=++x x x . 方法3:若设今年购买计算机x 台,根据题意,得14042x x x ++=. 此环节教师应关注:(1)学生能否正确地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2)学生能否多角度地分析问题;(3)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程度. 设计意图:实际问题的引出,让学生感受方程解法的讨论源于实际问题的需要.学生经历寻找已知量、未知量、设未知数、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对前面学习的列方程的方法起到巩固的作用.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去设未知数,让学生体验数学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灵活性. 3.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解的意义 3.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解决一元一次方 程 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解的意义、合并 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 2.教学难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两个简单的方程式 2x + 3 = 7 和 5x - 2 = 3x + 4 让学生自行解决,并让部分学生上黑板讲解解法。 2. 概念解释 1.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 一个未知数,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如 2x + 3 = 7 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解的意义:通过等式两边的 运算使得未知数项消掉,一边成为0,另一边成为解。解 的意义是能够让未知数等于某个确定的值的数或式子。

3.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合并同类项就是把式子 中相同的项合并成一项,移项就是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 等式的另一边。 3.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解法后,我们带着学生提出实际 的问题,例如:每次学校的门卫阿姨都会收取来访家长 20 元的停车费,今天学校门口停放的共有车辆有4辆,已经收取了50 元车费,请问今天来访的家长一共有多少位?然后让学生 逐步解决问题。 4. 知识应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 进行分析和求解。其中包括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应用技巧,以及求解的正确性和实际意义。 5. 总结 在学生完整的解决问题后,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习的知识 和思考今天的收获,然后为下一次的课程做出准备。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我主要采用了导入、概念解释、问题提出、知识应用、总结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同时注重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应用技巧。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用途和实际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直接运用公式,缺少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其次,在让学生上黑板讲解解法的环节中,出现了部分学生的主观臆断和不正确的解法,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 项说课稿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设计理念,教学过程,评价分析,板书设计,时间安排七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的第一部分,解方程即是本章的重点,也为今后学习其它方程不等式及函数做了重要的铺垫,为了使学生能够劳固掌握解方程,体会解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并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教材设置了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提取信息、找到相等关系、列方程,然后主动探究方程的解法,并通过练习归纳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本环节四方面进行分析:1学情分析,2教材目标,3教学重点,4教学难点。 1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前面已学了整式和根据问题列方程的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因此它既是学习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本节课我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交流,发展思维,从而培养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教材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 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步骤 (2)能力目标: 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用数学方法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合并同类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②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 3教学重点: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4教学难点: 探究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法; 2.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 三、设计理念 1.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的回答老师的问题,接受老师的答案。 2.精心设计问题,因为好的问题设计不但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能易于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可能,授课中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的表达 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我根据学生认识规律以及教材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个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新颖的问题环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动手动脑”为主要目的,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以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数学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的全过程。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活动1:介绍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和他的著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欲望。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2.学会通过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概念。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二、探索新知 1.通过例题的解析,让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 2.通过多个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技巧和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 化为1。 三、巩固提高

1.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2.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一些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再次明确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和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强调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一些实际问题,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教案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形如“ax+bx=c”的一元一次方程。 2. 会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熟悉如何建立刻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一元一次方程。(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际问题的引入,进一步熟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运用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建模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 2、体会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思想,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2、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三、【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师导入:《我要与数学历史人物对话》 (出示背景资料)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投影) 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形如“ax+bx=c”的一元一次方程. 2.会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自主学习,记录疑问 自学内容课本P86~87例题2为止。解决以下问题 1、用“”划出本节的重点。

2、用“?”划出本节有疑问的地方。 3、试着概括本节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问 (一)活动一尝试探究 例: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设问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1、设未知数: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那么去年购买计算 机台。今年购买计算 机台。 2、找相等关系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 = 3、列方程(三年的电脑购买量是一定的,表示它的式子应该是相等的,因此有方程) x+2x+4x=140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教案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篇: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渗透“化归”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3.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PPT课件 4.标签 本节的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节课,是学生了解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后的一节重点内容,是解方程必备知识,既是对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的复习,也是为去分母化系数为整数的储备知识.学生利用整式去括号的知识,来处理解方程中的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也是学习不等式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学习阶段是一个重点章节,而本解又是解方程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解下列方程: (1)5x-2=8 (2)5+2x=4x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原来有的知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通过空白部分的引领,降低问题的

难度,从而将难点锁定在找相等关系上.避免难点太多,造成无从下手,重点、难点不突出的情况.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过程. 二、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前面我们遇到的一些方程,例如44x+64=328 3+x=(45+x) y-5=2y+l 问:大家观察这些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提示:观察未知数的个数和未知数的次数.)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l,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观察方程的特点总结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例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x=3x-2 x-3=-l 5x2-3x+1=0 2x+y=l-3y=5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解几个一元一次方程.例2.解方程(1)-2(x-1)=4(2)3(x-2)+1=x-(2x-1)方程(1)该怎样解?由学生独立探索解法,并互相交流此方程既可以先去括号求解,也可以看作关于(x-1)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第(2)题可由学生自己完成后讲评,讲评时,强调去括号时把括号外的因数分别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若括号前面是“-”号,注意去掉括号,要改变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 补充例题:解方程3x-[3(x+1)-(1+4)]=1 方程中有多重括号,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说明:方程中有多重括号时,一般应按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每去一层括号合并同类项一次,以简便运算.【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来说明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的依据是多项式去括号法则的应用,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知识的体系中,由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让学生迅速牢固的掌握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学习了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搞错符号. 课后习题巩固练习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案 课题: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研究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研究数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教师导学。

教学过程: 活动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发表见解,与同伴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活动2: 由问题1入手解决问题方法。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 可以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机2X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台。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教师与同学一起进行分析。 活动3: 1、思考:方程x+2x+4x=140的一边只含有未知数项,另 一边又常数项,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

2、观察:上面方程的怎样变形。 3、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合并”是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及方法。 活动4: 1、思考:合并的根据是什么?上面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 2、小结: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活动5: 练: 1)2x+3x=15 2)3x-5x=12 3)3x+3-2x=7 4)x+x=3 5)x-x=5 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学会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并能正确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研究数学,学生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和认真思考问题的能力。 运算律是合并同类项的根据,通过等式的性质化系数为1,可以推导出方程的解。 在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分析时,教师起到了合作者的作用,师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 学生应该实际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及时纠正不准确的地方。课堂小结包括合并的根据、解方程时的作用,以及学生的收获和体会。 作业布置为课本第93页题3.2第1题。 板书设计为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列方程的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找等量关系,③列方程。 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对剖析数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能力,以应对更多实际问题。

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_教案

3.2 .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一课时 教案 班 组姓名 一、课堂准备: 1.知识背景 1.等式性质 1:__________等式性质 2:____________3.合并同类项 2.复习提高,知识导航 化简下列各式(1)x+2x+5x= (2)-3x-2x+6x= (3)= -+-y y y 653423 二、自学、交流、探究:如何解x+2x+4x=140这个方程呢? 下面的框图表示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x+2x+4x=140 ↓合并同类项 7x=140 ↓系数化为1 x=20 “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这一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合并同类项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 (1)x-7 = 5; (2) 7x = 6x- 4 解:( ,得:)x -7+7 = 5+7 解:7x-6x = 6x - 6x- 4 即 x = 5 + 7 即 7x - 6x = -4 合并同类项,得 x =12 合并同类项,得 x= - 4 观察“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变形前 x -7 = 5 变形前 7x = 6x - 4 变形后 X = 5 + 7 变形后 7x - 6x = - 4 一般地,把方程中的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 )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请你判断下列方程变形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口答) ⑴ 6-x=8,移项得x -6=8 ⑵ 6+x=8,移项得x=8+6 ⑶ 3x=8-2x ,移项得3x+2x=-8 (4) 5x -2=3x+7,移项得5x+3x=7+2 例1 解下列方程(与P87例题1类似) ⑴ 5+2x=1 ⑵ 8-x=3x+2 解:⑴ 移项,得: 解:⑵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1,得: 系数化为1,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 教案

3.2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一)合并同类项 学习目标 1.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 +bx =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3.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重点 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 “ax +bx =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问题 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设问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① 设未知数: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则去年购买 台,今年购买 台。 ② 找相等关系: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 )台。 ③ 列方程:. 设问2: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 =a 的形式? 观察、思考:根据分配律,可以把含x 的项合并,即x +2x +4x =( )x =7x 解方程过程:24140x x x ++=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 得。 总结:合并同类项是把的项和项分别合并,把方程转化为ax b =(,a b 为常数,且0a ≠)的形式,便于求出方程的解。

对于上述问题还有不同的未知数的设法吗? 若设去年购买计算机x 台,得方程 解: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若设今年购买计算机x 台,得方程 。 解: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二、合作探究 1.例1.解下列方程:(1)2359x x -=;(2)32522x -=;(3)0.280.133y y -=; 2.例2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2,….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3.一个黑白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其中有若干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黑、白皮块的数目之比为3:5,问黑色皮块有多少? 三、展示提升 1.每个同学自主完成二中的练习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每个组根据分配的任务把自己组的结论板书到黑板上准备展示。 3.每个组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作好补充和提问。 四、反馈与检测 1.解下列方程:(1)23418x x x ++=;(2)13153x x x -+=-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案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移项的第一课 教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86-88页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根据实际问题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能力目标: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用合并同类项解决“ax+bx=c”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难点:会用“数学建模思想”、“化归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引导探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背景资料)约公元820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译本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要学生阅读课本。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合并同类项: (1)x+2x+4x= (2)5y-3y-4y

(通过复习合并同类项的知识,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 (二)、探索新知 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问: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让学生讨论分析) 1、设未知数: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那么去年购买计算机2x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台。 2、找相等关系: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3、列方程:x+2x+4x=140 思考:这个方程怎么解呢?我们知道,解方程的最终结果是要化为x=a的形式,为此可以作怎样的变形? (学生观察、思考) 把左边合并同类项。可得 7x=140 系数化为1,得x=20 所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老师板演解方程过程。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可以在上述过程中标上箭头和框图。) 注意:本题蕴含着一个基本的等量关系,即总量=各部分量的和。 思考:以上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优秀9篇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优秀9篇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知识与技能: 理解移项法则,会解形如ax+b=cx+d的方程,体会等式变形中的化归思想。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2、经历探索移项法则法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问题,探索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从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形如ax+b=cx+d的方程,并利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确定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地进行移项并解出方程。 一、情景引入: 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顾名思义,就是将方程中各项成对消除的意思。相当于现代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那“还原”是什么意思呢? 二、自主学习: 1. 解方程: 2.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3x+20=4x-25 观察上列一元一次方程,与上题的类型有什么区别? 3.新知学习请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4x-15 = 9;(2) 2x = 5x -21 你有什么发现? 三、精讲点拨 问题2 你能说说由方程到方程的变形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吗? 移项的定义:一般地,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移项的依据及注意事项:移项实际上是利用等式的性质1.注意:移项一定要变号。 例1 解下列方程: 解:移项,得3x+2x=32-7 合并同类项,得5x=25 系数化为1,得x=5 移项时需要移哪些项?为什么? 针对训练:解下列方程: (1) 5x-7=2x-10; (2) -0.3x+3=9+1.2x. 四、合作探究 列方程解决问题 例2 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果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 t;如果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 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21 思考:如何设未知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