诹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诹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诹市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

基础资料汇编

一、概况与历史

1、概况

桃源县域位于湘西北的沅江中下游,四邻与沅陵、张家界、安化、石门、临澧、慈利、常德等县、市相接,是武陵雪峰两大山脉的交汇处。陬市镇位于桃源县城东北20公里,东临武陵区河伏镇、鼎城区,境内有湖南四大河流之一沅水流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发达。2010年底陬市镇土地面积104.5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0390亩。全镇总户籍人口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

2、历史

陬市镇有近500年的文明史,明嘉靖年间初步形成集市。清朝时代,由于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一邑巨镇”,称“陬溪市”。“陬”即“角落”之意,“溪”指今五桂村至观音桥进入沅水的一条溪流,因陬市镇建于此(以观音桥为中心),所以取名为陬溪市。陬市在历史上是桃源县的第一大商业重镇。清末,因沅水陬市地段有三洲分流(洋洲、芦池洲、李家洲),面宽流缓,四川、贵州和湘西木商竹帮来到陬溪,把持沅水一带码头经营竹木运销业务,使陬溪发展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竹木集散市场,有市民数千户。民国时期,镇区街道沿沅水呈带状发展,分成上、下两段(街);后陬溪之名渐演变为陬市,曾有“小南京”的美誉。1943年冬(民国32年),陬市镇被日本侵略军焚毁,居民逃避他乡。抗日战争胜利后,因竹木运销业空前兴旺,镇区迅速恢复。解放后,1952年建成解放街,从此集市贸易十分兴旺。在陬市经营的竹木商48家,登记注册的工商户3000多户。1956年全镇社会销售总额1.2亿元,随着常德至桃源、常德至慈利公路陬市交汇,陬市成为水陆交通枢纽,镇区迅速沿公路线扩展。70年代,一批县属和常德市属工业企业相继在陬市兴建,使陬市桥港以东迅速成为工业区。8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依靠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利用公路运输优势,提供多种方便条件发展传统工商业。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房屋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街道总长7641米。全镇共辖6个居委会,14个村,户籍总人口 57434人,其中镇户籍人口约3万人。2009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57亿元,工业产值10.67亿元,农业总产值7.0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27万元,人均纯收入4094元。是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常德市的卫星镇。

近年来,陬市镇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据本镇资源特点,以建立特色基地为依托,以点带面,拉动全镇的农业经济向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一是发挥粮食和棉花生产区的优势,将品种更新换代,建立了优质晚稻核心生产基地,鼓励推广发展优质高产稻,种植优质早稻2.5万多亩,优质中晚稻4.2万多亩,二是放手发展畜牧业,以三江禽业为依托,培植扩大养殖基地规模。三江禽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现有固定资产200万元,有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孵化机10台,可孵化种鸡300万羽,下设种鸡场两个,占地30余亩,商品鸡饲养分场一个占地60余亩,可饲养商品鸡50万羽,该公司利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定期进行信息、技术、防治等培训,帮助群众发展养鸡。至目前,养鸡大户已发展到13个村,3000余户,养鸡年产值可突破3000万元。三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巩固和扩大特色示范基地范围。其中以鸬鹚洲新村、新茶庵村等村为中心的蔬菜基地面积达12000亩;以鸬鹚洲新村、团结路村为辐射的苗木基地面积已达4000亩;以新茶庵村、鸬鹚洲新村为中心的优质棉基地面

积已达6000亩;以观音桥村为中心的休闲农业基地正在形成。

3、行政区划及概况

共辖14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具体如下表:

表1 陬市镇社区及行政村概况

调整前基本情况调整后基本情况

村名面积(平

方公里)

户数人口(人)村名

面积(平方公

里)

户数人口(人)

崇庆村 2.45 247 855

小马山村 6.03 673 2311 五桂村 3.58 426 1456

高湾村 5.97 465 1460

高湾村7.43 649 2108 高家岗村 1.46 184 648

东林村 1.76 629 1787

观音桥村 4.05 1171 3481 朱家岗村 2.29 542 1694

指防村 2.65 347 1262

长乐村 5.35 785 2800 长乐村 2.7 438 1538

畬田村 6.17 476 1716

畬田村13.38 955 3347 塞水村7.21 479 1631

长岭岗村 6.25 509 1788

神仙桥村13.46 884 3136 神仙桥村7.21 375 1348

黄溪港村 6.63 370 1148

青龙村16.47 1123 3631 冯坪村 4.92 284 993

六田村

4.92

469 1490

土地坡村 2.33 255 799

福德山村9.15 918 3066 黄花桥村 2.98 358 1204

印山村 3.84 305 1063

酒铺村 2.89 290 972

酒铺岗村 5.78 593 2017 毛家桥村 2.89 303 1045

戴家口村 2.58 360 1321 三里铺村7.66 1797 4462

畹田村 1.67 830 1192

杨家巷村 1.85 307 937

三里铺村 1.56 300 1012

茶庵村 2.2 446 1508

新茶庵村 3.67 783 2638 新堤村 1.47 337 1130

竹林村 1.39 386 1220

鸬鹚洲新村 3.49 953 3222 鸬鹚洲村 2.1 567 2002

李家岗村 1.46 342 1166

团结路村 2.08 721 2213 郊区村0.62 379 1047

洋洲村 2.28 599 1650 洋洲村 2.28 599 1650 上街居委

0.9 1766 3088 上街居委会0.9 1766 3088 下街居委

1.11 2015 3242 下街居委会 1.11 2015 3242 解放街居

委会

0.45 990 2173

解放街居委

0.45 990 2173 兴盛街居

委会

0.62 2348 4638

兴盛街居委

0.62 2348 4638 李家洲居

委会

0.37 1002 2338

李家洲居委

0.37 1002 2338 万家嘴居

委会

0.55 1214 1873

万家嘴居委

0.55 1214 1873 小

37 104.59 21939 57434 小计20 104.59 21939 57434

二、自然情况

1、地形地貌

地处湘西山地向洞庭湖过渡的滨湖地带,地势一般在37—45米(黄海高程)之间。

镇名面积(km2) 人口(万人)人口密度

陬市镇104.59 5.7 545人/平方公里

2、气候

陬市镇为中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地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冷热四季分明,干湿两季明显,常年盛行东北风。历年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15℃。年平均日照时数1400小时左右年降水量1135—1291mm。全年降雨量1291.2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24.5毫米,全年日照1427.2小时。

3、水文

水能资源概况:陬市境内沅水河,全长8.5公里,年平均流量为10.2 亿m3沅水最高水位43.81米,常年水位36.5米(黄海高程),,1座小(Ⅰ)型水库,3 座小(Ⅱ)型水库;年总蓄水量198.52万 m3,其他小塘1500只,年平均蓄水量为1500 万m3。全镇可利用地下水 480万m3。

地表水年总

量(亿米3)

人平

(米3)

地下水年总

储量(亿米3)

年利用地下

水量(万米3)

水能理论蕴

藏量(万千

瓦)

可开发量

(万千瓦)

0.17 303 0.005 480 ----- ------

河流名河源地河口地点注入江河

河口处年平均

流量(m3/秒)

河流坡降

(%o)

河流长度

(km)

陬市新河盘塘六合

高湾村沅江7.0 m3/s 0.25 13.2

陬溪河

陬市小马

山村

东风闸沅江 2.6 m3/s 0.03 12.5

麻阳河

陬市镇新

茶庵村

链鱼口沅江7.3 m3/s 0.015 4.8

4、土地资源

陬市镇土地利用情况见表5。

土地类型面积(亩)比重(%)土地类型面积(亩)比重(%)

耕地49705.38 35.64% 林地43244.28 31.00%

水田39691 28.46% 建筑用地15450 11.08%

旱土10014.38 7.18% 水域17154.32 12.30%

园地(果、菜、

药)

4916.34 3.52% 其它340.7 0.24%

田地、园堤8668.4 6.21% 总面积139479.42 100

5、森林资源

陬市镇林种主要为经济林,面积为2.84万亩,占林地总面积比例的62.6%,具

体情况见下表。

树种名主要树种

面积

(万亩)

占林地总面

积比例(%)

防护林杨树、柳树、等其它速生阔叶林0.32 7.1

用材林彬树、松树、速生阔叶林 1.38 30.3

经济林柑桔、油茶等 2.84 62.6

三、社会经济情况

(一) 人口

1、镇域人口

2010年末总户籍人口57434人。

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末总用户

(户)

20961 21164 21407 20964 21128 年末总人数

(人)

56584 56851 56701 57038 57434

其中男28680 28801 28637 28796 28988 女27904 28050 28064 28242 28446

2、镇区人口

陬市镇辖6个社区居委会和14个村民委员会,21939户,户籍人口57434人,总面积104.59平方公里。其中镇区含6个社区居委会,53个居民小组,7个村民委员会的全部或部分村民,48个农村小组,含未落常住经商、参工参运人员,城区12757户。

(二) 经济

2010年全年一、二、三产业共实现生产总值26.7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3.87亿元,同比增长30%,规模企业产值13.3亿元,同比增长28%;引进县外资金2500万元,同比增长33%;财政总收入1036.17万元,同比增长9%;农业总产值8.48亿元,同比增长20%;粮食总产量3.84万吨,较上年增长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13万元,同比增加15%。农民人均纯收入4503元,同比增长10%。陬市镇工业门类齐全,有化工、食品、纺织、建材、造船、高新技术、印刷、饲料等38个行业,工业产品580多种,民营企业75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14家,包括湘鲁万福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桃源县大华机械厂、桃源县佳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桃源县德威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牛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等。全镇现共有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2100多户,从业人员12000余人。全年产值近3亿元。

四、村镇建设

表8 陬市镇现状建成区用地平衡表

用地

代码

用地名称

现状

面积(ha)占建设用地(%)

人均用地(m2/

人)

1 R

居住用地178.31 39.83 43.70

一类居住用地77.47 17.30 18.99

二类居住用地90.84 20.29 22.26

2

C 公共设施用地52.17 11.65 12.78

行政办公13.88 3.10 3.40

教育机构13.56 3.03 3.32

文体科技0.60 0.13 0.15

医疗保健 4.08 0.91 1

商业金融16.86 3.77 4.13

集贸市场 2.21 0.49 0.54

3 M 生产设施用地85.53 19.10 20.96

4 W 仓储用地8.57 1.91 2.10

5 T 对外交通用地0.94 0.21 0.23

6 S 道路广场用地42.5 9.49 10.41

7 U 工程设施用地 4.24 0.95 1.04

8 G 绿地54.94 12.27 13.46

合计447.7 100 110

1、教育机构情况

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7所,其中桃源县第三中学是常德市名优学校,座落在陬市城区,师资力量雄厚,每年向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6000多人。

校名总班

合计

教职工数

校园

面积

校舍

建筑面积

其中

专任教师

陬市小学30 125 124 27333.3 4940

陬市中学21 128 124 18266.7 9896

桃源三中25 134 127 50000 26462

2、医疗机构情况

全镇共有两所医院,桃源县第二人民医院和沅水局医院。桃源县第二人民医院(陬市医院),床位110张,共有医护人员200多人,其中有技术职称的100多人,高中级医务人员50多人,且医疗设施齐全。获省爱婴医院、县百姓放心医院称号。

3.文物古迹情况

名称地点保护等级保护范围基本内容(包括历史沿革、

现存状况、占地面积等)

陈兆森烈士墓陬市镇酒铺村县级文物保护。革命烈士陈兆森的陵墓。

湘西北第一个

红色政权旧址

陬市镇青龙村县级文物保护。1927年11月18日,徐溶熙

苏维埃政权在青龙寺成立,

由此及其他革命活动,桃源

被批准为“革命老区”。

4、对外运输情况

陬市交通、通讯、能源、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省道S306、S226,新建的石陬公路从东西、东北、南北贯穿全镇,常张高速公路在陬市镇高湾建有大的互通。沅水城区段可停泊5000吨船舶,日吞吐量为1500吨。

5、镇区现有道路情况

陬市镇现有路113.4公里,总道路面积761200平方米,其中镇区街道13.4公里,面积147200平方米,城区普通沥青路面1.6公里,面积7350平方米。砼路面11.8公里,面积139850平方米。乡村白色路面72公里,面积34900平方米。沥青和砼路面28公里,面积265000平方米。城镇道路总体是棋盘放射型,已建成道路16条,其中42---56米路面主干道4条,28---34米次干道2条,12---18米支干道10条。

表11 现状道路设施一览表

道路名称道路宽度(m)道路长度(m)起始位置终止位置

南京路56 2800 市建材圆盘

桂花路42 1400 圆盘上三岔路口

常慈路56 1200 圆盘老304线务段

石陬路42 750 圆盘长乐谭家湖

中心路28 1000 商贸城官码头

人民路34 2000 三角堰上三岔路口

和平路18 500 三中轴承厂

上街18 650 天天超市工行

下街18 560 轴承厂工行文明南路18 440 法庭航运宿舍

兴盛街18 560 地税局兴盛社区

建设南路18 250 上街街道防洪大堤

镇西路10 700 盛兴酒楼沅水商店

沅江路10 830 灵堂防洪大堤

解放街12 450 官码头粮店

6.加油站、停车场

表12 加油站一览表

名称面积(m2) 位置

加油站300 陬市镇至园艺场中段

陬市镇停车场,能停上百辆长途客车。

7.给水

全镇目前有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规模为1.0万吨,城镇供水3万人,日生活用水量5600吨,日工业用水量2400吨,供水主管长度为38km,年销售水量220万吨,自备水源0.12万吨。取水源在沅江地表水,取水口没有污染。

8、排水情况

全镇排水实行雨污合流制,日排水量为0.7万吨,排水率为85%,排水管网长度为18km,街道主排水道有1.2米×1.8米涵道、Φ100、Φ800、Φ600、Φ500涵管几种,排水明渠为14km,年污水排放量210万吨,其中生活污水170万吨,工业污水40万吨,污水在东风闸口直接排放到沅江,无污水处理厂。

9、电力设施情况

变电站名称:陬市镇变电站

陬市镇现有110KV变电站一座,有变压器210台,容量为33860KVA

10、电信设施情况

现有固定电话用户12000户,移动电话用户2.6万户,实现宽带上网,全镇现已有10000多互联网用户。陬市有线电视台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0000多户,全镇14个村已有11个村开通有线电视。

表13 镇域邮电设施一览表

邮电(支)局程控交换机容量(门)实装容量(门)陬市电信12000 8500

11、环保环卫设施

(1)、陬市镇目前在畬田村和塞水村租用山间冲地约20亩作为垃圾填埋场,清运距离7公里。每年需场地租用费和道路维护费4.6万元。

(2)、城区有垃圾围14个(急需维修9个),省道沿线17个。环卫所有斗车14台,其中10台需更换,清扫以后运到垃圾围或垃圾临时堆放点。城区日产垃圾约40吨,每天用16型小型铲车一辆装车,约7吨的东风金刚翻斗车2台清运4车左右,还不含洋洲村、李家洲社区、和部分企业单位的垃圾。环卫所没有垃圾清运车和洒水车,垃圾以承包清运的方式拖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附表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

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1(2010年)

单位

村民

小组(居

民小组)

户数

(户)

人口

(人)

男性

(人)

女性

(人)

60岁以

上人口

(人)

65岁以

上人口

(人)

常年外

出打工

人口

(人)

陬市镇219395743410484

名(居委会或社区)上街社区11 1427 2767 1296 1471 671

下街社区12 3032 5828 3054 2774 1225

解放街11 1187 2268 1159 1109 583

兴盛街11 2366 4563 2164 2399 709

李家洲 4 549 1038 519 519 272

万家嘴 4 233 365 250 115 59

小马山村21 686 2311 1166 1145 367 700

酒铺岗村19 612 2017 1023 994 333 600

长乐村22 788 2800 1463 1337 449 800

三里铺村36 1303 4462 2267 2195 816 1000

观音桥村22 1158 3481 1628 1853 481 700

新茶庵村16 791 2639 1344 1295 511 400

洋洲村605 1911 961 950 271

鸬鹚洲新

17 949 3222 1623 1599 622 1000

团结路村10 716 2213 1013 1200 283 400

高湾村17 705 2108 1069 1039 362 500

畬田村32 1142 3605 1892 1713 676 700

神仙桥村32 878 3136 1636 1500 575 400

青龙村38 1090 3631 1906 1725 628 900

福德山村29 911 3066 1552 1514 591 700

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2(2010年)

单位

总面积

(公顷)

劳动力

数量

(人)

耕地面

积(公

顷)

林地面

积(公

顷)

基本农

田面积

(公顷)

工农业

总产值

(万元)

工业总

产值

(万元)

农业总

产值

(万元)

陬市镇31593

(居

委会

或社

区)

上街社区4880 4880 --

下街社区3614 3614 --

解放街1738 1738 --

兴盛街3901 3901 --

李家洲2480 2480 --

万家嘴-- -- --

小马山村280 1300 233 40 7 720 570 150

酒铺岗村233 1100 206 7 20 976 496 480

长乐村273 1400 259 -- 14 1620 1240 380

三里铺村459 2300 447 -- 12 2247 1909 338

观音桥村180 1500 173 -- 7 3590 3010 580

高湾村199 1400 113 80 6 1154 754 400

新茶庵村213 1300 207 -- 6 799 650

洋洲村418 418 --

鸬鹚洲新

172 1900 172 -- -- 277 642 -- 团结路村40 1100 40 -- -- 241 608 800 畬田村666 1600 306 340 20 1699 1699 -- 神仙桥村266 1400 266 -- -- 676 676 -- 青龙村572 1800 338 234 -- 1436 1436 -- 福德山村499 1600 313 159 27 723 723 --

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3(2010年)

单位

总收入

(万元)

人均

纯收入

(元)

乡镇企

业数量

(个数)

主要经济来源

陬市镇38841 484

名(居委会或社区)上街社区4880 17636 26

下街社区3614 6201 28

解放街1738 7663 8

兴盛街3901 8549 22

李家洲- - 65

万家嘴2480 67945 --

小马山村1770 7659 59

酒铺岗村976 4838 14

长乐村1720 6142 14

三里铺村2247 5036 30

观音桥村3590 10313 30

高湾村1204 5711 14

新茶庵村1439 5455 25

洋洲村418 2533 7

鸬鹚洲新

642 1992 9

团结路村1408 6362 14

畬田村1699 5076 22

神仙桥村1534 4891 25

青龙村2018 5805 38

福德山村1563 5098 34

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4(2010年)

单位

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吨)

稻谷

玉米蚕豌豆油菜籽

陬市镇

村上街社区

下街社区

名(居委会或社区)

解放街

兴盛街

李家洲

万家嘴

小马山村1024 30 2.2 196

酒铺岗村1162 36 2.5 172

长乐村1472 26 1.2 208

畹田村2539 52 3 429

观音桥村919 20 1 257

高湾村686 24 0.9 197

新茶庵村192 28 2 402

洋洲村-- -- -- 142

鸬鹚洲新

588 26 1.2 236

团结路村432 28 2.4 110

畬田村1502 28 3.8 261

神仙桥村1211 26 -- 295

青龙村1877 38 -- 331

福德山村1366 38 -- 331

陬市镇主要社会经济调查表5(2010年)

单位主要养殖业产量

(头)

(头)

(万羽)

(只)

陬市镇

(居

委会

或社

区)

上街社区

下街社区

解放街

兴盛街

李家洲

万家嘴

小马山村4084 36 19.3 81

酒铺岗村2900 9 28.5 339

长乐村3786 83 3.7 1630

三里铺村7870 15 13 --

观音桥3438 -- 3.2 --

高湾村2372 283 2.6 908

新茶庵村4140 -- 3 --

洋洲村

鸬鹚洲新

3380 24 8.3 442

团结路村2512 3 14.8 --

畬田村3180 98 10.1 448

神仙桥村2840 60 3.3 578

青龙村5200 108 5.6 2074

福德山村4098 63 3.5 --

陬市镇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表6(2010年)

设施名称规模用地面积位置

陬市小学

陬市中学

桃源三中

桃源二医院

沅水局医院

陬市电影院

兴盛街农贸市场

西禅寺农贸市场

备注: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含中小学等文化教育设施、电影院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体育馆等体育设施、市场等主要商业设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