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内容2017年

第一章

1.国防的概念与基本要素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军事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四个基本要素:①主体要素②对象要素③目的要素④手段要素

2.国防的基本类型

①扩张型②联盟型③自卫型(中国全民型自卫型)④中立型

3.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4.国防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PS: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5.《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6.根据《兵役法》,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②作为军官应征入伍

③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7.公民国防义务:

①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③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④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⑤兵役义务

PS:公民履行兵役义务主要有三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

8.国防建设

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9.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与非正规的武装组织构成,是国防力量的主体。

10.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③民兵

11.(了解)陆军1927.8.1 海军1927.8.1 空军1949.11.11

火箭军2015.12.31 战略支援部队2015.12.31

12.国防动员概念(2010.7.1)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简称动员。

13.人民防空概念

人民防空,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活动,简称“人防”。

防空警报分为: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

空袭警报,鸣六秒,停六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

解除警报音响特征,解除警报,是连续鸣三分钟。

14.新三打三防

三打:①打隐形飞机②打巡航导弹③武装直升飞机

三防:①防精确打击②防电子干扰③防侦察监视

第二章

1.军事思想含义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五经七书》是指:

《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

《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4.《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

①重战,慎战,备战思想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③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④“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

⑤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5.外国近代军事思想:

德国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美国马汉:《海权论》

意大利杜黑:提出“制空权”德国鲁登道夫:提出“总体战”

德国古德里安:提出“闪击战”利德尔·哈特:提出“间接路线”战略

6.毛泽东军事思想(了解)

毛泽东思想具有创新性、实践性、代表性、重要性。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

在井冈山战斗中,毛泽东又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原则。

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①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

②人民军队思想

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

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③人民战争思想

战斗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民兵是胜利之本;

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④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⑤国防建设思想

8.各大领导人的思想:

毛泽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邓小平:“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

江泽民:“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胡锦涛:”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习近平:“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第三章

1.战略与战略环境

军事战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力量、战略措施

军事战略具有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等基本特征。

2.战略环境及影响

国际战略环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

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

国际战略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

3.国际战略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战略力量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通过相互联系、相相互斗争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

4.局部战争已成为威胁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战争形态。

5.中国安全环境的现状

①一是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29个。其中直接接壤的邻国就有14个。

②二是边界线漫长,大陆海岸线约18000多千米。

③三是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周边不少国家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些恩怨现仍有影响。

④四是中国周边地区的多样性突出,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各种文化、民族和宗教聚集在中国周围

⑤五是中国周边也是世界各主要大国利益交汇之地,冷战时期曾形成不少热点有这些至今尚未彻底解决。

6.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的斗争和矛盾

方面有:历史问题、东海问题、台湾问题

①一是日本当局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拒绝承担战争责任

②二是中日之间在钓鱼岛、东海大陆架以及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等方面存在严重争端

日本主张采用等距离中间线来划分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大陆架。日本还主张以两国海岸基准线的中间线,来确定专属经济区的界线。中方则主张根据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来划定两国的专属经济区界线。

③三是日本当局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伤害了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PS: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

7.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威胁中国

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主义

8.南海分为:东沙群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

9.中国在南海主权现状是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形势十分严峻。

①台湾占领太平岛。②中国填礁成岛,永暑岛。

③最早侵占中国岛屿的是菲律宾。④侵占岛礁最多的是越南。

⑤马来西亚掠夺我国南沙海域的资源最多。⑥海南省,在西沙的永兴岛上,建三沙市。

10.国家安全观与安全政策

①我们坚持倡导和践行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国家安全观。

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1.国家安全政策

三个基本目标:

①一是确保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②二是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

③三是促进地区对话与合作。

第四章

1.军事高技术的概念

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运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总称。

2.军事高技术的特点

①高智力②搞投资③高竞争④高风险

⑤高效益⑥高难度⑦高速度⑧高保密

3.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①侦察监视立体化②指挥控制信息化③反应快速化④打击精确化

⑤防护综合化

4.精确制导武器概念

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目标的概率在50%以上的导弹,制导炮弹和制导炸弹等武器的统称。

5.精确制导武器种类

【一】导弹

导弹是一种携带战斗部,依靠自身的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引导、控制其飞行线路并导向目标的武器。它一般是由弹头、弹体、推进系统、弹上制导设备和弹上电源等部分组成。

按导弹的弹道分:巡航导弹(飞航式导弹)、弹道式导弹

按作战任务分:战略导弹、战术导弹

按导弹射程:近程导弹(1000千米内)、中程导弹(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8000千米以上)

【二】精确制导弹药

6.精确制导技术的类型

①自主式制导②寻的式制导③遥控式制导④复合式制导

7.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概念

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8.现代战争中的监视侦察技术

①可见光侦察②红外侦察③雷达侦察④电子侦察

⑤多光谱侦察⑥声学侦察

Ps:雷达侦察优缺点:探测距离远、测定目标速度快、精度高、能全天候使用、易受电磁干扰

多光谱侦察:红、灰蓝、黑

声呐:声音导航与测距

9.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者“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

10.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分类

伪装的分类:

按照运用范围来分:战略伪装、战役伪装、战术伪装

按照所要对付的侦察器材来分类:可见光和红外波段伪装、雷达波段伪装、防声测伪装

隐身技术的分类:

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电子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声波隐身技术(对应监视侦察技术)

11.电子对抗概念

电子对抗又称电子战,电子斗争,是指敌对双方使用电子技术设备和器材破坏敌对电子设备,保护己方正常发挥。

12.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技术的应用

①电子对抗侦察技术②电子干扰技术③电子防御技术④反辐射摧毁技术

13.航天技术基本概念

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或宇航技术,是由运载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构成的高度综合性技术。

14.航天技术的组成

航天技术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三大部分组成。

15.常见的军用卫星

①侦察卫星②通信卫星③导航卫星④测地卫星⑤气象卫星

16.指挥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C4ISR:

C1:指挥C2:指挥+控制

C3:指挥+控制+通信C4: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

I:情报S:监视R:侦察

17.新概念武器

性概念武器是指工作原理和杀伤机理有别于传统的常规武器,具有独特的作战功能,正处在研制和探索之中尚未大规模用于实战的一类新型武器。

主要有: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声波武器、基因武器、气象武器、计算机病毒武器、非致命武器

第五章

1.现代战争概念

现代战争一般指在现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条件下进行的战争。它包括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

2.现代战争的特点

Ⅰ战争起因复杂:①强权政治②领土争端③资源掠夺④民族纠纷⑤宗教矛盾⑥意识形态的冲突⑦非国家行为体与主权国家的冲突

Ⅱ战争将在核、生、化武器威慑的环境中进行。

Ⅲ战场空间向多维化发展,作战行动节奏加快,战场综合破坏效应增强。

Ⅳ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大:①超强的渗透力②攻心夺志的利器③良好的战斗动员能力④遏制战争的重要工具

Ⅴ非接触作战和非对称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形式

Ⅵ非战争军事行动和非军事战争行动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非战争军事行动

所谓非军事战争行动,是指不通过直接的军事对抗,而采取炫耀武力以及综合实力,达

到对其他国家进行威慑的目的。

常见的有:①军事演习②验证新式武器装备

4.非军事战争行动

常见有:①贸易战②金融战③心理战④网络战⑤生态战(文化战)

5.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一种主导战争形态)

信息化战争,是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的作战方法。6.新军事变革的实质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