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

6.key words 关键词

7.make mistakes in 在……方面犯错误

8.be born with 天生具有

9.depend on 取决于;依靠

10.pay attention to(介词)注意,关注

11.connect …with… 把……和……连接/联系起来

12.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13.be stressed out 焦虑不安的;压力过大

14.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向老师寻求帮助

15.be afraid of doing sth/ be afraid to do sth 害怕做某事

16.fall in love with 爱上

17.body language 肢体语言

18.key words 关键词

19.look up 查阅;向上看

20.repeat out loud 大声跟读

【Exercise】完成句子

1.她说她通过做英语练习来学习语法.

She said she studied grammar En glish exercises.

2.你通过对话来练习英语口语吗?

Do you practice spoken English?

3.制作单词卡对学习英语单词很有帮助。

is very helpful to learn English words.

4.我认为学习英语的最好方式是运用它。

I think 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is.

5.请问,你是怎样练习听力技能的?

Excuse me,do you practice?

6. 这两个国家有很多相同点。

The two countries have a lot __________ __________.

7. 学习语言的时候,你不能害怕犯错误。

When learning a language, you can’t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make mistakes.

8. 大声朗读有助于你培养语感。

【Exercise】同义句转换

●I don’t know what I’ll do next.

I don’t know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next.

●The doctor told him when he should take the medicine.

The doctor told him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the medicine.

●Li Ping doesn’t know why he should learn English.

Li Ping doesn’t know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English.

4. But whether or not you can do this well depends on your learning habits.

1) 此句中whether or not you can do it well是个从句,用作整个句子的主语。这种从句叫作“主语从句”。

【注意】句子的主语是主语从句时,谓语动词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e.g Whether you did it right or wrong isn’t so important.

What’s important is the experience you gained.

2) whether or not 是英语从句的一个连词结构,意思和功能相当于whether, 表示“是否”,常出现在宾语从句,主语从句中。使用时,也可把whether和or not分开,or not放到句尾。

e.g. I can’t tell whether or not the teacher likes me.

=I can’t tell whether the teacher likes me or not.

Step 1. 思考回忆所学知识点,并将所学知识点列在下面

Step 2. 错题回顾

1.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我通过小组活动来学习。

by作为介词,用法很多。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例句,分析by的用法,然后补全结论部分所缺的内容。

C-by用法

【例句】

1) Come and sit by us.

2) Peter goes to work by bus every day.

3) Tony will come back by 10:00 pm.

4) English is spoken by lots of people.

5) My brother studies histor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Conclusion】

1) by可表示位置,(1) “__________”,如句1。也有“从……旁边(经过)”之意。

2) by可表示交通、传递等的方式,如句2。

3) by可表示时间,“到(某时)之前;不迟于”,如句3。

4) by可用于构成(2) ________,“被,由”,如句4。

5) by可表示方式或手段,(3) “____________”结构在句中作方式状语,“通过……方式(方法)”或“借助……手段”,如句5。

【Exercise】根据提示,用含有by的短语完成各句。

1) Annie went to Beijing _______ (乘火车) yesterday.

2) His grandfather made a living _________ (靠卖水果) in the past.

3) The scientists have to arrive at the village _________ (八月以前).

4) Allen goes _________ (经过邮局) on his way to school every morning.

5) The book was written ____________ (由几个工程师).

Step 1. 思考回忆所学知识点,并将所学知识点列在下面

Step 2. 错题回顾

一、单项选择(15小题,共15分))

T—单元检测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超强版)

九(下)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宇宙的起源 1.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2.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形成。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宇宙无中心。 3.宇宙的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4.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5.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1.托勒密与“地心说”;哥白尼与“日心说”。 2.银河系中大约有2000多亿颗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而且银河系外, 还有河外星系。因此,太阳只是银河系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 3.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太阳是太阳系是质量最大的天体。(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

要哦) ③各行星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慧星自东向西公转,又叫“扫把星”)。 4. 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近圆性—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系行星公转特点有三个,其中同向性与共面性是星云说提出的依据)。 5. 星云是广泛存在于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之中的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6. 第3节恒星的一生 1.繁星满天,绝大多数是恒星(由聚变,又叫热核反应提供能量)。恒星的体积相差悬殊。恒星的颜色不同,是由于它们表面的温度不同。颜色由深到浅,温度升高。一般来说,发红光的恒星温度最低,发黄光的高一些,发蓝色、白色光的恒星温度最高。 2. 恒星的演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版本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重要结论,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5、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 6、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木材燃烧、铁的生锈等。 7、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有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8、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9、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是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变现出来。通常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毒性、助燃性、氧化性、稳定性、金属的活泼性等属于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性质。 10、变化与性质的区分: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性质的描述中往往有“能、会、易、难”等字眼。 例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化学性质)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物理性质)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化学变化)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物理性质) E、木棒受力折断(物理变化) F、铁生锈(化学变化)

新课标九年级上学期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

Unit1 1. by + doing通过……方式如:by studying with a group by 还可以表示:“在…旁”、“靠近”、“在…期间”、“用、” “经过”、“乘车”等 如:I live by the river. I have to go back by ten o’clock. The thief entered the room by the window. The student went to park by bus. 2. talk about 谈论,议论,讨论如:The students often talk about movie after class. 学生们 常常在课后讨论电影。 talk to sb. === talk with sb. 与某人说话 3. 提建议的句子: ①What/ how about +doing sth.? 如:What/ How about going shopping? ②Why don’t you + do sth.?如:Why don’t you go shopping? ③Why not + do sth. ? 如:Why not go shopping? ④Let’s + do sth. 如:Let’s go shopping ⑤Shall we/ I + do sth.?如:Shall we/ I go shopping? 4. a lot 许多常用于句末如:I eat a lot. 我吃了许多。 5. too…to 太…而不能常用的句型too+adj./adv. + to do sth. 如:I’m too tired to say anything. 我太累了,什么都不想说。 6. aloud, loud与loudly的用法 三个词都与"大声"或"响亮"有关。 ①aloud是副词,重点在出声能让人听见,但声音不一定很大, 常用在读书或说话上。通常放在动词之后。aloud没有比较级 形式。如: He read the story aloud to his son. 他朗读那篇故事给他儿子听。 ②loud可作形容词或副词。用作副词时,常与speak, talk, laugh等动词连用,多用于比较级,须放在动词之后。如: She told us to speak a little louder. 她让我们说大声一点。 ③loudly是副词,与loud同义,有时两者可替换使用,但往往 含有令人讨厌或打扰别人的意思,可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如: He does not talk loudly or laugh loudly in public. 他不当众大声谈笑。 7. not …at all 一点也不根本不如: I like milk very much. I do n’t like coffee at all. 我非常喜欢牛奶。我一点也不喜欢咖啡。not经常可以和助动词结合在一起,at all 则放在句尾 8. be / get excited about sth.=== be / get excited about doing sth. === be excited to do sth. 对…感兴奋如: I am / get excited about going to Beijing.=== I am excited to go to Beijing. 我对去北京感到兴奋。 9. ①end up doing sth 终止做某事,结束做某事如: The party ended up singing. 晚会以唱歌而结束。 ②end up with sth. 以…结束如: The party ended up with her singing. 晚会以她的歌唱而告终。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数学) 2017年12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 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0(2≥=a a x 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a x a x -=+=21 (2)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p x =2或 )0(2≠=+m p a mx )(形式的方程, 如果 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 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 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 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蘸.着(zhàn)驱.逐(qū)蓬蒿.(ɡāo) B.憔悴.(cùi)荇藻.(zǎo)堤.上(dī) C.折.断(zhé)荔.枝(lì)蝼.蚁(lóu) D.残损.(sǔn)寂寞.(mò)掠.过(luè) 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汉字的拼音掌握情况。A项,“蒿”应读hāo;B项,“悴”应读cuì;D 项,“掠”应读lüè。点评:写拼音,要注意容易混淆的读音,如“蒿”;标调的位置要准确,一般有个口诀可套:a母出现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另一个知识点是:j、q、x与ü相拼时将ü改为u,其他则不能省略ü上的两点。 2.下面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B.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C.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D.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A项中,“锦障”应为“锦幛”。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3.选词填空。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搜索)这广大的土地。 (2)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感到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3)无形的手掌(掠过擦过)无限的江山。 (4)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驱除)阴暗,带来苏生。 答案:(1)摸索|(2)触到|(3)掠过 |(4)驱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比较近义词的区别。点评:要根据语境结合含义正确判断,对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也需要一定的了解。

4.《我用残损的手掌》选自《》,是我国现代诗人的诗作。 答案:戴望舒诗全编 |戴望舒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选自和作者,属于对文学常识的识记。点评:解答这题,要对作品、作者和作者的相关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将重要的知识熟记。 5.按原文填空。 a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b这黄河的水。 c只有那辽远的一角,,,坚固而蓬勃生春。 答案:(1)那一角只是血和泥(2)夹泥沙在指间滑出(3)依然完整 |温暖 |明朗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作品基本内容的熟悉程度。点评:解答这题,要熟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关键性的语句牢记。 6.选出和例句修辞手法一样的选项() 例: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A.岭南的荔枝寂寞地憔悴。 B.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C.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 D.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是比喻,相同的是C。点评: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7.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朗诵这首诗? 答案:用抑郁、痛惜的语调读出心头的沉重与痛苦;用激昂的语调读出对“辽远的一角”的深情赞美。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的朗读情感基调,属于课文初读的整体把握。点评:解答这题,需要抓住朗读这把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由此去把握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8.请用“/”给下列诗句按意义划分节奏。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 【篇一】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 I.重点词汇Test----exam words----vocabulary Excited----exciting amazing----surprising sometimes----sometime----some times----some time for example----such as----like begin with----to begin with maybe----perhaps----probably affect----influence problem----question II.重点词组 1.ask…for… 2.speaking skills 3.ask…about… 4.not…at all 5.get excited about 6.end up 7.make mistakes 8.first of all 9.to begin with https://www.360docs.net/doc/d44209323.html,ter on 11.be afraid of https://www.360docs.net/doc/d44209323.html,ugh at 13.make sentences 14.take notes 15.write down 16.make sure 17.deal with 18.look up 19.make up 20.worry about 21.be angry with 22.go by 23.each other 24.solve a problem 25.regard…as… https://www.360docs.net/doc/d44209323.html,plain about 27.change…into… 28.try one’s best 29.with the help of https://www.360docs.net/doc/d44209323.html,pare…to… 31.think about 32.break off III.重点句子 1.I learn by studying with a group. 2.It’s too hard to understand the voices. 3.He finds watching movies frustrating because the people speak too quickly. 4.We get excited about something and then end up speaking in Chinese. 5.Why don’t you join an English club to practice English. https://www.360docs.net/doc/d44209323.html,st year my English class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重教材基础训练题(含答案)

第21章 一元二次方程(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02=++c bx ax B. 24)32)(12(2+=+-x x x C. 128)4(+=+x x x D. 04232=-+y x 2、一元二次方程012222=+-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3、用配方法将方程0142=--x x 变形为m x =-2)2(的过程中,其中m 的值正确的是( ) A. 4B. 5 C. 6 D. 7 4、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两根之和等于6的是( ) A.01562=-+x x B.01562=++x x C.01562=+-x x D.01562=--x x 5、参加一次聚会的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设有x 人参加聚会,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10)1(21=-x x B.10)1(21 =+x x C.10)1(=-x x D.10)1(=+x x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6、将方程38)1)(23(-=+-x x x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其二次项系数是_________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___。 7、如果2是方程02=-c x 的一个根,那么常数c 的值是_______,该方程的另一个根是_________。 8、一元二次方程01322=--x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个矩形的长和宽相差3cm ,面积是4cm 2,则这个矩形的长是________,宽为_______。 三、简答题 10、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每题5分,共30分) (1)0182=+-x x (2)0742=--x x (3)02632=--x x (4)016102=++x x (5)010522=++x x (6)x x x 8216812-=+-

九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

新人教版英语九年级1—14 单元知识点 Da Wan Middle School of Jing yuan county Mr. Zhang U 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一,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的知识点: 2. 学会运用by+doing的结构表达做事的方式,by “通过……方式或途径”,译成“靠、通过”。By 后面可以加名词或动名词短语。 3.动名词的结构:动词后加ing相当于名词,在句中可以做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 二,language points (1) 1,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我通过小组活动来学习。 By为介词,用法很多。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例句,分析by的用法,然后补全结论部所缺的内容。 【例句】 1). Come and sit by us 2) Peter goes to work by bus every day. 3) Tony will come back by 10:00 pm. 4) English is spoken by lots of people 5) My brother studies histor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结论】 1) by 可以表示位置,(1)_____________,如句1 也有“从……旁边(经过)之意”。 2)by 可以表示交通、传递等的方式,如句2 3)by 可以表示时间,“到(某时)之前,不迟于”,如句3 4)by 可以用于构成(2)___________ ,“被、由”如句4 5)by 可以表示方式或手段,(3)“______________”结构在句中做方式状语,“通过……方式(手段)”或“借助……手段”,如句5 【运用】根据提示,用含有by 的短语完成句子。 1) Annie went to Beijing ___________(乘火车)yesterday。 2) His grandfather made a living ________________(靠卖水果) in the past. 3) The scientists have to arrive at the village____________(八月以前)。 4) Allen goes _________________(经过邮局) on his way to school every morning. 5) The book was written ________________(由几个工程师)。 2.What about reading aloud to practice pronunciation. 1)词语辨析:aloud loud loudly Aloud : 出声地、大声地。常与read,call等词连用。不用于比较级。 e.g Don’t read aloud in thelibrary . loud 大声地、喧闹地。指说话声和笑声,常与talk/speak/laugh/sing等词连用,常用比较级。 例如: We can’t hear you ,Please speak louder. Loudly 高声地、喧闹地。可以与loud互换,含有吵闹的意思

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I. 选择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 ) 1. He learnt English by ____________ English songs. A. listen B. listen to C. listening D. listening to ( ) 2. If you practice ________ English every morning, you will improve it quickly. A. to read B. reading C. read D. be reading ( ) 3. It’s Sunday today. What about __________ the mountains? A. to climb B. climb C. climbing D. climbed ( ) 4. Tom decided __________ in China. A. travel B. traveling C. to travel D. traveled ( ) 5. Do you enjoy __________ on the Internet? A. surfing B. surf C. to surf D. surfed ( ) 6. She said she had some trouble ___________ her homework. A. finish B. finishing C. to finish D. finished ( ) 7. Do you find this book ____________? A. frustrate B. frustrating C. frustrated D. frustration ( ) 8. Can you tell me the best way ________ the problem? A. solve B. solved C. to solve D. solving ( ) 9. Jenny does not know where __________ on National Day. A. to go B. going C. goes D. will go ( ) 10. I spend some time ________ newspaper every day. A. read B. reading C. to read D. on read ( ) 11. _____ you work harder ,you will not pass the examination . If you don’t work harder ,you will not pass the examination A. Until B .If C. Till D. Unless ( ) 12. There is ______milk i n the bottle. Let’s go to buy some. A. a little B. little C. a few D. few ( ) 13. Did you see them _______ basketball this morning? Watch/hear/ See sb doing/do sth A. playing B. play C. to play D. are playing ( ) 14. My father gave up ________ at last. A. smoke B. smoking C. to smoke D. smokes ( ) 15. I spent half an hour ___________ my homework . A. finish doing B. to finish doing C. finishing to do D. finishing doing ( ) 16. At the age of 18 he began to work___ a teacher in a country school. A. as B. by C. in D. at ( ) 17. Have you decided which coat_______? A. choose B. choosing C. chosen D. to choose ( ) 18. I read very slowly. I can’t spell some English words, _____. A. also B. either C. but ( ) 19. Lucy thinks that____ English movies isn’t a good way. A. watch B. watched C. watching ( ) 20. At first they hated each other , but they ended up _____ on very well . A. get B. got C. getting D. to get II. 完型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A Last year my English class was ____21___for me. First of all, it wasn’t easy for me to understand the teacher when she ___22___to the class. To begin with, she spoke too quickly, and I couldn’t ___23___every word. Later on, I realized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don’t understand every word, ___24___ I was afraid to speak in class because I thought my classmates might laugh ___25__me. I couldn’t always make complete sentences, either. Then I started to ___26___ English-language TV. It helped a lot. I think that doing lots of listening practice is one of the secrets of ___27___a good language learner. Another thing that I found very difficult was English __2_8___. So I decided to take lots of grammar notes in every class. ( )21. A. lucky B. happy C. difficult D. great. ( )22. A. talked B. talk C. sing D. sang ( )23. A. think B. believe C. forget D. understand ( )24. A. either B. neither C. also D. too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汇总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公式汇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2、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3、a (a ≥0)是一个非负数.当a 为带分数是,要把a 改写成假分数,即53 22要写成53 8 4、二次根式的性质:(a )2=a (a ≥0), 2a =a (a ≥0) 5、用基本运算符号(基本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a ×b =ab (a ≥0,b ≥0) 7、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b a =b a (a ≥0, b >0) 8、最简二次根式条件:①被开方数不含字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9、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10、同类二次根式即指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 11、平方差公式:a 2-b 2=(a+b)(a-b) 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b 2 12、二次根式除法没有分配率,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都是1,(ab )m =a m b m 第二十三章 旋转 1、 旋转性质:(1)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及形状;(2)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都相等;(3)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4)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都角度。 2、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 3、 全等的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而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中心对称有一个对称中心,绕中心旋转180度,旋转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轴对称有一条对称轴,图形对称折叠,折叠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4、 中心对称性质:(1)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2)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5、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线段、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1)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长方形、正方形、圆、菱形等 (2)只是轴对称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边形、等腰梯形等 (3)只是中心对称的有:平行四边形等 (4)既不是轴对称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P (x,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x,-y)

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梳理 一.空气 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 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是纯净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注意】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 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 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4.保护空气 (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①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②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 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 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物和臭氧等。(注意:二氧化碳没有在该项目内) 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3)实验结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实验注意事项:①装置不能漏气;②红磷要过量;③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5)实验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 B. 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二.氧气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

人教版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颂赞大自然为主题选入了五首诗歌,意在通过对诗歌的赏析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强力的情感共鸣,进而体味自然和人生的意趣。 二、教学目标 1.积累生词,了解诗歌的体式特点及相关的文学手法; 2.朗读体会,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并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境,结合自身经验 深入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品味。难点:了解并借鉴相关的表现手法。 四、教时分配 除第一课2课时外,其余每课均为1课时,单元起始、总结、检测各1课时,共预计8课时。 第一课时单元起始课 1.通读每首诗歌,自学生词,交流初读感受。 2.结合单元提示明确本单元诗歌的学习要点。 3.检测生词。 1.沁园春·雪(第三至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诵读想象,理解全词大意,体会诗歌意境,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颂赞之情及其豪迈的无产阶级革命情怀。 2.揣摩凝练形象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认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品味,揣摩语言。难点:欣赏诗歌艺术手法,理解其思想感情。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教学,介绍背景(详见《全解》P4) 2.解读题目,介绍文体知识。 3.初读全词,理解大意。 4.整体感知 1)上下片的内容及表达方式? 2)上下片之间的联系及其衔接方式? 3)主旨句?“风流人物”的含义? 5.赏析探究 1)描绘了怎样的雪景?联系背景体会其中的感情?运用了哪些手法?结合具体的词语说说有怎样的效果? 2)如何论英雄?流露出怎样的感情?表明作者情感的词语?真正的用意? 3)通观全篇,体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所表达的情怀。 6.诵读品味。 7.作业:抄写全篇。 附板书设计 绘雪景 赞北国风光,抒革命情怀 论英雄

人教版 数学 九年级上册 全册 基础练习

基础知识反馈卡·21.1 时间:10分钟满分: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若(a-1)x2+bx+c=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A.a≠0 B.a≠1 C.a=1 D.a≠-1 2.一元二次方程2x2-(m+1)x+1=x(x-1)化成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为-1,则m的值为() A.-1 B.1 C.-2 D.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方程(m+2)x|m|+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_______________. 4.若关于x的方程mx2+(m-1)x+5=0有一个解为2,则m的值是______. 5.把一元二次方程(x-3)2=5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二次项为__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____,常数项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分)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m-1)x2+3mx+5=0有一根是x=-1,求m的值. 基础知识反馈卡·21.2.1

时间:10分钟 满分: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用配方法解方程x 2 -23x -1=0,正确的配方为( ) A.? ????x -132=89 B.? ????x -232=59 C.? ????x -132+109=0 D.? ? ???x -132 =109 2.一元二次方程x 2+x +1 4=0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方程x 2-4x -12=0的解x 1=________,x 2=________. 4.x 2+2x -5=0配方后的方程为____________. 5.用公式法解方程4x 2-12x =3,得到x =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分)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 -2=0. (1)对于任意实数m ,判断此方程根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2)当m =2时,求方程的根. 基础知识反馈卡·21.2.2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作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按主题编排,主题是“土地情思”,其内涵是爱国思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来看,这个单元的重点,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诗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要用形象思维,即使是有议论,一般也依赖于具体的形象。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些诗中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 【教学目标】 1、通过写作活动,多层面地认识土地母亲,了解现实层面(历史、现状)的土地,了解意义层面的土地(文学作品、人的文化心理)。 2、能够围绕土地为话题,展开诗意的想象,写一片抒情性的文章或一首小诗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投放题目 土地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命脉。人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文明,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信你对这片土地也充满了深情。你可以用优美的

语言抒写对这片土地的一往深情的挚爱和眷恋。也可以关注眼前土地的变化,写一写对生存环境的担忧。更可以畅想未来,让我们头顶的这一片天,脚踏的这一方土,更加迷人。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状物写景绘人,都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适当借鉴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若写成诗歌,可以选取一组与土地有关的,寄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物象,缩小范围,抓住细节,采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写。 二、写前指导 土地的话题很宽泛,可以写人们对土地的眷念,写土地的有关传说,写土地的文化意义,写土地保护的严峻现实。题目要求写成抒情性的文章或一首小诗,这就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 1、一线串珠。无论是叙述、议论还是抒情,都要一以贯之,以对土地的情感变化为为线索串起全文。 2、情感要真诚。无论是热爱,还是担忧,无论是反思,还是回忆,都要有自己的真情,情真方能动人。 3、语言要有文采。要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让文章荡漾在诗意的氛围中。“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的诗意》)散文的真情实感、灵活的表达方式,需要优美的语言才能相称。我们往往在散文中读到让人一见不忘的语言。 4、表达要灵活。散文在选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结构上也可以几放几收、舒卷自如。对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几种表达方式也一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有时突出其一,作为重点加以运用;有时几种方式熔为一炉。因为散文总是有抒情性的特点,抒情方式尤其丰富多样。 5、情理要相透。散文是忠于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它强调生活真实,而不仰仗于虚构,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大凡优秀的散文,往往有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这种深刻寓意又饱含诗情,因为散文具有情理相透的特点。它的思想内容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常常寓于“物”或“景”之中,以强烈的感性形象激发读者的理性思考。“土地”的话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要把这种理性通过感性形象来展开。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课文内容梳理 1、《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上阙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阙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以咏雪言志,抒发了词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 2、《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诗人借土地抒发自己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 3、《乡愁》以一个游子的感触,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该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的喜悦,是一位母亲对新生命的“爱的颂歌”。 5、《我看》用生动的词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的主题。 二、作者作品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 2.“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3.《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4.《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评家。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5.(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林徽因,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6.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代表作有《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穆旦诗选》《穆旦诗文集》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课文内容梳理 1、《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上阙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阙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以咏雪言志,抒发了词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 2、《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诗人借土地抒发自己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 3、《乡愁》以一个游子的感触,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该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的喜悦,是一位母亲对新生命的“爱的颂歌”。 5、《我看》用生动的词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的主题。 二、作者作品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 2.“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3.《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 精选范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